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窦前人路切除岩斜区肿瘤

合集下载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s r s f 1 a e r e iw d o te mirs ria x r n e f p t c ia u r. T e ta s t s l e i o 8 c s wee rve e n h c o ug c l e p i c s o r l l mos e s e e e o v t h rn p r a e o p s i n i p r a h Wa d p e n 6 c e ,te t n p t s l p ra h i a e , h rn p t s l rs ̄ od o t g od a p o c s a o t i a s h a s r a p o c 3 c c sa d s r e o a n s t et s r a e i i a e o p a po c n 6 c s s n e t sp e o d la p o c n 3 c s s Re u t T tlrs cin W c iv n 1 p ra h i a e ,a d t r s h n i a p r h i a e . s l h n a a s oa e e t a a h e e i 2 o s d c s s u ttl e e t n n e e , p r a e e t n n c e a d o e t c re .Co cu i n a e ,s boa rs c i i 5 a s a t l s i i 1 a , n n d ah e u rd o s i r c o s c n so l Mirs ria e v l se e t e frte t ame t f t eia u r c o ugc l mo a f i o r t n r l l mo . r i c v h e op o v t e

岩斜区肿瘤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岩斜区肿瘤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发症 。
结果
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1 1 例, 肿 瘤 全 切 8例 , 出 现 新 的神 经 损 伤 4例 , 术 后 改善 3例 , 症 状 同术 前 4例 ;
颞 下 经 小脑 幕 人 路 1 8例 , 肿瘤全切 1 2例 , 出 现 新 的 神 经 损 伤 4例 , 原 有 神 经 损 伤 加 重 2例 , 术 后 改 善 5例 , 同术 前 7例 ; 乙状 窦 后 人 路 2 O例 , 肿瘤全切 1 8例 , 原 有 神 经 损 伤 加 重 5例 , 术 后 改 善 8例 , 症 状 同 术 前 7例 ; 均 无 死 亡 病 例。 结论 岩 骨乙状窦前人路 、 颞下经小脑幕入 路、 乙状 窦 后 入 路 是 处 理 所 有 岩 斜 区 肿 瘤 的 3种 首 选 的 基 本 人
表 1 3 种 入 路 切 除岩 斜 区 肿 瘤 术 后 情 况
Tab 1 Pos t op e r a t i ve c on di t i ons i n p a t i e nt s wi t h pe t r o c l i v a l t um o r s r e s e c t e d b y t hr e e d i f f e r e nt a p pr o a c h e s
岩斜 区肿 瘤位 置 深 在 , 常 累颅 神 经 和 颅 内重 要 的血 管 , 手术 全 切 难 度 大 , 术 后 致 残 率 和 死 亡 率 较 高 。术前 对患 者影 像 学 资 料 进 行 详 细 的分 析 , 并 根 据影 像学 资料 重 点 了解 肿 瘤 的质 地 、 大小 、 血供 、 主 体位 置 累及范 围、 血 管包 绕 情 况 和 脑 干 有 无水 肿 等 制定 个体 化 治 疗 策 略 , 有 助 于肿 瘤 的全 切 除 , 并 减

岩斜脑膜瘤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附25例报道)

