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提要

1.1 项目名称

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与茶油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

1.2 承担单位

**有限公司

1.3 建设地点

苗圃基地:**县**镇花泉村、**县**镇油草塘村

加工生产基地:**县云集开发区河西路、**县**工业园永西路

1.4 建设性质

新建

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分为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和茶油深加工建设,其中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分为种子园、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实验区、示范区五大功能区于一体,主要繁育高品质油茶良种。种子园建设规模为20亩,采穗圃建设为25亩,良种繁育圃建设规模为49亩、实验区及

示范区建设规模各为17亩。合计建设规模为128亩。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油茶良种。

茶油深加工建设占地面积为300亩(约199998m2),总建筑面积60740m2,其中:茶籽原料晒场各为8600m2、原材料仓库各为5200m2、粉碎车间各为1100m2、榨油车间各为1800m2、毛油处理车间各为3850m2、油脂精炼车间各为2600m2、油脂罐装车间各为2000m2、成品贮藏车间各为5000m2,污水处理池及锅炉房各为220m2。形成年产14800吨茶籽油,35000吨菜籽油,12000吨花生油和18000吨大豆油的产量。

1.6 建设期限

2009年1月~2011年12月

1.7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158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9787.39万元,银行贷款利息1612.8万元,流动资金10187.81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企业自筹20588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1000万元。

1.8 项目效益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的产业政策,立足湖南油茶主产区,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县的原料供应、成本、交通和区域覆盖优势,结合华中市场对茶油巨大的需求,集中成本优势、产品结构优势、市场优势,迅速占领茶油高端市场。

该项目的实施,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和繁荣农村经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积极作用。

项目生产工艺先进,产品质量优良,有广阔的国内外销售市场。经测算,项目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税率等指标均超过了行业基准值,项目盈亏平衡点为65.72%,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1.9 主要技术指标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1 项目由来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一大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各地对油茶生产的管理措施削弱,很多地方油茶林的树龄老化,品种混杂,加上粗放经营,只取不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比较经济效益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油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现有油茶林中绝大部分为亩产茶油3—5公斤的低产林,如果能将现有低产油茶林全部进行改造,再新造1000万亩高产油茶林(平均产油50公斤),通过采用良种和丰产栽培技术,可使油茶高产稳产,届时我国茶油产量将有望达到300万吨,使茶

油在我国现有食用植物油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25%左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中“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的计划安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政府支农投资指南”的规划安排,大力开展利用干果核心种质构建技术,品质形成遗传因素控制技术,本项目拟选择与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聚合早实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果仁品质、抗倒春寒等性状基因,选育菜用、加工等为目标的优质多抗木本油茶专用新品种;及要实现的研究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为:选育高产油茶新品种25个,建立良种基地128亩,新品种产量比主栽品种提高30~50%,结果年龄提前3~5年。在**县云集开发区和**县**开发区建设二个植物油料加工厂。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实施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化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依托农业和工业的科技进步,彻底改变产前、产中、产后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低的现状,提升油茶生产全过程的科技贡献率和油茶产业链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是推动农业科技的重大战略措施。粮油经济作物,特别是油茶产业,一直是**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产业,其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本项目实施是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

湖南是全国生态农业大省,油茶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面积、良种选育技术方面都位列全国的首位。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天然场所,油茶林比较适宜粗放管理,可不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在未被污染的环境中生产的山茶油是一种有机绿色食品,发展山茶油产业是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

(3)本项目实施是应对入世挑战,参与农业国际化竞争的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的农业面临全面的国际化竞争挑战,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体系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业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国家连续4年出台针对农业的“一号文件”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油茶产业这一中国独特的资源型农业产业,由于传统的、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历来在国际市场受到不平等待遇,与其潜在的价值不相符合;实施该项目,是实现油茶

产业化、标准工业化经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油茶产业龙头,参与农业国际化竞争,是中国粮油行业的必然选择。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 编制依据

本报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基本资料为编制依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

(2)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22号);

(3)国家有关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和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

(4) 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东政发[2008]15号)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6)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7)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和说明。

2.3.2 编制范围

(1)确定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及配套工程;

(2)确定工程技术方案、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3)提供原材料、动力等供需数据;

(4)项目环保、安全卫生、消防措施;

(5)项目投资估算及用款计划;

(6)提出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7)测算项目的投资效益;

(8)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2.3.3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1)政策条件

国家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着眼于国家食用油安全战略,要求大力发展油茶等特色油料生产,今年国家林业局又把湖南、江西两省作为油茶示范基地,湖南省**县抓住这些机遇,加快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步伐。

