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国家及行业标准汇总

燃煤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国家及行业标准汇总
燃煤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国家及行业标准汇总

2020年燃煤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国家及行业标准汇总

为提高电力行业技术监督水平,发改委发布电力行业的《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1051-2007)作为电力行业各专业技术监督的指导性文件。为实现锅炉专业技术监督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国家主管部门及电力行业针对锅炉专业的技术监督和管理制定了相关的标

准及制度,作为专业人员技术监督工作实施的依据和准则。锅炉专业技术监督的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简介如下:

一、锅炉设计选型阶段的标准规定

在锅炉设计选型上应按照《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以及《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DL/T 831-2015)、《火力发电厂燃烧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程》(DL/T5240-2010)等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设计选型。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总体上规范了火力发电厂全面性的设计要求,在锅炉设计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其中,规范中的7、8、9章节对于锅炉设备相关的运煤、本体设备、辅机设备以及外围除灰渣设备等设计提出了要求。规范中第5章对锅炉炉型、燃烧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是先于《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的电力行业标准,为条文强制性行业标准,部分条文带有强制性。《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0-2000)自颁布实施以来,对电力建设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统一、明确建设标准,保证新(扩)建的火力发电厂技术先进,实现安全、经济、满发、稳发和满足环保要求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其主要内容与《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一脉相承。

《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DL/T 831-2015)规定了大容量固态排渣煤粉锅炉根据设计煤质选择燃烧方式及选取炉膛

特征参数的主要准则和有关限值,也对炉膛及燃烧器的设计提出了要求。标准适用于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00t/h-3000t/h等级的大容量锅炉。

《火力发电厂燃烧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程》(DL/T5240-2010)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容量为65t/h~3000t/h级煤粉燃烧锅炉燃烧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对锅炉燃烧选型、辅机选型以及安全设计方面设计的计算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二、监造阶段技术监督的标准规定

锅炉制造阶段的监造监督应按照《电力设备技术监造导则》(DL/T 586-2008)、《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DL/T 612-2017)、《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T 647-2004)、供货协议、监造单位出具的监造大纲、制造厂的企业标准等进行。

《电力设备技术监造导则》(DL/T 586-2008)是包括锅炉在内的所有电力设备在制造阶段的监造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设备监造的各方权利和责任,规范了监造的流程及内容。

具体到锅炉监造的执行标准基本上是在《电力设备技术监造导则》为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压力容器的检验监督标准为依据进行。其中主要的标准就是《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DL/T

612-2017)、《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T 647-2004),而供货协议以及制造厂的企业标准关于制造质量的要求不能低于国

家及电力行业标准。

三、安装阶段技术监督的标准规定

锅炉安装阶段的技术监督主要依据《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 5190.2-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 5190.5-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7部分:焊接工程》(DL 5190.7-2012)、《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3-2017)等标准,结合制造厂提供的锅炉安装指导书、图纸、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修改签证等文件,对锅炉本体及辅机、输煤系统安装实施监督。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DL 5190)系列标准从土建施工、主机和相关辅助设施安装、以及加工配件等方面全方位的规范了在电力建设中的各种设备、设施的安装要求,对电力基建工程的安装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启动调试阶段技术监督的标准规定

锅炉启动、调试阶段的技术监督执行《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 852-2016)、《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蒸汽吹管导则》(DLT 1269-201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 5294-201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95-210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等标准要求,结合设备制造厂说明书、技术协议和合同要求,对分部调试、整套启动调试过程中调试措施、技术指标、主要质量控制点、重要记录、调试报告等进行监督。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以及《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

收及评价规程》等对于基建期间锅炉单机调试、分系统调试、整套试运等个阶段工作中的建设单位、安装单位、监理单位、调试单位等各方的职责、调试过程中调试质量的要求等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分工。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对调试单位在基建期间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相当于调试单位内部的行动准则,《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详细的规定了各专业在基建的不同阶段应当进行的工作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对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的试运、交接验收、达标考核及竣工验收工作进行了规范,规定了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启动试运及验收阶段工作的流程及要求。是火电机组移交生产、转入商业运行的指导性标准。

五、锅炉性能及优化试验技术监督的标准规定

锅炉性能及优化试验技术监督主要是依据锅炉及空气预热器、磨煤机、风机等辅机设备的性能试验标准,主要包括:《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4-2015)、《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DL/T 467-2004)、《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DL/T 469-2004)。其中空预器的性能试验包含在《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4-2015)中。上述试验标准针对试验条件、测量仪器、计算公式以及误差分析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是指导机组锅炉及辅机相关试验的依据。

1.6锅炉生产运营阶段技术监督的标准规定

锅炉生产运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指机组锅炉在投入商业运行后

在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不同的生产状态的工作。本阶段技术监督主要依据来源于安全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标准。从标准制定的角度,两者密不可分。

