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天津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天津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4)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4)

第二节工程概况 (7)

第二章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7)

第一节项目总体施工组织难度大 (17)

第二节盾构穿越建构筑物、管线及桥桩施工 (18)

第三节盾构始发、到达施工 (19)

第四节承压水地层盾构施工 (20)

第五节联络通道施工 (20)

第六节叠交隧道施工 (21)

第三章总体部署、主要施工方案及工期计划安排 (22)

第一节总体部署 (22)

第二节总体目标 (26)

第三节施工组织机构 (27)

第四节主要施工方案 (33)

第五节工期计划安排 (33)

第四章设备配置情况 (35)

第一节明挖段成槽机配置情况 (35)

第二节盾构机配置情况 (37)

第三节其它设备配置情况 (57)

第五章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资金计划 (59)

第一节劳动力计划 (59)

第二节材料计划 (62)

第三节资金计划 (63)

第六章盾构掘进施工 (65)

第一节盾构机的选型 (65)

第二节盾构施工准备 (66)

第三节盾构掘进施工 (68)

第五节管片进场验收、存放及拼装 (119)

第六节盾构区间隧道洞内运输及外运弃土的施工方法 (124)

第七章端头加固施工 (125)

第一节加固方法 (125)

第二节旋喷桩施工 (126)

第三节搅拌桩施工 (128)

第八章联络通道施工 (130)

第一节工程简述 (130)

第二节明挖法联络通道施工 (130)

第三节暗挖法联络通道施工 (164)

第九章施工监控测量 (177)

第一节施工测量 (177)

第二节施工监测 (180)

第十章风险识别与分析 (188)

第一节微山路站~财经大学站区间 (189)

第二节财经大学站~柳林路站区间 (190)

第十一章风险管理措施及实施细则 (190)

第一节风险管理措施 (190)

第二节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195)

第十二章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04)

第一节明挖段围护结构接缝夹泥,导致基坑开挖阶段渗漏水甚至涌土、喷砂 (205)

第二节明挖段基坑边坡纵向失稳滑坡 (205)

第三节明挖段基坑支撑失稳,基坑崩塌 (206)

第四节明挖段深基坑坑底隆起或管涌 (207)

第五节盾构进出洞容易发生的一些透水、坍塌等事故 (208)

第六节盾构推进中建(构)筑物、管线变形过大,沉陷破坏事故 (209)

第七节掘进过程中突发进水事故 (209)

第八节冷冻管内涌泥涌沙 (211)

第九节联络通道在开挖过程中渗漏、坍塌 (211)

第十节冷冻施工过程中地面隆起 (212)

第十三章明挖段管线切改及交通疏导组织协调保证措施 (212)

第一节管线概况 (212)

第二节管线切改组织协调保证措施 (212)

第三节交通疏导组织协调保证措施 (212)

第十四章地下管线及周围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213)

第一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的保护目标 (213)

第二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的保护责任制 (213)

第三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的调查方法与内容 (213)

第四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民用、公共设施保护方案 (214)

第五节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保护施工技术措施 (217)

第六节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置措施 (219)

第十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220)

第一节工程质量目标 (220)

第二节质量自检系统 (220)

第三节施工质量控制机构及岗位设置 (220)

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24)

第五节建立有关技术、质量保证的若干规章制定 (225)

第六节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28)

第七节材料、成品及半成品供应质量保证措施 (250)

第八节计量保证措施 (251)

第九节工程质量回访服务措施 (252)

第十六章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53)

第一节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254)

第二节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280)

第三节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288)

第十七章工期保证措施 (301)

第一节组织管理措施 (301)

第二节计划安排管理措施 (302)

第三节技术上管理措施 (303)

第四节资金保障措施 (303)

第五节工期调整措施 (303)

第六节后勤保障及紧急处理措施 (304)

第七节农忙季节、节假日及非正常天气条件的工作安排 (304)

第八节抓住关键线路保证工期 (304)

第十八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305)

第一节雨季施工主要措施 (305)

第二节冬季施工主要措施 (310)

第三节冬、雨季测量措施 (316)

第十九章各相关接口的协调、配合措施 (317)

第一节与工程利益相关者的协调 (317)

第二节与其他承包商的协调措施 (317)

第三节与管线单位的协调措施 (317)

第四节与供货商的协调措施 (318)

第五节与园林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协调措施 (318)

第六节与建筑物单位和居民的协调措施 (318)

第七节与业主和监理的协调措施 (319)

第八节与设计的协调措施 (320)

第九节与各土建施工各工序配合协调措施 (320)

第十节与设备安装专业的协调措施 (321)

第十一节与电气安装单位的协调措施 (321)

第二十章社会风险源控制 (322)

第一节社会稳定风险调研评估目的 (322)

第二节社会风险调查过程和方法 (322)

第三节项目影响分析 (322)

第四节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323)

第五节加强沟通与协调,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326)

第六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控制 (327)

第七节信访维稳工作总则 (329)

第八节农民工稳定工作应急预案 (329)

附图1-1、1-2、3-1、3-2、3-3、6-1、6-2 (331)

附表10-1 (331)

附件 (332)

《盾构机设备性能承诺书》 (332)

自有证明复印件 (335)

刀盘驱动轴承寿命性能说明书和剩余寿命验算报告 (336)

《项目部人员配备承诺书》 (336)

《科研课题承诺书》 (338)

《银行履约保函承诺书》 (339)

《盾构机配置承诺书》 (340)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第一小节编制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及图纸。

2、组织的现场勘查及答疑补充文件。

3、国家和部颁的有关施工、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及天津地方政府及业主颁布的有关法规性文件。

4、国标GB/T19000族标准:

(1)《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3)《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范》(GB10401—2003)

(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6)《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1983)

(7)《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0)《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2008)

(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1996)

(1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17)《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1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2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2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2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2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27)《高分子防水材料》(GB18173.2—2000)

(28)《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范》(JGJ/T10—95)

(29)《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规范》(JGJ88—92)

(3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3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

(3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33)《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JC898—2002)

(33)《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3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35)《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36)《城市地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4—2003)