(2)机遇条件

入世以来,我国油料作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对油茶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因为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含维生素A和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为高级食用油。由于油茶病虫害少,且生长于低丘岗地,基本不受环境污染,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在日本,油茶的价格是菜油的7.5倍,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强我国油茶工程的发展力度。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我国广大南方地区,人均耕地很少,但宜林荒山、荒地却较多,且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区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由于油茶林对自然灾害有较强的抵抗力,且不与粮、棉等其它农作物争地,因此,这在发展我省地方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湖南油茶深加工企业对茶油产品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茶油市场的需求,“公司+农户连基地”现代企业模式的延伸,这些都为我国油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平台和产业链的延伸。

(3)资源条件

据统计,我国现年产茶籽油约60万吨。全球茶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近50%来自湖南。作为全国油茶中心产区,湖南有4600多万亩山地适宜栽培油茶,现有油茶林面积达1778万亩,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1/3,茶油年产量10.4万吨,占了全国茶油总产量的近一半,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有优势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担当重任,也有潜力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而**县属湘南丘陵地区,土壤和气候适宜于油茶生长。该县为湖南省的油茶产区之一,许多山地均适宜栽种油茶。2008年耒阳、**已列入全国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县,**县也正在努力争取进入重点县行列。

2.3.4 项目区基本情况

2.3.4.1**县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

**县位于衡阳市东南部,居湘江中游,因地处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县域面积2626平方公里,耕地60540公顷,辖25个乡镇,1个办事处,1个省级森林公园。**地理位臵得天独厚。南为百粤门户,北为三楚咽喉,东南西三面怀抱衡阳市区。湘桂铁路,衡昆高速公路横亘东西,京广复线,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国道107,322线穿境而过,省道1807、1843线左右延伸;湘江、耒水、舂陵水、蒸水四季通航,衡阳机场、耒阳机场距县城20公里以内,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现已形成。

(2)综合经济

2007年**生产总值10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4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29.25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比37.6:34.52:27.88,人均GDP达到11054元,增长20.5%。

(3)农业

全县农业总产值60.45亿元,较上年增长5.6%。全县耕地面积56.09

油茶产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茶产业开发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二O一五年月日

一、项目建设背景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植物油种之一,加工后的茶油以其味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且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据联合国粮棉油组织统计,茶油市场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为此,我国政府于近年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更是把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中心任务,号召全党致力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国当前十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推出了具体的扶植政策,在全国启动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国务院今年初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大我国油茶建设工程的发展力度,在全国建设一批优质高效油茶林种植推广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国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商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X库区移民在党的富民政策号召下,在库区移民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下,大大激发了XXX库区移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因此,我局已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移民开发的重点。 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

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是21世纪人们普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 三、油茶产品市场分析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油料作物范围越来越大,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细,还有新开发出来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木本植物有油棕、桃油等。 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4000-5000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80%,但大豆多是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所以表中数据大豆榨油约150万吨左右。 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八五”期间的约4.9公斤(未包括进口数量)提高到了目前的1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公斤,

有机油茶基地种植管理规程

1目的和范围 保证有机作物生产符合GB/T19630.1-19630.4-2011标准的要求,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适用于我公司的有机油茶基地的种植管理。 2 职责 生产部负责监管有机作物生产管理的全部过程; 采购部负责有机产品的储存、运输; 3 作业规范 3.1基地环境的选择 基地选择在远离城镇生活居民和工矿企业,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等,环境质量好,综合污染指数低,土壤条件优越,果园周围植被丰富,没有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是有机作物生产的理想选择地。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a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95中的二级标准;b公司油茶基地不存在农田灌溉用水,为自然降水;c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3.2转换计划 本公司基地全部为有机生产,不存在平行生产。 3.3基地范围的区域保护 基地应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如每个农户在同一地区从事农业生产,要有明显的隔离带分开,以防有机生产区域可能受到邻迈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应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以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的漂移。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3.4作物品种的选择 3.4.1品种的选择依据: 3.4.1.1尽量使用有机种子和种苗。 3.4.1.2选择能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有抗性的作物种类及品种。在 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3.4.1.3禁止使用包衣种子和任何转基因作物品种。 3.5作物栽培管理 3.5.1油茶树应种植在土壤深厚疏松、有机含量高、PH值在 4.0-6.5范围内的区域。

