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厂站自动化设备接入规范
d5000系统在浙江电网的应用分析

图 4 ETL 同步机制示意图
WEB 模块的作用是作为用户操作的入 口,展示配置和维护界面,定义源数据库和 目标数据库的相关信息,例如表、域信息以
及同步规则、同步时间等等,定义完成后启 动同步引擎,主备调对应表对应域即在指定 时间通过 ETL 核心模块的运转进行同步,同 步结果记录在日志模块。
由于浙江电网网络拓扑结构复杂,潮流 分析要求较高,系统在设计开发中,强化了 对稳定断面和备用有无功的监视功能
通过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所必需的稳 定监控规则进行分析,系统提供了基于运行 条件概念的稳定断面建模工具,对稳定限额 规则进行了结构化描述。在此基础上, SCADA 根据电网当前网络拓扑的变化,自 动识别设备运行状态,结合季节等条件因 素,实时选择正确的稳定控制断面及相应的 稳定限额值进行监控,降低了由于断面和限 额人工维护不及时等因素对电网运行带来
D5000 系统在浙江电网的应用分析
佟强,肖翔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63)
摘要:智能调度是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内 容,是智能电网的神经中枢。D5000 系统作为一个 刚推出市场不久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成 功范例,已经在国内各网省调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并 获得用户较高的评价。本文介绍了 D5000 系统的总 体结构、平台构成、数据库体系以及典型应用,重 点就 D5000 系统在浙江电网的应用情况及运行中的 特色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表明经过合理 配置,能有效提高电网监控及运行效率,提高设备 故障处理水平,全面提高调度驾驭大电网的能力, 提高调度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完善二次系统纵深安 全防护体系,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5-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试行)

输 FC:链路功能码,链路功能码参照DL/T634.5101-2002定义。 表4 非平衡链路功能码
国 启动方向的功能码和服务
启动方向的FCV位状态
从动方向所允许的功能码和服务
全<0> 复位远方链路
<0>确认: 认可 0
<1>确认: 否定认可
<3> 发送/确认用户数据
<0>确认: 认可 1
<1>确认: 否定认可请求
——多点环形
作 在配电自动化中,电力载波方式适用于这种配置。
6.3 链路层
6.3.1 传输帧格式
协
术 采用GB/T1 8657.1-2002中6.2.4.2(格式FT1.2:海明距离为4的帧格式)帧格式FT1.2中
定义的2种:固定帧长和可变帧长。链路层传输顺序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低字节在前,
高字节在后。 6.3.1.1 固定帧长格式
输 对等传输方式。
4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国下列符号、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全A ACD
地址域 请求访问位
ASDU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BCR
二进制计数器读数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控制域
COI
初始化原因
CON
控制命令
COS
状态量变化
COT
传送原因
CP56Time2a
七个字节二进制时间
CS
帧校验和
DIQ
带品质描述词的双点信息
3.3 数据单元data unit 具有共同传送原因的信息实体。
3.4 数据单元类型data unit type
EPTC) ( 网
作 应用数据单元的开始的信息域,标识数据单元的类型和长度,隐含地或明确地规定应用
江苏省电力条例

江苏省电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01.15•【字号】•【施行日期】2020.05.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江苏省电力条例(2020年1月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力规划第三章电力建设第四章电力生产运行第五章电力供应与使用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电力事业发展,保障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务院《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以及毗邻海域内的电力规划、建设、生产、供应、使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力事业的领导,将电力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电力发展中的规划衔接、项目建设、设施保护等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电力行政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国家能源局在本省派出监管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以及毗邻海域内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电力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力联合执法机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水平和执法效率。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协助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做好电力建设、保护等工作。
第四条电力事业应当适当超前发展,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电力发展应当统筹规划电力设施布局,协调优化电源电网结构,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增强电力系统调节控制和安全保障能力。
电力发展应当坚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推动电能替代,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
电网调配自动化集成系统应用与发展论文

