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精淀粉加工工厂设计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论文

马铃薯精淀粉加工工厂设计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论文
马铃薯精淀粉加工工厂设计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论文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甘肃省马铃薯精淀粉加工工厂设计

目录

1 总论 (1)

1.1 概述 (1)

1.2 设计范围 (2)

1.3 市场分析 (3)

1.3.1 原料市场分析 (3)

1.3.2 产品市场分析 (3)

2 平面布置与设计 (4)

2.1 厂址选择 (4)

2.2 总平面布置设计 (5)

2.2.1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5)

2.2.2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6)

2.3 车间平面布置设计 (6)

2.3.1 车间设计 (6)

2.3.2 车间平面布置原则 (7)

3 工艺论证与设计 (8)

3.1 原料相关收购指标 (8)

3.2 产品方案与产量确定 (8)

3.2.1 产品方案 (8)

3.2.2 产量确定 (9)

3.3 生产工艺流程及论证 (9)

3.3.1 工艺流程图 (9)

3.3.2 工艺论证和说明 (11)

3.4 产品原辅材料消耗—物料衡算 (13)

3.5 设备选型 (14)

3.5.1 设备选型的依据 (14)

3.5.2 设备选型及清单 (15)

3.6 车间劳动力计算 (16)

4 公用系统和辅助部门设计 (17)

4.1 公用系统设计 (17)

4.1.1 管路设计 (17)

4.1.2 管路安装 (18)

4.1.3 供电系统 (18)

4.2 辅助部门设计 (19)

4.2.1 库房设计 (19)

4.2.2 检验室设计 (19)

5 卫生、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19)

5.1 工厂环境卫生 (20)

5.2 车间设备、环境卫生 (20)

5.3 个人卫生 (20)

5.4 废渣、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 (21)

5.4.1 废渣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21)

5.4.2 废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21)

6 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22)

6.1 投资指标 (22)

6.2 年经营费用(生产成本)指标 (23)

6.3 利润、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计算 (23)

6.4 盈亏平衡点分析 (25)

6.5 经营安全率(η)分析 (26)

6.6 综合评价 (26)

7 结论 (27)

甘肃省马铃薯精淀粉加工工厂设计

1 总论

1.1 概述

马铃薯源于南美安第斯山区高海拔地区,500年前引入欧洲,400年前由欧洲引入中国。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栽培作物之一,目前国际上种植马铃薯的国家达148个,种植面积约2000万hm2,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居第4位,总产量在3亿t以上。马铃薯栽培面积欧洲最大,世界上1O个马铃薯主产国有8个在欧洲,其次是亚洲。近3O年来,马铃薯产量增长114%,禾谷类增长70%,马铃薯的产量增长速度高于其它作物。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据2007年农业经济统计,全国种植面积 443万hm2.约占世界的25%,年产量6479万t,约占世界的19%,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马铃薯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及西南部分山区。主要种植省区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及云、贵、川等地。近年年来,甘肃省马铃薯生产有长足的进步。1994年,全省马铃薯产量约70万吨,而到了1999年,仅定西地区马铃薯产量就达到300万吨,增长十分迅速。尽管如此,如果仅从产量看,甘肃省虽然属于国内主要马铃薯产区,但总产量优势并不突出。然而考虑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产业的要求,从马铃薯原料品质角度分析,甘肃省则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点主要得益于甘肃省特定的自然条件。

马铃薯是一种一年生茄科植物,适宜在高寒地区生长。从纬度、海拔、土壤等地理因素看,甘肃省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均适合马铃薯种植。同时,甘肃中西部广大地区高寒、长日照、少雨的气候特征,特别有利于马铃薯淀粉及干物质的积累。而干物质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着马铃薯深加工行业的效益。据专家分析,我国马铃薯淀粉及干物质含量平均水平为13%、19%,而德国、美国这一指标分别为17%——18%和22%——23%。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东北、内蒙主要产区马铃薯淀粉及干物质含量大体在国内平均水平或偏低,西部产区在平均线以下,而我省中西部马铃薯淀粉及干物质含量则接近德国、美国水平,部分地区甚至见到淀粉含量22%——26%的报道。从加工淀粉、全粉的角度看,

干物质含量提高1个百分点,原料消耗即可下降6%——7%,其效益优势不言而喻。宁夏、青海马铃薯产区条件与甘肃大致相同,但种植面积则无法与甘肃省相匹敌。考虑到我国甜菜制糖行业的战略调整,今后河西地区还将有一大批耕地退出甜菜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宁夏马铃薯淀粉生产发展迅速,总体规模已远高于我省,但在原料供应方面出现实际困难因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我省中部静宁;庄浪等地马铃薯产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甘肃省的马铃薯资源优势。

长期以来,甘肃省马铃薯主要用鲜食,除作为产区农民口粮外,大部分作为蔬菜出售。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个体贩运大户,主要也是直接贩运鲜薯;实际上仍停留在直接出售初级原料的水平,马铃薯资源优势并未充分体现。有关专家认为,制约我国马铃薯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传统马铃薯品种问题。随着马铃薯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培育、推广,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将迅速提高。因此,我省马铃薯生产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即使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耕地面积因退耕还林而减少的情况下,马铃薯产量仍可保持较高的水平。此外,我省马铃薯原料收购价格仅相当于欧洲市场的l/3左右,深加工生产成本较低,从而可赋予深加工产品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我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这一新支柱产业的形成,可为我省中西部农民开辟一条新的致富门路。这对改善我省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状况、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设计范围

1.2.1、工艺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全厂总体工艺布局;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主要产品和综合利用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物料计算;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选型及设备清单;车间平面布置;劳动力计算及平衡;水、电、汽、冷、风、暖等用量的估算;管道布置、安装及材料清单;施工说明等等。

1.2.2、工厂非工艺设计包括: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的设计,重点设备设计、论证和计算。

1.2.3、经济效益分析。

1.2.4、综合利用,三废治理和全厂质量管理,

1.3 市场分析

1.3.1 原料市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马铃薯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7年。因解决温饱和调整食物结构需求,马铃薯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419万亩减少到1987年的407万亩,下降2.87%,总产量由235万吨减少到205万吨,下降12.7%。第二阶段1988年至今。受经济效益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影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播种面积由1988年的435万亩提高到2007年的987万亩,增长1倍多,总产量由285万吨提高到1000多万吨,增长近3.5倍。

1.3.2 产品市场分析

(1)、国际市场分析

目前,国际马铃薯淀粉年产量约600多万吨,欧共体国家的量占85%,其中,荷兰阿韦贝公司年产马铃薯淀粉80多万吨,行销全世界,年收入达8亿美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和应用在不断增加,如德国

1982-1983年马铃薯淀粉产量为15万吨,1993-1994年达50万吨,增加了2.3倍,年平均递增11.6%。亚洲是马铃薯淀粉国际市场的重要销售地区,据有关方面分析,中国目前进口马铃薯淀粉20多万吨,日本需要进口15~20万吨,韩国12~16万吨,台湾地区8~10万吨,东盟国家20~30万吨,合计70~100万吨。1996年以前,欧共体国家每出口1吨马铃薯淀粉,补贴50美元;从1998年起,欧共体国家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逐步取消了补贴政策,导致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将趋紧。

(2)、国内市场分析

据有关资料,目前国内马铃薯淀粉年需求量为70多万吨,我国现有淀粉生产5000吨以上规模的厂家只有10家,达到一极品的产量仅5万多吨,约占国内需求总量的7%。通过各种渠道进口20多万吨,国内市场尚缺口40多万吨。目前,缺口部分主要由低挡产品或其它产品替代。

(3)、发展趋势分析

从人均消费淀粉量上看,目前我国只有2.5千克,而欧洲、日本为10千克以上,我国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增长潜力较大。需求总量将进一步增加。从国产马铃薯淀粉的市场竞争力分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马铃薯淀粉的进口税率降低到17%,目前马铃薯淀粉的到岸价为500美元,而国产的价格仅4000~4500元/吨。因此,国产马铃薯淀粉产品,只要保证质量,适销对路,在国内不仅有市场,也是具有竞争力的。