中国山茶油行业市场分析及竞争战略 二

【世界营销评论-讯】山茶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既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只有东南亚、日本等国有极少量的分布。油茶的中心产地则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及湘、赣南部,其栽培历史有2300年以上。刘杰克营销顾问机构希望通过对中国山茶油行业的市场分析和竞争战略的提出,提升中国山茶油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将山茶油早日打造成为中国的“国油”奉献一份力量。 刘杰克:中国山茶油行业市场分析及竞争战略(下) 文 / 刘杰克 (续上篇) 4,山茶油原料供应分析 由于油茶树栽培周期较长,受气候影响大,相对日益增长的生产加工能力,原材料的供应正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态势。纵观整体茶油市场,根据其油茶产地,大致可分为湖南、江西、浙江、广西及安徽等几个主要产区,尤其以湖南产区的表现最为抢眼。湖南省现有油茶林面积178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33.4%。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油茶县有49个,30万亩以上的县有21个,耒阳市是全国油茶林面积最大的县。耒阳、浏阳、常宁、澧陵、攸县、祁阳等均有“中国茶油之乡”之称。当然,这也与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是分不开的,刘杰克老师前不久受客户之邀去耒阳茶油基地调研,根据相关山茶油技术专家提供的信息,当地政府不仅为各茶油厂家提供免费的优质山茶树苗,还按企业所种植的山茶林的亩数直接给予一定的现金补助,在配套贷款方面也是一路绿灯,由此我们可见地区政府的支持力度。 由于土地气候非常适宜种植橄榄树,且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橄榄油产业已经成为西班牙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国内部分地方的土地气候非常适宜种植山茶树,受西班牙政府成功扶持橄榄油产业案例的影响,中国政府目前也想大力振兴油茶产业,希望使之成为中国的国油。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专门制定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 年),试图通过规划的实施,力争使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逐步达到7000万亩,在稳产后,通过抚育改造的油茶林年亩产茶油可达25公斤,更新、嫁接和新造油茶林年亩产茶油达到40公斤以上,全国茶油产量最终达到250万吨,按销售价格4万元/吨计算,年产值将达 1000 亿元。在这基础上同时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如果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现,将大大改变目前原料供应不足的困难。 5,山茶油市场竞争分析 关于山茶油产品的市场竞争状况以及蕴含其中的机会,刘杰克营销顾问机构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情况来看,相对于大众食用油市场,整个山茶油行业来说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状态。全国14 个油茶主产省(区、市) 现有油茶加工企业近千家,油茶籽设计加工能力达到 430 万吨,年可加工茶油 113万吨,油茶加工业已形成

中国茶油行业研究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2011-2015年中国茶油市场供需调查及营销模式 研究报告 内容介绍: 第一章茶油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茶油基础概述 一、茶油特点与分类 、茶油 价值与作用 第 节茶油 采集与加工 一、茶油采收 、茶油榨油 、制作方法 四、生产工艺 第 节油茶 种植及管理 一、生长条件 、品种分布 、生命周期 四、成林管理 第

章 2010-2011 中国茶油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 中国油茶产业运行综述 一、我国油茶产业特点分析 、种产销一体化企业情况 、我国油茶产业农民情况 四、我国油茶产业最大制约 、我国油茶产业育苗情况 六、2010-2011 全国百个油茶示范县确定 第 节 2010-2011 中国茶油产业动态分析 一、百万亩茶油基地或落户安徽太湖 、乳源建立20万亩油茶基地 德安开建亚洲最大茶油生产基地 第 节 2010-2011 中国茶油产业发展综述 一、中国茶油业运行特点分析 、中国茶油产区域分布

、种植茶油树生态效益显著 第四节 2010-2011 中国茶油剖分地区运行分析 一、广东打造油茶产业发展新格局 、"中国油茶之乡"湖南茶油产业发展加快 第 节 2010-2011 中国茶油产业面临 挑战 第 章 2006-2011 中国茶油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经济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2006-2011 (按季度更新)中国茶油加工行业数据监测回顾 一、竞争企业数量 、亏损面情况 、市场销售额增长 四、利润总额增长 、投资资产增长性 六、行业从业人数调查分析 第 节 2006-2011 (按季度更新)中国茶油加工行业投资价值测算

万亩油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亩油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万亩油茶基地建设项目 1.1.2 建设性质:新建 1.1.3 项目主管单位:商南县林业局 1.1.4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企业类型: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桂国华 企业类型 有限公司 1.1.5 建设地点:油茶基地建设地点位于湘河、青山、过风楼、富水、城关、党马、试马和清油河等8乡镇的近50个村。加工厂位于富水工业园区。油茶林木良种生产繁育基地位于城关镇三角池、张家岗等村。 1.1.6 建设内容:新建油茶食用油料林基地15万亩;油茶林木良种生产繁育基地215亩,其中:优良新品种油茶采穗圃80亩、良种生产繁育圃120亩、优良品种收集保存区15亩(包括建设塑料大棚、炼苗荫棚(炼苗场)、修建生产道路、生产用房、实验检验室、库房、晒场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检

