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膜蛋白提取

(完整word版)膜蛋白提取
(完整word版)膜蛋白提取

1分离组织膜蛋白的方法:

1、取组织,加入10ml Buffer A 于冰上充分匀浆。

2、J6-HC离心机800rpm,4℃离心10min后,所得上清液转入超速离心管。

3、100000g,4℃离心1hr。弃去上清,沉淀用适量的Buffer B重悬,冰上孵育2hr后分装至EP管,Eppendorf台式离心机10000rpm,4℃离心30min。

4、收集所得上清液即为膜组份。

Buffer A:0.32M 蔗糖,5mM Tris-HCl(PH 7.5),120mM KCl,1mM EDTA,1mM EDTA, 0.2mM PMSF, 1ug/ml Leupeptin, 1ug/ml Pepstatin A, 1ug/ml Aprotinin。冰上预冷。Buffer B:20mM HEPES(PH 7.5),10%甘油,2% Triton X-100, 1mM EDTA, 1mM EDTA, 0.2mM PMSF, 1ug/ml Leupeptin, 1ug/ml Pepstatin A, 1ug/ml Aprotinin。冰上预冷。

2

取约0.1g肝组织,加入2ml粉碎缓冲液,冰浴中超声粉碎,每次20秒,间隔30秒,共3次,4°c 105xg条件下离心2小时,上清液为胞浆蛋白,沉淀部分加入1ml胞膜蛋白提取液,超声粉碎,4°c 105xg条件下离心2小时,上清液为胞膜蛋白。样品蛋白含量测定采用酚试剂法。

3

我们实验室提取膜蛋白的方法如下:

1.将细胞种于T75 或T175的培养瓶中培养数天,细胞铺满瓶底后,吸去培养液。将PBS/EDTA 溶液(NaCl:0.1M,NaH2PO4:0.01M,EDTA:0.04%)加入量以覆盖细胞为止,置于培养箱或在超净台内消化3~5分钟,如仍未脱落瓶底,用吸管吹打,使细胞完全脱落。2.收集细胞悬液于10毫升或50毫升的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10分钟,去上清液。3.按 2.5毫升(T75)/每瓶或5毫升(T175/ 每瓶加入冰冷的匀浆液(HEPES:50mM,PH7.4,MgCl2:3mM,EGTA:1mM)于离心管中,将溶液和沉淀转移到匀浆器中,匀浆。

4.将匀浆液转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Tris –HCl (50mM, PH7.4) 4oC, 18000rpm (40000g) 10分钟。在沉淀中加入同前量的匀浆液,再匀浆,匀浆后加入适量的tris-HCl buffer. 4度18000rpm(40000g)离心,共离心三次。

5.在最后一次离心得到沉淀中按250微升每瓶(T75)或500微升每瓶(T175)加入tris-HCl buffer,匀浆,取50微升匀浆液测量蛋白浓度。

6.按实验要求,将匀浆分装于1毫升的Eppendoff 管中,其于-80oC 冰箱中待用。

主要基于膜蛋白分子量较大,在40000g时易沉降来分离。

做膜蛋白的免疫荧光,可以用荧光抗体染色,然后用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具体的protocol可以找到,就不多说了。需要注意的是,要弄清楚你所使用的一抗结合部位是在膜蛋白的胞外结构域还是胞内结构域,如果是胞外,可以直接染色;如果在胞内,则需要用无水甲醇在-20度处理10min,使细胞膜通透,然后再用抗体孵育,这样抗体才能进入细胞内与蛋白结合。

4

一般对膜蛋白的提取都是采用梯度离心或者高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可是我们现有的离心机都无法达到所需要的转速,所以我们试着采用分布溶解分布沉淀的办法。

1)预冷的pbs洗去组织血液,除去结缔组织、脂肪。

2)4 ℃剪碎,加bufferA玻璃匀浆器匀浆至无大块状物,10 ℃超声波10min,重悬,再破碎5—10min。

3)12000rpm离心10min,沉淀用bufferB重悬,20 ℃超声波10min。

4)12000rpm离心10min,沉淀用bufferC抽提。

5)12000rpm离心10min,所得上清含有9%的膜蛋白。

6)12000rpm离心10min,沉淀加bufferD沸水煮5min,12000rpm离心10min,上清含有1%的膜蛋白。

bufferA: 40mM Tris base

bufferB: 8M urea ,100mM DTT, 40mM Tris base

bufferC: 6-7M urea, 0.2mmol/L PMSF,40mM Tris base

bufferD: 1% SDS, 50mM DTT,25%Glycerol,in 0.4M Tris-HCl pH8.8

我们做的是动物组织的膜蛋白,提出来电泳条带还可以,只是我们没有专一膜蛋白抗体来检测提出来的是否是膜蛋白.但是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5

三、蛋白提取操作步骤

Ⅰ实体组织蛋白的提取

1、组织样本(200~300mg)尽量去除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等非目的组织,于冰上剪碎;

2、组织样本中加入1mL Lysis Buffer(注:使用前,每mL Lysis Buffer加入1μL蛋白酶抑制剂和1μL 1M DTT),置玻璃均浆器冰上均质30~50次(或超声破碎细胞,每次30 S ,3~4次,每次间隔1 min),置于冰上冷却。均质或超声破碎细胞后应镜检,细胞破碎率不小于90%;

3、将均浆液转移至冷的离心管中,于4℃, 3000 rpm 离心10 min,弃沉淀;

4、取上清转移至新冷离心管中,于4℃, 14 000 rpm 离心30 min,所得上清转至新管中,即为胞浆蛋白,分装冷冻保存;

5、取沉淀,加入1mL冷的抽提Buffer,涡旋振荡混匀后,4℃放置10~15min;

【注:因抽提Buffer在室温时会分层,请务必于4℃混匀后加入】

6、4℃, 3000rpm 离心5min,取上清转移至新管(注意勿将沉淀带入上清),进行下步提取;

7、置于37℃水浴10min;

8、室温,13 000rpm离心5min,样品分成上层和下层(含膜蛋白);

【注:建议使用进口透明性较好的微量离心管,可见下层为含膜蛋白的有机相。上下两层因均为透明,只在交界处有一折光线,需仔细观察才可见到。或室温静置30分钟~1小时亦可见分层。以下亦同。】

9、取下层,加入500μL冰冷灭菌水,4℃放置5min;

10、置于37℃水浴10min;

11、室温,13 000rpm离心5min,样品分成上层和下层(含膜蛋白);

12、取下层,加入500μL冰冷灭菌水,4℃放置5min;

13、置于37℃水浴10min;

14、室温,13 000rpm离心5min,样品分成上层和下层(含膜蛋白);

15、最终得到的下层即为膜蛋白提取物,BCA法测定蛋白含量(因残留有机相可能影响测定结果,此含量为相对参考值),分装冷冻保存。

6

用RIPA强配方,把脱氧胆酸钠浓度调整至1.0%,同时加入NP-40和Triton X-100,浓度均为1%。我刚做了一个7次跨膜蛋白,LHR的WB。

7

提取总蛋白的方法不能用于膜蛋白的提取,提供一个常用的方法:先分离膜,在提取膜蛋白。这类方法在园子里有不少介绍。我们实验室曾经采用蔗糖梯度超速离心分离膜,据说效果还可以。您可以试一下。呵呵------

8

细胞破碎后,先低速离心,除去未破碎的细胞和大的细胞碎片。保留上清,超速离心,可获得细胞膜。然后用detergent溶液萃取,就可以得到膜蛋白溶液了。

9

--------------------------------------------------------------------------------

我有新的问题了。。。哪位仁兄有好的提取细胞膜蛋白的裂解液配方。。。我的膜蛋白总提不出来。

我的细胞是HEPG2;目的蛋白是LDL受体;

我的配方是这样的:

4%CHAPS , 8 mol/L urea, 0.1 mmol/L leupeptin, and 1.5 mmol/L phenylmethylsulfonyl fluoride 但是总提不出来。。。。急!!!!!

