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鸭卵巢炎

合集下载

几种鸭病的综合防治

几种鸭病的综合防治

一、水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相关疾病水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相关疫病包括:番鸭“白点病”,番鸭坏死性肝炎(番鸭“新肝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肉鸭脾坏死症。

其中“白点病”型呼肠孤病毒有较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多数报道该病只感染番鸭,其它品种雏鸭不敏感,但也有报道半番鸭发病的,个别报道可引起鹅发病。

病毒可在鸭胚上增殖,番鸭胚最敏感、毒价高,也可在半番鸭和鸭胚上传代,但毒价不能在鸡胚上增殖。

“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新肝病”)型病例在番鸭、半番鸭、麻鸭、肉鸭和鹅都有报道,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变等都有相似的特点。

病毒可以在番鸭胚、鸭胚、鹅胚和鸡胚及其细胞上增殖,也可适应DF1、Vero等细胞培养。

“白点病”和“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病原都是禽呼肠32投稿信箱sydk2007@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禽类极性、高度接触性、致病性传染病。

该病发病急、致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根据其毒力大小,该病临床症状变化较大:轻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重者出现全身感染,死亡率可高达100%。

这些临床症状的差异与所感染的毒株、宿主、日龄、免疫状况、环境压力及其它微生物有关。

即使是无明细症状的患禽,其心肌层和肺泡上皮细胞中仍能检测出NDV的核酸,并能由此导致继发感染和(或)生产性能下降。

ND宿主广泛,除了鸡以外,还可感染火鸡、鹌鹑、鸭、鹅等多种禽类。

一、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直接接触。

通过粪便(即“粪-口”途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Onapa等证明将感染NDV的鸭子与健康鸡同群时,鸡群也会出现血清阳转。

即使将感染后耐过的鸭子转群后与鸡一同饲养,仍然可以使鸡血清阳转,同时他们也证明鸭感染2周后仍然可以排毒。

2.间接接触。

通过饲料、水、设备、衣物养殖场周围的鸟类、苍蝇等。

英国曾因病鸽污染饲料而造成ND的暴发。

Chakrabarti等从美国洛杉矶。

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Ke r :duc mor ga c o rts;F l v r ;RT— y wo ds ks he r gi va ii avi i us PCR
自 21 0 0年 4月初 以来 ,我 国江 苏 、浙 江 、山
本试 验从 表现产 蛋骤 降 的病死 种鸭 中 以番 鸭胚 分 离到病 毒 ,并 明确 其 为黄病 毒科 黄病 毒属 的一个
W A N Chun he,SH ISha hu — o— a, CH EN G ng f i Lo — e ,CH EN o — e , FU u ng hua,PENG H ng m i G a — Chun xing, - a
I N n Fa g。L N in s e g I I Ja -h n .H UANG Yu
Th e e t n l t r a h d 2 P u d r h p i z d c n i o s Th r s l s o d t a t e RT— e d t c i i e c e 0 g n e t e o t o mi mie o d t n . i e e u t h we h t h s PCR wa s s n i v ,s e ii a d a p ia l o a i a o a o y d a n ssa d e i e o o i s r el n e e st e p c f n p l b e f r r p d lb r t r ig o i n p d mil g c u v i a c . i c c l
示建立的 R T—P R 方 法 最 低 可 检 出 2 g病 毒 核 酸 。 以 上 结 果 表 明 建 立 的 R —P R方 法 具 有 较 好 的 特 异 性 、 C Op T C 敏 感 性 和 准 确 性 ,可 用 于 该 病 的 临床 诊 断 和流 行 病 学 调 查 。 关 键 词 :鸭 出血 性 卵 巢 炎 ;黄 病 毒 ;R T—P R C

产蛋鸭几种常见病及其防治

产蛋鸭几种常见病及其防治

产蛋鸭几种常见病及其防治作者:许英民来源:《兽医导刊》 2016年第1期许英民/ 黑龙江省铁力市172 信箱(一)鸭瘟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高死亡率急性、热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高热、腿软、流泪,排绿色稀便。

