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基因食品
浅谈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及态度

浅谈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及态度
沈璐
【期刊名称】《现代食品》
【年(卷),期】2017(000)021
【摘要】目前,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仍处于一个混淆状态,这个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食品安全方面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浅谈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及态度''''为题,阐明我国当前转基因食品的消费状态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转基因食品消费观念,并就我国今后如何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和管理提出相关政策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沈璐
【作者单位】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6
【相关文献】
1.浅谈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及态度 [J], 沈璐
2.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及潜在态度初探——以转基因大米为例的个案调查[J], 刘玲玲
3.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及购买意愿研究——基于广州市消费者调查[J], 李苹绣
4.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评价与认知食品政策综述及其影响(待续) [J], 于迎建
5.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评价与认知:食品政策综述及其影响(续完) [J], 于迎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生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浅谈生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作者:臧秀兵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9期臧秀兵(盐城大丰市职教中心 224100)摘要:进入21世纪,人类生物技术飞速发展,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转基因食品已经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
但是对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繁衍等到底有无危害,科学界还无定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转基因食品已经植根到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让人防不慎防。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大豆油,非转基因的大豆油在超市已难觅踪影。
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因为不够了解而产生恐惧,本文将从转基因食品的分类,以及它对人类的健康是否产生影响,结合相关文献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生物技术转基因食品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b)-0248-01基因是决定物种生命现象的最基本因子,是最基本的遗传物质。
转基因,也称遗传修饰,就是将某生物物种基因分离的基因片段,植入另外一个生物物种的基因组,从而部分改变该生物物种的性状,实现人类某种目的的科学技术。
转基因作物,就是将转基因技术用于人类传统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果树等,从而人工加快遗传育种进度,其突出特点是子一代有优势,子二代以后表现不如常规种子,因此不能留种。
转基因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食品市场,然而,面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我们不能大意。
尽管有人认为,我们已经吃了很长时间的转基因食物,也没任何问题,但这并不能说转基因食物就是完全健康安全的。
1 转基因食品的种类为了提高农产品营养价值,更快、更高效地生产食品,科学家们应用转基因的方法,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拼组新基因,使今后的农作物具有高营养、耐贮藏、抗病虫和抗除草剂的能力,不断生产新的转基因食品。
1.1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
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_经敬超

学知报/2011年/3月/21日/第A03版教学论坛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睢县高级中学经敬超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
但是,转基因食品领域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但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常有法律法规较为先进而执行不力的现象,更何况在这方面的制度还做得远远不够。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有其特殊性,因为它较少引起急性中毒而带来轰动效应,而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局限于知识、财力、时间,不可能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只能依靠现行漏洞百出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捉襟见肘地应对出现的情况与问题。
前些年关于转基因水稻的那场讨论,已暴露出某些学者和官员已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和控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利弊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优点(一)传统的育种只能是进行品种杂交,不能进行不同物种的杂交。
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
(二)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
(三)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将推出多种可榨取有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
浅谈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

