替代能源标准项目煤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211255961_加强标准化研究提升标准化科技水平_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实现互动发展——访内蒙古自

加强标准化研究提升标准化科技水平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实现互动发展——访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院长 贾双文文 / 张佩玉《中国标准化》:您对《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如何理解?其对我国今后的科技发展有什么影响?贾双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19次提到科技,5次提到科技创新。
毫无疑问,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现代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关系愈发紧密。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纲要》把“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放在五大任务之首,提出要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以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
同时明确,到2025年,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比率达50%以上;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关键技术指标一致性程度也将大幅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达85%以上。
可见,标准是衔接科研与产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综合国力提升的桥梁,为我国科创技术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夯实了学理基础,指明了战略方向。
将来,科技项目成果会更多地以标准的形式展现,因此,谁把握住了标准,就赢得了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的主动权。
标准化始终与科技创新紧密互动、互为支撑。
标准的制定、实施过程,就是科技成果凝炼、推广的过程。
标准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通用语言”,建立“最佳秩序”。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以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要加强标准化理论和应用研究,构建以国家级综合标准化研究机构为龙头,行业、区域和地方标准化研究机构为骨干的标准化科技体系。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一系列任务。
“十四五”规划步入中期,《纲要》进入深度实施阶段。
2012年能源流向图与煤炭流向图最详细

3.我国2012年能流图和煤流图及相应的系统效率.........................................11
3.1 我国2012年能流图及能源系统效率........................................................................11 3.2我国2012年煤流图及煤炭系统效率........................................................................17
1.1 研究背景.....................................................................................................................2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3
中国2012年能流图和煤流图编制及能源系统效率研究 | 2
1
引言 ................................................................................
相比,我国的能源开采效率低近30个百分点,中间环节效率低5个百分点,终端 利用效率低10个百分点,能源系统总效率低10~20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量增长迅速,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达36.17 亿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2.6倍,然而,2000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 的比重却持续徘徊在70%左右。高比例的煤炭消费量不仅抑制了能源利用效率和 效益的提高,也破坏力生态和大气环境,并持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 近十年来,尽管我国终端利用环节中一些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的能效得到较 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能源系统中其他环节的节能潜力未被充分挖掘,致使全 国能源系统的总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如何从能源系统的角度来审视 和评价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方式和路径,技术进步程度和能源利用效率水 平,节能的潜力、能力、效果和效益所在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可以为促 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技术进步,选择和制定环境治理和减缓温室气体 排放的对策、路径、规划和战略提供依据与支持。因此,本报告基于能源系统 模型分析方法,构建我国2012年能流图和煤流图,用以分析和研究我国2012年能 源系统和煤炭系统的效率。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现状和趋势分析——“十四五”居民节能相关问题研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

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勃教授与加拿大碳捕获
2019
与 封 存 国 际 知 识 中 心 总 裁 米 切 尔 墨 镍(Michael
年 第
Monea)先生签署了双方合作备忘录;加拿大萨斯喀
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尔(Scott Moe)先生,生态环保
期
部气候司孙桢副司长,科技部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
3
国 中心孙洪总工,沈平平首席科学家,中国石油大学 际 (北京)张来斌校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工学院 学 院长(兼)张东晓院士(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 术 动 态
涉及 CCUS 商业模式激励机制方面的学术研究
内容包括:碳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美国未来提案
(45Q)机制、油气气候倡议(OGCI)工作介绍等。
与会代表积极响应本次论坛“共建、共融、共享”
的主题精神,在应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携
手共同推动 CCUS 技术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在论坛开幕式上,温室气体封存与石油开采利
展。
此次论坛上,国外邀请专家们就二氧化碳转化
技术、二氧化碳光纤监测技术和地球物理监测技术、
二氧化碳混相分子动力学模拟、二氧化碳水合物技
术、加拿大边界坝和韦伯项目、美国 CO2- EOR 项目、
澳大利亚二氧化碳咸水层封存项目、CCUS 环境风
险监测以及钻井技术在 CCUS 领域中的应用等议题
展开研讨。
国 体临床问题和植入体力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充分展 与大学研究人员的交流甚少,造成我国的科研转化
际 示了力学、机械、医学、生物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会 率低且少,企业的自主化也非常低。这些问题的解决
学 议反映了我国与英国在生物力学等相关领域所取得 还依赖于我们更多地向英国学者及他们的科研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国家标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围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我国从清洁生产、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等方面发布了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初步建立,突破了粉煤灰、煤矸石、赤泥、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废旧电子电器、汽车等行业得以实施,涌现出一批从事回收、拆解和再生资源利用的专业化企业,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等试点与示范工作稳步推进。
2017年4月21日,发改委等十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54.6%左右。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
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
并就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完善城市循环发展体系、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强化制度供给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2015年5月10日,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再取消了49项非行证许可审批事项。
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含电厂)认定”列入国务院决定取消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目录。
2015年6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将近年来发布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的通知》(财税〔2009〕16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财税〔2013〕23号)进行整合归一,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查阅和使用。
我国煤炭供需结构体系分析及节能问题研究