(37)《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检测技术规程》(DB29—112—2004)(38)《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

(39)《劲性搅拌桩技术规程》(DB29—102—2004)

(40)《钢筋混凝土地下边墙施工技术规程》(DB29—103—2004)

(41)《天津市地下铁道深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29—143—2005)

(42)《天津市地下铁道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29—144—2005)(43)《天津市地下铁道SMW施工技术规程》(DB29—145—2005)

(44)《天津市地下铁道暗挖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29—146—2005)(45)《水电规范》

(4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47)《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第二小节编制原则

我公司将在深刻理解招标设计的特点、难点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及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按照“构筑精品,竭诚服务;预防治理,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安全健康;遵章守法,管理达标;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管理方针,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标书。

1、工期保障原则

根据业主对本标段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各项分部工程施工衔接有序,使本项目的资源利用充分,以确保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从而确保总工期。总体考虑,全面协作,选择适宜本工程条件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发挥设备、人才优势,认真分析,充分比较、论证,合理规划整个工程的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减小施工干扰,加强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进度。

2、技术、质量可靠性原则

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吸收国内外盾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成熟技术,结合我公司在天津地铁1号线、3号线、津滨轻轨9号线、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沈阳地铁1号线等工程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认真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政策,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交给业主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天津市的高速发展贡献力量。

3、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配备相应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

4、环保原则

在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机械的配备、施工方案的选择方面与环保要求相结合,确保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选择可靠的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防噪、防尘方案,选择最有利于工程施工,同时又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布置方案。

5、安全原则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安全施工,盾构区间工程在选择方案、施工技术方案等充

分考虑其安全性,并在方案中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及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

第二节工程概况

第一小节总体概况

天津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南起西青区梨园头,北至北部新城,为城市东南半环的外部填充线。一期工程线路范围自梨园头站至河东区屿东城站,线路沿丽江道、珠江道、柳林路、沙柳南路、沙柳路、沙柳北路、贺兰路等道路敷设,主要经过梅江居住区、小海地、智慧城地区、张贵庄地区、太阳城地区等客流集散点。本工程正线全长21.382km,共设车站21座,均为地下站,平均站间距1.03km,设梨园头车辆段一座。

本次投标项目为天津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第8合同段,共2个盾构区间,包括:微山路站~财经大学站区间、财经大学站~柳林路站区间,区间长度约为2.508k m。

微山路站~财经大学站~柳林路站区间线路图

第二小节区间概况

1、微山路站~财经大学站区间

微山路站~财经大学站区间隧道从微山路站出发,沿珠江道过微山路、学苑路到达财经大学站,区间铺设在市政道路下。区间长约1.430km,最小曲线半径1000m,线路最大纵坡25‰,最小纵坡3‰,区间埋深在5.2m~25.75m之间,设置两座明挖联络通道。

本区间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衬砌管片,管片环数为1906环,管片外径6200mm,内径5500mm,管片厚度350mm,每环管片长度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抗

渗等级P10。管片采用“3B+2L+1F (楔块),错缝拼装,管片接缝采用橡胶止水条防水。

微山路站~财经大学站盾构区间平面图

(1)盾构区间概况统计表如下:

区间下穿建筑物、管线关系一览表

区间 名称 起止里程

区间全长 (m) 埋深 (m) 联络通道或附属工程 施工方法 管片环数 个数

里程 微山路站左线:1430.927m

5.2m 右CK19953环

(3)工程量统计

2、财经大学站~柳林路站区间

财经大学站~柳林路站区间隧道长约1.077km,从财经大学站出发,沿珠江道过财经大学、学苑路到达柳林路站,区间沿线为市政道路,最小曲线半径370m,线路最大纵坡22‰,最小纵坡3‰,区间埋深在5.52m~26.8m之间,设置一座联络通道。

本区间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衬砌管片,管片环数为1794环,管片外径6200mm,内径5500mm,管片厚度350mm,每环管片长度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抗渗等级P10。管片采用“3B+2L+1F(楔块),错缝拼装,管片接缝采用橡胶止水条防水。

财经大学站~柳林路站盾构区间平面图(1)盾构区间概况统计表如下

区间名称起止里程

区间全长

(m)

埋深

(m)

联络通道或附属

工程施工方

管片

环数

里程

财经大

学站~右DK21+021.541~

左线:

1077.569米

埋深约

5.52~DK21+6

897

区间下穿建筑物、管线关系一览表

(3)工程量统计

第三小节地质、水文概况

1、微山路站~财经大学站区间

微山路站~财经大学站区间隧道穿越主要地层为⑥2粉质粘土、⑥3粉土、⑦粉质粘土、⑧2粉质粘土、⑧3粉土、⑨3粉土、⑨4粉砂,详见附图1-1 地质纵断面图。

建设中的天津地铁1号线

摘要:该文详细介绍了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建设的意义以及线路概况。从既有线改建工程及新建段深基坑工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建设的工程特点、难点以及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关键词:天津地铁既有线深基坑供电系统环境控制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 1.建设天津地铁1号线的意义 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华北地区海路交通枢纽和首都门户,也是我国北方的商贸金融中心、技术先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随着天津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对交通的需求急剧上升,中心城区的道路交通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市政府虽然加大了城市交通特别是道路工程设施的投入,但仍远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容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实现现代化城市必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天津地铁1号线的修建,不仅能完善了天津市的城市基础设施,为乘客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工具,而且在促进城市合理布局、改善交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加速经济发展和把天津市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2.线路概况 2.1天津市中心城区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新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由9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天津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为轨道交通骨干线;天津地铁4号线、5号线、6号线为轨道交通填充线;7号线、8号线为轨道交通外围线;9号线为津滨轻轨线。总长度为227km。 2.2天津地铁1号线线路走向 天津地铁1号线是天津市南北交通主干线。北起刘园高架站,沿辰昌路、丁字沽三号路,线路在本溪路与咸阳北路间由高架转入地下,过勤俭道折向南,下钻子牙河、铁路天津西站与原地铁天津西站站接轨,沿地铁既有线经大丰路、西马路、南开三马路、南京路在既有新华路站与新建线南段接轨,继续沿南京路、大沽南路,过解放南路、洪泽路口后由地下转为高架,沿珠江道过财经学院站后,由高架转向地面,南至双林站。全线长26.188km,其中高架线8.743km,过度段0.558km,地下线15.378km,地面线1.509km。设22座车站,计有:刘园、西横堤、果酒厂、本溪路(以前为高架站,以后为地下站)、勤俭道、洪湖里、西站、西北角、西南角、二纬路、海光寺、鞍山道、营口道、小白楼、下瓦房、南楼(以前为地下站,以后为高架站)、土城、陈塘庄、复兴门、华山里、财经学院、双林(地面站)。其中:西站、西南角、营口道、下瓦房站为换乘站。刘园设停车场,双林设车辆段,海光寺设调度中心。见图一。 图1 天津地下铁道1号线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 2.3客流预测 该线将在2005年建成。客流预测:2008年全日客流量为57万人次,早高峰最大断面流量2.13万人次;2015年全日客流量为101万人次,早高峰最大断面流量3.78万人次;2030年全日客流量为117万人次,早高峰最大断面流量4.38万人次。 2.4车辆选型及列车编组 由于受天津地铁1号线既有线建筑限界的限制,天津地铁1号线采用B型车。构造速