岩斜脑膜瘤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附25例报道)
作 者单 位 :30 6 南 昌 , 昌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神 经 外 科 30 0 南
通 讯 作 者
33 影 响 岩斜 脑膜 瘤 全切 的重 要 因素 包 括 肿瘤 的 .
及 出入颅底 孑 道 的颅神 经 :大多起 源于颅 神经 的 内 L
侧 :可 以包 裹 基 底 动 脉 及 其 分 支 以及 颈 内动 脉 和
视力 下 降 行 走 不稳 口角 歪斜 癫 痫
Wii 环 : ls 毗邻脑 于及其 供血血 管 。这些 特点使 得该 l 类 肿 瘤 的切 除被 归 入神 经外 科 最 困难 的手 术 之列 。
症状
头痛 面部 麻木 和, 面部 疼 痛 或 耳鸣 和, 听力 减退 或
饮 水 呛 咳 肢体 无 力
首发症状人数f) n
3 讨 论
31 岩 斜 脑 膜 瘤 具 有 下 列 特 点 基 底 可 附 着 于 斜 .
坡 、 尖 、 幕缘 、Mik l 和海 绵 窦 ; 在 硬脑 膜 岩 天 ce 囊 常 附 着处 穿透 硬脑 膜影 响 硬脑 膜外 腔 和颅底 骨 质. 累
段 剑 周东伟 洪 涛 邹安琪 李美华 况建国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岩斜脑膜瘤 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 自
20 0 5年 1 2 0 月 0 9年 5月 . 岩 骨 乙状 窦前 入 路 显微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的 2 经 5例岩 斜 脑 膜 瘤 患者 的临 床 症 状 ( 痛 1 头 3例 , 部 麻 木 面 和/ 面 部 疼 痛 1 或 2例 , 鸣 和/ 听 力 减 退 9例 , 水 呛 咳 5例 , 体 无 力 4例 , 视 3例 , 走 不 稳 3例 , 耳 或 饮 肢 复 行 口角 歪斜 93例 ,4 痫32 3 癫 5 例 )手 术 效果 及 术 后 并 发 症 。结 果 肿 瘤 全 切 除 1 、 4例 , 全切 除 7例 , 分 切 除 3例 , 亡 1 。术后 症 状 和 体 征缓 解 6例 , 次 部 死 例 不 变 4例 . 神 经 受 损或 症 状 加 重 者 1 颅 4例 , 化道 出血 6例 , 部 感 染 4例 , 消 肺 意识 障 碍 1 , 下 积液 1 ( 后 自愈 ) 1 老 年 例 皮 例 2周 ,例 患者 2周 后死 于 因后 组 颅 神经 麻 痹 引 起 的肺 炎 结 论 经 岩 骨 乙状 窦 前 人路 可全 切 除 岩斜 区脑 膜 瘤 。扎 实 的解 剖学 基 础 、 分 充

幕上下联合经岩骨入路切除巨大岩斜区肿瘤

幕上下联合经岩骨入路切除巨大岩斜区肿瘤

幕上下联合经岩骨入路切除巨大岩斜区肿瘤
龚坚;王有刚;黄武;吴智远;王明海
【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1(6)2
【摘要】@@ 岩斜区病变由于其深在的解剖位置及周围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手术难度大,肿瘤全切率低,术后并发症多.我院自1997年6月~1999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幕上下联合乙状窦前岩骨入路切除巨大岩斜区肿瘤1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总页数】3页(P115-117)
【作者】龚坚;王有刚;黄武;吴智远;王明海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R651.1+1
【相关文献】
1.颞-枕下-经岩骨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116例报告 [J], 倪明;赵继宗
2.幕上下联合经岩骨入路切除巨大岩斜区肿瘤 [J], 龚坚;王有刚;黄武;吴智远;王明海
3.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岩斜区巨大肿瘤 [J], 王文革[1];常金生[2];靳涛[3]
4.经岩骨乙状窦前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 [J], 张利勇;杜立新;刘卫东
5.联合耳前、后切口经岩骨和天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13例 [J], 许雍耿;张雪明;丁培民;李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33例体会

