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杂环化合物

电子教案:杂环化合物
电子教案:杂环化合物

---------------------------------------------------------------最新资料推荐------------------------------------------------------

电子教案:杂环化合物

第二十章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ic compounds) 概述:

杂环化合物:

含有杂环的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杂环:

由碳原子和至少一个其它原子,如氧、硫、氮等组成的环。

杂环化合物来源、用途:

有机化合物中约一半为杂环化合物。

许多杂环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在生命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应用的药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杂环化合物。

此外,杂环化合物还用作杀虫剂、染料等。

杂环化合物分类:

第一类:

无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

OOOONHNH四氢呋喃丁二酸酐四氢吡咯六氢吡啶例:

第二类:

具有一定程度的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

ONHN呋喃吡咯吡啶例:

一分类和命名芳杂环的数目很多,可根据

1 / 11

环大小、杂原子的多少以及单环和稠环来分类。

常见的杂环为五元、六元的单杂环及稠杂环。

稠杂环是由苯环及一个或多个单杂环绸合而成。

命名:

采用外文名的音译,用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表示。

1 五元杂环 O12345SNHfuran呋喃噻吩吡咯thiophenepyrrole 五元环中含两个或两个(至少有一个氮原子)以上的杂原子的体系

称唑。

44NHN12345imidazole咪唑NHN1235pyrazole吡唑

SN1235thiazole噻唑ON12345oxazole噁唑 2 六元杂环 Npyridine

吡啶NNpyrimidine嘧啶NNpyridazine哒嗪NNpyrazine吡嗪 3 稠

杂环

N15862347N15862347NH12345679NN3purineNH1245678quinoline喹啉isoquinoline异喹啉indole吲哚嘌呤二吡咯、呋喃和噻吩 1 结

构特点 O呋喃S噻吩NH吡咯平面结构环上的原子均为 sp2杂化

闭环共轭体系电子数符合 4m+2 具有芳香性 56体系属于亲

电取代反应活性:

吡咯、呋喃、噻吩大于苯。

五元环亲电取代反应的主要产物:

-取代:

XE+XEXEXEXEXE 芳香性:

苯>噻吩>吡咯>呋喃 2 性质 1). 吡咯 NH a. 吡咯的弱酸性

---------------------------------------------------------------最新资料推荐------------------------------------------------------

它的 pKa=16.5,比酚弱,比醇强,可与强碱(NaNH2, KNH2、 RMgX)

或金属作用。

NHKNH2NH3KNKNK吡咯钾H2+NH C2H5MgBrNMgBrC2H6+NH NK1. CO22. H3OCH3ICH3CClOCHCl3/KOHNHCOOH -吡咯甲酸NCH3N-甲

基吡咯△NHCH3NCOCH3N-乙酰基吡咯△NHCOCH3NHCHO -吡咯甲醛 b.

亲电取代反应主要产物为 -取代产物。

吡咯环的稳定性较差,遇酸容易聚合,因此进行亲电取

代反应要用较温和的试剂。

例:

磺化试剂:

N SO3硝化试剂:

CH3CONO2O NHNBSNHBr吡啶SO3NHNHSO3H2-吡咯磺酸HNO3乙酐

NHNHNO22-硝基吡咯 NHNHAc2ODMF,POCl3NHCHO2-吡咯甲醛NHCCH3O2-

乙酰基吡咯+NHC6H5N2 ClNHN N C6H5 c. 加成反应

+NHCH2CHCO2CH3BF3NHCH2CH2CO2CH3 2). 呋喃 a. 亲电取代反应

呋喃的稳定性较吡咯小,与亲电试剂往往得到加成产物,即使得到

取代产物,也是由加成产物转化来的。

OBr2,CS2_ 50 ℃HBrHBrHBrBrH+HBrOBr b. 加成反应呋

喃与亲双烯体迅速发生狄尔斯-阿德尔反应。

O++OOO25℃OOOOHHOHHOOOH2 , NiOOHCl140℃,

0.4MPaCl(CH2)4ClNaCNNC(CH2)4CNH2OHOOC(CH2)4COOHH2N(CH2)4NH2

3 / 11

H2,NI 呋喃遇浓酸聚合,遇稀酸呋喃水解为二醛:

(H+先与双键发生亲电加成,形成碳正离子,水进攻碳正离子形成质子化的半缩醛,进一步反应形成丁二醛。

)OHOHH H2OOHHHOH2OOHH丁二醛OCH3CH3H2O,H2SO4,HOAcCH2CH2CCCH3CH3OO2, 5-己二酮 3). 噻吩a. 亲电取代反应 SNBSSBrHNO3, H2SO4SNO2S H2SO4(95%)SSO3H 应用:

把粗苯中的噻吩除去。

S Ac2O, SnCl4SCCH3ODMF,POCl3SCHOSS b. 加成反应++SOOO100℃高压SOOOHHH2 , NiSCH3CH2CH2CH3H2S 3 合成 a. 呋喃的工业制备 C5H8O4n聚戊糖H , H2OHO CHCHOHCCHHOH HOHCHO戊糖3H2OOCHOOCHOZnO-Cr2O3-MnO2OAl2O3, NH3Al2O3, H2OONHAl2O3, NH3Al2O3, H2SSAl2O3, H2SAl2O3, H2O400℃ b. 取代吡咯、呋喃、噻吩的合成吡咯环的合成:

①. Knorr(克诺耳)合成法:

+CH3COCH3CH2OOCCNH2HCOCH3CH2COOCH2CH3HNHCOOCH2CH3CH3CH3CH2O OCCH3 -氨基酮-二羰基化合物CH3COCH3CH2OOCCH2Na NO2HOAcCH3COCH3CH2OOCCHNOCH3COCH3CH2OOCCNOH Zn , HOAcCH3COCH3CH2OOCCH2NH ②. Paal-Knorr(帕尔-克诺耳)合成法:+CH2CH2CCCH3CH3OONH3△NHCH3CH32, 5-己二酮RNH2CH2CH2CCCH3CH3OO+△NRCH3CH3 ③. Hantzsch(汉栖)合成法:

---------------------------------------------------------------最新资料推荐------------------------------------------------------

+CH3COCH2CO2EtRNH2+CH3C CHCO2EtNHRCHCEtO2CNHRH3CClCH2COCH3NRCH3CH3EtO2C 呋喃环和噻吩环的合成:

CH2CH2CCH2CO2HCC6H5OOC6H6 , P2O5OCH2CO2HC6H5CH2CH2CCCH3CH3OOP2S5 △SCH3CH3 4 吡咯、呋喃和噻吩的重要衍生物 1). 糠醛是一种无色液体,沸点162℃,在空气中易变黑。

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它不含 -H,性质类似于苯甲醛。

OCHO++NaOHOCH2OHOCOONa KCNOCHO醇溶液OCHCOOHO +CH3COO2OCHOCH3COONaOCH CH COOH 2). 吲哚吲哚为白色结晶,熔点52.5℃。