验、实验及育苗生产设备);征地15亩,建设茶油综合加工厂一处。 1.1.7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2684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777.1万元,流动资金2066.4万元。 1.1.8 资金筹措:申请银行借款9698.19万元,建设单位自筹10667.31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资金6478万元。 1.1.9 建设期限:建设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年,加工厂计划2014年投入使用。 1.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建成实施后,正常年份年均实现销售收入16976万元,实现利润5425.39万元,上缴税金1806.46万元。 1.2 报告编制依据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原国家计委02年试用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 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质量管理的通知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国家林业局 ★《林木种苗工程项目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2004年

茶油项目可行性报告

茶油项目可行性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该茶油项目计划总投资19741.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245.8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16%;流动资金5495.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84%。 达产年营业收入48496.00万元,总成本费用36686.46万元,税金及附加420.75万元,利润总额11809.54万元,利税总额13859.19万元,税后净利润8857.1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002.0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9.82%,投资利税率70.20%,投资回报率44.86%,全部投资回收期 3.73年,提供就业职位670个。 茶油作为一种高级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菜油和花生油,比橄榄油高出近2个百分点,油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比橄榄油高出7个百分点和1倍,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而且还具有营养保健价值、护肤美容价值、药用价值。因此,茶油最易于被用作商业运作无外乎食用、美容、护肤、护发、增加母乳,有益胎儿健康、加速伤口愈合、降脂降压抗癌等功效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茶油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x开发区 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 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的要求。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 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 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 本原则的要求。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 目的。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56321.48平方米(折合约84.44亩)。

油茶籽产地2015.12.2

中国油茶籽产地: 一、湖南省 长沙周边的浏阳、宁乡、望城、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 长沙将重点扶持浏阳市淳口镇、沙市镇,宁乡县喻家坳乡、枫木桥乡,长沙县高桥镇、开慧镇等地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的优质油茶基地建设;重点支持规模油茶加工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创造长沙油茶产品知名品牌。 1、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69.2万亩) 常宁位于湘南,地处湖南省衡阳、郴州、永州三地交界处,交通便利。下辖4街道、15镇、6乡、1民族乡。 街道办事处:宜阳街道、培元街道、泉峰街道、水口山街道; 镇:柏坊镇、松柏镇、烟洲镇、荫田镇、白沙镇、西岭镇、盐湖镇、三角塘镇、洋泉镇、庙前镇、罗桥镇、板桥镇、胜桥镇、官岭镇、新河镇; 乡:宜潭乡、蓬塘乡、兰江乡、大堡乡、江河乡、弥泉乡、塔山瑶族乡。 2001年,常宁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现有油茶林69.2万亩,茶油年总产量达3500吨。

全市油茶林面积最多时达到了5.25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5.7%,占全市经济林面积的92.8%。油茶遍布全市各地,油茶林面积在2000公顷以上的有宜潭等12个乡镇,其中油茶林面积在4000公顷以上的有蓬塘、荫田和烟洲3个乡镇。油茶林面积最大的村是蓬塘乡芝江村,该村总面积585公顷,其中油茶林面积就有371.3公顷。 2、湖南省浏阳县(70万亩) 浏阳素有“中国油茶之乡”之称,油茶林种植面积达70万亩,当地出产的油茶籽出油率高,品质一直有口皆碑,浏阳淳口镇就是典型代表。 3、湖南省邵阳县(56.2万亩) 邵阳县是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被冠名“中国茶油之都”和“中国油茶之乡”,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56.2万亩。 4、湖南省祁阳县(50万亩) 祁阳县是“中国油茶之乡”和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如今,该县已引进新品种油茶27种,完成油茶改造面积35.4万亩,占了现有50万亩油茶林的7成。祁阳油茶产业快步走进“春天里”。2014年该县生产茶油3000吨,产值达5亿元,主产区农户户均收入2800元。 5、湖南省株洲市攸县(45万亩) 在2004年底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攸县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该县油茶总面积达3万公顷(4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1.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占有林地面积23.4%、占经济林总面积的90.9%;分布在全县25个乡镇434个村,且以西部、中部和西南部集中连片分布为主;油茶林面积在666.7公顷以上的乡镇有16个。2004年,该县油茶总产量达到2000吨,产值近亿元。全县辖15个乡级建制镇,即:鸾山镇、黄丰桥镇、柏市镇、酒埠江镇、网岭镇、皇图岭镇、丫江桥镇、新市镇、大同桥镇、上云桥镇、菜花坪镇、渌田镇、石羊塘镇、桃水镇、莲塘坳镇;4个乡,即:湖南坳乡、坪阳庙乡、槚山乡、鸭塘铺乡;设2个街道办事处,即:联星街道办事处、江桥街道办事处。全县共有304个村(社区)。 二、江西省 1、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76.5万亩) 2001年,上饶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上饶县现有76.5万亩油茶林,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其中分布3万亩以上的乡镇有:湖村、清水、煌固、华坛山、望仙、枫岭头、郑坊、石人、尊桥、黄沙岭等镇(乡)。 2、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 该县有油茶林63.8万亩,年产茶油2700吨,产值近3亿元。

