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成效

教学改革成效
教学改革成效

作为河东区唯一一所国办职业学校,临沂市河东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积极转变观念,树立适应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和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我校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对学校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坚持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采取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职教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密切校企合作,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培养培训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吸引力。

一、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一是实现了与企业专业实验实习设备资源的共享,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我校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引进机电类专业价值180余万元的教学加工机械设备;引进汽修专业价值约15万元的检测、维修设备和约1000平方米的汽车实训车间,为学生在校实习实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机电应用技术专业顺利通过市级重点专业建设的复评验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了把课堂搬进车间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我校积极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育人”与“用人”的零距离对接。4月——7月,我校安排2010级各专业的学生分别到天一液压、三益公司、宏艺科技、区机关幼儿园等单位进行了为期1—2个月时间不等的进企业、进车间的阶段性、有偿性实习的教育教学。10月——11月,我校又派出汽车维修、幼儿教育等专业150余名学生,分别到华盾汽修厂、凯美汽修厂,红太阳幼儿园、河东区工业园幼儿园、喜洋洋幼儿园等单位进行了阶段性学习与实训。从实习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稳定学生的专业学习思想、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建设——适应市场、校企联姻

近年来,学校依据市场需求,专业建设观念不断更新,面对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学校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学前教育专业与各大幼儿园联姻,根据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安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顶岗实习,幼儿园教师到学校参加业务进修培训,这种方式既解决了幼儿园教师培训期间空岗问题和场地、师资、设备等实际困难,又解决了学校的实训实习问题,可谓是一箭双雕,达到双赢;汽车维修专业与临沂市十多家汽修厂共建专业,学生每周三天在汽修厂学习工艺技能,两天在学校学习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专业教师同时在汽修厂顶岗实习。在真实企业环境的实习实训,提升了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收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三、课程体系——注重素养、强化技能、培养特长

学校积极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综合化、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了文化基础课+专业素养课+专业必修课+专门化方向技能课+特色选修课课程体系。综合化体现在文化基础课、专业素养课的设置上具有综合性,能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转岗和再就业打下基础;层次化体现在普通文化基础课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升学需要而分层设定,允许学生按层次进行选择;模块化体现在职业学校的课程结构由普通文化基础课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大类专业基础课模块、专门化方向专业选修课模块、艺术类选修课模块构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体现学分制的精髓。艺术类选修课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艺术类选修课,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学校的艺术教育资源,

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与众不同,形成相对竞争优势。选修课的开设,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材建设——整合资源、体现特色

学校制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材建设指导思想,本着“有利于行业企业要求、有利于学生岗位对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利于教师授课教学、有利于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开发校本课程。经过专家引领、组织保障、组建队伍、企业调研、制定课标、编写教材、课程实施等环节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学校优质课程资源的生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

五、教学方法——学生主体、行动导向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是学校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专业课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校把焦点对准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三个有效,满足适性、适时、适量“三适”要求,抓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所、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五个关键要素为原则,通过深入跟踪机电技术应用、汽修等专业课课堂,探索专业课工学一体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工学一体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工作和学习的统一,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与职业行动过程结合,为此,学校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均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和充分准备的学习资源条件下,实现完成工作任务的整体化的自主学习,最终达成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堂教学目标总指向。

六、队伍建设——名师引领、全面提高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课题引领、专家指导、名师带头、全员参与”的形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学校制定了师资培训规划,落实经费,采取评比、考核、奖励优秀教师,每年给予学科带头人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津贴补助等措施,鼓励教师参加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实行教师到企业见习制度,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学历、实践能力、教学水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师的观念得到转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2011年我校有6人参加市级专业实训优质课评选,其中有3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参加全市的基本能力比赛,扈秀蕾同志获得讲童话故事项目的一等奖并代表临沂市参加全省的该项目的比赛。