安全性方面在国家层面最主要的标准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14版),行业方面主要的专业标准为《电站煤粉锅炉膛防爆规程》(DL/T 435-2004)以及《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438-2000)、《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2001);经济性方面行业标准与安全性紧密相关,主要是锅炉及风机、磨煤机、空预器等辅机的运行导则,以及相关操作(如配煤规范、除渣操作等)的技术规范以及不同等级别锅炉的运行导则。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Bolier Safety Technic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12年10月23日

前言 2007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制(修)订《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锅规》)的立项计划。2007年9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制(修)订工作组并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了《锅规》制(修)订的原则、重点内容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期间,召开各分小组讨论会议。2008年4月,工作组在杭州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锅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08167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2009年12月,工作组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对第一次征求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形成笫二次征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0]10号文第二次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2010年5月,工作组召开第四次会议,根据征求的意见,研究处理形成送审稿。在制(修)订过程中,还多次邀请锅炉厂和电力部门专家召开材料等专题讨论会议。2011年3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工作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2012年2月,《锅规》的报批稿由国家质检总局向WTO/TBT进行了通报。2012年10月23日,《锅规》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次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将原劳动人事部颁布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年颁发)、《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1年颁发,1997年修订)、《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3年颁发),以及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颁布的《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等进行整合;充分体现法规是安全基本要求的思想,在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检验等方面提出基本安全要求,基本保留原来行之有效的主体内容,使之成为我国锅炉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基础和出发点;从锅炉发展现有情况和安全监察分类、分级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了锅炉设备分级;结合当前节能减排降耗的基本网策,吸纳成熟的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成果,提出有关的基本要求;适应当前锅炉技术发展的需要,充分吸纳我国电力、机械、钢铁系统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增加大型发电锅炉的有关内容,同时着力调整小型锅炉的安全技术要求;借鉴国外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形成一套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一致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的基本制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减少行政审批和简化审批程序,促进经济发展;为持续推进技术进步,与时俱进,实时吸收先进科技成果,给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特殊问题留有出路和渠道。 参加《锅规》制(修)订工作的主要单位和人同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郭元亮童有武张秉昌

燃煤电站锅炉检修基本计算

燃煤电站锅炉检修基本计算 第一节风机的有关计算 一、送、吸风机的选择 送风机所要克服的阻力包括空预热器空气侧、风道和燃烧器的阻力;吸风机所要克服的阻力有炉膛负压、锅炉管束、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气侧以及连接烟道和除尘器等的阻力。根据分段计算各部阻力,并对受热面的积灰、烟气中飞灰等的影响予以修正,烟气侧总阻力可按下式计算 (7-1) (7-2) 式中:——炉膛出口到除尘器段阻力的总和(Pa); ——除尘器到烟囱出口段阻力的总和(Pa); ——烟气中飞灰的质量浓度(kg/kg); ——烟气在标志下的密度(); ——当地平均大气压(mmHg); ——煤中灰分应用基含量(%) ——过量空气系数; ——理论烟气容积 (m3,标准状况下); ——实际烟气容积(m',标准状况下)。 吸风机压头应为 (7-3) 式中:——吸风机的安全系数,取=1.2;

——炉膛出口负压,一般为20Pa; ——烟气侧自生通风力总和(Pa); 送风机的压头应为 (7-4) (7-5) 式中——送风机的安全系数,取=1.2; ——空气侧总阻力 (Pa); ——空气侧自生通风力总和 (Pa); ——空气进人炉膛处的负压; ——空气进人炉膛处到炉膛出口的垂直距离(m)。 吸风机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7-5) 送风机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7-6) 式中——容量备用系数,取为1.1; ——计算燃料消耗量(kg/s); ——以每千克燃料为准的排烟体积(m3/kg,标准状况下); ——排烟口到吸风机入口的漏风系数; ——理论空气量(m3/kg,标准状况下);

——吸风机入口烟温(℃); ——炉膛出口烟气的过量空气系数; ——炉膛漏风系数; ——制粉系统的漏风系数; ——空气预热器漏风系数; ——送风机入口冷空气温度 (C)。 电动机的功率可按下式计算 (7-7) 式中——电动机功率安全系数,送风机一般为1.15,吸风机一般为1.3; ——风机的容量(m3/h); ——风机的效率(%); ——风机压头(Pa)。 二、风机联合运行 1.风机并联运行 风机并联运行,是指并行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的风机,向一根共同的管路输送气体。常见的是性能完全相同的风机并联运行,见图10-1。