呵呵,CHAPS提取膜蛋白能力较差,尝试加入1%ASB-14,或者加入1%Triton X-100, 与CHAPS联合抽提。另外最好加入2M thiourea。

祝好运

1.6% Triton X-100, 5 mol/L urea, 0.1 mmol/L leupeptin, and 1.5 mmol/L phenylmethylsulfonyl fluoride ;2M thiourea;

thiourea 很贵吗?我现在没有,又要急着用,能不能不用thiourea??

thiourea不是很贵,merck250g才300多rmb。电泳时可以考虑用ASB-14,sb3-10。没有的话,提取最好加点NP-40,2M thiourea还是要的,要是有TBP就更好了。

NP lysis buffer.

NP配方,stock solution 20ml (50mM Tris-HCL (PH8.0), 5mMEDTA, 0.05%NaN3, 0.14M NaCL, 100mM NaF), 1% Nonidet P40, 0.2TIU/ml aprotinin, 1.5uM pepstatin A, 20mM Iodoacetamide. NP配好后分装,-80度保存。用之前,加入NaV和PMSF。混匀后立即置于冰上。

10

如果你研究的蛋白表达比较丰富没有必要提取膜蛋白,直接用RIPA裂解液裂解后离心取可溶性蛋白变性做WB就可以了;如果你蛋白的含量低或抗体特异性很差的话,你应该用试剂盒或超速离心提取膜蛋白,可以起到富集和纯化的作用,使你更容易得到好的结果!

11

RAPI的裂解液只能说是强的非变性裂解液,而算不上是强的变性裂解液.

提取膜蛋白一般都在变性条件下才可以.

所以,你应该改用其他更适合的强的变性裂解液,如含SB3-10、DM、ASB-14等膜助溶剂,或者SDS-Bolied loading bufffer,2-D裂解液7M thiourea+2M urea也可以

12

--------------------------------------------------------------------------------

组织膜蛋白提取:所在操作冰上进行

(1)取组织,用PBS冲洗干净组织上的血液. 加入10ml Buffer A , 用剪刀尽可能剪碎组织,于冰上充分匀浆。每次30秒,重复3-5次.

(2)离心机1000rpm,4℃离心10min 后,所得上清液转入超速离心管。(去掉大块组织及结缔组织)

(3)100000g,4℃离心1hr, 弃去上清.(此为胞浆蛋白,若只提取胞浆蛋白,可用10000rpm, 4度, 30分钟离心,取上清即可)。沉淀用适量的Buffer B重悬,4度过夜后,分装至EP管,Eppendorf 台式离心机10000rpm,4℃离心30min。

(4)收集所得上清液即为膜组份。

Buffer A:0.32M 蔗糖,5mM Tris-HCl(PH 7.5),120mM KCl,1mM EDTA, 1mM EGTA,

0.2mM PMSF, 1ug/ml Leupeptin, 1ug/ml Pepstatin A, 1ug/ml Aprotinin。冰上预冷。

Buffer B 20mM HEPES(PH 7.5),10% 甘油,2% Triton X-100, 1mM EDTA, 1mM EGTA, 0.2mM,PMSF, 1ug/ml Leupeptin, 1ug/ml Pepstatin A, 1ug/ml Aprotinin。冰上预冷。

所得蛋白分装EP管(每管约50ul),取一管测蛋白浓度,其它放入-70度深冻冰箱保存。如果要定量的话,最好能立即根据浓度,加入上样缓冲,煮沸,4度保存。反复冻融蛋白会降解,浓度不准。

13

我用来抽提大鼠脑组织细胞膜蛋白方法:

取两只大鼠的整个脑组织,加入10ml Buffer A 于冰上充分匀浆。J6-HC离心机800rpm,4℃离心10min后,所得上清液转入超速离心管。100000g,4℃离心1hr。弃去上清,沉淀用适量的Buffer B重悬,冰上孵育2hr后分装至EP管,Eppendorf台式离心机10000rpm,4℃离心30min。所得上清液即为膜组份。

Buffer A:0.32M 蔗糖,5mM Tris-HCl(PH 7.5),120mM KCl,1mM EDTA,1mM EDTA, 0.2mM PMSF, 1ug/ml Leupeptin, 1ug/ml Pepstatin A, 1ug/ml Aprotinin。冰上预冷。

Buffer B:20mM HEPES(PH 7.5),10%甘油,2% Triton X-100, 1mM EDTA, 1mM EDTA, 0.2mM PMSF, 1ug/ml Leupeptin, 1ug/ml Pepstatin A, 1ug/ml Aprotinin。冰上预冷。

CHAPS(一种离子去污剂)是提取膜蛋白的常用试剂一般用10mMol的浓度即可,你可以试试加到你的Buffer中,看效果如何。不过此药品很贵!

lysis buffer的选择依赖于你所研究蛋白质的位置和性质:

1)细胞浆蛋白(可溶性):Tris Buffer

2)细胞浆蛋白(结合到细胞骨架):Tris-Triton buffer

3) 膜结合蛋白:Np-40或RIPA

4)核蛋白:RIPA

5)线粒体蛋白:特殊的抽提裂解液

6)全细胞蛋白:Np-40 or RIPA

Western blot

Adipose tissue membrane protein was extracted from approx. 20mg of adipose tissue. PAGE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Laemmli [ 8]. A portion of 2μg of adipose tissue membrane protein was applied per lane. In addition, 10μg of mononuclear cell membrane protein (corresponding to 1.7×106 mononuclear cells) was applied and used as a positive control for verification of blotting, incubation and detection. Tank blotting to nitrocellulose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tandard protocols, with transfer for 3h at 70V and 15°C.

The blots were incubated with 1μg/ml rabbit anti-(human b2-adrenoceptor) IgG (Santa Cruz Biotechnology Inc.), and were then re-incubated with alkaline phosphatase-labelled goat anti-rabbit antibody. Detec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DDAO

[9H-(1,3-dichloro-9,9-dimethylacridin-2-one-7-yl)] phosphate (Pro-Q Western Blot Stain Kit; Molecular Probes Inc.) on a Fujifilm FLA-3000 instrument.

Quantification of b2-adrenoceptor protein was performed by determining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b2-adrenoceptor-antibody-immunoreactive bands. The concentration of b2-adrenoceptor protein is expressed as the intensity of the immunoreactive bands of the tissue samples in relation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immunoreactive bands of the mononuclear cell membrane protein internal standard. Like others before us trying to isolate the b2-adrenoceptor [ 9], we observed several immunoreactive bands on our Western blots ( Figure 1). On all blots we found a single major band at 57kDa and several smaller immunoreactive bands (38–52kDa). The b2-adrenoceptor is known to have a molecular mass of 64kDa and to be very fragile, so the immunoreactive bands on our blots must represent proteolytic degradation products and/or secondarily modified b2-adrenoceptor. When trying to quantify the receptor it is therefore uncertain whether to include all visible bands [total band area (T)] or to include only the single major band (S). We have done both. Figure 1 shows the area included in determin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single major band and total band area intensity.