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33例体会
山东医药 20 09年第 4 9卷第 塑
乙状 窦前 人路 切 除岩斜 区脑 膜瘤 3 3例体 会
陶 钧, 李 婷, 陆威 成 。 王运杰
( 中国 医科 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 宁沈 阳 100 ) 辽 10 1
[ 要] 回顾性分析 自 19 20 摘 9 9~ 0 7年我 们经 乙状 窦前入路 处理 的 3 3例岩 斜 区脑膜 瘤 ( C 的临床 资料。 P M) 术后 1 2周评估神经功能 , ~ 结果发现 ,O例出现新的神经功 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 ,7例 同术前 , 1 l 6例术
能障碍 , 经过 随访其 中一些神 经功 能完全恢 复 正常 ,
8 9
全 切除视 为肿瘤切 除满 意 , 3 ( 1 ) 共 0例 9 % 。术后 1
例 , 乙状 窦前一 部 分迷 路 切 除 2例 。肿 瘤 未 完全 经
切 除 的患 者术后行 gmm —nf 或 普通放 射治疗 。 a ak i e
2 结 果
根治 性 切 除 1 例 (8 ) 次 全 切 除 1 9 5% , 1例 ( 3 ) 大部 分 切 除 3例 ( % ) 3% , 9 。根 治 性 切 除 和次
3例术 前 已经有 明显的 听力障碍行 迷路 切除 , 另外 2 例 术前无 听力 障碍但 术 中通 过调整 仍无法 满足 手术
切除需 要 , 以部 分 迷 路 切 除 ( 辅 上半 规 管 或 后 半 规
行 D A检查 , 中 2例 术前 栓塞 治疗 。影像 学 提示 S 其 伴 海绵窦 ( s 侵袭 的 1 c) 4例 , 脑干 水肿 2例 , 多颅 窝
生长 l 4例 , 伴大血 管包绕 的 1 。 5例 12 手术方 法 . 3 3例 均行经 乙状窦 前 入 路手 术切 除 肿瘤 , 中经 乙状 窦 前一 迷 路 后 2 其 8例 , 迷 路 3 经

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岩斜区肿瘤

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岩斜区肿瘤

A s atO jcv : odsush prt eeh iu avnaeadps prtecm l aos n ae twt bt c: b te T i s te e i c n e, dat n ot ea v o p ct n ptns i r ei c o av t q g o i i i i9 i h
a p o c a x o e s f ce t h er cia e in n e rci a t mo s S t s s i be frs ri a te t n f e p r a h c n e p s uf inl t e p t l l go sa d p r l l u r. oi i u t l u g c l r ame t t i y o v r o v a o op rci a mo s o l lt v u r. Ke r s p t cia e i n r i u r ; r s mod a p o c y wo d : er l , rgo ;b a n tmo p e i i p r a h o  ̄ l s g
M o i e r n p t o a r s m o d a p o c o ir s r i a e v lo e r ci a u o s df d ta s er s p e i i l g i p r a h f r m c o u gc l mo a fp t o l lt m r r v
往多采 用颞下 一经小 脑幕人路 、 枕下 乙状窦后 人路 、
例, 头痛头晕 4例 , 力减 退 1例 。术 前 均 行 C 、 听 T
瘫 1例, 脑脊液耳漏 1例, 腰穿 】 流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改 良经岩骨 乙状 窦前 入路 可充分暴露 岩斜 区肿

改良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胆脂瘤

改良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胆脂瘤

Z O nk , H NG Xnzog e a. eat eto er ugr,h ita l t o i l f iXag H U We— Z A i h n ,t 1Dp r n fN uo re teFr f ie H s t X n i e - m s y s i ad pa o n
仍 为治疗 G 菌 的 首 选 。 因 此 。 低 感 染 要 尽 量 减 少 或 避 免 降
3 讨 论
直 接 诱 发 因 素 的风 险 , 格 掌 握 抗 生 素 使 用 原 则 , 重 细 菌 严 注 培养 和药敏结果 , 加强 细 菌 耐 药 性 监 测 , 握 细 菌 耐 药 规 律 , 掌 指 导 临 床 合 理 、 确应 用 抗 生 素 , 少 耐 药 菌 株 的产 生 , 其 正 减 尤
孙 武 王仲伟 周 文科 张新 中 史耀 亭 杨 波
【 摘要 】 目的 探讨 改 良的乙状 窦前 入路手术切除岩斜 区胆脂瘤 的疗效 。方法
窦 前 入路 手 术 治 疗 的 资 料 。 结 果 手 术 死 亡 。 结论
在尸头 上模拟 乙
状 窦 前 入 路 并 加 以 改进 。将 改 进 的 手 术 入路 应 用 于 临 床 。 回顾 性 分 析 1 岩 斜 区胆 脂 瘤 经 改 进 的 乙状 0例 胆脂瘤全切除 1 0例 ; 脊 液 耳 漏 1 , 脑 例 3d后 自愈 ; 面瘫 加 重 1 。无 例 乙 状 窦前 入 路 是 切 除 岩 斜 区 胆 脂 瘤 的有 效 手 术 入 路 。 本 组 病 例 所 采 用 的改 良 乙 状 窦
前 入路 创 伤 小 、 发 症 少 、 作 简 便 、 并 操 易掌 握 。
【 关e a i na r a m e t oc  ̄ c lsat r to lt e t ntofpe r Hv ho e t om a b od fe pr sg oi app o h WAN G o g— i ym i d e i m d i r ac Zh n we ,