市场监管燃煤锅炉淘汰自查报告

特种设备燃煤锅炉淘汰工作自查报告 2018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结合职能职责,同经科、环保等部门一道,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环保事业,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给各级环保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特种设备的重要一类,锅炉尤其是燃煤锅炉,其燃烧挥发的煤烟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污染,2015年以来,大新区启动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区市场监管局结合职能职责,积极摸排燃煤锅炉安装使用情况,认真梳理大新区特种设备范围内燃煤锅炉详细台账,积极帮助燃煤锅炉使用单位报废、注销锅炉注册登记信息。加强与经科、环保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现场核实燃煤锅炉使用情况,为企业开展燃煤锅炉淘汰提供帮助支持。圆满完成大新区燃煤锅炉淘汰工作。 二、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职能分工并结合自身职责,我局将燃煤锅炉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积极摸牌燃煤锅炉基本情况,我局积极加强同市局特监科和东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所的协调,依托市局特监科的锅炉新建、停用、报废平台和东州市特检

所的周期检验平台,及时掌握我区燃煤锅炉的总体情况和具体分布、使用情况,按时完成了对大新区燃煤的锅炉的摸底排查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做好城区分散燃煤小锅炉的淘汰工作,按照《实施细则》的安排部署,我局创新工作思维,积极取得市局特监科和东州市特检所的支持,争取将我区城区分散燃煤小锅炉纳入停检目录,同时加大对燃煤锅炉的巡查力度。配合市局全面停止新建、扩建、改建高污染燃料和以生物质为燃料锅炉的安装施工告知、安装监督检验和使用登记工作,全力配合做好淘汰(拆除)工作。三是区经科、环保、质监(现市场监管)三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按照“分类整治、部门联动、多措并举、整体推进”的原则,持续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工作。2015年以来,共淘汰建成区范围内燃煤锅炉(特种设备)41台,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淘汰任务。2018年以来,按照《东州市大新区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及责任分工方案》的要求,开展“燃煤锅炉淘汰”回头看工作,对2017年全区淘汰、新能源替换的15台燃煤锅炉进行再巡查,确保已淘汰燃煤锅炉不发生复建、移装以及淘而不拆的情况。

电厂锅炉技术监督管理办法(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厂锅炉技术监督管理办法(标 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电厂锅炉技术监督管理办法(标准版) 1目的 1.1为加强锅炉技术监督工作,确保锅炉技术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提高锅炉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锅炉技术监督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研究推广新技术,提高锅炉专业技术监督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电厂/电热公司的所有电站蒸汽锅炉。 3技术监督网络成员组成 组长: 成员: 4汽机技术监督网络各级成员的职责 4.1汽机技术监督小组组长: 4.1.1贯彻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并

监督制执行; 4.1.2负责锅炉技术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对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进行全过程技术监督; 4.1.3制订电厂及宏晟锅炉重要工作规划以及技术监督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电厂及电厂锅炉的有关安全、经济运行的重点项目; 4.1.4健全技术监督的组织机构。成立锅炉技术监督网,全面掌握全厂锅炉的设备特性、运行、检修状况及竣工后的验收工作,研究解决锅炉技术监督工作中重大技术关键问题,组织对重大锅炉运行故障及时进行分析解决; 4.1.5主持和组织重大锅炉运行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订反事故措施; 4.1.6及时了解锅炉的运行状况,进行超前监督和预防性监督,提高锅炉技术监督水平; 4.1.7组织召开全厂锅炉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协调、落实和总结锅炉技术监督工作; 4.1.8负责每月15日前汇总监督月报,对上月全厂锅炉技术监

大火规 (1)

6 锅炉设备及系统 6.1 锅炉设备 6.1.1 发电厂锅炉的型式、台数和容量,按下列要求选择: 1 锅炉设备的选型和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的《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的规定。 锅炉设备的型式必须适应燃用煤种的煤质特性及现行规定中的煤质允许变化范围。对燃煤及其灰分应进行物理、化学试验与分析,取得煤质的常规特性数据和非常规特性数据。 2 中间再热机组宜一机配一炉,不设备用锅炉。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应不小于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工况下进汽量的103%。 3 装有非中间再热供热式机组且主蒸汽采用母管制系统的发电厂,当一台容量最大的蒸汽锅炉停用时,其余锅炉(包括可利用的其它可靠热源)应满足: 1) 热力用户连续生产所需的生产用汽量; 2) 冬季采暖、通风和生活用热量的60%~75%,严寒地区取上限。此时,可降低部分发电出力。 4 装有中间再热供热式机组的发电厂,对外供热能力的选择,应连同同一热网其它热源能力一并考虑。当一台容量最大的蒸汽锅炉停用时,其余锅炉的对外供汽能力允许适当降低,依靠同一热网其它热源解决。 6.1.2 大容量机组锅炉过热器出口额定蒸汽压力宜为汽轮机额定进汽压力的105%,过热器出口额定蒸汽温度宜比汽轮机额定进汽温度高3℃。冷段再热蒸汽管道、再热器、热段再热蒸汽管道额定工况下的压力降宜分别为汽轮机额定工况高压缸排汽压力的1.5%~2.0%,5%,3.5%~3.0%,再热器出口额定蒸汽温度比汽轮机中压缸额定进汽温度至少高2℃。 6.1.3 锅炉燃烧制粉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应与锅炉本体设计及锅炉安全保护监控系统相适应,并符合现行的《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的规定。