从国际市场上看,我国与日、韩及东南亚国家相邻,具有地缘优势,只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打入这些国家的市场是有可能的。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国际市场的供应趋紧,是我国马铃薯淀粉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较好的时机。

从行业利用上看,发达国家80%的马铃薯淀粉用于医药、纺织、造纸及石油工业等领域,而我国目前90%的马铃薯淀粉是用于食品工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推进,食品工业以外的行业对马铃薯淀粉的使用将不断增加。我国未来马铃薯淀粉市场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平面布置与设计

2.1 厂址选择

按照薯类淀粉厂厂址选择的要求,本设计厂的厂址选择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厂址应设在规划区或者开发区内,以适应当地远近期规划的统一布局,尽量不占用或少占良田,做到节约用地。

(2)、必须考虑厂址的地理位置、原料和水的来源等条件。宜设在原料产地附近的大中城市的郊区,可便于原料、成品、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运输。

(3)、厂区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特别是主车间及仓库的标高更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厂区自然排水坡度最好在0.004~0.008之间。

(4)、所选厂址,要有可靠的地质条件,应避免将工厂设在流沙、淤泥、土崩断裂层上。

(5)、所选厂址附近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没有有害气体,放射性源,粉尘和其他扩散性的污染源。厂址不应选在受污染河流的下游。

(6)、所选厂址面积的大小,应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留有适当的空余

场地,以考虑工厂进一步发展之用。

(7)、所选厂址应有可满足生产需求的供电条件,附近有充足的水源,而且水质应较好。

(8)、厂址最好选择在居民区附近,这样不仅有充足的劳动力来源,还可以减少职工生活福利设施建设。

2.2 总平面布置设计

2.2.1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总平面设计是马铃薯淀粉工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全厂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按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结合用地形条件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建筑群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既便于组织生产,又便于企业管理,本工厂平面布置设计原则有:

(1)、总平面设计应设计计划任务书和城市规划要求,对建筑布局、方位、道路、绿化、环保等进行综合设计。布置必须紧凑合理,做到节约用地,分期建设的工程,应一次布置,分期建设,还应考虑工厂扩建的可能,合理预留发展空地。

(2)、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必须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互相联系比较紧密的车间,仓库可进行合理组合,建成联合厂房,要求物流线路短捷,运输总量最少,尽量避免往返交叉,合理组织人流和货流,相互间影响的车间不要放在同一建筑物里。

(3)、动力设施应接近负荷中心。

(4)、厂区建筑物间距应按有关规划设计。从防火、卫生、防震、防尘、噪音、日照、通风等方面考虑,在符合有关规范的前提下,使建筑物间的距离最小。

(5)、卫生方面的要求

①、生产车间要注意朝向,保证通风良好。

②、生产车间与城市公路有一定的防护区,一般30~50米。

③、厕所应与主车间、仓库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采用水冲式厕所,以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

④、对卫生有不良影响的车间应远离其它车间。 ⑤、生产区和生活区尽量分开。 2.2.2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1)、运输设计。 (2)、管线设计。

(3)、绿化设计及环保设计。 (4)、厂区各部分地形标高的设计。 全厂面积:22500 m 2。 建筑物面积 7400m 2。 露天堆场面积:1400m 2 。 其他建筑面积:1400m 2。

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露天堆场面积)/全厂总面积×100%。

%10022500

1400

7400?+=39%

土地利用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露天堆场面积+辅助工程面积)/全厂总面积×100%。

%10022500

1400

14007400?++=45%

根据食品工厂经验数据。 建筑系数为: 25%~40%。 土地利用系数为:45%~65%。

因此本设计基本符合食品工厂设计要求。 2.3 车间平面布置设计 2.3.1 车间设计

根据马铃薯淀粉生产的工艺要求,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需要以下建筑或构建物。

(1)、原料仓库

原料用于收购的马铃薯原料存放,根据北方马铃薯保存的要求,采用堆藏,并注意库内通风。

(2)、预处理车间

紧邻原料仓库,在更衣室旁,在本车间内时行马铃薯的选料、分级、浸泡、清洗等。

(3)、生产车间

马铃薯淀粉的主加工生产车间。

(4)、成品仓库

根据马铃薯淀粉保存的要求,一般库内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为宜,并注意通风。

(5)、包装车间

宜接近包装材料库和成品仓库,便于包装完毕后直接入库。

(6)、化验室

在办公大楼一侧,用于进行产品的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验。

(7)、更衣室、卫生间

位于进入各个车间的必经之地,分左右男女更衣室,人流和物流分别从不同的通道进入各车间,避免交叉污染。

(8)、配电室、机修车间

(9)、废水处理区

2.3.2 车间平面布置原则

(1)、生产设备要按工艺流程的顺序配置,在保证生产要求、安全及环境卫生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厂房面积与空间。

(2)、全建筑物采取南北朝向,利于通风、采光。

(3)、配电房、锅炉靠近生产车间,减少能源消耗,锅炉房处于生产车间上风向位置。

(4)、全局考虑全厂布置,填平补齐,力求合理、经济。

根据以上原则,对马铃薯淀粉工厂车间进行如下设计。

食品工厂车间厂房采用轻钢结构,轻钢建筑材料重量轻、建设周期短,相

对建筑成本比较低,同时,轻钢结构厂房相对跨度大,对设备在厂房中的布置影响小,框架结构对于不同功能分隔和以后的变更都非常的方便。

主车间物流为南北走向, 人流为东西走向, 因此, 在主厂房北侧设置原辅料仓库, 对原、辅料进行储存。主厂房人流方向为东西走向, 人流经过主厂房一次换鞋、更衣、二次换鞋、消毒池以及风淋间后通过人流通道进入各个生产岗位进行生产。设计中人流路线与物流路线没有交叉,因此能够避免事故和操作失误。

3 工艺论证与设计

3.1、马铃薯原料相关收够指标:

干物质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小应为22.5%;淀粉含量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小应为16%;蛋白含量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大应为2.7%;粗纤维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大应为1.9%;灰分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大应为1.2%。

马铃薯收够加工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①马铃薯应在收获后一个月内加工;

②马铃薯不可受冻;

③马铃薯无发芽;

④lkg马铃薯的个数最多15个;

⑤1kg马铃薯的坏损量不超过4%;

⑥进入工厂的未净化的马铃薯不能含有超过5%泥沙和其它杂质。

3.2 产品方案与产量确定

3.2.1 产品方案

由于马铃薯属于季节性农产品,所以马铃薯淀粉是季节性生产,生产期为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1月,按照年生产100日计算。结合本工厂设计的产量为依据,具体的产品方案见表3-1。

表3-1马铃薯淀粉产品方案设计

名称 规格 产量(吨) 包装方式 备注 优级淀粉 25kg/袋 16000 25kg 牛皮纸袋 一级淀粉 25kg/袋 4000 25kg 牛皮纸袋 著渣饲料 50kg/袋 4000 50kg 饲料用编织袋

3.2.2 产量确定

本设计综合了对原料供应市场、产品需求市场及生产先进性的分析,拟建产量为各1万吨/年的生产线两条。每年总产量为2万吨。

根据设计年产2万吨的生产规模,马铃薯淀粉产量设计情况见表3-2

表3-2马铃薯淀粉产量设计

名称 年产量(吨) 月产量(吨) 日产量(吨) 备注 优级淀粉 16000 4000 160 一级淀粉 4000 1000 40 著渣饲料 4000 1000 40

说明:按生产季节9月到次年的1月计算,生产日每月按25天计,其余时间供设备及厂房维护,全年按100天计。每天3班生产,每天有效生产时间为24小时,每小时设计生产淀粉能力为8.33吨。

班产量的确定:

全年马铃薯生产天数为:100 生产季节按每个工作日生产班数:3 设备不均衡系数取k =0.75 所以班产量计算如下: Q 班=)

