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综述
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元)
( ) 正 规 金 融 规 模 : 文采 川农 f 非 难规 金 融 估 算 值 。具 2非 本 J I
体 的 估算 方 法 借 鉴 郭 沛 在 《 国 农 村 非 正 规 金 融 估 算 》 文 中 中 一
提 出 的 方法
( ) 济 增 长指 标 : 济 增 长 _ 以通 过 G P绝 对 值 和 G P 1经 经 J D D
型 ( ) 行 O S估 计 , 出结 果 如 下 表 ( 2 : 2进 L 输 表 )
参考 文 献 :
[ ] 郭 沛 , 国农 村 非 正规 金 融 估 算 []中 国农 村 观 察 , 0 ( : 1 中 J. 2 42 0 )
21 5 -2
表2
O S 计结果 L估
[ ] 张军, 2 改革后 中国农村的非正规 金融部 门: 温州案 例L]中国 J.
对 农 村 经 济 增 长影 响进 行 实证 分析 。研 究 结 果表 明 : 其 它投 入 要 素 不 变 的 前提 下 , 正 规 金 融 增 加 一 个 百分 点 , 在 非 农
村 经 济增 长 能增 加 ( 6 ) 3个 百 分 点 。农 村 非 正 规 金 融 对 农 村 经 济 增 长有 一 定促 进 作 用 , 政 策 方 面 应该 对 农 村 非 正规 . 2 在
单 位 : 亿 元
R 96 =O. 2 F 4 7 =3 9.2
3- 模 型 检 验 2
f1 合优 度 检 验: 1拟 由估 计结 果 可 知 R = :
09 2. 以认 为被 解释 变 量 基 本 上 可 以用 .6 可 同 归方 程 中的 解 释 变量 来 解 释 。因而 , 回 该 归方 程 通 过 模 型 拟 合优 度 检 验 。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成因及其演化路径

性 原 因 导 致 了 非 正 规 金 融 的 产 生 ; 一 个 主 要 是 从 信 息 的 角 另
度来 分析非正规金 融的产生 。Silz t i 等的均衡信贷 配给模型 gt 就首次从 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研 究非正规金融生成 的内生性
2 1 农 村 非 正 规 金 融 兴起 的 外 部 成 因 : 人 们 的 交 往 更 多 建 立 在 人 缘 、 缘 、 地 血 缘 等 社 会 关 系 之 上 。 费 孝 通 先 生 用 “ 序 格 局 ” 括 乡 土 社 差 概 会 的 社 会 格 局 , 把 中 国 传 统 乡 土 社 会 比 喻 为 “ 块 石 头 丢 他 一 在 水 面 上 所 发 生 的 一 圈 圈 推 出去 的波 纹 。 每 个 人 都 是 他 社 会 影 响 所 推 出 去 的 圈 子 的 中 心 ” 面 对 资 本 的 缺 乏 , 资 渠 道 。 融
原 因 J 。与 上 述 研 究 相 对 应 , 国许 多 学 者 如 张 军 、 毅 我 林
夫 等 认 为 信 息 不 对 称 可 能 是 非 正 规 金 融 产 生 的 根 本 性 原 因 , 金 融 抑 制 只 是 一 个 强 化 因素 。因 此 , 而 本研 究 试 图将 二 者 结合 起 来 , 出一 个 包 含 外 生 与 内生 因素 的分 析 框 架 。 提
2 我 国农 村 非 正 规金 融 的成 因
模, 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 , 因而只能大体估算。温铁军对
收稿 日期 :0 0— 9—2 21 0 4 基金项 目: 河南省教育科学“ 十一 五’ = 规划 2 1 0 0年度重点课题 ( 编号 :
21 J G A 0 0一 K H Z一 0 3 。 0 2 )
国内外区域金融研究综述