具有极臭的气味,但纯粹的吲哚在极稀时有香味,可作香料。

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活性位置在第 3 位。

BrNHBr2OO0℃NH3-溴吲哚C6H5CONO2O0℃CH3CNNHNHNHCHONO23-硝基吲哚DMF, POCl320-30℃NHSO3H3-吲哚甲醛吡啶SO3NHNH3-吲哚磺酸含吲哚的生物碱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麦角碱、马钱子碱、利血平等。 NHCH2COOH -吲哚乙酸(植物生长调节剂)NHCH2CHCOOHNH2色氨酸(蛋白质组分)NHCH2CH2 NH2HO5-羟基色胺(哺乳动物及人脑中思维活动的重要物质)吲哚环的合成:

5 / 11

Fischer(费歇尔)吲哚合成法:

将醛、酮、酮酸、酮酸酯或二酮的芳基取代腙在氯化锌、聚

磷酸、三氟化硼等路易斯酸存在下加热。

NHNCH3PPA100℃NH苯乙酮苯腙2-苯基吲哚 NHN环己酮苯腙

BF3,CH3CO2H65℃NH四氢咔唑机理:

相当于联苯胺重排。

3). 卟啉环系化合物卟啉环系是由四个吡咯和四个次甲基交

替相联组成的共轭体系。

卟啉环呈平面结构,环的中间空隙以共价键、配位键和不同

的金属结合。

NHNNN H231546789111013141512卟啉环NNNNCO2HCO2HFe血红

素NH HNNNH HO OCO2HCO2H胆红素Ⅸa NNNNCOOOCO2MeMg叶绿素 a 三含两个以上杂原子的五元杂环 NHNSNONNHN属吡咯系杂环咪唑

噻唑噁唑吡唑1 结构和性质 1). 弱碱性 NHN新增

加的一个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在环平面上, 与环内的电子不共轭,

提供了接受质子的位置,因此吡咯系杂环的碱性都比吡咯强。

吡咯系杂环中除咪唑是中等强度的碱外,其它为弱碱,因为:

NHNH+HNHNHHNHNH NHN的酸性大于NH为什么?咪唑分子间可

形成氢键:

NN HNN HNN H 吡唑通过氢键可缔合成二聚体:

NHNNNH 2). 亲电取代反应吡咯系杂环的亲电

取代反应活性小于吡咯、呋喃和噻吩。

---------------------------------------------------------------最新资料推荐------------------------------------------------------ NHNSNON 吡唑异噻唑异噁唑 3). 环的生成(自学) NHNSNON 咪唑噻唑噁唑四吡啶 1 结构和物理性质氮上有一对电子未参与共轭,易接受质子,具有碱性。

碱性:

脂肪胺>吡啶>芳香胺吡啶是一个无色有恶臭的液体,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混溶,是良好的溶剂。

NN:

sp2杂化 2 化学性质芳环亲电取代亲核取代氮上未成键电子对碱性亲核性 1). 吡啶环上氮的碱性及亲核性 NHCl+NHCl 应用:

OHCH3CClO+NOCCH3O 2). 吡啶环上亲电取代反应与苯环比较吡啶环是缺电子的芳香杂环,性质类似于硝基苯,它不能进行傅氏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

亲电取代位置在 3-或 5-位进行,为什么?NBr2 , H2SO4(SO3)130℃NBr3-溴吡啶265℃H2SO4(SO3) , HgCl2NNNSO3H3-吡啶磺酸NNO2300℃KNO3 , H2SO4(SO3)3-硝基吡啶NNH220℃Br2 , HOAcNNH2Br 3). 吡啶环上亲核取代反应吡啶环 2, 4, 6 位上的卤素容易被亲核试剂取代。

NCl220℃NH3 , ZnCl2NNH2NBrBrNH3 , H2O160℃NBrNH2NClNaOMe CH3OHNOMe 除吡啶环 2, 4, 6 位上的卤素容易被亲核试剂取代外,吡啶环 2 位上的负氢离子也能被取代。

7 / 11

NHNaNH2NNHNaH2++ NNHNa+ H2ONNH2NaOH+ 吡啶环上 2 位的负

氢离子被亲核性极强的氨基负离子取代,同时有氢气放出,称齐齐

巴宾(Chichibabin)反应。

NH+ C6H5LINC6H5+LIH 4). 侧链 -H 的反应吡啶环 2, 4, 6 位烷基的 -H 具有一定的酸性,其酸性与甲基酮的 -H 相同。

NCH2CH3CH3+NaNH2NCH2CH3CH2CH3INCH2CH3CH2CH3NCH3HHO ZnCl2NCH2CH2OH ZnCl2的作用:

N ZnCl2 吡啶成盐后,使吡啶环 2, 4, 6 位烷基的 -H 酸性进

一步增强,可以发生羟醛缩合和迈克尔反应:

+NCH3CH3INCH3ICH3 +NCH3ICH3CHONH25℃NCH3ICH2CHOHNCH3CH3I3CH2CHCN+(C2H5)3NC2H5 OH 25℃NCH3C(CH2CH2CN)3I5). 吡啶的氧化和还原 a. 氧化吡啶环

电子云密度小,不容易被氧化。

NCrO3NCOOHCOOH NNCH3HNO3NCOOHNH3NCNH2O尼古丁(烟碱)

尼古丁酸(烟酸)尼古丁酰胺(烟酰胺)NCH330%H2O270℃, 24h.CH3COOHNOCH3NCH3COOHONO 注意:

NO发烟HNO3, H2SO490℃NONO2PCl3NNO2 应用:

NNNO2 b. 还原电子云密度大的环容易被氧化,电子云密度小

的环容易被还原。

H2 / Ni25℃, 3 atm.NNH六氢吡啶(哌啶)NSn , HCl或Na ,EtOHNH 3 吡啶环合成 Hantzsch(汉栖)合成法:

原料:

---------------------------------------------------------------最新资料推荐------------------------------------------------------ -酮酸酯、醛和氨缩合。

第一步:

-酮酸酯和醛发生羟醛缩合CCO2EtCOCH3CH2Et2NH+H2CCO2EtCOCH3H2C O 第二步:

发生迈克加成CCO2EtCOCH3CH2H2CCO2EtCOCH3+Et2NHCO2EtEtO2CCH3H3COO 第三步:关环,生成二氢吡啶环CO2EtEtO2CCH3H3COONH3, EtOHCO2EtEtO2CCH3H3CNH 第四步:

二氢吡啶环脱氢,生成吡啶衍生物 CO2EtEtO2CCH3H3CNHHNO3, H2SO4CO2EtEtO2CCH3H3CN 五喹啉、异喹啉N15862347N15862347quinoline喹啉异喹啉isoquinoline 喹啉、异喹啉的性质与吡啶相似,具有弱碱性。

1 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Skraup(斯克洛浦)合成法:

将芳香族伯胺与甘油同硫酸和一种氧化剂(如:

硝基苯、五氧化二砷、氧化铁等)一起加热,即可得喹啉及其衍生物。

+NH2CH2 CH CH2OHOH OH浓H2SO4As2O5N 反应过程:

①.甘油在浓硫酸(或磷酸)作用下脱水生成丙烯醛,也可直接用,-不饱和醛或酮CHCHCH2OHOHCH2CHCH2OHOHOHH2SO4HCCHCH2OH2SO4HCCH2CH2OOH ②.苯胺与丙烯醛发生迈克加成+NH2NHCH2CH2HCOCH2CHCHO ③.质子

