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颈椎病经验探析
名老中医治脊髓型颈椎病的经验

名老中医治脊髓型颈椎病的经验1. 引言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传统中医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名老中医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2. 名老中医的背景名老中医指的是在中医行业有着较高知名度和丰富经验的中医师。
他们通常具有多年临床经验,深谙传统中医理论,并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3. 名老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理论依据名老中医认为,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肌肉筋膜失调等引起的。
他们注重通过调整全身气血运行状况,改善颈椎周围组织的供血和营养,从而达到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目的。
4. 名老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名老中医通过综合运用针灸、中药、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4.1 针灸针灸是名老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特定穴位刺入针具,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
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天柱、大椎等。
名老中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4.2 中药名老中医通常会配制一些中药方剂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这些方剂根据不同人群和不同阶段的病情进行调整,以达到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红花、桂枝等。
4.3 推拿推拿是名老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另一种常用手段。
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颈部和周围肌肉,舒缓疼痛,改善血液循环。
名老中医掌握了多种推拿技巧,如揉、捏、推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5. 名老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注意事项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时,名老中医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5.1 全面评估名老中医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具体症状、体质以及生活习惯等。
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2 饮食调理名老中医认为,合理饮食对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至关重要。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推荐适宜的饮食,如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颈椎病是一种颈椎退行性疾病,影响着许多成年人的健康,同时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其治疗一直是中医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一、中医综合疗法介绍中医综合疗法是指从中医学角度综合运用针灸、推拿、中药、康复等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个体化的治疗。
这种综合疗法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达到治疗病疾的目的,还能够改善身体的免疫力和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综合疗法主要是以针灸、推拿、中药和康复为主要治疗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重要治疗方式之一,能够刺激穴位及其相关神经末梢,激活其的生理功能,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精气神状态。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医师会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2.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手法操作来改善机体功能状态,达到调整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等作用。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而言,推拿能够改善颈部肌肉僵硬、肩膀酸胀等症状。
3.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通过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作用于机体达到治疗效果。
中药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能够缓解疼痛、消除肌肉痉挛和改善神经病变等。
4. 康复疗法康复疗法是对疾病患者进行的功能恢复训练、作业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以达到改善患者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1. 显著缓解疼痛针灸、推拿和中药疗法都能够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颈部酸胀和肩膀疼痛等症状。
2. 改善神经失调症状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失调症状即手指麻木、手臂无力、头晕等症状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这是由于推拿、针灸能够刺激穴位及其相关神经末梢,激活其的生理功能,从而缓解神经系统症状。
