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对当代艺术展览形式的构建探究
策展学与艺术展览学

策展学与艺术展览学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学科领域,它们不仅仅涉及艺术作品的展示和呈现,更是涵盖了诸多理论和实践的层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个领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当代艺术展览中扮演的角色。
一、策展学和艺术展览学的定义和区别首先,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策展学和艺术展览学的概念。
策展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它指的是展览的策划、组织、执行、评价等工作,是艺术展览的理论学科。
而艺术展览学,则更注重于展览制作的实践工作,比如展览场地选定、展品布局、展品安装等。
可以说,策展学和艺术展览学的关系就堪比策划与执行的关系。
然而,这两个领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很多时候策展人需要具备艺术展览学的实践技能,而艺术展览人员也需要关注策展学的理论研究。
因此,我们可以说,策展学和艺术展览学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它们彼此支持,互相促进。
二、策展学和艺术展览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策展学和艺术展览学的理论研究是它们在当代艺术展览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
在国内外,有不少重要学者和机构积极探索策展学和艺术展览学的相关思想和理论。
在策展学方面,德国策展家霍桑·荣(Hans-Ulrich Obrist)是当代策展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节目”(program)的概念,指的是由多个展览和活动组成的复合型策展概念。
在艺术展览方面,尼克·麦瑟斯(Nick Mauss)的《霍亨采伯格的天才》(The Autobiography of a Genius)展览被视为当代艺术展览史上的重要创新,它将不同的展品进行了随意的组合、搭配和排列,呈现出一种更加个性化的艺术展览形式。
此外,策展学和艺术展览学的理论研究还涉及到展览主题的选择,展览文化的传播等方面。
它们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展览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策展学和艺术展览学在当代艺术展览中的作用在当代艺术展览中,策展学和艺术展览学的作用凸显无比。
它们不仅仅是展览过程的制作和组织,更是在作品展示和传播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策展人未来工作规划和设想

策展人未来工作规划和设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策展人这个职业也逐渐受到重视和认可。
作为策展人,我的未来工作规划和设想是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
首先,我计划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艺术是一个广阔的领域,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主题需要不同的策展手段和理论支持。
因此,我希望能够深入研究不同艺术领域的理论和历史知识,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同时,我还计划学习一些相关的技能,如舞台布置、灯光调整等,以提高自己在展览策划和设计方面的能力。
其次,我希望能够在策展活动中融入更多的多元化元素。
如今,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
因此,作为策展人,我希望能够关注更多新兴的艺术形式,如影像艺术、装置艺术、数字艺术等。
我计划与更多的艺术家合作,组织更多的艺术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新颖的艺术形式。
另外,我还希望能够促进策展国际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艺术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作为策展人,我希望能够主动参与国际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点。
我希望能够将国际前沿的艺术理念和潮流引入到国内的艺术展览中,推动国内艺术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最后,我还计划开展一些与社会相关的展览,以艺术的力量传递正能量。
艺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更是有着深层次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我希望能够通过策展展览的形式,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平等等,引导观众思考和关注社会问题,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行动的意识。
综上所述,作为策展人,我的未来工作规划和设想是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