All blots were loaded with the same amount of membrane protein per well, but since we wish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protein expression in relation to individual cells, the concentration is expressed as intensity of b2-adrenoceptor protein per ng of DNA.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based on 13 double determinations was 28% for total band area determinations and 29% for single major band determinations

14 凯基膜蛋白提取试剂盒

凯基膜蛋白和胞浆蛋白提取试剂盒

一、描述:本试剂盒提供独特的组份提取细胞及组织中的膜蛋白。其原理是裂解细胞后,先离心分离出质膜粗提物,再利用特殊的抽提Buffer,选择性地分离提取膜蛋白,抽提Buffer 含一种特殊的去污剂,在4℃时所有的蛋白质均可都溶于抽提Buffer,但在37℃时,抽提Buffer分为水相和去污相;此时亲水性蛋白溶于水相,疏水的膜蛋白溶于去污剂相中,根椐该性质分离出膜蛋白。产物不仅含细胞膜蛋白,也含胞器质膜蛋白。提取方法简单,可靠,快速。获得的膜蛋白纯度高,可用于PAGE电泳、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等后续研究。

二、试剂盒组份

三、蛋白提取操作步骤

Ⅰ实体组织蛋白的提取

1、组织样本(200~300mg)尽量去除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等非目的组织,于冰上剪碎;

2、组织样本中加入1mL Lysis Buffer(注:使用前,每mL Lysis Buffer加入1μL蛋白酶抑制剂和1μL 1M DTT),置玻璃均浆器冰上均质30~50次(或超声破碎细胞,每次30 S ,3~4次,每次间隔1 min),置于冰上冷却。均质或超声破碎细胞后应镜检,细胞破碎率不小于90%;

3、将均浆液转移至冷的离心管中,于4℃, 3000 rpm 离心10 min,弃沉淀;

4、取上清转移至新冷离心管中,于4℃, 14 000 rpm 离心30 min,所得上清转至新管中,即为胞浆蛋白,分装冷冻保存;

5、取沉淀,加入1mL冷的抽提Buffer,涡旋振荡混匀后,4℃放置10~15min;

【注:因抽提Buffer在室温时会分层,请务必于4℃混匀后加入】

6、4℃, 3000rpm 离心5min,取上清转移至新管(注意勿将沉淀带入上清),进行下步提取;

7、置于37℃水浴10min;

8、室温,13 000rpm离心5min,样品分成上层和下层(含膜蛋白);

【注:建议使用进口透明性较好的微量离心管,可见下层为含膜蛋白的有机相。上下两层因均为透明,只在交界处有一折光线,需仔细观察才可见到。或室温静置30分钟~1小时亦可见分层。以下亦同。】

9、取下层,加入500μL冰冷灭菌水,4℃放置5min;

10、置于37℃水浴10min;

11、室温,13 000rpm离心5min,样品分成上层和下层(含膜蛋白);

12、取下层,加入500μL冰冷灭菌水,4℃放置5min;

13、置于37℃水浴10min;

14、室温,13 000rpm离心5min,样品分成上层和下层(含膜蛋白);

15、最终得到的下层即为膜蛋白提取物,BCA法测定蛋白含量(因残留有机相可能影响测定结果,此含量为相对参考值),分装冷冻保存。

四、SDS PAGE 电泳操作步骤

1、进行PAGE电泳前,取该提取物,每100μL膜蛋白提取物,加入约300μL的溶解Buffer 和约100μL三氯乙酸(TCA)试剂,混匀后置冰上20~30 min后,13 000rpm,离心15 min,尽可能除去上清;

2、沉淀加入1mL丙酮,室温静置10min后,13 000rpm离心15 min;

3、弃上清,沉淀真空旋干或置冰上干燥约10 min(敞开离心管盖),加入适当体积的Loading Buffer(使用前每100μL Loading Buffer加入2~5μL巯基乙醇)溶解,彻底分散(枪头反复吹吸或剧烈涡旋);

【注:加入Loading Buffer后如有部分难溶物,可取上清继续上样;如加入Loading Buffer 后溴酚蓝转呈黄色,此为少量TCA残留所致,不影响电泳结果。请参照Marker标准。】

4、上样进行SDS PAGE电泳。

五、注意事项:

1、所有的试剂及器具均需预冷后使用。细胞或组织量需达到要求。

2、抽提Buffer 4℃时,为混悬状态,请于此温度下混匀后吸取加入粗提物中。

3、室温25℃~37℃时,抽提Buffer需静置30分钟以上可看到分上下两层,其中约9/10至4/5为上层水相,下层只占1/10至1/5为有机相。

4、因产品采用不透明的包装瓶,因此无法观察到上述分层现象,可将该BUFFER倒入玻璃烧杯或试管中静置30分钟~1小时可见分层。

5、TCA试剂具强腐蚀性,操作时请带合适的手套并注意防护。

六、储存

蛋白酶抑制剂-200C,Loading Buffer室温保存,其余40C,保存一年

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总汇

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总汇 一、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小时)。 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 4、提取上清液,样品制备完成。蛋白质提取液:300ml 1、1Mtris-HCl(PH8) 45ml 2、甘油(Glycerol)75ml 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 二、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氯醋酸—丙酮沉淀法 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 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 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0.07%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 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 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 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 药品:提取液:含10%TCA和0.07%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裂解液:2.7g尿素0.2gCHAPS 溶于3ml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的DTT65ul/ml。 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 三、组织:肠黏膜 目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应用TRIPURE提取蛋白质步骤: 含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1.5ml每1mlTRIPURE用量) 倒转混匀,置室温10min

膜蛋白提取

1分离组织膜蛋白的方法: 1、取组织,加入10ml Buffer A 于冰上充分匀浆。 2、J6-HC离心机800rpm,4℃离心10min后,所得上清液转入超速离心管。 3、100000g,4℃离心1hr。弃去上清,沉淀用适量的Buffer B重悬,冰上孵育2hr后分装至EP管,Eppendorf台式离心机10000rpm,4℃离心30min。 4、收集所得上清液即为膜组份。 Buffer A:0.32M 蔗糖,5mM Tris-HCl(PH 7.5),120mM KCl,1mM EDTA,1mM EDTA, 0.2mM PMSF, 1ug/ml Leupeptin, 1ug/ml Pepstatin A, 1ug/ml Aprotinin。冰上预冷。Buffer B:20mM HEPES(PH 7.5),10%甘油,2% Triton X-100, 1mM EDTA, 1mM EDTA, 0.2mM PMSF, 1ug/ml Leupeptin, 1ug/ml Pepstatin A, 1ug/ml Aprotinin。冰上预冷。 2 取约0.1g肝组织,加入2ml粉碎缓冲液,冰浴中超声粉碎,每次20秒,间隔30秒,共3次,4°c 105xg条件下离心2小时,上清液为胞浆蛋白,沉淀部分加入1ml胞膜蛋白提取液,超声粉碎,4°c 105xg条件下离心2小时,上清液为胞膜蛋白。样品蛋白含量测定采用酚试剂法。 3 我们实验室提取膜蛋白的方法如下: 1.将细胞种于T75 或T175的培养瓶中培养数天,细胞铺满瓶底后,吸去培养液。将PBS/EDTA 溶液(NaCl:0.1M,NaH2PO4:0.01M,EDTA:0.04%)加入量以覆盖细胞为止,置于培养箱或在超净台内消化3~5分钟,如仍未脱落瓶底,用吸管吹打,使细胞完全脱落。2.收集细胞悬液于10毫升或50毫升的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10分钟,去上清液。3.按 2.5毫升(T75)/每瓶或5毫升(T175/ 每瓶加入冰冷的匀浆液(HEPES:50mM,PH7.4,MgCl2:3mM,EGTA:1mM)于离心管中,将溶液和沉淀转移到匀浆器中,匀浆。 4.将匀浆液转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Tris –HCl (50mM, PH7.4) 4oC, 18000rpm (40000g) 10分钟。在沉淀中加入同前量的匀浆液,再匀浆,匀浆后加入适量的tris-HCl buffer. 4度18000rpm(40000g)离心,共离心三次。 5.在最后一次离心得到沉淀中按250微升每瓶(T75)或500微升每瓶(T175)加入tris-HCl buffer,匀浆,取50微升匀浆液测量蛋白浓度。 6.按实验要求,将匀浆分装于1毫升的Eppendoff 管中,其于-80oC 冰箱中待用。 主要基于膜蛋白分子量较大,在40000g时易沉降来分离。 做膜蛋白的免疫荧光,可以用荧光抗体染色,然后用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具体的protocol可以找到,就不多说了。需要注意的是,要弄清楚你所使用的一抗结合部位是在膜蛋白的胞外结构域还是胞内结构域,如果是胞外,可以直接染色;如果在胞内,则需要用无水甲醇在-20度处理10min,使细胞膜通透,然后再用抗体孵育,这样抗体才能进入细胞内与蛋白结合。