实验教学改革综述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综述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发展主要依赖知识不断创新和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这就需 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标准主要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为主, 其中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高等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 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大任,相对于比较成熟的基础知识教育模式,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 力培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意识、综合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认真分析传统物理化学实验教 学的弊端,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探索,获取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1 高校物理化学实验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高校物理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只是对理论的验证,实验项目都是一些系统物理性 质测定,实验课对学生要求很低。一个实验往往简单重复测量一个物理量,实验课内容单一, 缺乏综合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并且随着现代教学仪器的改进,目前高校实验设备大多是厂 家组装好的成品,学生操作简单,基本上是按键操作。学生对仪器构造、工作原理仅通过看图 和听教师讲解,仍是不甚了解。在实验方式上,采取的是“保姆式”方法:即在确定时问内, 让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统一方法和既定仪器设备进行简单操作,获 取一串相关数字,实验即可完成,而且所有学生做同一件事。实验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 态,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探索创新。学生对反复测定一个物理量麻木、厌烦、应付,不认 真观察实验现象,甚至相互之间抄袭数据,减少测量次数,以拼凑的数据完成实验报告。使得 物理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没有起到应有作 用,对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毫无体现。这种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不符合教学规律, 很难培养出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因此,实验教学内容必须从单纯验证理论转化到加强学 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训练上来。必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内容、充实及开发 新的实验,使其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物理化学实验内容改 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 科学设定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传统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面临着挑战。 一些过去属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实验技能转化来的实验项目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般性、常规 性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在今天来看已经缺少探索性、创新性。虽然物理化学实验提出的目 的是“要求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实验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郭志雄 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08期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只在乎掌握知识的多少,忽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操作、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培养。在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中,建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分层次的、立体化的教学体系,目的是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提高实验准备质量、重视实验过程指导、实验教学测评方式面向实验过程等。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育人平台。 【关键词】实验教学;分层次;实验教学测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只在乎掌握知识的多少,忽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实验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现有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多数学校的实验教学都还是依附于理论教学,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主体,实验模式主要是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实验比较多的是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即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做固定的教学内容。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上列出的步骤,机械地完成实验操作。学生无法从实验过程中了解、掌握真实的现代设计技术,与实际设计脱钩,学用脱节,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另一方面,学生对待实验课的态度不够认真,认为实验课是附属课,对所做实验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于实验前的预习不够重视,实验中被动地按照教师告诉的实验步骤测量数据,实验的目的仅仅是为测量几组数据,凑合写出实验报告就可以,对实验设计思想、实验方案选定等方面缺少思考和研究。由于实验教学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师在课前已准备好实验仪器,有现成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学生不需要思考和探索实验的设计、仪器的选择等,做实验成了对着实验教材“照方抓药”,而对实验现象视而不见,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这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能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充分发挥。 我们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操作、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培养,让学生亲自主导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动手的机会。电工电子实验作为基础实验课程之一,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有效地掌握好电工的相关理论。在电工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但能够具有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初步的科研方法与环节,确立其

《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单位:阳谷县李台中学 课题组成员:杨留杰王洪光孙正一朱美静李文辉 摘要: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特定目标。课题通过多种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辐射多种学科,构建了一批优质高效的学科教学形式,建立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校周围的环境复杂,学校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进行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学校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但在调研考试和一些家长片面追求高分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老师们不得不实施灌输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等短期有效的强化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违背了素质教育和课程目标的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足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妨碍。近几年,教育教学领域不断进行着更新和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课程改革的