浅谈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生物技术是一种应用生物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来改造和利用生物的学科,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而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等环节中不受污染和变质的能力,以及食品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危害的特性。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相关性密切,下面就对两者进行浅谈。
生物技术在提高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对食品进行基因工程改良,使其在耐虫、抗农药、抗病毒等方面具有优势,降低使用农药和化肥的量。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植物基因转移至其他植物,使其具有抗虫、抗病毒等特性,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产量,还可以减少农药的残留,保障食品的安全。
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食品质量检测和监管。
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需要繁琐的操作和长时间的等待,而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快速检测方法,如PCR技术等,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
可以通过PCR技术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从而及时排查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生物技术还可以通过构建生物传感器,实现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更好地保障食品的安全。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储存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食品的提取、分离、纯化等过程中,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通过酶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酶,用于食品的脱色、防变质等工作;通过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如保湿剂、抗氧化剂等。
生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储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通过调控食品中的有益菌群,降低有害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证食品的安全。
虽然生物技术在提高食品安全方面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不确定的风险。
生物技术的应用需要严格的监管和管理,以防止科技的滥用和伦理的违背。
生物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的接受程度和经济的可持续性。
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作者:张志强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12期摘要:本文客观的阐述了转基因作物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方面: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环境污染;劣势方面:潜在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影响问题。
探讨了针对转基因作物不应以讹传讹,夸大其弊端,要正确认识转基因作物,使其服务于人类,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优势;劣势上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因工程在作物方面的应用,使得“转基因”一词,备受公众所关注。
转基因作物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消除粮食恐慌;另一方面,公众担心转基因作物的出现,会带来人类食品安全、环境安全方面的问题。
如何理性的看待转基因作物,使公众了解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应做的工作。
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对转基因作物的认识。
转基因作物:应用转基因技术,将已知的基因序列构建到载体上,将构建好后的载体转移到植物细胞内,从而实现基因重组,得到转基因作物。
目前转基因作物的优势体现在: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逆能力(抗旱、抗冻、抗盐等),它的缺点是: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
一、转基因作物的优势(一)提高作物产量,解决温饱问题目前全球约有8.7亿的人口还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而且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这个数量将继续增加[1]。
如何在有限的土壤上,种植出更多的粮食,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是必有的。
转基因技术是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形成的一种创新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培育出产量高、优质、抗逆(抗旱、抗冻、抗盐等)的作物。
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粮食的产量,满足人类对于粮食的需求,解决人类的温饱的问题。
(二)减少环境污染问题转基因作物中,抗逆基因的引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如抗旱、抗虫、抗盐等。
作物抗逆能力的提升,势必降低对水分,对农药及化肥的依赖,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随着转基因作物大范围的推广和种植,全球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约40%。
从食品供应链的角度浅谈食品安全问题--gao

从⾷品供应链的⾓度浅谈⾷品安全问题--gao从⾷品供应链的⾓度浅谈⾷品安全问题摘要:随着⼈们对⾷品的要求不断提⾼和不安全⾷品危害事件的频繁发⽣,⾷品安全受到政府、企业界、学术界以及⼴⼤⼈民的关注。
本⽂主要从⾷品供应链的⾓度,简单分析⾷品从农⽥到餐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品安全因素污染监管0 前⾔随着⽣活⽔平的提⾼,⼈们的⾷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政府在保障百姓饮⾷安全上的投⼊也越来越多。
但是⼀些不协调的现象却仍然时常发⽣,如苏丹红鸭蛋、甲醛⽔产品、吊⽩块粉丝、⾦华毒⽕腿、三⿅奶粉以及地沟油等。
使得⾷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临的重要挑战之⼀。