3. 有效预防复发综合疗法的效果还体现在有效预防颈椎病复发方面,渐进的引导颈椎病患者自己从内到外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调整个人的情绪和改善日常姿势,使自身达到长期稳定疗效。
颈椎病的中医综合疗法

颈椎病的中医综合疗法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由于颈椎软骨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
中医综合疗法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的优势。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推拿治疗。
一、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综合疗法的核心之一,通过中药的内服外用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和治愈疾病。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白芷、当归等,它们具有活血止痛、缓解局部炎症和促进颈椎部位血液循环的作用。
患者可依据中医师的开方,按时、按量服用中药,并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的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二、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综合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颈椎病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手法包括温针、平补平泻、拔罐等,这些手法能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不适。
患者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身体放松,避免过度紧张。
三、推拿治疗推拿是中医综合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按摩、推拿颈部来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拨痛、抓揉、提拉等,这些手法能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疼痛症状,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患者可以根据推拿师的指导进行家庭自我推拿,也可以定期前往专业推拿机构接受专业治疗。
中医综合疗法的疗效被广大患者所认可,但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安排。
中医综合疗法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良好的配合,包括按时服药、遵循针灸治疗和推拿治疗的规范操作等。
其次,坚持适量运动,保持正确的姿势。
颈椎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包括颈椎操、颈部按摩等,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受凉。
最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颈椎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关,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避免长时间低头、久坐等不良姿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疗法是颈椎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其中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推拿治疗。
治疗颈椎病临床经验

治疗颈椎病临床经验颈椎病属中医“痹证”“头痛”“眩晕”等范畴。
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肝肾二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邪气则以风寒湿、瘀血、痰浊为主。
治疗上以祛邪扶正、强筋健骨为法。
1.辨证分型①肝肾亏虚:症见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双下肢无力,甚则头重脚轻不能行走;耳鸣,遗精,肢麻。
偏于肾阴虚者,症见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于阴虚肝阳上亢者,症见头胀痛、易怒、耳鸣、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偏于阳虚者,症见畏寒、肢冷、四末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
感受外邪:症见颈部疼痛,不能转侧,伴有头痛眩晕,转颈尤甚,耳鸣,呕恶,舌淡,苔白,脉滑数。
痰湿阻滞:症见眩晕,头重如裹,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舌胖暗,苔黄腻,脉滑。
②血瘀痹阻:症见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头、颈、肩、背及肢体疼痛、麻木,其痛多为刺痛、固定不易,局部压痛,夜间加重,甚则伴有肌肉萎缩,或见肢体无力或拘挛,舌淡暗,有瘀斑,脉沉细涩或弦涩。
2.治疗方法治疗以祛邪扶正、强筋健骨为法。
颈椎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时应该详审患者虚实证候,在以实证为主时,不忘其本虚;在以虚证为主时,应注意防止其向实证转化。
经络不通,以通为主;肝肾亏虚,以补为主。
治疗中通补兼施,灵活掌握“通”“补”轻重比例及先后顺序。
①肝肾亏虚:以补益肝肾为主。
偏阴虚者,以滋阴为主,佐以温阳。
偏阳虚者,以温阳为主,辅以滋阴。
取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意。
偏于肝阳上亢者,以滋阴平抑肝阳为主。
滋阴以左归丸加减;温阳以右归丸加减;肝阳上亢以天麻钩藤饮加减。
在应用上述3个方剂时均可加狗脊、川芎、僵蚕、姜黄、萆薢、葛根、骨碎补等舒筋活络、散风祛痰的药物。
②感受外邪:以散风祛寒通络为主。
方用羌活胜湿汤加片姜黄、白芷、狗脊、丹参、骨碎补。
③痰湿阻滞: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主。
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狗脊、佩兰、郁金、薏苡仁。
④血瘀痹阻:以活血化瘀、疏通脉络为主。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鸡血藤、姜黄、骨碎补、地龙。
