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练习题

历史地图练习题
历史地图练习题

历史地图练习

A B C D

请写出这条运河的南北两个端点:北南

请写出这条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及其历史地位。

B. 商业区

D. 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

B.商店和作坊集中的地方

D.中央政府机关的所在地

.

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B.② C.③ D.④

读图一完成下列习题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 .

B .

C .

(2)填写建立辽、西夏民族的名称:

辽 : ;西夏:

(3)仔细观察上图,你能看出这一时期政治特点吗?

(4)A 和B 两国之间连年发动战争,后来两国签订了什么条约?有人说,这是一个屈辱的条约。也有人说,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你是如何看待这个条约的?

读图二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 :___ B :____ C :____ a .____ b .____ c ._______

6.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2高二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测试题含解析答案

《地球与地图》 一、单项选择题 读所给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 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2.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 A.一半B.等长 C.1.5倍 D.2倍 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据图1回答3~5题 3.B处陡崖的顶部与④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60米B.9米 C.100米D.150米 4.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 瀑布长时期侵蚀而成,该湖泊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读图2,完成3~5题。 3.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 ) A .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B .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C .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 .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4.当火炬传递到( ) A .①地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大 B .③地时,当地黑夜比白昼长 C .④地时,当地正值多雨季节 D .⑤地时,当地正值春暖花开季 节 5.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②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 A .7日4时 B .7日12时 C .8日4时 D .9日12时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图,其纵坐标划分间隔为0.5cm ,横坐标划分间隔为1cm ,读图完成9~10题。 180° 150° 120° 90° 60° 3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453030015 图2 北京奥运会火炬拉力传递示意15