实验九-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七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原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孩酸(DNA)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核蛋白可被三氯醋酸沉淀,再用95%乙醇加热可以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然后用10%NaCl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加入醇可使核酸钠沉淀析出。 先用水由动物肝中提出核蛋白,再籍酚将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键断裂,并用乙醚抽提去蛋白质及其它杂质,最后用乙醇将核酸沉淀。 核酸(RNA、DNA)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有机碱(嘌岭、嘧啶)和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此三类化合物可用下列方法鉴定之。 1、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用生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成兰色的钼兰。常用的还原剂有氨基苯磺酸、氯化亚锡,维生素C等。 H3PO4+12H2MoO4→H3PO4·12MoO3 + 12H2O H3PO4·12MoO3H3PO4·6MoO3·3Mo2O5 2、嘌呤碱:能与苦 味酸作用形成针状结晶 3、戊糖: (1)核糖:经与强酸 (盐酸与硫酸)共热生成 糠醛,后者可与3;5二羟 甲基苯缩合成绿色化合 物。 (2)脱氧核糖:在强 酸中加热,可生成ω—羟 基γ—酮基戊醛,后者再 与二苯胺作用生成一蓝 色化合物。 上述二反应如下 【操作】

(一)核酸提取 l、用酚提取法: (1)取小白鼠一只,断头处死,剖腹取肝,置于研钵中,加入玻璃少许,研磨至糊状后,加入蒸馏水3ml,继续研磨约三分钟。 (2)于该研钵中再加酚液5ml,研磨约十分钟后,倒入—-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约2000转/分钟)。 (3)用毛细管将上液吸出,置于一圆底离心管中,加乙醚2ml,用拇指将管口按住,用力振摇1—2分钟(提出酚),离心5分钟后,用毛细滴管吸取全部下层液于一圆底离心管中。 (4)于该管中加入95%乙醇2ml,用玻棒搅拌约2分钟,离心3分钟,取出.去上清液,沉淀部分即为核酸。 2、用三氯醋酸提取法 (1)杀兔;取肝,称重,按每克肝脏4ml比例加入1%三氯醋酸,制成肝匀浆。每组量取肝匀浆5ml于带塞离心管中,3000转/分离心5分钟。 (2)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倾去,于沉淀中加95%乙醇5ml充分混匀,在水浴中加热至沸2分钟,注意酒精沸腾后将火关小,避免酒精蒸汽燃烧。冷却后离心。 (3)倾去上层乙醇液。于沉淀中再加入10%NaCI溶液4ml,置沸水浴中8分钟,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取出;冷却后再离心, (4)将上清液倾入另一离心管中,再离心一次,除去可能存在的微量残渣,将上清液倒入一试管。 取等量95%的乙醇,逐滴加入到上清液中,即可见白色沉淀逐渐出现,静置10分钟后。将其内容物摇匀后倒入一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将上液倾去,所得白色沉淀即为核酸钠。 (二)核酸的水解: 在有核酸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蒸馏水2ml。振摇至沉淀溶解后,加入10%H2SO42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即得核酸水解液,用流水冷却后进行下列定性试验。 (三)鉴定: l、嘌呤碱的鉴定: 取中试管一支,加入饱和苦味酸约2ml,再加入核酸水解液4—6滴,摇匀。静置于室温中,观察有无黄色针状结晶出现,。 2、脱氧核糖的鉴定:

17动物组织蛋白提取

1.组织块迅速置于预冷的生理盐水中,洗去表面的血迹,将组织称量后切成较小的组织块(0.2-1.0g),放入组织匀浆器中,按组织100mg:提取试剂体积1ml的比例加入相应体积的蛋白提取试剂(需提前加入酶抑制剂)进行匀浆,至组织研磨完全。 2.超声处理(同细胞蛋白样品的制备),处理完后置冰上裂解4-5小时。 3.10000 g/min离心10min,取中层溶液,加入等体积的蛋白上样缓冲液(2X),或1/4体积蛋白上样缓冲液(5x)(AR1112),置100℃水浴箱沸水浴中变性5分钟。 1、动物肝脏直接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液氮,迅速研磨,待组织变软,再加少量液氮,再研磨,如此三次。 2、称量约40mg研磨组织,加入200 ul预冷的组织蛋白抽提试剂,冰上孵育20分钟。 3、10,000×g 离心15分钟。 4、收集上清,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手工匀浆: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匀浆管中,再将剩余的1/3匀浆介质或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碎组织块,一起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左手持匀浆管将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6~8分钟),充分研碎,使组织匀浆化。 机器匀浆:用组织捣碎机10000~15000r/min上下研磨制成10%组织匀浆,也可用内切式组织匀浆机制备(匀浆时间10秒/次,间隙30秒,连续3~5次,在冰水中进行),皮肤、肌肉组织等可延长匀浆时间。 超声粉碎:用超声粉碎机进行粉碎,可用Soniprep150型超声波发生器以振幅14微米超声处理30秒使细胞破碎,也可用国产超声波发生仪,用40安培,5秒/次,间隙10秒反复3~5次。 反复冻融:培养或者分离的细胞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匀浆,也可以反复冻溶3次左右(即让细胞加适量的低渗液或者双蒸水放低温冰箱中结冰,溶解,再结冰,再溶解,反复3次左右),但有部分酶活力会受影响。 ①吸取培养基,预冷PBS清洗细胞三次,细胞刮刮脱细胞,收集至离心管,1000rpm离心5分钟。洗涤后的细胞转移至洁净EP管,②冰上操作,配制细胞裂解液,1ml Lysis,Buffer 中加入10 μl磷酸酶抑制剂、1 μl蛋白酶抑制剂、5μl 100mM的PMSF。混匀后冰上保存数分钟待用。③在洗涤好的细胞中按照每107个细胞加入1ml细胞裂解液的比例,加入细胞裂解液。200μl移液器反复吹打,至蛋白析出。④4℃摇床,温和振摇15分钟。⑤14000rpm,4℃离心15分钟,上清即为细胞全蛋白提取物。⑥BCA法测蛋白浓度。蛋白分装后保存于-70℃冰箱,避免反复冻融。提取细胞全蛋白整个过程中所有使用的物品及试剂均需预冷,防止蛋白降解。 细胞提取步骤 1. 冰上操作,向细胞沉淀中加入200ul细胞裂解液,2μl 100mM的PMSF。 2. 200μl移液器反复吹打,至溶液变得粘稠。 3. 4℃摇床,温和振摇30min。 4. 15000rpm,4℃离心15min,上清即为细胞全蛋白提取物 5. 蛋白分装后保存于-70℃冰箱,避免反复冻融。

植物蛋白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0-2026)

植物蛋白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0-2026) 恒州博智(QYResearch) 2020年

2019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场总值达到了750亿元,预计2026年可以增长到16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1.5%。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植物蛋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植物蛋白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产品类型、不同产品类型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主要生产商包括: DowDuPont ADM CHS Manildra Group Roquette Midwest Grain CropEnergies Tereos Syral Showa Sangyo Fuji Oil Cargill Cosucra Nisshin Oillio Tate & Lyle

World Food Processing Topagri Gushen Biological Shansong Biological Tianguan Yuwang Group Scents Holdings Chinalotus Goldensea Industry Sinoglory Health Food Shuangta Food Harbin Hi-tech Soybean Fiber Sourc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Oriental Protein Tech Wonderful Industrial Group Tianjing Plant Albumen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80% <80%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食品和饮料 饲料