天津地铁3号线某合同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文并茂很详细)

天津地铁3号线第xx合同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 xx

目录 第一章总体概述 (3) 第一节工程概况 (3) 第二节施工区域划分 (5) 第三节各施工区域总体施工安排及施工顺序 (6) 第四节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7) 第五节施工组织机构 (9) 第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0) 第一节天津地铁3号线XX车辆段总体施工平面图 (10) 第二节天津地铁3号线XX合同段正线铺轨基地总体施工平面图 12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16) 第一节完成节点时间及完成时段 (16) 第二节XX车辆段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 (16) 第三节正线轨道工程工期计划图(图3.3.1) (16) 第四章劳动力计划和物资供应计划 (20) 第一节劳动力计划 (20) 第二节物资供应计划 (21)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配置计划 (22) 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22) 第二节主要仪器配置计划 (24)

第六章、XX车辆段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5) 第一节水泥搅拌桩工程 (25) 第二节路基及附属工程 (26) 第三节道路及附属工程 (31) 第四节路基排水系统及附属工程 (37) 第五节道床及轨道铺设工程 (40) 第六节桥梁工程 (60) 第七节地下回转线工程 (71) 第八节运用库、联合检修库、洗车库、危险品库和附属建筑工程75 第七章、正线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1) 第一节工程概况 (111) 第二节工程重点分析及对策 (112) 第三节总体施工方案 (113) 第四节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17) 第八章项目管理及其他技术措施 (137) 第一节地下管线及周围建筑物保护 (137) 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137) 第三节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37)

地铁站结构及施工组织设计(DOC)

前言 随着我国迅速发展城市化进度日益加快,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随之而增加的人口和私人轿车,致使交通负荷增加,交通阻塞,行车速度缓慢。由于地铁有节省土地、减小噪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速度快、车次多、客运量大,安全、准点、舒适等优点。所以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最佳者莫过于地铁了。地铁用于解决大城市交通的重要途径已经为世界各国建设专家所共识。地铁的出现也会使地铁沿线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国正处于急速发展的时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代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车站是地铁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铁乘客乘坐地铁必须经过车站,它与乘客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它又集中设置了地铁运营中很大一部分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因此,它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所以车站位置的选择、环境条件的好坏、设计的合理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地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到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 本设计是根据沈阳东陵路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进行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以我国最新颁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最大程度的反应了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借鉴已有的工程实例,把每一项工程都力争做到最好。 本设计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工程概况,介绍东陵路站的地质情况、设计标准依据及条件。第二章为基坑围护设计。第三章为主体计算,包括梁、板及柱的内力计算及配筋情况。第四章为施工组织设计,在本论文中比较重要,它能综合的反应这个工程的施工情况和施工水平。第五章为工程概算,对施工工程是必不可少的。循序渐进的对地铁车站进行了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由于本人资料有限,对施工场地了解的不足,对地铁车站施工的经验匮乏,在本次设计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当之处,希望读者能谅解,同时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可以修改完善。

某地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

第1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根据某地铁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招标文件, 为圆满完成某地铁5号线11#合同段( 和平西桥站~北土城东路站) 的土建工程, 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对施工现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我单位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经验, 本着信守合同、确保施工和周围建筑物安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质高效、文明施工的指导思想, 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编制依据 1.1.1.某地铁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招标文件( 含设计图纸) ; 1.1. 2.我单位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1.1.3.招标文件明确的有关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 1.1.4.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条例; 1.2.编制原则 1.2.1.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1.2.2.坚持实事求是、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的原则。 1.2.3.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建设。 1.2.4.以科技为先导, 发扬创新精神, 在施工中不断优化技术方案, 推广和应用”四新”成果。 第2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简介 某地铁5号线11#合同段包括一段区间及一座车站: 和平西桥站~北土城东路站区间、北土城东路站。 2.1.1.1.区间工程 2.1.1.1.1.区间工程概况 和平西桥站~北土城东路站区间范围为和平西桥站北端~北土城东路站南端, 包括施工竖井和联络通道。左右线设计里程均为YK14+528.4-YK15+400, 长871.6m, 其中人防段设计里程为YK15+337.1-+347, 紧靠北土城东路站北端。左右线线间距14.8m, 均为直线, 坡度为+3‰、-3‰, 变坡点里程K14+720。区间均为单线隧道, 在区间中部左线K15+060处设一座施工竖井。区间隧道采用暗挖法施工, 以小导管( 大管棚) 超前支护、注浆、挂钢筋网、喷射砼及钢架等作为主要施工支护手段, 以模筑钢筋砼为二次衬砌。 区间线路从樱花西路、樱花西桥及护城河下方穿过, 穿越桥梁基础及坝河的范围为YK15+350-+400, 隧道拱顶距桥墩基础仅2.9m。 2.1.1.1.2.区间工程工程地质 本段线路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部地带, 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 人工堆积层: 粉土填土①层: 局部为杂填土①1层及炉灰①2层, 厚度为1.2~8.1m, 层底标高为33.00~41.05m。 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 粉土③层: 夹粉质粘土、粘土③1层, 粉细砂③2层, 厚度为2.0~9.8m, 层底

