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各主要商圈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重庆市各主要商圈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重庆市各主要商圈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重庆市各主要商圈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一、重庆市现有商业格局和各商圈发展状况

(一)主城区各大商圈概况

重庆城区是组团布局,所以不可避免的形成多中心商业格局,现在重庆基本上是以解放碑商圈为全市的商业中心,并辐射到区县,其他区形成沙坪坝商圈、杨家坪商圈、江北观音桥渝北商圈、南坪商圈这四个次级商圈组成主城区庞大的商业组团,并形成每年高达300亿的超级大市场。

解放碑商圈

解放碑商圈全国有名,汇集众多大型百货公司、顶级品牌专卖店、大型超市、小型商铺等等,具备完善的业种配臵和各种档次的组合,超市、百货店、品牌专卖店、专业市场、购物中心等全部具备,并且规模和密度堪称第一,每天吸引人流二三十万人,节假日甚至超过一百万人次,简直达到拥挤不堪的地步,它的销售总额也数倍于其他次级商圈,号称西部第一大商圈。

解放碑商圈自身也在发生变化,休闲设施陈旧,特色娱乐、餐饮网点太少这些配臵的不足正在逐步改善,对于大量同质化的竞争各个商家也在逐步调整形成差异化的共存经营。

沙坪坝商圈

沙坝坪商业繁华、市场潜力巨大,是重庆重要的商贸区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区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力。沙区商业步行街始建于90年代初。现在形成全市最大步行街区商圈,北起沙南街,跨渝碚路,顺华宇广场西侧向南延伸至绿色艺术广场。商圈的有效消费人口120万,年购买力在60亿以上,区内商业网点万余家。整个商圈相对独立,并已形成一定的商业氛围,随着三峡广场、雕塑文化广场、绿色艺术广场等一系列广场的建成必将带动经济和商业的繁荣。目前的商业业态趋于成熟,新型和先进的零售业态不断进驻,为沙坪坝商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杨家坪商圈

以杨家坪转盘为中心,中心商业区包括杨九路、杨家坪正街、石坪桥正街、西郊路、直港大道,共计10万余平方米的商业面积,统称为杨家坪商圈。圈内仅有的家乐

福杨家坪店、重百杨家坪分店、新世纪超市、国美家电、立丹百货及富安百货等零星分散在商圈周围,没有形成商业扭转较浓厚的购物中心。本区是政府规划的商业核心区,金融网点集中,潜力巨大;但商圈业态不丰富,购物环境恶劣,商业落后,城市规划建设有待完善,商圈的有效消费人口应在60万,辐射人口可达120-150万(含大渡口区、大坪片区与石桥铺片区等)。

江北观音桥商圈

江北区是重庆规划的主城区五大商贸中心之一,它以建新东西南北路为骨架,以观音桥地区为主体,金岗大厦、华音大厦、现代广场、世纪新都、外贸大厦、天文台大厦等39栋高层建筑和洋河花园、滨湖新村及嘉陵广场、长滨广场、金观音广场、欧式一条街等为代表,基本形成具有一定现代商业氛围的城区新貌。而目前在建的北城天街和协信〃黄金海岸均以大型shopping mall业态出现,其必将大大改变现有状态,带动整个江北商圈的发展。

江北区是北部新城核心区、未来行政中心、科技信息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政府商业步行街计划实施区,但旅游、娱乐、休闲、购物、金融等经贸的渗透和融合力不大;商业氛围不浓,商业设施大量闲臵,商业功能不完善。

南坪商圈

与渝中区一桥之隔的南坪,近年来成了争食的热土。重百南丰商场的入驻,金台百货的诞生,商社电器的进入,南坪商业大厦的改造,麦德龙的落户,浪高百盛的开张,好又多的加盟,以及新世纪百货和诺马特的跨入,南岸商圈将以转盘为核心,向东西南北路辐射,形成一种多业态的商业格局。在南坪商业规划布局中,既有从转盘经南坪西路连接步行街,也有未来的海棠晓月和四公里繁华路段。它的商圈范围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不断扩大。南坪是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的商贸副中心、会展中心、重庆餐饮集中区,同时它又是城乡结合区,消费水平相对低,居民文化水平低,因此制约了经济发展,目前即使百盛进入,但仍然没有解放其零售业态单一,商品结构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发展过快,商圈呈现相对过剩的现象,而且现有的步行街没能达到商业聚集的效果,这也是规划无序造成的,因此南坪商业中心的打造还任重而道远。

(二)重庆零售业的发展状况

重庆的零售业主要表现有百货商店、主题商场、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其中又

以传统百货为主导,这种发展状况仍停留在世界零售商业发展的60、70年代,虽然地处内地,但这种发展速度是远远不够的,相比成都就显得非常落后。近两年,重庆的零售商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相继形成的五大商圈逐渐成熟,但也仅仅是步入了世界80年代的发展水平。

附表

大型百货类

重庆百货商场呈现经营定位、品牌组合、经营思想雷同的现状,各区域内商场之间无明显的错位经营规划,表现为大型零售百货相对过剩造成的过度竞争,在企业内部则主要表现为落后的经营方式造成的经营质量低下。

附表

专业商场类

重庆主题商场都有明确的定位,准确的经营思想,讲求信誉,但仍然存在涉及行业少,体量不够大,业种层面不够广,品种不够丰富的问题。

附表

大型购物中心

重庆现有的购物中心部分存在配套设施差,商品档次低,经营无序,业态组合缺乏的状况,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购物中心,是一种变质的形态。从以往商业的发展过程来看,这种形态往往处于商业不成熟的时期萌牙阶段,而大都会是引进的外资成熟业态,表现为一步到位。

附表

大型超市类

重庆目前的超市以连锁经营为发展方向,在经营业种方面普遍比较齐全,但是超市还存在很多服务上的缺陷,比如对鲜货的品质保证、熟食商品比例、价格的查询、退换货制度、人性的购物环境等等。

附表

二、各大商圈商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解放碑商圈

解放碑商贸区是重庆中央商务区的核心,是重庆现代商贸业发展的象征。解放碑商贸区的兴衰维系着渝中区中央商务区地位的巩固。其商贸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仅1平方公里的解放碑商贸中心区内聚集了40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占全区限上批零企业的35.39%,全区一半以上的限上餐饮企业汇集于此,这68家限上企业2002年1—6月共累计实现零售额26.14亿元,占整个中心区零售额的76.61,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5.98%。 历史形成与发展现状

位于较场口至小什字,南起新华路,北至临江路、民生路,以解放碑为轴心的,面积仅有一平方公里的解放碑商贸区是渝中区的黄金商贸区,重庆市规模最大、最为完善的都市商圈;它的形成是自然的历史必然的过程。历史上,渝中地域得两江舟楫之利,形成了长江上游的商品集散地,重庆的中心市场。解放碑地区以其独特适中的区位优势形成了渝中地域的中心商贸区。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外域商人也纷纷迁入平坦宽阔的解放碑地域,人口骤然密集,刺激了商贸业的发展,是时城区的主要商家、店铺、知名餐馆汇集于此,房屋道路占地率几乎达到100%,商贸一片繁忙,解放碑地区成为了战时重庆的商业中心。

解放后,解放碑地区的商贸业不断发展,渝中区中心商贸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1958年解放碑地区的商业网点约占全区域的30%,1985年驻区市级以上主要商业机 构有2/3云集在解放碑,包括全国著名的重百大楼、重庆百货站、交电站、烟草公司等30家大中型商业企业,老字号的名特小吃、餐馆几乎全部集中在该区域,解放碑成为人们进城

消费的代名词。目前该商圈内已集中了金融保险业机构85个,宾馆酒店28家,各类咨询服务业、广告业、律师事务所等商务服务机构以及包括影剧院、夜总会、酒吧、网吧在内的各类社会服务业机构总计541个。八一路“好吃街”一期工程的竣工以及投入使用,为完善解放碑的餐饮、休闲和娱乐功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目前在建的二期工程将更加扩大现有商圈的范围。

解放碑商圈现有特征:

重庆直辖后,解放碑商贸区更趋繁荣。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的建成标志着重庆的现代商贸业逐渐走向成熟,解放碑地区商场酒店林立、饮食服务网点遍布大街小巷,一个设施先进、规模庞大、业态齐全、辐射较广、服务功能较强的集商贸饮食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中心商贸区基本形成,主要标志是:

商业网点密度大,大型商场多。

在仅有一平方公里的解放碑商贸区,有大小商业网点2400个,其中服装经营网点730个,占30%;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场有10多个(太平洋百货、重百、新世纪、家乐福、商业大厦、大世界、女人广场、阳光百货、雅兰等),商业网点和大型商场的密集度如此之高,在全国大中城市罕见。

商业经营规模庞大。

2001年解放碑商贸中心区实现销售总额127.2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57.8亿,2002年1-9月销售总额又攀升到107.88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0亿,分别比2001年同期增长16.68%和19.56%,其经济总量和对全区GDP的贡献率仍居西部之首,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西部第一街。

商业业态齐全,经营品牌众多。

解放碑商贸区既有重百、新世纪类型的大小综合百货商场,也有家乐福等大型超级市场,但绝大部分商业网点则是经营独特、商品种类单一的专业(专卖)店、连锁店;解放碑商贸区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商品种类总数至少超过10万种,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新世纪、重百、家乐福、大世界等大型商场的商品品种都超过2万种;经营的品牌商品也较多,家乐福、新世纪、阳光百货等大型商场的品牌商品都在2000 种以上,最多的接近1万种。 人口流动量大,商品辐射范围较广。

解放碑商贸区的常住人口近7万人,而流动人口数量日均超过30万人,昼夜人口的比例为4.3:1;重大节日的人口流动量达80万人,是重庆市人流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在解放碑

地区购物的消费者,常住人口占31%,近郊区的消费者占36%,重庆市远郊区县的占16%,外省市及外国人占17%,商品辐射范围主要是本市及周边的省市。

社会服务功能较强。

解放碑地区除了商贸业发达以外,与购物观光休闲配套的饮食、旅馆、交通、金融、娱乐等服务行业也较发达,该地区饮食业网点有340家,能提供的饮食品种达1000多种;星级的宾馆、酒店10多家;金融网点证券交易场所65个,邮电、娱乐、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等服务行业的经营网点 300多个,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在西南地区屈指可数。

解放碑商圈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解放碑商贸区是在改革开放后,旧城改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的。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周边城区、周边省市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解放碑商贸区面临巨大挑战,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周边商业市场的崛起,制约着解放碑商贸区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各地发展商贸等第三产业的热情高涨,日用生活消费品日趋分散化、连锁化,中心商业区零售业的购买力逐渐被分流到商业副中心甚至远郊区县,而以解放碑商贸区为核心的渝中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发展速度有下降趋势,商贸中心的集散功能有所弱化。 解放碑商圈自身内部同质竞争的加剧

在周边二级市场逐步崛起的同时,解放碑商圈作为重庆市一级商贸中心,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商家们在对该区域认同的同时,纷纷进驻该商圈,导致商圈内部的同质化竞争大大加强,共同分吃有限的蛋糕,从而形成在不断进驻的同时,也有部分商家不得不败退而归。

作为重庆市最大、最完善的一级商圈,其吸附能力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消费者普遍认为解放碑商业区是重庆比较理想的购物天堂,整体印象较好,其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购物环境、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消费者对解放碑商圈进行消费的忠诚度。根据“马太效应”,渝中区在商业经济领域以其无可争议的强大竞争实力,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九龙坡区商圈

随着重庆市轻轨工程的开工,杨家坪转盘的行车交通功能将逐渐被取消,借此东

风,九龙皮区政府欲重新打造杨家坪商圈。随着晋愉〃彩园、跃华商都的拔地而起,一幅以梅堡为中心,总面积达18.9公颂的商业步行街的蓝图已经铺开。

九龙坡区商业主要集中在杨家坪一带,现有的商业主要分为地面和地下两个部分,也主要集中在转盘四周,分布密集。在杨家坪流行一句顺口溜“杨家坪一大怪,地下东西比地上好卖”。这句话足以反应目前杨家坪的商业局面。

随着近几年城市商业的迅速发展,一大批地面百货商厦的陆续开业,重庆市地下商场的处境十分堪忧,其它几个区的地下商场都己凋零,惟有杨家坪地下商场不仅一枝独秀,而且越来越枝繁叶茂。营业面积达1.26万平方米,商品零售额超过4亿元,商场年租金达1000万元。

而地面上的商圈在2002年以前并没有形成什么大气候,随着富安和新世纪超市的加盟,即将进驻九龙广场的“沃尔玛”大型超市,给沉闷许久的杨家坪地上商圈带来了一股新生力量。

附表:杨家坪商业分布情况

杨家坪曾经是除了解放碑以外最重要的商业繁华地带,交通便捷,直接辐射石桥铺、大渡口、黄桷坪几大地区,这也给杨家坪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坪

大坪是市内交通非常重要的枢纽之一,地理位臵优越,四通八达。有机关事业单位31个,驻军部队9个,科研院所3所,医院4所,大中专院校6所。周边辖区5.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3万人。人口主要流往两路口、解放碑。现有的百货公司有万友百盛、大坪百货、山城超市等,而彼邻的两路口也只有富安百货、两路口百货,加在一起经营形态也非常缺乏。如果要满足更大的购买需求,就只能到解放碑商圈。根据测算从大坪到解放碑在路况最佳的情况下车行也需三十分钟,而大坪到杨家坪在同样的路况下十分钟就够了,那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石桥铺

石桥铺是连接沙坪坝、杨家坪、大坪方向的交通申枢。从石桥铺到杨家坪、沙坪坝、大坪的车程差不多,但这一地区的人口都有到解放碑、沙坪坝购物的习惯。因为石桥铺地区仅有的跃华购物中心、晨光百货、华宇名都城、大坪百盛、大坪新世纪、两路口的两百以及杨家坪的重百、富安都不足以满足人们广泛的购物要求。石桥铺常住人口有22万,打造一个全新的购物空间,争取石桥铺的顾客,夺取大市场,这将是杨家坪商业的又一增长点。

大渡口区

大渡口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南部,是以冶金、建材、机械、轻工为主的重要工业城区,有大中型企业近20家。辖区102.8平方米,总人口20.8万。从大渡口到杨家坪车程不足半小时。现目前有翠园路人防地下商场、金口岸购物中心、新世纪百货、钢花百货、山城超市。所有的商业业态定位都在中偏低档,只能是满足人们的日常基本生活。二十万人的常住人口要出行、休闲、娱乐、购物都依赖杨家坪为节点。仅2000年,大渡口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达到14.9亿元,大渡口在飞速发展,流动人口在不断增加,这一块蛋糕没有吃到,无疑是杨家坪商圈的一大损失。

附表:现有项目发展情况

相关结论

商业辐射力强

从九龙坡商业分布情况可以了解,杨家坪是九龙坡商业的中心地带,在区县购物者中早有了"除了朝天门,就看杨家坪"的说法,这不仅说明杨家坪的商业辐射力强,也说明杨家坪地区的商业经济以低档商品占主导地位。现在,随着鹅公岩大桥的通车,轻轨的开工及杨家坪步行街的兴建,使得杨家坪潜在的商品零售批发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

发展滞后

作为一个重工业区的区域,九龙坡的商业一直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近几年来,在九龙坡物流繁华地带杨家坪,仅有杨家坪重百分店,立丹百货,地下商场,美依购物天堂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商场,而且档次普遍不高,购物环境中等,有的甚至达到低劣。地下商场虽然一直人潮涌动,业绩可观,但购物环境却不能恭维。立丹百货是一家私营流行百货,但随着经营管理跟不上,也基本上落伍到老式传统百货的地步,二00二年台资流行百货富安和重庆商社之新世纪超市进驻杨家坪,使杨家坪商圈迎来了马年的高速飘升期。二005年外资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的相继开业、新世纪百货的相继开业将加剧这一地区的竞争。

商业格局单一

从目前的商业格局来看,杨家坪商圈的品牌商家仍然太少,外资零售机构也较少。跃华商都是以购物中心的形态出现,但由于发展商分零销售又分零招商,使得整个商场没有自身的经营特色和经营主题,到目前为止也只开了平街一层到负一层,基木上无法体现商业上的优势和号召力。整个杨家坪商圈还存在大量的各种专卖店和主题商