9 / 11

化的醛对苯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NHCH2CH2HCOHNHCH2CH2HCOHNHCH2CH2HCOHNHCH2CH2COHHHHNHCH2CH2C

OHHH2ONH ④.1, 2-二氢喹啉氧化+NHNO2NNH2 NH2Cl甘油,

H2SO4NO2ClNCl(85-88%)例:

NH2CH2 CH C CH3O+FeCl3 , ZnCl2或 H2SO4NO2NCH3(73%)

CH2CH2NH2 Ac2OCH2CH2NHCCH3OP2O5205℃CH2CH2NCCH3190℃PdNCH3

(83%) 2 反应 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碳环的

5 位和 8 位。

NHNO3 , H2SO40℃NNO2NNO2+8-硝基喹啉(48%) 5-硝基

喹啉(52%)+NNNO2HNO3 , H2SO40℃NNO210% 90% 2).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吡啶环上。

喹啉环上 2 位和 4 位,异喹啉环上 1 位的氯原子容

易被亲核试剂取代。

NClCl C6H5CH2CN,NaNH2NCHCNClC6H5

NClCl140℃CH2(CO2C2H5)2 , NaHNCH(CO2C2H5)2Cl NNaNH2NNH2

NC2H5Mg150℃NC2H5 NClCH3ONaCH3OHNOCH3 3). 侧链 -H 的反应喹

啉和异喹啉类似于吡啶,在喹啉 2 与 4 位侧链及异喹啉 1 位侧链

上有活泼的 -H,可进行缩合和亲核取代反应。

NCH3COOEtCOOEtEtONa , EtOH室温12h.NCH2CCOOEtO90%

NCH3CH3CHO+ZnCl2100℃NCHCH3CH 与吡啶类似,它们形成季铵盐后,

侧链 -H 活性提高。

NCH3CH3CH2INCH2CH3CH3IOHNEtCH2NCH2CH3INCH2CH3CH2IN

---------------------------------------------------------------最新资料推荐------------------------------------------------------

C2H5 4). 氧化及还原 NCrO3NCOOHCOOH吡啶-2, 3-二甲酸 Sn , HCl 或Na , ROHNNHH2 / NiNH 5). 含氧的六元杂环及含两个以上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 (自学) 基本要求:

熟悉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掌握呋喃、吡咯和噻吩的结构、反应。

吡咯的酸性,取代反应,了解呋喃、吡咯和噻吩的物理性质,熟悉其合成法。

熟悉吲哚的合成和反应。

掌握吡啶的结构和反应:碱性,取代反应、还原反应,熟悉吡啶的合成法,了解其物理性质。

掌握喹啉和异喹啉的反应及合成。

了解嘧啶和嘌呤、生物碱。

11 / 11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ic Ring compounds )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掌握五元单杂环、六元单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 4.理解吡咯、吡啶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重点 重点:杂环化合物、甾体化合物结构特征与命名(俗名)。 难点:杂环化合物的结构。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时 (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必要的课堂讨论。教学手段以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 (2)教学学时: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杂环化合物 (1)杂环化合物概述 (2)吡咯及其衍生物 (3)吡啶及其衍生物 (4)吲哚及其衍生物 (5)苯并吡喃及其衍生物 (6)嘧啶和嘌呤及其衍生物 2、生物碱 (1)生物碱概述 (2)生物碱举例 五、总结、布置作业 17.1 几种基本杂环 (分类和命名) 杂环化合物定义 :杂环化合物是指环比较稳定、含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包括芳香性杂环和非芳香杂环。 杂环化合物的种类很多,有单环,也有与芳香环或其他杂环并联成的稠杂环。环上的杂原子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而且可以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一般最常见的杂环是五元或六元环。 根据1980年中国化学会颁布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按外文名称音译,并以一口字旁表示是环状化合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名称。 O S N S N N N H H 呋喃 噻吩 吡咯 噻唑 咪唑 Furan Thiophene Pyrrole Thiazole Imidazole N O N N N N N N

吡啶 吡喃 哒嗪 嘧啶 吡嗪 Pyridine Pyran Pyridazine Pyrimidine Pyrazine H N O N N N N 吲哚 苯并呋喃 嘌呤 N N N 喹啉 异喹啉 吖啶 17.2 几种重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 吡咯、吡啶 、呋喃、噻吩 ----C 、N 、O 、S 皆为 SP2 杂化 ,符合休克尔规则,有芳香性。但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有的是富电子芳杂环,有的是缺电子芳杂环。 1. 1. 五元杂环 吡咯的共轭体系及比例模型如下: 吡咯是富电子芳杂环。 2. 2. 六元杂环 吡啶的共轭体系及比例模型如下: 吡啶是缺电子芳杂环。 富电子芳杂环与缺电子芳杂环因为结构特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化学 性质,其中亲电取代反应的差异尤为明显。

常见杂环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常见五元杂环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一,五元杂环: 1.单杂环的电子效应: 有两个影响的因素:“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但无论怎样,杂环上的π电子密度都上升了。杂环的反应性都大于苯(不能直接硝化),又因为此,杂环的α位电子密度要高于β位。从中我们能够得出,稳定性(芳香性)顺序:苯<噻吩<吡啶<呋喃。 2.单杂五元单杂环的反应性质:

加成反应:苯<噻吩<吡啶<呋喃 亲电取代:苯<噻吩<呋喃<吡啶(取代考虑的具体因素应该是α位的电子云密度问题,而不是整个环的稳定性。)·呋喃太容易实行加成,在溴水/甲醇中得到 只有用二氧六环溴合物才能得到正常的溴代产物,当然,钝化基团的加入能够使反应变得较为温和。 ·与苯炔反应时,呋喃生成D-A产物,而吡咯生成苯炔的加成产物(1-苯基吡咯),噻吩则不能反应。 3.双杂五元单杂环的反应性质: 咪唑能够互变,通常4,5位混杂,不过在有基团时并不相等,例如“4(5)-硝基咪唑”绝绝绝大部分都为4位。咪唑分子间有氢键(20个分子左右),沸点异常地高。相比之下吡唑一般二聚。 唑环的电子云密度比相对应的单杂环要低,其亲电取代的顺序为: 苯>氮杂>硫杂>氧杂 其反应时,取代位通常为三级氮的间位。机理上先是氮的质子化(噻唑能够在较弱条件下硝化,而噻吩不能够)。弱的亲电试剂不能够和唑环反应,例如F-C。 虽然唑环硝化和磺化时反应活性比苯环低,但是卤化时却比苯环高。 因为存有三级氮,唑环还能够发生亲核取代(在其邻对位)。

4.单杂五元苯并杂环: 5.吲哚 吲哚合成法: 1>Fischer:苯腙+酮 其机理如下: 2>Reisset:邻硝基甲苯+草酸二乙酯 3>Nenitzescu:对苯醌+β-氨基巴豆酸乙酯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一、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3-甲基吡咯 2,碘化N,N -二甲基四氢吡咯 3,四氢呋喃 4,β-氯代呋喃 5,α-噻吩磺酸 6,糠醛,糠醇,糠酸 7,γ-吡啶甲酸 8,六氢吡啶 9,β-吲哚乙酸 10,8-羟基喹啉 H 1. CH 3 N 2. N CH 3 CH 3 + I -O 3. 4. Cl O 5. S SO 3H 6. O O O CHO CH 2OH COOH 7. COOH N 8. N H 9. N H CH 2COOH 10. N 二、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噻吩和苯酚 解: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的是苯酚。在浓硫酸存在下,与靛红一同加热显示蓝色的位噻吩。 2,吡咯和四氢吡咯 解:吡咯的醇溶液使浸过浓盐酸的松木片变成红色,而四氢吡咯不能。 3,苯甲醛和糠醛 解: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