中国历史地图集 元时期图

元时期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1)——元时期图组 元时期图组编例 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二幅,分幅图十八幅,插图六幅。 二、全图二幅,分别反映前后期疆域政区概貌。 前期全图以1280年(至元十七年)为准,画出中书省和陕西四川、云南、江淮、福建、江西、湖广六行中书省的治所、省界,部分直隶于省的路府州,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土司。其时西南地区有一些洞寨尚未归附,因图上无法钩勒其范围,概作省界内处理。有些地方当时建置不明,图中只标地名,不标路府州县。东北标出成吉思汗诸弟封地大致范围。吐蕃地区领以撟苤圃簲,下设宣慰司、元帅府、招讨司等,具体建置罕见记载,图从从阙。西北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联兵抗元,二汗辖境难以分清,且察合台汗笃哇实受制于窝阔台汗海都,故作一区处理,标出二汗国大致范围;窝阔台汗的注记字体略大于察合台汗,籍以表示前者为主宰,后者为从属。二汗常同驻的塔剌思,以首府符号表示。 后期全图以1330年(至顺元年)为准,画出中书省和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十行中书省的治所、省界、部分路府州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宣抚、安抚等司,和甘肃行省以西的哈密力、别失八里、哈剌火州三区,吐蕃地区由总制院改称的宣政院及其所辖三个宣慰司的大致范围。窝阔台汗国已不复存在;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二部,界域不明,故仅标“东部”、“西部”于相应地区,不画界线。二部首府用同一符号表示。其时又设征东行省于高丽国,行省最高长官“丞相”即由高丽国王兼任, “从其国俗”、“自奏选属官”,行省仅有空名,故只标出省名,仍作邻国处理。 三、分幅图以1330年(至顺元年)为准。元十七幅:中书省、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十行中书省、宣政院辖地各一幅;中书省及云南、江浙、湖广三行省部分地区建置太密,难以画全,各加一分幅,扩大比例尺,画出全部建置;西北直隶元廷的哈密力、别失八里、哈剌火州三区合一幅。另察合台汗国一幅。 四、地方建置凡直隶于省的路府州军、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元帅府、万户府作二级(路级)政区;属于路级的府州军凡领县的,注记作二级,符号作三级,不领县的,注记、符号均作三级(县级)处理。 五、大都路、上都路设有警巡院,比较繁荣的路、府治所设有录事司,管理城市居民;有别于县。因图上难以表示,按省列名于图背面。另有司侯司,性质同录事司,而级别较低,一般设于州治。警巡院、录事司、司候司初期设置较多,至顺时司候司已全部并入附郭县,警巡院、录事司亦多所罢并,凡此已废院司的所属路府州军,也附列于后。 六、四川、云南、湖广等行省设有蛮夷军民长官的洞寨、部、族、甸、处等甚多,图中只画出其方位可考者,无考者一概从略,不列表。凡见于《元混一方舆胜览》和《大明一统志》、明代地方志中所载元代确有的各级土司,其方位可考者,也一并画入。 七、元制在离省会较远的地区设有若干作为省的派出机构的宣慰司,一司辖一道,至顺时共有十一道:中书省二,河南江北行省二,四川行省一,江浙行省二,江西行省一,湖广行省三。各司除在图中作表面注记于适当位置外,并标出其治所,所辖路府州军司则在图背表列。 八、云南、湖广行省又有领有路府州军司而不称道的宣慰司和宣抚司,陕西行省又有领有府州的巩昌便宜都总帅府,均画出其治所界线。岭北行省的称海宣慰司不领州县,作路级处理。 九、各省又遍设肃政廉访司,职司监察,一司辖一道,至顺时共有二十二道,分隶三台(御史台、陕西行台、江南行台):中书省三,河南江北行省四,辽阳行省一,凡此内道八,隶于御史台;江浙行省四,江西行省二,湖广行省四,凡此十道,隶于江南行台;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各一道,凡此四道,隶于陕西行台。各道治所、隶属及所辖路府州军司,图上不予表示,仅列表附于图后。 十、岭北诸藩虽非行省直接管辖,与州县有别,但仍受行省控制,故一并作岭北行省辖区。诸藩境界大致可画出的,用路级界线表示。 十一、叶蕃地区由元延掌管佛教的宣政院(至元初设总制院,至元二十五年改名)管辖;当地有事则设分院往镇。图中作宣政院辖地,按1288年至1330年期间概况编绘。境内设吐蕃等处、吐蕃等路、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三个宣慰司都元帅府,分领元帅府、总管府、万户府、千户所、招讨司、安抚司、万户、千户等机构,或管民,或管军,或总管军民。其中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元史·百官志》列于宣政院下,《元史·地理志》列于陕西行省下,实际是两属性质,图中作宣政院辖地处理。又有两属于四川成都府和本宣慰司的松潘宕叠威茂州等处安抚司下的威州,图中也作宣慰司辖地处理。吐蕃境内凡因记载缺略,各级政区间界线无可查考者,一律不画界,但用注记表示其大致方位。政区治所和其他邑落按其地位重轻,分别作路级、县级、聚邑级符号处理。 十二、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后裔所建立的政权,名义上是元朝的宗藩之国,图依纂修于1330-31年的《经世大典》中笃来帖木儿(察合台五世孙)位下图及据此著录的《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画出。由于《经世大典》的西北三大汗国地图,是由各国自画进呈元廷的,所以图中根据此前察合台汗国曾经统治过别失八里、哈剌火州二地的传统观念,把此二地画入了察国范围。这是不符合于1330年时的实际情况的,但因此幅既以《经世大典》地图为据,对此二地也就不作改动。汗国境内不画政区界;凡蒙古大汗和元延在境内设置过的机构和存在年代,均在图中用括号表示。阿里麻里用首府符号,其他地名分别情况,以路级、县级、聚邑级符号表示。 十三、岭北、辽阳行省选绘了一部分具有政区性质的部族。 十四、根据宋明资料,补画了一些元时缺载的重要河流,有的注出名称,有的不注。 十五、已废和后置路、府、州、县择要入图,作县级以下地名处理,注出路、府、州、县等字样。 十六、插图六幅,其中大都附近、和林附近、大宁、辽阳附近、藏布中游地区、碉门地区五幅,是各该地区的扩大比例尺图,岭北行省北部一幅是该地区的缩小比例尺图。 元时期全图(一)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读后感 通过制图史来看制图史背后的历史。这本书讨论的地图类型是世界地图,从第一幅刻在泥板上世界地图到现在的谷歌地图,制图的历史也不是那么地一帆风顺,同样有着各种或离奇或普通或激动人心的故事。通过十二幅地图切入描述十二个世界历史的关键节点,剖析世界历史与人类精神的进程。 第一部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是第一部展现了以数学形式传播地理数据的潜力的作品。伊德里西编著的《渴望周游世界者的娱乐》囊括的地理范围和精细细节使它成为中世纪地理学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赫里福德的《世界地图》是一幅应许了救赎的地图,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地图开始带有了政治色彩。高丽高官李荟制作的《疆理图》提供了一种方法,让一个弱小却骄傲的新王朝在强大帝国的势力范围内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马丁;瓦尔德则米勒制的《世界全图》背后是充满变数的早期印刷术的飞速发展。第奥古;里贝罗的《世界地图》背后是全球主义的生长,各国逐渐意识到地图对于开拓海内外市场的重要性。麦卡托的地图将宇宙学推向了极致,另一方面,各种互有优劣地图投影法层出不穷,为地图的绘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麦卡托的《地图集》为大多数后世的地图集确立了板式和编排顺序。第八幅,