(年

100k ?n Q

=

(100375.020000

?=88.9t

3.3 生产工艺流程及论证 3.3.1 工艺流程图

图3-1 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流程

3.3.2 工艺论证和说明

(l)、原料选择和处理

本工艺一般加工挑选后的马铃薯,表面光洁不粘泥土,杂物小于5%,机械及病虫损伤小于3%。原料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2)、清洗输送与清洗

收获的马铃薯存放在原料池中,高压水枪将原料从原料池,缓速冲送到车间内的流送槽中,马铃薯经流送槽水力输送,输送到贮存进料斗中浸泡。在此过程中原料经过冲送水的冲刷和洗涤,大部分附着的泥土和田间带来的杂质已经和原料分离。

通过一组土豆泵将原料无损伤的泵送到下一级工段,经特殊设计的无损伤土豆清洗输送泵即将原料输送到去石机同时又在此对原料进行了洗涤。原料在土豆泵的泵送压力输送下经流送槽平缓输送至比重式去石机,在此石头和其它重物被分离并排出。

物料经过去石机后流送到脱水格栅,在此处混有大量杂质和污物的冲送水和原料被分离,冲送水经排水沟排至水处理池,原料继续通过输送至1级清洗机。

原料在1级滚筒式清洗机中,该滚筒清洗机在低液位下工作,对马铃薯进行彻底清洗。经转鼓的旋转马铃薯块茎相互之间摩擦和碰撞达到洗涤作用,同时从清洗机出口处喂入干净的清洗水水流逆向洗涤原料并从原料为入口处的排水/排渣口排出,清洗机的洗涤工艺为逆流式清洗。

原料经过一级清洗后输送至二级清洗机,此段为滚筒式清洗机,在此对原料二次清洗,同时还可达到提升输送到下一工段的目的,二级清洗水经循环水泵循环使用作为一级清洗机的洗涤水。

清洗工段的清洗水排放至水处理池经过沉降分离去处杂质循环使用作为水力输送工段的输送水。

(3)、原料粉碎

粉碎的目的就是破坏物料的组织结构,使微小的淀粉颗粒能够顺利地从块根中解体分离出来。粉碎的要求在于:

①尽可能的使物料的细胞破裂,释放出更多的游离淀粉颗粒;

②易于分离,并不希望皮渣过细,皮渣过细不利于淀粉与其他成份分离,又增加了分离细渣的难度。

粉碎采用锉磨机粉碎,本工艺采用一台预碎机和一台粉碎机串联联接的两级破碎,能使淀粉充分游离出来,便于粉渣分离。

经细破碎的马铃薯糊浆送入自清过滤器,大于筛网孔径的颗粒从滤芯内排出,返回锉磨机继续破碎,小于筛网孔径的糊浆透过筛网排出。该工序配置自清筛滤器的目的是防止较大颗粒堵塞下道工序的旋流管或影响旋流器的分离效果。

粉碎马铃薯细胞中所含的氢氰酸被释放出来,与空气中的氧起作用,使淀粉色泽发暗,因及时向粉碎的浆料中加入亚硫酸以抑制氧化酶的作用。

(4)、全旋流分离

锉磨后的马铃薯浆液在进入提取单元之前先被活塞泵泵入到除砂单元去除砂粒。

除砂后的马铃薯浆液进入全旋流分离提取单元。该工序是将过滤后的马铃薯糊浆进行渣浆分离、蛋白分离和淀粉洗涤。该工序由1 5级旋流器联接而成,马铃薯糊浆从进入第一级旋流器到全部分离完毕只需2min,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全部完成封闭分离作业,根本没有空气与物料接触的机会,这不仅没有泡沫生成,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淀粉的白度。

(5)、精制

该工序由除砂器和曲筛组成,对全旋流装置分离后的淀粉乳进一步精材处理。其中除砂器主要是清除淀粉乳中的细砂和其它相类似的杂质。经除砂后的淀粉乳泵入曲筛弧面的编织冈筛面上,该筛面拆卸复活且造价很低。曲筛筛面除起到过筛作用外,同时还起到检验全旋流装置工作质量的作用,如果在筛面上有大量泡沫出现,就说明给全旋流装置的供水不足,因而没有把蛋白质分离干净.应在全旋流装置的进水处加大供水量,如果在曲筛筛面上出现大量暮渣堆积,就说明全旋流装置中马铃暮期浆的供给量不足或者供料压力不足,应及时调节这两个因素,直至调整到理想状态为止。

(6)、淀粉乳的脱水与干燥

经过精制的淀粉乳水分含量为50%~60%,不能直接进行干燥,应先经脱水

处理,脱下的水返回淀粉精制工序。脱水后湿淀粉含水40%左右,可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主要是为了便于贮存和运输,经过干燥后的淀粉,水分含量达到标准,即可包装成成品。

(7)、淀粉冷却与过筛包装

淀粉经干燥后,温度较高,为保证淀粉的粘度,需要在干燥后将淀粉迅速降温。冷却后的淀粉进入成品筛,在保证产品细度、产量的前提下进入最后一道包装工序。

(8)、亚硫酸氢钠制备单元

亚硫酸氢钠以38%的浓度添加进工艺过程。这对保持微生物的稳定和减少氧化的影响(淀粉的脱色)是必要的。在混合罐中,亚硫酸氢钠粉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

制备好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用离心泵输送到储罐内,在搅拌器作用下保持溶解状态。一台带有不同喂料头的特殊计量泵把溶液添加到湿加工段的各个添加点。 3.4 产品原辅材料消耗—物料衡算

根据工厂设计规模、产品方案,通过物料平衡计算,可确定单位时间生产过程中主要原辅料的需求量以及水、蒸汽、能源等流量与耗量,据此就可以计算出全年主要物料、 包装材料的采购运输和仓储容量。同时通过物料衡算,还可以根据计算数值经济合理地选择生产设备,并进行车间的工艺布置和各工序劳动力的安排,也是进行经济分析不可缺少的根据。

(1)、原辅料用量及生产成本

根据马铃薯中淀粉含量为17%-18%,淀粉在干物质中含量为83.47%。本工艺淀粉提取率为95%,由此可计算出生产1吨淀粉所需原辅料。

根据用去的原料和所得的成品,即可算出原料消耗定额:

6%

95%5.1711

=??(t 原料/t 成品)

表 3-3马铃薯淀粉生产成本估算(1吨)

名称单价用量金额(元) 备注

马铃薯原料(吨) 600元/吨 6吨 3600元

淀粉用牛皮纸袋(只) 2.5元/只 40只 100元

饲料用编织袋(只) 1元/只 4只 4元

(2)、按工厂设计日产200吨淀粉进行每日物料衡算。

表3-4 日产200吨马铃薯淀粉物料计算

3.5 设备选型

3.5.1 设备选型的依据

物料计算是设备选型的依据,选择设备时要注意四点:

(1)、根据每一品种单位时间(h或min)产量的物料平衡情况和设备生产能力来确定所需设备的台数。

(2)、几个生产中的关键设备,除按实际生产能力所需台数的设备外,还应考虑备用设备。

(3)、以便后道工序的生产能力要略大于前道,不至于生产能力不够,导致物料积压。

(4)、选择设备应考虑下列原则

a、满足工艺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b、应选用较先进,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设备。

c、充分利用原料,能耗少,效率高,体积小,能一机多用。

d、应符合卫生要求,故而多应用不锈钢材料。

e、有合理的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温度、压力和真空度,时间、速度、流量等工艺参数。

3.5.2 设备选型及清单

表3-5 马铃薯淀粉生产主要设备清单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

量金额

(元/

台)

生产厂家备注

流送槽RXC-30 10000×1500×

2000(mm)2

4200 宁波瑞翔机械设备

有限公司

功率:12 Kw

马铃薯水泵YT-TD-200

/300 流量:30m3/h

扬程:30 m

3

2300 淄博博山亚王水泵

功率:11 Kw

去石机YT-CSJ-

4/1200 2000×1400×

1700(mm)

3

26520 天长市亚天机械有

限公司

功率:12 Kw

滚笼清洗机YT-XSJ-30 3500×1500×2

000(mm)2

32500 海阳市田丰机械制

造有限公司

功率:18.5Kw

螺旋输送清洗机LS400 4000×500×80

0(mm)