三、用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除去。 1,苯中混有少量噻吩 解:在室温下用浓硫酸处理,噻吩在室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α-噻吩磺酸而溶于浓硫酸,苯不反应。 2,甲苯中混有少量吡啶 解:用浓盐酸处理,吡啶具有碱性而与盐酸生成盐溶于水相,分离出吡啶。 3,吡啶中有少量六氢吡啶。 解:六氢吡啶是仲胺,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固体,过滤除去六氢吡啶。 四、试解释为什么噻吩,吡咯,呋喃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吡啶比苯难发生? 解:噻吩,吡咯,呋喃是五元杂环化合物,属于多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大,所以易于发生亲电取代。而吡啶是六元杂环化合物,是缺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小于苯环,所以难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五、完成下列反应式: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生物碱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生物碱 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在环状有机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了碳原子外还含有其他原子,这环状种化合物就叫做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 )。除碳以外的其他原子叫做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有:氮、氧、硫。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 分类 按照环的大小和环的数目可分为: 杂环 单杂环 五元环 六元环 苯环与单杂环的稠合杂环(苯并杂环)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杂环的稠合杂环O S N H 稠杂环 N N N N N H N 二、 命名 1、音译法:根据外文译音,选用同音汉字,加“口”字旁表示杂环。 O S N H 吡咯呋喃噻吩吡啶N pyrrole furan thiophene pyridine N H 吲哚indole N N 咪啶pyrimidine 取代杂环的命名: ① 杂环的编号从杂原子起依次1,2,3 ……(或:α,β,γ……)。 ② 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O 、S 、N 的顺序依次编号。 ③ 有两个相同杂原子的,应从连有H 原子或取代基的开始编号。 ④ 编号时注意杂原子或取代基的位次之和最小。 ⑤ 稠杂环是特定的母体和固定的编号。 N S 5 1 2 4 3 5-乙基噻唑N N H 1 23454-甲基咪唑 CH 3 C 2H 5 N CH 31 23 4563-甲基吡啶 2、根据结构命名:

即根据相应于杂环的碳环来命名,把杂环看作是相应的碳环中的碳原子被杂原子置换而形成的。例如,吡啶可看作是苯环上一个碳原子被氮原子置换而成的,所以叫做氮杂苯。 O S N H N 茂 (环戊二烯)氮茂 氧茂 硫茂 N N 苯氮苯 1,3-二氮苯 第二节 一杂五元杂环化合物 含有一个杂原子的典型五元杂环是呋喃、噻吩、吡咯。 O S N H 一、 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 1、据现代物理方法证明: ① 呋喃、噻吩、吡咯都是一个平面的五元环结构,即成环的四个C 原子和一个杂原子都是以SP 2杂化轨道成键的。 ②环上每个碳原子的P 轨道有一个电子,杂原子P 轨道上有两个电子。 ③ P 轨道垂直于五元环的平面,互相侧面重叠而形成一个与苯环相似的闭合共轭体系。 ④ 五元环的六个π电子分布在包括环上五个原子在内的分子轨道。 2、分子结构符合休克尔(Huckel)规则(4n+2=6,n=1),π电子数为6。具有芳香性。但芳性比苯弱,环的稳定性差。 3、芳香性秩序: 苯 > 噻吩 > 吡咯 > 呋喃 呋喃的芳香性最弱,实际上它可以进行双烯加成反应,表现出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4、它们的键长数据如下[单位(ppm )]: O S N 140 145 135 172 143 137 138144 135 137 5、吡咯、呋喃、噻吩环上杂原子氮、氧、硫的未共用电子对参与环的共轭体系,使环上的电子云密 度增大。因此,它们都比苯活泼,比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而且它们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泼性顺序是: 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X +(CF 3CO)2O X COCF 3 +CF 3COOH 三氟乙酐酰化 二、 呋喃、噻吩、吡咯的性质 1、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在杂原子的α位: 它是呋喃、吡咯、噻吩的典型反应。由于它们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苯大,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同时环稳定性比苯差,因此反应条件与苯不同,需要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反应,以避免氧化、开环或聚合等副反应。

芳香杂环化合物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2005年第25卷有机化学V ol. 25, 2005第6期, 634~640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 6, 634~640 ygzhou@https://www.360docs.net/doc/b410069450.html, * E-mail: Received August 2, 2004; revised October 25, 2004; accepted November 23, 2004.