场,但由于杨家坪的商铺门面租金并不比解放碑的低多少,所以专卖店大多是一些高利润的朝天门货品,或者是一些有实力的集团公司的专卖店,如和平药房、千叶眼镜、诚泰通信、银行等。

经营管理

而经营上,现有的百货公司还没有定位经营的概念,仍存在大而全的经营思想,以致经营业态上重复、雷同,导致杨家坪商圈消费大量外流。而从商业设施上看,店铺数量和营业面积并不少,只是业态的档次上还有待拓展和提高,同时商业物业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九龙坡区消费力结构

九龙坡位于市区西部,是重庆市主城区之一,东连渝中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南隔长江与巴南区相望,西与璧山县、江津市接壤,北与沙坪坝区毗邻,幅员面积437.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3149公顷。九龙坡区地理条件优越,城市功能完备。从现有的位臵来看,九龙坡区完全具备成为一个商业中心的基本地理条件。

九龙坡区水陆空交通便捷,是重庆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它有长江上游最大的水运联运港九龙坡港;有重庆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之一的重庆南站;成渝高速公路起始段横穿辖区东西,己经投入使用的李家陀长江大桥和鹅公岩长江大桥紧连川黔、成渝公路。国道、市道、城市干道及区乡村公路网四通八达,公路里程505公里。全区公路客运量500万人,公路货运量978万吨,邮电业务总量8300万元,电话交换机容量90000门。从其整个交通、邮电、通讯各方面的配套情况来看,完全有条件支持杨家坪成为一个商业中心。

九龙坡区人口总数71.21万,其中城市人口46.09万,人口密度达1554人/平方公里。九龙坡区GDP和存款都位居全市第二,人均零售居全市第三。

九龙坡区院校集中,有美院、钢专、工学院、艺校、体校;大型厂矿众多,建设集团、重钢集团、庆龄汽车、隆鑫集团、西南车辆厂、宗申工业、重啤集团;还有众多机关和银行机构,这些庞大的人群构成杨家坪商圈的主力消费群体,并拉动整个商业的进步。

(三)沙坪坝区商圈

沙坪坝区商圈特征概述

规模大

沙坪坝区是重庆重要的商贸区,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力。始建于90年代中期的步行街,北起沙南街,跨渝碚路,顺华宇广场西侧延伸至绿色艺术广场,是重庆目前最大的步行商业街区。商圈有效消费人口120万,年购买力在60亿以上,区域内商业网点万余家(含便利店等)。

地理位臵独立性强

受重庆特有的多组团式布局现状影响,同时由于地理位臵相对独立的原因,沙坪坝商圈也就具有了较强的独立性。与此相对应,沙坪坝区商圈对本区居民消费力的把握和消化比较充分,同时商品种类已较为完备。

商业水平相对较低

相对于较为完善的商业经营平台(包括旺盛的消费力,以及步行街营造出的良好的商业经营环境)而言,沙坪坝商业业态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整个沙坪坝区在营业的大型卖场还较少,且形式较为单一,商业物业设施普遍比较陈旧,销售人员整体素质和整个商业行业的服务水平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引进品牌商家作为商圈的经营旗舰,是目前沙坪坝商圈急需完成的任务之一,所以沙坪坝近来对大型商家的招商力度非常大,引进了一系列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大商家。

沙坪坝商圈在重庆市商圈的地位分析

重庆主城各区都在不遗余力地改造自身商业环境,提升本区商业规模和水平,出现了沙坪坝、九龙坡、南坪、江北共同争当重庆市商业第一副中心的局面。

消费力支撑

如果以区域内的常住人口数量乘以人均消费支出,计算重庆各主城区的消费力,沙坪坝区仅位于渝中区和九龙坡区之后,位居第三。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南岸和江北两区距离渝中区较近,两区的购物环境、商业发展水平以及商圈的相关软硬件配套和渝中区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其消费力被解放碑商圈分流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九龙坡区由于有效的吸引了大渡口区的消费力,从消费力总量的角度看,在除渝中区外的各主城区中,具有领先优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小排序,依次为:渝中区、九龙坡、沙坪坝、江北、南岸。沙坪坝区同样仅在渝中区、九龙坡区之后,位居第三。

居民消费档次

从消费档次上看,重庆市各主城区的高端消费力被解放碑分流的现象比较突出,以江北、南岸为最;而九龙坡区是传统的工业区(包括大渡口区),本区居民消费档次不高。而沙坪坝由于地理位臵的特殊性以及较快的商业发展速度,这一分流现象相对较弱。

另外,沙坪坝作为全国闻名的教育文化区,常住及流动人口的文化层次和消费档次都仅次于渝中区,高于重庆其它主城区。

整体购物环境

无论从规模还是规划水平上看,沙坪坝都要领先于南坪;并且沙坪坝步行街规划中导入了非常浓厚的文化理念,形成了比较鲜明的规划特色,增强了商圈整体的吸引力。

沙坪坝商圈综合来看有望成为在商业规模、档次、经营水平各个环节都仅次于解放碑的商业副中心。

沙坪坝商圈支撑元素分析

沙坪坝区商圈的辐射范围

由于沙坪坝区地理位臵相对独立,因而对本区的消费力把握相当充分,以地域为标准,其有效辐射区包括往北碚方向至井口、往渝中区方向至红岩村、往江北区方向至大石坝、南至上桥、西至高新区的地域范围。

沙坪坝区商业消费层次构成分析

沙坪坝商圈的消费力大致由以下四个层次构成,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四元结构”。

“一元”:沙坪坝区商圈辐射范围内常住居民

这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集中在日用品(衣、食、日化)及耐用消费品(家电、通讯器材层面)。由于沙坪坝人均收入比较高,消费力相应较强,同时随着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大量住宅项目开发带来的外区购房者流入,消费力还将进一步放大。

“二元”:企业职工

沙坪坝有一些大型企业,由于职工人较多,效益较好,也是沙坪坝区商圈重要的消费力构成,以康明斯发动机厂、嘉陵和特钢厂等为代表。

“三元”:教育科技人口

沙坪坝有大中专院校22所,区属中小学200多所,在校学生13万人左右,教育人口总量约20万;另外全市近1/3的科研机构集中于沙坪坝,科技工作者5万余人,智力型劳动者占全区在业人数的1/3。

学生消费主要集中在日用品和周末节假日休闲娱乐层面,教育科技从业者收入较高,消

费层次高,注重消费附加值,两者共同形成了沙坪坝一支独具特色的消费力,并且有利于沙坪坝区商业档次的提升。

“四元”:其它随机消费力构成

除上述几个层面的消费力外,还有一些随机消费力也是支撑沙坪坝区商业的重要元素。如沙坪坝区学子带动的聚会、购物、休闲等商业活动比较普遍,又如区域内的自然人文景观(森林公园、烈士墓)也吸引了相当多游客至沙坪坝区消费。

沙坪坝区商业布局趋势分析与商业前景判断

目前进入的商家与即将进入的商家,除好又多与欣阳百货、家乐福、南亚家具广场不是分布在步行街与三峡广场附近外,其余全在该区域内。而它们又以两个组团的形式分布在两大块中。其中麦当劳、肯德基、沙重百、明日百货和立洋百货集中在双巷子街的上面部分,而新世纪百货、赛博数码广场、北京华联集中在三峡广场附近区域。其余的好又多分布在沙正街,家乐福分布在汉渝路,南亚家具广场分布在小新街。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沙坪坝区商业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其商业格局也已经基本固定,即是以三峡广场与华宇广场为核心的沙坪坝区商业新中心与以沙重百、明日百货、麦当劳、肯德基为中心的老的商业中心的两大组团式商业格局。

附二:沙坪坝区大型商业物业一览表

(四)、南岸商圈

南坪商圈的范围是以南坪转盘为中心,北至长江大桥南桥头,南至四公里转盘,东至海棠溪立交桥,西至重庆经济开发区,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