集中反映。所以,我们需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转变和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的课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学策略理论,为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目标。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价值,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3、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学策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师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优化和改善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廊坊市第四中学王文平研究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验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2010年6月25日我校提出对教学的教改想法,我尝试用以下思想应对学生的思路: 1、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整个教学活动中,全是学生“主动”在动:主动讨论、主动解答、主动展示、主动检查、主动加强…… 2、学生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思想上主动、无压力,基本表现出了学习是自愿的、愉快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目标很明确。 3、也存在部分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参与课堂、参与回答等问题,也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 二、实验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正确的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积极参与英语教学实验与改革的研究中,使多维的、多元的、多样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者作为“完整人”的发展,推进课程发展,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形成一个课堂教学、课堂研究和课堂评价有机结合的整体 三、实验目的和意义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目的是建立基础教育英语学科课程课堂教学体系,贯彻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具体目标如下:通过课题实验意在改变我校目前的不良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评价、积极主动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具体解决以下七方面的问题: (1)课堂教学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设置。 (2)完善课堂教学实施机制。 (3)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4)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运作上,用多维度的、多样化的、多元的教学方式。 (5)对课堂教学结果应有科学的分析。 (6)开发多样化的英语课堂教学资源。 (7)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课堂教学试验,推动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全面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四、实验内容 1、语文课堂教学试验研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和引导。 2、初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试验研究。以国家教育部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础。 五、实验理论依据及假说 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成效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成效 发表时间:2015-09-25T09:50:45.5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8期作者:黄学云 [导读]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现象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而直观的种种现象最有利于学生记忆。因此我们老师应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的发生过程、产生的条件和特征。 ◆黄学云广东省兴宁市黄槐中学514500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我们的物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能力立意,以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学科的教与学的正确导向,让新课程理念真正体现在物理教学中。而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点,许多物理定律、物理定理都需要实验来验证,并且这个过程比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受学生欢迎。而新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搞好实验教学,我认为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现象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而直观的种种现象最有利于学生记忆。因此我们老师应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的发生过程、产生的条件和特征。 例如,在进行“液体压强”的教学中,老师进行演示实验,要提示学生: 1.实验前注意观察实验仪器,掌握各种实验仪器使用要求,特别是“U”管中两液面的高度。 2.将探头放入装水的烧杯中,让学生记录探头在水中深度,改变探头的方向,让学生注意“U”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变化。 3.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让学生记录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注意“U”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变化。 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水中的液体压强特点。再让学生思考,在其他液体中是否和水中一样呢?老师再在盐水中演示一次,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和水中同一深度时“U”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变化值是否一样。通过观察,让学生总结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液体内部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实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物理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重视课堂演示实验,积极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的初中物理实验分为两部份,一是课堂演示实验,二是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必要元素,它将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能更直观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而目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物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忽略了物理实验教学,甚至有部分老师把演示实验直接变为讲实验,好像“喂鸭子”把大量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强加在学生记忆中。这样很难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也使得课堂演示实验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我们应重视实验教学,并在实验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从实验的“参观者”变为实验的“主动者”。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互动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二力平衡条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或者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老师只是从旁指导。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二力什么条件下平衡?”学生通过读取两边钩码重量就能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针对此情况,老师再引导学生设凝,“这样的二力作用在一个物体和作用不同物体上是否表现出相同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两边挂相同钩码作用在二架并排的物理小车上,观察现象,对比让学生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学生在层层设凝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得到升华,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重视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实验设计是依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步骤,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以及正确操作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物理实验的实施过程,从设计实验方案的学习中深化和创新知识,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由于实验设计是一个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挖掘并利用其优势,积极探索优化实验设计的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例如,在大气压测定的教学中,老师演示铺垫,引导学生思考。 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抵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为什么水总是满的?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的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加长,管内的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这时它的上方成真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教学,学生思考总结出大气压值。在过程中引导学生不可用哪些方法来测定大气压值,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教师加强实验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化动手、动脑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的实验教学水平。

教改成果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作为验证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本套教材的编写是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依据。 本套教材的编写力争在我国语文教材编写的科学化方面有所突破,即充分吸收有关语文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力争使教材的各方面内容都建立在科学实验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特点,我们特别邀请了以下专家参与编写工作,体现出了他们所主持的相关研究成果。他们是王宁教授的《汉字构形学》、舒华教授的《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研制》、伍新春教授的《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研究》、王泉根教授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研究》、张大成教授的《汉语拼音教学问题研究》等。 本套教材的指导思想如下: 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针对目前语文教育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所存在的极其严重的问题,本套教材从内容到呈现方式都注重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不仅选文注重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而且选文的活动设计和呈现方式也富有引起学生与其对话的魅力。 注重学习策略,学会学习。改变目前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单一、僵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不断体会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富有个性化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态度、习惯与方法,逐步学会独立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整体推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改变目前语文教材过分追求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序列化、精确化,以及听说读写的机械割裂现象,加强语文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以及能力、策略等各方面的整合,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注重积累,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积累包括语言、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感情等方面,这种积累必须是反刍式而不是灌输式的。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作品的各方面内容,语言积累不是要学死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生活中大众的、古人的、外国的活的语言。篇章积累不是要背写作知识,而是从古今中外文化精品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文章样式与创造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因为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在语文实践中,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在教材中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充分肯定、鼓励学生不同的想法与认识,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与答案,确实错误的要巧妙引导,切切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思维的积极性,要充分地鼓励与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特别注意在教学中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以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与创造性为根本宗旨。 构建开放、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本套教材教学过程全程开放,让语文课本、语文课堂、语文教 学向社会、向其它学科、向学生的生活、兴趣与需要开放。语文学习内容覆盖着人类生活各个方面, 而生活里又处处有语文。学好语文才能学好其它学科,而学好其它学科又能有助于学好语文。另外, 本套教材富有弹性,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可以对教学内容、课本篇章与安排做增删调整。