有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

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 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达43.0℃~44.0℃,呈稽留热型。

病鸭表现精神萎靡,低头缩颈,食欲降低,渴欲增加,两脚发软,步态蹒跚。

病鸭眼周围湿润、流泪,有的附有脓性分泌物,把两眼粘合。

病鸭呼吸困难,鼻孔内常流出浆液性或黏膜性分泌物,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

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便。

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

病的后期,体温下降,体质衰竭,不久死亡。

2. 防治。

预防可用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注射,按疫苗瓶标签上的剂量,加入生理盐水,稀释成200 倍,每只鸭肌肉注射1 ml,对于1 周龄以内的雏鸭,可稀释50 倍,每只肌肉注射0.25 ml。

治疗本病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进行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0.5 ml,有一定治疗作用。

也可用中药进行治疗,其方剂如下:党参、川芎各14 g,双花25 g,肉桂、滑石、甘草各20 g,郁金12 g,花椒8 g,水煎取汁,加入50 度白酒200 ml 调均,可供100 只成年鸭饮服,如不能自行饮服,可每只灌服4 ~ 5 ml,连用2 ~ 3 d。

(二)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

病鸭下痢,排绿色、黄绿色、灰黄色稀便,粪便带血,有腥臭味。

浆膜和黏膜上有小出血点,肝脏上布满灰黄色点状坏死灶。

是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1. 症状。

最急性型常见鸭突然死亡。

稍后病鸭采食量减少,精神沉郁,产蛋开始下降。

病鸭行动迟缓,步态蹒跚,羽毛松乱。

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达42.5℃~44.0℃。

呼吸加快,气喘,摆头甩头。

病鸭腹泻,排出灰白色、灰黄色或黄绿色的稀便,粪便中带血,有腥臭味。

鸭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鸭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鸭病,特别是一些烈性的鸭传染病,严重地影响着鸭的健康,会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认真做好鸭病的防治工作,以防鸭病的的发生。

1、鸭瘟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任何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鸭都可能感染发病。

病鸭的临床特点是头部肿大,流泪,两脚发软,拉绿色稀粪,体温升高,剖检时见肝脏有出血点,泄殖腔出血、水肿和坏死。

鸭群感染鸭瘟后,迅速蔓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往往造成大群死亡。

流行特点:在自然的情况下,不但鸭能感染,而且成年鹅也能感染,均可引起大群发病死亡。

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鸭都能感染本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的差异。

成年鸭较易感。

在流行期间,死亡最严重的是产蛋鸭。

20日龄以下的雏鸭较少发病。

健康鸭群和病鸭或病愈不久的带毒鸭一起放牧或在水中相遇,或健康鸭群放牧时经过疫区,都能发生感染。

被患鸭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土壤、用具、运输工具、饲料以及饮水,都能成为本病的传染媒介。

鸭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严重,低洼潮湿能促使本病发生与流行,如将鸭群饲养在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本病较少发生和流行。

鸭群饲料质量低劣、饲养管理不当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不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引入病鸭或带毒鸭,可引起本病的暴发。

症状:健康鸭感染鸭瘟后,一般2-5天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约经1-5天死亡。

发病期,病鸭体温升高到42-44℃,显稽留热型,食欲减退,精神很差,离群独处,羽毛松乱;继而食欲完全消失,渴欲增加,两脚发软,翅膀下垂,常伏地不愿走动,也不愿下水游泳,如强行驱赶,则步态摇摆稳,走几步之后,立即倒地。

如强赶病鸭下水,则只漂浮于水面上。

或挣扎着上岸。

严重时则完全不能行走和站立。

病鸭下痢。

粪便稀薄,呈绿色或灰白色,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沾污或结块。

眼结膜充血、水肿,部分外翻,大多数病鸭流泪和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的羽毛沾湿。

眼分泌物初为浆液性,继而粘脓样,上下眼睑常粘连。

部分病鸭头部大或下颌水肿,故俗称“大头瘟”或“肿头瘟”。

鸭卵黄性腹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

鸭卵黄性腹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

鸭卵黄性腹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鸭卵黄性腹膜炎多发生于蛋鸭,引起该病的原因有多种,治疗需先对病鸭进行药敏试验,然后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救治。

