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行为动力

第八章  社会行为动力
第八章  社会行为动力

第八章社会行为动力

第一节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

一、社会行为及其动力系统

(一)社会行为的概念

社会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在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为满足自身或所属群体的需要所做出的行为

(二)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

二、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本能

本能(instinct)是个体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的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倾向。

人的社会行为,是本能使然还是后天的学习或经验使然?一直是心理学家争论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相信某些特定的社会行为是有其生物基础的。尤其在人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的时候,或者对那些较为简单的社会行为而言,本能的作用更为突出。

随着个体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学习和经验日益丰富,在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程度上,本能的作用在逐渐减少,后天的学习和经验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加。本能在社会行为动力系统中的作用在后面有详细的阐述。

(二)社会情感、价值观、信仰

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人们通过学习获取经验,内化社会或群体的规范,形成自己的社会情感、价值观和信仰等。有关社会情感、价值观、信仰及其调节作用分别在本章第五、六节进一步探讨。

(三)需要(行为的根本动力)

需要及其满足在人的生活中具有目的性意义。需要转化为内驱力(drive)的作用机制源自机体均衡作用。

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的需要。个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由此而决定的社会行为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关人的需要及其理论,将在本章第三节作进一步探讨。

(四)动机

动机是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活动的直接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动态化和具体表现。

1.动机对社会行为的支配作用

动机的支配作用,表现为对社会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或停止。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

例如,一个人需要钱,目的是买一辆小轿车。为什么要买车呢?原来是同事都有了自己的轿车,不买就没有面子。在这里,买车只是手段并不是动机,维护自尊才是动机。动机为个体行为提供力量,例如这个人维护尊严的动机为他买车行为提供了支持,为他排除障碍、千方百计实现目标提供了内驱力,比如说服家人同意买车,开源节流筹钱。

2.动机强度和行为效率

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 & Dodson, 1908)研究表明,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作业成绩下降;最佳的动机强度与工作难度有关。在简单的工作情境下,较高的动机强度会导致较佳的成绩;在难度适中的工作情境下,中等强度的动机会导致最佳的成绩;而在难度较大的工作情境下,较低的动机强度会导致较佳的成绩(图3-2)。这一有关动机强度、工作难度、作业成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被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这一定律同样能解释社会行为。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本身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例如,有人创造一个新工具,虽然外人未表扬他,但他感到自我满足,还想继续干下去。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指出,内部动机由三种内驱力引起:一是好奇的内驱力,好奇心也就是一种求知欲;二是胜任的内驱力即好胜心,好胜心就是一种求成欲;三是互惠的内驱力,人们需要和睦共处、协作活动。

心理学家认为,对活动的探索、好奇等内驱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且,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动物也有。比如,动物学家哈洛(Harlow,1950)以红毛猴为实验对象,让猴子解机械谜,结果,猴子不仅能解开搭扣,还能打开后再把它装好。

猴子每次成功地解谜后都给它带来了满足感,并不需要其他报酬,而这正是受猴子所具有的好奇心驱使。人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与探索就是受好奇心驱使的求知欲。

外部动机不是因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产生行为的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推动个体去行为的动力。例如,有人为了争取成为先进工作者而努

力工作,或者为了避免挨批评而完成工作指标,这是为受他人表扬或为免受他人批评而做好工作,并不是对工作本身发生兴趣。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发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在有些情况下,对一个由内部动机引起的行为给以奖励,反而会削弱内部动机。社会心理学家狄西(Deci)用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实验是让被试做一种非常有趣的解谜游戏,对其中一半被试给以外部奖励(钱),另一半被试则无任何报酬。不久以后,要全部被试作自由选择,是继续做解谜游戏,还是做其他事情,实验者观察被试在这项由内部动机引起的活动上所花费时间的长短。狄西发现,给了钱的被试在解谜游戏中所花的时间比不给钱的被试少,这就表明,由于加强了外部动机(付钱),他们的内部动机被削弱了。狄西指出,如果一个人本身对某项活动很感兴趣,随即又受到外部奖励时,就很可能把本来由内部动机引起的活动看作为外部动机引起的活动。

(五)诱因

凡是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称为诱因(incentive)。诱因又分正负两种:凡是能引起个体趋近或接受并因之获得满足的刺激,称为正诱因,如各种奖励(美味的食物、金钱、崇高的荣誉等);凡是能引起个体躲避或逃离,并因逃避而感到满足的刺激,称为负诱因,如各种惩罚(肉体的痛苦、自由的剥夺、人际的疏离等)。

诱因是促使社会行为产生的外部因素,但要通过内部因素(如认知评价、需要、动机)起作用。诱因首先要能够引发个体的需要,然后才能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

第二节本能

一、本能理论

(一)麦独孤的本能论

麦独孤于1908年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在书中麦独孤构建了一套以遗传本能和相应的情绪以及后天形成的感情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行为的学说。他认为心理学应该以本能、情绪和意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本能,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行为推动力,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人类的动机就是这些本能。

麦独孤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本能,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行为推动力,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人类的动机就是这些本能。

麦独孤列出了多达121种的人类本能:逃避本能、自炫本能、拒绝本能、生殖本能、结群本能、斗争本能、自卑本能、获得本能等。

他认为,每种本能都有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动成分。认知成分是对能满足本能的某个对象的认知;情感成分是该对象在有机体身上唤起的情感或情绪体验;意动成分是朝向或远离该对象的努力。

(二)洛伦茨的习性论

习性论

印刻现象

他解释说,鹅生来就有一种特性,会在某一特定时期,把母体的特征印入到代替物中,使它具有母体特征,这叫做印刻现象(the phenomenon of imprinting)。

后来学者则认为印刻现象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双重作用的结果。

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洛伦兹(K. Z. Lorenz)的习性论也属于本能论范畴。他在1963年发表《论侵犯》(On Aggression)一书。1973年,他与另外两位学者因在“有机体与个体发生以及社会行为类型”方面的研究而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劳伦兹认为,任何一种动物都有该物种的特有的行为,即其习性。他发现,在幼年的关键时期,幼鹅会跟随在他们所看到的任何移动的大物体后面,如同跟随母鹅一样(图3-3),且以后都是如此,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

