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蒙古军为何能战无不胜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为何能战无不胜

[键入文字]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为何能战无不胜

蒙古大军在十三世纪发动了的大规模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占领了大半个亚欧大陆,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实际上,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加上其他民族的仆从军,总数最多不超过20 万人左右,往往比对方的军队要少得多。但是,人数少的蒙古军队却往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当然,我们不排除蒙古人一直有好运气陪着他们,但是,除了好运气之外,他们百战百胜还是有原因的,就像一句歌中唱的那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下面我们试图来分析一下蒙古军队战无不胜的原因。

(一)蒙古人强烈的征服精神

蒙古人的战斗力首先来自他们强烈的征服意识,蒙古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具有征服意识和尚武精神的民族之一,这一点,和西方人有点相似。

曾经有一天,成吉思汗闲来无事,问了群臣一个问题:“什么是男人的最大快乐?”博儿术(他手下的第一大将)说:“带着冬季脱掉、现在重新长满羽毛的灰鹰,骑着养肥的好马,穿着好衣服,在初春时节出去猎取灰头鸟,这就是我理解的最大的快乐。”博尔忽说道:“放了鹰鹘,看它在空中用爪子击落的方式抓走灰鹤,这是男子汉的最大快乐。忽必来说:“打猎时放鹰,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成吉思汗哈哈大笑,对着群臣说道:“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骑乘着他们后背平滑的骏马,将他们美貌的后妃的腹部当作睡衣和垫子,注视着她们玫瑰色的面颊并亲吻着,吮她们乳头色的甜蜜嘴唇,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快乐。”

成吉思汗的话,说出了蒙古人的思想。一般说来,游牧民族往往具有强烈的征服意识。

1

蒙古灭西夏之战

时蒙古灭西夏之战 代背景:在中国历史上,西夏从来都不是强者,但是国家小没关系,能耍赖就可以了。西夏统治者非常信奉这一点,这才使他们能在大国的夹逢中生存了近200年!无论是北宋还是契丹,包括不可一世的女真都拿他们没有办法。不过西夏人的赖皮和无耻终于失灵了,因为他们的对手是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人! 西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时期,他们的祖父由于曾对唐皇有功,因而被唐皇赐封为“李”姓,而且还得到了一大片的土地,不过在形式上他们仍然向中原政权称臣纳贡。唐朝灭亡后,中原诸国混战,西夏人也乘机自立,企图摆脱中原的束缚。但随着北宋对中原的重新统一,西夏的独立梦想也只能延迟一段时间了。 早期的北宋实力还是比较强悍的,宋太宗时期曾经企图兼并西夏。不过太宗皇帝在具体实行的时候过于草率,遭到了西夏人的反抗。虽然宋军多次征剿,但西夏军利用他们擅长游击的特点总是和宋军绕圈子。如果实在是绕不下去了,他们就玩诈降的把戏,将宋军的大将骗来,然后一刀砍了!后来宋太宗集中几十万人围剿,西夏人打不过了就投降了。不过当他们实力恢复后又重新反叛了,可以说西夏人基本就是耍无赖的高手。 李元昊继位后,着重发展西夏的经济和军事。西夏在他的带领下多次打败宋军,并于公元1032年建立了自己的统一政权。李元昊称帝,以正统自居的北宋当然不会任由他胡来了。不过李元昊还是抓住宋辽之间的矛盾,多次打败北宋。虽然后来李元昊迫于压力取消了皇帝这种虚衔,但他从北宋换来的金银却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其实就是给钱给敌人,养肥了那群白眼狼再回过头来打自己!女真兴起后,北宋和辽先后灭亡。旧的格局被颠覆,但西夏仍然活的美滋滋的。而且西夏还利用宋军南撤的机会乘机拿下了瓜州、肃州、沙州等地,将边境线向东伸延了1000多里。在扩大了自己的疆土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国威,迫使宋、金承认了西夏的割据地位。此时的西夏,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这种独立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独立了出来。西夏本身的强大也反衬出了其它国家的没落,不过在那个时代,兴起的并不只有西夏。 十三世纪前期,当西夏也逐渐没落时,蒙古汗国却在铁木真的率领下逐渐强大了起来。当时的蒙古在政治上受女真的欺压,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综合国力上都只是一个落后贫穷的民族。蒙古人除了他们的战马和马刀,几乎一无所有。正是在这种先天的环境下,蒙古人展开了对外的扩张。

成吉思汗如何控制军队

成吉思汗如何控制军队 成吉思汗的军队是世界历史上冷兵器时代最勇猛的军队,成吉思汗靠他们统一了蒙古,又率领他们战胜了上百万人口的花剌子莫,金朝,西夏及南宋。到底成吉思汗有什么魔力使蒙古军队如此忠心的跟着他去摧毁一座座城池,战胜一个个强大的敌人呢?那么,其军队又是怎样控制的呢? 一,重用那科尔组成核心力量。当成吉思汗的父亲被毒死后,成吉思汗母子“除影外无友,尾外无缨”的时候,是一批那科尔慢慢聚集在他的身边,初步形成雏形军队的核心力量。最先来到的是博尔术,后来是者勒蔑,木华黎,扎木合等都投到他的门下,他们以前都是成吉思汗的军事侍从和仆人。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战时做前哨,猎时做助手。尤其是在他东征西战的时候,为他奋力征战,开疆拓土。 二,在那科尔基础上建立怯薛军。怯薛军即成吉思汗的护卫队,平时保卫可汗,战时出征。由原来的500人扩大到后来的10000人,成为蒙古军队的中坚力量。怯薛军一般从千户,百户及那颜的子弟中挑选。这些在千户制基础上发展创建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怯薛军是当时世界上组织严密,马匹精良的一流军队。他们保卫成吉思汗的安全,如同质子般被成吉思汗用来控制着千户,百户,以“制轻重之势”。这样有效的消灭了部下亲王造反的隐患。