中医治颈椎病经历

中医治颈椎病经历我曾经患有颈椎病,而这个病让我苦不堪言。
我在前两年一直忙于工作,忙碌的职场让我每天都是在电脑前度过。
时常出现头晕、头痛、颈部疼痛的症状,我一直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我认为这只是正常的工作状态。
直到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症状,我觉得似乎颈部的肌肉像是越来越僵硬了。
我尝试按摩,但是没有效果。
而且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了。
这个病成了困扰我生活的要害。
我去看了医生,诊断结果是:颈椎病。
医生给了我药物,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我每天的工作无法停下,但身体的不适逐渐加重。
最终,我决定去看中医。
中医师钟老师细心听了我的症状,说我的颈椎病主要是气血不畅所导致的。
钟老师告诉我中医治疗主要是解决慢性病,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本身,还包括通过调节身体的机能、生活习惯和心理、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平衡,达到身心的健康。
钟老师让我来48次的访问中,开始进行中医治疗。
刚开始我对中医的治疗有点不放心,我担心会让我的身体更糟糕。
但是钟老师非常耐心地告诉我,只要按照他的建议进行,我的颈椎病不仅可以缓解,还可以大大改善我的身体状况。
我先是做了一些中药温热敷的治疗。
中药温热敷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中医方法,被广泛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渗透到身体里面,扩张毛细血管和毛孔,促进肌肉及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帮助消除疼痛。
中药温热敷加上拔罐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帮助我舒缓颈部的痉挛。
当然,中药温热敷和拔罐是可以一起应用的,效果更好。
诊所还采用了針灸治療,針灸被認為是透過針對身體的穴位,从而影响人體氣的畅通和血液流通。
针灸帮助我协调身体的机能,同时调节骨骼、神经和肌肉系统的协调和平衡。
经过多次的针灸治疗,我的颈椎病得到了显著改善。
中医整体调理包括食疗、推拿、气功等许多方面。
本人也通过早上的晨运,调整饮食,使身体真正的得到了愈合。
现在我对中医的看法已经完全改变了。
我深刻认识到,中医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身体治疗疾病,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治疗颈椎病经验三法

治疗颈椎病经验三法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颈椎病为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中医“痹证”、“眩晕”范畴。
经络气血不通是导致颈椎病的主要病因,治宜活血通络,解痉除痹,方以葛根桂枝汤加减为主。
此方源于《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方中葛根解肌通痹,桂枝温经通阳,白芍养血通络。
再配合其余辨证药物加减,共奏活血通痹之功。
结合西医辨病,例如颈型颈椎病酸痛大多局限于一定部位,重着不移,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或涩,中医属气滞血瘀型,多以本方加川芎、元胡、伸筋草、丝瓜络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颈项僵硬,并放射至上肢,引起手臂拘痛或麻木,且痛无定处,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此为经络受阻,气血痹阻,风淫筋脉所致,多以本方加全蝎、地龙、蜈蚣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目眩,纳呆,舌质红、苔白腻,脉滑,多属痰湿阻络,气血运行不利,脑失所养,以本方加莱菔子、白芥子、苏子、丹参、天麻、钩藤等。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多见头痛或偏头痛,行动不稳,伴有心悸不宁,或血压时高时低,或伴有失眠多梦,多汗,舌质红、苔薄白腻,脉紧等症,多为气血亏虚,经脉失养而经络不通,以本方加黄芪、白术、夜交藤、当归等。
脊髓型颈椎病多见上肢麻木酸胀,颤抖无力,下肢痿弱笨拙,甚则发生偏瘫,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等症,中医认为乃肾精亏虚,经脉失养所致,多以本方加熟地、独活、木瓜、杜仲、枸杞子、鹿角片等。
2.内服与外用相结合除了以上内服中药之处,外用药枕治疗颈椎病,也取得良好疗效。
药枕主要由蔻仁、益智仁、红花、当归、肉桂、冰片五种药及黄豆组成,用上述五种药与1.75kg黄豆拌在一起,拌匀后装入长40cm、宽20cm的白帆布袋中,缝合袋口,制成圆柱形枕头,嘱患者每晚将药枕置于后脑枕部,以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有助于药味渗入经络,并可让颈肌处于最放松状态,有利于气血运行,通则不痛。
3.推拿与锻炼相结合首先使用基础手法,选用滚法、揉捏法、点按法、分筋法放松颈部、肩背部肌肉,总共十余分钟。
中医治疗颈椎病心得

中医治疗颈椎病心得一、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整体认知咱都知道,颈椎病可太折磨人了。
脖子酸、疼,有时候还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
这颈椎病啊,在咱中医眼里,它可不是个简单的骨头问题。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脖子出问题了,可能和身体其他地方也有关系呢。
1、中医对颈椎病病因的看法从中医角度来说,颈椎病的病因可复杂啦。
比如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这就会让颈部的气血运行不畅。
气血就像河流里的水,一旦不顺畅了,就会在这儿瘀滞。
还有啊,年纪大了,肝肾不足,筋骨就不像年轻时候那么强壮了,这也容易引发颈椎病。
就好比一棵大树,根不牢固了,枝干就容易出问题。
2、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思路中医治疗颈椎病主要就是想办法让颈部的气血通畅起来,然后补补肝肾,强筋健骨。
怎么让气血通畅呢?那就得靠一些方法啦。
二、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方法1、针灸治疗针灸可神奇了呢。
通过把细细的针插入特定的穴位,就像给身体里的气血开了条小通道。
比如说大椎穴,这个穴位在治疗颈椎病的时候可关键了。
针灸师把针扎进去,然后轻轻捻动针柄,这个时候啊,患者可能会感觉到一种酸麻胀的感觉,这就是气血在被调动呢。