(三)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也是广为人知的一种本能论。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各种本能的欲望所驱使,在这些本能中,他特别强调性本能,将其称为“性欲力”或“性能量”(libido,译作力比多)。这些性欲力在人体内逐渐积累,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发泄出来,因而成为了人的一切行为的源动力。晚年的弗洛伊德对其理论作了些修改,认为人有两种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表现为学习、创造、发展和建设等行为,而死本能表现为破坏和侵犯行为。

二、本能论的贡献与局限

思考:

本能理论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重视本能对行为的影响又成为了一种新趋势。但是所关注的重点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能,而是基因所固有的潜能对物种特有行为的影响,以及这些潜在的行为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行为。

第三节人的需要及其理论

一、需要的实质及分类

(一)需要的实质

需要是人对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的要求。如食物,是维持人生存的条件;一定的人际关系,也是维持正常的身心存在的条件;学习,同样是身心发展的条件。

人为了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条件的保障,这些条件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具备并

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

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自觉性,这表现在其内容和获得满足的手段上,人的需要受到意识的调节和控制。

人的需要是人的天然的、必然的内在规定性。人的需要是人的权利、价值、尊严之所在。需要是人从事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二)需要的分类

1、根据需要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生存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依赖。有物质性的,比如,饮食等;有机能性的,如运动、睡眠等。人的生理性需要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使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食生肉来解除的饥饿”。

社会性需要则是指人对群体生活与文化精神生活的内在要求。比如人际交往、追求真、善、美等。

2、根据需要的满足对象不同,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物质

性需要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是其它一切需要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精神性需要则是指个体对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求,是属于对观念对象的需要,包括个体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力资源,进行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活动的才能,也包括对文化成果的享用,比如,对艺术美的享受。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理论中最有代表性、影响较为深远的是马斯洛(A. H. Maslow,

1908-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954)提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揭示了人的活动的动力基础结构:

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精髓:

基本需要——似本能、潜能

匱乏性需要(deficiency needs)和成长性需要(growth needs)

需要的发展——需要优势的更替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需要

马斯洛将自我实现视为人性的本质。他认为任何生命生来就具有实现其潜

能的倾向,人更是如此。自我实现就是个体使自己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人成为人自己!

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达到这一人生最高境界的人是少数。然而,自我实现

并非普通人所不可企及的,运动员、工匠乃至家庭主妇都有可能获得自我实现的体验(高峰体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受到了一些批评。

第一、个体的高层次需要和低层次需要不能同时驱动行为的观点受到质疑。

第二、关于这一需要层次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以美国社会为蓝本的,美国是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自我实现的需要比爱与归属需要的层次要高,但是对于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而言,爱与归属的需要可能要居于自我实现需要的层次之上。这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三、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出发,形成了关于人的需要的基本观点:一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

二是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享受需要是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人追求舒适生活、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为了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它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社会进步所趋向的目标。三是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离开了现实的生活,任何需要都将不复存在。

四、中国的需要观

我国关于需要的最早探讨是以欲望论的形式出现的。古人早就提出了本能和共同欲望的观点,如“食,色,性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者,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中国古代也提出了“需要的满足有先后、基本生理需要满足了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这样的观点。如,“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

王启康把人类的需要划分为存在性需要和机能性需要。存在性需要就是关乎个体的生存的基本的需要,机能性需要指个体为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发展以及为拥有更多的资源而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都是有一定的社会功能的。

第四节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的界说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从性质上而言,包括生理动机与社会动机。生理动机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理需要为基础,如饥、渴、疼痛、母性、睡眠、排泄等。生理动机会驱使有机体采取相应行动以维持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平衡。但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即使是生理需要的满足还是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很少有纯粹的生理动机。由于个体用以满足其需要的对象和手段一般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动机都具有社会性

社会动机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社会动机具有持久性,其内容十分丰富。人类的社会行为比本能行为要多得多,也复杂得多。每一种社会行为的

背后除了可能有的本能因素作用外,都受到社会动机支配。

(二)社会动机的类型

麦奎尔(McGuire)将人类的社会动机分为认知性社会动机和情感性社会动机。认知性动机引导个体寻求真相,为社会行为提供向导;而情感性社会动机驱使个体满足自尊,为社会行为提供能量。

根据动机所指向的对象不同,可以将社会动机分为亲和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社会赞许动机。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的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想要克服困难、施展能力,尽可能快而且尽可能好的完成某些困难的工作的一种欲望或倾向。

——默雷成就动机是个体在做事时与自己所持有的良好或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或欲望。

——麦克里兰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宏观层面——社会文化因素

微观层面——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受教育程度、个性特征

阿特金森关于成就动机的理论

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当个体面临具体任务时,这两种动同时起作用,但两种动机的强度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

Ts=Ms×Ps×Is

Taf=Maf×Pf×If

Ta=Ts-Taf

成就动机的测量

主题统觉测验(TAT)

梅德勒——沙拉松测验焦虑问卷

成就动机的本土化研究

余安邦和杨国枢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形成了一个

本土化的成就动机概念模式

沙莲香对这两种取向的成就动机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三、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又称结群动机,指个体要与他人在一起、要加入某个团体的倾向。

这种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具体表现为个体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与赞赏。

亲和动机的理论解释

本能论的观点

亲和动机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结群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

结群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强化形成的。 沙赫特的?°恐惧?a?a亲和?±假说

适度的恐惧唤起是促使人们结群的原因,经历过不安和焦虑而有恐惧唤起的人亲和倾向更强。

四、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指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动机。在人际交往中,权力动机表现为驱使一个人总是力图说服他人、支配他人,许诺、威胁、引用权威人物的话给他人分派任务,容易与他人对抗。

权力的特点

1.权力是一种互动关系

某个人或某些人具有对其他人产生他或他们所希望的影响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中,人们拥有不同的权力。