约翰;布劳的《大地图集》背后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商战,是读得最过瘾的一章,布劳家族与扬松纽斯家族长达50年的敌对竞争,催生了从板式到装帧到印刷术的快速发展,所有这些令布劳的《大地图集》成为了十七世纪无与伦比的印刷品。卡西尼家族印制的《法国地图》在地图的精确度方面做出了表率,这是基于测地与地形测量制作的第一幅全国总图。哈尔福德;麦金德的作品《历史的地理枢纽》催生了地缘政治学这一新学科,他强调了地理位置对世界格局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搏斗是一场永无休止地争夺地理空间的战争。标题里提到的枢纽指的是如今的中东。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充满先见性地预言了世界大战的发生乃至于如今的中东问题。彼得斯的世界地图采用等积投影,保证了地理位置和面积的高保真,虽然在后来看来,彼得斯在技术和学识上都错得离谱,但他和他的投影法揭示了任何地图都有偏颇性和内在的选择性,因而总会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利用的对象。最后讲述的是谷歌地图的发展历程。 随着线上地图的发展,或者如书里所说,我们将成为知道迷路是什么意思的最后一代人,但愿不会有那样一天。 新知;;《见识》读后感读后感《谁动了我的奶酪》《为什么我们爱得这么累》读后感精华《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下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照片显示的星球是 A.火星 B.土星 C.地球 D.金星 2.这颗“蓝色弹珠”形似圆球.但实际上是一个 A.圆柱体 B.不规则的球体 C.圆锥体 D.葫芦体 3.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示意图”,其航行线路未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 下面四幅图中,M点同时符合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 A. BC. D. 年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岛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火箭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更接近图中的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2016年6月9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读如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6.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7.这一天东至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极昼现象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昼长夜短 8.下列四图是襄阳小元同学绘制的两分两至正午日照图,他忘了哪一幅是冬至期间绘制的,请指出 A. B. 9.在我们的印象中,圣诞老人穿着皮袄,坐着雪橇,而澳大利亚的广告画面中,已出现了身穿背心短裤、畅饮橘子汁的圣诞老人。这是为什么() A.澳大利亚人追求新潮 B.澳大利亚的圣诞节是6月25号 C.过圣诞节时,澳大利亚是夏季 D.澳大利亚位于热带地区,终年炎热 10.北京天安门升国旗时间每个月都有一个时间表,基本上与太阳刚要出升时相当,下列节日中,最早升旗的是 A.春节 B.六一儿童节 C.国庆节 D.圣诞节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2016年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附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完成39~42题.

东汉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

东汉《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东汉图组 东汉时期全图 司隶校尉部 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刺史部 徐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下邳国潘旌 青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东莱郡葛卢 东郡齐国间诸郡 冀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常山国都乡 荆州刺史部 荆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南阳郡成都 扬州刺史部

益州刺史部北部 益州刺史部南部 凉州刺史部 凉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汉阳郡兰干 武威郡左骑 张掖属国候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 并州刺史部 并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太原郡于离 上郡候官 西河郡乐街平陆益兰 五原郡文国 幽州刺史部 幽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玄菟郡上殷台 交州刺史部 交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苍梧郡鄣平 西域都护府 鲜卑等部

东汉时期图组编例 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三幅,简图一幅,插图三幅。 二、全图画出东汉顺帝永和五年的疆域政区包括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所察各郡、国、属国和西域长史府辖区,以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东汉汉朝内部画出十三部界,标注部名和部刺史治所;画出大部分郡、国治所;西域只标出国名,不画界。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各族之间不画界线,惟鲜卑按其大致活动范围画界。 三、分幅图按汉朝当时的监察区司隶校尉部和十二刺史部分为十二幅,另西域都护府一幅。东汉司隶、豫州、荆州四幅,各附插画一幅。 四、东汉永和中的行政区划以一百另五郡、国、属国统辖一千一百八十个县、邑、道、侯国、公国。郡、国、属国用注记分别,治所符号相同。邑、道、侯国、公国治所一律用县治符号,注记