三,创造性地建立千户制军。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建立了军政统一的千户军。他将全国军队以赏赐方式,分封给功臣,贵戚,“授开国有功者九十五人为千户”,划定牧地范围,世袭管理,这样就由原来的氏族军队逐渐发展成了千户制组编起来的常备军,形成了“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正规军队。这种千户制是一种军事,政治,经济三位一体的制度,是一种层层隶属的军队组织,成吉思汗是最高统帅,完全支配各级那颜,千户那颜对汗和诸王处于绝对从属的地位。 四,培养军队的忠诚意识。成吉思汗非常注重培养军队的忠诚精神,培养将士对他无限忠诚的思想。他利用蒙古人迷信萨满教,崇拜天神的观念,以天神合一的思想作为治军的思想武器,培养兵士对他的忠心;以忠诚得天保佑的观点培养将士对他的忠诚。忠君思想使成吉思汗不仅有了一支可靠的军队,而且平民心中也深深植根,有时成吉思汗正是靠部下和人民对他的忠心才逃脱一次次厄运。 五,严格的军队,奖罚分明的制度。成吉思汗军纪之严几乎到了以法治军的程度,治罪不分亲疏,“虽贵必诛”。规定人们只能留在自己被制定的十户百户千户内,不能离开到别的地方去,如有违背,必将他和收留他的人一样治罪。对军队的要求已达到了残酷的程度:军队作战时若从一个10人队中逃跑了一两个或更多,这些人将全部处死。同样,若有一个10人队,全队逃跑,而其他10人队没有逃跑,则将这10人队全部处死。简单说,若

论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论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摘要:他,是一代天骄,由草原牧人而一跃成为“世界皇帝”;他是蒙古草原诞生的一位震惊世界的战神,他的铁蹄如飓风一般席卷中亚及东部欧洲,他和继任者、子孙后代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强大的蒙古帝国。这是一个人间的奇迹,秦皇汉武难于比肩,亚历山大、拿破仑亦不足匹配,其神功伟业、辉煌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不仅统一了蒙古高原,建立了蒙古国,缔造了蒙古民族,而且对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同时对欧亚许多国家和民族发生过巨大影响,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政治变革,对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成吉思汗无疑是蒙古民族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世界上公认的千年第一伟人,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文韬武略、丰功伟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关键词:蒙文、成文法;大统一;交流;战略战术。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部落,建立蒙古国,创立蒙古文字和蒙古文法,进而缔造了蒙古民族。 十三世纪,蒙古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或部落联盟。各部落互不统属,奴隶主贵族们为了掠夺邻部的人口、牲畜、财物,为了争霸草原,为了彼此间复仇或由于金朝统治者的挑拨,长时期无休止进行战争,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使蒙古高原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社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不仅与宋朝相比文化、经济显得相当落后,即便与西夏、金游牧族相比,亦显得落后。草原各部落无论奴隶主还是奴隶和牧民十分渴望草原上能出现一位英雄,带领他们走向统一,走向强盛。早日摆脱金朝的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由自己当草原主人,过安居乐业的生活。 成吉思汗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顺应广大牧民的意愿及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团聚起越来越多的部众,兼并了众多分散的、各自为政、互相敌对的部落。使这些分散孤立的,发展不平衡的部落日益冲破狭隘闭塞的状态,缓慢的走向统一,建立了蒙古国。成吉思汗前后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大战六次,小战几十次。终于1206年统一蒙古高原诸部落,称汗。 成吉思汗是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在建立蒙古国后: 1、建立了政治军事合一的“领户分封制”,把高原原有部落组织打散,按千户制编组为军事、行政、生产组织合一的各千户,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有各级军事封建领主层层统治的早期封建国家。 2、是扩建护卫军(怯薜)。由于怯薜担负保卫可汗、为可汗服务、代表可汗处理军政事务等重要任务,因此成吉思汗为他们规定了优越的地位。《元史?兵志》认为,成吉思汗立怯薜军关键在于“制轻重之势”。著名史学家朱耀廷在其《成吉思汗传》一书中说:“大汗直接掌握着这样一支最强悍的亲信军队,就可以大大加强大汗的权利,保卫大汗的安全,借以制约任何一个在外的