6.2 煤粉制备 6.2.1 磨煤机和制粉系统型式应根据煤种的煤质特性、可能的煤种变化范围、负荷性质、磨煤机的适用条件,并结合锅炉炉膛结构和燃烧器结构形式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 大容量机组在煤种适宜时,宜优先选用高、中速磨煤机。 燃用高水分、灰分较低、磨损性不强的褐煤时,宜选用风扇磨煤机。 燃用低挥发分贫煤、无烟煤或磨损性很强的煤种时,宜选用常规的钢球磨煤机。 对无烟煤、低挥发分贫煤、磨损性很强且易爆烟煤,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可选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2 当采用中速磨煤机、风扇磨煤机或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制粉设备时,宜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 当采用中速磨煤机时,运煤系统应有较完善的清除铁块、木块、石块和大块煤的设施,并应考虑石子煤的清除和输送贮运设施。 当采用中速磨煤机和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且空气预热器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正压冷一次风机系统。 当采用常规单进单出钢球磨煤机制粉设备时,应采用贮仓式制粉系统。 6.2.2 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台数和出力,按下列要求选择: 1 当采用高、中速磨煤机时,应设备用磨煤机。 200MW及以上锅炉装设的中速磨煤机宜不少于4台,200MW以下锅炉装设的中速磨煤机宜不少于3台,其中1台备用。 2 当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时,宜不设备用磨煤机。每台锅炉装设的磨煤机宜不少于2台。 3 每台锅炉装设的风扇磨煤机宜不少于3台,其中1台备用。 4 当每台锅炉正常运行的风扇磨煤机为6台及以上时,或中速磨煤机为6台以上 时可有1台运行备用和1台检修备用。 5 磨煤机的计算出力应有备用裕量。在磨制设计煤种时,除备用外的磨煤机总出力应不小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煤消耗的110%,在磨制校核煤种时,全部磨煤机在检修前按磨损中期出力的总出力不应小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燃煤消耗量。

燃煤锅炉淘汰及煤改电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2017

燃煤锅炉淘汰及煤改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1 - 1.1项目情况 (1) 1.2项目建设背景 (1) 1.3编制依据 (2) 1.4编制原则 (2) 1.5研究范围和内容 (3)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 1.7结论与建议 (4)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 .................................................... - 6 - 2.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概况 (6) 2.2气象条件 (6) 2.3水文地质条件 (6) 2.4社会环境简况 (7) 2.5交通运输条件 (8) 第三章项目实施方案 .................................................... - 8 - 3.1淘汰方案 (8) 3.2改气方案 (8) 3.3改电方案 (10) 3.4改生物燃料方案 (11) 3.5配套机电设备变频改造 (12) 第四章节能分析....................................................... - 13 - 4.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13) 4.2项目实施前能耗情况 (15) 4.3项目实施后能耗情况 (15) 4.4项目实施后节能量计算 (16) 4.5节能措施 (17) 4.6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18) 第五章环境影响分析 ................................................... - 18 - 5.1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18) 5.2环境质量现状 (18) 5.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8) 5.4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21) 5.5项目环境效益分析 (22) 第六章劳动保护、安全卫生与消防........................................ - 23 - 6.1劳动安全 (23) 6.2消防 (24)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编者按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发布了《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将于2010年12月1日起实行。该规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锅炉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和使用等环节的节能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规范锅炉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该规程的部分内容刊登如下,供读者学习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锅炉节能工作,促进锅炉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节能监督管理参照本规程执行。 第三条本规程规定了锅炉及其系统节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对于适用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均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鼓励生产单位研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锅炉及其系统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 达到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见附件A)规定目标值的各类工业锅炉产品,可以作为评价工业锅炉节能产品的条件之一。 第二章设计 第五条锅炉及其系统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应当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核查,对于不符合节能相关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通过鉴定。

各类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值应当满足附件A中限定值要求;电站锅炉热效率值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用户技术要求。 第六条锅炉设计应当包括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等内容,以明确锅炉及其系统的经济性。 第七条锅炉设计说明书应当包括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量、设计热效率、锅炉金属消耗量、配套的辅机参数,以及排烟温度、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与锅炉经济运行有关的主要参数指标及其设计依据。 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中应当包括系统设计概况、安装指导要求和经济运行操作说明等内容。 第八条锅炉排烟温度设计应当综合考虑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符合以下要求: (一)额定蒸发量小于1t/h的蒸汽锅炉,不高于230℃; (二)额定功率小于0.7MW的热水锅炉,不高于180℃; (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者等于1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不高于170℃; (四)额定功率小于或者等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进口介质温度50℃; (五)额定功率大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170℃。 第九条锅炉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流化床锅炉和采用膜式壁的锅炉,不大于1.4; (二)除前项之外的其他层燃锅炉,不大于1.65; (三)正压燃油(气)锅炉,不大于1.15; (四)负压燃油(气)锅炉,不大于1.25。 第十条锅炉燃烧设备、炉膛结构的设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设计合理,与设计燃料品种相适应,保证安全、稳定、高效燃烧;