No. 6 卢胜梅等:芳香杂环化合物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635 坏稠环的芳香性比完全破坏单环的芳香性所需能量低. 另外, 芳香杂环化合物的氢化比非芳香杂环化合物容易, 这一方面因为杂原子对所在的环有活化作用; 另一方面, 杂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可参与和催化剂的金属原子配位, 使催化活性中心靠近底物从而发生氢化反应. 所以在芳香稠杂环化合物氢化时, 一般都是含杂原子的环被氢化[5]. 在均相催化体系中, 第一例报道的芳香杂环化合物的氢化是在1987年, Murata 等[8]使用原位产生的(+)-(DIOP)RhH 作催化剂, 乙醇作溶剂, 室温下对2-位取代的喹喔啉1进行不对称氢化(Eq. 1), 反应需36~72 h, 产物2-甲基-1,2,3,4-四氢喹喔啉只有3%的对映选择性(Table 1, Entry 1). 虽然ee 值很低, 但毕竟实现了对芳香杂环化合物均相不对称氢化, 为后来致力于研究芳香杂环化合物不对称氢化的工作者开辟了道路 . 1998年, Bianchini 研究小组[9]利用邻位金属化铱的二氢复合物fac -exo -(R )-[IrH 2{C 6H 4C*H(Me)N(CH 2CH 2- PPh 2)2}] (L1) 作催化剂, 实现了对2-甲基喹喔啉(1)的高对映选择性氢化, 取得了高达90%的ee 值(Table 1, Entry 2), 但转化率只有54%, 当转化率为97%时, ee 值为73% (Table 1, Entry 3), 反应要在100 ℃进行, 甲醇和异丙醇是最好的溶剂选择. 这是目前对2-甲基喹喔啉氢化取得的最好结果. 同一研究组在2001年又报道了用[(R ,R )-BDPBzPIr(COD)]OTf 和[(R ,R )-BDPBzPRh(NBD)]- OTf 作催化剂, 对2-甲基喹喔啉(1)进行氢化[10], 但ee 值不理想, 分别为23%和11% (Table 1, Entries 4 and 5). 在反应中, 他们发现铑的活性比铱的高, 但对映选择性低. 2003年, Henschke 和Casy 等使用Noyori 的RuCl 2- 氢化为模型反应, 50 ℃, 3.0 MPa 的氢气压力下, 对一系列的手性双磷配体和手性二氨的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S )-xyl-hexaPHEMP (L3)和(S ,S )-DACH 的组合取得了较好的结果(73% ee ) (Table 1, Entry 6), 所有反应20 h 内转化率都在94%以上, 且S /C 为1000/1[11]. 该催化体系的活性很好, 但对映选择性只是中等. 表1 2-甲基喹喔啉的不对称氢化 Table 1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2-methylquinoxaline Entry Catalyst Yield/% ee /% 1 (+)-(DIOP)RhH 72.0 3 2 L1 53.7 90a 3 L1 96.5 73b 4 [L2Ir(COD)]OTf 40.7 23a 5 [L2Rh(NBD)]OTf 93.2 11a 6 RuCl 2/L3/(S ,S )-DACH 99.0 73c a CH 3OH 作溶剂; b i -PrOH 作溶剂; c t -BuOH 作溶剂. 2000年, Ito 等[12]首次报道了对N -Ac 和Boc 保护的2-位取代吲哚进行不对称催化氢化(Eq. 2), 反应在60 ℃下完成, 取得了最高为95%的ee 值. 他们使用的是一个反式鳌合配位的二茂铁双磷配体L4, 金属前体是[Rh(NBD)2]SbF 6. 这一催化体系对2-位取代的N -Ac 保护的吲哚, 无论是收率或对映选择性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碱碳酸铯的加入是取得高对映选择性所必须的. 对N -Boc 保护的吲哚氢化对映选择性不如N -Ac. 但对于3-位取代的N -Ac 保护的吲哚2在上面标准条件下, 反应不能转化完全, 除了所要的氢化产物3外, 还得到 了N 上Ac 被脱除的产物4 (Eq. 3).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一、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3-甲基吡咯 2,碘化N,N-二甲基四氢吡咯 3,四氢呋喃 4,β-氯代呋喃 5,α-噻吩磺酸 6,糠醛,糠醇,糠酸 7,γ-吡啶甲酸 8,六氢吡啶 9,β-吲哚乙酸 10,8-羟基喹啉 二、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噻吩和苯酚 解: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的是苯酚。在浓硫酸存在下,与靛红一同加热显示蓝色的位噻吩。 2,吡咯和四氢吡咯 解:吡咯的醇溶液使浸过浓盐酸的松木片变成红色,而四氢吡咯不能。 3,苯甲醛和糠醛 解: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 三、用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除去。 1,苯中混有少量噻吩 解:在室温下用浓硫酸处理,噻吩在室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α-噻吩磺酸而溶于浓硫酸,苯不反应。 2,甲苯中混有少量吡啶 解:用浓盐酸处理,吡啶具有碱性而与盐酸生成盐溶于水相,分离出吡啶。 3,吡啶中有少量六氢吡啶。 解:六氢吡啶是仲胺,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固体,过滤除去六氢吡啶。 四、试解释为什么噻吩,吡咯,呋喃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

应而吡啶比苯难发生? 解:噻吩,吡咯,呋喃是五元杂环化合物,属于多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大,所以易于发生亲电取代。而吡啶是六元杂环化合物,是缺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小于苯环,所以难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五、完成下列反应式: 六、用箭头表示下列化合物起反应时的位置。 过量CH 3I 溴化 浓 稀 己二酸 己二胺

七、将苯胺,苄胺,吡咯,吡啶,氨按其碱性由强至弱的次序排列:解:苯胺,苄胺,吡咯,吡啶,氨的碱性强度顺序: 八、下列化合物那些具有芳香性? 的溴化的碘化的硝化的溴化的硝化的硝化的硝化

第16章杂环化合物

---------------------------------------------------------------最新资料推荐------------------------------------------------------ 第16章杂环化合物 第 16 章杂环化合物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讲稿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教学目的: 1. 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 3. 掌握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杂环化合物命名;结构与芳香性;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杂环化合物结构与芳香性;化学性质教学方法采用模型、 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课堂讲授方法。 引言杂环化合物是指组成环的原子中含有除碳以外的 原子(杂原子常见的是 N、O、S 等)的环状化合物。 非芳香杂环如杂环化合物 O,,NH, 芳杂环(符合休克尔规则 的杂环)如杂环化合物不包括极易开环的含杂原子的环状化合 物,例如: ,O,O ,本章我们只讨论芳香族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是一大类有机物,占已知有机物的三分之一。 年月日x0404-08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讲稿课程名称: 1 / 14

有机化学环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功用很多。 例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大多是杂环化合物;动植物体内起重要生理作用的血红素、叶绿素、核酸的碱基都是含氮杂环;部分维生素,抗菌素;一些植物色素、植物染料、合成染料都含有杂环。 16.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杂环大体可分为: 单杂环和稠杂环两类。 稠杂环是由苯环与单杂环或有两个以上单杂环稠并而成。 16.2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称的音译,并加口字旁,表示为环状化合物。 如杂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次从杂原子算起用 1,2,3,4,5 年月日x0404-08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讲稿课程名称:有机化学(或可将杂原子旁的碳原子依次编为 ,, , )来编号。 如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 O,S,N 顺序依次编号,编号时杂原子的位次数字之和应最小: 五元杂环中含有两个杂原子的体系叫唑(azole)当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次从杂原子算起依次用 1,2,3, (或,,)编号。 如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 O、S、N 顺序依次编号。 编号时杂原子的位次数字之和应最小。 16.3 五元杂环化合物一、呋喃、噻吩、吡咯含

化学竞赛辅导16--杂环化合物共13页

16--杂环化合物 §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杂环大体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类: 1. 分类: 稠杂环是由苯环与单杂环或有两个以上单杂环稠并而成。 二、命名: 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称的音译,并加口字旁,表示为环状化合物。如杂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次从杂原子算起用1,2,3,4,5……(或可将杂原子旁的碳原子依次编为α ,β, γ, δ …)来编号。 如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O,S,N 顺序依次编号,编号时杂原子的位次数字之和应最小: 五元杂环中含有两个杂原子的体系叫唑(azole) §2. 呋喃,噻吩,吡咯 含有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单环体系:呋喃,噻吩,吡咯。 一、呋喃,噻吩,吡咯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 电子结构:这三个杂环化合物中,碳原子和杂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互相连接成σ健,并且在一个平面上,每个碳原子及杂原子上均有一个p 轨道互相平行,在碳原子的p轨道中有一个p电子,在杂原子的p轨道中有两个p电子,形成一个环形的封闭的π电子的共轭体系。这与休克尔的4n+2规则相符,因此这些杂环或多或少的具有与苯类似的性质,故称之为芳香杂环化合物。