2.权力一般与资源的控制和利用

权力资源是权力主体可以用来影响权力客体行为的基本手段,包括奖赏、惩罚、信息、专业知识等。权利资源的分配往往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决定的。例如,在工作上,上级比下级有更多的权力;在知识上,专业人士比非专业人士有更多的发言权。

3.权力往往体现为一种价值控制

即一方通过控制他人认为有价值的事物,而控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当对方不再认为那些事物有价值时,由此带来的权力就消失了。

4.权力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

无论这种服从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权力类型

强迫性权力

合法性权力

奖励性权力

专家性权力

关系性权力

信息性权力

联系性权力

五、社会赞许动机

人类个体有一些行为在于取悦别人,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重要他人的肯定。

如果做了一件事得到别人的夸奖,就会感到满足,这类行为动机叫做社会赞许动机。

这一动机引起的行为首先和较多的见于儿童。如婴儿在做出某些逗人喜爱的动作后,母亲便微笑、点头、抚摸婴儿,久而久之,婴儿便懂得了行为与赞许间的关系,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巩固和发展。学校的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而主动去进行某种力所能及的活动。

成人也会寻求社会赞许,并在得到社会赞许后往往更加奋发向上。

人生需要喝彩!学会欣赏赞美他人!

第五节社会情感

一、情绪、情感和社会情感

(一)情绪与情感

情绪是一种以生理唤起水平、表情和主观感受的变化为特征的心理现象。

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常常被认为是情绪的核心成分,或称为情绪性感受。

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

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无论从种系或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

从稳定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感受是社会化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结果。因此个人的情感是社会情感。广义的社会情感包括个人情感。社会情感作用于人的认知评价系统进而影响着人的动机与社会行为。社会情感是社会行为的重要调节因素。

不过一般谈到社会情感主要指社会成员的共同情感,它是在人际互动中个体情感相互影响的结果。表现为人际情感、群体情感、民族情感、宗教情感等。(二)情感和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主要指社会成员的共同情感,它是在人际互动中个体情感相互影响的结果。表现为人际情感、群体情感、民族情感、宗教情感等。

人际情感——人际交往中与交往对象所产生的共同情感。

群体情感——在人际情感基础上产生的,是特定群成员对刺

激事件的共同体验和感受

民族情感——在人际情感的基础上产生的范围更大的群体情

感,是以民族文化传统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民族

之情。

宗教情感——是对非现实力量的崇拜。

(三)社会情感的特点

社会情感具有群体性特点

社会情感具有共同性特点

社会情感具有社会影响力

二、社会情感理论

(一)拟剧和文化理论

拟剧和文化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针对特定情境的舞台化表演行为,周围的人则是观众。这种表演以文化信念和规范为脚本,它规范了在特定情境中,人们应该如何体验和表达情感。

(二)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把自我和身份作为解释情感的核心动力机制,认为自我是一个控制系统,将采取多种协调自我、他人反映、文化引导之间的关系。当人们采用合理策略取得这三者的协调一致时,就会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反之,则会出现消极的情感体验并试图摆脱这种不协调,恢复平衡。

(三)社会情感交换理论

(四)社会结构理论

社会结构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会影响社会情感的进程。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占有的社会资源和享受社会特权等级的相对数量,这种相对数量会决定人们如何行动以及对他人行动的期望水平。当他人行为与自我期望相一致时,个体体验到积极的社会情感,当不一致时,消极情感被唤醒。

三、社会情感研究展望

采用宏观的研究方法研究社会情感:历史分析法、观察分析法、民族志法等。 抓住社会重大事件进行社会情感研究

利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社会情感

第六节价值观与信仰

价值观与信仰属于综合的心理现象,是影响社会行为的高级调节因素。它们既涉及认知成分,也蕴含情感成分。信仰与价值观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领域。

探索价值观与信仰的形成机制和功能机理,对理解、预测、控制个体和群体的社

会行为有重要意义。

一、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

——Kluckhohn 价值观是一个持久的信念,认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对个人或社会而言,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更可取。

——Rokeach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价值观是个体的选择倾向,是态度深层结构的构成;

同时,价值观也是群体的共享符号系统,是群体认同的重要依据。价值观会随社会变迁发生重大变化,是重要的社会心理标志。

社会心理学关于价值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但直到五十年代,研究者们对价值观的基本定义才达成共识。

从对价值观的定义可以看出,价值观具有导向功能,它不仅具有评价作用,而且有规范和禁止的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个体选择认为对的行为,具有动机功能。价值观既是个体也是群体的心理特征。

(二)价值观的内容分类

奥尔波特: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性的、政治的、

宗教的

Rokeach:终极性价值观和宗教性价值观

黄希庭: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宗教的、职业的、人际

的、婚恋的、自我的、人生的、幸福的

杨中芳:世界观、社会观和个人观

黄国光:道德价值观、能力价值观、个人性价值和社会性价

(三)价值观的测量

问卷

价值观研究

价值观调查

目标和方式价值观调查量表

价值观念量表

二、信仰

信仰研究一直是哲学、宗教学等领域的主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社会心

理学家开始涉及信仰研究。

(一)信仰的含义与特征

概念:信仰是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倾向,是人最高精神需要的体现,往往表现为人们对认定的体现其最高生存和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由衷信赖和追求,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的工具。信仰的核心特质是认知,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特征:确定性、相对稳定性、非可证性、情感投入性和个体差异性