电网调配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摘要:电网调配自动化集成系统,在电网的实时监控、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以on3000为例,针对系统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网调配自动化;智能调度;集控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茂名化州供电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on3000电网调配自动化集成系统。
该系统总结并吸收了多套成熟系统的成功开发和工程经验,融合了近年来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的众多前瞻性思想,采用多项新技术,是面向农网智能调度、集控、配网一体化系统。
1、电网调配自动化集成系统的主要功能:采用on3000调配一体化系统,遵循cim标准建立统一的电网模型,实现调配scada、电网分析、da、集控、管理功能,同时实现与95598的接口交互功能。
系统采用前置分组采集策略实现配网和调度的信息分流管理,并进行两组前置之间的冗余配置,以网络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充分考虑二次安全防护的要求,生产管理位于iii区,通过正反向物理隔离和i区进行数据交互。
2、电网调配自动化集成系统的特点on3000系统得到了江苏省产业厅”科技攻关节能降损型电网能量管理支撑平台及应用软件系统研制”项目的支持,是面向区域和县级电网监视、控制、分析、运行、决策和管理,遵循iec国际标准,基于unix/linux/window混合平台架构,集成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变电站集中监控应用和分析功能的新一代区域电网智能调度辅助决策自动化系统。
2.1系统结构的开放性跨平台体现了系统的开放性。
跨软件平台:系统硬件平台采用两台hp数据服务器共享磁盘阵列,采用集群方式运行,操作系统采用hpunix;两台hpscada服务器,用于完成数据的采集接收、规约的解释、scada计算和越限变位等处理,操作系统采用hpunix;配置两台hpweb服务器,用于管理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换,操作系统采用linux;九台hp工作站,主要完成各种图形显示、调度员监视、运行方式、报表查看、系统维护等功能,操作系统采用linux。
江苏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交易规则

附件2:江苏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交易规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江苏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分担共享新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调峰资源优化配置和清洁能源消纳,提升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制定依据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 9号)及其相关配套文件、《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电监市场(2006)43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完善电力调峰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能发监管(2017)6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8)364 号),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电力调峰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力平衡,由并网发电厂或储能电站提供的市场化调峰服务。
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包括深度调峰交易、启停调峰交易,后期将逐步扩大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品种。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江苏电网开展的电力辅助服务(调峰)交易。
依据本规则开展市场化交易的辅助服务,不再执行《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辅助服务管理办法》相关条款。
其他辅助服务仍按《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辅助服务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条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以下简称江苏能源监管办)会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省工信厅)负责江苏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监督与管理,负责监管本规则的实施。
第二章市场成员第六条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成员包括市场主体和市场运营机构。
市场主体包括符合准入条件的各类并网发电企业、储能电站等辅助服务提供商。
市场运营机构包括调度机构(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和交易机构(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第七条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一)提供基础技术参数,或提供有资质单位出具的电力调峰辅助服务能力测试报告;(二)按规则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根据电网调度指令提供电力调峰辅助服务;(S)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具备提供调峰等辅助服务的能力;(四)按规则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结算;(五)获取电力辅助服务交易相关信息;(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5-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试行)

0000H为无效地址。
帧校验和CS:1个字节,是控制域C、地址域A字节的八位位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
即: CS=(C+A)MOD 256
链路控制域C:1个字节,但上下行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具体定义如下表:
表2 非平衡链路传输模式固定帧长控制域定义
Bit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下行 RES 上行 RES
全 SOF QOS
文件状态 设定命令限定词
5 总则
5.1 101 规约支持非平衡方式和平衡方式的信息传输。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电力载波通信 方式采用非平衡方式;无线公网通信方式采用平衡方式。 5.2 101 规约通讯参数:串行、异步、一位起始位、一位停止位、一位偶校验位,8 位数据位。
5.3 通信报文固定帧长为 6 个字节,可变帧长的帧最大长度应是一个可变的参数(这个参数 主要是对站端设备要求)。 5.4 通信报文采用纵向和校验方式。通讯的双方严格遵循 FCB、FCV 的有效、无效和翻转确 认、不翻转重发的过程。 5.5 平衡方式下,在监视方向上所有数据均需要确认。 5.6 链路地址占 2 个字节,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占 2 个字节,传送原因占 2 个字节, 信息元素地址占 2 个字节。
附件 5
EPTC) 网(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 作 DL/T634.5101-2002 实施细则(试行)
协 术 技 电 配 输 国 全
EPTC) ( 网 作 协 术 技 电 配 输 国 全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 DL/T634.5101-2002 实施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DL/T634.5101-2002标准时(简称101规约)的通信报 文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扩展了故障录波文件、历史数据文件、参数整定及软件升级 业务应用101规约的通信服务传输过程。
DLP大屏幕显示系统技术规范书