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融入更多多元化元素,推动策展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利用艺术的力量传递正能量,我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为艺术界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策展人的角色及责任

策展人的角色及责任艺术策展人是当代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在艺术展览的策划和组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策展人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艺术知识和审美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敏感度。
本文将探讨策展人的角色及责任,并分析他们在艺术职业中的重要性。
一、策展人的角色策展人是艺术展览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他们负责选择艺术品,确定展览主题,并安排展览的布局和展示方式。
策展人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艺术家的作品,从中发现并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思想和表达方式。
他们还需要与艺术家、画廊、博物馆等各方面进行合作,确保展览的顺利进行。
策展人还扮演着艺术教育者的角色,通过展览和解说,向观众传达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他们致力于将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建立起联系,引导观众思考和感受艺术所传达的信息。
策展人的目标是通过展览创造出一个启发思考和交流的空间,提供观众与艺术互动的机会。
二、策展人的责任1. 保护艺术家的创作权益作为策展人,他们需要尊重艺术家的创作权益,确保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中得到适当的呈现和保护。
策展人应该与艺术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创作理念,同时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
2. 传递文化和社会信息策展人应该关注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通过艺术展览传递相关的信息和观点。
他们可以选择与时俱进的主题,通过艺术作品呈现社会问题、文化变迁等议题,引发观众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思考。
3. 培养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艺术展览不仅是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更是培养观众艺术鉴赏能力的机会。
策展人应该通过展览的设计和解说,帮助观众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引导观众培养独立的艺术鉴赏能力。
4. 促进艺术市场的发展策展人在艺术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策划和组织艺术展览,推动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艺术展览不仅是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平台,也是艺术市场进行交流和交易的场所。
策展人需要与画廊、博物馆等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购买者参与到艺术市场中。
策展与当代艺术展示研究

策展与当代艺术展示研究第一章策展与当代艺术展示的概念与意义策展,即展览策展,是指通过对艺术作品、主题、材料等因素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制定出一系列的展览策略并将其实施的过程。
策展人既是组织者又是展览设计者,其主要职责是挑选出精品展品并将其放置在展厅内,同时,还需要时刻关注观众反应以及展览效果。
对艺术展览来说,策展人的角色不可忽视,其工作质量和深度会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展览的评价。
当代艺术展示是一种将当代艺术作品展示给大众的方式,通过展览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一个欣赏艺术作品并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场所。
当代艺术展示的意义在于为社会提供一种对当代艺术作品的观看和理解体验,增强社会对艺术的认知与欣赏产生艺术启迪及对社会价值的思考。
第二章策展与当代艺术展示的策略及流程策展和展览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包含了展品的挑选、展厅的规划设计、展品的呈现方式,以及宣传推广等等。
为了制定出好的策略,策展人需要对展品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对于展览沟通和展览流程的应用也比较熟练。
1. 策展的前期工作策展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对艺术品进行筛选,以便准备出优秀的展品。
这些展品需要符合统一的主题和风格,能够代表当代艺术的水平以及展览的实际情况。
这一过程需要有精细而细致的評選方法。