(二)信仰的分类

根据信仰的内容结构分为:实用信仰、道德信仰和教义信仰

根据信仰的终极价值和意义分为: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

根据信仰的确信程度分为:可信、确信和坚信三个层次

根据信仰的个体发展程度分为:幼稚的轻信、理智的信仰和情感信仰三类

(三)信仰的功能

1.信仰的指引功能

2.信仰的激励功能

3.信仰有利于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 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第二节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决策理沦侧重研究个体确定帮助是否需要这个过程。还强调人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对于代价和报醚的考虑;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基本的学习原则如强化、模仿而学得的;社会生物学认为助人行为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巾保留下来的遗产。 一、决策理论 助人行为只有在一个人决定提供帮助并且付之行动后才会发生。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决定自己是否提供帮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智的决定过程。 决策理论步骤示意图 对需要的注意——没有人需要帮助 | | 是 承担责任——否与我无关 | | 是 考虑得与弊——否太冒险、太难受,花时间等 | | 是 决策如何帮助——否我不知怎么办 | | 是 给予帮助 1、对需要的注意 一个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且需要帮助。那么依靠什么线索来决定他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呢? (1)事惰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的; (2)遇到困难者受到某种明显的威胁; (3)无人帮助,威胁、份害将会越来越大; (4)遇到困难者无能为力,需要别人帮助。 (5)某种有效的帮助是可能的。 2、承担责任 当人感到个人有责任时,就更可能作出助人打为。 3、对利弊的考虑 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可能的得失。包括助人行为。一个人如果认为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利大于弊,他就可能去帮助别人。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考试试卷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5 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人类生存的环境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 2.社会工作中必须反对三种理论选择取向:“简单地反对理论”、和“缺乏训练的折中主义”。 3. 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结构包括本我、和超我。 4.增权理论代表人物Solomon认为,受压制的人群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权力障碍,包括间接性权力障碍和。 5. 婴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首先出现的动作是,然后依次是翻身、独立坐起、手膝爬行、独立站立、行走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安全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 2.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 A.关联性 B. 整体观 C.等级结构性 D. 动态平衡性 总分核分人

3.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发展被分为5个阶段,其中个体的主要满足来自于与口唇相关的活动,这是在()。【】 A. 口唇期 B.肛门期 C.性器期 D.潜伏期 4.()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将人格发展延伸至成年期和老年期,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毕生发展理论。【】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巴尔特斯 D.柯尔伯格 5.在埃利斯ABC人格理论中“B”代表的是()。【】A.情绪和行为结果 B.诱发性事件 C.质疑不合理的信念 D.信念 6.社会学习理论中替代性强化是()。【】 A.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B.主要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 C.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D.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标准时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奖励或惩罚 7.提出“镜中我”观点的是()。【】 A.米德 B.托马斯 C.布鲁默 D.库利 8. 下列不属于范斌提出的增权三个层次的是()。【】 A.个体层面的增权 B.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 C.外力推动层面的增权 D.社会参与层面的增权 9.()主要指父亲有意识地模仿或模拟其妊娠配偶所经验到的症状。【】 A. 父亲产前忧郁症 B. 父亲怀孕综合症 C. 父亲综合症 D. 产翁综合症 10.能儿童交流良好,同时保持一定的控制,要求儿童有成熟行为的父母是()。 【】 A. 冷漠型父母 B. 溺爱型父母 C. 宽容型父母 D. 权威型父母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认知

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人教版)

政治知识点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三、社会化对一个人的影响。 1、使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 2、能力不断提高。 3、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4、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5、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什么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 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 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七、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1、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塑造健康的人格。 3、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对我们的影响。 正面影响: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2、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3、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4、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6、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7、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8、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负面影响:1 网络是把双刃剑。 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3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4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二、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的定义 人是一个系统的存在。系统能够分为两个子系统: ⑴第一个要紧指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那个子系统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行为等 要素; ⑵第二个要紧指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的人,那个子系统包括家庭、单位、社区、民族、制度 等要素。 2.人类行为的定义、特点、分类及与动物行为的差异 ⑴人类行为的定义: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反应,是遗传、生理 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⑵人类行为的特点:①适应性:人类适应环境,同时改变环境;②多样性:人类行为存在 各个不同的侧面;③动态性:人类行为处于变化之中;④指向性:人类行为有自己的逻 辑性,指向特定的目标;⑤可控性:人类有意识的操纵和调剂自身行为,使其朝着目标 前进;⑥进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持续的进展过程;⑦整合性:人类行为必须整合各方 观点加以综合研究。 ⑶人类行为的分类: ①依范畴:狭义(指能够观看到的一切外在的活动);广义(除包括狭义行为之外,还包括内在思想和心理过程) ②先天或后天:本能行为、适应性为 ③行为主体:个体行为、集体行为、组织行为 ⑷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差异:

①人类多习得行为,而动物多差不多行为; ②人类行为多变化,较难推测,而动物的行为较少变化,较易测知。 ③在后天获得的行为中,动物多制版式行为,而人类则多摸索及学习的行为。 ④人类的学习及适应行为时传播的及累积的,因此有文化。动物因为无传播及累积,不能将他习得的行为传至下一代,因此无文化,一切的行为,从上一代至下一代均需重新开始。 3.环境阻碍行为的定则 ⑴各年龄时期由于社会环境改变阻碍行为的进展及转变之程度各不相同。凡是个人的人格模式尚未充分定型,社会进展亦未成熟,则社会环境阻碍人类行为较多。反之,个人身心进展均已成熟,则受社会环境的阻碍较少。 ⑵环境转变程度极大,或专门不良,阻碍个人的行为较多。环境之转变程度轻微,或对个人而言损害不太重大者,阻碍个人行为的改变较轻。 ⑶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内,许多个人受到长期的耳濡目染,会形成某些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或人格特质。 ⑷幼年时由于环境不良,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会形成人格的基础,以致终生专门难纠正。即使成年后环境专门好,其情绪及行为方面的偏差依旧存在。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研究的多维框架 生理—心理—社会框架 ⑴此架构的差不多假设为:①有三层面可评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理、心理、社会;②这三层面可视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系统之概念;③此系统包含多重系统,从最小到最大,阶层式组织起来;④此系统连续与其它生命系统互动(有生命或无生命系统)。 ⑵生物生理、心理、社会维度:原子、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个体/配偶、家庭、文化、邻里学校、生物圈、生态学(自然环境)维度。 ⑶两个分析视角:①当前视角:分析这三个层面如何阻碍目前情况的状态;②进展视角:这些系统的互动如何引导(阻碍)目前情况的进展。

利他行为分析培训课件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 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 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 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 会获得益处。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 为。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3、完全自愿的行为;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