蒙古史

蒙古对外征服成功原因 一、蒙古骑兵,纵横天下的无敌军团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一个以战争为生产的民族,蒙古军队的核心是蒙古骑兵。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需要征服的地区的差异,作战方式的多样化,步兵、工程兵、攻城炮兵和水(海)军也开始出现,但是多数由被征服地区征召的民族担任。蒙古骑兵依然保持着帝国军队中的中心地位。蒙古骑兵是世界历史上最优秀最著名的骑兵部队,整个蒙古骑兵部队都是骑射骑兵,分为轻骑兵和重骑兵两种。弓箭,简单的蒙古复合弓(使用动物角和木材制成)是蒙古骑兵的标准武器。蒙古复合弓的拉力要超过80磅,有效射程在180米左右。据说蒙古弓箭有一些配备有两种箭头,有些箭头轻巧尖锐,适合射击远距离目标,有些箭头后重宽平,适合射击近距离目标。蒙古骑兵进攻开始时候,就是首先以骑射骑兵的弓箭不断向敌军进行火力覆盖,通常仅仅是这样的箭雨就可以让敌军产生巨大伤亡并陷入混乱,然后再以重骑兵加以冲击和歼灭。正因为蒙古人的部队清一色由骑兵组成,因此具有相当大的战略优势。由于军队中没有步兵,所以蒙古骑兵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行动。由于单一的骑兵部队没有掩护步兵的责任,所以可以纵横驰骋,随意选择要攻击的地点,而步兵则没有如此强大的机动能力,无法及时增援,也正因为骑兵所具有的机动能力,可以使骑兵迅速转移攻击方向,使敌人来不及判断蒙古人的动向,从而掩盖了自己的战略意图。而且蒙古人没有后勤辎重部队,这一点直到第三次蒙古西征才得以改变。蒙古人的军队中,每个蒙古骑兵都有很多匹马,至少有四、五匹,最多有十八匹,在长途奔袭的远程进攻中,马歇人不歇,蒙古骑兵随时换马继续作战。由于大部分蒙古战马都是母马,所以蒙古骑兵在奔袭中只取一些马奶冲击,也随身携带一部分肉干和乳酪,有时甚至只喝一些马血,一如欧洲人的记录,“蒙古人生吃各种肉类,喝浑浊不堪的泥水”,其他的补给全部由战争过程中的抢夺得来,蒙古骑兵进攻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地区都来不及进行坚壁清野。正因为蒙古草原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长期缺乏资源的蒙古人形成了惊人的耐力和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而蒙古马也同样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挑剔食草和水,比任何一种欧洲的战马都能持续不断地跑更远的路。这种闻所未闻的持续不断的机动作战能力是蒙古人的对手无法想象的,很多对手几乎是在一阵旋风和闪电般的攻势下被摧毁了!游牧民族的骑兵作战也是最早的“闪电战”作战模式! 二.蒙古人还拥有一个庞大而严密的情报网 在每次大战之前都会有大量间谍进入即将进攻的地区刺探情报和散布谣言制造恐惧。蒙古的商队在为帝国赚取利润的同时也充当情报员的身份。蒙古军队在远征时候也会向被征服地区的周遍派遣大量骑兵进行侦察性进攻,为以后的远征进行准备。 三.蒙古人同样喜欢利用心理作战的方法。 蒙古人在攻占一个地区之后有可能将一部分战俘放走并驱赶很多难民涌向下一个他们要进攻的地方,让这些难民和战俘向所经过的地区散布恐怖的信息,造成即将被征服地区的恐惧心理和混乱,并消耗当地的粮食储备。在一系列的宣传战中瓦解敌人的抵抗心理。在攻城时候,蒙古人会驱赶被俘的当地人和士兵走在攻城的前列或者强迫他们操纵攻城武器,这样守城的士兵就不得不杀死自己的同胞或者亲人,有时候守军会因为无法忍受杀死自己人而放弃抵抗。这是成吉思汗在进攻中国中原地区之后想出的战术。 四、蒙古人的攻城武器 随着蒙古人逐渐统一草原进入农耕区,更多的城市也进入蒙古人的视野中。蒙古人以前生活的领域从来没有过城市,自然对于什么是城市、城市的作用、城市文化以及如何攻打城市都一无所知。骑兵长于野战但是却不适用于攻城,蒙古人在早期的攻城战中只能以骑兵的弓箭向城墙上的士兵进行打击,或者射出火箭点燃城内的建筑,然后骑兵下马云梯攻城。但是蒙古人的数量有限,在伤亡巨大的攻城战中往往得不偿失,如果总以骑兵下马强行攻城的方式进攻,可能中国还没有打下来,蒙古人就全军覆灭了。而且蒙古人还见识到了守城的金军士兵使用的火药武器的威力,那是女真人从汉族人那里学会的。很快,蒙古人从攻陷的中国城市中征召攻城技师,制造大量的攻城武器。它们包括可以发射巨石和各种燃烧弹的投石机,可以发射火箭的弩炮,用于攻破城门的攻城槌和可以打击城墙上的敌人的、可以活动的攻城塔楼。火药武器也被用于蒙古人的进攻中,“霹雳炮”(一种装有石灰的早期炸弹)、震天雷(装有火药和铁渣的炸弹,也称“铁火

蒙古贞

蒙古贞,是蒙古各部落中一个历史悠久、人数众多的部落。蒙古贞部落早期驻牧于内蒙古河套地区,到明万历年间,迁徙到宣府边外,又于公元17世纪20年代,蒙古贞部落跟随阿刺坦汗之曾孙鄂穆布楚琥尔台吉向东迁移到今辽宁省朝阳、阜新地区定居。因蒙古贞部落在阜新境内人数众多,故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为“蒙古贞”。蒙古贞又被称为玉龙故乡、佛教圣地、契丹摇篮、三丰故里、玛瑙之都,蒙古贞又被誉为“蒙古民歌的海洋”、“蒙古剧的摇篮”、“蒙古舞的故乡”。在这块土地上诞生的蒙古剧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的一片空白,蒙医、蒙药以其丰硕的医学成果和神奇的疗效享誉海内外。 话说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晚春的一天,一支浩浩荡荡的蒙古大军带着家眷从锡林郭勒大草原开向辽西的医巫闾山,为首的将军身材高大魁梧,憨厚淳朴的脸上依然透出几分威严。他叫别里古台,是成吉思汗同父异母的的弟弟,被成吉思汗封为广宁王,是去广宁(今北镇)赴任的。当队伍路过医巫闾山北麓一个丘陵环抱的盆地时,别里古台和他的属民被这里开满黄花的草甸子深深吸引住了,就叫此地为“细河塔拉”(开满黄花的草甸子)。细河塔拉也就是阜新盆地。后来别里古台的一部分属民就在细河塔拉驻

牧下来。这部分属民由于是跟随别里古台这位“汗阿巴嘎”(汗,皇帝;阿巴嘎,叔叔)即皇叔而来,因此被称为“阿巴嘎那日”,也就是“叔叔们”。“阿巴嘎那日”也就成为他们的姓氏,后来简化为“安”(安、阿谐音)。据《阜新市少数民族志》记载,他们是最早定居在阜新地区的蒙古人。他们和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蒙古人有着深厚渊源的血缘关系。 传说苍狼和白鹿是蒙古人的祖先。《蒙古秘史》开篇就有:“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贴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一同过腾汲思海至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始祖。其实,“苍狼”和“白鹿”都是人名。“苍狼”和“白鹿”在蒙古语中分别读为“孛儿贴赤那”和“豁埃马兰勒”,汉译《蒙古秘史》时把“孛儿贴赤那”和“豁埃马兰勒”译成“苍狼”和“白鹿”了。苍狼和白鹿也是蒙古人的图腾。 在蒙古民族族源的问题上,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夷族东胡一支。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