不予区别。 五、东汉仅少数边郡设置都尉,在其治所旁加注记表示。又设有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东夷校尉等主卫护内附诸族,中惟前二者有治所可考,即在其治所旁加注表示。 六、郡、国、属国的名称、辖境和治所,都按《续汉书·郡国志》画出。《续汉志》所载以顺帝永和五年簿籍为据,但是年九月上郡、朔方二郡已内徙于冯翊、五原,而《续汉志》仍列出全部属县;章帝章和元年置阜陵国,永和时见在,而《续汉志》竟不载,因无可确考,姑从《续汉志》画出。 七、已废或后置的郡县择要画出,用聚邑级符号注记。 八、西域都护府以和帝永元六年至安帝永初元年为准,治所作郡治处理,所辖属国的首府作县级处理。校尉、都尉等治所用县治符号,其他各城皆作聚邑处理。诸国辖境用表面注记标示其大致地区。

高中历史地图类试题【实用】

历史地图类试题 1.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秦始皇在③完成国家统一 B.东周从①迁都到② C.④在元朝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港 D.宋太祖在②“杯酒释兵权” 2.下列言论的出现与左图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C.“天理即是吾心”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3.右图是某个历史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示意 图节选(深色部分为建交国)。下列各项历史事件中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欧共体成立 C.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 D.北约空袭南联盟 4.图8中阴影部分是某个历史时期德国的疆域图。直接促成该疆域形 成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拿破仑战争结束 B.三次王朝战争完成 C.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D.两德统一完成

5.下图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形势图。下列各项事件发生于这个时期的是 A.美国确立联邦共和制B.科学共产主义诞生 C.英国进行工业革命D.德国完成国家统一 6. 下列历史事件与右图所示地区对应准确的是 A. 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大庆油田 B.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D. 2001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7. 右下图是学生在小组 研究学习中出现的一幅地图。其研究主题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 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 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 D. 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8. 左上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 唐长安 B. 宋开封 C. 元大都 D. 明北京

9.下列四幅图反映了北京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名称的变化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图1 ②图2 ③图3 ④图4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10.右图为我国古代某王朝都城内的主要中央 官署分布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元大都 C.明北京 D.清京师 11. 图7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 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A. 普法战争爆发 B. 第二国际建立 C. 两德统一完成 D. 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12.左上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某一时期人民军队作战形势图,这一重大军事行动的意义在于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C.战争形势出现转折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13.下列各项对右图中迁都影响理解准确的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利于削弱世家门阀特权D.促进了民族间的大融合

地球地图检测题

地球和地图单元检测卷 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D.一直向正南 2.若D点所处经度为116°E,与116°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东经64°B.西经64°C.西经116°D.西经180° 3.从甲、乙、丙、丁四处上空俯视,所见的经纬网与①、②、③、④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④B.乙—①C.丙—③D.丁 —②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4~6题。

4.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 444㎞B.3 333㎞C.2 222㎞D.1 823㎞ 5.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 6.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7~9题。 7.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山地B.丘陵C.低缓高原D.平原 8.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50米B.90米C.155米D.220米 9.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由西北向东南B.由西向东 C.由东南向西北D.由东向西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自然保 护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10.关于图中游览路线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游客在游览路线中各地均 能观测到甲地河道 B.游览路线包围的地区大多