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 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 进化论规律。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 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 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他发现,在 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当工蚁收到 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 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因此,威尔逊认 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 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 观时受到的批评。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 产生的。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

《社会心理学》攻击与利他知识点

第十章攻击与利他 第一节攻击行为的定义和种类 一.攻击行为的定义 攻击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 可见,一种行为能否被判定为攻击,必须要研究两方面的情况,其一为个体的外在表现,其二为内在的意图或动机。二.攻击行为的种类 反社会型的攻击行为;亲社会型的攻击行为;社会认可的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的判断标准:行为者的社会角色(父亲儿子)、行为者的身份特性(警察)、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足球比赛)、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正当防卫,报复行为)。 第二节攻击行为的成因 一.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杏仁核;睾丸激素;小白鼠实验(芬兰)——遗传特性;克兰费尔特综合症(丹麦)——基因改变 二.挫折攻击论和学习论 挫折是引起人类攻击行为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挫折的一个可能作用是加强个人对与暴力有关联事件的攻击行为。 相对剥夺 三.媒体暴力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四.人格与攻击行为 是不是有一些特指的人格状况,他们本身就是那种高攻击性的特性。(A型人格,B型人格) 五.攻击行为的情景性因素 1970京巴多提出“去个性化” 武器的效应 性别角色 酒精 温度、拥挤、噪音 第三节攻击行为的预防与控制 惩罚 宣泄 认知干预 社会技巧熟练——怡情(幽默等) 社会公平 第四节利他行为概述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 是指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 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有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损失。

二.利他行为的分类 利他性助人行为——调节性行为;帮助性行为;分享性行为;完全利他性行为。 社会性助人行为——习俗性行为;包容性行为;公正性行为;控制性行为。 三.关于利他行为 1.外在赏酬与内在赏酬 2.利他动机与利己动机 3.自我利他主义和纯粹利他主义 4.进化利他主义和本土利他主义 四.我们为什么会帮助别人? 1.基因决定(亲缘性的选择,落水救人,母亲接坠儿) 2.心境假设(问卷调查,卖花) 3.社会交换(赞许) 4.社会规范(社会文化) 5.人格的因素(社会赞许性比较高的人特别容易去实施帮助 性的行为;高怡情性的人也比较容易形成对他人的帮助性的行为;诱导他的内疚感也会增加他的帮助性的行为)6.文化的因素(新几内亚的几个部落) 五.何时我们会帮助别人? 1.旁观者效应和责任分散 2.助人的决策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案人教版

社会行为 教学内容第三节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 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意义。列举动 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过程与方法 养成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设计实验探究各种动物的通讯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2)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3)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说明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具准备(1)搜集具有社会行为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2)制作PPT 个性补教 集体定教一、引入新课 播放一个社会行为动物的视频(关闭其中的解说)。 教师提问:这里看到的几种动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大家还 知道除此之外的群体生活的动物吗? 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这些动物都是群体生活。蜜蜂、狼、猴子等也是 群体生活。 二、讲授新课 通过教师提供资料:分析蜜蜂、白蚁、狒狒、蚂蚁等动物群 体生活中的社会行为。每次看完教师提供录像或图片,由知道的 学生说出这种动物群体生活的特点,不足的地方教师利用相应的 PPT资料补充。

教师提问:大家提到的这些动物都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那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换句话说:社会行为的动物有哪些特征呢? 归纳大家的回答,并板书。 板书:社会行为动物的特征: 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间有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下面请各小组出一个同学,利用提供的图片,讲述某种动物的特点。 学生观看录像。了解相关动物的学生积极发言。学生小组讨论,推举同学归纳发言,举例说明。 讨论蜜蜂、蚂蚁、狼群、猴群等社会行为的动物各自的特点。利用教师提供的图片展示不同群体中不同形态的个体,由同学指出它们的名称、在群体中的作用、特点。 提出问题: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这种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的群体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纷纷指出团结的力量大、办法多等好处。 教师归纳出: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的延续都是很重要的。 提出问题:群体生活的动物之间一定要通过某种方式来传递信息,我们刚才各自小组讨论的动物是如何彼此间传递信息的呢? 回答:狼群、猿猴等动物通过嚎叫;蜜蜂通过舞蹈;蚂蚁通过触角。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动物是否象大家想的那样传递信息。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总结: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总之生物与它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是统一的整体。 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到研究生物信息传递的方式有观察法

最新胡荣社会学概论_第7章_越轨行为资料

第7章越轨行为 越轨是一个生活中时刻无法回避的现象。如果说你每天的生活都是井然有序的,那么,你越轨的机率就会比较小;如果你是个不拘小节、生活放肆的人,你越轨的倾向就可能比较明显。 【第一节越轨行为】 为越轨下定义是件困难的事。 阿尔伯特·柯亨为今日美国社会中万花筒似的越轨现实勾勒出了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画。他说,他的一部著作的主题是“耍无赖、诈骗、撒谎、不端、犯罪、偷窃、装病、投机取巧、不道德、不诚实、陷害人、贪污、腐化、心怀恶意、过失,简言之越轨”。因此,我们就先来看一下越轨的涵义以及几个不同视角的界定标准。 一、越轨的涵义 道格拉斯的“越轨漏斗”—— (1)某种事物不对劲、陌生、奇特的感觉。 (2)厌恶、反感的感觉。 (3)某种事物违反准则或价值观念的感觉。 (4)某种事物违反道德准则和道德价值的感觉。 (5)某种事物违反准则或价值的判断。 (6)某种事物违反道德准则或道德价值的判断。 (7)某种事物违反正统道德轻罪法的判断。 (8)某种事物违反正统道德重罪法的判断。 (9)某种事物违反人类本性的判断。 (10)某种事物绝对邪恶的判断。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越轨所做的定义是: 越轨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又称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 越轨行为的特点有: (1)具有相对性,即它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才成为越轨行为。某一社会成员或群体中的越轨行为,在另一群体中可能是正常或正当的行为; (2)必是违反重要的规范; (3)是多数人不赞同的行为; (4)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 (5)越轨的程度以及受到惩罚的程度取决于该行为触犯规范的重要性。 二、越轨行为的界定 1.医学标准 2. 价值标准 3. 统计的标准 三、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 1.越轨行为的社会危害 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 破坏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 降低群体和社会的凝聚力。 2. 越轨行为的积极作用 积极的越轨行为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越轨行为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 越轨行为可以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越轨行为可以成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预警器。 【第二节越轨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以及心理因素的解释 1. 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有机体来解释越轨 2.用心理因素来解释越轨