蒙古统一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蒙古统一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本文导读:攻灭西辽 金泰和四年(1204年),乃蛮灭亡后,太阳汗之子屈出律(也称古失鲁克)率少数部众与篾儿乞部残部逃至西辽。西辽国,也称哈剌契丹国,是辽宗王耶律大石于金天会二年(1124年)二月所建,其都城八剌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至其孙直鲁古(也称直鲁克)继位,怠于政事。屈出律投奔西辽,帝直鲁古可怜其父死国亡,遂留他下来。屈出律见直鲁古年老怠于政事,遂阴谋篡位,先取得信任,当了驸马,尔后至叶密立(今新疆额敏东南)、海押立(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南塔尔迪库尔干东)和别夫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境内,号召反攻复国,乃蛮旧众纷纷来附,实力大增。屈出律乘直鲁古秋天出猎之机,以伏兵8000将其擒获,表面上尊直鲁古为太上皇,屈出律当了西辽皇帝。 元太祖十年(1215年),成吉思汗攻占金朝中都(今北京)后,得知屈出律逃至西辽并篡位,篾儿乞部也附属于他,聚集兵力图反攻复国。为解除后顾之忧,成吉思汗回蒙古本土后,于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派哲别将军率2万骑兵西征屈出律。派长皇子术赤和速不台率兵2万消灭篾儿乞部残部。

哲别采取政治瓦解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方略。兵至垂河(今吉尔吉斯斯坦之楚河),屈出律闻风而逃。哲别向西辽广泛宣传信教自由,开放被封清真寺,反复申明,蒙古军只抓屈出律,不要任何东西。伊斯兰教徒纷纷起义,蒙古军所到之处,伊斯兰教徒们消灭守军,大开城门欢迎。哲别宣布不抢、不烧、不杀三不政策,军纪严明。都城八剌沙衮及岭北诸城均不战而下。次年,哲别进军岭南。屈出律企图与哲别军在可失合儿(今新疆喀什市北)决战,但西辽军士气已衰,伊斯兰教徒拒绝战斗。哲别军未至,屈出律即弃可失合儿西逃,从者仅三人,沿途居民无容纳者。哲别紧追不舍,并悬赏缉拿屈出律。 屈出律逃入巴达哈伤境(今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交界一

西方人眼中的成吉思汗

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7月/9日/第F24版 品位 西方人眼中的成吉思汗 见习记者刘书艳 800年前,成吉思汗带领他的帝国从森林走向草原,从草原走向世界,在与其子孙的征伐下,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建立了3000余万平方公里的欧亚大帝国。800年来,在蒙古的草原上,他的子孙们的祭祀活动从不曾间断过。成吉思汗陵位于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尔草原上,这里牧草腾碧浪,羊群卷雪花。蓝天绿草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肃然伫立,在外人眼里,这些祭祀宫帐不过是些白色的毡包,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遗物,对蒙古民族而言,它们却是成吉思汗灵魂的象征。 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寒及族曾祖俺巴孩等都曾是蒙古部的显赫人物或首领,其父也速该有拔都(勇士)称号。时漠北高原有百余部落,互相攻战。铁木真降生时,适逢其父在作战中俘获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故取此名为纪念此战之功。 铁木真9岁时,其父被塔塔儿部人毒死,部众离散,随寡母月伦艰难度日,曾被其他部落捉获,险些遇害,凭其机敏逃脱。后依附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脱里(后称王汗),并尊之为父,得以收聚其父旧部,又与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结为安答(义兄弟),逐步发展势力。 金大定末年,铁木真移营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上游,独立建帐,广结盟友,选贤任能,宽厚待人,吸引了许多蒙古部众和乞颜氏贵族来投靠,被推为可汗。因铁木真善于争取人心,致札木合部众纷纷叛附,壮大了力量。至成吉思汗元年(公元1206年),蒙古高原百余个大小部落先后败亡,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和蒙古五大部均统一在铁木真的旗帜下。成吉思汗立国后,势力益盛,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 经过二十余年的蒙夏战争,屡创夏军主力,迫西夏国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顺利南下攻金。六年,亲率大军进攻金朝,开始了为时24年的蒙金战争。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指挥攻金战争,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备西征。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国杀蒙古商人和使者为由,以军事扩张和掳掠财物为目的,亲率大军约20万分路西征。 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终在西征途中病逝,年66岁。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帝王相比,成吉思汗似乎是一位最为全球化的人物。 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利斯特学院的人类学教授杰克?威泽弗德近年写了《成吉思汗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一书,他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成吉思汗的成就都挑战了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他的成功之处或许就在于他所谓“野蛮”,犹如美国不是由富商和种植园主缔造的一样。几乎所有被蒙古人征服的国家,最初都曾饱受野蛮征服带来的破坏和惊恐,但在文化交流、贸易以及文明进步方面,很快地就产生一种空前的上升态势,欧洲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由于蒙古人的影响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生了改变”。 在长期的征服过程中,成吉思汗的目标也由早先的掠夺慢慢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建立世界统一帝国的使命感。成吉思汗告诉其子孙,他最重要的教训就是战胜一支军队不等于征服一个国家,你只能通过赢得民心的方式来征服。在威氏的笔下,成吉思汗最终认可了文明世界的价值体系。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谈到成吉思汗时说:“游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类伟大的文化。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庞大的蒙古帝国。他所建立的政权和法律,至今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仍然有积极意义。” 蒙古帝国通过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快速骑兵的闪击战和包围战,使得蒙古帝国的疆土在几十年

蒙古帝国时代西方对中国的认识_张西平

蒙古帝国时代西方对中国的认识 □张西平 当1206年铁木真被蒙古王公大会推为成吉思汗后,在欧亚大陆之间,一个马背上的草原帝国迅速崛起。随着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正式建立,中国和西方的交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畅通阶段。中国和欧洲之间所横亘的无际的沙漠和绵延的群山再也挡不住响着驼铃的商队,驿站的建立更是为中西交通提供了稳定的条件。“正是在蒙古时代,中国才第一次真正为欧洲所了解。” 柏郎嘉宾的《蒙古史》 (L’Yatoria Mongslorum) 约翰?柏郎嘉宾(Jean PlanoCarpin),意大利的神甫。在蒙古的铁骑横扫东欧以后,1245年他奉英诺森(Innocent)教宗之命出使蒙古,试图了解蒙古的军事动向,修复蒙古帝国和欧洲的关系,以消解笼罩在欧洲人心中的对蒙古人的恐惧与惊慌。经过长途跋涉,身体略胖且年事已高的柏郎嘉宾奇迹般地到达了蒙古帝国的心脏哈剌和林(Karakorum),并参加了 贵由(Güyük )大汗的登基典礼,在递交了教宗的书信后,于1247年返回法国的里昂。 柏郎嘉宾返回欧洲后所写的《蒙古史》是当时欧洲第一部关于蒙古人的著作,他在对东方和中国介绍的“可靠性和明确程度方面,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是首屈一指和无可媲美的”。这本书之所以被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在以下两点: 第一,实地考察,材料翔实。柏郎嘉宾在蒙古帝国生活了三年多,书中的记载绝大多数是他亲眼所见,即便是一些有关蒙古和中国的历史情况,也都是那些多年生活在蒙古的西方人告诉他的,如乌克兰人、法兰西人等,可信度很大。《蒙古史》的这一特点,使它和以往西方的那种口头相传的游记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第二,态度公允,评价客观。虽然柏郎嘉宾是一位方济格会的传教士,但他在这本书中“并没有以一位传教士的精神面貌来介绍蒙古人”,他也“没有为读者们提供一些过分臃肿的教