2. 展览规划与设计展览规划与设计是由策展人来负责的,这一部分是整个策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展览规划需要考虑现场的布置、展品的摆放方式、展览区域等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评审师的审美标准和观众的需求。
展览设计的目的在于呈现展览以及使访问者获取对艺术品的深入理解。
因此在展览设计中应该考虑与观众的交互和参与,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观看体验。
3. 展览的营销及公关展览的营销及公关是展览策划的一部分,她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和推广展览的内容及意义,从而提高受众的关注度。
以达到最终的目标——观众参观。
现如今,展览的推广已经渗透到了不同的渠道,如线上网络、广播电视及内容营销等方面。
第三章当代艺术展示策略的实际应用案例以下是两个当代艺术展览策略的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的策展方式和策略。
艺术展览作品组合策展思路

艺术展览作品组合策展思路一、艺术展览作品组合策展思路概述艺术展览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成果,也是观众与艺术作品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
策展人在策划艺术展览时,需要综合考虑作品的选择、空间布局、主题表达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展览能够传达出深刻的艺术理念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探讨艺术展览作品组合策展的基本思路,分析其重要性、挑战以及实现途径。
1.1 艺术展览作品组合的核心要素艺术展览作品组合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作品的选择:策展人需要根据展览的主题和目的,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 空间布局设计:展览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作品的展示效果和观众的观展体验,创造出和谐而富有层次的视觉感受。
- 主题表达与阐释:展览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主题,通过作品的组合和展示,传达出主题的深层含义。
1.2 艺术展览作品组合的应用场景艺术展览作品组合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作品展:展示某一位艺术家的多件作品,反映其艺术风格和创作历程。
- 群体作品展:汇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展现某一艺术流派或主题的多样性。
- 跨媒介艺术展:结合绘画、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创造丰富的艺术体验。
二、艺术展览作品组合策展的策略艺术展览作品组合策展的策略是实现展览目标的关键。
策展人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策展方案。
2.1 艺术作品的精选与组合艺术作品的精选与组合是策展的基础。
策展人需要根据展览的主题,从众多作品中挑选出最能体现主题精神的作品。
同时,作品之间的组合也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话,形成一种和谐的艺术表达。
2.2 空间布局的创新设计空间布局的创新设计对于提升展览效果至关重要。
策展人需要考虑作品的尺寸、色彩、材质等因素,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使作品之间形成视觉上的互动和对话,增强展览的吸引力。
2.3 主题表达的深化与拓展主题表达的深化与拓展是展览的灵魂。
策展人需要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展览前言、作品说明、互动环节等方式,引导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展览主题。
策展中的形式与设计

当代 艺术正 以数 目繁多 的美术 馆或博 物馆展览 的方 式宣 告着一 种艺术 展出亦 或是艺术 得 以成立 的模 式 。这 种艺术 自 我宣告的模式 在欧洲最早可 以追溯到 1 9 世 纪末 的沙龙 和文化 活动 ,在 中国最具影 响的就 属 1 9 7 9 年 的星星画展 了。艺术创
品的 策划 常常以讲 故事的方式展 开。
关 键 词 :策 展 说法 主题 规 划
倦 金项 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 目,项 目 编号:C X Z Z 1 3 — 时代 ,主题与规划
正逐 步发 展 中的 、并 被 当代艺术所 利用 的就是 主题 式展览 模
2 0 1 5・ 3
策展 中的形式与设计
◇ 曹 斌 华
摘
要 :艺术品是观众 与文化之 间得 以交流的 中间媒介 ,而展 览则是 承载这种媒 介的场域特征 。任何一 次艺术展 览都 不是
随意的、无 目的陈列 ,而力 求一种 通过展 览现场传达 出来的视 觉上 、思想上的一个启发 或者感悟 。这种具有独具 智慧的对 于作
式 。泰特美术馆秉 持着这种新 的分类方式 突破了 2 0世 纪常规
的展览理念 ,把整 个展览划分成 “ 历史 、记忆 与社会 ” 、 “ 裸 像 、行动 与人体 ” 、 “ 风景 、事 件与环 境” 、 “ 静物 、物价与 真实 ”四个 主轴 。泰 特美术 馆对 于策展理念 的 当代性 阐释对 于过去 的展览 方式进 行 了一 次颠覆 性 的尝试 ,比如 ,我们在