社会心理学--利他行为

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 [摘要] 利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受到人们普遍赞扬的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明确利他行为的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培养利他行为,防止利他行为的弱化。 [关键词] 利他行为产生原因培养 利他行为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创用,但并未对其进行过理论概括。对于什么是利他行为,在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利他行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征,自愿、以利他为目标、不附带外在酬赏的期望、包括利他者的损失成分。 利他行为根据发生情景的不同,分为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和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前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例如,给老人和孕妇让座,为残疾人或儿童的教育事业募捐,义务献血,把迷路的小孩送回家等。后者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发生。如抢救落水儿童、救火等。从难度和行为后果的社会意义上讲,后者大于前者。而前者却能更加考验行为主体利他意识的牢固程度。 对利他行为产生基础的理论解释有本能理论。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认为:利他行为是遗传的、先天决定的,是一切群体动物生存的机能,是有价值的积极意义的行为。威尔逊以动物为例,如白蚁、蜜蜂来论证他的观点。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遗传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强调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华生曾说过一段偏激的话:“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乞丐、小偷。早期的学习决定了行为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一改帕森斯、默顿等人宏观分析社会结构的传统,借用经济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成果试图进行微观分析,也就是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即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性行动。霍曼斯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归结为一种交换,而人们在社会交今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只能是一种交换关系。 自然环境、社会情境、时间压力等情境因素;利他者的社会角色及身份特征、心理特征;先前的利他经验、利他技能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有人说,如今的社会早就没有了纯粹的利他行为。在我国的三亚,为人指路居然也可以收取费用。这种行为是少数的。在我看来,大部分人的利他行为是出于人的本能,而非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例如,在512汶川地震发生时,就发生了许多感人的利他行为。 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社会行为教案

社会行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的社会行为主要特征,举例阐明社会行为的特征; --引导学生探究动物群体的信息交流,了解其交流的过程。 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动物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2.组织学生进行动物信息交流过程的探究活动。 难点 1.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信息交流的过程。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并讨论交流探究活动的结果。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导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了解后,我们来了解蚂蚁,蜜 蜂等过着群体生活的动物,有的动物单独生活,有的动物集群生活。集群生活的动物又分为几种类型,有的是一般的群聚,没有首领也没有分工,象蝗虫、带鱼、麻雀等。有的有首领或有职能的分工,这是一种有组织的群体生活。生活中常见的有蚂蚁,蜜蜂,狒狒等,让我们一起认识它们吧!播放有关动物的社会行为的 多媒体资料。 学生活动:观看动物社会行为的多媒体影像资料,并思考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及其对动物生存的作用与影响。 二.探索发现,求索新知 1.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 教师活动:展示多媒体影象资料以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认识;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资料,与同学交流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认识。 教师活动:利用白蚁和狒狒群体成员的分工图,讲解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从白蚁和狒狒群体的分工到成员的合作。 学生活动: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白蚁和狒狒群体成员的分工,他们各行其职,共同繁衍。 一个巢中一般只有一个蚁王(雄蚁)和一个蚁后(雌蚁),还有工蚁和兵蚁。 工蚁不能生育,颚形状正常,职能是建筑蚁巢、取食和喂养蚁王、蚁后、幼蚁和兵蚁;兵蚁的颚特别发达,善于撕咬,职能是守卫蚁穴,有敌害侵犯时,便张牙舞爪、恫吓敌人。蚁王的职能是和蚁后交尾,蚁后专门负责产卵。有一种大白蚁, 蚁后的身体畸形发展,腹部大得出奇,长度能达到14厘米,宽度3.5厘米,活像一个盛满卵的皮口袋。这样的蚁后已经拖不动它的身体,吃的食物全靠工蚁送到面前。蚁后便不停地吃,不停地产卵,一般一昼夜能产30000个卵。蚁后产的卵由工蚁搬运开,并加以照料和喂养。如果蚁王或蚁后意外死亡,蚁群中会出现新的有生殖能力的雄蚁和雌蚁,继续维持蚁群的生活。 教师活动:请阅读教材,然后说出狒狒群体中不同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狒狒群体中首领是最占优势者,最凶猛,最先享有 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居住场地,其他成员都表示顺从它。雌狒狒抚养幼仔,其他雄狒狒在群体中也可以有配偶。首领决定群体行动的方向,受到威胁时,由首 领指挥群体与侵犯者战斗。 鸟类中朱寰就是由雌鸟、雄鸟再加上一、两只幼鸟组成一个小家庭;鸟类和哺 乳动物的群体组织与昆虫有所不同,哺乳动物群体中各成员没有职能上的具体分工,而是根据个体大小,体力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不同排成等级次序。最有优势的个体成为群体的首领。首领一般是雄性壮年的个体。如生活在阿尔卑斯 山的狒狒。它们的等级社会制度非常明显。 教师活动:让学生展示所收集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的社会行为的资料,归纳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 学生活动:展示所收集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的社会行为的资料,归纳动物的社