锅炉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 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DL/T 589-1996 Directives of thermal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for coal fired boiler in power plan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电站锅炉本体范围内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要求,试验和验收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670t/h等级及以上容量的煤粉锅炉。对670t/h以下容量的锅炉,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5048-85 防潮包装规定 GB6388-86 运输包装收货标志 GB7350-87 防水包装技术条件 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LGJ116-93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JJG001-91 常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SD268-88 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 3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FSSS) 防止锅炉炉膛燃烧熄火时爆炸和自动切投燃烧器的控制系统,它包括燃料安全系统和燃烧器控制系统。 3.2 燃料安全系统 fuel safety system(FSS) 当炉膛燃烧熄火时,保护炉膛不爆炸(外爆或内爆)而采取监视和控制的措施或装置。 3.3燃烧器控制系统 burner control system(BCS) 自动切投燃烧器的控制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3-04批准 1996-06-01实施 3.4 快速减负荷 run back(RB) 针对机组主要辅机故障采取的保护措施,即当机组部分主要辅机(如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发生故障时,快速降低机组负荷以适应辅机出力的保护措施。根据辅机故障情况,可有不同工况的RB(如25%RB或50%RB)。 3.5火焰检测器 flame detector 检测火焰信号强弱并输出可用电信号的设备。 4 技术要求 4.1总的要求: 4.1.1锅炉制造厂在设计锅炉设备及其系统时,应同时考虑各种工况下的安全及合理的运行操作方式,以此用书面文件提出参数测点布置及控制和保护的要求,并成套供应必要的检测控制设备。 4.1.2 随本体供应的检测元件、仪表及控制设备,应选用通用产品,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具体工程中,业主和制造厂应协调仪表设备的类型,尽可能做到同一

锅炉技术监督监控技术要求

锅炉技术监督监控技术要求 1.1 设计阶段 锅炉设计选型 锅炉设计选型应执行DL 5000、DL/T 831、DL/T 5240等规定。 锅炉设备的选型应根据燃用的设计燃料及校核燃料的燃料 特性数据确定。锅炉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应委托具备相应检验资质的单位按标准进行化验分析。在进行炉膛设计选型前,应对设计煤种煤质分析数据做必要的校验与核算,并分析锅炉投运后煤质可能的变化幅度。设计煤的常规化验分析项目及依据见附录 A。 锅炉应优先采用煤粉炉。当燃用洗煤副产物、煤矸石、石煤、油页岩和石油焦等在煤粉锅炉上不能稳定燃烧的燃料时,宜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 煤粉锅炉炉膛选型应符合 DL/T 831、DL 5000的有关规定。锅炉炉膛选型时应控制主要特征参数在合适范围内。严重结

渣性煤种采用墙式或切向燃烧方式时,炉膛轮廓造型应取用有利于减轻结渣倾向的特征参数值;对于燃用褐煤等新型炉型设计时应对现役机组进行充分调研,合理选取设计参数;对于大型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为防止氧化皮脱落时集中堆积,根据条件宜选择塔式锅炉;对于安装在高海拔地区(海拔高度超过 500m)的燃煤锅炉机组,应参照 DL/T 831 的规定对炉膛特征参数进行大气压力修正,并考虑强化燃尽的技术措施。 锅炉侧管道、集箱及受热面管子用金属材料的选用应符合DL/T 715 等规定。受热面管子选材时应充分调研同类型在役锅炉受热面管材实际抗高温蒸汽氧化性能,合理选择材质等级。锅炉各级过热器、再热器受热面使用材料的强度应合格,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应高于计算壁温并留有裕度,且应装设足够的壁温监视测点。 大型煤粉锅炉应配置必要的炉膛出口高温受热面两侧烟温测点,以加强对烟温偏差的监视调整。

2020年区县燃煤小锅炉取缔淘汰方案

XX年区县燃煤小锅炉取缔淘汰方案 根据X要求,结合我县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取缔淘汰时限和范围 X年X月底前,县城区全面取缔淘汰X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乡镇、农村地区X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取缔淘汰X%以上。 二、组织实施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取缔淘汰工作。 三、工作步骤 宣传发动阶段(X月X日-X月X 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国家、省市有关取缔淘汰燃煤小锅炉的相关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制定方案阶段(X月X日-X月X日):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制定本辖区燃煤小锅炉取缔淘汰工作方案,对前期摸底排查出的X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用户,逐户指导制定最佳取缔淘汰方式,列出详细取缔淘汰计划表,分别下达取缔淘汰通知书,限定完成时限。鼓励燃煤锅炉用户采取集中供热、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或主动拆除。 取缔淘汰阶段(X月X日-X月X日):组织力量,分片包干,对照各燃煤锅炉用户选取的取缔淘汰方式,按照先