芳香性大小,试验结果表明: 光谱性质:IR: νc -H = 3077~3003cm -1,νN -H = 3500~3200 cm -1 (在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中,在3495 cm -1,有一尖峰。在浓溶液中则于3400 cm -1,有一尖峰。在浓和淡的中间浓度时,两种谱带都有),杂环C =C 伸缩振动:1600~1300 cm -1 (有二至四个谱带)。 NMR :这些杂环化合物形成封闭的芳香封闭体系,与苯环类似,在核磁共振谱上,由于外磁场的作用而诱导出一个绕环转的环电流,此环电流可产生一个和外界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在环外的质子,处在感应磁场回来的磁力线上,和外界磁场方向一致,在去屏蔽区域,故环上氢吸收峰移向低场。化学位移一般在7ppm 左右。 呋喃:α-H δ=7.42ppm β-H δ=6.37ppm 噻吩:α-H δ=7.30ppm β-H δ=7.10ppm 吡咯:α-H δ=6.68ppm β-H δ=6.22ppm 二、呋喃,噻吩,吡咯的制备 1.玉米心,稻糠,花生壳,大麦壳,高粱秆等用稀硫酸处理得戊糖,戊糖失水得糠醛,再在400℃下加热,同时在催化剂ZnO,Cr 2O 3存在下,失 去一氧化碳而得呋喃。 2.工业上制备噻吩是用丁烷,丁烯或丁二烯与硫磺混合,在600℃反应得到: 3.噻吩也可用琥珀酸钠盐与五硫化二磷一起加热反应制得: 4.帕尔——克诺尔(C.Paal —L.Knorr )合成法: 1,4—二羰基化合物常在无水的酸性条件下,得到呋喃及其衍生物。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 教学要点: 掌握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了解吡啶和生物碱。 教学时数: 6 学时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自制模型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杂环大体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类。 1. 分类: 稠杂环是由苯环与单杂环或有两个以上单杂环稠并而成。 2.命名: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称的音译,并加口字旁,表示为环状化合物。如杂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次从杂原子算起用1,2,3,4,5……(或可将杂原子旁的碳原子依次编为α ,β, γ, δ …)来编号。

如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O,S,N 顺序依次编号,编号时杂原子的位次数字之和应最小: 五元杂环中含有两个杂原子的体系叫唑(azole) 第二节五元杂环化合物 一.含有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单环体系:呋喃,噻吩,吡咯。 (1)呋喃,噻分,吡咯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 电子结构:这三个杂环化合物中,碳原子和杂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互相连接成σ健,并且在一个平面上,每个碳原子及杂原子上均有一个p轨道互相平行,在碳原子的p轨道中

有一个p电子,在杂原子的p轨道中有两个p电子,形成一个环形的封闭的π电子的共轭体系。这与休克尔的4n+2规则相符,因此这些杂环或多或少的具有与苯类似的性质,故称之为芳香杂环化合物。 芳香性大小,试验结果表明: 光谱性质:IR: νc-H = 3077~3003cm-1,νN-H = 3500~3200 cm-1(在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中,在3495 cm-1,有一尖峰。在浓溶液中则于3400 cm-1,有一尖峰。在浓和淡的中间浓度时,两种谱带都有),杂环C=C伸缩振动:1600~1300 cm-1(有二至四个谱带)。 NMR:这些杂环化合物形成封闭的芳香封闭体系,与苯环类似,在核磁共振谱上,由于外磁场的作用而诱导出一个绕环转的环电流,此环电流可产生一个和外界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在环外的质子,处在感应磁场回来的磁力线上,和外界磁场方向一致,在去屏蔽区域,故环上氢吸收峰移向低场。化学位移一般在7ppm左右。 呋喃:α-H δ=7.42ppm β-H δ=6.37ppm 噻吩:α-H δ=7.30ppm β-H δ=7.10ppm 吡咯:α-H δ=6.68ppm β-H δ=6.22ppm 二.呋喃,噻吩,吡咯的制备。 1.玉米心,稻糠,花生壳,大麦壳,高粱秆等用稀硫酸处理得戊糖,戊糖失水得糠醛,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杂环大体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类。 1. 分类: 稠杂环是由苯环与单杂环或有两个以上单杂环稠并而成。 2.命名: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称的音译,并加口字旁,表示为环状化合物。如杂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次从杂原子算起用1,2,3,4,5……(或可将杂原子旁的碳原子依次编为α ,β, γ, δ …)来编号。

如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O,S,N 顺序依次编号,编号时杂原子的位次数字之和应最小: 五元杂环中含有两个杂原子的体系叫唑(azole) 第二节五元杂环化合物 一.含有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单环体系:呋喃,噻吩,吡咯。 (1)呋喃,噻分,吡咯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 电子结构:这三个杂环化合物中,碳原子和杂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互相连接成σ健,并且在一个平面上,每个碳原子及杂原子上均有一个p轨道互相平行,在碳原子的p轨道中有一个p电子,在杂原子的p轨道中有两个p电子,形成一个环形的封闭的π电子的共轭体系。这与休克尔的4n+2规则相符,因此这些杂环或多或少的具有与苯类似的性质,故称之为芳香杂环化合物。 芳香性大小,试验结果表明: 光谱性质:IR: νc-H = 3077~3003cm-1,νN-H = 3500~3200 cm-1 (在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中,在3495 cm-1,有一尖峰。在浓溶液中则于3400 cm-1,有一尖峰。

在浓和淡的中间浓度时,两种谱带都有),杂环C=C伸缩振动:1600~1300 cm-1(有二至四个谱带)。 NMR:这些杂环化合物形成封闭的芳香封闭体系,与苯环类似,在核磁共振谱上,由于外磁场的作用而诱导出一个绕环转的环电流,此环电流可产生一个和外界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在环外的质子,处在感应磁场回来的磁力线上,和外界磁场方向一致,在去屏蔽区域,故环上氢吸收峰移向低场。化学位移一般在7ppm左右。 呋喃:α-H δ=7.42ppm β-H δ=6.37ppm 噻吩:α-H δ=7.30ppm β-H δ=7.10ppm 吡咯:α-H δ=6.68ppm β-H δ=6.22ppm 二.呋喃,噻吩,吡咯的制备。 1.玉米心,稻糠,花生壳,大麦壳,高粱秆等用稀硫酸处理得戊糖,戊糖失 水得糠醛,再在400℃下加热,同时在催化剂ZnO,Cr 2O 3 存在下,失去一氧化碳 而得呋喃。 2.工业上制备噻吩是用丁烷,丁烯或丁二烯与硫磺混合,在600℃反应得到: 3.噻吩也可用琥珀酸钠盐与五硫化二磷一起加热反应制得: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练习及答案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3-甲基吡咯 (2) 碘化N,N -二甲基四氢吡咯 (3) 四氢呋喃 H CH 3 N O N CH 3 CH 3 + I - (4) β-氯代呋喃 (5)α-噻吩磺酸 (6) 糠醛,糠醇,糠酸 Cl O S SO 3H O CHO (7)γ-吡啶甲酸 (8)六氢吡啶 COOH N N H (9)β-吲哚乙酸 (10) 8-羟基喹啉 N H CH 2COOH N OH 2.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解:(1)苯,噻吩和苯酚 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的是苯酚。在浓硫酸存在下,与靛红一同加热显示蓝色的位噻吩。 (2) 吡咯和四氢吡咯 吡咯的醇溶液使浸过浓盐酸的松木片变成红色,而四氢吡咯不能。 (3) 苯甲醛和糠醛 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 3. 用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除去。 解:(1) 苯中混有少量噻吩 在室温下用浓硫酸处理,噻吩在室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α-噻吩磺酸而