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越轨行为是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维系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需要利用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约束和调整,尤其是转型时期的中国,犯罪率的急剧上升,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对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可以减轻由越轨行为产生的犯罪问题对社会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越轨;行为;社会控制 在目前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时期,有一些具有犯罪特征的越轨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维持、运行和发展,因此社会规范调适人们的行为非常重要,相关规定的制定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凝聚和协调。自从社会规范产生时起,人们的行为同社会规范之间的偏离或违背亦同时存在,正因为如此,“一幅完整的社会画面不仅包括了与社会规范相吻合的人或事,还必须呈现出那些与社会规范相背离的人或事,即越轨现象的发生”。 一、越轨行为的内涵 什么是越轨行为?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界定。作为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行为的越轨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从法律角度来说也应该属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可以将越轨行为纳入犯罪学的研究领域。 中外学者对越轨行为的界定都试图将人们的行为所违背或偏离的社会规范进行一定的范围限制,即希望明确人们的行为对众多不同层次的社会规范体系中哪一些社会规范的违背或偏离才能将其界定为越轨行为,但认识差异较大。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美国社会在较大范围内的动荡不安,犯罪的研究持续受社会学的不轨行为理论的影响,认为越轨是指一些社会的行为和社会的特点超出了社会和社会上传统的范围与标准。在杰克,D.道格拉斯和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的《越轨社会学概论》中作者认为“越轨是被社会集团成员们判断为违反他们的价值观念或社会准则的任何思想、感情或行为”。在美国学者杰克,D.道格拉斯和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的《越轨社会学概论》中,作者将“某种事物违反准则或价值观念的判断”作为界定“越轨”的范畴。 二、越轨行为的成因 越轨行为如何形成,国外社会学家及犯罪学家们从社会原因、个人心理原因和个人心理原因对越轨行为的可能做出了解释。 1.生物学派或生理学派的观点。最早从生理方面寻找越轨行为原因的是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他提出了天生犯罪类型说,企图从罪犯身上找到一些异常特征来说明犯罪与生理的联系。他的天生犯罪说问世之后,曾盛极一时,但后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抨击而被淘汰。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生物染色体的研

社会心理学答案(1)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 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

误 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 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 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A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 a 人际关系 b 社会变迁 c 社会互动 d 社会化 a 创新性 b 开放性 c 实用性d 独立性 a 抽样调查 b 个案调查 c 观察访谈 d 典型调查 a 玛格丽特·米德 b 本尼迪克特 c 卡丁纳 d 马林诺夫斯基 a 角色互动 b 角色规 c 角色丛 d 角色知觉 a 定势b 社会刻板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光环效应 a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 b 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 c 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 d 以交往为手段 a 环境压 力 b 角色不兼容 c 信息过多 d 个人差异 a 媒介性b 对象性c 统合性d 压迫性 2.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 )、层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3.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 4.由于文化决定理论的片面性,到后期,林顿、( )等人将文化决定理论改造成文化相对理论。 5.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 )。 6.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 7.不属于人际关系的特点的一项是( )。 8.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9.态度的基本特征有( )、在性、持久性三个方面。

a 经典条件反射 b 经验在参照 c 认知不协调理论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a 服从心理b 选择心理c 从众心理d 集群心理 a 观看效应 b 从众 c 竞争与协作 d 共做效应 a 人际冲突 b 目标冲突 c 认识冲突 d 情感冲突 a 正式群体 b 初级群体 c 非正式群体 d 次级群体 二 多项选择题 既有稳性又有外显性 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 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 以上都是 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 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 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 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 摆脱了假说的验证,进入实证化阶段 间接性 标准化 匿名性 性 真实性 10. “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刺激之前,那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信号”,这属于( )。 11.群体心理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社会群体心理、( )和民族心理。 12.在群体中的共同活动,由于成员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可能比一个人的单独活动更有效率。这属于( )。 13.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 14.学校、工厂、部队等群体属于( )。 1.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包括( )。 2.属于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的动向的论述是( )。 3.问卷法是一种被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使用的调查技术或工具,其特点是(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名词解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社会唯实论:从宏观方面分析社会,强调社会对个人及其行为的决定作用,把社会看作是高于个人之上、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代表人物:迪尔凯姆) 社会唯名论:强调个人及行为者的主观意义,即个人行为的意义大于社会(环境)。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动机和主观意义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具有决定意义。(代表人物:韦伯) 前意识:包含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能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 无意识: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含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的欲望。 本我:位于人格的核心,是个体完全意识不到的部分,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追求快乐和满足,它不符合逻辑,缺乏道德观。 自我: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部分,运行着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功能。遵行“现实原则”,审视本我并在超我允许的范围内满足本我的需要。 超我: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遵循“道德原则”。 生本能:通常被称为性爱或性,目的是通过消除性兴奋状态给机体带来愉快。 死本能:有时也被称为破坏或攻击的本能。它的目的是使有机体回归到一种无机的、即死亡的状态。 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无意识的最重要部分不是源于个体的个人经历,而是源于人类遥远的过去,这便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对所有不同文化环境的人来说大致是一致的。 最近发展区:独立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现有发展水平与在成人帮助下或在与能力更高同伴的合作下实现问题解决所表现出的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积极关注:当自我意识出现后,婴儿就开始产生被人爱、被人喜欢和被人认可的需要。 印象管理:当个体与他人接触时,个体会试图通过操作情境、仪表和举止等,控制或引导他人对他的印象。这种个体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自我效能:由于父母和其他人的鼓励,一个人很有可能发展自信,也就是他们能够按照特定情境的要求表现其行为。 表出行为:指儿童通过其行为表现出其有情感问题。 高峰体验:这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神秘的超越感。有高峰体验的人视整个宇宙为一个统一体,他们很清楚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感到自己很渺小同时又力大无比,他们接纳一切,同时对自己的行动和知觉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主动性和自我决策。

第 12 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什么是偏差行为 一、偏差行为的概念 偏差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和差异行为。 二、偏差行为的类型 1、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型: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 (1)偏差习惯是指个人行为嗜好因不为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2)偏差心理是指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偏差文化是指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行为。 三、偏差行为的功能 1、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2)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3)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4)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2、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1)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3)有助于社会预警。 (4)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节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偏差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及其根本缺陷 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它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因而主要着重于寻找偏差行为者的个人生理特质,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最早的生物学解释是由意大利军医隆布罗索在19世纪后期提出的。隆布罗素对意大利监狱里的男性犯人进行了测量,发现这些罪犯具有"野蛮种族所具有"的体态特征,令这些人很像猿而不像人,隆布罗素认为,这种生理退化使他们"看上去就像罪犯"。另一个把体态和