地铁车站基坑监测方案

地铁车站基坑监测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 工程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武汉市第一条穿汉江地铁,它起始于沌阳大道站,终止于汉口三金潭站。全长28公里,设站23座,范湖站为第14座车站。 范湖站为地下三层单柱两跨式岛式站台车站,地下分站厅、设备、站台三层,车站标准段结构外包尺寸为×,顶部覆土约~。主体建筑面积16443m2,附属建筑面积6808 m2,总建筑面积23251 m2。有效站台宽11m,有效站台中心处轨面绝对标高为。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并入岩以满足抗浮要求;出入口和风道部分采取SMW工法桩加内支撑,桩径850mm,咬合250mm 本站位于规划马场角路与青年路的交叉路口,沿规划马场角路布置于路下,路口北侧有富苑假日酒店,马场角路北侧为在建葛洲坝国际广场北区住宅小区,南侧为规划葛洲坝国际广场(如图1-1所示)。车站与2号线范湖站通过通道换乘。车站内主要有电力、电信、自来水、排水等管线。 图1-1 现场图片 拟建场区地形平坦,原始地貌属长江冲积I级阶地。场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未发现有河、沟、塘等地表水体分布。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上部滞水、潜水、孔隙承压水、碎屑岩裂隙水。地下水对砼及砼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对地下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 编制依据及主要原则 编制依据 1)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施工图 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主要原则 1)对围护体系及支撑系统中相当敏感的区域加密测点数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测; 2)对勘察工程中发现地质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有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3)除关键部位优先布设测点外,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方法、监测元件的种类、监测点的保护措施,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尽量减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频率。

天津地铁3号线工务维修施工组织设计

天津地铁3号线工务维修施工组织设计

天津地铁三号线公 务维修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业主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天津市地下铁道3号线始于花园站,止于小淀站,全线共设车站23座;并设有小淀停车场和华苑车辆段。正线双线全长29.045km,其中地下线(含敞开段)为21.57km、高架线为双线 6.87km、地面线为双线0.605km。双线线间距一般为3.6m,正线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最大线路坡度为30‰。小淀停车场铺轨全长3.117km,华苑车辆段铺轨全长14.28km,全线共铺设道岔共84组。 天津市地下铁道3号线采用接触轨下部供电的形式。接触轨系统是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由接触轨、端部弯头、膨胀接头、绝缘支架、中心锚结(防爬器)、接地线等部分组成。接触轨材质为钢铝复合轨,接触轨标准长度为15m,接触轨中心线距离相邻走行轨内侧工作边700mm,接触轨受流面距走行轨顶面高160mm。全线采用防护罩对接触轨进行防护,防护罩通过支架安装在接触轨上对其进行防护。天津市地下铁道3号线接触轨铺轨长度为71.775km。 (以上工程概况需以竣工资料为准)养护维修应遵守的技术规范、标准、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1)《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2)《铁路线路维修规则》铁运{2006}146号 3)《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 TB 2098 4)《钢轨焊接》 TB/T1632 5)天津市地下铁道3号线设计、竣工图纸及变更文件 6)天津市地铁运营公司颁布的有关技术文件和标准 7)其他相关行业标准、规范 二、工程项目范围 1、线路、道岔维护项目 天津市地铁3号线正线、联络线、华苑车辆段、小淀停车场线及其附属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抢修;及有关运营的其他整体性工作。 2、接触轨维护项目 天津市地铁3号线正线、华苑车辆段、小淀停车场线接触轨系统巡视检查、维修、保养、抢修、缺陷整改,以及有关运营的其他整体性工作。 3、设备限界检查项目:天津市地铁3号线设备限界检查工作。 4、公共电缆桥架养护维修项目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一、编制原则 (6)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围 (6) 2.1编制依据 (6) 2.2编制围 (7) 三、工程概况 (7) 3.1建筑概况 (7) 3.2周边环境 (8) 3.3结构概况 (9) 3.4主要工程数量表 (10) 3.5车站设计标准 (10) 3.6车站平面及剖面图 (11) 3.7主要材料及混凝土保护层 (12) 3.7.1 主要材料 (12) 3.7.2 保护层厚度 (13) 四、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13) 4.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13) 4.2岗位职责 (14) 4.2.1 项目领导班子岗位职责 (14) 4.2.2 职能部门岗位职责 (17) 五、施工总体部署 (21) 5.1施工准备 (21) 5.2施工管理目标 (21) 5.2.1 工程质量目标 (21) 5.2.2 工期目标 (21) 5.2.3 安全生产目标 (22) 5.2.4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目标 (22) 5.3机械设备与劳动力投入计划 (22) 5.3.1管理人员配置 (22) 5.3.2作业人员配置 (23) 5.3.3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23) 5.3.4材料使用计划 (24) 5.4施工测量 (25) 5.4.1 平面控制测量 (25)

5.4.2高程控制测量 (25) 5.5主体结构施工单元划分 (26) 5.5.1 施工单元划分原则 (26) 5.5.2车站施工段划分 (26) 5.6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28) 5.7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29) 5.7.1 车站纵向分段施工顺序 (30) 5.7.2 车站竖向分层施工 (30) 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32) 6.1一期施工 (32) 6.1.1 施工围 (32) 6.1.2 场地平面布置及管理 (32) 6.2三期施工 (33) 6.2.1 施工围 (33) 6.2.2 场地平面布置及管理 (33) 6.3三期施工 (34) 七、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34) 7.1钢筋工程 (34) 7.1.1技术准备 (34) 7.1.2钢筋的进场验收 (35) 7.1.3钢筋加工 (35) 7.1.4钢筋接头 (38) 7.1.5钢筋的锚固 (41) 7.1.6钢筋安装 (42) 7.1.7钢筋绑扎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49) 7.1.8钢筋安装质量检查控制标准 (50) 7.2模板工程 (51) 7.2.1 模板设计的主要原则 (51) 7.2.2 模板方案 (51) 7.2.3 施工技术准备 (52) 7.2.4 模板支撑与安装 (52) 7.2.5 模板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57) 7.3混凝土工程 (58) 7.3.1底板垫层 (58) 7.3.2 底板砼施工 (58) 7.3.3 侧墙混凝土施工 (59) 7.3.4 板梁混凝土的浇筑 (59)