易后难、先污染重后污染轻等原则,按时序分批推进,X月底前力争完成取缔淘汰任务数的X%以上,X月底前力争完成X%以上,X月底前全面完成取缔淘汰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时完成燃煤小锅炉取缔淘汰任务,是国家、省、市对我县的刚性要求,请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务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逐台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按时限完成取缔淘汰任务。 (二)加大执法力度。燃煤锅炉取缔淘汰期间,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联合组织派出所、执法队、生态环境所等部门和单位,建立联合监督执法机制,加大督导调度力度,对应拆不拆、久拖不拆、拒不执行、逾期仍使用燃煤设施的,依法没收燃煤设施,组织强制拆除并按高限处罚。对暴力抗法的移交司法机关严肃处理。 (三)加大考核力度。县生态环境局对燃煤锅炉取缔淘汰进展情况实行月调度制度,每次调度结果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并进行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不能如期完成取缔淘汰任务的,交由监察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四)完善取缔淘汰档案台账。在燃煤锅炉取缔淘汰工作中,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和有关部门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包括取缔前后对比照片、生态环境、质监等部门出具的

电站锅炉证C卷司炉考试(带答案)

考试内容电站车间班组岗位 日期工号姓名分数判卷人 2020年7月 2020年度司炉证理论考试模拟试卷(C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损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问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C )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A、使用证书 B、登记证号 C、登记标志 D、登记机关名称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聪家有关规定取得( B ).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A、合格成绩 B、相应资格 C、行业认可 3、锅炉正常停炉一般是指( A ) A计划停炉 B非计划停炉 C因事故停炉 D节日检修 4、电站锅炉的工作压力往往是指( D )压力。 A、省煤器入口; B、汽包; C、过热器入口; D、过热器出口。 5、定压运行是保持主蒸汽压力和( C )保持不变。 A、流量 B、容量 C、温度 6、对流式过热器的气温特性,当锅炉负荷增大时,燃料消耗量( A ),由于水冷壁吸热增长很少,将有较多的热量随烟气离开炉膛,对流过热器中的烟速和烟温(),过热器中工质的焓随之()。 A增加提高增大 B增加提高减小C减小增大减小 D增加下降不变 7、对于低压锅炉,蒸发吸热量占工质总吸热量的( A )。 A.70% B.60% C.50% D.40% 8、对于无烟煤,为了有利于燃烧要求煤粉经济细度R90( B )。 A.大些好 B.小些好 C.与褐煤相同 D.其他选项都不对 9、额定蒸发量大于( A )的锅炉,应装设自动给水调节器。 A、4吨小时 B、2吨小时

电厂锅炉技术监督管理办法(通用版)

电厂锅炉技术监督管理办法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86

电厂锅炉技术监督管理办法(通用版) 1目的 1.1为加强锅炉技术监督工作,确保锅炉技术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提高锅炉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锅炉技术监督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研究推广新技术,提高锅炉专业技术监督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电厂/电热公司的所有电站蒸汽锅炉。 3技术监督网络成员组成 组长: 成员: 4汽机技术监督网络各级成员的职责

4.1汽机技术监督小组组长: 4.1.1贯彻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并监督制执行; 4.1.2负责锅炉技术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对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进行全过程技术监督; 4.1.3制订电厂及宏晟锅炉重要工作规划以及技术监督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电厂及电厂锅炉的有关安全、经济运行的重点项目; 4.1.4健全技术监督的组织机构。成立锅炉技术监督网,全面掌握全厂锅炉的设备特性、运行、检修状况及竣工后的验收工作,研究解决锅炉技术监督工作中重大技术关键问题,组织对重大锅炉运行故障及时进行分析解决; 4.1.5主持和组织重大锅炉运行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订反事故措施; 4.1.6及时了解锅炉的运行状况,进行超前监督和预防性监督,提高锅炉技术监督水平; 4.1.7组织召开全厂锅炉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协调、落实和总结

锅炉技术规格书

目录 1 总则 2 适用标准规范 3 供货范围 4 设计界面划分和设计协调 5 设计基础条件 6 设计运行条件 7 锅炉设计和制造技术要求 8 仪表与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9 分包与外购 10 监造和检验 11 包装和运输 12 安装现场保管 13 性能考核、保证和验收 14 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 15 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