进驻南坪的商业有:重百、新世纪、百盛、山城平价超市、国美、重庆商社、两个肯德基、德克士、麦当劳、麦德龙、人人乐、好又多、华联商厦等。

据南岸区政府有关人士介绍:截止2001年末,南坪商圈有各类商业网点230个(100平方米以上)。其中:综合市场10个,营业面积近8.95万方;大型综合超市3个,面积2.8万方;专业、专卖店90个,餐饮店38个,服务业网点520个。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5%。除了解放碑,就数它拥有的百货业大腕、连锁巨头最多,外资有百盛、麦德龙、国资有重百、新世纪江都商场等,目前的南坪已形成

重庆主要5大商圈分析

重庆市主要5大商圈分析 重庆市区是个多中心的城区,以解放碑为主中心和杨家坪、沙坪坝、南坪、江北观音桥四个区域中心为公认的五大商圈。 重庆各主城商圈商業集中程度 表:主城區目前各商圈地理範圍及單位營業面積 表:主城區各商圈商業供應規模及年总营业额

重庆各主城商圈商業檔次 表:主城区各商圈商业档次 城市商圈商业经营水平 表:各商圈单位营业面积年平均经营额分析 一解放碑商圈 №:1 1)项目名称:大都会广场 位置:邹容路 项目介绍:由现代综合性购物商场、高智能甲级写字楼大都会商厦、国际五星级酒店海逸酒店三部分组成。占地18,717平方米,共8层,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其中大都会近5万m2,楼层-1至7F 开业时间:1997年 业态分布: LG 运动休闲服饰 1F 品牌服饰专卖店太平洋百货 2F 品牌服饰专卖店太平洋百货 3F 品牌服饰专卖店太平洋百货 4F 品牌服饰专卖店保龄球馆 5F 品牌服饰专卖店 6F 精品美食真雪溜冰场电影院游戏场 7F 精品美食 租金情况:百货联营扣点22%左右; 业态分布: LG层:1200-1800/㎡屈臣氏: 6%纯扣点

1F:800-1500/㎡ 2F: 600-800/㎡ 3F: 300-500/㎡ 4F: 200-300/㎡ 5F: 150-200/㎡ 6F: 80-120/㎡ 7F: 45-75/㎡ 另:天绿寿司租金:80-100/㎡(约)电玩城:35/㎡(约)瑞泰丰:75/㎡(约)物业管理费:租金含物管 招商优惠政策:无 经营状况:为重庆市最具人气的商场之一,年营业额超过10亿,出租率95%以上,档次稍弱于美美百货。 №:2 项目名称:美美百货 位置:解放碑正中心右侧 项目介绍:重庆美美是美美百货面积最大的百货卖场,经营面积达5万平方米,共6层。 同时也是重庆最高档的购物中心。 开业时间:2005年 业态分布: 1F: 运动及休闲服饰及用品、外婆桥美食广场,Valentino休闲吧 1F:国际精品、进口化妆品及香水, 2F:国际名品、进口男女服饰、女士鞋履手袋及配饰、咖啡西餐厅 3F: 淑女服饰、女士内衣、化妆品、珠宝首饰及钟表 4F:时尚女士服饰、美容美发中心 5F:男士服饰、鞋包、精品配饰、礼品、数码影音及健身器材 6F:主题餐厅,包罗各类异国风情美食 租金情况:联营扣点24%,内含物管费 物业管理费:无 招商优惠政策:无 经营状况:出租率90%以上,经营状况良好。 №:3

重庆市江北商圈市场调研报告

一、区域环境研究 1、区域综述 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观音桥商圈以观音桥转盘为中心,建新东、南、西、北路为辐射方向,半径1000米内区域。 商圈作为北部城区商业发源地,凭借邻解放碑及新区优势,曾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二大商圈,但随着交通改善,商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出现“商业空心”现象,限制了一些大型、综合性商业物业在此发展。 随着观音桥商圈的重新规划并开始实施 2003年龙湖·北城天街、协信·黄金海岸投入使用,使该商 圈的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改观,商业布局初具雏形 2004年,对观音桥商圈进行了从新定位,政府意在把观音桥 商圈建为极具特色的休闲、娱乐、购物场所,集中体现“重 庆的名片、城市的客厅、市民的乐园、消费的天堂”四个方 面的文化消费内涵 2005年2月,2万方的嘉陵广场的正式开放,进一步定位了 观音桥生态商圈的形象,在规划中,观音桥商圈面积将达到 42公顷,目标直指西南地区最大的生态商圈 2、商圈环境分析 商业环境

人流量(日/万)辐射消费范围商业营业面积(万㎡)商业形态 20万江北、渝北、 北部新区 70 余万㎡ 百货、家电、建材、 餐饮、娱乐等 大型商业项目:(分类) 购物型商业: 龙湖·北城天街(名店坊、华联商厦、远东百货)、天街2号、AEPC香港 城、茂业百货、新世纪百货、重百、协信铜锣湾广场(黄金海岸)、金源地下 城等, 家电买场: 国美、苏宁、商社以及即将开业的大中电器等 建材卖场: 青田家私广场、营业面积4万方的建玛特、南亚家具广场、金观音家具 广场等 大型超市: 家乐福、福建永辉超市、新世纪超市等 餐饮、娱乐项目: 分布区域较为散乱,欧式一条街、北城天街、金源地下城、协信铜锣湾 广场等,金源地下城内餐饮定位中高档,借助金源大酒店超五星级的配套, 在高端群体中有一定的认知度,金源·时代俱乐部整合娱乐的消费模式也得 到消费者的认可,其他的餐饮、娱乐项目主要为商圈配套的点缀,未能形成 商圈的核心消费点,且在消费者心中认知度也都不高。 交通环境 观音桥位于江北区交通枢纽,多路公交车可达城市各主要区域,到解放碑20分种车程,

重庆市五大商圈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前10强

重庆市高新区的发展 重庆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技术服务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两江半岛中心地带、成渝经济区重庆门户,是重庆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基地。 2010年10月,重庆高新区管委会重新组建,新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中:东部石桥铺、二郎改造提升区20平方公里,西部金凤、含谷、白市驿组团拓展开发区50平方公里。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重庆高新区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配套体系,站在了加快“三次创业”、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2011年,重庆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同比增长28.36%;工业总产值903亿元,同比增长31.44%;技工贸总收入1100亿元,同比增长1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同比增长234%;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9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出口创汇11亿美元,同比增长37.5% 2000年重庆高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积极筹备和参加重庆市"一会一节"、重庆高交会、深圳高交会及澳门国际投资贸易展览会、厦门投资贸易洽谈

会、福州名优产品展销会等活动,组织高新区企业到国外招商促销,成功引进和记黄埔、中国普天、重庆奥普泰投资1,730万美元开发的SDH光传输设备项目;美国电子商务公司、美国开路鹏公司与重庆宏声新思维公司合作的EC-CHONGQING项目;海虹控股与重庆金卫公司合作投资1.57亿元的医药信息化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的康元生物胃病疫苗项目;注册资金1.8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重庆信息港宽带网络公司的宽带网项目;重邮信科的TD-SCDMA项目;信威公司的100万台手机生产项目等。全年新增"三资"企业投资总额6954万美元,实到外资1200万美元。 2011年,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两块“国家级”牌子,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每年安排科技创新奖励扶持资金将超过1000万元;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大力争取纳入国家“新三板”扩大试点范围,新培育梅安森科技公司成为2011年全市首家在创业板上市企业;加快与三军医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服”战略联盟,为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强力支撑。2011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产品74项,成为重庆市知识产权试点区和重庆市首批市级“人才特区”。高新区舒适宜居,市场繁荣,坐拥彩云湖国家级城市湿地公