提取蛋白的常规方法

1、原料的选择 早年为了研究的方便,尽量寻找含某种蛋白质丰富的器官从中提取蛋白质。但至目前经 常遇到的多是含量低的器官或组织且量也很小,如下丘脑、松果体、细胞膜或内膜等原材料, - 105 - 蛋白质提取与制备Protein Extraction and Preparation 因而对提取要求更复杂一些。 原料的选择主要依据实验目的定。从工业生产角度考虑,注意选含量高、来源丰富及成 本低的原料。尽量要新鲜原料。但有时这几方面不同时具备。含量丰富但来源困难,或含量 来源均理想,但分离纯化操作繁琐,反而不如含量略低些易于获得纯品者。一般要注意种属 的关系,如鲣的心肌细胞色素C 较马的易结晶,马的血红蛋白较牛的易结晶。要事前调查 制备的难易情况。若利用蛋白质的活性,对原料的种属应几乎无影响。如利用胰蛋白酶水解 蛋白质的活性,用猪或牛胰脏均可。但若研究蛋白质自身的性质及结构时,原料的来源种属 必须一定。研究由于病态引起的特殊蛋白质(本斯.琼斯氏蛋白、贫血血红蛋白)时,不但 使用种属一定的原料,而且要取自同一个体的原料。可能时尽量用全年均可采到的原料。对 动物生理状态间的差异(如饥饿时脂肪和糖类相对减少),采收期及产地等因素也要注意。 2、前处理 a、细胞的破碎 材料选定通常要进行处理。要剔除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如不能立即进行实验,则应冷 冻保存。除了提取及胞细外成分,对细胞内及多细胞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分离提取均须先 将细胞破碎,使其充分释放到溶液中。不同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其细胞破坏难 易不一,使用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如动物胰、肝、脑组织一般较柔软,作普通匀浆器磨研即 可,肌肉及心组织较韧,需预先绞碎再制成匀桨。 ⑴机械方法 主要通过机械切力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破坏。常用器械有:①高速组织捣碎机(转速可达 10000rpm,具高速转动的锋利的刀片),宜用于动物内脏组织的破碎;②玻璃匀浆器(用两 个磨砂面相互摩擦,将细胞磨碎),适用于少量材料,也可用不锈钢或硬质塑料等,两面间

脂肪组织蛋白的提取方法.doc

①用液氮研磨的方法更佳,具体方法可以联系本公司****@***.c*m索取详细资料。 beibokit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1397754.html, - 2 - 产品说明书 相关产品: 产品 总蛋白提取试剂盒核蛋白提取试剂盒 膜/胞浆/核蛋白分步提取试剂盒Bradford蛋白定量试剂盒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细胞蛋白提取试剂盒组织蛋白提取试剂盒细菌蛋白提取试剂盒酵母蛋白提取试剂盒昆虫蛋白提取试剂盒磷酸化蛋白提取试剂盒SDS-PAGE凝胶配制试剂盒总蛋白提取试剂盒(2D电泳用)植物蛋白提取盒(2D电泳用)细菌膜蛋白提取盒(2D电泳用) 产品号BB-3101 BB-3102 BB-3104 BB-3411 BB-3501 BB-3121 BB-3122 BB-3123 BB-3125 BB-3126 BB-3105 BB-3702 BB-3181 BB-3183 BB-3187 产品 磷酸化蛋白富集试剂盒膜蛋白提取试剂盒活性蛋白提取试剂盒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植物核蛋白提取试剂盒细菌膜蛋白提取试剂盒植物总蛋白提取试剂盒植物膜蛋白提取试剂盒

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真菌蛋白提取试剂盒磷酸酶抑制剂混合物SDS-PAGE上样Buffer 细菌蛋白提取盒(2D电泳用)酵母蛋白提取盒(2D电泳用)线粒体蛋白提取盒(2D电泳用) 产品号BB-3108 BB-3103 BB-3106 BB-3401 BB-3154 BB-3151 BB-3124 BB-3152 BB-3301 BB-3127 BB-3311 BB-3703 BB-3182 BB-3185 BB-3191 beibokit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1397754.html, - 3 -

植物蛋白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目录 植物蛋白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 (2) 第一节植物蛋白上下游分析 (2) 一、与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2)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形势分析 (2) 2、豆类 (3) 3、谷类 (3) 4、螺旋藻蛋白 (4) 三、下游产品解析 (5) 第二节植物蛋白行业产业链分析 (5) 一、行业上游影响及风险分析 (5) 二、行业下游风险分析及提示 (6) 三、关联行业风险分析及提示 (6) 1

植物蛋白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 第一节植物蛋白上下游分析 一、与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植物蛋白的上游主要由油料种子、大豆、谷类、螺旋藻等原材料厂商组成。植物蛋白下游主要应用于食品、医疗、饲料、饮料等领域。 图表- 1:植物蛋白产业链分析 杭州先略整理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形势分析 1、油料种子 油料种子主要包括花生、油菜子、向日葵、芝麻等,其蛋白质种类主要以球蛋白为主。其中花生中蛋白质含量为26%~29%,其中球蛋白含量可以达到90%,其加工后溶解性高、黏度低,可用于制作面包及饮料等。向日葵是重要的油脂原料来源,其含有较高的球蛋白,但其赖氨酸含量有限。油菜籽产量很高,油菜籽含蛋白质25%,去油后的菜籽粕含有35%~45%的蛋白质。在植物蛋白质中,油菜籽蛋白的营养价值最高,没有限制性氨基酸,特别是含有许多在大豆中含量不足的含硫氨基酸。以油菜籽的脱脂物为原料可以加工浓缩蛋白。蛋白质在提取、分离等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因加热而变性的影响,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不能 2

3 形成胶体,而油料种子蛋白质具有很好的保水性与持油性。此外,经分离得到的变性少的蛋白质,其发泡性、乳化性、凝胶性都很好。 2、豆类 豆类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其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体中,豆类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0%,蛋白质体中达80%。一般而言,豆类蛋白质中碱性氨基酸含量较少,谷氨酸、天冬氨酸等酸性氨基酸含量较多,其中也以球蛋白为主,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钙、磷、铁、膳食纤维等,不含胆固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现代营养学家研究证实,豆类蛋白质具有降低高血压、减少心血管病、促进营养吸收和降血脂的功效。不仅如此,豆类中还含有皂苷、异黄酮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促进钙物质吸收的功能。豆制品生产中普遍存在蛋白质提取率偏低的问题,以大豆提取为例,目前大豆蛋白质的提取率大多在60%以下。大多数大豆蛋白都可溶于水,所以提高大豆蛋白质的提取率具有很大的潜力。根据蛋白质溶解特性大豆蛋白可分为清蛋白和球蛋白2类;又根据离心分离系数(即沉降系数)不同,大豆分离蛋白可分为2S 、7S 、11S 和 15S 等4种组分。 图表- 2:2012-2016年中国大豆产量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 3、谷类 谷类主要包括玉米、小麦、黑麦等,谷类中的蛋白质不溶于水或盐溶液,其

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消费者调研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2013-2018)

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消费者调研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2013-2018) 第一章植物蛋白饮料的行业定位及投资特性 第一节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定位 一、行业定义 二、产品分类 三、行业发展生命周期研判 第二节植物蛋白饮料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一、市场发展特点 二、市场成长及行业集中度 三、竞争范围分析 四、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 五、现代化及标准化趋势 第二章2011-2013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第一节植物蛋白饮料国际发展概述 一、产品重点生产国家和地区概况 二、国外行业发展成熟度分析 三、2011-2013年国外市场运行特点 四、2013-2018年国际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发展概述 一、行业发展历史沿革 二、国内行业发展成熟度分析 三、2011-2013年国内市场运行特点 四、2013-2018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2010年国内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第三章2011-2013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增长 二、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三、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四、房地产业投资情况 五、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第二节2011-2013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植物蛋白饮料行业政策分析 二、植物蛋白饮料相关政策影响分析 第三节2011-2013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第四章2007-2013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制造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第一节2007-2013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三、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第二节2013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2007-2013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制造行业产值分析