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

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

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陈立华;陈凌;张秋航;李明初;魏宇魁【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年(卷),期】2011(10)4【摘要】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以提高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92例岩斜区肿瘤,比较手术入路对手术结果的影响.根据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将岩斜区肿瘤分为四型.Ⅰ型,采用颞下-经天幕入路;Ⅱ型,采用颞下-经岩骨嵴入路,另有3例巨大型蝶岩斜坡型脑膜瘤采用经岩入路(幕上幕下联合或乙状窦前入路);Ⅲa,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Ⅲb,采用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Ⅳ型,经鼻-蝶入路切除.结果肿瘤Simpson Ⅰ~Ⅱ级全切除83例.次全切除9例,其中Ⅰ型1例,Ⅱ型5例,Ⅲb型1例,Ⅳ型2例.术后新增脑神经功能障碍16例(17.4%),肢体偏瘫2例;另有2例KPS评分为50分,这2例随访3个月后基本恢复至术前状态.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岩斜区肿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乙状窦后及其改良入路、颞下-经天幕及其改良入路是岩斜区重要的手术入路.而硬膜外岩斜区肿瘤适合于采用经蝶入路手术切除.%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approach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troclvial tum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rgical effec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2 patients with the petroclival tumors, treated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0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for pertroclival tumor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92 cases with petroclival tumors were divided intofour groups; subtemporal transtentorial approach was suggested for type Ⅰ petroclival tumors; subtemporal transpetrosal ridge approach for type Ⅱ tumors, including transpetrosal approach (combine d supra- and infra-tentorial or presigmoid approach) for 3 cases with giant petroclival meningioma;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approach for type Ma tumors;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suprameatal approach for type Ⅲb tumors an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for ty pe Ⅳ tumors. Results Simpson Ⅰ or Ⅱ resection was achieved in 83 cases. Simpson ID resection was achieved in 9 cases, including 1 case of type Ⅰ, 5 cases of type Ⅱ, 1 case of type Mb and 2 cases of type Ⅳ. The new cranial nerve deficits occurred in 16 pati ents after the operation (17.4% ), and transient hemiplegia was observed in 2 patients. Post-operative KPS of 50 was observed in 2 cases and was improved gradually during the 3 months' follow-up. No dead case occurred. Conclusion Suitable surgical approaches should be chos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petroclival tumors, which is important to increas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decreas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suprameatal approach and the modified approaches are the crucial surgical approaches for petroclival tumors. For the extradural tumors, the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is recommended.【总页数】5页(P306-310)【作者】陈立华;陈凌;张秋航;李明初;魏宇魁【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相关文献】1.