重庆五大商圈面面观

外地人眼中的重庆五大商圈面面观 我是一个外地来的人,在重庆生活了五六年,对重庆这个火爆的城市怀有深深的感情,看到它正一天天变得越来越美,忍不住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商业是一个城市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商业的发达与否说明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这里我想先谈谈对重庆媒体称道,同时普通老百姓也认可的五大商圈吧. 解放碑:老大 无可否认,解放碑无疑是重庆商圈的老大,甚至可以保守地说,在未来十年内,放眼重庆主城九区,都没有哪一个商圈的实力能够超过它。直到现在,老重庆人还称解放碑为“进城”,由此看来。解放碑在重庆人心中的影响力是多么大。在解放碑这个弹丸之地,聚集了大大小小的商场、店铺、银行、KTV歌城、美容院、电影院、外企办事处,第三产业各行业。在前几年的AAPP会议上,香港来的考察团也称赞“解放碑拥有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派,解放碑的街头甚至跟上海的南京路,香港的中环等地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当然,重庆人或外地人都有解放碑情结,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住在解放碑的人很少把房子买到其他城区住,因为在解放碑居住,拥有其他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这里实在太舒适了,居家用的、休闲的、吃的、玩的,你不愁买不到。 先说说大商场: 重庆百货大楼(重庆人简称重百): 这是重庆人自己的大型百货商场,在重庆的受欢迎程度最高,其历史悠久(这个偶不清楚哈:))其连琐店遍布主城及重庆中心城市最繁华地段,在解放碑几十米之内,就有两个店,一个是重百临江商场,另一个是重百总部即老重百.不用多说,重百的品种在重庆所有的大型商场里也算是一流的,这里,你可以买到各类档次的商品,无论你是一般的工薪阶层还是高级白领都有适合你的东西可买.而且重百也是全国为数很少的质量放心商场,在这里不仅有上好的服务,还有绝对让你放心的质量保障.总体上来说,重庆人对重百的感情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的。在前几年买东西必到重百成为定例,即便在最近几年重庆的大型百货商场遍地开花的时候,重庆人对重百的感情也是一成不变的。重百仍然成为最受欢迎的商场。 家乐福: 这是我最喜欢的外企商场。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到重庆开分店的外企,东西多且便宜,经常开展打折活动。另一个原因我想就是因为它的服务以及管理,在这里你可以无拘无束地购物,不会像在重百其他地方一进入就有导购小姐上来。然后,家乐福的标志给人看了以一种舒服的感觉,那个蓝色的商标我觉得设计得蛮好的。总之在这个城市任何一个地方看到家乐福的感觉我都感到很亲切,就像它的宣传的语言“开心购物家乐福”真的有时候给人以家的感觉哈。同时,家乐福员工的素质我觉得也是重庆商场最好的,清一色标准的普通话,而且你不会看到在其他商场员工扎堆聊天或说椒言普通话的现象。在家乐福无论你有什么不明

重庆观音桥商圈分析研究

重庆观音桥商圈市场调查与研究报告 深圳市新摩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1、重庆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概况 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观音桥商圈范围南起建新南路下穿道,以建新西路为界;北至泰兴电脑城、茂业百货,东至龙湖北城天街,区域面积达42.42公顷。 观音桥商圈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平方公里,是集商业购物、商务办公、金融贸易、总部基地、文化娱乐、酒店美食、生态旅游、会展表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区。 观音桥商圈是一个目前重庆功能分区最合理,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步行街系统完善、交通组织畅达、生态环境优美于一体的现代化步行街区。观音桥商圈以商贸发展为主导、步行街区为载体、以零售为基础、以购物休闲为主题、以都市景观为标志的重庆北部商贸中心核心区。 观音桥步行街按区域功能可划分为步行街及其下的佳侬地下商业街、观音桥广场、现代广场、北城天街购物广场、黄金海岸购物中心,嘉陵公园以及其下的金源不夜城。其内有新世纪百货、新世界百货、重庆百货大楼、深圳茂业百货、远东百货、UME国际影院、金源不夜城、CEPA香港城、家乐福超市、福建永辉超市等大型商场。经营劳力士、帝舵、MANGO、GUESS、哈根达斯、星巴克、MINI COOPER、BMW Lifestyle等众多的国际知名品牌。观音桥商圈是重庆乃至西南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超大型购物中心和百货以及品牌专卖店集群。

观音桥商圈的销售总额将突破1000亿元,率先跻身全国一流的千亿级品牌商圈。有日渐取代解放碑商业购物步行街之势,而且现在的规模还在逐渐扩大。 观音桥商圈商业环境分析: ▼观音桥商圈人流量在与日俱增,其辐射消费范围为江北、渝北、北部新区及渝中区,商业形态主要以购物中心、百货为主,家电、建材、娱乐、餐饮等配套的业态形式。 ▼随着观音桥步行街各大型企业的纷纷抢驻,商圈已经培育成形,北京华联、北城天街、茂业百货、远东百货、新世纪百货、金源不夜城、永辉超市等大型企业集团的经营已步入成熟阶段, 江北商业氛围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气氛日渐浓厚,市政配套设施齐全,商业潜力巨大。 ▼观音桥步行街及步行街周边地区的商用物业正成为各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客户所瞄准的第一投资对象。观音桥作为江北区乃至整个北部城区的商业、商务、金融中心,具有巨大的商务需求。随着中信大厦及周边地区的一批高档专业纯写字楼和商务公寓的相继推出,为观音桥区域的商务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促进了区域内商务品质和商务氛围的升级。 3、重点商业调查情况 重庆观音桥新世界百货 香港新世界百货重庆店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核心位置,紧临观音桥步行街,东接建新北路,西临嘉陵公园,北面规划为城市绿化休闲广场。作为重庆第二大商圈,观音桥周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商务、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齐全。 1F 国际名品、化妆品、名表、女鞋、屈臣氏 2F 女士时尚装、珠宝、潮流配饰 3F 女士职业装、女士手袋、女士内衣、配饰、美容中心、促销场 4F 男士正装、男士休闲装、男士配饰、男鞋、男士皮具、咖啡厅

重庆某区域商业分析

重庆观音桥商圈分析

目录 一、商业布局 二、观音桥区域租售市场及客层分析 三、观音桥商圈经营状况 四、观音桥商圈SWOT分析 五、观音桥区域消费行为特征 六、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市场调研 七、可替代性产品研展

/ 观音桥商圈商业布局 / 观音桥商圈现状 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长期以来,观音桥被认为是商业滞后的区域,在重庆其他几个区争相营造大型休闲购物中心的时候,观音桥商圈却寂寞冷淡。目前,在观音桥除了家乐福、重百和新世纪外,几乎没有强大影响力的商业形态,人们购物主要是跑解放碑。据估计,北部城区一带的居民大约 有60%的人口到解放碑购物,这给观音桥商圈带来了空白。 2003年的商圈饱和度指数为31500元,而根据本年观音桥商圈相关营业资料计算实际每平方米营业额为2.5万元,因此观音桥商圈目前还远未达到饱和状态,商业发展潜力巨大。 观音桥商圈以观音桥转盘为中心,建新东、南、西、北路为辐射方向,半径1000米内区域。该商圈作为北部城区商业发源地,凭借邻解放碑及新区优势,曾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二大商圈,但随着交通改善,商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出现“商业空心”现象,限制了一 些大型、综合性商业物业在此发展。目前,随着观音桥商圈的重新规划并开始实施,龙湖·北城天街、协信·黄金海岸投入使用,该商圈

正在进行重新定位,希望吸引本区及以北消费人群。商业营业面积近30万方。该商圈目前有重百现代广场、新世纪世纪新都、家乐福等。 观音桥区域商业类型结构 过去江北区的百货商场、超市等大型商用物业较少,商用物业的形态多为临街铺面。百货商场江北区目前的大型百货商场只有重百和新世纪两家,其余多为中小型百货商场。大型综合超市家乐福超市分店弥补了江北区商用物业类型少的不足。进驻东和银都的超市巨头“好 又多”出手不凡,一口气圈下了1.5万㎡,租期长达20年,该店将是重庆市面积最大的量贩超市。铺面观音桥商圈中占据主要角色的商

重庆某区域商业分析(doc 40页)

重庆某区域商业分析(doc 40页)

重庆观音桥商圈分析

目录 一、商业布局 二、观音桥区域租售市场及客层分析 三、观音桥商圈经营状况

四、观音桥商圈SWOT分析 五、观音桥区域消费行为特征 六、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市场调研 七、可替代性产品研展 / 观音桥商圈商业布局