2

3000 新乡市永清筛分机

械有限公司

功率:7.5 Kw

锉磨机cm840-30 2170×1398×

1190(mm)5

50000 郑州精华实业有限

公司

功率:30 Kw

螺杆渣浆泵ZJB-30 流量:30m3/h

扬程:30 m 5

3200 天长市天福机械配

套厂

功率:11 Kw,

除砂器YT-CSQ-80 1440×1120×

2020(mm)3

3000 天长市亚天机械有

限公司

功率:2.2 Kw

自清过滤器YT-GLQ-100 1000×870×29800 吉林市松花湖实业功率:2.2 Kw

1440(mm)台有限公司

淀粉液储罐JL50 2050(mm)×

4200(mm)4

6800 北京静鑫通茂机械

设备有限公司

功率:2.2 Kw

淀粉泵乳泵MXL80-40 流量:50m3/h

扬程:40m 4

2540 天长市亚天机械有

限公司

功率:11 Kw

全旋流单元YT-XL200/50

0淀粉旋流器10000×500×

1200(mm)

2

180000 天长市亚天机械有

限公司

总功率:15×

11 Kw

脱水单元YT-ZKT-25,

真空泵SK-25 4775×2312×2

213(mm)

2

50000 天长市亚天机械有

限公司

总功率:45 Kw

干燥单元DG-10型淀粉

气流干燥器高度:18m;占

地面积:200m2

1

300000 无锡市能达干燥设

备有限公司

总功率

223.5 Kw。

燃煤蒸汽锅炉DZL20-1.6-A

10722×5508×

8556(mm)

1

150000 菏泽锅炉厂有限公

额定蒸发

量:20t/h;耗

煤量:2.8t/h

GDS高效冷却淀粉筛GDS4×10×

83

2310×2200×

2400(mm)

1

15000 郑州精华实业有限

公司

功率:2.2

Kw

自动称重包装机LCS-DF 1500×1500×

2150(mm)

2

75000 无锡市瑞利技术开

发有限公司

功率:6 Kw

CIP清洗系统QX-1000 3600×1500×1

800(mm)1

28000 廊坊市顶天轻工机

械有限公司

功率:2.2Kw

3.6 车间劳动力计算

(1)、车间直接生产人员

本设计工厂为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工厂,车间直接生产人员定员的计算按各设备、各工段需要的生产人员配备来计算,根据每台设备需要的操作工人人数,运输及辅助工人数来确定各工段的定员人数,总计各工段的人数,即为车间生产工人人数,

(2)、其他

由上所计算的生产人员定员是直接生产人员人数。此外要加上车间的行政管理人员,包括车间生产管理、质检、供销等人员。食品工厂的主要生产车间直接设有机电维修小组,其成员应计算在车间定员之内。

为使质量和生产从组织上得到保证,根据马铃薯淀粉工厂设计情况,按一日计算车间人员定员,建立马铃薯淀粉生产销售等整体的组织结构见表3-9。

表 3-6人员分配表

岗位 人数 岗位 人数 冲送工段 12 清洗工段 18 锉磨工段 9 旋流工段 9 脱水工段 6 干燥工段 6 筛分工段 6 包装工段 12 薯渣处理工段 15

进库 12 更衣室 3 销售 10 金属检测 3 锅炉 9 电工机修 9 生产管理 5 其他 6 合计 150

生产人员按一日三班计算,则每班所需人员定员为: 50人。

4 公用系统和辅助部门设计

4.1 公用系统设计 4.1.1 管路设计

(1)、自来水水管设计

① 总入水管每小时流水量至少134t ,从经济和实用上考虑,选用不锈钢管。

② 自来水流速取2m/s,密度取1g/cm 3 。 ③ 总自来水管内径 153.88mm 8.188.182

1341=?

==V

Q D , 查表选

用DN200的不锈钢管。

④ 清洗段设备入水管1h 最大37.5t 流量,其他各个设备入水管1h 最大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1教学文案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 绪论 什么是工厂设计? 概念:将一个待建工程项目(一个工厂、车间或一套设备等)按照其技术要求,由工程技术人员用图纸、表格和文字说明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由施工人员建设完成的一系列程序。 工厂设计一般以(初步设计中的工艺设计)为主,兼顾(部分设备设计)。设计范围以(车间)为主。 第一章 1、基本建设的分类 基本建设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 按照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和更新改造等。 2、基本建设包括哪几个阶段? 建设前期:在项目建设程序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计划任务书的项目建设准备阶段; 建设时期: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生产准备与试产、验收阶段; 生产时期:交付生产后生产经营阶段。 3、什么是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由此考查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在工程技术、经济及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的研究。 4、工厂设计通常采用哪两个阶段的设计? 二阶段设计:扩初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5、食品工厂包括工艺设计与非工艺设计,各包括哪些方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工艺设计:就是按工艺要求进行工厂设计,其中又以车间工艺设计为主,并对其他设计部门提出各种数据和要求,作为非工艺设计的设计依据。 非工艺设计包括: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的设计,有时还包括设备的设计。 关系:工艺向土建提出工艺要求,而土建给工艺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建筑; 工艺向给排水、电、汽、冷、暖、风等提出工艺要求和有关数据,而水、电、汽等又反过来为工艺提供有关车间安装图; 土建对给排水、电、汽、冷、暖、风等提供有关建筑,而给排水、电、汽等又给建筑提供有关涉及建筑布置的资料; 用电各工程工种如工艺、冷、风、汽、暖等向供电提供出用电资料; 用水各工程工种如工艺、冷、风、汽、消防等给排水提出用水资料。 第二章 6、食品工厂厂址选择的原则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基本原则:1. 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2. 自然条件符合生产要求3. 厂址选择应按照指向原理,根据原料、市场、能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限度区位来综合分析确定。4. 投资和经济效果(1)水、电、汽条件(2)运输条件(3)生活条件5.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6. 节约用地 (一)自然条件 1. 地理位置发酵食品厂址应设在工业区的上风位置,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无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源,也要远离车站、码头等人流、物流比较密集的区域 2 . 地形、地势域地质。地形:厂区场地应当比较规整而且集中,这样可便于各类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布置

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

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秦晓萍甘肃?酒泉 730500) 摘要本论文主要从培养基的制作、脱毒苗的制取、继代培养、培养条件、瓶装苗污染控制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脱毒苗快繁技术,为马铃薯快繁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马铃薯脱毒苗快繁技术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蔬菜及工业原料作物,其国民经济意义十分重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在连年的栽培过程中,病毒或类病毒不断的侵染和积累,从而导致马铃薯种性变劣,长势逐步减弱,产量逐年降低。马铃薯快繁是在短时间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试管苗,应用种薯脱毒技术, [1]培养无毒组培苗,在提高产量、保证品质、耐贮藏方面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1 培养基的制作 1.1培养基的配方 利用提供的母液和材料MS+0.01mg/L NAA+3%蔗糖+0.56%的琼脂,PH为5.8,配置培养基1000ml,并均匀分装到24个培养瓶,进行灭菌。 母液浓度/扩大倍数配置体积(ml) 母液吸取量(ml) 称取量(g) 大量元素 20 50 — 钙盐母液 20 50 — 磷酸盐溶液 20 50 — 铁盐 100 10 — 微量元素 100 10 — 1000 有机物 100 10 — 萘乙酸(NAA) 0.1mg/L 0.1 —