细菌总蛋白和膜蛋白提取方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菌总蛋白和膜蛋白提取方法 膜蛋白, 细菌膜蛋白, 细菌 一、从新鲜样品中提取总蛋白(简易法) 1、自配裂解液(pH 8.5-9.0):50 mM Tris-HCl,2 mM EDTA, 100 mM NaCl,0.5% Triton X-100,调pH值至8.5-9.0备用;用前加入100 μg/ml 溶菌酶,1μl/ml 的蛋白酶抑制剂PMSF。该裂解液用量为10-50ml 裂解液/1g湿菌体。 2、将40ml 菌液在12000g,4℃下离心15分钟收集菌体,沉淀用PBS悬浮洗涤2遍,沉淀加入1ml裂解液悬浮菌体。 3、超声粉碎,采用300w,10s超声/10s间隔,超声20min,反复冻融超声3次至菌液变清或者变色。 4、1000g离心去掉大碎片,上清可直接变性后PAGE电泳检测,或者用1% SDS溶液透析后冻存。 缺点: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疏水性跨膜蛋白提取效率有限。 二、从Trizol裂解液中分离总蛋白 1、Trizol溶解的样品研磨破碎后,加氯仿分层,2-8℃下10000g离心15min,上层水相用于RNA提取,体积约为总体积的60%。 2、用乙醇沉淀中间层和有机相中的DNA。每使用1ml Trizol加入0.3ml无水乙醇混匀,室温放置3min,2-8℃不超过2000g离心5min。 3、将上清移至新的EP管中,用异丙醇沉淀蛋白质。每使用1ml Trizol加入1.5ml异丙醇,室温放置10min,2-8℃下12000g离心10min,弃上清。 4、用含有0.3M 盐酸胍的95%乙醇洗涤。每1ml Trizol加入2ml洗液,室温放置20min,2-8℃下7500g 离心5min,弃上清,重复洗涤2次。最后加入2ml无水乙醇,涡旋后室温放置20min,2-8℃下7500g离心5min,弃上清。 5、冷冻干燥5-10min,1%SDS溶液溶解,反复吹打,50℃温浴使其完全溶解,2-8℃下10000g离心10min去除不溶物。 6、替代方案:将3中的酚醇上清液移至小分子量透析袋中,在2-8℃的1% SDS溶液中透析3次,1000g 离心10min去除沉淀,上清可直接用于蛋白实验。 三、从新鲜样品中提取疏水性膜蛋白(Triton X-114去污剂法) 1、配制疏水性蛋白提取液(非裂解液):1% Triton X-114,150mM NaCl, 10mM Tris-HCl,1mM EDTA,调pH值至8.0备用。 2、菌液于4℃条件下15000g离心15min收集菌体;用1ml 含有5mM MgCl2 的PBS洗涤3次,最后于4℃条件下15000g离心15min收集菌体。 3、菌体沉淀加入1ml冷提取液,于4℃条件下放置2h,17000g离心10min,去除沉淀取上清。 4、将上述上清中的Triton X-114含量增加到2%,再加入20mM的CaCl2抑制部分蛋白酶活性,37℃条件下放置10min使其分层。室温下1000g离心10min使液相和去污相充分分层。 5、将液相和去污相分开,分别用10倍体积的冷丙酮在冰上沉淀45min。 6、于4℃条件下17000g离心30min,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3次。 7、将沉淀溶解在1% SDS溶液中,测定蛋白浓度,比较液相和去污相中蛋白提取效率,一般是去污相中疏水性膜蛋白较多,适于进一步蛋白实验 8、SDS-PAGE进一步分析液相和去污相的蛋白图谱。

植物蛋白的危害

植物奶油是"慢性毒药": 中国缺乏限量标准(组图) 导读: 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了植物奶油存在健康隐患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大家突然意识到身边95%的洋快餐、蛋糕、面包都含有这种物质,植物奶油产生的反式脂肪酸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关于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的隐患并不是最近新的研究成果。反式脂肪会导致人体内生理功能出现多重障碍,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欧美很多国家都对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对食品包装上的标注也由严格规定。但中国没有国家限量标准,市场上的标注也混乱不清,消费者在缺乏知情权的情况下,面临着反式脂肪对健康的严重威胁。 ★植物奶油反式脂肪成分对人体危害大 植物奶油,也称作“人造奶油”或“氢化油”,德国化学家威罕?诺门所发明,1902年取得专利。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体油脂变成半固体油脂。人造奶油由于呈固态,比液态天然植物油好储存,价格又低于天然动物脂肪,而且保质期长口感好,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在“氢化”的过程中部份的脂肪改变为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人造奶油对人体危害大即是因反式脂肪而起。 植物奶油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人造黄油”、“植物黄油”或“麦淇琳”。 2007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与心脏病患病风险之间关系密切。 研究人员发现红血球中的反式脂肪酸水平越高,患冠心病风险越大。 反式脂肪酸难以被身体代谢,易诱发糖尿病

早在10年前,欧洲8个国家就联合开展了多项有关人造脂肪危害的研究。由于反式脂肪酸在人体里是完全不被接受的,所以会导致体内生理功能出现多重障碍。科学家发现反式脂肪酸,很难被身体分解,也无法被代谢出去,一般的脂肪吃在身体里7天就代谢了,反式脂肪吃在身体里5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以代谢。没有代谢掉的反式脂肪最后只能留在体内,囤积在细胞或血管壁上。德国营养医学协会负责人安德雷?菲格教授告诉记者,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人造脂肪负有极大的责任,它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饱和脂肪酸的3―5倍,甚至还会损害人们的认知功能。此外,人造脂肪还会诱发肿瘤(乳腺 癌等)、哮喘、2 型糖尿病、过敏等疾病,对胎儿体重、青少年发育也有不利影响。菲格教授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在一份看上去“大油大肉”的浓汁肉排和一盘用人造脂肪做出来的炸薯条之间进行取舍,那么选择前者更有利于健康。医学研究还证实,人们过多摄入反式脂肪会诱发糖尿病;通过胎盘以及母乳转运给胎儿,对其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还可影响神经、生殖系统的发育,减少男性荷尔蒙分泌,抑制儿童的正常身体发育。 哈佛大学研究:提高患心血管疾病概率 2007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与心脏病患病 风险之间关系密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共对从32826人身上采集的血样进行了检测,这些人参与了1989年至1990年针对布里哈姆妇女医院的护士进行的研究。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参与者中共有166人被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他们与327名控制组成员进行了比较。在调整年龄、吸烟及其他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之后,研究人员发现红血球中的反式脂肪酸水平越高,患冠心病风险越大。反式脂肪酸水平处于最高四分位值的女性患冠心病风险是处于最低四分位值女性的3倍。 由于人体无法自身生成反式脂肪酸,因此人体中的反式脂肪酸均由食品中摄入。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反式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能够提高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唯一一个可 以产生这种双重影响的脂肪酸。HDL被视为一种“有益”的胆固醇,LDL则被视 为一种“有害”的胆固醇。 什么食品含植物奶油 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植物奶油,似乎在市场上的食品成分中也并不是很常见。其实,植物奶油在市场上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人造黄油”、“植物黄油”或“麦淇琳”。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与福州大学联合做的反式脂肪酸最新调查研究,从2005年到2009年,专家对国内市场上 52个著名食品品牌、167种加工食品进行测定。抽检食品中发现,87%的样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包括所有的奶酪制品、蛋糕、面包、油炸薯条类小吃,以及95%的“洋快餐”、90%的冰激凌、80%的人造奶油、71%的饼干。