和质量 。策展在 当代艺术 中炙手 可热 的一个 艺术现 象 ,很 大 的影响 了当代艺术 的发 展和定 义。 “ 艺 术品 的博物馆 陈列放 弃 其原初 的 、装饰 性 的陈列方式 已经很 久 了 ,它开始 转而 主
我国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策略及现象解析——以“CIGE”和“艺术北京”为中心

磨砺 ,国际艺术博览会模式体 现出的对经济规律 与艺术 规律双 重尊
重的做法对于我 国的艺术会展业具有十分重要 的借鉴意义。 新 兴的艺 术博览会,基 本上按 照国际惯例和模式进行经营。其
基本构成大致 分为 4个部分 : 1 画廊展 出部分 :2 主 ( ) 展 : ( ) ( ) 专 题
北 京” 上海 当代 ” 香 港国际艺术博 览会 ”都 是遵照 当前 国际博 ( 学 术 论 坛 ; 4) P客 户服 务 体 系部 分 。这 四个 方面 分 别 以不 同 、“ 、“ 3) ( VI 览 会 市场 规 范 并 按 照 专 业 模 式 建 立 起 来 的 ,并 迅 速 形 成 7一 个较 具 的侧重点将商业 操作与学术建构 有机结合 : 规模并与 国际接 轨的艺术博览会市场形态 ,促使我 国的艺术 二级市 场逐 渐丰富与成 熟起来。
艺 术 论 坛
我 国当代艺术博览会 的学术性建构 策略及现 象解 析
以 “ I "和 “ CGE 艺术 北 京’ 中心 ’为
AnAn lsso e S r t g n e o a y i f h ta e y a d Ph n men f a e i n tu t n o t a o Ac d m c Co s r c i f o Con e p r yAr Ex o i a t m o ar t p s i Chn : n
( ) 一 画廊展出部分直接 将一级市场 ( 画廊 ) 呈现 出来面对客户,
以商业 展为主要形式 ,在这里博览会扮演 为画廊 搭建交易平台的服
以中国国际 画廊博 览会 ( GE)和 “ CI 艺术北 京 ”( tB in 务 商 的角 色 。 Ar e ig) j 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新兴艺术博览会, 在形态与操作模式上与以 “ 中 ( ) 题展部 分则完全由专业策展 人策划高质 量的学术性 展 二 主 国艺术博览会”为代表 的传统 型艺术博览会有很大 区别。它们完全 遵循 国际艺 术市 场上艺 术博览会运作模式经 营,由于成熟 的运作模 览,参展者均 为第一部 分参展画廊所代理 的艺术家,展 览以画廊 报
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策展与策展人的价值

1969年,哈罗德·塞曼( Harald Szeemann)策划了“当态度变成形式”(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的展览。
在西方60年代的展览史上,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塞曼将60年代中后期的后极少主义与观念艺术放在了核心的位置,其雄心在于,使其引领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潮流。
同时,这也是塞曼宣布做独立策展人以来完成的首个展览项目。
在策划1972年的“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时,塞曼的理念是希望将整个展览变成一个事件,在名为“100天的事件”的主题下,首次将偶发艺术、表演、影像、行为艺术等集结起来。
塞曼的策展理念在当时得到了艺术家们的积极响应与支持,譬如,博伊斯在这次展览中实施的“直接民主办公室”(Office for Direct Democracy)就以行为的方式,使“对话”转化成一个社会事件。
实际上,在“二战”后涌现的第一批策展人中,塞曼是一个既传奇又倍受争议的人物,当然,这与他追求前卫,注重实验,保持独立的艺术立场分不开。
在后来三十多年的策展经历中,塞曼曾两次担任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始终保持“独立策展人”的身份,但在他看来,这个身份有时也是混乱的,因为一个策展人还需要完成档案管理员、保管员、艺术品管理员、会计等不同领域的工作。
然而,对于70、80年代涌现的策展人来说,塞曼对策展人身份的捍卫,对展览制度的理解,尤其是他的工作方式,早已嬗变为一个范式,成为年轻一代仿效的对象。
故此,塞曼在西方赢得了“策展之父”的美誉。
20世纪80年代,策展人(curator)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界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
但是,80年代却是中国当代艺术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时期,仅仅就“新潮美术”阶段,国内就涌现出数十个青年艺术群体和许多具有前卫色彩的展览。
追溯起来,1979年的“星星美展”开辟了当代艺术展览的一种全新模式,一方面是强调民间、草根、边缘、反体制、前卫性的艺术身份与文化诉求;另一方面是成立群体、有自己的艺术主张或宣言,并且独立的举办展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庸置疑是正确的ꎬ 但形成了一种ꎬ “ 只要是艺术品ꎬ 我就要离它远 点” 的固着思想ꎬ 使得大家对艺术品有种敬而远之的情感ꎬ 但越来 越多的艺术家反其道而行之ꎬ 在作品中ꎬ 创新的运用五感刺激来吸 引观众ꎬ 当然了ꎬ 触摸感受时ꎬ 也是需要带上特定的白色手套ꎬ 带 上手套对作品进行触摸ꎬ 给予现场观众观展的仪式感ꎬ 让观众深刻 感受作品的温度ꎮ 对观众的观展体验更加友好ꎮ 目前阶段中ꎬ 我国 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ꎬ 使得各地都出现了中小型的美术馆ꎬ 在整 个艺术市场中ꎬ 除了公立的美术馆ꎬ 也有很多私人的美术馆ꎬ 在对 艺术品的展览形式、 作品呈现形式进行不断的创新ꎮ 通过不断的创 新探究ꎬ 使得我国的艺术产业更具价值ꎬ 使整个艺术文化产业更加 健康ꎮ