深圳地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暗挖)(word)

深圳地铁通道施工组织设计 (明?暗挖通道) 一?通道施工 通道出入口斜坡段采用明挖施工,钻机施工钻孔桩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尽量使用挖掘机开挖,剩余部分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卷扬机提升架牵引外运;通道出入口暗挖段采用弧形导坑法施工?土方运至站厅层后卷扬机提到地面外运;二衬采用简易衬砌台架立模,泵送商品混凝土入模,机械捣固? 1?通道明挖段施工 (1)?通道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 钻孔桩均采用回旋钻机正循环钻孔,连续成桩的方法施工,钢筋笼在地面加工好,利用钻机吊入孔内,清孔后水下灌筑混凝土成桩?钻孔桩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测量放线定位:根据各出入口钻孔桩设计平面布置图,计算出每根桩的坐标,然后测量定出每孔钻孔桩的准确位置? ②?挖探沟,查明地下管线的位置,定出管线改移或保护方案,对管线进行改移或悬吊支撑保护? ③?施工定位导向墙:根据施工要求,桩位定位采用导向墙定位法定位导向墙作为钻机走行轨道,并对钻孔桩进行导向及编号? ④?钻孔:钻机钻孔,在孔口埋设钢护筒,以起到定位?保护孔口及维持水头的作用?开孔钻进速度应缓慢的进行,并反复校正钻头,如有偏斜及时纠正;因此处地质为粘性土,所以在钻孔时不需另外制备泥浆,仅向孔内加水,利用钻机钻孔时钻头搅拌泥浆,但需控制水的加入量,以达到钻孔时最佳泥浆粘度等性能指标? ⑤?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钢筋的制作在就近的场地上进行,采用焊接制作,先用主筋与内加强箍点焊形成笼架,然后安装外箍筋,外箍筋也须与主筋焊牢?将制作好的钢筋笼用汽吊或钻机吊放入孔内? ⑥?灌注水下混凝土: 施工准备:①用铁皮制作一个能容0.8立方米以上的储料槽(漏斗);②检查钢导管的强度,钢导管必须作水密和涨裂实验;③检查球塞是否能顺利通过钢导管,球塞直径比钢导管内径小1~2厘米;④钢导管和套管的提升采用钻机提升?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一经开始必须连续不断的进行并不得中断? 开始灌注前的准备工作:①仔细调整下料钢导管的高度,导管底至桩基底面的距离为导管内径加10厘米左右,使球塞能顺利从管底排出?②悬吊于储料槽(漏斗)颈口处的球塞必须用绳子或铁丝缚牢,开始灌注前在漏斗内装满混凝土,漏斗的最下面与球塞接触的第一盘拌合物应为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不可有石子混入,以防石子卡球造成事故?③商品混凝土的准备量为能灌注整根桩的混凝土量? 灌注混凝土:①开始灌注混凝土时,用快刀将绳子砍断或用钳子将铁丝剪断,同时开动振动器?当储料槽(漏斗)内混凝土开始下降时,立即向储料槽(漏斗)源源不断地输送混凝土?当球塞顺利地通过导管并确认已排出导管时,可将导管下降20XX,使导管下混凝土尽快扩散和升高,可靠的埋住导管底?②灌注混凝土过程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高度,推算钢导管埋入混凝土的高度?随灌随提

地铁车站施工方案

目录1、施工方案 1.1 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 工程概况 1.2.1车站结构 1.2.2工程及水文地质与气候情况 1.2.3工程环境 1.2.4工程目标 1.2.5主要工程量 1.2.6工程特点与难点 1.3 工程施工组织与部署 1.3.1施工组织管理系统 1.3.2管线切改组织 1.3.3交通导行组织 1.3.4总体施工安排 1.3.5施工测量组织 1.4 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5 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5.1基坑开挖原则 1.5.2开挖准备工作 1.5.3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及措施 1.5.4基坑开挖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

1.5.5土方回填 1.6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7 防水 1.8 监测 1.9 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1.10 冬季、雨季施工措施 1.11 工程风险分析对策 2、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3、机械计划 4、质量保证及措施 5、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6、消防、安全、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 7、劳动力、材料计划 8、用款计划 9、分包计划和管理措施 10、与监理设计的配合措施 11、施工现场总平面

1、施工方案 1.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中山门西段工程招标文件的《专用技术规范》。 (2)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的现场勘察和交底答疑。 (3)国家和部颁的有关施工、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及天津地方政府及业主颁布的有关法规性文件。 《地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等。 (4)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对天津市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中山门西段工程【SZm标段】工程的招标设计图纸。 1.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及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 (2)总体考虑,全面协作,选择适宜本工程条件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发挥设备、人才优势,认真分析,充分比较、论证,合理规划整个工程的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减小施工干扰,加强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选择可靠的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防噪、防尘方案,选择最有利于工程施工,同时又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布置方案。 (4)认真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政策,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交给业主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天津市快速轨道的高速发展贡献力量。

天津地铁建设工程方案审批管理制度

天津地铁建设工程施工方案审批管理制度(TJDT/ZY-AQ-24) 1、目地 为加强天津地铁建设工程技术管理,规范施工方案审批程序,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地发生,建设优质工程.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天津地铁建设工程. 3、编制依据 3.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 3.2《危险性较大地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3.4《天津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 3.5《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3.6《天津市建设工程重大风险源管理办法》 4、施工方案种类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5、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5.1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流程如下:

1 / 11 5.2 施工单位应在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对工程有了充分了解后,由施工单位工程总工程师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a)勘察报告和施工图会审 b)勘察交底和施工图设计交底 c)风险设计交底 d)周边环境调查 e)工程风险评估 5.3 施工组织设计地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不限于): a)工程简况 b)工程周边环境情况 c)工程地风险分析(风险源、风险等级)

d)施工总体部署 e)主要施工方案 f)资源配置 g)进度计划 h)应急预案或应对措施 i)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等保证措施 5.4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施工单位工程部应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出具书面审批意见. 5.5 施工单位工程部根据技术负责人地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后,方可报监理单位审批. 5.6监理单位收到施工单位上报地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 监理工程师仔细审查其施工技术方案和各项保证措施地针对性、有效性、可靠性. 5.7 审查通过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批意见,报建设管理中心签署意见. 6、专项方案和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审查 6.1审查流程 2 / 11

上海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篇土建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围和原则 1.1 编制依据 (1)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招标文件》(2002年5月) (2)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城建 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5月) (3) 有关技术规及验收标准、规 1.2 编制围 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及轻轨L1线上站预留工程,包括以下容: (1) 地铁一号线上站站车站; (2) 地铁一号线漕宝路站——上站区间隧道; (3) 地铁一号线上站——锦江南站区间隧道及敞开段; (4) 临时正线及临时出入线铺设及过渡转接; (5) 地铁一号线既有线路及既有车站拆除; (6) 轻轨L1线上站车站 (7) 轻轨L1线预留区间隧道; (8) 明珠线漕河泾站改造。 1.3 编制原则 (1) 严格执行国家和市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

和要求。 (2) 根据总工期要求,统筹安排,突出R1与L1上站施工及线路过渡转接的关键主线,分阶段进行施工部署和总平面布置。 (3) 施工方案突出重点难点工程。常规施工容简要叙述,复杂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力求做多方案论证优化。 (4) 坚持质量、安全第一思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设计概况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包括地铁R1线的上站站改建(含区间及临时线路)与轻轨L1线的预留上站站(含区间)土建预留工程,参见图2.1.1。 2.1.1.1 R1线上站站改建工程

R1线上站站改建线路起始于一号线地铁漕宝路站的预留隧道起点,向西至路西侧的新建地铁上站,为漕~南 区间,全长785.655m,其中包括229.70m长的明挖区间及555。955m长的盾构区间。改建后的R1线上站站位于距原站址以南越200m处,拟建的铁路南站主站屋北端,并由原地面站改为地下二层三跨岛式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改建后的地铁车站长274m,宽约21.8m。车站东端为端头井,与漕~南区间相连;西端为出入段交叉渡线,与南~锦区间相连;车站站厅层中部北侧为车站的设备用房区,南侧与远期轻轨L1线上站站相接。 出站后线路向西北方向至路西侧出洞与既有地面线路相接,向西至锦江乐园站及梅陇车辆基地,为南~锦区间,其中出入段线隧道全长645m,其中敞开段部分163.42m;正线区间隧道全长862m,其中敞开段部分177m。为保证施工期间新建的铁路线路与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不互相干扰,在南路路口西侧及沪闽路南侧地铁围栏外的绿化带,在既有正线的北侧铺设约772m长的临时正线,两端与既有正线接轨;在既有出入段南侧铺设约628m 长的临时出入段线,与既有出入段线相接。改建线路总长约2.08km。 2.1.1.2 预留轻轨L1线上站及区间 预留轻轨L1线上站位于铁路上站铁路轨道下方,车站线路呈南北走向,为地下一层多跨侧式车站,局部风机房为地下二层。车站全长145m,宽36m。采用明挖法施工。线路向北横穿改建后

[最新]天津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共286页)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7) 第1节编制依据、原则 (7) 第2节工程概况.doc (8) 第3节环境条件.doc (10) 第4节现场条件.doc (11) 第5节工程主要特点.doc (12) 第6节工程主要技术难 (13) 第7节施工原则 (13) 第8节主要工程量.doc (17) 第9节引用的规范及标准.doc (18)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 (19) 第1节总体布置原则 (19) 第2节现场平面布置.doc (19) 第三章第三章施工组织管 (22) 1

第1节施工总体目标 (22) 第2节项目管理班子和 (23) 第3节组织管理网络 (31) 第4节劳动力计划.doc (34) 第5节主要材料供应计划.doc (36) 第6节交通疏解及道路维护.doc (42)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46) 第1节开竣工日期 (46) 第2节总体施工进度计划.doc (46) 第3节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doc (47) 第4节施工关键线路.doc (51) 第5节主要阶段工期目标.doc (51) 第6节施工进度、施工工期保证措施.doc (52) 第五章总体施工顺序 (61) 第1节总体施工顺序.doc (61) 2

第2节总体施工方案.doc (68) 第3节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doc (69) 第六章主要工序施 (75) 第1节围护结构施工 (75) 第2节施工降水.doc (104) 第3节地基加固.doc (115) 第4节基坑开挖.doc (127) 第5节钢支撑施工.doc (133) 第6节主体结构施工.doc (137) 第7节各种管道、线路.doc (170) 第8节结构防水施工.doc (174) 第9节基坑回填与道路.doc (185) 第七章施工测量及 (188) 第1节施工测量 (188) 第2节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doc (189) 3

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铁车站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6) 第1节企业简介 (6) 第2节编制依据 (7) 第3节采用规范 (7) 第4节业主招标要求 (9) 第5节本企业投标承诺 (1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3) 第1节总体概况 (13) 第2节建筑概况 (17) 第3节结构概况 (17) 第三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 (18) 第1节工程量大、工序多、工期紧 (18) 第2节地下管线复杂,迁移任务重,施工干扰大 (18) 第3节交通繁忙,疏解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 (19) 第4节基坑开挖难度大,监测要求高 (19) 第5节结构防水、防渗漏标准高,实施困难 (20) 第6节过道路通道采用暗挖法,技术难度大 (20) 第四章施工部署 (20) 第1节总体施工方法及施工阶段的划分 (20) 第2节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21) 第3节总体施工程序及主要施工步骤 (22) 2