/ 观音桥商圈现状 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 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长期以来,观音桥被认为是商业滞后的区域,在重庆其他几个区争相营造大型休闲购物中心的时候,观音桥商圈却寂寞冷淡。 目前,在观音桥除了家乐福、重百和新世纪外,几乎没有强大影 响力的商业形态,人们购物主要是跑解放碑。据估计,北部城区 一带的居民大约有60%的人口到解放碑购物,这给观音桥商圈带 来了空白。 2003年的商圈饱和度指数为31500元,而根据本年观音桥商圈相关营业资料计算实际每平方米营业额为2.5万元,因此 观音桥商圈目前还远未达到饱和状态,商业发展潜力巨大。 观音桥商圈以观音桥转盘为中心,建新东、南、西、北路为

辐射方向,半径1000米内区域。该商圈作为北部城区商业发源地,凭借邻解放碑及新区优势,曾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二大商圈,但随着交通改善,商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出现“商业空心”现象,限制了一些大型、综合性商业物业在此发展。目前,随着观音桥商圈的重新规划并开始实施,龙湖·北城天街、协信·黄金海岸投入使用,该商圈正在进行重新定位,希望吸引本区及以北消费人群。商业营业面积近30万方。该商圈目前有重百现代广场、新世纪世纪新都、家乐福等。 内 容 商圈名步行街商业面积 吸纳和 辐射面 (人口) 特殊题材 解放碑建成时间最早,市 内影响范围最大8 万平方米 100万平 方米以上 100万 以上 中央商务区

重庆五大商圈分析报告

五大商圈分析 1 引言 两江通衢,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已初步建立起面向全国、联动长江、辐射西南、层次清晰、结构紧密,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发展的消费品市场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直辖以来,市着力强化商业设施建设规划,以主城区为突破口,打造城市中心商圈,大力发展商圈经济,发挥主城区的窗口作用,商业档次不断提升,购物消费环境快速改善,形成了以解放碑为龙头,以江北观音桥、沙坪坝三峡广场、南坪步行街、九龙坡家坪步行街为辅的五大商圈。购物中心化的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购物中心化不是经营模式的专用概念,而是倾向于揭示消费现象的一种商业地产方式,它可以是几个购物中心的聚集,也可以是其他商业业态的聚集,从城市经济的层面衡量则表现为非盈利的公共区域逐渐演变成消费场所的过程,是购物的城市中心化,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商圈的形成。目前,正大力打造都市中央商务区、区县中心商圈、城镇商业特色街(专业市场)和乡镇(社区)商业点四个层次的商业中心,已经建成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城市中心商圈16个,商业特色街96条,商业设施面积达到2750万平方米,商圈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步行街带来的聚合效应,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开启了城市空间运营的新步伐。 2 “五大商圈”分析 1.1 “五大商圈”形成的历史渊源 得长江之利,四面环山,江水回绕,长期以来就是进出大西南的水上门户。1890年中英签订《条约续增专款》,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就逐渐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市的渝中区座落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两江环抱,形似半岛,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其成为城市的地理中心和政治中心。1958年,位于渝中区解放碑的商业网点约占全市的30%,市级以上主要商业机构有三分之二云集解放碑,解放碑成了人进行消费的代名词。1997 年直辖后,市政府为塑造新风貌,体现窗口作用和辐射功能,加强了一系列形象工程的建设,1997年12月27日,第一条步行街在解放碑落成,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快速在此地形成。此后,江北、沙坪坝、南岸、九龙坡、等步行街建设依次启动。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提出了“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即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文化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并极力打造“一小时经济圈”,随着经济的不断升温,四大副商圈与解放碑核心商圈众星拱月的格局形成,五大商圈不断发展壮大。 1.2 “五大商圈”的特点分析 1.2.1 多核分异的空间结构 是两江环抱的山城城市,以渝中半岛为主体形成了有机分散、分片集中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各个组团的中心商业逐渐聚集,形成区域性的商业中心。解放碑位于市中心区——渝中区,是全市经济、金融、信息、商贸中心。观音桥位于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南坪位于市南部,商业主要集中在南岸中心、四公里、南滨路三个主要的地段。沙坪坝位于市西部,是距母城渝中区较远的一个主城区。家坪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连接南岸、渝中、沙坪坝、大渡口的重要交通通道。 1.2.2 各具特色的商圈定位

重庆市五大商圈

重庆市五大商圈 一、解放碑商圈: 重百、迪康、王府井, 美美百货、大都会购物广场, 朝天门批发市场 该商圈以解放碑步行街为核心,北起临江门、南至较场口、西达民生路、东到小什字,由临江门、沧白路、新华路、民生路等围合成多边形区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目前经营商品包括食品饮料、烟草、纺织品、日用百货、家电及五金交电化工产品等。商业营业面积近60万平方米,大小商场(商铺)近3000家,2002年商业销售额约140亿元。作为本市的核心商圈以及新近出台的重庆CBD核心区域(含朝天门等),解放碑商圈未来定位为全市性中高档消费品提供地。 二、南坪商圈:重百、新世纪、百盛、好又多 本市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性商圈,区域内专业市场较多。 目前,以南坪转盘为中心,南坪东、南、西、北路为辐射方向的半径约500米范围。是各区域内国外零售业巨头最集中的。南滨路滨江休闲商业带是目前全市商业业态结构的新增长点。经营商品(业态)包括餐饮、百货、家电、汽车及零配件、药品等。商业营业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2002年商业零售额超过30亿元。 三、沙坪坝商圈 沙坪坝商圈:目前本市仅次于解放碑商圈的最大的次级商圈,是四大区域性商圈中零售额最高的,具有明显的教育经济圈特征。 以三峡广场至绿色文化艺术广场为主,辅以南开步行街和小龙坎一线,目前商业营业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经营商品包括百货、家电、IT产品、图书等。2002年商业零售额超过30亿元 四、杨家坪商圈 以杨家坪步行街为中心,东至工学院、西至动物园、南至直港大道、北至谢正街。目前商业营业面积约20万平方米,日均人群流量28万人次。杨家坪商圈以步行街为中心,建设一个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步行商业系统,以大型购物中心带动区域商业发展。 五、江北观音桥商圈: 目前江北仅观音桥商圈就已有5家百货进驻:重百、新世纪和北京华联各据一方,如果算上新近加入战团的深圳茂业百货和远东百货,这一密度已开始接近解放碑7家百货店(重百两家店、新世纪、太平洋、王府井、银泰、利劳滗)的数字。 观音桥商圈:该商圈作为北部城区商业发源地,凭借邻解放碑及新区优势,曾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二大商圈。但随着交通改善,商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出现“商业空心”现象。目前,随着观音桥商圈的重新实施,龙湖北城天街投入使用,该商圈重新定位。观音桥商圈未来设想由1平方公里扩大为4平方公里。 以观音桥转盘为中心,建新东、南、西、北路为辐射方向,半径1000米内区域。商业营业面积近30万平方米。国美、苏宁、重百、商社都在该区域内布下棋子。

重庆市三大步行街调研报告终稿

重庆市三大步行街调研报告 1、解放碑步行街调研 区位分析及历史意义:解放碑全称“人民解放纪念碑”,位于市商业区中心部位,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交汇处,是重庆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胜利的。 交通组织关系及内外交通连接关系: 交通组织关系: 由地图可见,解放碑步行街以解放碑 为圆心,呈十字放射状分布,每条道路与市政道路均以铺装衔接,以圆球形路障和花坛相分隔。步行街内道路平直简单,无车流通过,行人可安全且自由的穿行其中。解放碑步行街是目前重庆市商业业态最全面、最集中、最繁华的商圈步行街,解放碑以西以青年路为界,左右各连重庆商社大厦和国泰广场正入口,东面以八一路为界,左右各连纽约大厦及大都会广场,步行街以北跨过五四路直达环球购物中心、重庆交易大厦,五四路两端承接国泰艺术中心及大都会东方广场;朝南方向则以中华路、民权路交接处为界,尽头处可直接观察到较场口得意世界大厦,卓茂名车,星豪酒店等地标性建筑。解放碑作为重庆的一个着名景点,地势集中,交通流线相当发达。 (1)私家车,但是由于解放碑人流密集,交通流量大,周边停车位不足且步行街内不通车,导致私家车经常无处停放且易造成交通拥堵现象,不建议驾车出行。 (2)出租车 (3)公交车:市内各区均有公交车可达解放碑。103、104、105、111、112、122、215、251、301、303、401、402、405、413、418、481等路。 (4)轻轨:2号线——临江门、较场口站点下,步行距离适中。6号线/1号线——小什字站点下,步行距离相对临江门较远。 内外交通连接关系 解放碑步行街与市政道路的分隔主要采用铺装的改变和花坛阻隔的形式,将外部交通