成吉思汗的一生辉煌

成吉思汗一生的功德 姓名:张生亮 学院:能环学院班级:11-给水排水工程-2班学号:1162108207 摘要: 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施展雄才大略,依靠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谋士,利用骑兵优势,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业绩。他善于治军,创建和统帅的蒙古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既善野战,又能攻坚。在众敌面前,善于利用矛盾,联此击彼,各个击破;在战法上,善于扬长避短,巧施诈术,避实击虚,多路出击,迂回突袭,速战速决。重视以战养战。其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功德、成功、军事思想、思想家。 正文: 他,是一代天骄,由草原牧人而一跃成为“世界皇帝”;他是蒙古草原诞生的一位震惊世界的战神,他的铁蹄如飓风一般席卷中亚及东部欧洲,他和继任者、子孙后代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强大的蒙古帝国。这是一个人间的奇迹,秦皇汉武难于比肩,亚历山大、拿破仑亦不足匹配,其神功伟业、辉煌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不仅统一了蒙古高原,建立了蒙古国,缔造了蒙古民族,而且对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同时对欧亚许多国家和民族发生过巨大影响,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政治变革,对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成吉思汗无疑是蒙古民族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世界上公认的千年第一伟人,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文韬武略、丰功伟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十三世纪,蒙古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或部落联盟。各部落互不统属,奴隶主贵族们为了掠夺邻部的人口、牲畜、财物,为了争霸草原,为了彼此间复仇或由于金朝统治者的挑拨,长时期无休止进行战争,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使蒙古高原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社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不仅与宋朝相比文化、经济显得相当落后,即便与西夏、金游牧族相比,亦显得落后。草原各部落无论奴隶主还是奴隶和牧民十分渴望草原上能出现一位英雄,带领他们走向统一,走向强盛。早日摆脱金朝的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由自己当草原主人,过安居乐业的生活。 成吉思汗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顺应广大牧民的意愿及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团聚起越来越多的部众,兼并了众多分散的、各自为政、互相敌对的部落。使这些分散孤立的,发展不平衡的部落日益冲破狭隘闭塞的状态,缓慢的走向统一,建立了蒙古国。成吉思汗前后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大战六次,小战几十次。终于1206年统一蒙古高原诸部落,称汗。 成吉思汗是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在建立蒙古国后: (一)建立了政治军事合一的“领户分封制”,把高原原有部落组织打散,按千户制编组为军事、行政、生产组织合一的各千户,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有各级军事封建领主层层统治的早期封建国家。 (二)是扩建护卫军(怯薜)。由于怯薜担负保卫可汗、为可汗服务、代表

蒙古族饮食习俗概览

蒙古族饮食习俗概览 【摘要】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关键词】 蒙古族传统现代饮食习俗面食肉食奶食茶食 蒙古民族饮食讲究,品种多样。传统饮食以奶食、肉食为主,粮食为辅;现在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大为增加。牧区中奶食、肉食和粮食差不多"三分天下"。半农半牧区以粮为主,肉乳为辅,农业区中肉乳所占的比例相对要少得多。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一套制作和保存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这些食品既有营养又有不同的味道。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料。 奶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汉语的意思就是"白色食品"。是用马、牛、羊和骆驼的天然纯奶制成的,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称为"百食之长",无论居家餐饮、宴宾待客,还是敬奉祖先神灵,都是不可缺少的。 炒米、奶茶以及奶油、奶皮、奶酪和酸奶子等是蒙古族牧民最有特色的日常食品。当然还有著名的手扒肉和全羊席等。蒙古民族颇注重饮食的文化气氛,歌舞常伴,隆重场合还要朗诵专门的祝词或赞歌。大部分蒙古人都能饮酒,以白酒为主,至于啤酒,则多是"牛饮"了,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马奶酒味道醇香,清凉解渴,是牧民款待贵客的最佳冷饮。尤其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如果你到草原做客,需要特别提

成吉思汗简介

成吉思汗简介 成吉思汗是蒙古开国君主,古代蒙古民族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他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诸部落后,进而征服了半个世界,创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蒙古大帝国。他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善于运用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他知人善任,曾起用一大批杰出的军事、政治人才。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对蒙古民族的形成有巨大意义;攻金灭夏,为全中国一统王朝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建立横跨亚欧的大帝国,打开了东西方的大通道,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1162年出生于蒙古部贵族世家,父也速该,母斡额仑。铁木真九岁时,父遭世敌下毒身亡,少年时代经历艰难坎坷,炼铸了他坚毅勇敢的性格。 当时,蒙古高原部落林立,蒙古人、塔塔儿人、克烈人、乃蛮人、篾儿乞人、斡亦剌人相互攻战杀伐不息。铁木真依靠亡父的盟友收集旧部,在十二世纪八十年代建立了斡耳朵,称汗。历经多年征战,铁木真先后消灭了塔塔儿、篾儿乞、克烈、乃蛮等部。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建大蒙古国,即大汗位,号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将整个蒙古国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并建万人怯薛军,作为政权的武力支柱。设断事官,掌管行政司法事务。他在全国推行维吾尔体蒙古文,使之成为本民族的文字。在成吉思汗的统治下,蒙古高原各部落之间界限逐步消泯,蒙古民族共同体开始形成。成吉思汗即位后,先后向西夏、西辽、金朝用兵。1215年蒙古军占领金中都。1218年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 1219年至1224年间成吉思汗大举进攻花剌子模,征服了亚欧大片领土,先后建立四大汗国。 1225年秋,经过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将木华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顾64岁高龄,坚持亲征西夏。途中围猎受伤,高烧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盘山休养,留下了三条着名的遗嘱。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附近的清水县。