优质植物蛋白质来源及其应用

蛋白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为人类提供营养的同时也对人体生理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过去人们认为动物(肉、奶、蛋)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动物蛋白质的供应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了蛋白质资源短缺的危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质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危机,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因此,现在人们对植物性蛋白质越来越重视。而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也提倡摄入植物性蛋白质。 植物蛋白质来源 目前,植物是食用及饲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全球蛋白产量的80%为植物蛋白质。植物蛋白质来源广泛,其营养价值与动物蛋白相仿。但植物蛋白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降低胆固醇,抗肿瘤和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等。现在提取技术成熟的优质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于大豆、大米、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 大豆蛋白特点及营养 大豆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人民重要的膳食蛋白来源。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比重约占种子重量的40%,在某些野生豆品种中含量甚至高达55%。大豆贮藏-的蛋白质主要是大豆球蛋白,其中11s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7s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占了总量的70%。除此之外,大豆中还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蛋白酶和磷酸酶等其他一些蛋白质。 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高。临床研究表明,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可以同肉、奶、蛋的蛋白消化率相媲美。大豆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通用标准是氨基酸分数(aas)。aas法是将待测蛋白与标准蛋白中各个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比较,得到该待测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得分。如果同时考虑到蛋白的消化率,对待测蛋白的aas值进行修正,可以得到蛋白质消化率修正后的氨基酸得分(pdcaas)。这种方法能准确反映出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被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广泛采用。表2列出了几种常见食品的pdcaas值,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大豆分离蛋白同鸡蛋清蛋白一样是满分,远高于其他植物蛋白的得分,也高于动物蛋白牛肉的得分。所以大豆蛋白不但氨基酸种类平衡,含量高,而且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一种不多见的优良植物性完全蛋白质。 大豆蛋白除了可以满足2岁以上人体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之外,对人体的健康还有特别的益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成了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相对于食用动物蛋白,食用大豆蛋白可以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两种,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它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血管疾病。还有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可以清除血管壁沉积,保持动脉血管的畅通。大豆蛋白可以显著降低前者在血液中的浓度,并对后者没有影响,因此可以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是大豆蛋白的一个缺点,但因此也让大豆蛋白在减缓人体钙流失方面起到帮助作用。研究表明,含硫氨基酸同尿钙流失有关。与动物蛋白相比,大豆蛋白造成的尿钙损失较少,进而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同样道理,在饮食中利用大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以减少血液中含硫氨基酸的水平,而血液中高含量的同型半胱氨酸(蛋氨酸的代谢产物)会导致肾脏病人患血管病,食用大豆蛋白对肾病患者有很大的帮助。研究还发现大豆球蛋白(7s和11s)中含有3个可以抑制血管紧张肽原酶活性的短肽片断。血管紧张肽原酶与人体血液循环和血压关系紧密,因此大豆蛋白还有抗高血压的功能。但大豆的抗营养因子会限制大豆的适用范围,如大豆中较高的嘌呤含量不适宜痛风病人食用。 其他谷物蛋白特点及营养 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种子的蛋白含量一般在7%-15%,其含量相对于大豆来说较少,但考虑到每年水稻和小麦的庞大产量,大米和小麦蛋白年产量仍相当可观。

P0033 细胞膜蛋白与细胞浆蛋白提取试剂盒

细胞膜蛋白与细胞浆蛋白抽提试剂盒 产品简介: 碧云天的细胞膜蛋白与细胞浆蛋白抽提试剂盒(Membrane and Cytosol Protein Extraction Kit)提供了一种比较简单、方便地从培养细胞或组织中抽提细胞膜蛋白和细胞浆蛋白的方法。抽提的膜蛋白不仅包括质膜上的膜蛋白,也包括线粒体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等上的膜蛋白。 本试剂盒通过匀浆适度破碎细胞,经低速离心去除细胞核和少数未破碎的细胞产生的沉淀,随后取上清高速离心获得细胞膜沉淀和含有细胞浆蛋白的上清,然后通过优化的膜蛋白抽提试剂从沉淀中抽提获取膜蛋白。 约90分钟即可完成培养细胞或组织的细胞膜蛋白与细胞浆蛋白的分离和抽提。抽提得到的蛋白可以用于SDS-PAGE,Western、酶活性测定等后续实验。 膜蛋白抽提试剂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磷酸酯酶抑制剂和EDTA等,后续不适合用于蛋白酶、磷酸酯酶等受这些抑制剂影响的酶的活性测定,但抽提获得的膜蛋白或细胞浆蛋白适合用于检测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本试剂盒按照本说明书的操作步骤可以抽提100个细胞或组织样品。 保存条件: -20℃保存,一年有效。 注意事项: 需自备PMSF。PMSF一定要在抽提试剂加入到样品中前2-3分钟内加入,以免PMSF在水溶液中很快失效。 PMSF(ST506)可以向碧云天订购。 使用本试剂盒抽提到的细胞膜蛋白与细胞浆蛋白均可直接用碧云天生产的BCA法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P0009/P0010/P0010S/P0011/P0012/P0012S)测定蛋白浓度。抽提获得的细胞膜蛋白不适合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使用说明: 1.准备试剂:室温融解并混匀膜蛋白抽提试剂A和B,融解后立即置于冰浴上。取适量的膜蛋白抽提试剂A和B备用,在 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PMSF,使PMSF的最终浓度为1mM。 2.准备细胞或组织样品: a. 对于细胞 (1) 收集细胞 对于贴壁细胞:培养约2000-5000万细胞,用PBS洗一遍,用细胞刮子刮下细胞或用含有EDTA但不含胰酶的细胞消化液处理细胞使细胞不再贴壁很紧,并用移液器吹打下细胞。离心收集细胞,吸除上清,留下细胞沉淀备用。尽量避免用胰酶消化细胞,以免胰酶降解需抽提的目的膜蛋白。 对于悬浮细胞:培养约2000-5000万细胞,直接离心收集细胞,吸除上清,留下细胞沉淀备用。 (2) 洗涤细胞:用适量冰浴预冷的PBS轻轻重悬细胞沉淀,取少量细胞用于计数,剩余细胞4℃,600g离心5分钟沉淀 细胞。弃上清,随后4℃,600g离心1分钟,以沉淀离心管管壁上的残留液体并进一步沉淀细胞,尽最大努力吸尽残留液体。 (3) 细胞预处理:把1毫升临用前添加了PMSF的膜蛋白抽提试剂A加入至2000-5000万细胞中,轻轻并充分悬浮细胞, 冰浴放置10-15分钟。 b. 对于组织: 取约100毫克组织,用剪刀尽量小心剪切成细小的组织碎片。加入1毫升临用前添加了PMSF的膜蛋白抽提试剂A,轻轻悬浮组织碎片,冰浴放置10-15分钟。注:如果组织样品比较少,也可以使用更少的组织量,例如30-50mg,后续试剂的用量及操作步骤不变;组织用量较少时,最后获得的膜蛋白也较少。

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

一、植物蛋白质提取 1. TCA-丙酮法 (1)称量一定量的样品置于液氮预冷的研钵中,加少许PVPP,反复加液氮研磨至粉末。 (2)研磨好的样品用10 倍体积(w/V)的10%的TCA-丙酮溶液悬浮,加入0.1 M PMSF、 1 M DTT 至终浓度为1 mM PMSF、10mM DTT,超声5 分钟,于-20℃静置6 小时或 过夜后,4℃,20000g 离心15 分钟,弃上清。 (3)沉淀用10 倍体积于样品的丙酮溶液重悬浮,于-20℃静置1 小时后,4℃,20000g 离 心15 分钟,弃上清。 (4)重复步骤(3)一次。 (5)沉淀用10 倍体积于样品的乙醇/乙醚=1:1 洗,于-20℃静置1 小时后,4℃,20000g 离 心15 分钟,弃上清。 (6)重复步骤(3)一次。 (7)取出沉淀真空干燥约5 分钟,除尽有机溶剂。 (8)按10mg 干粉末加200 微升裂解液的比例,加入1 mM PMSF、10mM DTT,超声5 分钟,充分溶解1 小时,10℃,35000g 离心30 分钟,上清为所需的蛋白溶液。(9)用Bradford 法测定蛋白样品的蛋白浓度。 (10)蛋白样品溶液小量分装,-80℃保存。 注意事项: (1)TCA 有利于去除酚类色素等物质,但不利于蛋白的抽提,使用浓度不宜过高,在后 面丙酮处理中,尽量除去。 (2)蛋白样品保存:样品浓度不宜过高,建议将高浓度样品适度调整,为避免反复冻融 应分装保存,长期保存用-80℃,短期保存用-20℃。 (3)1M DTT:0.1542g DTT 用1ml MilliQ 水溶解,-20℃保存。 (4)0.1M PMSF:0.0174g PMSF 用1ml 异丙醇溶解,-20℃保存。