重庆商圈

重庆商圈 重庆城区是组团布局,所以不可避免的形成多中心商业格局,现在重庆基本上是以解放碑商圈为全市的商业中心,并辐射到区县,其他区形成沙坪坝商圈、杨家坪商圈、江北观音桥渝北商圈、南坪商圈这四个次级商圈组成主城区庞大的商业组团,同时以各区县行政中心、旧有核心区形成自身的商业中心圈,并形成每年高达数亿的超级大市场 一、解放碑商圈 解放碑,重庆商业的“心脏”,从零售百货到大型批发,从现代商贸到现代服务业一应俱全,以其为核心的解放碑CBD,承担着重庆商务、商贸双重功能,有着“西部第一街”、“中国十大新地标商务区”等美誉。解放碑人流量大,日均人流量30万人左右,遇到节假日等高峰期可达到100万余人。2008年解放碑商圈销售额达到334.3亿元,同比增长23.8%,零售额达到158.8亿元,同比增长20.2%。 目前,解放碑商圈入驻有大都会广场、重百大楼、美美百货、太平洋百货、王府井百货等大型商场,汇集了Burberry、Bally、Cartier、Emporio Armani、Ermenegildo Zegna、Hugo Boss等国际知名品牌。较场口还将再修一条步行街衔接解放碑步行街,新步行街将拥有主楼高达468米、体量72万平方米的日月光中心广场,建成后,其将成为解放碑SHOPPING新地标。 商圈商场 大都会广场、重百大楼、美美百货、太平洋百货等

二、观音桥商圈 在重庆五大商圈规划建设中,观音桥商圈是起步最晚的一个,但经过几年的打造,现已发展成一个拥有3000米长的步行街、2.1公里环行道路和800米观音桥隧道的“百亿级商圈”,成为重庆主城名副其实的商业副中心。目前,该商圈日均人流量已达到35万人次,日均销售额

重庆市各主要商圈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34页).doc

重庆市各主要商圈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一、重庆市现有商业格局和各商圈发展状况 (一)主城区各大商圈概况 重庆城区是组团布局,所以不可避免的形成多中心商业格局,现在重庆基本上是以解放碑商圈为全市的商业中心,并辐射到区县,其他区形成沙坪坝商圈、杨家坪商圈、江北观音桥渝北商圈、南坪商圈这四个次级商圈组成主城区庞大的商业组团,并形成每年高达亿的超级大市场。 解放碑商圈 解放碑商圈全国有名,汇集众多大型百货公司、顶级品牌专卖店、大型超市、小型商铺等等,具备完善的业种配置和各种档次的组合,超市、百货店、品牌专卖店、专业市场、购物中心等全部具备,并且规模和密度堪称第一,每天吸引人流二三十万人,节假日甚至超过一百万人次,简直达到拥挤不堪的地步,它的销售总额也数倍于其他次级商圈,号称西部第一大商圈。 解放碑商圈自身也在发生变化,休闲设施陈旧,特色娱乐、餐饮网点太少这些配置的不足正在逐步改善,对于大量同质化的竞争各个商家也在逐步调整形成差异化的共存经营。 沙坪坝商圈 沙坝坪商业繁华、市场潜力巨大,是重庆重要的商贸区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区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力。沙区商业步行街始建于年代初。现在形成全市最大步行街区商圈,北起沙南街,跨渝碚路,顺华宇广场西侧向南延伸至绿色艺术广场。商圈的有效消费人口万,年购买力在亿以上,区内商业网点万余家。整个商圈相对独立,并已形成一定的商业氛围,随着三峡广场、雕塑文化广场、绿色艺术广场等一系列广场的建成必将带动经济和商业的繁荣。目前的商业业态趋于成熟,新型和先进的零售业态不断进驻,为沙坪坝商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杨家坪商圈 以杨家坪转盘为中心,中心商业区包括杨九路、杨家坪正街、石坪桥正街、西郊

重庆市5大商圈市调报告.doc

重庆市主要大商圈分析 重庆市区是个多中心的城区,以解放碑为主中心和杨家坪、沙坪坝、南坪、江北观音桥四个区域中心为公认的五大商圈。 重庆各主城商圈商业集中程度 表:主城区目前各商圈地理范围及单位营业面积 重庆各主城商圈商业档次 表:主城档次区各商圈商业

一解放碑商圈)项目名称:大都会广场 、位置:邹容路 项目介绍:由现代综合性购物商场、高智能甲级写字楼大都会商厦、国际五星级酒店海逸酒店三部分组成。占地,平方米,共层,总面积达万平方米。其中大都会近万,楼层至 开业时间:年 业态分布:运动休闲服饰 品牌服饰专卖店太平洋百货 品牌服饰专卖店太平洋百货 品牌服饰专卖店太平洋百货 品牌服饰专卖店保龄球馆 品牌服饰专卖店 精品美食真雪溜冰场电影院游戏场 精品美食 物业管理费:租金含物管 招商优惠政策:无 经营状况:为重庆市最具人气的商场之一,年营业额超过亿,出租率%以上,档次稍弱于美美百货。 、项目名称:美美百货 位置:解放碑正中心右侧 项目介绍:重庆美美是美美百货面积最大的百货卖场,经营面积达万平方米,共层。同时也是重庆最高档的购物中心。 开业时间:年 业态分布: : 运动及休闲服饰及用品、外婆桥美食广场,休闲吧 :国际精品、进口化妆品及香水, :国际名品、进口男女服饰、女士鞋履手袋及配饰、咖啡西餐厅 : 淑女服饰、女士内衣、化妆品、珠宝首饰及钟表 :时尚女士服饰、美容美发中心

:男士服饰、鞋包、精品配饰、礼品、数码影音及健身器材 :主题餐厅,包罗各类异国风情美食租金情况:联营扣点%,内含 物业管理费:无 招商优惠政策:无 经营状况:出租率%以上,经营状况良好。 、项目名称:新世纪百货 位置:解放碑国泰影院对面 项目介绍:重庆本土品牌,体量达万方,新世纪百货解放碑店年实现销售亿元, 在解放碑商圈零售业销售排名第一。 开业时间:年 业态分布: :珠表首饰手机小家电 :淑女装、职业女装、成熟女装、配饰、女士内衣 :少女装、少淑装 :男装、裤子、百货 :男装、百货 :运动装、牛仔装、中性休闲装、童装、家具用品 租金情况:联营扣点或租金扣点 物业管理费:无 招商优惠政策:无 经营状况:理想 、项目名称:重百商场(新店) 位置:解放碑中心左侧 项目介绍:重庆本土品牌,也是重庆老百姓做早接触的百货公司,体量达万方,开业时间:解放初期 业态分布: :超市 :珠表首饰手机小家电 :少女装、少淑装,女鞋,包 :淑女装、职业女装、成熟女装、配饰、女士内衣 :男装、百货

重庆市江北商圈市场调研报告

重庆市江北商圈市场调研 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区域环境研究 1、区域综述 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观音桥商圈以观音桥转盘为中心,建新东、南、西、北路为辐射方向,半径1000米内区域。 商圈作为北部城区商业发源地,凭借邻解放碑及新区优势,曾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二大商圈,但随着交通改善,商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出现“商业空心”现象,限制了一些大型、综合性商业物业在此发展。 随着观音桥商圈的重新规划并开始实施 2003年龙湖·北城天街、协信·黄金海岸投入使用,使该商 圈的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改观,商业布局初具雏形 2004年,对观音桥商圈进行了从新定位,政府意在把观音桥 商圈建为极具特色的休闲、娱乐、购物场所,集中体现“重 庆的名片、城市的客厅、市民的乐园、消费的天堂”四个方 面的文化消费内涵 2005年2月,2万方的嘉陵广场的正式开放,进一步定位了 观音桥生态商圈的形象,在规划中,观音桥商圈面积将达到 42公顷,目标直指西南地区最大的生态商圈