[转贴]一个最真实的外蒙古还有可怕的外蒙古人

[转贴]一个最真实的外蒙古,还有可怕的外蒙古人 一个最真实的外蒙古,还有可怕的外蒙古人!在蒙古多年,这些是我感觉朋友们最常问起的问题,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底下留言。蒙古国地广人稀到什么程度?蒙古人常说蒙古国7成以上的地方是无人区,起码5成的地方人类从来没有涉足过。蒙古国东部大草原的腹地有三个县matad、erdentsagaan、halh gol,这三个县的面积+起来大概有个河南省那么大,但是人口只有不到7000,他们大部分还都生活在苏木所在地,再往下走基本上就是一望无际的无人大草原了,那里的草原就像被尺子拉出来的一样,那么平整和辽阔,据说有一个司机在那开车赶路时睡着了,睡着了以后还踩着油门,等几个小时醒了以后车还在走着.... 听说蒙古国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我想说更多的时候是地狱,你真的会很容易死在野外的。在蒙古国进行户外探险需要注意什么?除了夏天基本不要考虑出去,在这里5月份也可以冻死人。而且这里的狼和狗熊之多绝对会超乎你的想象,所以防身物品必须一应俱全。还有就是在蒙古国开车旅游一般走到当地的苏木所在地就不要再往下开车了。首先再往下一般连自然路也没有了,你总不想在蒙古的野外出现诸如爆胎之类的事故吧?之后的旅程往往骑马要比坐车安全快捷,一是蒙古国的路况极其糟糕,二是这里大部分可玩的地方都在

山区。在蒙古国不能吃什么?永远不要跟着蒙古人吃旱獭子。外国人因没有抵抗力而患上鼠疫病故的事情太多了。我想穿越大戈壁!蒙古人是这世界上最能适应极端自然条件的族群之一,但即使如此绝大部分戈壁蒙古人也只不过生活在大戈壁的边缘地区,而不是腹地。要知道大戈壁里到处都是想征服它而留下的骷髅架子。听说蒙古人滥交!蒙古的年轻人的确普遍滥交,但你是不会傻到去那么做的。我要非要滥交呢?你会死的很惨。但如果你是留学生,恭喜你~相信我这里是全世界最容易把到金发妹的地方,而且她们都很寂寞。但蒙古女孩老勾引我,我也是个有血有肉男人啊~ 到时候你会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割掉自己的JJ。蒙古国早婚早孕很普遍?我们班18个女生,其中将近3\\1毕业前结了婚,有3个生了BABY。蒙古国的人口增长超快?蒙古国的第一复产院因为没有足够的床位,致使很多孕妇在走廊里生BABY。蒙古国号称是一个很年轻的国度?蒙古国将近一半的人口都是未成年人,走在UB大街上很少能看到中年以上的人。蒙古国是一个女多男少的国家?因为蒙古家庭通常会把男孩送出国(相当普遍),而把女孩儿基本都留在国内,因此流传说UB16-35岁之间的男女比例接近1\\3。蒙古家家都有车?对,不过大部分是从欧美市场淘汰下来的二手车。这样说吧,UB市民拥有新车的比例大概相当于北京市民所拥有的私家车比例,而北京拥有自行车的市民比

蒙古的征服战争

第二章蒙古的征服战争 第一节灭夏与灭金的战争 一、蒙古军事力量的强盛 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为首的大蒙古国的统治层,把掠夺财富看成最光荣的事业。漠北统一以后,蒙古备部的人口和牧地已按照等级分配完毕,不能再互相掠夺了。于尼富饶的邻国就成为他们继续进行掠夺战争的目标。成吉思汗对他的部下说:“男子最大之乐色在于压服乱众和战胜敌人,将其根绝夺取其所有的一切,迫使其结发之妻痛哭,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妄以侍寝席”①(《史集》俄译本第一卷第二册,页二六五)。他把所有国家都看成黄全家族可以占有的财富,勉励他的儿子们:‘天下土地J。大,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占领国土”②。这种强烈的掠夺欲望,是蒙古国统治者不断进行对外战争的根本原因。 戍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兵力有很大增加。据《元朝秘史》,除所到九十五千户那颜的军队外,还有一万最精锐的护卫军,总数超过十万人。按照拉施都丁的说法(据说是根据栽在《金册》的可信资料),成吉思汗军队的总数是十二万九千人⑤,包括中军——成古思扦个人的千户——一千,布贸军三万八千,左翼军六万二千人,分授子弟的军队二万八千人。 蒙古军出征远国时,多挠妻军畜产尽室而行,十三四岁的小孩经过几年行军,就氏成可以参加打仗的战土①。因此实际兵力无疑超过了上述数字。 在征服诸围过程中,蒙占园的兵力又不断得到扩充。契丹、汉、畏冗儿、哈刺曾等各族军队被金发从征的,为数不少⑧。利用中原地区的先进武器和光进技术更增强了蒙古军的战斗威力。如营制鸣细的刘仲执善造攻城之具的郭侃、石天应,善这火石炮的薛塔刺海和张荣父子氓被控罗到部T,在东征西讨中起了很大作用。金哀宗论“蒙古所以常取胜者,侍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这确是事实。 文称成吉思汗“深沉有人略,用兵如神”由。他在统一摸北的战争中,·已经表现了善于使用将领、驾驭军队的才能和一往无前、不惜一切代价克敌制胜的坚韧精神。精锐的蒙古铁瞅在他的统串下,成为威胁各民族生存的可怕力量。 但是,蒙古的武力也并非是无故于天下的。他们打西励前后用了二十二年,灭金用了二十三年,灭南宋的战争/竞长达四十四年之久。只是由于当时各国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内部矛启重重i国势衰弱,才终于被一一征服。 二、六征西夏 党项贵族建立的西夏政权①,在宋辽、宋金相继南北对峙的形势下,维持着西北一隅的割据局面。西夏的疆域自元吴建国时即已“东距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控大汉”。都城兴庆府(即兴州,今宁夏银川市)内阻黄河,外有贺兰山为屏障。濒河诸州自古挠淄派之釉庸来、汉源等大小渠道七十余蜘可溉田九万余顷⑦;河西走廊诸州也适于耕种。河套及河外阴山、河西凉灿黑水(古弱水)一带则宜育队历来有“谅州畜牧甲天下”的说法。因此境土虽不甚大,尚可耕牧立国。西夏拥有军兵六、七十万②,加上“襟心带河”贼利地肠足以抗涝邻绝大国,与宋和辽、金成鼎立之势。西易统治者利用宋凰末金的矛底既对双方都称S9又时面联此击泣或联彼击此,从中获札所谓“佰乡无撤视三国之势强弱以为异同焉”①。以此在南北两大国的相争中保有自身的特殊地位。’,由予境内党项、汉、但饿吐苗、塔塔4达但)等族人民故劳动,西夏绷海得到相当发屈。史麻“其地饶五谷”;畜牧业尤以盛产骆驼葛名l苇马亦势手工业主要有织毡、兵器。陶瓷b印励等行业,骆驼毛织成的毡毯质地优良,马可波罗曾誉之为世界最美、最好之毡,是西夏用于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党项贵族的汉化程度颇高,西复文化十分繁荣。但是,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的同时,以党项贵族为首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世禄之家悉以奢侈极高”,又朝佛教,到处兴建寺庙,糜费财物,更加重了对各族人民的剥削。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又不时发生。大抵自十二世纪中期以后,西夏国势就渐趋