作者简介: 张晟轩 (1995 - )ꎬ 男ꎬ 山东淄博ꎬ 教师ꎬ 本科ꎬ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ꎬ 当代艺术研究ꎮ 陈昌鸿 (1992 - )ꎬ 女ꎬ 广东顺德ꎬ 教师ꎬ 硕士ꎬ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ꎮ
我国的目前艺术展览形式正火热发展ꎬ 但基于我国社会的艺术 行业发展速度缓慢ꎬ 无法在形形色色的展览中体现更好的代入感ꎮ 这就使得艺术展览变的毫无生机可言ꎮ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以及年轻 艺术家的出现ꎬ 越来越多新形式的展览出现ꎬ 在对展览整体的规划 设计上更加精致ꎬ 对 “策展人” 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ꎮ 对艺术 产业的良好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ꎮ
CULTURE AND EXPLORATION
文化与探索
策展人对当代艺术展览形式的构建探究
张晟轩1 ꎬ 陈昌鸿2
(1.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ꎬ 广东 佛山 528000ꎻ 2.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ꎬ 广东 佛山 528000)
中图分类号: J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1602 (2019) 16 - 0146 - 01
策展与艺术价值 策展人的出现使得艺术展览不再是简单的摆放组合ꎬ 而是在对 空间的理解掌握ꎬ 将作品、 空间、 形态完美的组合呈现ꎬ 并提出有 意义的主题ꎬ 围绕着当前这个艺术主题进行有目的的策划ꎬ 从而形 成一系列完整的艺术流程ꎮ 艺术作品的摆放位置、 展厅内的空间布 局都对整个展览产生影响ꎮ 通过对展厅的合理布局、 不同类型的作 品进行陈列、 灯光的调节等方式将展览以主题的形式进行呈现表 达ꎬ 从而形成一种更加贴近观众的展览形式ꎬ 使得观众更予艺术 品独有的氛围ꎬ 使独立的作品纳入到整个主题的语言当中ꎮ 对于独 立的艺术作品来说ꎬ 通过主题的语言ꎬ 再次提升了艺术价值ꎮ 策展人在整个展览的工作内容中ꎬ 着手于传达主题内涵ꎬ 塑造 展览形象的重要任务ꎮ 策展人自身应当具备专业的文化修养ꎬ 甚至 具备与艺术家共通的创作经历ꎬ 这样才可以更加了解作品ꎬ 对于作 品的布置ꎬ 可以拿捏的更加精准ꎮ 对于市场方面ꎬ 更家注重观众的 观展体验ꎬ 让观众有更多的代入感ꎬ 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之中ꎬ 使得 艺术推广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ꎬ 让观众深刻理解展览的主题内涵和独 有的艺术特色ꎮ 使人印象深刻的展览除了在作品和学术意义出众以 外ꎬ 更多的也具有社会教育意义ꎬ 策展人还承担着艺术推广的角色ꎬ 在这方面看ꎬ 策展人对于整个艺术品的发展ꎬ 都具有重要意义ꎮ 结语 正如朝气蓬勃的新兴艺术市场一样ꎬ 策展人职业的也在兴起ꎬ 策展人的工作性质也越来越清晰ꎮ 在当下的艺术氛围中ꎬ 无论是专 业策展人ꎬ 还是兼职的策展人ꎬ 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ꎬ 就会使得 艺术品市场更加活跃ꎬ 使得我们的艺术展览更加适应我们的经济社 会ꎬ 促使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能更好的观赏艺术展览ꎮ 在观众与作 品间构建一个良性循环ꎮ
传统自话自说的解说展览模式 当艺术开始进步ꎬ 艺术产业模式趋于完善ꎬ “ 策展人” 这一新 兴职业也迅速成为了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地位ꎮ 我国最 早的策展人大多为当时的美术馆、 博物馆工作人员ꎬ 当时对于传世 佳作ꎬ 无需过多的宣传ꎬ 观众也能深切感受到作品的温度ꎮ 但作为 传统的展馆之中ꎬ 多数的接待群体均为机关、 学校单位ꎬ 从进入展 馆开始ꎬ 每个项目ꎬ 每个解说都如流水线一般ꎬ 走马观花ꎬ 浅尝辄 止ꎬ 未能将展品全部的魅力呈现给观众ꎬ 虽然普及了诸多的艺术内 容ꎬ 但对于艺术创新来说ꎬ 却为一种阻碍ꎬ 这种观展模式阻碍了艺 术的思维创新ꎬ 观众无法对展品开展个人思考内容ꎬ 只是听着解 说ꎬ 放弃了思考ꎬ 使得对艺术的理解只是被动的接受ꎬ 缺乏了主动 性的理解ꎮ 友好体验的策展形式 从小学开始ꎬ 基本都会定期组织去美术馆进行学习ꎬ 传统的美 术馆在对于观众的引导都倾向于说教形式ꎬ 以艺术史论衔接的形式 来向观众传递作品信息ꎮ 而新型美术馆策展人也像艺术家一样ꎬ 把 自己对与艺术的理解、 观念、 思维通过艺术展览的形式去展示给观 众ꎬ 展厅便成为了策展人的展示自己艺术形态的载体ꎬ “ 展览” 成 为了其独特的艺术作品ꎮ 策展人是当代艺术下的形式创造者ꎬ 形式 的转换即为创新ꎬ 所有的艺术内容都基于原始的美术史背景ꎮ 因 此ꎬ 策展人需要在既有的美术史论文化中ꎬ 结合对当代艺术的发展 现状的观察ꎬ 提出符合当下意义的主题ꎬ 从而甄选出相对应的作 品ꎬ 于此同时展览呼应式的 “创作”ꎮ 当代艺术展馆中ꎬ 通过策展人的专业策划ꎬ 使得展览形式更加 流行ꎬ 内容更加的丰富ꎬ 视觉效果更加的突出ꎬ 易于观众接受ꎮ 美 术馆一直以来都是公共教育的主要场地ꎬ 但是传统的美术馆与观 众ꎬ 仍有一道 “看不见的墙”ꎬ 隔着厚厚的玻璃ꎬ 解说员会给观众 解说作品ꎬ 难以产生艺术氛围ꎮ 目前ꎬ 美术馆都大多具有非盈利性 质的ꎬ 对当地的艺术教育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ꎬ 美术馆往往都作为 一个地方的名片ꎬ 其中美术馆最重要的工作莫过于策展ꎮ 但平平无 奇的展览无法带给观众五感的刺激ꎬ 对于这类刺激ꎬ 传统的观展方 式ꎬ 都会与作品保持距离ꎮ 这种方法有效的保护了作品ꎬ 做法也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