溶于浓硫酸,苯不反应。 (2) 甲苯中混有少量吡啶 用浓盐酸处理,吡啶具有碱性而与盐酸生成盐溶于水相,分离出吡啶。 (3) 吡啶中有少量六氢吡啶。 六氢吡啶是仲胺,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固体,过滤除去六氢吡啶。 4. 试解释为什么噻吩,吡咯,呋喃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吡啶比苯难发生? 解:噻吩,吡咯,呋喃是五元杂环化合物,属于多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大,所以易于发生亲电取代。而吡啶是六元杂环化合物,是缺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小于苯环,所以难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5. 完成下列反应式: 解: 1. O O CHO + CH 3CHO O CH=CHCHO 2. O CHO O CH 2OH + 3. N H /Pt N H 4. S C O C + O O AlCl 3 S C O HOOC 5.H 2/Pt O 2HCl Cl(CH 2)4Cl 2 NaCN NC(CH 2)4CN H 2O,H + - CH 3 CH 3 H O O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16.1 命名或写出结构 a. O COOH b. N N N H N OH HO c. N H CH 3 d.N N OH e. N CH 3 f. N COOH g. S SO 3H h. 糠醛 i.噻唑 3-甲基吲哚 8-羟基喹啉2-苯基苯并吡喃j. k. l. 答案: a. 2-呋喃甲酸 b. 2,6-二羟基嘌呤 c. 3-甲基吡咯 d. 5-羟基嘧啶 e.N-甲基吡咯 f.3-吡啶甲酸 2-噻吩磺酸 g. h.O CHO i. S N j. N H CH 3 k. N OH l. O 16.2 下列维生素各属哪一类化合物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1,B 2,B 6,B 12 c. 维生素PP d. 维生素C e. 维生素D f. 维生素K g. 叶酸 答案:a. 维生素A 萜类 b. 维生素B 1,B 2,B 6,B 12 杂环化合物 c. 维生素PP 杂环化合物 d. 维生素C 单糖的衍生物 e. 维生素D 己三烯衍生物 f. 维生素K 醌 g. 叶酸 杂环化合物 16.4 下列化合物哪个可溶于酸,哪个可溶于碱,或既可溶于酸又溶于碱? a. N N CH 3 b. N N N H N NH 2 c. N H d. N CH 3 答案: a. 可溶于酸 b. 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 c. 既可溶于碱又可溶于酸 e. 可溶于碱 16.5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互变平衡体系: a. 腺嘌呤 b. 鸟嘌呤 c. 尿嘧啶 d. 胞嘧啶 e. 胸腺嘧啶 f. 尿酸 答案: 参阅教材P293 . 16.6 核苷与核苷酸的结构有什么区别? (教材P294) 答案: 核苷由核糖或脱氧核糖与嘌呤或嘧啶化合而成,核苷酸则是核苷磷酸酯. 16.8 水粉蕈素是由一种蘑菇中分离出的有毒核苷,其系统命名为9-β-D -呋喃核糖基 嘌呤。写出水粉蕈素的结构式。 答案:

第17章 杂环化合物

第17章 杂环化合物 班级 姓名 本章需掌握知识: 一.掌握常见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呋喃、吡咯、噻吩、吡啶、四氢呋喃、四氢吡咯、四氢噻吩、哌啶 -六氢吡啶、喹啉); 二.呋喃、噻吩、吡咯都具有芳香性,亲电反应活性比苯更高;注意单取代和双取代时的定位规则; 呋喃可以发生[4+2]反应; 三.吡啶同样具有芳香性,亲电反应活性比苯弱;注意亲电取代反应的位置;要知道吡啶、哌啶是 常用的有机碱; 四.吡啶的特殊反应-齐齐巴宾(Chichibabin)反应;侧链氧化;知道喹啉的斯克洛浦(Skraup)合成法。 1.命名或写出结构式。 呋喃 噻吩 吡咯 吡啶 哌啶 喹啉 四氢呋喃 4-二甲基氨基吡啶 O H 3C CH 3 O CH=O N COOH N HO N H O N CH 3 2.完成反应 (1) O CHO NaOH + (2) O O (3) N (4) N Cl NaOH (5) S OCH 3 CH 3CONO 2 O S OCH 3 CH 3CONO 2 O (6) S NO 2 S NO 2 Br 2 Br 2 (7) N CH 3 CH 3 (8) O I(CH 2)4I 己二酸 己二胺 3.比较下列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活性顺序(按活性由高到低排列)。 S N N H (A) (B) (C) (D) 4.下面化合物N 原子上的孤对电子是在整个分子所在的面上,还是垂直于分子所在面并解释原因。 N H N (1) (2) 5.如何除去苯中少量的噻吩? 6.环己烷中少量的吡啶? 7.二酸乙酯与吡啶作用生成不饱和的反丁烯二酸乙酯。吡啶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它比通常使用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有什么优点? Br O O EtO O OEt O EtO 8.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性的强弱(按照碱性由强到弱排列)。 N H N NH 2 (A) (B) (C) (D) NH 2 O

噻唑类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噻唑类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常子钊201414020049 摘要噻唑环是一类重要的含氮硫杂原子的五元芳杂环, 其特殊的结构使得噻唑类化合物在化学、药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显示出巨大的开发价值, 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近几年文献系统地综述了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医药、农药、材料、生物染色剂和超分子化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噻唑杂环化合物合成应用 1.合成方法 含有噻唑环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对其合成方法和结构的修饰研究已成为热点。合成含有噻唑环的小分子化合物库,从中筛选出具有生理活性的药物,是近年来药物化学的一大热点,倍受化学家们的关注。大量文献报道了噻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本文将对各合成方法进行简要概述。Ueno[1]利用负载在聚合体上的羟基磺酰氧基碘苯与酮或醇反应得中间体,中间体再与硫代酰胺缩合得到噻唑类化合物(图1)。 Goff 和Fernandez[2]利用缩氨酸联结反应将4-腈基苯甲酸固定在含有氨基的脂上,再将腈基转化为硫代酰胺,再与α-卤代酮反应得到2,4-二取代的噻唑,最后用三氟乙酸的水溶液进行解离(图2)。

Kodomari 等[3]报道了负载在二氧化硅上的硫氰化钾和负载在三氧化二铝上的醋酸铵合成2-氨基噻唑衍生物。该反应体系的α-溴代酮与负载在二氧化硅上的硫氰化钾反应得到α-硫氰化酮,α-硫氰化酮再与负载在三氧化二铝上的醋酸铵应得到2-氨基噻唑衍生物(图3)。 2 医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噻唑类化合物作为药物显示出巨大的开发价值, 至今已有众多噻唑类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 为保障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噻唑类化合物相关医药研究工作众多, 较为活跃, 在抗细菌、抗真菌、抗结核、抗癌、抗病毒、消镇痛、降血糖、抗癫痫、抗寄生虫和抗氧化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2.1 抗细菌类噻唑化合物 抗细菌药物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抗感染药物之一, 已有大量的药物用于临床, 如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和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然而, 近些年来耐药性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耐药菌株频发严重且病原体耐药性增强, 如 2010 年暴发的“超级细菌”、“致命大肠杆菌”使现有所有药物疗效低, 导致细菌感染死亡率增加, 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迫切需要开发出新型结构的抗菌药物. 大量文献显示唑类化合物如研究最深入的三唑、咪唑、咔唑以及易于合成且活性较好的唑等在抗细菌领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噻唑作为三唑、咪唑、唑等的电子等排体成为抗菌药物研发的新成员, 也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尤其是 2-氨基噻唑作为其他活性基团的电子等排体可以改善脂溶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迄今已有众多含噻唑环的抗细菌药物如头孢地尼(8, Cefdinir) 、头孢布烯(9, Ceftibuten) 、头孢甲肟 (10, Cefmenoxime)、头孢唑肟钠(11, Monosodium salt)等用于临床, 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尤其是对革兰阴性菌的抑制作用更为优越. 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噻唑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导致病原体耐药性的频发, 迫切需要开发新结构噻唑类化合物. 含有金刚烷结构的噻唑类衍生物 12 对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和真菌有强的抑制活性. 尤其是抑制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