蔗糖 3% — 30 琼脂粉 0.56% — 5.6 1.2 培养基的配制 1.2.1仪器、用具与试剂 (1)仪器:PH试纸、电磁炉、高压灭菌锅 (2)用具:移液抢、移液管、量筒、容量瓶、培养瓶、玻璃棒、洗瓶、烧杯、搪瓷缸、镊子、钥匙、称量纸、胶头滴管、抹布、卷纸、标签纸、 (3)试剂:配置MS培养基的各种母液、激素母液、琼脂、蔗糖、蒸馏水、 0.1mol/LHCL、0.1mol/LNaOH 1.2.2 培养基制作 (1)准备工作将配置好的MS培养基母液从冰箱中取出,检查是否沉淀或变色,避免使用已失效的母液。 (2)移取母液用移液管移取各种母液,在移取时冲洗移液管,移取出后加入事先准备好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定容,然后加入熬好的培养基中。 (3)称取蔗糖、琼脂然后融化琼脂,边加热边搅拌防止糊底。直至琼脂全部融化及清撤见底,加入准备好的母液和蒸馏水。 (4)混合培养基各个成分并定容,调整PH值。用0.1mol/LNaOH或HCL液把PH 值调5.8左右后,连续调三次所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用量值。加后一定要搅拌均匀。 1.3 培养基的分装 培养基合成后要趁热分装,1000ml的培养基要分装到24个培养瓶中每瓶约30,40ml培养基。分装时要垂直向下,不要让培养基沾到杯壁上。然后快速的盖上盖子,盖子要拧紧。 1.4灭菌操作步骤

食品试验设计课程论文精编版

食品试验设计课程论文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食品试验设计 与数据处理》 课程论文 姓名陈少玉 院(系)轻工食品学院 专业班级食品111 学号 指导教师王德培 职称教授 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目录 摘要 (2) 关键字 (2) 引言 (3) 基本概念与原理 (3)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4) 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 (4) 挑因素、选水平 (4) 选择合适的正交表 (4)

进行表头设计 (4) 确定试验方案,实施试验 (4) 试验结果分析(方差分析) (5) 总结: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8) 附录 (8) 参考文献 (9) 啤酒酵母的正交试验设计基本程序与步骤 摘要 对于单因素或两因素试验,因其因素少,试验的设计、实施与分析都比较简 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同时考察3个或3个以上的试验因素,若进行全 面试验,则试验的规模将很大,往往因试验条件的限制而难于实施。正交试验设 计就是安排多因素试验、寻求最优水平组合的一种高效率试验设计方法。本文以 啤酒酵母为例,探讨正交试验设计基本程序与步骤。 关键字 啤酒酵母、自溶条件、酶、温度、PH、正交试验设计、基本步骤 引言 正交试验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 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本文通过以啤酒酵母试验为例,选择3 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试验指标为蛋白质含量,试验指标越大越好。逐步讨论出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步骤。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得出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 程序与步骤可以分为六点:(1)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2)挑因素、 选水平;(3)选择合适的正交表;(4)进行表头设计;(5)确定试验方案,实 施试验;(6)试验结果分析

食品工厂设计 复习整理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整理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 1.新建一个食品厂的基本建设程序是什么?各主要环节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答: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结合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同时选择厂址。 在可行性研究获得批准后,编写设计计划任务书。 根据批准的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试产、验收,最后交付使用。 2.基建的概念及分类? 答:(概念)固定资产的建筑、添置与安装。包括工厂、农场、水库、商店等工程的建设,以及机械设备和车辆等的添置和安装,也包括机关、学校、医院等房屋建筑、设备添置和安装及居民住宅的建设 (分类)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按照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和更新改造 3.可行性研究的概念、依据、作用和步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及可行性研究的注意事项? 答:【概念】 对拟建项目在工程技术、经济及社会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的研究;对项目的经济效果及价值的研究。 其成果是根据各项调查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比较而得出。它的论证以大量数据作为基础。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必须搜集各种资料、数据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和条件。 【依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及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变化趋势; 可靠的自然、地理、气象、地质、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 国家公布的关于项目评价的有关参数、指标等。 【作用】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投资者申请项目贷款的依据; 与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商谈合同和协议的依据; 建设项目开展初步设计的基础; 投资项目制订技术方案、设备方案的依据; 作为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和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的参考; 作为环保部门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依据。 【步骤】 开始筹划→调查研究→优化和选择方案→详细研究→编写报告书→资金筹措 【内容】(看一下,可能不考) 总论;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设计方案;

食品工厂设计-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设计:就是按工艺要求进行工厂设计,其中又以车间工艺设计为主,并对其他设计部门提出各种数据和要求,作为非工艺的设计依据。 2、非工艺设计:非工艺设计包括: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设计,有时还包括设备的设计,非工艺设计都是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和所提出的数据进行设计的。 3、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是对一个项目的经济效果及价值的研究。特点有先行性,不定性,科学性,法定性 4、竖向布置:就是与平面设计相垂直方向的设计,也就是厂区各部分地形标高的设计。 5、风向玫瑰图:表示风向和风向频率。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所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根据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以风向中心为中心描在8个或16个方位所表示的图线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为一个形似玫瑰花样的闭合折线,这就是风向玫瑰图。 6、建筑系数:建筑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积与用地总面积之比。 7、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露天场地、作业场地面积+辅助工程占地面积)÷场地占地面积×100%,能全面反映厂区的场地利用是否经济合理8、生产车间平面布置:是工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建成投产后的生产实践有很大关系,而且影响到工厂的整体布局。车间布置一经施工就不易更改,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车间布置设计以工艺设计为主导,必须与土建、给排水、供电、供汽、通风采暖、制冷设备、安装、安全、卫生等方面取得统一和协调 9、产品方案:又称生产纲领:它实际上就是食品工厂准备全年哪些品种和各产品的数量、产期、生产班次等的计划安排 10、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是从楼板或屋面以下用正投影法按比例(通常用1:50,1:100)绘制出设备的水平投影。用稍粗的粗实线表示,建筑轮廓尺寸用细实线表示。 11、采光系数:指采光面积和房间地坪面积的比值 12、变形系数:即轴测单位长度与实长的比值,对于Z轴的管线,变形系数亦有1/2、1/3或3/4的。对于画管路透视图的初学者,可取变形系数为1。 13、辅助部门:从工厂组成的角度来说,除生产车间(物料加工所在的场所)以外的其他部门或设施,都可称之为辅助部门。包括:生产性辅助设施、动力性辅助设施、生活性辅助设施及社会文化福利设施 14、公称直径:管子和管道附件的公称直径是为了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的方便,而人为规定的一种标准直径。就是常讲的通称直径或公称通径,用DN表示。 15、公用系统:是指与全厂各部门、车间、工段有密切关系的,为这些部门所共有的一类动力辅助设施的总称。对食品厂,这类设施一般包括给排水、供电、供汽、制冷、暖风等工程。 16、建筑模数M0:为了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建筑构件就必须是定型化、标准化、预制化的构件。即规定了建筑物的基本尺度,任何房屋的尺寸都必须是基本尺寸的倍数。基本尺度的单位叫做模数Mo,基本的模数Mo=100mm。 17、概算:是在建厂前的设计阶段中,计算出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费用。

食品工厂设计论文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论文 摘要:食品工厂工艺设计是整个设计的主体和中心,决定全厂生产和技术的合理性,并对建厂的费用和生产的产品质量、产品成本、劳动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是非工艺设计的依据。因此,食品工厂工艺设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步骤 工艺设计主要是在由原料到各个生产过程中,设计物质变化及流向,包括所需设备的运用。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前期可行性调查研究,确定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2)根据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选择生产方法。 (3)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4)物料衡算。 (5)能量衡算(包括热量、耗冷量、供电量、给水量计算)。(6)选择设备。 (7)车间工艺布置。 (8)管路设计。 (9)其它工艺设计。 (10)编制工艺流程图、管道设计图及说明书等。 二.生产方法的选择和工艺流程的确定 尽管食品厂的类型很多,而且在同一类型的食品厂中产品的品种和加工工艺亦各不相同,但在同一类型的食品