而且针灸还能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让身体自己去修复那些出问题的地方。
2、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一把好手。
按摩师傅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
他们在患者的颈部、肩部来回揉捏、推拿。
先放松肌肉,因为很多时候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肌肉都特别紧张,就像绷紧的橡皮筋一样。
按摩师傅会从肩部开始,慢慢往上,用不同的手法,比如揉法、滚法、按法。
揉法就像揉面团一样,轻轻的、软软的,让肌肉放松下来;滚法呢,就像小轮子在身上滚动,力度适中,能把肌肉深处的紧张都给赶跑;按法就是找到一些关键的穴位或者痛点,用力按下去,这一按啊,能把堵塞的地方给打通。
3、中药内服中药内服也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法。
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来开药。
比如说,如果是气血瘀滞型的颈椎病,可能就会开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像桃仁、红花这些。
探求中医药治疗颈椎病方法

探求中医药治疗颈椎病方法1针灸疗法针刺疗法周平通过对比应用针刺疗法与牵引疗法对颈臂疼痛症状、静息状态肌张力RAUC、收缩状态肌张力AAUC的改善情况发现,针刺可有效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斜方肌的肌张力,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整体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蔡玉梅等人从选穴入手,采取祛风通络、和胃健脾、益气养血等辨证施治的方法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电针疗法陈双岭等人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并应用电针刺激此穴位的方法为其进行治疗,结果发现,与应用普通针刺疗法(针刺患者双侧的大椎穴、天柱穴和夹脊穴等穴位)相比,应用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更好。
滕春光等人将1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患者单纯应用电针疗法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联合应用辨经取穴针刺疗法和电针疗法进行治疗。
结果发现,联合应用辨经取穴针刺疗法和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更好。
水针疗法王洪宇等人采用穴位注射夹脊穴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将其治疗效果与用推拿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推拿牵引疗法的疗效。
同时,刘悦平[11]对穴位注射颈夹脊穴在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穴位注射颈夹脊穴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穴位的镇痛效果。
另外,曾顺军等人[12]还对应用哪种药物进行穴位注射治疗这种病的效果更好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应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混合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更好。
针刀疗法何云清等人[13]采用小针刀松解项筋膜及枕下肌的方法为67例由上位颈椎神经根压迫而引起的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了治疗,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
蔡伟等人[14]在100例颈椎病患者的风池穴、颈夹脊穴等穴位的周围寻找痛点并为其行针刀松解术,同时配合穴位注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形成 了衷 中参西的 中医辩 证体系 : 风寒 痹阻证( 颈
作者单位 : 7 3 0 0 5 0甘肃 兰州 , 甘肃省中医院整复骨科
【 关键词】 颈椎病 ; 中医; 治疗 ; 经验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7 2 5 ( 2 0 1 3 ) 1 2 — 0 9 3 3 — 0 2
颈椎病为 临床常见病 、 多发病 , 一般指 由于颈部 骨骼 、 软骨、 韧带 的退行性病变而 累及周 围或邻近 的 脊髓 、 神经根 、 血管及软组织 , 是一个包括多种病理改 变 的综合征…。在现代社会里 , 工作方式 的变化及生 活节奏 的加快 ,使得人们 长时 间伏案屈颈 的频度增
参考文献
[ 1 ] 王 宗太 . 超 声检查 在 健康体 检 中 的意义 [ J ] . 慢 性病学 杂 志 ,
2 0 1 0 , 1 2 ( 7 ) : 6 5 0 — 6 5 1 .
总之 , 超声 具有无创性 , 操作简单 , 价格较低 , 可 以动态观察等特点 , 是职业健康体检肝 、 胆囊 、 脾、 肾、
中医综合治疗颈椎病经验探析
王亚伟 邓 强
【 摘要】 通过 3 年跟 师学习 , 总结姚 树 国主任 医师诊 治颈椎病 的临床经验 。从中 医辩证 角度探讨颈椎 病 的病 因病机 , 提 出更
优化 的治疗方案 。颈椎病的病 因病 机方面 , 重视风寒 湿致病 、 气虚血瘀致病 ; 在治疗方 面 , 主张辨病与 辩证相结合 、 内病外 治、 综合 治疗 、 动静 结合 。名老 中医的学 术思想值 得我们去挖 掘整理并传承发扬 。
1 颈椎 病 的病 因病 机
颈椎病不仅与风寒湿三邪密切相关 , 也 痹论》 云: “ 风寒湿三气杂 至, 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 盛者为行痹 , 寒气盛者为痛 痹, 湿气盛者为着痹 。” 清代名医董魏如在其所著《 医
极》 中指出 : “ 痹非三气 , 患有痰瘀 ” 。颈椎病的病程往
化而生 ” 的局面 , 可见颈椎病 的根本病 机是 “ 气 虚血 瘀, 本虚标实” 【 3 】 。因此姚老师认为颈椎病是一种复杂 的疾病 , 虚实夹杂 , 缓急有别 , 需辨病与辩证相结合 ,
学平衡 由两大部分维持 ,即内源性稳定包括椎体 、 附
件、 椎间盘及与之相连的韧带结构 , 其作用为维持颈椎 的静力平衡 ; 外源性稳定主要为颈部 的肌群 , 其作用为
膀胱 、前列腺异常及子宫附件等脏器 的首选方法 , 且
[ 2 ] 李群英. 1 0 7 6 例职工腹部 B 超体 检结果分析 [ J ] . 武汉科技大学学
报( 自 然科学版 ) , 2 0 0 1 , 2 4 ( 2 ) : 1 9 1 — 1 9 2 .