成吉思汗一生的主要活动

成吉思汗一生的主要活动 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206年以前,主要活动是统一漠北各部族,建立大蒙古国;1207年起,主要活动是南进,进行统一中国北部的战争;1219年以后,主要的活动则是西征,建立横跨欧亚大帝国。因而,成吉思汗一生的活动,涉及到蒙古族,涉及到中国,也涉及到世界。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也是从这几个方面所体现。(一)成吉思汗在蒙古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因为有了成吉思汗,蒙古民族才得以形成,蒙古社会才得以发展。成吉思汗对蒙古历史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统一蒙古诸部成吉思汗出生的年代,在广阔的蒙古高原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其中,除以克鲁伦、鄂嫩、土拉三河发源处为根据地的蒙古诸部以外,比较强大的还有蒙古部东方呼伦、贝尔两湖及额尔古纳河一带以塔塔儿为首的诸部;土拉河流域的克烈诸部;色楞格河下游的蔑儿乞诸部;西方阿尔泰山地区的乃蛮部,以及南方的汪古部等。这些部落的首领们,为了掠夺邻部的财富和奴婢,为了复仇或者由于金朝统治者的挑拨,长时期进行着相斗、撕杀。无休止的部落战争,在蒙古高原夺去了不知多少平民百姓的生命,妨害了生产的发展。同时也给了南方的金朝统治者在草原上任意屠杀和掠夺民众的机会。所以说,成吉思汗出现以前,蒙古高原没有统一的首领,各部落居住分散,互不相联合,他们之间进行着不断的战争和敌对行动。广大的民众处在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中,遭受了很大的灾难。当时,蒙古高原各部落民众渴望和平安宁,制止抢掠和残杀,渴望有一个部落或有一位英雄人物完成这一使命。成吉思汗就是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伟人。成吉思汗童年的艰难生活,使他从小树立了勇往直前的奋斗意志。成吉思汗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奋发而起,以惊人的胆略、恢宏的气度、百折不挠的精神顽强奋斗,将众多的部落聚集在自己的旗帜下。最后,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结束了蒙古高原部落之间争雄相斗的混乱状态。原来散漫的,互相敌对的部落统一起来,结成一个坚固的、纪律森严的国家。从此,给蒙古社会以秩序和安宁,为蒙古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推动蒙古民族的形成蒙古高原在成吉思汗兴起以前有大大小小部落一百之多,并处在分立状态。而蒙古只不过是其中外界几乎无人知道的,没有什么影响的一部。这些众多的部落没有共同的名称,也不是完全共同的语言。在诸部互相撕杀的情况下,当然也很难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在一个地区生存的这些部落,虽然由于相互接近,这几方面的共同性也在萌芽,客观的形势和人民的要求也推动着这些共同性的形成,但政治上的分裂始终是个大的障碍。大蒙古国建立后,广大的蒙古地区在一个政权的统治下,结束了以前分裂混战的局面。千户、百户的编制,使各个分散的部落有机会互相接近,一些部落的界限干脆被打破了,成为新的行政体制之下共同生活、共事的人们。在成吉思汗统帅下的军队里,更是成为共命运的共同体。蒙古文字的使用,不但便于推行政令和提高文化,也使得蒙古语逐渐成为诸部族通用语言和共同语言。蒙古,从此不再是一个部落的名称,而成了由多部落组成的一个共同民族的名称。这样,蒙古民族共同体真正形成。3、提高了蒙古社会生产力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前,蒙古高原正处在氏族社会时期或从氏族社会时期向文明时期过渡的剧烈变乱时代。蒙古社会的生产力,显然很落后,但受中原地区以及西域的影响,有一定发展。当时,与中原地区和西域已有一些商业交换关系。但无休止的战争和部落相互抢劫掳夺,妨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蒙古社会内部的战争停止,社会秩序稳定,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蒙古的“第三邻国”战略