膜蛋白的提取方法-全攻略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1397754.html, 膜蛋白的提取方法-全攻略 一、膜蛋白简介 膜蛋白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被熟知的识别、信号转导、运输等功能,也是用药的理想的靶点,虽动物细胞主要有9种膜脂,而膜蛋白的种类繁多,多数膜蛋白分子数目较少,但却赋予细胞膜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根据膜蛋白分离的难易及其与脂分子的结合方式,膜蛋白可分为两大类型:外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 (1) 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膜结构并不被破坏。 (2) 内在膜蛋白与膜结合非常紧密,一般只有用去垢剂(detergent)使其膜解后才可分离出来。 附注:使用分级抽提方法获得的“膜蛋白”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具备多跨膜区的整合膜蛋白。 二、膜蛋白的提取方法 谈及蛋白分离,我们想到:超速离心,盐析法、超滤法、凝胶过滤法、等电点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吸附层析、逆流分溶、酶解法……有时这些方法常常组合到一起对特定的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由于蛋白质种类繁多,不同的蛋白质由于结构和组成的差异,其溶解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1397754.html, 度也各不相同.根据蛋白质的溶解特性,同时可选择不同的溶剂提取,分为水溶液提取和有机溶剂提取. 但是与胞质蛋白,核蛋白提取不同之处在于膜蛋白是嵌在膜中的,水溶性不好,基本方法就是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去掉胞质蛋白等,然后用去污剂把蛋白从膜中释放出来。膜蛋白分离纯化的重要步骤是选择适当的增溶用表面活性剂,一般常用的有胆酸盐,CHAPS(一种离子去污剂),Emulgen和Lubrol等表面活性剂。 1)先分离膜,然后提取;如选用冷热交替法、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玻璃匀浆法、自溶法和酶处理法使得细胞破碎,然后通过梯度离心得到含有膜蛋白的粗组分。(例如:用液氮研磨组织,加入匀浆缓冲液及蛋白酶抑制剂,然后差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收集37%与41%间的成分,即为质膜部分。裂解即可收集膜蛋白) 2)用特殊的去污剂选择性的分离。从膜上提取蛋白有许多困难。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去垢剂将疏水蛋白从其膜结构中溶解下来,然后将蛋白质稳定。去垢剂的选择通常是依据他对所需要蛋白质的提取效率来确定,但在某些情况下,还要考虑到以后的纯化步骤。虽然许多膜蛋白必须在去垢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纯化,但最终仍可能需要除去去垢剂。这常常会引起蛋白质失活,但如果蛋白质是用于测序的,他将不是一个问题。如果不是用于测序的,可考虑使用能够黏附去垢剂的疏水珠.许多文献和生化试剂供应商的产品目录中,都介绍有许多种不同的可用来溶解膜蛋白的去垢剂.然而,他们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在设计膜蛋白溶解方案时,必须考虑某一去垢剂的特殊性质.如 triton X-100在280nm处有吸收,如果某蛋白质的测试与280nm 处的吸收有关,就应避免使用这类去垢剂. 将膜制剂与胞质蛋白及细胞核分离后,再进一步从细胞膜制剂中将所需的膜蛋白增溶下来.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用强烈的去垢剂提取细胞骨架的相关蛋白,而无需考虑胞质蛋白、细胞核成分或染色质成分的混入.使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膜蛋白,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比酸溶解法所得到的蛋白(<5000Da)要多.一般提取的膜蛋白量往往只占膜蛋白总量的不足0.1%,所以充分的膜蛋白的提取,无疑对于研究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酸溶解法简单,可靠,但有时含有其他蛋白。一般的都是利用4℃时所有的蛋白质原则上都溶于Triton X-114水溶液,在温度超过20℃时,此溶液分为水相和去污相;此时亲水性蛋白溶于水相,疏水的膜蛋白溶于去污剂相中。利用此性质可提取膜蛋白。 3 )膜蛋白色谱(Chromatography of Membrane Protein,CMP):CMP分离强疏水性蛋白、多肽混合物的层析系统,一般有去垢剂(如SDS)溶解膜蛋白后形成SDS-融膜蛋白,并由羟基磷灰石为固定相的柱子分离纯化。羟基磷灰石柱具有阴离子磷酸基团(P-端),又具有阳离子钙(C-端),与固定相结合主要决定于膜蛋白的大小、SDS结合量。利用原子散射法研究cAMP的

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一、实验原理 真核生物的一切有核细胞(包括培养细胞)都能用来制备基因组DNA。真核生物的DNA 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因此,制备DNA的原则是既要将DNA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分离,又要保持DNA分子的完整。提取DNA的一般过程是将分散好的组织细胞在含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蛋白酶K的溶液中消化分解蛋白质,再用酚和氯仿/异戊醇抽提分离蛋白质,得到的DNA溶液经乙醇沉淀使DNA从溶液中析出。 蛋白酶K的重要特性是能在SDS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存在下保持很高的活性。在匀浆后提取DNA的反应体系中,SDS可破坏细胞膜、核膜,并使组织蛋白与DNA分离,EDTA则抑制细胞中Dnase的活性;而蛋白酶K可将蛋白质降解成小肽或氨基酸,使DNA 分子完整地分离出来。 二、仪器及试剂 1. 仪器: 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GeneQuant)、移液器、玻璃匀浆器、离心管(灭菌)、吸头(灭菌) 2. 试剂: (1)细胞裂解缓冲液: Tris (pH8.0) 100 mmol/L EDTA (pH 8.0) 500 mmol/L NaCL 20 mmol/L SDS 10%

胰RNA酶20ug/ml (2)蛋白酶K:称取20mg蛋白酶k溶于1ml灭菌的双蒸水中,?C20℃备用。 (3)TE缓冲液(pH 8.0):高压灭菌,室温贮存。 (4)酚?氯仿?异戊醇(25:24:1)、 (5)异丙醇、冷无水乙醇、70%乙醇、灭菌水。 三、操作步骤 1. 取新鲜或冰冻动物组织块0.1g(0.5cm3),尽量剪碎。置于玻璃匀浆器中,加入1ml 的细胞裂解缓冲液匀浆至不见组织块,转入1.5ml 离心管中,加入蛋白酶K (500ug/ml)20μl,混匀。在65℃恒温水浴锅中水浴30min,也可转入37℃水浴12~24h,间歇振荡离心管数次。于台式离心机以12000 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入另一离心管中。 2.加2倍体积异丙醇,倒转混匀后,可以看见丝状物,用100ul 吸头挑出,凉干,用200ul TE 重新溶解。(可进行PCR反应等,需要进一步纯化的按下列步骤进行) 3.加等量的酚?氯仿?异戊醇振荡混匀,离心12000 rpm,5min。 4.取上层溶液至另一管,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振荡混匀,离心12000 rpm,5min。 5. 取上层溶液至另一管,加入1/2体积的7.5mol/L乙酸氨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后室温沉淀2min ,离心12000 rpm ,10min。 6.小心倒掉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将附于管壁的残余液滴除掉。 7.用1ml 70%乙醇洗涤沉淀物1次,离心12000 rpm ,5min。 8.小心倒掉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将附于管壁的残余液滴除掉,室温干燥。 9.加200ul TE重新溶解沉淀物,然后置于4℃或?C20℃保存备用。 10.吸取适量样品于GeneQuant上检测浓度和纯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