影响⾷品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产和流通过程中⽣产者、管理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这些因素存在于⾷品⽣产、加⼯、流通、销售、消费等环节。
因此,解决⾷品安全问题的可⾏思路之⼀就是从⾷品供应链的各环节⼈⼿寻找问题、对症下药。
[1]1 ⾷品原料⽣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1.1 ⽣产过程中使⽤化肥、农药、⽣长激素致使有害化学物质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化学物质的应⽤是⼈类社会⽂明发展的⼀⼤标志,化肥、农药,⽣长激素等是农业⽣产不可缺少的⽣产资料。
联合国资料表明,世界各国粮⾷平均产量与农药⽤量呈正相关。
使⽤农药后,可挽回15%~3O%产量损失。
[2]这些化学物质在农牧业上的⼴泛应⽤,带来令⼈欣慰的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品安全问题。
以下就农药的危害做简要介绍。
⾷品中农药污染的主要来源:(1)施⽤农药后对作物或⾷品的直接污染喷洒农药后,(2)植物根部吸收,据研究证实,喷洒农药后,有⼀部分以极细的微粒漂浮于⼤⽓中,长时间随⾬雪降落到⼟壤和⽔域。
⼟壤中农药可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转移⾄植物组织内部和⾷物中。
(3)来⾃⾷物链和⽣物富集作⽤农药残留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个⽅⾯:(1)直接影响⼈体健康:⾼残留会引起⼈体和动物中毒;(2)污染空⽓、⼟壤和⽔源:空⽓中的农药杀死了害⾍天(3)影响蔬菜:使蔬菜产品品质下降,风味⾊泽改变,失去产品的原有价值。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转基因食品这个热门话题。
啥是转基因食品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体内,让它们拥有新的特性或功能,然后加工成的食品。
先来说说这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哈。
在咱生活中,转基因食品其实已经挺常见的了。
比如说转基因大豆,很多食用油就是用它榨的。
这些转基因大豆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对于农民伯伯来说,那可是省心又省力。
还有转基因玉米,在一些地方大面积种植呢。
它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减少农药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保护环境也有一定好处。
不过呢,转基因食品也不是一帆风顺地就被大家接受了。
有不少人对它心存疑虑。
有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会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就怕基因在肚子里搞出啥“小动作”。
其实啊,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做了大量的研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正常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就好比你走在路上,总有人说前面有陷阱,但实际上走过去啥事没有。
从市场方面看,转基因食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得还不错。
那些农业大国,像美国、巴西等,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当大。
他们的农业生产因为转基因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
但在有些地方,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就比较低,主要还是因为对它不了解,心里没底儿。
再看看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肯定会越来越成熟。
科学家们会研发出更多、更好的转基因食品,让它们不仅产量高、抗病虫害,还能更营养、更美味。
比如说,说不定以后能培育出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转基因水果,吃一个就相当于补充了一天的营养,那多方便啊!而且,转基因技术在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上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转基因作物产量高的优势就能派上大用场了,能让更多的人填饱肚子。
当然啦,在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同时,相关的监管也得跟上。
要让大家吃得放心,就得保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政府和科研机构得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管理和监督,把好质量关。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食品是否平安转基因食品,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转基因农作物,也包括转基因动物生产出来的食品。
曾经有媒体在有关转基因食品报道时指出“我们如今已经开头食用含有基因的食品了”。
这好像告知人们只有转基因食品才含有基因,同时也示意着吃了含有基因的食物是一种可怕的事情。
这使得人们对“转基因”避之不及,而且特别担忧转基因食品是否平安,是否会对人类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事实上,我们日常所吃的动物和植物源的常规食品中含有多达3万~5万个基因,可以说一口吃进去,全部都是基因,而转基因食品事实上只是增加了一个或数个基因数目而已。
基因的本质就是DNA,是由4种核苷酸组成的遗传基本物质。
在转基因过程中,DNA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性质没有发生任何转变。
转基因食品被人体摄入后,外源基因与食物本身含有的基因一样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为核苷酸,并作为我们人体正常的养分被汲取、利用。
当人们开头发觉转基因食品消失在超市的货架上时,总是会有各种疑问。
转基因食品能吃吗?吃后有没有副作用?事实上,转基因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是一脉相承的,是传统育种技术的新进展,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对作物品种进行遗传改进,使农作物的产量、抗性等农艺性状或者养分品质得以改善。
就平安性方面而言,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谈不上是平安的或是担心全的。
转基因食品平安与否,取决于所转移基因的性质而非转基因技术本身。
所转移的基因是什么,从哪儿来,有没有对生物体不利的影响,才是确定平安性的关键。
若转入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基因,那自然是危急的,但这明显通不过国家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批程序。
反之,若转入的基因来源平安且能降解食品中一些原来存在的毒素,那就不但不存在平安风险问题,而是更加平安了。
例如亚热带地区一种叫鹰嘴豆的农作物籽粒,富含蛋白质,养分比大豆还丰富,但其含有一种有害物质,易使新生儿产生脊柱裂,因此科学家正在讨论努力通过转基因技术来去除这种有害物质,使鹰嘴豆更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