同时,注意避免继发感染,若有继发感染要同时进行控制。

鸭卵黄性腹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早晚温差大引起掉蛋掉料经过用药后可恢复;2、霉菌感染引起免疫力低下引起肠道发黑发绿形成顽固性的反复的腹膜炎治愈不彻底;3、病毒性感冒引起;4、疫苗免疫不合理抗体低下引起。

而当下主要的原因是:病毒性感冒与霉菌混合感染后引起的掉蛋掉料比较多,而在治疗上还是比较麻烦。

鸭卵黄性腹膜炎怎么治?鸭群使用硫酸新霉素或通过药敏试验来筛选其他抗生素,可有效控制此病。

治疗卵黄性腹膜炎可用头孢类1克3-20斤料;连用3天。

丁氨卡那1克15斤料,连用3天;黄连解毒散1-3克/只,连用3-5天;因配种需要,不能淘汰的公鸭,外生殖器有病变的,用双氧水清洗,并在病变部位涂擦抗菌素软膏或5%碘甘油,每天1-2次。

炎热夏季养殖蛋鸭注意事项1、低饲养密度。

降低饲养密度,防止鸭群因拥挤、堆压、积温闷圈造成的伤害,同时还要增加水盆食槽。

防暑降温,注意遮荫,舍内保持良好的通风。

每月清扫一次圈舍,勤换垫草,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或饲料中加入小苏打都可缓解热应激,防止产蛋率下降。

每天早晚可用百毒杀或过氧乙酸带鸭喷雾消毒,既可起到降温作用,又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带鸭喷雾消毒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2、调整饲料配方。

不同生育阶段的子鸭饲料配方各不相同。

夏季的饲料配方应在满足所有所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限度,以减少饲料消化散热。

母鸭经过半年多的连续产蛋,体质下降,在夏至前后易发生停产换毛,此时在饲喂上应少喂玉米、稻谷,多喂配合饲料,尽快恢复体力,争取在**个产蛋年多产蛋。

3、改变饲养方式。

采取网养模式,减少子鸭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机会,降低发病率,还可以减少鸭群的营养消耗及产热量。

怎么养蛋鸭?蛋鸭养殖技术

怎么养蛋鸭?蛋鸭养殖技术

怎么养蛋鸭?蛋鸭养殖技术在南方水源充沛地区,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可大力发展蛋鸭养殖,在养鸭数量和区域不断扩大的今天,蛋鸭科学饲养与主要疾病防治技术已成为养鸭场户关注的焦点。

那么怎么养蛋鸭?蛋鸭养殖技术。

大棚养蛋鸭的技术(一)、鸭舍的选址与建造鸭舍宜选择在地势高爽处,地面平坦而坚实,阳光充足,靠近水源(水深1-2米),坐北朝南,远离村舍。

鸭棚结构为人字形顶,顶高4-5米,四周檐高1.8米,靠水一侧开具二扇1.5米宽的门,要有运动场。

建筑材料可用毛竹搭架,上盖油毛毡或稻草。

运动场四周设60厘米高的竹棚栏,运动场内按每100只鸭设置一个食槽和一个水槽。

鸭舍面积按每平方米饲养6-8只鸭,一般一个棚以饲养1000只左右为宜,舍内一头留饲料仓库和饲养员居室。

(二)、选好蛋鸭品种要选择生产性能好、性情温顺、体形较小、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耗料少、产蛋多、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好、抗病性强的品种。

(三)、摘好蛋鸭的饲养管理蛋鸭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苗鸭、育成鸭和产蛋鸭的不同生长习性分类管理。

1、苗鸭在饲养管理时主要抓好五个环节。

①饮水:在小鸭出壳12-24小时后进行,水温以20-25℃为宜,水中可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及氟哌酸等药物,以增强雏鸭体质及预防鸭细菌性肠炎。