1.总则 1.1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青海大美甘河工业园区尾气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热电装置3台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辅助设备。 1.2本技术规格书规定了锅炉及辅助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性能考核、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这些要求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1.3锅炉供货厂商遵循本技术规格书并不解除锅炉供货厂商的锅炉设计等任何责任和义务。 2.适用标准规范 2.1锅炉供货厂商在设计、制造、检查、试验、包装及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如下最新版有效标准规范: 《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JB/T337 5 《蒸汽锅炉参数系列》GB753 《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SD268 《电站锅炉技术条件》JB/T669 6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12145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500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 4 《电站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JB/T210 《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JB/T160 9 《锅炉集箱制造技术条件》JB/T161 《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JB/T161 1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JB/T161

3 《锅炉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JB/T162 《锅炉锻件技术条件》JB/T962 6 《锅炉内部装置技术条件》JB/T319 1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 GB3087 《管式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条件》JB161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GB9222 《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JB161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 7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T612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2锅炉供货厂商在设计、制造、检查、试验、包装及运输过程中,如有新标准规范发布,则应按新标准规范执行。 2.3如所使用的标准规范相互存在矛盾时,锅炉供货厂商应按更严格的标准规范执行。 3.供货范围 锅炉供货厂商的供货范围包括锅炉及辅助设备,详见附件1《供货范围》。 4.设计界面划分和设计协调 见附件2《设计界面划分和设计协调》。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ving Energy Technology for Boil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10年8月30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设计………………………………………………………………………………(1 第三章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4)第四章使用管理………………………………………………………………………(5第五章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6 第六章监督管理………………………………………………………………………(7 第七章附则……………………………………………………………………………(7 附录A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8 附录B锅炉仪表配置要求…………………………………………………………(11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锅炉节能工作,促进锅炉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的,以煤、油、气味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燃用其它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参照本规程执行。 第三条 本规程规定了锅炉及其系统节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对于适用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检验检测,均应当执行本规程。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 鼓励生产单位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锅炉及其系统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 达到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见附件A)规定目标值的各类工业锅炉产品,可以作为评价工业锅炉节能产品的条件之一。 第二章设计 第五条 锅炉及其系统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以及标准的要求,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应当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核查,对于不符合节能相关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通过鉴定。 各类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值应当满足附件A中限定值的要求;电站锅炉热效率值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者设计要求。 第六条 锅炉设计应当包括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等内容,以明确锅炉及其系统的经济性。 第七条 锅炉设计文件包括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量、设计热效率、

燃煤锅炉整治工作总结

燃煤锅炉整治工作总结 篇一: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市20XX年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根据省环保厅20XX年2月27日下发的《关于报送20XX年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工程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我局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1、20XX年工作总结(一)在全市开展燃煤锅炉调查20XX 年-20XX年,我局按照市政府部署安排,联合市发改委、市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燃煤锅炉调查,累计调查出142家单位燃煤锅炉使用情况。具体见附表。(二)推进煤改清洁能源工作一是推进煤改气,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替代燃煤。主要是在天然气管道铺设范围内的燃煤企业,要求其尽量使用天然气。二是推进燃煤锅炉改生物质为燃料。主要针对天然气管道未铺设到的工业园区内的工业企业。三是推进燃煤锅炉改用电,如**市荆环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三)继续推进全市集中供暖工程建设**市拟通过引进华能热电联产项目,对**市主城区集中供暖,淘汰主城区燃煤锅炉。该工程于20XX年4月25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发改能源〔20XX〕849号),本期工程建设两台35万千瓦国产超临界热电机组,配套建设热网工程,工程动态总投资约亿元。该项目于20XX年12月已正式动工开展土地平整、场内道路建设、排水沟渠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篇二:燃煤锅炉治理进展汇报 市城区燃煤锅炉整治进展情况的报告 市政府: 7月14日市城区燃煤锅炉整治推进会议召开后,按照刘市长的指示精神,环保部门加大了对燃煤锅炉整治工作的督促、协调、推进力度,全力以赴督促燃煤锅炉使用单位开展治理,市城区燃煤锅炉治理取得较大进展,具体情况为: 一、市城区燃煤锅炉整治进展情况 1、入网热电联供集中供热22户。9户基本落实,其中4户正在施工;5户正在签订供热协议中。13户未落实,其中3户因施工阻拦无法实施;6户因分户改造费用,一直无法确定供热协议;1户晋华地毯厂因平房用户反对入网,无法确定;3户榆次区财政供养单位单位无进展。 2、区域集中供热11户。万达公司卫东厂供热站土地手续已基本完成。目前9户已基本确定,其中2户已签订入网协议;7户正在与区域供热公司确定具体事宜。2户未落实,其中1户榆次区财政供养单位未确定;1户因管网配套费用问题未落实。 3、清洁能源改造64户。14户实施招标改造治理的单位,市财政招标7户全部落实治理意向,其中榆次一中已进入招标程序;开发区财政招标单位2户,1户已完成招标,1户正在实施招标;榆次区财政招标7户,1户已进入招标程序,