第4节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 (24) 第五章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2) 第1节施工技术准备 (32) 第2节施工准备 (33) 第3节现场准备 (35) 第六章施工前准备 (37) 第1节房屋拆迁及道路平整工作 (37) 第2节管线迁移及吊挂 (38) 第3节管线吊挂 (38) 第七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39) 第1节施工方法简述 (39) 第2节围护结构形式 (40) 第3节主要施工步骤 (41) 第4节围护结构施工方法 (42) 第5节(B)轴钢管砼柱及(A)~(B)轴盖板临时道路施工 (55) 第6节土石方工程施工 (59) 第7节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68) 第8节结构防水工程施工 (79) 第9节路面恢复施工 (97) 第10节附属工程施工 (101) 第八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124) 第1节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24) 第2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说明 (125) 3

轨道交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原则及治理目标 1、编制依据、原则 1)编制依据 (1)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招标文件、图纸及答疑文件; (2)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第二标段承包合同文件; (3) 国家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治理规范》; (4) 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现行相关施工规范、技术标准; (5) 设计图纸审核及会审获得的资料; (6) 业主及监理治理方法; (7) 我公司的质量治理体系、环境治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文件; (8)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施工能力、机械设备状况和自有的技术资料; (9) 现场调查资料及业主提供的相关信息; (10) 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1) 以国家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治理规范》为基础,以项目经理

为中心,以重点、关键工序为主导,采纳现代化治理手段,合理组织、实施本项工程; (2) 响应招标文件及补充文件的差不多要求,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工程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爱护和经济目标的实现; (3) 以作业队为实体,合理配置项目部内部资源,既可集中力量施工,又可灵活机动分专业施工,快捷高效地干好本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4) 强化内部治理,推广使用新工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 (5) 本着真诚、友好、合作的精神,做好与业主、监理、设计、相关交叉施工专业承包商以及武汉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6) 坚持“用户至上”和“优质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合同,做到“合同执行完,服务不终止”。 2、工程概况及要紧经济技术指标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第二标段

最新(地铁隧道)XXXX站-XXXX站区间监测方案教案资料

XX市及轨道交通XX号线 监控量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集团XX项目部 年月

目录 一、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3) 四、信息化施工组织 (3) 五、施工监测设计 (4) 5.1、地表沉降监测 (4) 5.2、地表建筑物(构造物)沉降、位移、倾斜、裂缝监测 (6) 5.3、管线变形监测 (8) 5.4、隧道内管片沉降、收敛监测 (9) 5.5、东风渠、七里河交叉口过河监测 (9) 六、警戒值的确定及监测频率 (9) 七、人员设置及仪器配备 (10) 八、监测质量保证 (11) 九、监测成果报告 (11)

XX市及轨道交通XX号线体育中心站~博学路站隧道工程 监控量测方案 一、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XX市轨道交通XX号线XX标段设计图纸; 2、《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I 1/490-2007 5、《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6、《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0、《XX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市轨道交通XX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第XX标段,包括一个车站(XX站)和两个区间段,区间段即XX站——XX站盾构区间段,XX站——XX段区间段(其间包括盾构区间、明挖区间)。 第XX合同段全长XXXX米,其中XXXX站长XXXX米,盾构区间长XXXX米,盾构段双线总长XXXX米,明挖区间长XXXX米。 XXXX站——XXXX站盾构区间段起止里程为,西起左线CK32+487.74(右CK32+487.74),东至CK34+698.25(CK34+698.25);XXXX站——车辆出入线段区间段,西起RCK0+056.152东至RCK2+962.0 ;XXXX站的起止里程为CK34+698.25至RCK0+056.152 。 其中XXXX站至XXXX区间工程区间长度约为XXXX米,联络通道三处,其中中间联络通道带有通风井。三处联络通道离始发井距离分别约为:490米、1309米、1869米。 线路平面包含两段圆曲线,曲率半径分别为350米和450米。竖曲线由21.4‰-2‰等坡度组成的V字型。 隧道盾构施工选用德国Herrenknecht公司生产的复合盾构机作为隧道掘进设备。该设