犯罪联系起来的著名理论来自于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谢尔顿的研究。他把人们的体态分为三种类型--圆胖型、瘦长型和健壮型,并认为不同体型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二、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解释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心理学解释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理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不是遗传导致了行为偏差,而是由个人的童年经历所形成的人的性格导致了成年后的行为问题。 行为理论不强调童年经历的作用,而是强调成年人的行为特征,认为人们总是依据惩罚和奖赏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之所以产生偏差行、为是因为行为者通过在社会环境中的学习认识到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 三、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一)失范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国学者默顿应用涂尔干的失范概念,建立了著名的失范理论来解释偏差行为的产生。 默顿认为存在两种社会规范,一种是社会对个人所追求目标的规范,另一种是对个人追求目标所使用手段的规范。当社会成员经过社会化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目标后,社会同时又为其提供了追求这些目标的手段,这时目标和手段之间就是平衡的。问题在于社会在提供目标和提供手段二者上有可能是断裂的,即社会成员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目标,但却无法获得实现这些目标的合乎规范的手段,这时就产生了失范。 社会失范会使人们处于失范性紧张状态,为缓解这种紧张,默顿认为人们可能有五种适应方式:其中除了遵从者是以社会允许的方法获得社会鼓励的目标以外,其他四种适应方式都可以被视为偏差行为。 所谓革新者,即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 所谓形式主义,是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 所谓退缩主义,是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 所谓反叛,是指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 (二)文化传递理论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论文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课程报告 题目女性权利与安全 专业社会工作 年级班级B151302 学号 B15130210 姓名陈丛 指导教师王洪亮

女性权利与安全 很久很久以前,当社会还是母系社会的时候,女性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极高的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这个社会中的人们生活主要靠女性的采集生产活动来维持,女性孕育抚养孩子,所以孩子跟母亲姓,跟母亲生活,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女性的地位占据了优势。这个时候的女性拥有绝对权利,主要的敌人也还是洪水猛兽一类,并且有男性族人的保护。可当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父系社会取代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男性慢慢成为社会的主导,几千年以来,这个社会形态不断地发展,母系社会也再无翻身的机会。社会形态的形成也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男性越来越强大,而女性的地位越来越卑微低下,这样一来女性的权利与安全问题愈发明显。 在古代,中国自古以来除了武则天以外并无一例被记载过的女皇帝的例子。皇权,一定属于男性,而女性只是皇权贵族的消遣品。美人,无论出身贵族还是贫民一定会被进献或是用来维系家族权益,女奴的性命则更为悲惨,只是几文钱的事情,穷尽一生也没有任何权利自由可言。 在现在,女性更是成为整个社会中的弱者,她们的权利与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其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现在的家庭中最容易发生也是对女性安全威胁最大的问题。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对大多数是男性,包括侮辱谩骂、殴打、经济控制、限制人身自由、冷暴力等等,他们对妻子大打出手,恶语相向,对妻子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极大的伤害。我们最不陌生的例子就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他的前妻Kim在微博上传了多张照片,称遭到家庭暴力,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四次开庭审判,最终判李阳支付Kim几百万的赡养费。家庭暴力要从社会、生理、心理等多种角度去分析。现在很多的舆论媒体并没有摆正他们的社会价值观,有一则丰胸广告的广告词是这样的:只有挺起胸,你才能抬起头。当这则广告出来后,有不少人认为广告有明显的带有歧视女性的意味,似乎女性所有的价值仅仅在于她的胸围是否够大,而她的学识、才干、能力等全被忽视了。这样无形中给人一种误导:女性的存在只是为了让男人赏心悦目。社会没有将女性放在一个独立、平等的位置上,也没有很客观地看待女性外表与内在之前的平

2017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自制)

1
社会心理学认为印象的形成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印象形成的原则和()。
?
A、
印象形成的方式
?
B、
印象形成的过程
?
C、
印象形成的条件
?
D、
印象形成的模式
我的答案:D
2
群体规模越大危险程度越()
?
A、


?
B、

?
C、

?
D、
没危险
我的答案:A
3
下列属于正式沟通的是()
?
A、
单线型沟通
?
B、
集束型沟通
?
C、
偶然性沟通

?
D、
星型沟通
我的答案:D
4
我们把人们喜欢无意识下意识自动化的用一些所谓的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情节来弥补你在观察的时候落的环节叫做()
?
A、
信息加工机制
?
B、
要求合理
?
C、
逻辑完善机制
?
D、
追求完整
我的答案:C
5
玛格丽特· 米德是()

?
A、
社会学家
?
B、
心理学家
?
C、
人类学家
?
D、
物理学家
我的答案:C
6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当中它最核心的那个部分是()
?
A、
自我
?
B、
超我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在环境中:这是一种系统论的观点,它将个体遇到的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 反对将问题单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 2.“人在环境中”这一理念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①关注个人并寻 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②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③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3.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 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5.时间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 6.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 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 7.多元年龄观包含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 8.性别包括生物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别三个基本层面。 9.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的影响;②母亲对胎儿的影响;③父亲对胎儿的影响;④环 境对胎儿的影响。 10.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①母亲的年龄;②体重;③身高;④孕史 11.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①孕妇体内环境和物理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 胎儿的影响;③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12.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许多角色,比如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 和倡导者的角色。 13.人口性别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数量是否均衡的标志,国际上一般以某一 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14.国际公认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5.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①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16.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男孩偏好”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 17.婴幼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8.婴儿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19.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①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②情绪情 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③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④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20.狭义上的依恋: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 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21.依恋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即认生,6-8个月时 22.依恋的类型: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②B型:安全性依恋;③C型:焦虑——反 抗型依恋;④D型:紊乱型依恋 23.依恋的影响因素:①抚养方式;②婴儿气质;③亲子早期互动;④母爱剥夺 24.家庭成员虐待的类型: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③精神虐待;④忽视 25.忽视:严重地或长期地、有意或忽略了儿童的基本需要(例如足够饮食、衣服、住宿、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