②开食:开食可用经水漂洗过的碎米饲喂六成饱,后逐渐添加小鸭料,每天喂6-8次,喂至1月龄。

③保温:第一周保持舍内环境温度在27-30℃,以后每周下降3℃,直到3周后保持温度在20℃左右。

④放水:1周内放水每天2次,每次半个小时,水温不低于15℃,以后逐渐延长。

⑤加强管理:勤扫鸭舍,勤换垫草,淘汰病雏、弱雏,保持通风干爽,注意消毒、饮水卫生及防鼠害。

2、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一般在1月龄后饲喂中鸭饲料,饲料配制按谷物饲料(以玉米或稻谷为主)占50%-60%,饼类饲料(以豆粕、菜子饼为主)占10%-20%,蛋白质饲料(以鱼粉和豆粕为主)占10%-15%。

此外,还要添加食盐0.2%-0.4%,多种维生素0.2%等。

影响蛋鸭产蛋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影响蛋鸭产蛋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影响蛋鸭产蛋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核心提示: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遗传性能、营养、饲养环境、健康状况、应激、管理等。

这些复杂的因素经常困扰着许多养殖户,致使蛋鸭很难达到产蛋高峰或者高峰期维持时间短,给养鸭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结合蛋鸭的生活习性,对饲养管理、营养、育成条件、疾病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遗传性能、营养、饲养环境、健康状况、应激、管理等。

这些复杂的因素经常困扰着许多养殖户,致使蛋鸭很难达到产蛋高峰或者高峰期维持时间短,给养鸭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结合蛋鸭的生活习性,对饲养管理、营养、育成条件、疾病、药物、应激等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做了比较全面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制措施。

1 蛋鸭的生活习性产蛋鸭胆子较大,不怕人;代谢旺盛,要保证充分的营养;性情温和,喜欢安静的环境;产蛋鸭生活很有规律,饲料原料的种类和光照时间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突然改变都会引起产蛋下降。

产蛋一般集中在深夜1∶00~5∶00,若此时环境有响动、人员进出、老鼠等乱窜等都会引起鸭子骚乱、惊群,影响产蛋。

2 饲养管理和环境对产蛋的影响2.1 鸭舍和运动场长期潮湿泥泞鸭是水禽,喜欢在水中游泳、觅食、嬉戏,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休息。