世界古地图

远古世界地图 形成于11亿年前的超大陆"罗迪尼亚(Rodinia)"在前寒武纪晚期开始分裂,此时的气候与今天非常类似,是一个"冰室"的世界。由于缺少具有硬壳的化石以及可信的古地磁资料,使得我们要重建前寒武纪时期的古地理图非常地困难,依据我们所能获得的资料,这张六亿五千万年前的古地理图是我们所能描绘出最古老的时期了。然而在前寒武纪晚期是一个特别有趣的年代,因为所有的大陆互相碰撞,形成了超大陆"罗迪尼亚",同时地球的气候是属于一个大冰期的年代。大约在11亿年前,超大陆"罗迪尼亚"聚合而成,虽然它的正确大小与组成我们并不清楚,但它显示北美洲当时位于罗迪尼亚的中心,北美东岸紧连着南美的西岸,而北美西岸则是连接着澳洲大陆与南极洲。罗迪尼亚大约在七亿五千万年前分裂成两半,打开了古大洋(PanthalassicOcea n)。北美洲往南向着冰雪覆盖的南极旋转。罗迪尼亚大陆的北半部基本上包括了:南极大陆(An tarctica)、澳洲(Australia)、印度(India)、阿拉伯(Arabia),以及成为今天中国的一部份大陆碎块(NorthChina,SouthChina),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向北穿越严寒的北极。介于分成两半的罗迪尼亚大陆之间,是第三大陆-刚果地盾(Congo),它组成了中、北非洲的大部分。当罗迪尼亚大陆的两半互相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刚果地盾就正好被挤在中间,因此在前寒武纪即将结束之际,大约距今五亿五千万年前,这三个大陆再次因为碰撞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超大陆潘诺西亚(Pa nnotia),与这次碰撞相关的造山运动事件则被称为泛非(Pan-African)褶皱造山活动。如同我们先前所提到,在前寒武纪晚期的地球气候是非常寒冷的。我们可以在所有邻近大陆上找到冰河的证据,但是为什么严寒的气候如此广泛地分布各地,至今仍困惑着地质学家们,曾经有很多假设被提出来,却一一都被否定。其中一个假设认为:地球曾经倾斜到北极一侧向着太阳,而南极一侧则背对着太阳,这样的情形导致地球有一半会受到太阳持续烧烤6个月,而另一半的地球则有6个月冷到结冰。虽然可能,但是并没有任何一种机制可以说明地球的自转轴可以倾斜到如此极端的状况。另一个不尽相同的假设认为地球曾经被由岩石或冰所组成的"环"所围绕,就像今天的土星和海王星一样,这个"环"造成了地球上的阴影,冷却了地球上的气候。然而并没有任何有关这个环的遗迹曾经被发现过。而目前最受认同的假设则是认为,当时整个地球的海洋都被冰冻,成为一个巨大的雪球,这个大雪球假说(SnowballEarth)同时可以解释表层岩石中,同位素异常的特征。现在我们知道在前寒武纪的晚期其实并没有不寻常的现象进行,这三个假说由于没有把当时古地理图分析仔细,而显得有些解释得太过头,对于前寒武纪"冰室世界"的神秘,我们今天已经能够加以解释,那是因为当时大陆的碰撞与超大陆的形成,许多大陆不是紧邻北极就是南极,导致全世界进入一个全球的"冰室"(就像今天的世界),不过当时位于赤道附近的澳洲

世界历史第一册

世界历史第一册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古国名(今国名)河流文明初现统一时间文明成果 (或代表制度)古埃及(埃及)_________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_______ 年 ___________ _________(伊拉克)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______ 世纪 《_________》 古印度(印度)印度河、恒河公元前2500年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目的是维护___________利益。较全面反映了古巴比伦 社会情况,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种姓制度(1)四个等级:_________(祭祀、贵族,掌握神权);__________(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政大权);____________(生产者,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没有政治权利,供养第一、二等级);___________(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剥削和奴役)。 (2)种姓制度的负面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原因 1、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 2、原因:(1)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适合人类 生存。(2)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业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以_______为中心:___________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2.希腊的主要城邦:________和斯巴达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 ⑴雅典政治:前______世纪成为奴隶制共和国,前5世纪后半期_________改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政,﹝公民家庭的男孩在学校学习,女孩在家学习。﹞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普遍使用奴隶 劳动。文化昌盛: 崇尚文化。重视教育。 ⑵斯巴达:尚武﹝前4世纪,希腊被马其顿所灭。﹞ 1.古代罗马:前_______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前_____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史称_________﹞。前1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 会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斯巴达克起义﹞,前4 9年______夺取政权,前_____ 年______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2世纪罗 马的帝国强盛,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 和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欧洲的奴隶社会结束。 第8、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概况 文字文字使用者年代影响 埃及人公元前3000年左 右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苏美尔人与象形文字同时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 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