厂中主要工艺过程和设备基本相近,只要这些产品不同时生产,其相同工艺过程的设备是可以公用的,所以我们在确定产品工艺流程时只要将主要产品的工艺流程确定后,其他产品就好办了。但必须指出,为了保证食品产品的质量,对不同原料应选择不同的工艺流程,另外,即使原料相同,如果所确定的工艺路线和条件不相同,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会影响到工厂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对所设计的食品厂的主要产品工艺流程应进行认真探讨和论证。 1.原则 工艺流程是初步设计审批过程中主要审查内容之一,它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产品质量、产品竞争力,决定食品厂的生存与发展,选择工艺流程必须通过分析、比较,从理论和实际各个方面进行论证,证实它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高效的,符合设计计划任务书的要求: (1)原料匹配性。根据原料性质、种类和来源拟定工艺流程。 (2)按产品规格和部颁标准拟定。 (3)注意经济效益,尽量选投资少,消耗低,成本低,产品收益率高的生产工艺。 (4)“三废”处理效果好,减少“三废”处理量,治理三废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选用产品“三废”少或经过治理容易达到国家规定的“三废”排放标准的生产工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 绪论 1、食品工厂设计:是指将一个待建项目全部图纸、表格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出来, 后由施工人员建设完成。(名词解释) 2、一个优秀的工厂设计应该做到:技术上先进,技术上规范,经济上合理。(多选) 3、食品工厂的特点:产品种类复杂、生产季节性强、卫生要求高。(多选) 4、GAP-良好农业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GHP-良好卫生规范;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多选) 第一章 1、基本建设:指固定资产的建设、添置和安装。(名词解释) ! 2、基本建设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按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更新改造等。(细节) 3、一本基本建设项目从计划到投产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4、项目建议书:是项目构建单位或业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经初步调查研究,提出的基本项目建设立项建议。(名词解释) 5、可行性研究的作用:(简答) ①是项目进行的投资决策依据; ②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依据; ③作为与有关部门洽谈合同和协议的依据; ④是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的依据; [ ⑤制定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 ⑥作为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和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的参考; ⑦环保当局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6、可行性研究的依据:(简答) ①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 ②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 ③根据国家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④根据可靠的地理、自然、气象、地质、经济、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 ⑤根据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 ⑥根据国家公布的有关项目评价的有关参数。 7、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市场营销、技术、组织管理、社会与生态环境影响、财务、经济。(选择、填空) 8、市场营销从两方面分析:项目所需要投入物的供给分析;项目产品的销售分析。 9、社会可行性分析应重点考虑的方面:是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之间的差别;是否能有效地创造就业机会;是否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否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0、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文字报告(封面、目录、正文)、附表、附图和附件。 11、封面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执行单位、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及各自的负责人,以及可行性研究负责人资格审查单位,最后列出项目建议书的批准单位和批准文号。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 一、名词解释 科技论文: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文字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科技管理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每开展一个新的研究项目或建设项目,投资者都要对投资效果进行预测,要多方周密地调查研究,寻找能够获得最佳投资效果的可行方案,以便为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种调查研究叫可行性研究。 科技合同:科技合同(协议)是在科研、试制、成果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等科技活动中,采用经济合同这一法律形式签订的契约,合同各方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才能签订科技合同。 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试验指标:在试验设计中,根据试验的目的而选定的用来衡量或考核试验效果的质量特性试验因素:凡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 正交试验设计:正交实验设计也称正交设计,是用来科学地设计多因素试验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可把科技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 2.科技应用文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科技合同、和科技论文。 3.根据科技论文写作目的和作用的不同分为学术性论文、技术性论文、学位论文后者又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4.试验设计的三原则重复原则、随机化原则、局部控制。 5.试验误差可分为三类,即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疏忽误差。 6.统计推断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 7.显著性检验方法,常用的有t检验、F检验、x2检验、μ检验等。 三、简答。 1.简述科技论文作用。 答:1.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和评审科技成果的重要依据。 2.科技论文是政府或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决策的依据。 3.科技论文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考核科技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科技人员申报、晋升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4.4.科技论文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标志着某个部门、单位、企业的研究水平越高,也是其科技工作成效和科学研究实力的具体体现。 2.试比较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在写作格式和风格方面的异同。 答:①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构程序,一般包括8个部分前置部分(题名、论文作者、关键词、摘要)主题部分(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②风格客观朴素在学术论文里,不需要用一些华丽的或是带情感的词句;单独性

试验设计与分析结课论文

试验设计与分析 结课论文 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完成日期:2015—4—22

自溶酵母提取物的试验设计与分析 自溶酵母提取物是一种多用途食品配料。为探讨啤酒酵母的最适自溶条件,安排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指标为自溶液中蛋白质含量(%)。试验因素水平如下表。 水平 试验因素 温度(℃)A pH值B 加酶量(%)C 150 6.5 2.0 2557.0 2.4 3587.5 2.8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表 处理号A B C空列试验结果yi 11(50)1(6.5)1(2.0)1 6.25 212(7.0)2(2.4)2 4.97 313(7.5)3(2.83 4.54 42(55)1237.53 52231 5.54 62312 5.5 73(58)13211.4 8321310.9 933218.95 K1j15.76 25.18 22.65 20.74 K2j18.57 21.41 21.45 21.87 K3j31.25 18.99 21.48 22.97 K1j2248.38 634.03 513.02 430.15 K2j2344.84 458.39 460.10 478.30 K3j2976.56 360.62 461.39 527.62 58 . 65 T

1计算 (1)计算各列各水平的K 值 计算各列各水平对应数据之和K1j 、K2j 、K3j 及其 平方K1j2、K2j2、K3j2。 (2)计算各列平方和及自由度 同理,SSB=6.49,SSC=0.31, SSe=0.83(空列) 自由度:dfA =dfB =dfC =dfe =3-1=2 (3)计算方差 ∑=-=m i ij j C K r ss 12186.477958.6522===n T C 4.4586.477)56.97684.34438.248(31 )(31231 221211=-++=-++=C K K K ss A 7.2224.452 ===A A A df SS s 155.0231.02===C C C df SS s 23 .3249.62===B B B df SS s 415 .0283.02===e e e d f SS s