茶油的需求状况分析

茶油的需求状况分析 我国茶油市场的需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内消费量,另一部分是出口量。根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茶油出口总量不到1000吨。也就是说,我国国内消费量接近于茶油市场总需求量的100%。主要由于我国现阶段茶油的年产量较少,2010年我国茶油产量约为26万吨,不到食用油的1%,另一方面,在国际上,橄榄油占木本食用油市场的比例比较大。 1从地域上分析 中国茶油的传统消费区,也是茶油的主要生产区域,包括南方各省,主要有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这14个省。而大部分北方的城市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很少食用茶油。 2从经济水平上分析 居民的经济水平直接影响着茶油的消费。城镇居民的收入相对较高,对食用植物油的消费就比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食用植物油的消费的也相对较低。茶油的价格高,只有在高消费人群中才会有较高的需求量,即使茶油作为一种健康的保健油,中、低消费人群的需求量也是十分有限的。 表7:中国城镇和农村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单位:Kg 城镇居民年人均购买量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量 年份食用植物油食用油食用植物油比例食用植物油食用油食用植物油比例1997 7.20 7.70 0.94 4.73 6.16 0.77 1998 7.55 8.05 0.94 4.59 6.13 0.75 1999 7.78 8.24 0.94 4.58 6.17 0.74 2000 8.16 8.61 0.95 5.45 7.06 0.77 2001 8.06 8.45 0.95 5.50 7.03 0.78 2002 8.52 9.00 0.95 5.77 7.53 0.77 2003 8.52 9.59 0.89 5.31 6.27 0.85 2004 9.29 9.69 0.96 4.30 5.29 0.81 2005 9.25 9.61 0.96 4.90 6.01 0.82

一万亩油茶林基地建设项目(内容)

一万亩油茶林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第一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10000亩油茶林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所在地:★县★镇 项目承办单位:★县★开发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县★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由原集体林场改组重建的一个专门从事农林产业开发的民营企业,公司总部设在★镇,公司现有员工30人,其中有专业农林技术人员5人,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公司在★镇承租有油茶林3000亩,中药材林1500亩,荒山林地7000亩,为了把公司做大做强,公司领导层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有关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指标精神,拟上10000亩油茶基地建设项目。 第二章项目所在地区域概况 项目所在区的★镇位于★县东北部距★县城127公里,★至

★公路、★至★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43个村,2个居委会,5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总面积4**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林地为主,山林地面积为37.11万亩,稻田面积4.1万亩,**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19200万元,人平年纯收入1560元。 ★县位于湖南的西北部,距省会长沙**公里,距怀化市**公里,全县总人口★★万人,★属丘陵中亚热带,这里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1500小时;全县年平均降水1440.9毫米;全县平均气温为16.6℃,其中,春季平均气温15.9℃,夏季平均26.6℃,秋季平均17.7℃,冬季平均5.9℃;全年平均霜期为93天,无霜期为272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变化幅度在75~81%之间;境内冬季多偏北风和东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和西南风,春秋两季为季风交替时期,风向不稳定,以东北风居多,全年主导风向的东北风频率为21%,主要自然灾害为春夏两季形成暴雨水灾。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 3.1、项目建设地址:项目建设地址为★镇的樟木村和石坪村。 3.2、项目建设背景情况:项目建设区属低山地貌,海拔在300至500之间,岩层为砂页岩类,土壤为黄、红壤土、紫色土

油茶种植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X市油茶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XX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重要性 (4) 第三章项目市场定位与投资回报分析 (10) 第四章项目目标与建设方案 (21) 第五章X地区种植油茶风险性分析 (23) 第六章可行性研究结论 (25)