蒙古的“第三邻国”战略 在所有联盟战略中,最常见、最本能的做法是联弱遏强。从《三国演义》到欧洲传统的“均势外交”,再到各种“三角关系”等等,莫不如此。但能玩转“三角关系”的前提是自身的力量要够一定层级。要在战略天平上玩四两拨千斤,至少要有四两的分量。因此,不是谁都有条件实施联盟战略的。蒙古是夹在中俄两强之间力量非常小的国家,但蒙古确实在实施一个“第三邻国”战略。蒙古联盟战略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安全与发展,更会对中国造成很大影响。中国当然要尊重蒙古的战略选择,但又要注意“第三邻国”战略的发展方向,不使蒙古成为任何一个外部力量遏制中国的跳板和基地。 寻找“第三邻国” 蒙古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两个邻国。与这两个国家比起来,蒙古的力量非常小。从人口看,中俄都是用亿来衡量的,而蒙古全国人口不到300万;从国土面积看,蒙古还不到俄罗斯的十分之一;从经济总量上看,中俄的GDP都以万亿美元来算,而蒙古只是几十亿;从军队规模看,中俄军队都以百万计,而蒙古常备军不到1万人。这样一个小国被中俄两个大国紧紧包围,疑惧感必然很强。同时,只有两个邻国让蒙古的对外选择很少——在市场上,选择少意味着你基本上无权挑选质量和价格,在国际社会同样如此。因此,蒙古寻找中俄之外的支点几乎是出于小国生存的本能。 更重要的是,中俄两国在历史和文化上都对蒙古有着太多影响,这使蒙古对自己能否有独立于中俄之外的自身存在非常敏感。 仅仅100年前,蒙古还是中国的一部分。当年,强大的蒙古帝国远征到欧洲,后代散落于世界各地。但全世界1000万左右蒙古人中的六成在中国,其中居住在紧邻蒙古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就有400多万,比蒙古还多。随着中国的发展,这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蒙古要摆脱这种吸引,必然要寻找一股外来力量加以平衡。 俄罗斯对蒙古的影响在近代以来大于中国。蒙古当年“自治”的背后,就有沙俄的巨大作用。蒙古后来独立乃至国家体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模式,都因为背靠苏联。上世纪40年代,蒙古甚至废除蒙古帝国兴盛时期创立的传统文字,改用俄语字母创立新蒙文。不仅如此,蒙古儿童从小学起就学俄语。冷战时期,蒙古从意识形态到经济社会各方面运行,都深深地刻着苏联痕迹。苏联解体以来,蒙古力求转型。摆脱苏俄痕迹在蒙古成为与摆脱中国吸引同样重要的问题。 从冷战结束起,蒙古就提出了“第三邻国”的说法。蒙古领导人当时的解释是“一口锅支在地上,两块石头是撑不起来的,必须要有第三个支点。”二十多年来,“第三邻国”的内涵在变化、领域在拓展。“第三邻国”从美国、西欧等大国发展到所有向蒙古提供援助的国家,如日本、韩国、印度。甚至进一步发展到多边组织。蒙古与“第三邻国”的关系也不仅限于传统的军事、政治内容,而是全面扩大到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 谁是“第三邻国” “第三邻国”具体是谁呢?这对蒙古很重要,对中国更重要。最初,蒙古自以为应该是美国,外界也多这样认为。但后来蒙古把密切联系的触角发展到日本、印度、北约,甚至伊朗等反美国家。 美国 2012年夏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蒙古,她在演讲中自称:美国是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希望进一步扩大双边合作。但她的讲话除了称赞蒙古是“亚洲民主的典范”外,对实际事务触及的仅是希望加强教育和公民往来,可谓虚多实少。军事方面,蒙古与美国在2003年举行第一次“可汗探索”双边军演。2006年以来,“可汗探索”演习扩展为多国维和军演。截至目前,共有15个国家的6050名军人参加过军演。表面看,这是一个美国

日本如何击败蒙古第一次东征

日本如何击败蒙古第一次东征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马可·波罗行纪》“(日本)其地多山水,无耕桑之利,得其地不加富,得其人不可役。况舟师渡海,海风无期,祸害莫测。是谓以有穷之民力,填无穷之巨壑也。”——1272年,赵良弼给蒙古皇帝忽必烈的奏折*** 1281年7月,在九州的博多海滩,一名叫吴万五的士兵正努力从齐腰深的水里爬上来——作为范文虎将军麾下的一名水手,他不久前刚接受征召,并被派往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他此前听过的最大声响,也许就是新年燃放爆竹时的噼啪声,但现在,爆炸和厮杀却回荡在他的耳际,更令他感到担忧的是,战况僵持了超过半个月,但胜利却一直遥遥无期,他们甚至无法突破前方200步的一道堤坝,正是从这道堤坝上,敌人不断抛洒出致命的箭雨。然而,此时此刻,无论海水中的普通士兵,还是舰船上的最高统帅,都还没有想到——地狱之门已经打开,他们的伤亡之高昂、结局之悲惨,都将超过7年前那场令官方讳莫如深的远征,而驱使他们赴死的不是别人,正是被后人尊称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的忽必烈。“黄金之国”按照宫廷画家的描绘,自从1260年即位以来,忽必烈的形象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他一直戴着巨大的圆形头巾,身穿一

件白色的蒙古长袍,他的身材魁梧壮硕,黝黑的脸色使得他不怒自威。他擅长凭借慷慨大方和装腔作势聚拢人心,但同时,他也知道,维护权威的手段只有一个——这就是依靠武力。对于这位蒙古皇帝来说,幸运的是,从即位之日起,他就不用为这个问题担心。忽必烈像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良的武器,忽必烈的蒙古大军是当时最强悍的的部队。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他们创造了空前的战术,其精髓是速度和突然性:他们既能迅速冲到敌军面前,如暴雨般地四处放箭;也会选择从四面八方突袭敌人,同时又设法避免同对方短兵相接,然而遗憾的是,作为一个内陆游牧民族,蒙古人几乎没有任何航海技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大多来自传说和神话,而其中的一个神话恰恰是,成为其它民族的主宰,是蒙古人注定的命运。成吉思汗时期,一位蒙古游牧民的发式、装束和武器,其中最左侧就是令欧洲人惊骇的复合弓,其尺寸虽然不大,却能产生上百磅的拉力然而,假如知道世界是如此广阔,蒙古人肯定不会如此鲁莽地踏上征服之路,但这种原始的冲动是如此强烈,让他们像旋风般到处扫荡,陆续击败了中国北方的农耕民族。在此期间,他们先是残杀了其中的一部分,接着又将另一部分改造为臣属和仆从,而这些民族掌握的地理信息,也被提悉数供给了成吉思汗的后裔,让他们知道了那些闻所未闻的土地。尽管如此,其中依旧有个问题——这些地理信息许多彼此矛盾,对日本的描述尤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