由于环境潮湿,尤其是鸭舍潮湿泥泞,极易引起疾病的发生。

同时,鸭在夜间休息时,腹部受寒湿侵袭,不仅休息不好,食欲下降,而且还会导致减蛋10%~20%,高的达30%。

防制措施:(1)选择地势较高,有一定坡度的场地作鸭场。

(2)当舍内潮湿时,可用石灰粉拌沙撒于鸭舍,这样既可消毒又可吸湿;同时及早更换垫草。

2.2 天气变化夏热冬寒,应做好防暑防寒工作:(1)夏天在运动场周围多栽树木,多搭瓜棚遮阴。

(2)冬天在北边搭围挡风,多加垫草。

(3)选择有利地形,鸭舍朝向要通风避寒。

2.3 水质不良蛋鸭多为鱼鸭混养,冬天池塘水少,流动差,很容易被病原体和毒物污染,使鸭容易发病。

即使不发病,往往也会出现食欲降低或饲料利用率下降,导致产蛋下降5%~10%。

鸭腺病毒病的防治

鸭腺病毒病的防治

三、剖检诊断要点: 发病鸭卵巢发育不良,输卵管萎缩,卵泡软化,子宫和输卵管黏膜水肿、出血、肥厚,输卵管内滞 留干酪样物质或白色渗出物。
四、防制: 1、本病尚未有特效治疗方法。发病鸭群立即用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油乳剂苗做紧急接种,每羽皮下 注射1mL ,在注苗18天以后鸭群产蛋量开始明显回升,到第26天鸭的产蛋量可接近正常水平。 2、预防本病的发生,可用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油乳剂苗接种,蛋鸭120日龄时每羽皮下注射1mL。 3、在本病流行区域,对已发病鸭群加强消毒,给鸭群补充优质维生素、抗病毒药如黄芪多糖,在 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氧氟沙星、硫酸黏菌素,对预防和控制本病有一定效果。
发病鸭产大量的沙壳蛋、钢壳蛋、破损蛋、畸形蛋
发病鸭产大量的沙壳蛋、钢壳蛋、破损蛋、畸形蛋
发病鸭卵巢出血、发炎、萎缩
发病鸭卵巢发炎、萎缩、发育不良病鸭卵巢发炎,发育不良,大小不一
发病鸭卵巢出血、发炎,卵泡软化、变形、输卵管黏膜水肿
鸭腺病毒病的防治
鸭腺病毒病是由禽的一种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一般认为鸭是产蛋下降综 合征病毒的天然贮存宿主,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鸭群发病,产蛋量下降。 一、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鸭群,其传染途径既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水平传播。
二、临床诊断要点: 1、病鸭一般无特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产蛋明显下降,比发病前正常产蛋量下降50%左右。 2、病鸭产软壳蛋、畸形蛋、沙壳蛋、小个蛋增多,有的蛋蛋清稀薄如水样。 3、很少死亡,多数鸭采食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蛋鸭卵巢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
本病各品种、各阶段的鸭群都可发生,以前多发生于产蛋老龄鸭群,近年来,发病鸭
群日龄日益年轻化。最近在产蛋群出现一种以产蛋率下降,临床上以卵巢、输卵管、腹膜发
炎为特征,严重时卵泡变形、充血、出血,呈红褐色或灰褐色,甚至破裂,破裂于腹腔中的
蛋黄液味恶臭,有时卵泡皱缩,形状不整齐,呈金黄色或褐色,无光泽,病情稍长时,肠道
粘连,输卵管有黄白色干酪样物。对发病鸭群进行调查了解,经诊断,确诊为卵巢炎、输卵
管炎及腹膜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及腹膜炎是产蛋鸭的一种常见病,病因比较复杂,是威胁
养鸭业健康发展的病症之一
发病情况
2011年9月,宁德市蕉城区某饲养种鸭6000只,43周龄左右有的鸭子出现腹部肿大,
开始发红后变紫,拉黄白色稀粪等症状,其他鸭场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发病率11.8%,死亡
200余只,产蛋率由89%下降到75.5%。发病母鸭呈现精神不佳蹲伏地上,全身发抖,肛门
周围被浅灰色污秽发臭的排泄物黏附,腹部膨胀下垂,30%的病鸭体温升高。发病5天后,
有的病鸭出现食欲废绝、脱水、衰竭死亡等症状,并且病情分布范围广,发病率高。经过诊
断,确认是卵巢炎、输卵管炎及腹膜炎,经治疗后效果良好。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低头垂翅,羽毛松乱,腹部异常肿大,手触有波动感。体
温升高,泄殖腔流水,有少量成企鹅状,排稀便或不样便,呈灰白、黄白、黄绿色,最后衰
竭而死。耐过的少数鸭也食欲不振,消瘦,导致生长缓慢,成为蹲窝鸭。也有的因腹腔有炎
症或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剖开腹腔有腐败自味,并可见一个或多个卵黄沉落于腹腔中,有
的发生坏死,引起整个腹腔器官发生炎症,有的腹腔器官严重粘连,腹腔中积有混浊的脓样
液体。产蛋出现异常,有明显的产蛋率下降,产薄壳蛋、软壳蛋、沙皮蛋、畸形蛋、白皮蛋、
小型蛋等的幅度呈上升趋势,甚至停止产蛋,鸭的繁殖机能明显下降。
剖检变化
剖检病变主要是卵泡变性、变形、充血、出血、坏死或萎缩;有的鸭腹腔内六七个成
熟的卵子,但是没有完整功能的输卵管,无法产蛋。输卵管水肿、变粗,内有大量分泌物,