第一章总论 ㈠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高产油茶林种植 2、项目建设地点:X市名口镇戴村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项目建设单位: XX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项目建设负责人:何宗位 (三)项目组织单位:X市林业局、X市农业局、X市名口镇人民政府。 (四)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计划开发种植优质高效油茶林30000 亩,新造林分全部使用 2 年生优良无性性上山,达到最佳效果。 (五)项目依托单位:X省林业科学研究所、X市林业局。 (六)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计划为两年,即从2011 年1 月开始至2012 年12 月建成完工。 (七)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种植面积30000 亩,经测算,包括租赁土地费、土地开垦平整费、配套排灌设施费及苗种购量等,共计需投入资金5000万元。资金来源:公司自筹。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油茶在我国栽培和利用长达2000多年,目前世界上把油茶作为食用油料植物栽培的只有我国,国外没有类似研究报道。油茶林分布于北纬18°28′-34°34′,东经100°0′-122°0′的中低纬度,中、低海拔、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地区。遍布我国广西、、X、等17个省区的1100 多个县 (区)。油茶的适生土壤为酸性,在年平均气温14-21℃,极端低温-17℃,≥10℃积温4250-7000℃,年降雨量800-2000mm,无霜期200- 360天的条件围,一般都能生长、开花、结果,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的特点。油茶树一年种植百年受益,有“绿色油库”之称。 全国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约400万公顷。其中、X、广西三省(区)占总面积的75.8%。全国茶油常年产量约1 亿公斤,约有2 亿人口食用茶油。油茶的主要产品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为各种食用油之冠。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营养与健康价值的食用油,被誉为“食油之王”,茶油同时具有医药保健、化工等多种功能。据联合国粮棉油组织统计,茶油市场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为此,我国政府于近年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更是把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中心任务,号召全党致力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

某茶油消费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长沙市茶油消费市场调查 概况 ?调查目标 本次调查主要对长沙市五个核心城区(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岳麓区、雨花区)的居民(包括户籍人口和居住一年期以上及有定居意向的外来人口)进行茶油消费情况的调查,全面研究: 1、受访者对茶油产品(含纯茶油)的概念认知、形象联想、使用习惯与态度; 2、受访者对新的纯茶油品牌的接受度与接受方式; 3、; 4、; 5、; 6、; 7、。 ?调查时间 2010年X月X日- X月X日 ?调查方式 拦截访问,并通过录音监控整个访问过程。 ?调查地点 各区大型商场、超市及周边 ?样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长沙市区本地的居民和在长沙居住时间为一年以上以及在长沙居住了一段时间并会在长沙定居的茶油消费者。样本总数要求为XXX个,在区域上实行严格配额制度。同时,在受访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也注意合理配额。本次调查实际执行样本XXX

个,有效样本XXX 个。 ? 人员安排 项目督导: 现场督导: 问卷复核: 电话回访: 访 问 员: 芙蓉区:XX 个样本 (含 XX 个外地人口样本) 天心区:XX 个样本 (含 XX 个外地人口样本) 开福区:XX 个样本 (含 XX 个外地人口样本) 岳麓区:XX 个样本 (含 XX 个外地人口样本) 雨花区:XX 个样本 (含 XX 个外地人口样本)

目录 1 受访者基本特征分析 (11) 1.1受访者性别分布 (11) 1.2受访者年龄分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受访者文化程度分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受访者家庭规模分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受访者职业及所在单位性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受访者年均家庭收入分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7受访者在茶油购买决策方面的角色和影响力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受访者对茶油产品形象的联想及相关认知研究 (11) 2.1受访者对茶油产品的认知 (11) 2.1.1 受访者对茶油产品形象的联想 (11) 2.1.2 受访者评判茶油质量的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受访者对茶油的功效的认识 (33) 2.1.4 受访者对茶油与其它食用油区别的认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 受访者对茶油制作工艺的认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1.6茶油产地对受访者的影响及其对产地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受访者对纯茶油的态度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受访者对纯茶油的核心认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受访者对纯茶油的心理定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受访者对影响纯茶油价格因素的认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受访者对纯茶油产品的心理市场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受访者购买纯茶油的意愿...............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6 受访者用茶籽调和油代替纯茶油的意愿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长沙市消费者茶油消费行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受访者对茶油品牌的识别与偏好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茶油消费市场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受访者对茶油品牌的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受访者对茶油品牌的偏好及选购原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受访者对茶油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 受访者对所选茶油品牌的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受访者购买茶油的时机、方式、主要场所和渠道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受访者购买茶油的时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受访者购买茶油的主要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受访者购买茶油的渠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新兴购油渠道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销售人员、购物陪伴人员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销售人员对受访者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陪伴购物人员对受访者的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受访者对茶油的使用习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用油程度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倒油方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油茶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优质油茶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贵州务川红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十二月