课改成果汇报

五环教学模式,打造卓越课堂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卓越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力度、深度,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提出了以“五环教学模式打造卓越课堂”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现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阶段工作回顾 (一)五环模式,引领课改 为实现课堂结构的变革,我们精心构建教学模式,打造课堂流程,帮助教师明确改革的目标追求、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师在常态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入格”,并引领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校的课改模式为“五环教学”,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预习检测——明确目标——分组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测评。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 (二)培训学习转变观念 我们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再部署。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多媒体的使用,word文档的编辑以及课件的制作,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利用三月初两周时间,组织教师每天下午进行一小时的理论学习,内容包括新的课程标准,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编写等。四月,我校组织教师观摩大庙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观看“卓越课堂”优秀课例视频资料。

之后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五月,我校又组织教师到走在课改前沿的庆隆小学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 (三)狠抓落实,推进课改 课改工作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使课改真正溶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并产生积极效果。我们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全体教师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课堂上要求教师努力实现用简短的话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问题必须讲,而且要讲透;坚决删除一些表演性、虚假性、无关教学效益与质量的环节,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不同的见解。为了使课改工作顺利推进,不断解决“五环教学模式”中遇到的新问题。课改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分语、数两个教研组,结合教学进度,单周确定课题,按照“五环”教学模式要求集体备课并形成优质教案,双周指定教师对单周形成的优质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呈现,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记录、写好评课稿,及时将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努力打造卓越课堂,为全面实施“五环教学模式”做了良好的铺垫,从而推动“五环教学模式”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 二、课改带给我们的体验与收获 (一)教师教学行为变了。 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变成了主导,把课堂还给了学

《中药药剂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中药药剂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从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更新、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等方面对《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从强化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注重团队意识的塑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标签: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对中药品种的开发、生产、评价等各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在中药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应本着以学生为本,应社会所需,适当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1《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思路 1.1教材内容的补充与更新 随着中药药剂学基础及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应及时地将中药药剂学领域的新进展乃至新的制药设备引入到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与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科研工作和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将科研成果与学生共享,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深入和提高。 1.2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 随着教学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多媒体教学在日常授课中产生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做到善用、慎用多媒体,既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又应避免过于繁复,结合传统的板书进行理论授课,效果更为理想。 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重视与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建立起有关中药药剂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制作涵盖中药药剂方面有关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各种相关的视频、flash动画及软件等内容,使学生从感性上深刻了解各中药剂型的制备过程。在实验课教学上,学生通过视频可以了解剂型的详细制备过程,再通过实验课上教师对于关键问题的讲解,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其对理论教学的理解。 1.3启发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课堂授课时,教师应重视启发教学,问题的选择应充分发挥中药药剂学课程自身的特点,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中联系较为紧密的实例,而将整堂课程内容完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行动研究实验报告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行动研究实验报告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发放。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论、研究类型。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它肯定了实践对理论、方案、思想、计划的检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研究的发展逻辑和人的认识规律。 针对日常教学中遇到的现实情况,本人采用了实践性行动研究和独立性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初一A班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实验性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实践,该班级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高涨,数学素养有所提高,现将具体的研究和实验过程总结如下: 研究包括四个阶段来进行: 一、计划 现状:将我所教的两个平行班的班级数学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进行了对比,发现经过初中半年的学习后,A班的数学成绩进步缓慢,与另一个班级的差距在加大。 存在哪些问题: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分析,初步得出结论,A班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学习中的竞争、合作意识不强,大多数学生的数学素养不高,没有形成成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计划: 方案设计一:课堂教学中,设置类似小组竞赛,限时回答等教书环节,引发学生竞争意识。 方案设计二:建立学习小组,在小组之间设置竞争环节,间接鼓励小组间合作学习和帮助学习。 方案设计三:进行相关知识点专题讲解和训练,加强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训练。 二、行动 方案一的实施:针对学生竞争意识薄弱的状况,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增加了限时抢答,小组竞赛等环节,并且对优胜个人和优胜小组给与各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组内容时,在全班范围内开展解题竞赛,单词获胜者在班级量化考核中每人每次加0.1分,连续10次获得加分奖励的学生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主要成果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主要成果 1.教材建设 (1)邱棣华、秦飞、王亲猛、夏雅琴编著的《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第1版,书号:ISBN 7040130742);(注:邱 棣华教授是刚刚退休的本课程组教授) (2)隋允康、王慕、邱棣华承担的“教育部网络课程试题库”也已正式结题,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过程材料力学习题库(分项目负责),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2004; (3)隋允康教授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的国外著名教材、James Gere英文版的材料力学(Mechanics of Materials)写序,强调教育创新的观点; (4)邱棣华主编、秦飞参编的《材料力学》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立项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 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7040144778)。 2.教学研究 近年来撰写了30多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完成本课程学生小论文集3册,承担了教育部、北京市和北京工业大学的教育教学多项研究课题,其中有 (1)“地方工科院校高等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体系研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计划”立项课题:(B17),隋允康等,2001; (2)“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工程力学”,北京市教委,隋允康等,2003; (3)“基础力学重点课程建设”,北京市教委,隋允康等,2003; (4)“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邱棣华、秦飞,2003-2004; (5)“北工大基础力学重点课程建设”,北京工业大学,隋允康等,2002; (6)“材料力学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北京工业大学,隋允康,秦飞,王亲猛,2001. 3.优秀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成果奖 (1)王慕(第4名),仿真应用力学实验,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 (2)隋允康获“北京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称号,2001; (3)“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开发与更新”,张亦良,王慕,李晓阳,邱棣华,隋允康,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1;