脱毒马铃薯实验

脱毒甘薯推广试验 甘薯兼有药用与食用,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和醇厚的口感,而且具有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甘薯又“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并且具有其他的利用价值,能够制糖、酿酒和制酒精等。甘薯还有不同颜色,不同颜色甘薯含有不同成分比例的营养物质和稀缺元素,是营养佳品,且甘薯品种随着不断改善,口味也逐渐变得香软甜美。 脱毒甘薯应用是甘薯生产上一次重大的改革,是促进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之一。脱毒甘薯防止了一些病毒潜伏在甘薯里带给人们疾病的危害,脱毒甘薯的应用更是改变了甘薯家族的整个经济价值。 一、试验目的及意义 甘薯属无性繁殖,加上农户留种自繁和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导致出现品种混杂、中型退化、抗性差、产量低、品质下降等不适于甘薯食品加工的问题。为了让甘薯能给人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以及保健价值,本文通过对甘薯种植方式的改善方面着重讲述以期改变甘薯的传统种植和加工方式,进一步宣传脱毒甘薯。 二、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试验材料:利用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北京533品种为供试材料。 试验地情况:甘薯是四川主要农作物之一,试验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进行研究。由于在甘薯生长(3月~11月)期间,气候温暖,光照较好,雨水充足,适宜甘薯生长,因而四川甘薯具有很高的产量潜力。据我院试验,利用近年育成的优良新品种,在良好栽培条件下,甘薯净作鲜薯块单产潜力可达70~75t/ha,间套作单产可达45~50t/ha。 三、试验设计方案 通过对脱毒甘薯与未脱毒甘薯的种植对比,根据其产量、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口味等比较脱毒甘薯与未脱毒甘薯的不同,从而比较哪种甘薯对于人们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对北京533品种进行两组试验,一组为北京533不进行脱毒技术处理(组一),另外一组为北京533进行脱毒处理(组二);其他试验条件(施肥量、施肥种类、灌水量、温度、光照等)、环境相同。再根据成熟甘薯的产量、病毒数量测试、淀粉含量、口味进行比较,如下图: 品种\测量对象产量(kg/亩)病毒种类及数量淀粉含量率(%)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 GAP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良好农业规范,GMP(GOOd Manufactural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GHP(GOOd Health practice)∶良好卫生规范,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控制关键点。这些是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控制的模式。 2 食品工厂设计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国际标准与规程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加工厂进行科学设计与规划,使其能满足食品加工技术与食品产品卫生质量的要求。 3 所谓基本建设是指固定资产的建筑,添置和安装。 4 基本建设的程序指的是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建设顺序是由基本建设进程的客观规律所决定。 5 产品方案即生产纲领,指食品工厂全年生产的品种、数量、生产周期、生产班次的计划安排。 6 公称直径又称通称直径、公称通径:为了设计,制造,安装以及维修的方便,为管子和管用附件人为规定的标准直径。 7 投资效果系数---指食品工产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获得的利润率与投资总额的比值.该系数越大.表示投资效果越好. 8 投资利润率---是企业投产后获得的纯利润高低的一个指标,指项目投产后的纯利润与项目建设投资之间的比例. 9 食品工厂辅助部门是指除物料加工所在场所(即生产车间)以外的其他部门或设备,其所占空间为整个工厂的大部分。 10 追加投资回收期—食品工厂厂址选择时作方案比较采用的一个指标,指通过节约经营费用弥补追加投资所花的时限。 11 建筑模数制—是以基本模数(又称模数)为标准,连同一些以基本模数为整倍数的扩大模数和一些以基本模数为分倍数的分模数共同组成。 12 采光系数—采光面积和房间面积的比值,采光面积不等于窗洞面积。 13 充填系数-容积的理论容积与实际装料容积之比。 二填空题 1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关系为1.3∶1。 2 在项目建设程序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计划任务书的项目建设准备阶段统称为建设前期,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生产准备与试产、验收阶段统称为建设时期,交付生产经营阶段称为生产期。 3 厂址选择应按照指向原理,根据原料、市场、能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相对区位来综合分析确定。 4 厂址选择的程序及要求:先对建厂地区条件进行分析并选择,然后再对建厂地址条件进行分析并确定建厂地址。 5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应用围绕(生产车间)进行排布,也就是(生产车间)应在工厂的中心。 6(风玫瑰图)属于建厂地区气象资料,其作用主要是用来确定当地的主导风向、它有(风向玫瑰图)与(风速玫瑰图)两种,风向玫瑰图又称风频玫瑰图。 7(建设系数k1)是建筑物,构筑物与堆场,作业场地面积之和占全厂占地面积的百分率.K1通常控制在35%--50%。 8(场地利用系数K2)是包括全厂建筑物、构筑物与土建设施在内的占地面积同全场占地面积比值的百分率。K2通常控制在50%--70%。 9 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10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包括(生产工艺设计)、(车间工艺设计)、(设备选择)和(管路设计)等内容。(生产工艺设计)和(车间工艺设计)是工艺设计的两个重要内容。 11 (班产量)是工艺设计的最主要经济基础,直接影响到车间布置、设备配套、占地面积、劳动定员和产品经济效益。 12 物料衡算包括该产品的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计算。 13 通过物料衡算,可以确定各种主要物料的采购、运输和仓库储存量,并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劳动力定员提供计算依据。 14 物料衡算的基本资料是(技术经济定额指标)。在物料衡算时,计算对象可以是全厂,全车间,某一生产线,某一产品,在某一年或某一月或某一日或一个班次,也可以是单位批次的物料数量。 15 一般新建食品工厂的工艺设计都是以(班产量)为基准。 16 食品工厂以蒸汽作为热源的工序有:热烫、配汤、浓缩、干燥、杀菌、保温、设备和管道的消毒、车间的清洁卫生等。 17 热量衡算的数据是设备类型的选择及确定其尺寸、台数的依据、也是组织和管理、生产、经济核算和最优化的基础。(热量衡算的意义) 18 热量衡算的方法有两种:估算法和计算法。 三简答题 1、一个基本建设项目从计划到投产需经3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正式立项,制定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项目扩初设计。第二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建设时期阶段):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第三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又称建设后期阶段。 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步骤:A、筹划准备;B、收集资料;C、分析研究;D、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000吨的薯片工厂设计_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精品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年产5000吨的薯片工厂设计》 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薯片的发展历史 (4) 1.2膨化薯片生产工艺设计的意义 (5) 第二章厂址的选择 (6) 2.1厂址选择 (6) 2.1.1厂址选择的程序 (6) 2.1.2厂址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 2.2厂房布置 (7) 2.3厂址选择报告 (7) 2.3.1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 (7) 2.3.2废水、废渣排放与堆置 (8) 第三章总平面设计 (9) 3.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9) 3.2车间布置(主车间) (9) 3.3总平面布置设计报告 (10) 3.4主车间布置设计报告 (11) 第四章工艺流程设计 (12) 4.1 原料、辅料的选择 (12) 4.2工艺流程叙述 (12) 4.2.1工艺流程方框图 (12) 4.2.2生产工艺流程图 (12) 4.2.3 工艺流程的详细叙述 (12) 第五章辅助部门 (14) 5.1辅助部门 (14) 5.1.1定义 (14) 5.1.2分类 (14) 5.2原料接收站 (14) 5.2.1场地 (14) 5.2.2设施 (14) 5.2.3 对原料的基本要求 (15) 5.3中心试验室 (15) 5.3.1中心试验室的任务 (15) 5.3.2中心试验室的装备 (15) 5.4化验室 (16) 5.4.1职能 (16) 5.4.2化验室的任务及组成 (16) 5.5仓库 (17) 5.5.1仓库设计的重要性 (17) 5.5.2仓库容量 (17) 5.5.3食品工厂仓库设置的特点 (17) 5.5.4仓库的类别 (18) 5.5.5仓库容量的确定 (18) 1