地球地图测试题-含答案

《地球与地图》测试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180o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以0o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o 2.如右图,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 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地的地理位置是: A、无法确定 B、120oE,50oN C、120oE,40oN D、120oW,50oN (2008?昆明)云南位于低纬高原,是我国天文观测的理想地之一。现有两个知名的天文观测站:一个是昆明东郊凤凰山观测站(25o02'N,102o45'E),海拔2 000米;另一个是丽江高美古村观测站(26o42'N,100o02'‘E),海拔3 200米。据此回答 3.高美古村观测站位于凤凰山观测站的 (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 4.若一架从B地飞往C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其飞行方向是: A、沿纬线向正东 B、沿纬线向正南 C、先向东北飞行,然后向东南飞行 D、沿经线先飞到北极再沿经线飞到C处 5.在下图所示经纬网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6.下面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7.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合的是() ①② ③④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8.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D.E′F′处的坡度与EF处相等 1:100000 9.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哪一幅示意图 A.A B.B幅 C.C幅 D.D幅 10、图中悬崖底部和顶部的高度可能是 A、370米、600米 B、200米、390米 C、400米、700米 D、390米、750米 图9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线表示山谷 B.CD线表示山脊 C.E处为悬崖 D.F处为盆地 12.图中河流干流在河段①(丙、丁之间)的流向大致是: A.从北向南 B.从南向北 C.从西南向东北 D.从东南向西北 13.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则图中②地区最适合发展的产业是 A.水稻种植业 B.林业 C.游牧业 D.小麦种植 14.图中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A、2000m B、1500m C、1000m D、500m

世界历史知识点解读

世界历史知识点解读 单元1 史前时期的人类 1.识记:人类起源的时间和地区。大约三百万年前,在非洲南部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2.识记:世界三大主要人种。在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下,人类形成了在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有明显区别的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通常热带地区以黑种人为主、温带地区以黄种人为主、寒带地区以白种人为主。 3.识记: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主要区别 氏族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两个阶段。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集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中,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集体。 单元2 上古人类文明 1.识记: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图);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上古文明有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金字塔(图)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其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在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出现(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其实质是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佛教的诞生,是古印度进入文明时代的反映;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4.识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罗马共和国建立及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时间。 (1)古代希腊(位于地中海,属海洋文明,与亚非大河文明不同)是西方(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文明中心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达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顶峰。 (2)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开始进入帝国时代。 单元3 中古亚欧文明 1.识记: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改新规定:一切土地收归国家所有;按一定面积划分,授予农民,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每六年按户籍、田亩变化调整一次。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田租和贡物,并服徭役。 2.识记: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3.识记: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进行采邑改革,形成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4.识记: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与教皇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5.理解: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内部:封闭保守,不肯吸收先进文明成果;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国力日衰。外部:外敌入侵,实力严重受损。 单元4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识记: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战的结果 前5世纪,波斯先后三次对希腊发动战争,希腊最终取得胜利,称霸地中海,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马拉松长跑源于马拉松战役)。 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最远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与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布匿(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战争后,即前3世纪时,罗马称霸地中海,到2世纪,成为地跨亚、欧、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信息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信息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图很多,有不少重要的知识在正文中只字不提或提的不全,只有阅读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才能找到。我们应该看到,它是对教材的必要补充,没有它我们便不可能全面深入透彻地理解掌握教材。我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可见历史和地理是密不可分的。何况高考中常会涉及到此类知识,因为,读图、识图、记图是史地综合的一个体现。 长期以来,学生识图、记图能力较弱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中的地图大体上分为军事、经济两大类。无论是对军事类、经济类地图的记忆,首先,要认真观察地图;其次,要看请地图中的图例。对军事类地图的记忆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要看清地图中的行军方向、战略要点、军事分界线、敌我双方的活动区域等。对经济类地地图的记忆同样要注意地图中的图例。如何用好地图并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是每个历史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事历史教学多年,对于如何记图方面颇有所得,下面就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中的文字和非文文字信信息的记忆方法问题作简要归纳分析,现在把它整理出来愿与大家分享。 1、西周王朝分封示意图、 东北西南齐鲁宋,燕卫晋国拱镐京; 长江吴楚也有名,西周分封在固统。

古代帝王后代封地 楚颛顼,夏后:杞;商:封宋,神农许, 舜妫满,陈地管。 功臣:姜尚,齐 王族:有封地; 吴、燕、鲁、晋、卫;东、西、南、北分。 2、秦朝的疆域及行政区划 东到大海西陇西,北到长城南海里, 珠江长江两水系,灵渠一掘很便利, 陇西九原辽东郡,固守边关防入侵, 桂林南海和象郡,管辖两广固统一。 巴蜀黔中南衡山,渔代太巨和颖川, 都城咸阳在中间,琅邪会穧闽东南.. 3、元朝疆域及行政区划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