教学改革成果

技工类中职中专学院 学校课程体系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贯彻和执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不断加强管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课程改革。以改革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努力形成优势,办出特色,树立“品牌”,提高“品位”,力求在“做优”的基础上,把学校“做大”、“做强”。将我校几年来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培训,更新了观念建立了机构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我校把培训工作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始终。(1)加强校本培训,确保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校本培训是学校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学校有计划地组

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首先,我们坚持每周业务学习的制度,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邀请有关专家为全体老师做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拓宽教师的视野。其次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通过开设示范研讨课,让教师切实感受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增进对课程改革的感性认识。(2)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技能的提高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狠抓学历达标活动。要求任课教师的学历必须是本科,学历不达标的责成参加进修。目前我校任课老师学历达标率95%,已达标的教师我们鼓励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 二、是开展长短培训,到施工现场锻炼,狠抓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现场、到公司广泛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了解本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拿到较高的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3)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确保课改的有效运行。面对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建立了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汇报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大家好!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始于2012年初,我们的主要做法就是学习外地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取众家之长,全力打造符合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下面把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情况分四个方面做以汇报。 一、为什么要打造高效课堂 1、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课堂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被动接受,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课堂在“低效高耗”中前行,课堂效益不高,课后学生负担繁重,不会学,学不会和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2、落实新课改培养目标的需要 新课改特别强调以下培养目标: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显然要实现新课改的培养目标,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的。 要实现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学生也要转变学习方式,由原来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来体验学习过程,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3、外地高效课堂改革的触动 学校领导、老师多次到西峡、杜朗口、衡水等地考察学习。通过观摩这些学校的课堂教学,给我们带来的触动很大。我们看到:高效课堂发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在快乐的状态下求知,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技巧与方法,在学习中得到尊重,收获着成功。 4、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需要 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高考。高考命题要求:具体知识能力化,学科问题综合化,实际问题学科化,考查学生的是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效课堂恰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挖掘出学生的最大潜能。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是真正完成新课改的任务、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最佳出路。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山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组织实施“长治学院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 的客观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强化特色,注重内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发展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科学办学理念,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强化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促进我校本科教育规模、质量、特色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地方特 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型院校。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质量工程,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点突破,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形成重视教学工作、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通过3-5年的努力,使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范文