(完整版)食品工厂设计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内容: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为如下几个阶段 (1)项目建议书阶段 (2)可行性研究阶段(包括项目评估) (3)设计阶段 (4)开工准备阶段 (5)施工阶段 (6)竣工验收阶段 (7)后评价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总论项目背景、项目概况、问题与建议 (2)市场预测产品市场供应预测、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产品目标市场分析、价格现状与预测、市场竞争力分析、市场风险分析 (3)资源条件分析评价资源可利用量、资源品质情况、资源赋存条件、资源开发价值 (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构成、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比选、推荐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原有设施的利用情况 (5)场址选择场址现状、场址条件比选、推荐的场址的方案、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场址的利用情况 (6)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技术方案选择、主要设备方案选择、工程方案选择、 技术改造项目改造前后的比较 (7)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主要原材料供应方案、燃料供应方案 (8)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总图布置方案、场内外运输方案、公用工程与公用辅助 工程方案、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公用辅助设施利用情况 (9)节能措施节能措施、能耗指标分析 (10 )节水措施节水措施、水耗指标分析 (1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条件调查、影响环境因素分析、环境保护方案 (12)劳动、卫生、安全与消防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安全消防措施、卫生保健措施、消防设施(13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机构及其适应性分析、人力资源配置、职工培训 (14 )项目实施进度建设工期、实施进度安排、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与生产的衔接 (15)投资估算 (16 )融资方案融资组织形势、资本金筹措、债务资金筹措、融资方案分析 (17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销售收入估算与成本费用估算、财务评价报表、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财务评价结论 (18 )国民经济评价影子价格及通用参数选取、效益费用范围与数值调整、国民经济评价报表、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19 )社会评价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社会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结论 (20 )风险分析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风险程度分析、社会防范风险对策(21)研究结论与建议推荐方案总体描述、推荐方案优缺点描述、主要对比方案、结论与建议 食品工厂设计的内容工厂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和非工艺设计两大组成部分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全厂总体工艺布局,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主要产品和综合利用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工艺计算;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与选型,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劳动力计算及平衡,水、电、汽、冷、风、暖等用量的估算,管道布置、安装及材料清单和施工说明等。 食品工厂非工艺设计包括: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的设计,有时还包括非定型设备的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基础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食品工厂设计基础(A)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产品方案: 2、工艺流程: 3、风向玫瑰图: 4、管道得补偿: 5、基本建设: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食品工厂GMP工程设计可减少食品安全得风险。( ) 2、生产过程、操作、检验就是食品工厂设计重点。( ) 3、环境、设备、就是食品工厂设计重点。( ) 4、食品工厂清洁空气流向设计应从非清洁区流向清洁区。( ) 5、设计食品车间内排水沟,废水得流向应从非清洁区流向清洁区。( ) 6、蒸汽、水、電等配管可以設於食品暴露之直接上空。( ) 7、食品工厂因污染少建设项目不用报环保部门审批。( ) 8、气象资料就是食品工厂排水系统设计得主要依据。( ) 9、食品原料得产地对食品企业没有影响。( ) 10、食品工厂车间清洁区域应设在厂内得上风向区。( ) 11、食品工厂得构筑物如生产车间、办公室、检验室。( ) 12、罐头食品工厂主车间应设在锅炉房得下风向。( ) 13、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图就就是生产工艺流程图。( ) 14、管路设计就是食品工厂设计中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15、管子、法兰与阀门等标准化得最基本参数就就是公称直径与公称压力。( ) 三、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食品工厂得特点就是( )、( )、( ),使得食品 工厂得设计与一般工厂设计有其相同得一面又有其特殊得一面。工厂设计时除了在( )、( )、( )、( )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 得规范与标准执行以外,还要考虑( ),以及( )。 2、承担可行性研究得单位可以就是( )与( )。 3、两阶段设计通常指包含( )设计与( )设计。 4、污染性大得车间我们通常将其布置在污染系数最( )得方位上,污染系数反映了( )与( )对于污染几率得影响。 5、厂址选择报告得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 成:( ),( ),( ),( ),( )。 6、在确定产品方案时。对于受季节性影响得产品应( ),其次,用( ) 来调节生产上忙闲不均得现象。 7、食品工厂常用得几种总平面布置形式就是 ( ),( ),( ),( )。 8 、在编排产品方案时,每月一般按( )天计。全年得生产日期一般为( )天,最少也不 宜少于( )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得基本内容、基本原则? 2、啤酒厂耗冷量分为哪两类?各包括哪些? 3、设备露天布置得好处有哪些?哪些情况下得设备可以露天布置?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200054 学时:32 学分:2 授课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材:王钦德,杨坚主编.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资料: 1.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袁志发,周静芋主编.试验设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是专业选修课。 食品质量保持、贮藏方法、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和经济特性的研究及卫生标准的制定等都离不开调查和试验,都必须通过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获得可靠的数据。 试验设计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对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指导和保证试验环节的正确实施,力求以最经济的试验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指导生产以及科研工作。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试验设计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为食品科学工作者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正确制定试验方案,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试验设计水平的高级专业人才。针对食品数据的特点,巧妙地选用恰当高效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可靠的结果和科学的结论。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设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能独立地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掌握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

摘要:主要从培养基的制作、脱毒苗的制取、继代培养、培养条件、瓶装苗污染控制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脱毒苗快繁技术,为马铃薯快繁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苗;快繁技术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蔬菜及工业原料作物,其国民经济意义十分重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在连年的栽培过程中,病毒或类病毒不断的侵染和积累,从而导致马铃薯种性变劣,长势逐步减弱,产量逐年降低。马铃薯快繁是在短时间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试管苗,应用种薯脱毒技术,培养无毒组培苗,在提高产量、保证品质、耐贮藏方面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1]。 1 培养基的制作 1.1 培养基的配方 利用提供的母液和材料 MS+0.01mg/L NAA+3%蔗糖+0.56%的琼脂,pH 值为5.8,配置培养基1000mL,并均匀分装到24个培养瓶, 进行灭菌。具体配方材料见表1。 表1 培养基的配方材料 母液 浓度/扩大倍数母液吸取量(mL ) 称取量(g ) 大量元素2050.0—钙盐母液2050.0—磷酸盐溶液2050.0—铁盐 10010.0—微量元素10010.0—有机物10010.0—萘乙酸(NAA )0.1mg/L 0.1—蔗糖3%—30.0琼脂粉 0.56%— 5.6 1.2 培养基的配制 1.2.1 仪器、用具与试剂 (1)仪器:pH 试纸、电磁炉、高压灭菌锅。(2)用具:移液枪、移液管、量筒、容量瓶、培养瓶、玻璃棒、洗瓶、烧杯、搪瓷缸、镊子、钥匙、称量纸、胶头滴管、抹布、卷纸、标签纸。(3)试剂:配置MS 培养基的各种母液、激素母液、琼脂、蔗糖、蒸馏水、 HCl 0.1mol/L 、NaOH 0.1mol/L 。 1.2.2 培养基制作 (1)将配置好的MS 培养基母液从冰箱中取出,检查是否沉淀或变色,避免使用已失效的母液。(2)用移液管移取各种母液,在移取时冲洗移液管,移取出后加入事先准备好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定容,然后加入熬好的培养基中。(3)称取蔗糖、琼脂然后融化琼脂,边加热边搅拌防止糊底。直至琼脂全部融化及清撤见底,加入准备好的母液和蒸馏水。(4)混合培养基各个成分并定容,调整pH 值。用0.1mol/L 的NaOH 或HCl 液把pH 值调至5.8左右后,连续调3次所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用量值。加后一定要搅拌均匀。 1.3 培养基的分装 培养基合成后要趁热分装,1000mL 的培养基要分装到24个培养瓶中每瓶约 30 40mL 培养基。分装时要垂直向下,不要让培养基沾到杯壁上。然后快速地盖上盖子,盖子要拧紧。1.4 灭菌操作步骤 采用高压湿热法灭菌,在高压锅内加水至水位线淹没电热丝。将封装好的培养基、接种工具及需要的蒸馏水放入锅内,盖好锅盖接通电源,当压力升至0.05MPa 时用镊子打开排气阀排出锅内的冷空气,关闭排气阀。当压力升至0.1MPa 、温度为 121℃时维持15 20min 。让锅自然冷却,当压力为0时打开锅盖取出培养基和器具。注意:经高温灭菌后,培养基的pH 值会下降0.2 0.8,故调整后的pH 值应高于目标值0.5个单位。 2 马铃薯脱毒苗的制取 2.1 脱毒材料的选择 首先对进行脱毒复壮的马铃薯品种或材料进行田间株选和薯块选择。它不仅能提高脱毒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经过脱毒后的材料能否应用。最好是在生长季节选择具有原品种优良特性(包括株型、叶形、花色、成熟期等性状)的健康植株,并做好标记;植株生长健壮,无明显的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病害症状;单株产量和大薯率高;薯块无病斑、虫蛀和机械创伤的材料[2]。 2.2 茎尖脱毒2.2.1 催芽及热处理 为提高脱毒效果,脱毒材料在进行茎尖组织剥取前,应进行材料的热处理,以钝化 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 秦晓萍 (甘肃省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酒泉 730500)

食品工厂设计基础试卷

食品工厂设计作业 一、食品工厂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食品工厂设计是食品企业进行基础建设的第一步, 成功的食品工厂设计应该是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投产之后,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均 能达到设计所规定的指标,各项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都能达到国内同类工厂的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与其他类型工厂的基本设计一样, “三废”处理的措施恰当与否,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必须予以十分重视,在建设过程和投产之后都不得有污染排放。这是对现在食品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三废处理是食品工厂设计的重要内容。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计划任务书的内容有哪些? 1、总论①、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②、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③、研究工作概况及结论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①、国内外需求情况的预测 ②、国内现有同类食品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 ③、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④、拟建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①、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可能。 ②、所需公共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①、建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 ②、交通运输及水、点、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③、厂址的比较和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①、项目的构成范围(指包括的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 ①、全厂布置方案的初步选择和土建工程量估算。 ②、公用辅助设施和厂内外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初步选择。 6、环境保护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计数 8、实施进度的建议 9、投资结算和资金筹措 ①、主体工程和协作配套工程所需的投资估算。 ②、生产流动资金的估算。 ③、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及贷款的偿还方式。 10、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 三.厂址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㈠、厂址的选择,首先要符合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做到节约用地、分批分期征用。 ㈡、厂址的选择,应从生产条件方面来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