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 A、平面 B、正圆 C、不规则的球体 D、圆柱体 2、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E和160°W之间 C、20°W以西到160°E D、20°W以东到160°E 3、纬线指示() A 东西方向 B 南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4、地球仪上的0°纬线也叫() A.赤道B.本初子午线C.南回归线D.北回归线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中的“地”所在的纬线是() A 赤道 B极点 C回归线 D极圈 6、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 1)请判断出④的地理位置() A. 60°N、60°E B. 60°S、60°E C. 60°N、60°W D. 60°60°W 2)图中①地位于③地的() A. 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7、下列地点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半球”的是() A、30°W, 40°N B、15°W, 40°N C、30°W ,29 °N D、170°W, 40°S 8、下图中,湖北鄂州(°N,°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下图是“某半球经纬网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点的经纬度 为() A.30°S,30°W B.30°N,30°E C.30°N,30°W D.30°S,30°E 10、教室里贴有四幅图幅大小一样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 ①中国地图②世界地图③江苏省地图④淮安市地图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11、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令世人瞩目,你知道吗在这里,每天升国旗的时刻与日出同时。如果你去观看升旗仪式,下列几个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A、元旦 B、“三·八”妇女节 C、“六·一”儿童节 D、国庆节 12、当地球公转到图中乙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 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历史地图册的作用

浅谈地图册在《世界历史》课堂上的应用(原创) 自从历史课纳入中考的范畴,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对于《世界历史》教学,大家都觉得知识抽象,跨度大,学生没兴趣,教师教学也很吃力。尤其是几次版本的改变,先是人教版,接着是川教版,苏教版,直至现在的山东版,不停地变化版本给教师带来了许多的困惑,使他们找不到北。学生觉得读课本,划重点,找答案的模式,索然无味,产生厌倦情绪,尽管现在有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大多数学生只是感到一时的“快乐”,下课就忘记,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经过笔者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找到了一个好的帮手——历史地图册,用它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那么历史地图册在教学中的有什么作用呢? 1、历史地图册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历史科自身的特点:历史学习的对象是已经过去的事物,不可能重演。只能诉诸与直觉和想象,学生学习历史就是对历史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只有通过体验,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跟自己没有关系的遥远的历史对象变成现实、熟悉的,并与之交谈的对象,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形象。2.中考对历史地图的考察作用。近年来中考出题多从地图的读图和辩图方面出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见历史图册在课堂和应对考试都有一定的作用。 二、在课堂上怎样有效地发挥历史地图册的作用呢?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集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刺激的强弱起决定的作用。” 那么,怎样利用地图册增强刺激强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它成为我们的好帮手呢? 教学中我们除了利用多媒体的感官刺激外,还可以发挥地图册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跨越时间的跨度,做到“以图导学”、“以图助教”,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排难解惑,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中考的要求。并能培养学生读图,填图,作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首先,利用地图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和时间跨度 历史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和空间两个跨度。历史发展的过程就处在时间的演变之中,空间则是地理环境,是古今中外历史演变的舞台。古人有云“左图右史”,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状态方面更具有简明、形象、直观的特征,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可见地图对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课堂教学重在知识再现,通过再现,分析现象,探寻规律,揭示事物间内在联系,而图册、图片等在教学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使历史现象再现,教师的讲述固然很重要,但有时在讲述的同时配以一两张图片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图册以历史地图为主,采用古今中外对照的形式,集中反映教科书要求掌握的历史地理知识、历史人物,地域风情、历史文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地图、图片、照片,力求更加形象地表现历史。新图册体现了现代教育“创新性、人文性”等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识、理解、运用时要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的培育;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地图引领学生感受人类文明兴衰枯荣的演进历程。了