2020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范文 Contract Template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范文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 文章被异化为考试升学的“敲门砖”,偏重写作理论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创新表达,忽视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顾从考试出发照本宣科、按纲施教,而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拒之门外;只顾操练“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列在教学目标之外;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保险”,而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脑后。一言以蔽之,“作文”与“做人”被割裂开来,学生主体地位严重失落。许多学生在“八股文”式的训练中呻吟,作文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还造成了不

少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如惧怕心理――视作文为畏途,平时说话很流利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大脑短路,笔头卡壳”;应付心理――缺乏兴趣、热情,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训练任务,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借助各类写作辅导书,寻找“速成”的捷径。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学生变得对生活麻木、思想浅薄、认识偏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动”、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不会“笔动”,对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动”。作文教学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教学模式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目标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名目繁多的语文课题实验中,省教研室张伟忠老师主持的“初中语文以学为主教学改革实验”,是一个与新课标、新形势完全吻合的全新课题,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20xx年我们承担该课题的子课题――“‘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想借“以学为主”这一课题研究,深入探讨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促进我县初中语文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课题实验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本课题属于学科教学实验研究,侧重于实践应用。旨在树立“大语文”作文教学观,探索一条作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人的整

课堂教学改革初步成果汇报材料

课堂教学改革初步成果汇报材料 启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理念上切实转变,行动上深入研究,作风上求真务实。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个性化课堂教学,在全校形成浓厚的课改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学初,我校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召开了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针对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专题研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梳理,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新学期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工作思路、工作目标与工作措施等,提出了“352”的智慧课堂教学。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综合部署 为了进一步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推行新的教学模式,我校通过校务会研究决定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及负责工作如下: 1、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张东平(全盘负责各项工作) 副组长:李金平(直接负责各项工作,领导教研组长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组员:邹金兰包爱红颜爱军高峰青杜芸芸王宗霞徐博(积极配合,全面工作) 2、备课组 语文组:组长:杜芸芸

数学组:组长:颜爱军 英语组:组长:王宗霞 综合组:组长:徐博 主要职责:落实备课;审核、审批教案;指导备课。 3、年级组 一年级:组长:包爱红 二年级:组长:邹金兰 三年级:组长:徐博 四年级:组长:李金平 五年级:组长:颜爱军 六年级:组长:张东平 主要职责:本年级各项工作指导;召开研讨会等。 4、督察组 组长:张东平 副组长:邹金兰 组员:原莲梅刘雪娟韩立军包小兰曾彩云高峰青 职责:督查备课、上课、听课、作业、研讨等;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阶段性工作。 二、模式汇报 (一)“352”模式 高效课堂“三五二模式”指的是:“三”指教学设计分三步,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课后辅导;“五”课堂设计五环节,预习导学,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杜须录 单位:市汝州市第三初级中学 课题组成员:董晓晖、杰、红军 摘要: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容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特定目标。课题通过多种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辐射多种学科,构建了一批优质高效的学科教学形式,建立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县属初中,位于城区西部,学生基础较差,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校周围的环境复杂,学校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进行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学校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但在调研考试和一些家长片面追求高分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老师们不得不实施灌输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等短期有效的强化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违背了素质教育和课程目标的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足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妨碍。近几年,教育教学领域不断进行着更新和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课

程改革的集中反映。所以,我们需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转变和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的课题,在全校围展开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学策略理论,为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目标。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新课程主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价值,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3、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学策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师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优化和改善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改革方案

教学改革方案 篇一: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精神,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参照南安市确定实施“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学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为目标,以聚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渐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二、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率先推行“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模式,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特色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推动学校管理精细化、教育科研校本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标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教改实验切实解决传统教学中轻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教学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引导实验教师认真领会有效教学的精神实质,吃透实验各环节的操作要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改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推出一批教学水平能体现新课程特点,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骨干,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深化校本教研,提升教育科研水平。以“改进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突破口,把“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有效教学与我校校本教研制度结合起来,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等形式,研究和解决有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效率,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以有效教学 研究为核心的教研机制,真正让校本教研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施“有效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将以推进“有效教学”改革为契机,有针对性的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应“有效教学”的管理机制,真正落实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管理改革促质量提升,不断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