有的输卵管内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积水是清凉、无色、透明、无味的液体。有些鸭输卵管无
积水,但有盲端或输卵管狭窄或无输卵管口。腹膜炎、充血、浑浊,严重的卵泡掉入腹腔,
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肠道与腹膜发生粘连与腹腔肠道、脏器发生粘连;腹腔积有浑浊液体,
有的混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恶臭,或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心包积液、心包炎,肝肿大、出
血,气囊炎,盲肠扁桃体肿大。当表现卵黄性腹膜炎时,输卵管壁会变薄,内有异形蛋样物,
表面不光滑,切面层呈轮状。
治疗
(1)、以病毒病为主的: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并用中西药物进行适当综合治疗。如:黄
芪多糖+盐酸多西环素饮水,连用3~5天。
(2)、以细菌病为主的:
A、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可溶性粉50克兑水120千克,全天药量集中在上午1次饮水,
连用3~5天;
B、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50克兑水200千克,全天药量集中在上午1次饮水,连用3~
5天;
C、盐酸多西环素50克+泰乐菌素50克兑水200千克,每天2次,饮水3~5天;
D、使用盐酸环丙沙星30克、甲硝唑15克,均可混于100千克清水中饮水,连用5~7
天。
(3)、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则用黄芪多糖+盐酸多西环素饮水,清瘟败毒散拌料喂服,
并用上述治疗方案中的一种或两种饮水。
综合预防
本病要注意早期预测和控制。平时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通风
条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定时清理粪便和垫料,不喂发霉饲料,根据鸭的生产和体况表现
随时更换鸭料的营养成分;另外饮用清洁、适温的水;加强定期消毒,最好将鸭及其周围环
境中的有害微生物杀灭或抑制到不能发病的程度;有固定的免疫程序,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适当增加产蛋期鸭的运动,禁止猛烈追逐、驱赶、惊吓产蛋家禽,防止受到强烈冲击性
外伤、小动物惊扰母禽。
要注重对大肠杆菌的防治,大肠杆菌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在用药物治疗之前,最好对
分离出的大肠杆菌作药敏试验,选出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严格按照家禽的营养需要配合饲料尤其在产蛋前期,不能喂给过高的蛋白质饲料。在
产蛋期定期补充多种维生素如电解多维,100克加入200千克~400千克水中,自由饮用,
连用3~5天。
小结
卵巢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极易侵袭疾病恢复期的产蛋鸭,因此应格外重视病情的发
生及发展。在本病治疗过程中应找出单一病因,对因治疗,综合防治。如鸭群产蛋率过低,
应全群淘汰。
本病的症因:本病致病因素较多,如鸭舍环境恶劣,潮湿、密闭不严,舍内通风不良,
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密度过大,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如病毒
性肝炎、病毒性感冒、肾型传染性支气管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以及成年产蛋鸭的大肠杆菌、
鸭白痢、沙门氏病菌等。上述疾病单独发生比较容易查明病因,如果混合型或继发感染,特
别是病毒病与细菌病混合感染时,仅靠临床经验,很难查明多种致病因素。
另外一种原因就是技术员在捕捉母鸭进行免疫注射时,由于动作粗暴,母鸭受到惊吓
后拼命逃跑,使母鸭正常的体位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使母鸭的正常体位反转,以致母鸭卵巢
内已成熟的卵细胞排出。所排出的卵子(卵黄)没能正常地落于漏斗部进入输卵管,而是落
到了腹腔中,从而引起腹膜炎。
本病的流行特点:鸭群开产后产蛋陆续出现输卵管炎、卵巢炎、腹膜炎的病鸭,病鸭出
现的比例大,产蛋率越低,一般高峰产蛋率为30%-80%不等,个别鸭群淘汰病鸭后,产蛋率
可达90%。
本病不垂直传播,即来自同一个鸭场的鸭群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但来自污染种鸭
场的鸭雏长成鸭有多发的倾向。
大量临床调查表明,鸭群在育雏期间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或不明显,产蛋后期的症
状是本病后遗症。雏鸭感染得越早,假母鸭越多。
发现下腹过度肥大下垂而且长期不产蛋的鸭,应及时予以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