世界饺子地图:至少20个品种

世界饺子地图:至少20个品种 饺子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传统食品。大多数人都以为饺子、馄饨等面食是中国的特有食品,事实上世界各地都有饺子,形态各异,名称各异,但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你还知道哪些国家也有饺子,快来一起补充世界饺子地图吧! 世界饺子地图【中国新闻周刊网11月7日综合 报道】最近,天津外国语学院老师翟文喆在人人网上传了一张“世界饺子地图”,并声明“征求意见版,求补充更正”,这让不少网友大开眼界。有网友留言说:看到这些美味一不小心口水就掉到了键盘上,还有不少网友在照片下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张“世界饺子地图”上只有欧洲、亚洲及非洲北半 球部分的版图,一共呈现了20个国家的20种饺子,分布在欧洲及亚洲国家。“世界饺子地图”把每种饺子的图片放在对 应国家的地理位置上并标号,地图下方依次配有这种饺子的中文及原名称。 地图左下方还附有一张“世界小麦主产区地图”,其 中的小麦产区分布与地图中的欧亚国家饺子分布吻合。对此,网友“王安琪”说好像哥伦比亚有种类似韭菜盒子的东西,是

烤的,“营养学课介绍各地饮食文化时哥伦比亚姑娘带来的不过没记住名也没记住味”。 “世界饺子地图”看起来生动、直观,网友“郑佳木·Wayne”看后直言,“一下看了这种多种饺子,觉得意大利的饺子特别可爱”。看到德国施瓦本方饺,网友“亓童熙 ca.n.dy”说:我的德国朋友说他们那里也会包饺子,而且还蘸醋,他觉得吃饺子蘸醋好美味。 韩国的饺子(ma.n.du)风味各具特色。有的是烹煮的,一口即食,由猪肉和青葱混合而制。有的是蒸熟的,以泡菜为馅,需细嚼慢咽。还有一些有拳头般大小。品尝着自家包的饺子,满口生津,回味悠长。 在尼泊尔,momo是当地最具代表的小吃。它们通常是清蒸而成,也有油煎或油炸等做法,外形呈半月状或圆形。由于这些地域素食主义者云集,因此它们通常以土豆、优良大豆和乳酪为馅。而荤食者的momo里面则包有牛肉。地道吃法是搭配酸辣番茄酱一起食用,酱汁由香菜、芝麻、青椒、姜、大蒜、茴香以及植物油混合酿制,风味极为独特。这些饺子似乎展现了一种文化,但它们其实也有共同之处。黎巴嫩的Shish Barak饺子是将风味牛肉和松仁混合包好后浸

地球地图测试题(有答案)

地球地图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成立,另外三个是长城站(62°12′S,58°57′W)、中山站(69°22′S,76°22′E)、昆仑站(80°25′S,77°06′E)。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泰山站到昆仑站的距离大约是 A.700千米 B.70千米 C.7000千米 D.无法计算 3.若泰山站的物资主要靠长城站供给,今有一架飞机从长城站起飞,沿最短航线 供给泰山站物资,则其飞行方向是 A.东北→东南 B.西南→西北 C.东南→东北 D.西北→西南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4.关于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日出总是早于B地 B.A地昼长总是大于B地 C.A地地方时总是早于B地 D.A地正午太阳高度总是大于B地 5.关于A、B之间的河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流速较快水能丰富 B.流量较大,侵蚀为主 C.由东北流向西南 D.由西南流向东北 6.上图所示区域内最大高差最接近 A.400米 B.450米 C.500米 D.520米 下图为福建省某无人海岛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图中四地最早能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8.若某人于北京时间17:30在①处拍摄日落照片,此时太阳方位应为 A.东南方B.西南方C.西北方D.正西方 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 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阴坡 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 D.乙地较丙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10.若b为12°C等温线,则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8 B.9C.11 D.13 图甲和图乙是南半球同一时刻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

高二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测试题含解析答案

高二下学期地理周练(二) ——《地球与地图》 一、单项选择题 读所给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 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2.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 A.一半B.等长 C.1.5倍D.2倍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 B.④点的位置是40°N,100°E C.⑥点的位置是135°W,70°N D.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

4.下列关于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在②点的东北方向 B.②点在④点的西南方向 C.⑤点在⑥点的正南方向 D.⑦点在⑧点的东北方向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5~7题。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 6.从①地到②地走最近路线,其方向是( ) A.一直向南B.一直向东南 C.先向南后向北D.先向北后向南 7.a图所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5时B.17时 C.4时44分D.16时44分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图,其纵坐标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 A.1: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10000和1:5000 D.1:20000和1:5000 9.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A.350米和200米B.200米和250米C.200米和150米D.100米和125米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10~11题。 10.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东北流向西南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D.西北流向东南 11.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米B.550米 C.385米D.632米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 47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