岩斜区肿瘤改良手术入路的应用进展 [J], 赵子进;王祥宇2.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手术入路选择 (附17例报告) [J], 孙涛;黄德俊;夏玉成;李宗正;田继辉;刘吉庆;李广兴3.岩斜区肿瘤手术入路选择的评价 [J], 林良山;林东麒;周捷思4.岩斜区肿瘤分型与手术入路选择 [J], 赵子进;袁贤瑞;刘庆5.岩斜区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J], 赵永轩;苏贺先;马骏;李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 s i 删 a p p r o a c h f o r r e mo v a l o f p e t r o d i v a l t l m l o r s ,L l Z h a o i f a n ,W UZ e y u ,M E N G , 咖
D O U l q h e ,W A N G Y a n g a n g, X U
t u mo r s . Me t h o d s T h e r e w e r e 8 ma l e s a n d 7 f e ma l e s i n t b S s g r o u p, w h o a g e d f r o m2 5 t o 6 2 y e a r s o l d w i t h a i n e a n o f 4 8 y e a r s .T he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i n c l u d e d t i n n i t u s a n d d e a f n e s s i n 2 c a s e s , f a c i l a n u mb n e s s i n 1 0 c a s e s , h e a d a c h e
D e p a r t m e n t o fN e u r o s u r g e r y , T h e £ d H o s p i t a l fQ o i ,  ̄ a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Q i  ̄d o o 2 5 ( t 1 1 1 , C h i n a
i n 1 3 c a s e s , h y p o d y n a m i a a n d u n  ̄ t e a #g a i t i n1 2 c a s 船; V I n e r v e p a r a l y s e i n 3 c a s e s , m i l dl i m bp a r l a y s e i n6 c a s c  ̄ ,
骨肉瘤 1例行大部切除 ; 脑转 移瘤 1 例 全切 除。术后感觉性失语 : 1 例胆脂 瘤患者术后 出现 , 1个月 内
恢 复。第 Ⅲ颅神经麻痹 1例 , 第 V颅神 经功能障碍 2例 , 周 围性 面瘫 1例 , 后组 颅神经 麻痹 1例 。结
论 乙状窦前人路可 以近距离暴露肿瘤 , 是切除岩斜 区肿瘤 的理想人路。 关键词 岩斜区 ; 肿瘤 ; 乙状窦前人路 ; 颅神经 ; 显微手术 A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 6 5 1 . 1 文献标识 码
乙状 窦前 人 路 切 除 岩斜 区肿 瘤
窦 以河 王衍 刚 胥 建 李照 建 吴泽 玉 孟 庆 海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
科, 山东 青 岛 2 6 6 0 0 0 ) 摘要 目的 回顾分 析 1 5例经 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 术切除岩斜区肿瘤病例 , 探讨 乙状窦前 人路 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 法 1 5例患者中男 8例 , 女 7例 。临床表现 : 耳鸣 、 耳聋 2例 , 面部麻木 1 0例 , 头 痛1 3例 , 肢体乏力 、 行走 不稳 1 2例 ; 外展 神经麻 痹 5例 , 后组颅神经 麻痹 3例 , 肢体 轻瘫 6例 , 共济运 动障碍 8例 。术前行 C T检查及 MR I 检查 。肿瘤最大直径为 3 . 0~ 6 . 0 a m 。所有 患者均在 全麻下行 乙状窦前人路肿瘤切 除。手术后病理证 实 : 脑膜瘤 8例 , 胆脂瘤 2例 , 三 叉神经鞘瘤 2例 , 大型听神经 瘤 1例 , 软骨 肉瘤 1 例, 脑转移瘤 1 例 。结果 脑膜 瘤 8例 中 S i mp s o nI / 级 切 除 5例 ,S i mp s o n I I I—I V 级切除 3例 ; 胆脂瘤 2例全切 除 ; 三叉神经鞘瘤全 切除 1例 , 大部 分切 除 1例 ; 听神 经瘤 1全切 除 ; 软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 究杂 志( C h i n J N e u r o s u r  ̄D i s R e s ) 2 0 1 3 ; 1 2 ( 1

45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2 8 9 7 ( 2 0 1 3 ) 1 2— 0 4 5— 0 3

论著 ・
a n d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d i s t u r b a n c e i n 8 c a s e s .P r e — o p e r a t i v e C T a n d MR I d e t e c t d e t h a t he t t u m o r ia d me t e r w a s 3 . 0 c m t o 6 . 0 c m. G e n e r l a a n e s he t s i a W s p a e r f o r me d i n a l l p a t i e n t s . P a t h o l o g i c l a e x a mi n a t i o n c o n i f r me d 8 c se a s o f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r e s i g m id n a p p r o a c h i n t h e r e m o v a i v a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