2、商圈环境分析 商业环境 人流量(日/ 万)辐射消费范围商业营业面积(万 ㎡) 商业形态 20万江北、渝北、 北部新区 70 余万㎡ 百货、家电、建 材、餐饮、娱乐 等 大型商业项目:(分类) 购物型商业: 龙湖·北城天街(名店坊、华联商厦、远东百货)、天街2号、AEPC 香港城、茂业百货、新世纪百货、重百、协信铜锣湾广场(黄金海岸)、金源地下城等, 家电买场: 国美、苏宁、商社以及即将开业的大中电器等 建材卖场: 青田家私广场、营业面积4万方的建玛特、南亚家具广场、金观音家具广场等 大型超市:

关于江北商圈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江北商圈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一、区域环境研究 1、区域综述 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观音桥商圈以观音桥转盘为中心,建新东、南、西、北路为辐射方向,半径1000米内区域。 商圈作为北部城区商业发源地,凭借邻解放碑及新区优势,曾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二大商圈,但随着交通改善,商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出现“商业空心”现象,限制了一些大型、综合性商业物业在此发展。 2、商圈环境分析 商业环境

大型商业项目:(分类) 购物型商业: 龙湖·北城天街(名店坊、华联商厦、远东百货)、天街2号、AEPC香港城、茂业百货、新世纪百货、重百、协信铜锣湾广场(黄金海岸)、金源地下城等, 家电买场: 国美、苏宁、商社以及即将开业的大中电器等 建材卖场: 青田家私广场、营业面积4万方的建玛特、南亚家具广场、金观音家具广场等 大型超市: 家乐福、福建永辉超市、新世纪超市等 餐饮、娱乐项目: 分布区域较为散乱,欧式一条街、北城天街、金源地下城、协信铜锣湾广场等,金源地下城内餐饮定位中高档,借助金源大酒店超五星级的配套,在高端群体中有一定的认知度,金源·时代俱乐部整合娱乐的消费模式也得到

消费者的认可,其他的餐饮、娱乐项目主要为商圈配套的点缀,未能形成商 圈的核心消费点,且在消费者心中认知度也都不高。 ◆交通环境 观音桥位于江北区交通枢纽,多路公交车可达城市各主要区域,到解放碑20分种车程,到沙坪坝约30分钟,到南平约30分钟,从观音桥商圈的辐射区域来看,区域内可通过公交、小巴、环城车等交通工具,在20分钟以内均可到达。 ◆人口及产业构成 * 当前情况 目前观音桥商圈的商业辐射区域主要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部新区,辐射人口100万以上,江北、渝北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强区,但随着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大量的中、高档楼盘的兴建,北部新区的兴起,城市居民纷纷选择该区置业,仅此带给北部新区的新增人口达10万以上,且北部新区逐渐形成重庆主要的富人聚居区域之一,彻底颠覆了该区域传统的人口结构。 区域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汽车摩托车、电子通信设备、医药、日用化工为区域的主要支柱产业,江北是重庆北部商贸中心,观音桥农贸市场年成交额在全国同类市场排名第二。* 未来发展 随着区域房地产市场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江北城CBD的兴建,北部区域新增人口将达20万—30万,大量城市配套的建设将大力促进区域第三产业,尤其是餐饮、娱乐以及流通商业的发展。

重庆五大商圈分析报告

重庆五大商圈分析 1 引言 重庆两江通衢,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已初步建立起面向全国、联动长江、辐射西南、层次清晰、结构紧密,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发展的消费品市场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市着力强化商业设施建设规划,以主城区为突破口,打造城市中心商圈,大力发展商圈经济,发挥主城区的窗口作用,商业档次不断提升,购物消费环境快速改善,形成了以解放碑为龙头,以江北观音桥、沙坪坝三峡广场、南坪步行街、九龙坡杨家坪步行街为辅的五大商圈。购物中心化的重庆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购物中心化不是经营模式的专用概念,而是倾向于揭示消费现象的一种商业地产方式,它可以是几个购物中心的聚集,也可以是其他商业业态的聚集,从城市经济的层面衡量则表现为非盈利的公共区域逐渐演变成消费场所的过程,是购物的城市中心化,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商圈的形成。目前,重庆正大力打造都市中央商务区、区县中心商圈、城镇商业特色街(专业市场)和乡镇(社区)商业点四个层次的商业中心,已经建成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城市中心商圈16个,商业特色街96条,商业设施面积达到2750万平方米,商圈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步行街带来的聚合效应,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开启了重庆城市空间运营的新步伐。 2 重庆“五大商圈”分析 1.1 “五大商圈”形成的历史渊源 重庆得长江之利,四面环山,江水回绕,长期以来就是进出大西南的水上门户。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款》,重庆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就逐渐成为商贾云集之地。重庆市的渝中区座落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两江环抱,形似半岛,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其成为城市的地理中心和政治中心。1958年,位于渝中区解放碑的商业网点约占全市的30%,市级以上主要商业机构有三分之二云集解放碑,解放碑成了重庆人进行消费的代名词。1997 年重庆直辖后,市政府为塑造新重庆风貌,体现窗口作用和辐射功能,加强了一系列形象工程的建设,1997年12月27日,重庆第一条步行街在解放碑落成,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快速在此地形成。此后,江北、沙坪坝、南岸、九龙坡、等步行街建设依次启动。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重庆提出了“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即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文化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并极力打造“一小时经济圈”,随着重庆经济的不断升温,四大副商圈与解放碑核心商圈众星拱月的格局形成,五大商圈不断发展壮大。1.2 “五大商圈”的特点分析 1.2.1 多核分异的空间结构 重庆是两江环抱的山城城市,以渝中半岛为主体形成了有机分散、分片集中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各个组团的中心商业逐渐聚集,形成区域性的商业中心。解放碑位于重庆市中心区——渝中区,是全市经济、金融、信息、商贸中心。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南坪位于重庆市南部,商业主要集中在南岸中心、四公里、南滨路三个主要的地段。沙坪坝位于重庆市西部,是距母城渝中区较远的一个主城区。杨家坪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连接南岸、渝中、沙坪坝、大渡口的重要交通通道。

重庆商圈经济运行情况研究

重庆商圈经济运行情况研究 城市商圈的形成与发展,对城市居民生活、城市发展规划均具有重大的影响。影响商圈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商店类型、商店规模、竞争对手的位置、居民居住模式、行程所需时间和交通状况等,媒体接受状况也是影响商圈的因素。为此,从重庆商圈概况入手,分析了重庆商圈的经济运行情况。 标签:城市商圈;规划;模式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b34719895.html,ki.1672.3198.2016.28.007 1 重庆商圈概况 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北部靠大巴山和东南部连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因此,重庆的商业经济繁华地带主要集中在西南部。 截止2015年底,全市建成城市核心商圈30个,100亿级商圈12个。其中,零售额达到400亿元商圈1个(解放碑商圈482.5亿元)、300亿元商圈3个(观音桥商圈327.2亿元、南坪商圈310亿元、杨家坪商圈350亿元)、200亿级商圈3个(万州高笋塘商圈228亿元、江津商圈229.2亿元、渝西广场商圈267.5亿)、100亿元商圈3个(三峡广场商圈192亿元、涪陵南门山154.9亿元、大坪商圈100.4亿元)、合川北城商圈、北碚缙云商圈(50.26亿元)。 2 商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重庆商贸流通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按照“一保二建三打造”(保障市场供应,构建完善城乡统筹的商贸网络体系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效机制,建设购物之都、会展之都、美食之都)的目标任务,加快全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重庆市“十二五”规划以来,经济呈现平稳快速增长态势,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以增强,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2.1 各大商圈消费市场增长稳定,增幅放缓 “十二五”规划以来,重庆各大商圈努力克服商贸经济下行压力,创新产业升级,积极提振消费,推动商贸经济稳中有进,其中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096亿元,增长13%,居全国第二位。近年来,各商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稳步增长,但增长幅度在逐年减小。此外,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百货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致使销售总额总体呈递减趋势,因此引进“互联网+”,打造智慧商圈成为商圈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