浅谈天津地铁5、9号线信号系统的差异

Hot-Point Perspective 热点透视 DCW 139 数字通信世界 2019.06 天津地铁9号线开通较早,使用的是基于准移动闭塞的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C ),5号线使用的是较为先进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 ),我跟据积累的维护经验,针对两套系统进行简单的对比。 1 闭塞模式 9号线使用的是传统准移动闭塞技术,正线每300米一个轨道电路划分固定闭塞区间,通过轨旁的AF904轨道电路向车载ATP 系统实时传输安全信息,车载ATP 系统通过计算得知列车前方的安全距离,由车载ATO 系统自动地采取减速或制动。 5号线使用的是较为先进的移动闭塞技术,车载设备和轨旁设备通过DCS 网络不间断进行双向通信,车载控制器根据读取的静态信标进行定位,轨旁区域控制器根据列车的速度计算列车前后的安全距离,向每列车实时发送移动授权,保证两个相邻的移动闭塞分区以较小的间隔同时前进。 在技术上,5号线的CBTC 移动闭塞技术较为先进,但是由于地铁车站距离较短,一般情况下都能保证一区间一列车,因此在实际的使用上差异不大,都能满足正线最小追踪间隔90秒的运营需要。 2 列车驾驶模式 9号线列车驾驶模式有ATO 、ATP 、Close-in 和Bypass 共四种。 ATO 模式下,不需要司机参与,ATC 系统自动驾驶列车,司机需要手动开关车门并进行防护。ATP 模式下,司机需要手动驾驶,ATC 系统自动提供超速保护。Close-in 模式是一种降级的驾驶模式,ATP 强制限速25Km/h ,司机在不超过限速的条件下手动驾驶。Bypass 模式是一种完全屏蔽信号系统的驾驶模式,司机需要根据调度命令和地面信号的显示手动驾驶列车。 5号线列车驾驶模式有ATO 、ATPM 、iATPM 、RM 和NRM 共五种。 ATO 模式下,不需要司机参与,CBTC 系统自动驾驶列车。ATPM 模式下,需要司机手动驾驶,CBTC 系统自动提供超速保护。iATPM 模式下,列车在ATP 监督下的手动运行模式,此时ATP 防护信息来自于动态信标。RM 模式是一种降级的驾驶模式,ATP 强制限速25Km/h ,司机在不超过限速的条件下手动驾驶,轨旁信号机点灯,列车按照轨旁信号显示运行。NRM 模式是一种完全屏蔽信号系统的驾驶模式,司机需要根据调度命令和地面信号的显示手动驾驶列车。 相对于9号线,5号线增加了iATPM 驾驶模式,此时ATP 防护信息不是由CBTC 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递给列车,而是通过安装在道床上的动态信标传递给列车,此种模式下ATP 不能做到实时防护,只提供到点到点的防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 轨旁联锁系统 9号线全线共14个联锁区,每个联锁区控制1到2个车站。联锁设备采用一主一备双机热备冗余工作方式。5号线全线6个联锁区,最大联锁区跨8个车站。联锁设备采用二乘二取二的工作方式。 相对于9号线,5号线的联锁区域较大,联锁设备故障影响范围也随之扩大。5号线联锁设备主备模式采用二乘二取二的工作方式,相较于9号线一主一备的模式更加先进,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5号线联锁设备在故障切换一次后不会再次进行切换,如果此时主用联锁设备故障,会直接导致整个联锁区瘫痪。 两条线联锁软件都仅能记录故障情况下的数据,正常控制数据只能使用外接笔记本的方式实时接收存储,不能在板卡内存储,造成在某些故障情况下没有数据支持,严重影响故障分析。 4 信号机点灯方式 9号线信号机使用的是点灯单元驱动双灯丝灯泡,显示状态常亮。5号线信号机使用的是点灯单元和LED 发光盘,在CBTC 通信下的列车前方的信号机均显示灭灯,不具备CBTC 通信下的列车前方的信号机均显示灭灯。 5号线CBTC 通信下的列车凭车载信号显示行车,信号机处于灭灯状态不作为行车条件;在不具备CBTC 通信的情况下,信号机显示点灯状态,司机凭信号显示行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CBTC 通信下的列车前方信号机出现过瞬间点亮的情况,甚至在李七庄站折返信号机出现红灯呼吸状闪烁的情况,严重干扰司机判断。 5 传输系统 9号线信号系统使用的是通信系统的OTN (光传送网)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独立的板卡与其他系统硬隔离,全部信息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数据主要包括ATS 系统数据和联锁站联数据。 5号线全部信息通过一套独立的DCS 系统传输,车地间采用无线通信,其他设备间采用有线通信,数据主要包括全部的车地间通信、联锁设备通信和ATS 系统网络通信。 两条线均采用独立的A/B 网进行数据传输,并行工作,互不影响。5号线CBTC 系统传输的车地实时数据,因此网络设计上更加复杂,从VLAN 中划分出安全网和非安全网,做到专网专用,同时引入RRPP (快速环网保护协议),当网环断开时能迅速断环成链,保证网络不会中断。 相对于9号线OTN 网络,5号线DCS 网络承载的数据量更多,结构上也更加复杂,关键故障点也随之增多。安全VLAN 和非安全VLAN 交汇点在FTM 服务器上,全部的安全和非安全信息由FTM 主备服务器进行转发,服务器故障会造成两个VLAN 之间信息中断,导致CBTC 系统不能使用。安装在轨旁的AP 设备工作在2.4GHz 频段,如果受到干扰会造成车载控制器不能收到移动授权导致紧急停车,开通前部分AP 增加了滤波装置,但在个别位置还是存在通信不畅的问题。 综上所述,5号线信号系统相对于9号线有较大的升级,但还有不少的系统缺陷需要完善,厂家在设计上也有所考虑,利用了大量的冗余方式进行规避,但是很多方面效果不明显,而且国外信号系统的设计思路与中国传统运营思路还是存在差异,在运营过程中还是出现各种水土不服的情况。 浅谈天津地铁5、9号线信号系统的差异 胡文宇 (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摘要:天津地铁5号线使用的是安萨尔多移动闭塞信号系统,9号线使用的是安萨尔多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针对同一厂商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两套信号系统进行对比,并对5号线信号系统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简单总结。 关键词:天津地铁;信号系统;CBTC ;安萨尔多doi :10.3969/J.ISSN.1672-7274.2019.06.112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6-0139-01

地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介绍

目录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3) 第1节编制依据 (3) 第2节编制原则 (3) 第3节承建该工程施工的优势 (4) 第二章工程概况 (4) 第1节简况 (4) 第2节工程范围 (4) 第3节工程概况 (4) 第4节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 (5) 第三章管理机构与部署 (5) 第1节管理机构与部署 (5) 第2节项目班子配备和职责分工 (7) 第3节施工目标 (10) 第4节施工准备 (11) 第四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2) 第1节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2) 第2节计划用于本工程的检验、数量、试验设备 (14) 第3节保证机械出勤率的措施 (15) 第五章劳动力计划和周转料计划表 (15) 第1节沉井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15) 第2节顶管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15) 第3节桩基工程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16) 第4节取水头部和水下管道施工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16) 第5节劳动力计划 (16) 第6节周转材料计划表 (17) 第六章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17) 第1节计划开工、竣工日期 (17) 第2节各分部分项专业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 (17) 第七章施工总平面图 (18)

第1节总平面布置原则 (18) 第2节临时设施计划及临时用地 (18) 第3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19) 第八章施工技术方案 (19) 第1节总体施工方案 (19) 第2节主要工程施工情况及特点 (20) 第3节具体施工方案 (23) 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66) 第1节工程质量目标 (66) 第2节质量方针 (66) 第3节质量保证体系 (66) 第4节质量保证措施 (68) 第十章安全文明施工和创建"安全文明工地"措施 (75) 第1节安全保证措施 (76) 第2节文明施工措施 (78) 第3节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81) 第4节环境保护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防护措施 (81) 第5节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周围设施和建筑物的防护措施 (82) 第十一章工期保证措施 (82) 第1节工期保证体系 (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