17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学习要求: 1. 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 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 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 4.理解吡咯、吡啶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了解嘧啶、喹啉、嘌呤及吲哚。 6.了解几种重要生物碱(麻黄素、烟碱、阿托品、咖啡碱和茶碱)。 计划课时数 4课时 重点: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 难点: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 教学方法 采用模型、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课堂讲授方法。 引言 杂环化合物是指组成环的原子中含有除碳以外的原子(杂原子——常见的是N 、O 、S 等)的环状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不包括极易开环的含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例如: 本章我们只讨论芳香族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是一大类有机物,占已知有机物的三分之一。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功用很多。例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大多是杂环化合物;动植物体内起重要生理作用的血红素、叶绿素、核酸的碱基都是含氮杂环;部分维生素,抗菌素;一些植物色素、植物染料、合成染料都含有杂环。 §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7.1.1 杂环大体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类。 NH O , ,,O O O O O O 杂环化合物 非芳香杂环芳杂环(符合休克尔规则的杂环)如如 O O NH N N H O ,………… ,,

稠杂环是由苯环与单杂环或有两个以上单杂环稠并而成。 17.1.2命名: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称的音译,并加口字旁,表示为环状化合物。如杂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次从杂原子算起用1,2,3,4,5……(或可将杂原子旁的碳原子依次编为α ,β, γ, δ …)来编号。 如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O,S,N 顺序依次编号,编号时杂原子的位次数字之和应最小: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17—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杂环单杂环 五元环 六元环 苯环与单杂环的稠合杂环(苯并杂环)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杂环的稠合杂环 O S N H 稠杂环 N N N N N H N 二、命名 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词音译成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 N H O S N N N (pyrrole)(furan)(thiophene)(pyridine) (pyrimidine) N N N N H N N H (quinoline)(indole)(purine) 吡咯呋喃噻吩吡啶 嘧啶喹啉吲哚嘌呤 取代杂环的命名: ①杂环的编号从杂原子起依次1,2,3 ……(或:α,β,γ……)。 ②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O、S、N的顺序依次编号。 ③有两个相同杂原子的,应从连有H原子或取代基的开始编号。

④编号时注意杂原子或取代基的位次之和最小。 N S NH2 H3C 5 12 43 2-氨基-4-甲基噻唑 N H1 2 3 4 5 N N1 2 3 4 5 CH3 吡唑 1-甲基咪唑 §17—2 五元杂环化合物一、结构 1.分子结构 O S N H 5 6 π 为共轭体系 电子= 6符合4n + 2具有芳性 富电子芳环 π 据现代物理方法证明: ①呋喃、吡咯、噻吩是一个平面结构。 ②环上的C原子和杂原子都是以SP2杂化轨道成键的。 ③五个没有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环平面,形成闭合共轭体系。 ④环形π电子分布于杂环平面的上、下两方。

⑤共轭能 噻吩、吡咯、呋喃共轭能分别为125.5、90.4、71.1kJ/mol。2.芳香性 ①符合休克尔规则,π电子数为6。 ②芳香性比较(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苯>噻吩>吡咯>呋喃 ③解释 环的稳定性:苯>噻吩>吡咯>呋喃 二、化学性质 1.亲电取代反应 ①卤代 O O O O Cl Br Cl + Cl 80% N H H 80%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练习及答案知识分享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练习及答案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3-甲基吡咯 (2) 碘化N,N -二甲基四氢吡咯 (3) 四氢呋喃 H CH 3 N O N CH 3 CH 3 + I - (4) β-氯代呋喃 (5)α-噻吩磺酸 (6) 糠醛,糠醇,糠酸 Cl O S SO 3H O CHO (7)γ-吡啶甲酸 (8)六氢吡啶 COOH N N H (9)β-吲哚乙酸 (10) 8-羟基喹啉 N H CH 2COOH N OH 2.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解:(1)苯,噻吩和苯酚 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的是苯酚。在浓硫酸存在下,与靛红一同加热显示蓝色的位噻吩。 (2) 吡咯和四氢吡咯 吡咯的醇溶液使浸过浓盐酸的松木片变成红色,而四氢吡咯不能。 (3) 苯甲醛和糠醛

糠醛在醋酸存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 3. 用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除去。 解:(1) 苯中混有少量噻吩 在室温下用浓硫酸处理,噻吩在室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α-噻吩磺酸而溶于浓硫酸,苯不反应。 (2) 甲苯中混有少量吡啶 用浓盐酸处理,吡啶具有碱性而与盐酸生成盐溶于水相,分离出吡啶。 (3) 吡啶中有少量六氢吡啶。 六氢吡啶是仲胺,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固体,过滤除去六氢吡啶。 4. 试解释为什么噻吩,吡咯,呋喃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吡啶比苯难发生? 解:噻吩,吡咯,呋喃是五元杂环化合物,属于多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大,所以易于发生亲电取代。而吡啶是六元杂环化合物,是缺л-电子杂环化合物,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小于苯环,所以难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5. 完成下列反应式: 解:

第17章 杂环化合物

173 第12章 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nd Natural Bases 重点提示:本章介绍了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分析了五员单杂环和六员单杂环化合物的结构——芳香杂环,重点阐述了五员单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和吡咯以及六员单杂环的典型代表吡啶的化学性质——芳香性,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常见的杂环衍生物和生物碱。 12.1 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s) 分子中由碳原子和氧、硫、氮等其它原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环状结构的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杂环中除碳原子以外的其它原子称为杂原子。最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氮等。例如: S N H N N N O 呋喃 噻吩 吡咯 吡啶 嘧啶 furan thiophene pyrrole pyridine pyrimidine 12.1.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1.分类 按照杂环的结构,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名称见表12-1。 2.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在我国有两种方法:译音命名法和糸统命名法。目前普遍采用译音命名法。 (1)译音命名法 杂环母体的命名:杂环母体的名称是按英文名称音译,选用简单的同音汉字,加上 “口”字旁以表示环状化合物。详情见表12-1。 环上取代基的编号:含一个杂原子的单杂环上有取代基时,环上原子的编号从杂原子开始,并遵循最低糸列规则,使各取代基的位次尽可能小,也可用希腊字母来表示取代基的位次;单杂环上有不同杂原子时,则按氧、硫、氮的顺序编号;如果单杂环上的两个杂原子都是氮,则由连有氢或取代基的氮原子开始编号,并使杂原子的位次尽可能小;稠杂环的编号有特定的编号顺序(见表12-1)。例如: O C HO N C O O H C 2H 5 O N S C H 3 C H 3 1 2 345 4 1 6 2 3 51 2 345 1 2 345 2-呋喃甲醛 3-吡啶甲酸 2-甲基-5-乙基呋喃 5-甲基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