优质质油茶基地建设及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总论 项目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中“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的计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政府支农投资指南”的规划,大力开展利用干果核心种质构建技术,品质形成遗传因素控制技术,亲本选择与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聚合早实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果仁品质、抗倒春寒等性状基因,选育菜用、加工等为目标的优质多抗木本油茶专用新品种;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江西省赣州市是全国油茶主产区。做好油茶产业开发这篇文章,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三农”问题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油茶树全身是宝。一次栽种多年收益。种植油茶树既能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也可帮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生态型、观光型林业经济。茶油色泽金黄,清香宜人,营养丰富;茶粕深加工潜力很大,综合利用价值高;油茶花开冬秋,花期长达数月,花蜜浓香;油茶树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苛刻,荒山僻壤、丘陵闲散地均可种植,这些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发展我国油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建设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为:选育高产油茶新品种3-5个,建立良种资源基地100亩,新建设良种林3万亩。新品种产量比主栽品种提高30~50%;结果年龄提前3~5年。建设年产100吨高品质茶油冷榨生产线一条 项目名称: 贵州务川红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与茶油深加工项目 第二章项目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 项目立项条件: 项目基地建设地为:务川自治县红丝、焦坝、黄都、都濡等乡镇。

山茶油行业资料整理

茶油产业发展相关资料 2014/2/20 作者:景冠

目录 第一章:茶产业发展现状 (2) 一、油茶主产区分布范围 (2) 二、油茶主产区油茶种植现状 (3) 三、油茶主产区油茶加工企业现状 (4) 第二章油茶产品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5) 一、市场分析 (5) 1、食用油市场分析 (5) 3、茶油需求预测 (7) 4、茶油副产品市场分析 (8) 二、茶油需求预测 (9) 第三章茶油价值分析 (9) 一、山茶油营养价值 (10) 1、与橄榄油比较 (10) 2、与红花油,猪油比较 (10) 3、高脂茶油较高脂猪油和基础饲料组 (10) 4、较豆油 (10) 二、茶油的用途 (11) 1、虾蟹保护剂 (11) 2、茶皂素 (12) 3、饲料 (12) 三、油茶产业发展的效益分析 (12) 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13) 第四章山茶油发展现状 (14) 一.市场现状 (14) 1、广西 (14) 2、湖南 (14) 3、浙江 (14) 4、江西 (15) 二.品牌状况 (16) 三、存在问题 (22) 第四章:当前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一、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 (23) 二、比较效益相对较低 (24) 三、高产优良品种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4) 四、宣传不到位 (24)

第一章: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油茶主产区分布范围 油茶和油棕、椰子、油橄榄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但国外除了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国有少量分布或零星栽培外,油茶实际上属我国特有,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14个省区。其中主产区为湘赣地区,同时广西、福建、浙江等地也有大面积种植。在主产区,当地农民有多年种植油茶与食用茶油的习惯。 我国油茶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云南、重庆、河南、四川和陕西14个省(区、市)的642个县(市、区)。其中,种植面积大于10万亩的县(市、区)有142个,种植面积在5~10万亩的县(市、区)有97个,种植面积在1~5万亩的县(市、区)有142个,种植面积小于1万亩的县(市、区)有261个。

完整版油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市场分析 第三章自然条件和厂址选择 第四章产品方案与工艺技术 第五章环境保护及其它 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八章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第一章概述 1.项目背景 这几年国家对地方优质资源相当重视,先后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近来在油茶产业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重要性。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规划,统筹部署,以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广泛调动山区农民和龙头企业的积极性,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良品种、提高单产,进一步挖掘山地资源利用潜力,努力把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做大做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改善食物消费结构、促进山区农民增收作出新的贡献。 **市是我省油茶种植面积和低改面积大县,被原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单位”,所辖范坑乡墩头村是油茶专业村,1956年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绿色油库”。范坑油茶名声不胫而走。上世纪70至90年代,是范坑油茶产业最红火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种植,多的一户茶农可采收鲜果5000公斤。近几年来,随着橄榄油等高端食用油产品步入寻常百姓家,价格看涨,营养价值与橄榄油不分伯仲的山茶油产业再起波澜。**市农业专家分析认为,范坑,上白石,潭头等地油茶生产历史文化悠久、距今有300余年,颇有名气,且其生长过程中少有施肥喷药,其品种是全国最晚熟的立冬籽品种,生长期长达13个月之久。历经四季。营养成分完全来自天然无污染的空气

油茶精品园建设方案

泰顺县筱村镇葛垟油茶精品园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分析 “建设绿色屏障,增强富民能力,继续走在前列”,是浙江省提出的“十一·五”林业发展目标,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是增强富民能力的载体。实施这项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林农增收、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强化林业服务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的出台,为我国油茶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全国各大油茶产区掀起了一股油茶种植热潮。开展以油茶为主导产业的兴林富民示范村建设,对促进油茶产业再次提升,以油茶高水平管理带动毛竹、茶叶等林特产业发展,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是项目建设的根本目标。 二、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区位及自然生态条件 泰顺县筱村镇位于本县中北部,是文泰线上近年来兴建的重要集镇,东临凤洋乡,南接三魁镇,西界下洪乡,东北到新浦乡,与县城交通距离39公里。全镇共14个行政村,,1.6153万人,是该县中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运输中心。全镇土地总面积121299亩,林业用地98341亩,森林覆盖率75.58%,生态环境十分优越。 项目区山地资源丰富,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基本同期。地貌基本特征为中山丘陵、海拔高度由西北向东南逐级抬升,最高海拔达1017.5米;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年平均气温