锅炉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锅炉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A.1 范围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A.1.1 范围 锅炉本体承压元件、部件及其连接件。锅炉范围内主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高温和低温再热蒸汽管道等。锅炉安全保护装置。锅炉主要承重构件。 A.1.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炉外管爆炸。锅炉严重满水、缺水。锅炉受热面管道大面积损伤。锅炉系统严重超压。锅炉构架的安全性。 A.2 规范性引用文件 DL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647-2004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438-2004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616-1997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 DL/T 441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 DL/T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DL/T5175—2003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589-1996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DL/T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 DL/T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90.5—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自动化) SD223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DL/T 5182-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 大唐集团制[2005]140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导则 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4)102号火电工程锅炉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电力部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劳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A.3 危险因素值安全评价对照表 A.3.1 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 表A.3.1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 L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条件范围) 值

火力发电企业锅炉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火力发电企业 锅炉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2017年3月发布2017年3月实施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发布

目次 0 前言 (1)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总则 (6) 4 监督对象 (7) 5 监督内容 (7) 5.1 锅炉设计监督 (7) 5.2 锅炉监造监督 (10) 5.3 锅炉建设安装监督 (10) 5.4 锅炉调试及性能验收试验监督 (16) 5.5 锅炉检修监督 (19) 5.6 锅炉运行监督 (29) 5.7 锅炉停(备)用监督 (34) 6 监督管理 (35) 6.1 一般要求 (35) 6.2 监督报告制 (35) 6.3 技术监督预警、告警制度 (36) 6.4 反措执行 (36) 6.5 技术监督档案管理 (3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设计煤的常规化验分析项目 (38) 附录B(资料性附录):锅炉设备监造项目表 (39) 附录C(资料性附录):锅炉技术监督指标统计表 (42) 附录D(资料性附录):锅炉技术监督设备异常统计表 (44) 附录E(资料性附录):锅炉技术监督工作总结格式 (45) 附录F(资料性附录):技术监督预(告)警通知单 (46) 附录G(资料性附录):锅炉技术监督通知单 (48)

前言 本细则依据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等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及《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技术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集团公司火力发电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 本细则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细则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并解释。 本细则编制单位: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细则审核人:田亚王兴合、张文鹏、付全方、党龙、辛本权、何春生、刘宇 本细则编写人:刘林波、张庆国、谭袖、贺军

燃煤电站锅炉折焰角积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燃煤电站锅炉折焰角积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火电站锅炉所使用的燃煤烟气含量一般在25%左右,质量较差的燃煤的烟气含量更高,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锅炉内部势必会积存大量的烟灰,折焰角积灰在燃煤电站中十分常见,如果不能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电站生产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而必须针对积灰找出恰当的解决对策。 1锅炉折焰角积灰原因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燃煤电站9号锅炉折焰角斜坡的积灰,该锅炉选用的燃煤质量中上等,高低温过热器底部的煤灰厚度均超过一米,且由于长时间未对其进行处理导致折焰角积灰的严重性日趋增加。该锅炉布置在半露天的环境之下,锅筒数量只有一个在自然循环下下降和上升,排渣炉为固态。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以及烟道交错分布在炉膛的尾部,煤粉燃烧器采用当前通用的双通道形式,正四角中间存储仓的煤粉通过热风进行传送。 1.1实验分析。 笔者对该9号锅炉的运行状况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锅炉长时间在低负荷状态工作,实际负荷量与满负荷状态标准负荷量

相差近20%.此外该锅炉内部烟气流速不均匀且流速较低,其中下烟道流速在6.5-7.5m/s,上烟道烟气流速8-9m/s,上下烟道流速相差在1.5m/s左右,与正常12m/s的烟气流速相差甚远,煤灰很难被这种低流速的烟气带走,此外不均匀的烟气流速使得折焰角这种边角落难以被烟气吹到,进而会造成折焰角的积灰较多。结合燃煤电站锅炉运行原理和煤灰堆积特点进行分析,锅炉在满负荷状态下运行煤灰往往不宜结渣,而长期的低负荷运行也会使得折焰角处的煤灰日益固化,处理的难度大大提升。 1.2理论分析。 通过锅炉折焰角烟气流动压力分布和回流区域的模拟发现燃煤电站的折焰角区域上部的压力要明显小于其他位置,该区域形成回流,烟气流流经此处时由于较低的压力导致流速降低且出现回流现象,气流所携带的飞灰就会有很多沉降在此处,这是折焰角积灰的来源。为了使积灰自然排出需要将折焰角的斜度坡度设计的偏大一些,但是该锅炉的折焰角坡度却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吹灰器作为避免烟灰堆积的主要装置,应当有足够的能量让折焰角的飞灰重新返回烟气流场中,以便于被烟气带走,但是该电站原来使用的声波吹灰能量器对积灰产生的动能较小,折焰角堆积的煤灰无法被声波带回气流中。此外高低温过热器之间较短的距离使得飞灰流动性大大减弱,为烟尘在折焰角的堆积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