[ 3 ] 张琼. 超声诊 断仪在企业 职工健康体 检 中的应 用价值[ J ] _ 职业卫
汤加 减 以达 到益气 化瘀 的 目的 。
大, 故颈椎病 的发病率不断提高 , 且发病呈现年轻化
的趋势 , 有调查显示 , 全 国大约有 7 %~ 1 0 %的发病率 , 5 0 岁以上人群 中发病率高达 2 5 % 左右 l , 严重影响患 者 的生活质量 。我师从甘肃省 老中医药专家姚树 国主任 医师学习 3 年, 在颈椎府诊治方面颇有心得, 现营 故N - F 。
甘肃 医药 2 0 1 3 年第 3 2 卷第 1 2 期
G a n s u M e d i c M J o u m M, 2 0 1 3 , V 0 1 . , :
・
9 3 3・
明超声对脂肪肝 、 肝囊肿 、 胆结石 、 胆息 肉、 肾脏疾病 ,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 前列腺增生及部分胰腺、 脾脏疾 病的诊断率较高, 是诊断以上疾病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 。
生与病伤 , 2 0 0 5 , 2 0 ( 2 ) : 1 3 3 .
诊断符合率高 , 在职业健康体检 中有着非 常重要 的作
用, 是体检首选 的必不可少的检查项 目。
[ 4 ] 周永 昌 , 郭 万学 . 超声 医学 [ M] . 第 6版 . 北京 : 人 民军 医出版 社 ,
2 0】 2 : 8 2 4 .
往较长 , 早期风寒湿邪久留不去 , 流注经 络 、 血脉 、 关
节, 导致“ 荣血泣 , 卫气去” 的邪正纠结的病理变化 ; 到 中后期 , 则正不胜邪 , 缠绵不 愈 , 气虚血瘀 , 出现所谓 “ 积劳受损 , 经脉之气不及贯串” “ 血气不和 , 百病乃变
2 . 3 内病外治, 强调手法、 牵引 颈椎 的正常生物力
型) 、 瘀 血痹 阻证 ( 神 经 根型 ) 、 痰湿 中阻证 ( 椎 动脉 型 ) 、
肝阳偏亢证( 交感神经型) 、 脾胃虚弱证( 脊髓型) 。
2 颈椎 病 的治 则
2 . 1 从痹论治 颈椎病除 因正气不足 、肝肾亏虚之 外, 外邪风寒湿乘虚而人, 阻滞经络气血亦是其发病的 重要 因素 。姚老师在临床上治疗颈椎病善于随证加减 配伍 : 风盛者加秦艽 、 羌活 、 独活等 ; 寒盛者加干姜 、 制 附子等 ; 湿盛者加防己、 木瓜等 ; 伤于上肢加桂枝、 桑枝 等; 伤于下肢加牛膝、 木瓜等 ; 伤于阳明经加藁本、 细辛 等; 伤于太 阳经加 白芷 ; 瘀血疼痛加桃仁 、 红花、 乳香 、 没药等 ; 气血虚弱加黄芪、 熟地等 。 2 . 2 从瘀论治 颈椎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增 长、 体质 衰弱有关 , 正如古人云“ 元气损伤、 血行无力” 。姚老师 认为颈椎劳损后必有瘀血阻络,不通则痛 ; 若瘀血不 除, 新血难生 , 必致气血虚弱 , 气虚无力 , 血行不畅 , 经 脉不能荣养 , 不荣则痛。 正如清代名 医余听鸿认为 : “ 久 病人络 , 气窜人络 , 被瘀阻者不通则痛” , “ 久痛伤络 , 累 及奇经带脉之隧道被气血阻滞 ” 。 姚老师善用身痛逐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