16.1℃,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低温-10.5℃。≥10℃活动积温4999.1℃,无霜期242天。年日照时数1759.2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0%,是全省日照最少的一个县。年降雨量1980.6毫米,年降雨日数在199.4天,以春末夏初的梅雨期较集中,占全年雨量的28.8%。年蒸发量1107.4毫米。年相对湿度82.0%。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加上生态基础好,是建设丰产优质油茶基地和茶叶等林特产品基地的有利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全镇共5047户,总人口16153人,土地总面积121299亩,水田6875亩。2009年全镇人均收入5301元,其中林业收入1974万元。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以农业为主的种植业和外出务工。 (三)油茶产业现状 全镇现有油茶面积2100亩,多为八十年代初栽种的,原由集体管理,九十年代中期承包到户,剩余劳力逐渐向油茶产业转移。镇里通过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培训,摸索了一套管理经验。每一年铲扶1~2次,施肥1次,每三年深挖垦复1次的管理方式已成为人们的传统管理模式,油茶收入逐年增加。2009年全镇总产茶籽4.5万公斤,油茶产值仅18万元。 目前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地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开发的,品种老化,树龄较大。二是由于经营水平较低,除垦复施肥外,先进生产技术难以推广。三是油茶产品的精加工和品牌建设还比较滞后。 (四)油茶产业发展前景

茶油项目可研报告

茶油项目 可研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茶油项目可研报告 油茶是全球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由油茶为原料生产出的茶油被联合国粮油组织列为最符合人体健康标准的食用油。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我国食用油市场需求日益高端化,作为我国特色高端小油种,茶油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该茶油项目计划总投资21434.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807.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08%;流动资金6627.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92%。 达产年营业收入44846.00万元,总成本费用33952.92万元,税金及附加409.93万元,利润总额10893.08万元,利税总额12805.50万元,税后净利润8169.8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635.6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82%,投资利税率59.74%,投资回报率38.11%,全部投资回收期 4.12年,提供就业职位801个。 项目报告所承载的文本、数据、资料及相关图片等,均出自于为潜在投资者或审批部门披露可信的项目建设信息之目的,报告客观公正地展现建设项目的现状市场及发展趋势,不含任何明示性或暗示性的条件,也不构成决策时的主导和倾向性意见。经项目承办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查并提供给报告编制人员的项目基本情况、初步设计规划及基础数据等技术资料和

财务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经郑重承诺: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并愿意承担由此引致的全部法律责任。 ......

茶油项目可研报告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山茶油市场细分(消费者行为分析)

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和食用油市场上的一支新生力量,山茶油有着其它食用油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与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植物油脂橄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美称。茶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长期食用,具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和防癌抗癌的特殊功效。 现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山茶油品牌,基本上来自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等山茶油主产区。作为食用油领域的专家,刘杰克营销顾问机构对这一近期开始崛起的古老产业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研究,并据此提出如下市场分析和竞争策略。 一、山茶油产品消费者分析 为了解国内消费者对山茶油的基本认识情况,使用频率,以及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我们本月中旬在北京东单、复兴门、王府井、西单、新发地等多个食用油销售终端随机对山茶油的购买者进行了定量访问。本次访问共计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72份,其中有效问卷671份,我们采用专业分析软件SPSS 对这些问卷的数据进行了各项相关分析,取得了所需要的结果。同时,在对问卷的可信度进行测试时,当置信度要求为95%时,即1-α=95%,n=671,解得 e=0.037832,据此测试结果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本次问卷抽样测试结果与总体结果的误差不会超过3.7832%,由此可以判定本次调研结果是可信的。我们现摘取其中部分信息与大家共享: 1,年龄

从年龄上看,随机抽取的山茶油购买者中,绝大部分是成年人,其中26-55岁这部分人群应该是习惯自主家居生活,这部分人群占到我们随机调查的山茶油消费者70%的比例,是最主要的消费者。 2,家庭成员个数 通过对家庭成员个数的考察,我们发现三口之家占总数的一半,四口之家占五分之一左右,五口之家的也不乏其人,有13%之多,这些家庭成员较多的被访者总共占80%多。还有2.5%的单身贵族,这部分人群很少做饭,但很会享受生活,追求生活的品质。虽然这部分群体占总体的山茶油销量不大,但他们往往更愿意尝试高品质的新产品。 3,文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