卷册检索号30-D2027CB-Y01南京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项目技术规范书调度大屏幕显示系统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工程设计综合类甲级A131000025 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090001-kj2010年06月上海南京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项目技术规范书调度大屏幕显示系统批准:储真荣审核:方国盛校核:张连平编制:储真荣林伟滨目录1.总则 (1)1.1 基本规定 (1)1.2 投标须知 (2)1.3 买卖双方的职责 (4)2.供货需求 (7)2.1 供货需求一览表 (7)2.2 供货需求说明 (8)2.3 设备文件及资料 (9)2.4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9)3.功能规范和技术要求 (12)3.1 工程概况 (12)3.2 系统运行环境 (12)3.3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13)3.4 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 (14)3.5 技术指标 (15)3.6 软件系统配置要求 (22)4.验收试验 (25)4.1 总的要求 (25)4.2 工厂验收试验(FAT) (26)4.3 现场验收试验(SAT) (28)4.4 可用性试验 (29)5.工程管理 (31)5.1 设备交付 (31)5.2 现场技术服务 (34)5.3 设计联络会 (35)5.4 技术培训 (35)5.5 售后服务 (36)5.6 性能保证 (37)5.7 工程进度 (38)附图1 地区电网调控大厅平面布置图 (39)附图2 应急指挥大厅平面布置图 (40)附图3 配网调度大厅平面布置图 (41)附图4 二次运行值班室平面布置图 (42)1.总则1.1基本规定1.1.1本技术规范书为南京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购买配套调度大屏幕显示系统而提出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内容包括系统的供货范围、功能规范、技术要求、验收试验、工程管理及所有必需的其它事项。
本技术规范书提供给大屏幕显示设备生产商作为其编写技术建议书和报价之用。
1.1.2本次工程招标采购的买方为江苏省电力公司,卖方为大屏幕显示设备及技术服务集成商,最终用户为南京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
坚强智能电网应关注的问题和关键技术_于钊