我国煤炭供需结构体系分析及节能问题研究作者:戚昊天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2年第13期摘要:煤炭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所以煤炭的供需结构关系直接影响到市场发展的动态变化。
通过综合梳理中国煤炭生产供给与消费结构体系能够确定煤炭的技术问题与环保问题,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应该积极采取环境污染防控措施,一方面维持煤炭生产的高效率,另一方面保障煤炭消费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究也将从煤炭供需结构体系入手,分析煤炭领域的节能问题。
关键词:煤炭;供需结构体系;节能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多个方面的挑战,尤其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在持续变化状态下,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不断提升,传统的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
但即便如此,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传统能源和主要能源之一,研究煤炭生产以及煤炭消费结构关系,有助于确定我国的煤炭产业运作机制,并且合理调整煤炭市场供需结构,维持供需平衡,保障我国能源产业的稳步推进。
一、我国煤炭分布状况与煤炭供需结构(一)分布状况我国煤炭资源总量非常丰富,并且煤炭资源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基础能源,所以煤炭资源直接关系到我國整体能源安全和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中国整体煤炭产业在现代社会保持稳步的发展趋势,按照区域划分来说,当前我国有5个不同的煤炭分布区域,分别为华南区域、华北区域、西北区域、东北区域和西南区域,不过尽管我国的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极为不均衡,整体呈现出北多南少和西多东少的发展格局。
从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的角度来进行评估,不难看出,我国具有油气资源短缺、但煤炭资源储量较高的特点,按照现在的煤炭探查储量来看,煤炭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3位,且煤炭资源占据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半数以上,这一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被打破。
从2000年直至2022年,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变化情况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而这一系列的数据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原因在于我国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煤炭消费国。
需注意的是,煤炭产业也是重要的工业基础产业,其在国家安全保障环节当中也能发挥关键功能,例如煤炭产业和钢铁产业、火电产业等产业均具有密切联系,煤炭产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下游产业链的稳步发展。
我国煤炭行业前景及授信策略分析

doi:10.19868/ki.gylgl.2021.04.010我国煤炭行业前景及授信策略分析”陈樟福生1刘雅萍$(1.国家开发银行评审管理部,北京100031;2.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市分行,福建厦门361001)摘要:近年来,在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效益大面积亏损及国家“去产能”政策实施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对煤炭行业前景普遍持担忧态度,从而削弱了对煤炭行业的支持力度,使得煤炭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增加。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煤炭供需现状、产能利用率情况以及未来煤炭需求,认为煤炭行业已逐步进入基本稳定期;金融机构可结合行业调控政策,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和增速,择优支持,以金融手段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关键词:煤炭;融资;授信;产能过剩中图分类号:F2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934(2021)04-0110-10一、引言2012年煤炭市场下行,行业供需形势出现拐点,行业利润率急剧下滑,亏损面快速扩大,行业呈现产能过剩态势。
煤炭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煤企,经营普遍陷入困境。
银行在煤炭行业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率双双上升。
2016年,以《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为标志,我国启动煤炭行业结构性改革及“去产能”工作。
基于对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煤炭企业经营压力大、行业贷款风险凸显的担忧,银行业对煤炭行业的信贷支持尤为谨慎。
经过5年的努力,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将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能源革命形势,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将占主导地位。
在新形势下,对煤炭行业授信策略的研究较少,银行业如何看待煤炭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风险,如何支持煤炭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个非常值得分析研究的课题。
本文梳理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分阶段政策转变,分析了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对煤炭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了研判,提出了银行授信的支持策略。
2019年综合能耗计算通则(折标煤系数)

2019年综合能耗计算通则(折标煤系数) 篇一:综合能耗计算通则(折标煤系数)《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XX)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589—20XX代替GB/T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前言本标准代替GB/T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本标准与GB/T2589—1990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修改了格式;——更新了引用标准;——增加了术语;——进一步细化了能源种类;——修改了综合能耗的分类;——简化了计算公式;——增加了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换进保护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技能监察信息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秀莲、李爱仙、陈海红、辛定国、张管生、郑彬。
本表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2589—1981;GB2589—1990。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能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指标的核算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耗能工质energy-consumedmedium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为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在生产或制取时需要直接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
3.2能量的当量值energycalorificvalue按照物理学电热当量、热功当量、电功当量换算的各种能源所含实际能量。
按国际单位制,折算系数为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