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为适应这一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的概念被提出并在许多国家开始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目前,智能电网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国际上还没有明确而统一的定义。
从各国的研究情况看,智能电网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测量传感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制造技术等为基础,是具有安全、经济、清洁、灵活兼容和交互等特点的新型电网。
1国内外智能电网研究概况1.1美国美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改变美国现有的能源使用方式,改造较为陈旧的电力设施,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和降低网损。
技术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支持可再生能源接入和分布式发电、通过智能技术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等,为美国智能电网的研究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任后,将智能电网建设提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期望通过建设智能电网,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并以此带动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1-5]。
1.2欧洲欧洲各国发展智能电网主要基于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需要,其关注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与用户双向交互的智能电表领域。
欧洲于2005年成立了“智能电网(SmartGrid)欧洲技术论坛”,以“SmartGrid”表述“智能电网”,目标是把电网转换成用户和运营者互动的服务网,提高欧洲输配电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及可靠性,并为分布式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整合扫除障碍[6]。
1.3日本日本发展智能电网主要致力于发展新能源、环境保护以及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低碳社会。
日本政府明确,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为2005年的20倍,达到28000MW。
因此,构建能大量导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电网、降低碳排放是日本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另一方面,日本积极研究储能技术,在高性能电池方面技术领先。
通过将高性能电池与可再生能源配合使用,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附件 江苏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厂站自动化设备接入规范
二O一一年十二月 II 目 录 前 言 ------------------------------------------------ III 1 范围 ------------------------------------------------ - 1 - 2 引用标准 -------------------------------------------- - 1 - 3 主要术语 -------------------------------------------- - 3 - 4 业务范围 -------------------------------------------- - 4 - 5 设备接入 -------------------------------------------- - 5 - 6 传输通道 -------------------------------------------- - 6 - 7 信息传输要求 ------------------------------------------- 18 附 录 A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要求的电厂常规远动信息内容 ------ 21 附 录 B 江苏电力调度数据网网络结构示意图 ---------------- 24 III
前 言 江苏省电力公司作为国网公司“五大”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已将江苏范围内500kV变电站监控业务集中到省调,220kV、110kV变电站监控业务集中到地调,35kV变电站监控业务集中到县(配)调,实现了省、地、县(配)调层面的“调控一体化”。同时随着“大运行”调度业务调整及调度数据网双平面的建成投运,对厂站自动化设备的接入和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规范、指导江苏电网厂站自动化设备的接入,使其更好地适应江苏电网的发展,服务于电网生产和运行,特制订《江苏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厂站自动化设备接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根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结合江苏电网的工程实践和有关变电站、电厂的具体情况制定而成,其要点如下: 1)明确江苏电网调度数据网双平面架构的自动化设备的接入要求和信息传输方式; 2)明确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与厂站端信息通信相关的传输通道组织和规约要求; 3)明确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所需信息内容; 4)规范信息种类、传送方式、传送优先级等。 本规范的编写格式和规则遵循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要求。 本规范起草单位: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淮安供电公司。 本规范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IV
本规范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孙大雁、吴玉林、霍雪松、陈戈、邱冬、龚明、季恒、王进超、裴培、张明、钱君霞、马鸿娟等。 - 1 - 江苏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厂站自动化设备接入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江苏电网变电站、电厂自动化设备标准配置、信息分类、传输通道组织、运行方式、参数配置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的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含用户变)、电厂(统调电厂、非统调电厂)。 已投运的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含用户变)、电厂(统调电厂、非统调电厂)进行改造时,参照本规范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示标准均应采用其最新有效版本。 DL/T 634.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719-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102篇 电力系统电能量累积传输配套标准》 DL/T 667-199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634.5104-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5002-2005《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5003-2005《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5218-2005《220kV~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 2 -
DL/T5149-2001《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DL/T516-2006《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Q/GDW Z461-2010《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规范》 Q/GDW 394-2009《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131-2006《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电监会2004年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电监会2006年34号文《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IEC TR 62210技术报告 电力系统控制和相关通信—数据和通信安全 ISO/IEC 17799信息技术 保密安全技术 信息保密安全管理惯例法规 ISO/IEC13335-1信息技术 安全管理指南 1 IT安全的概念与模型 ISO/IEC13335-2信息技术 安全管理指南 2 IT安全管理与策划 ISO/IEC13335-3信息技术 安全管理指南 3 IT安全管理技术 ISO/IEC13335-4信息技术 安全管理指南 4 防护措施的选择 ISO/IEC13335-5信息技术 安全管理指南 5 网络安全管理指南 ISO 21827系统安全工程 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 苏电调〔2007〕246号 《江苏电网35kV~22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苏电调〔2011〕433号《江苏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控信息采集规范》 - 3 -
国家电网公司调自〔2009〕146号《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第二平面(SGDnet-2)总体技术方案》
3 主要术语 3.1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集电网调度和厂站监控、一个或多个监控点(变电站、电厂)运行的场所。 3.2 调控一体化 调控一体化即将原来的变电监控、变电运行维护全面分离,将监控业务与调度业务融合,实现电网调度与电网监控一体化管理。 3.3 备用节点 备用节点是在“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发生异常时,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而设置的冗余站点,主要包括省调备用系统和地调备用系统。 3.4 无人值班变电站 站内不设固定运行、维护值班人员,运行监视、主要控制操作由调度控制中心进行,设备采取定期巡视维护的变电站。 3.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指将变电站内实现控制、保护、信号、测量等功能的电气二次设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对变电站进行运行、监控、信息远传和综合协调的自动化系统。 3.6 数据处理及通信装置 具有数据处理及通信功能,其功能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与间隔层测控单元和智能接口单元通信,进行处理后,按照远动通信协议,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的数据交换。第二部分与各保护及自动装置通信,进行处理后,按照保护传输通信协议,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的数据交换。 - 4 -
3.7 监控 通过对系统或设备进行连续或定期的监测来核实功能是否被正确执行,并使它们的工作状况适应于变化的运行要求。 3.8 事件顺序记录 事件顺序记录又称SOE,特指在电网发生事故时,以高精度的时序记录事故动作全过程的下列一些数据:事故时发生位置变化的各断路器的编号(包括变电站名)、变位时刻、动作保护名称、故障参数、保护动作时刻等。 3.9 通信规约 启动和维持通信所必须的约定,即必须有一套关于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的约定。 3.10 死区 小于阀值的区域称为死区,死区即不变化区域。 3.11 骨干网 主要包括国调与网调及国调直调厂站、网调与省调及网调直调厂站等节点,承担国调与网调的接入业务,同时实现与各省电力调度数据网互连。 3.12 接入网 接入网是指各地区市-县-站层面的网络,主要包括省级接入网和市级接入网。
4 业务范围 1) 电厂(统调电厂、非统调电厂)业务范围 - 5 -
I区业务主要包括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自动发电控制(AGC)、自动无功电压控制(AVC)、一次调频在线监测、广域相量测量等。 II区业务主要包括电能量计量、故障录波、保护信息管理、卫星钟监测、脱硫/脱销等。 2) 变电站业务范围 I区业务主要包括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电力系统动态测量、广域相量测量等。 II区业务主要包括电能量计量、故障录波、保护信息管理、卫星钟监测等。
5 设备接入 5.1 接入设备对象 本规范所指的自动化接入设备主要包括厂站自动化系统、电能量采集装置、PMU相量遥测子站、保护子站、卫星钟装置等。 5.2 接入设备配置 5.2.1 数据处理及通信装置 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配置双套数据处理及通信(远动)装置,每套装置可用于接入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独立以太网口不少于4个。 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置双套数据处理及通信(远动)装置,每套装置可用于接入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独立以太网口不少于2个。 5.2.2 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 每套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含一台路由器、两台交换机。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厂站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均按冗余配置,分别接入调度数据网省级接入网和市级接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