国内外区域金融研究综述作者:李祺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区域金融从资源配置、结构差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完善理论框架,注重内部区域间金融协调发展是以后区域金融研究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区域金融;研究综述;展望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88-01一、国外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区域金融是指宏观金融体系在空间上的分布与运行,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
Kellee S.Tsai(2004)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印度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运行机理,发现导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金融发展的原因在于区域市场和信息的分割对农村信贷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进而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重信贷约束。
Sheila C.Dow(2006)研究认为,区域信贷供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信心,人们对当地经济的信心越强,当地的资金越充足。
在区域金融与地方经济的增长方面,Rodriguez(1998)通过研究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认为银行信贷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银行信贷通过为投资提供融资渠道,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Luigi Guiso(2002)选取独特的视角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以住户从当地信贷市场获得资金的概率作为衡量区域金融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区域金融发展对个人创办企业的概率有重要影响,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金融对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反之,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国内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一)关于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曾康霖(1995)在文章《要注意研究区域金融》中指出,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加之人口众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也在逐渐的拉大,特区与非特区、内地与沿海,还有城市与农村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经济状态和不同的发展趋势,但是怎样看待这些严重的问题,都需要深入的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 ’&(&# (%) *#+#,-./#%& ’&"( -2 345%( 67"(, 85%(%9#
0123 4567$89 :;$&"(9& : :;< =9=>? @A6>6B< 5=7>6AC>DA56 E8ED<F 5@ 59= B596D=8 A6B?9G<E =<79?>=AC<G @A6>6BA>? 5=7>6AC>$ DA56 >6G 656 ) =<79?>=AC<G 5=7>6AC>DA56- H>68 AEE9<E <F<=7<G A6 ADE 5I<=>DA56 E9B; >E JAD;G=>J 5@ D;< @59= 6>DA56>? B5FF<=BA>? K>6LE @=5F D;< =9=>? @A6>6BA>? F>=L<DM ?>BL 5@ F9D9>? >AG >6G B55I<=>DA56 A6 B55I<=>DAN< @A6>6B< >6G 9E9=8 A6 656 ) =<79?>=AC<G @A6>6BA>? 5=7>6AC>DA56- . 6<J E8ED<F 5@ =9=>? @A6>6BA>? 5=7>6AC>DA56 F9ED K< <ED>K?AE;<G 56 D;< @596G>DA56 5@ I5?AB8 ) K>E<G @A6>6BA>? 5=7>6AC>DA56 JAD; D;< ?<>GA67 I5EADA56 5@ B5$ 5I<=>DAN< @A6>6BA>? 5=7>6AC>DA56 >6G A6 D;< GA=<BDA56 5@ B5FF<=BA>? @A6>6B< G<N<?5IF<6D A6 5=G<= D5 F<<D JAD; D;< 6<<GE 5@ 6<J EAD9>DA56 A6 D;< G<N<?5IF<6D 5@ =9=>? <B565F8<#1 =-")$> @A6>6BA>? 5=7>6AC>DA56O <PAEDA67 AEE9<EO B596D<=F<>E9=< * * 一、 问题的提出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国外研究现状 (1)(二)国内研究现状 (2)参考文献 (4)融资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目前中小企业正在面临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渠道较狭窄和融资风险较高等融资问题。
因此,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企业运营管理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通过在知网、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学术网站进行检索发现,国内外学者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一)国外研究现状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自从互联网金融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全球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基于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开展了更深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Jiang Miao(2020)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的典型模式——众筹模式,分别介绍了众筹模式的概念、融资流程以及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如何运用众筹模式提高融资效率,以及在融资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
Kaya Orçun和Masetti Oliver(2019)总结出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是信用,研究表明,信誉差的中小企业比信誉好的企业更容易失去银行贷款。
Loha Hashimya(2021)认为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和发布借贷相关信息,可以降低资金双方融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逆向选择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融资效率。
Richard和Micheline(2019)以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起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因为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体制不完善、缺乏信誉,将导致银行无法衡量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因此小微企业很难获取银行的贷款。
他们提出了财务抑制假说,认为这是产生民间金融出现的根本原因。
Okwiri(2019)提出在地区经济环境中,除了正规融资这种方式之外,民间融资的方式可以作为补充,只不过不同融资方式的监督手段需要有差异性。
他认为,非正规金融在正式金融无法运行的地区可以产生效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熟人借款”。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摘要发展农村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农村经济如果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综合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文献资料法、图表分析法和数量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恶劣、农村金融服务较差、民间借贷的冲击、机构布局不合理,资金缺乏、不良贷款率高还有近几年农村金融机构数、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数、2016年各地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析。
通过研究得出的政策建议为:(1)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2)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3)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4)降低民间借贷的冲击。
(5)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扶持。
(6)加大农村对于两权抵押的扶持本文最后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2)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过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很恶劣。
(3)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比城市差了许多。
(4)银行网点的大量退出,导致资金的缺乏。
(5)虽然有两权抵押的提出,但是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还是比较高。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不良贷款率目录1 绪论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3 研究方法 (4)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4)2 理论基础 (5)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5)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5)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6)3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7)4 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9)4.1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9)4.2 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恶劣 (9)4.3 农村金融服务较差 (9)4.4 民间借贷的冲击 (10)4.5 机构布局不合理,资金缺乏 (10)4.6贷款不良率较高 (12)5 发展农村金融的建议 (14)5.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14)5.2 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14)5.3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14)5.4 降低民间借贷的冲击 (14)5.5 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扶持 (15)5.6 加大对农村关于两权抵押的扶持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非正规金融违规借贷的成因分析——基于文献调查

展发挥 的作用越大 。非正规金融活跃发 展 已是不争 的事实 ,但是值得关注与深 思的 是 ,国 内市场 曝光 的各 种 “ 跑 路 潮 ”和 “ 非法集资 ”也在 日益加剧 。到 底是 什么原 因导致非正规金融违规借贷
[ 中图分 类号】 F 8 3 2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0 2 — 7 3 6 X ( 2 0 1 3 ) 0 8 — 0 0 7 0 — 0 3
Ca u s e An a l y s i s o f I n f o r ma l F i n a n c i a l I l l e g a l L e n d i n g i n Ch i n a
2 0 1 3 年第 8 期
改革与战略
R EF ORMAT I ON & S T RAT E GY
NO. 8 , 201 3
第2 9 卷( 总第 2 4 0 期)
( C u mu l a t i v e l y , N O . 2 4 0 )
非正规金融违规借贷 的成 因分析
基 于 文献 调 查
—
A L i t e r a t u r e Su r v e y Re s e a r c h
Wa n g Xi a o , Li u De x i n , Gu o Ha i y i n g
( 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e n t , J i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 g z h o u , G u a n g d o n g 5 1 0 6 3 2 )
融 就是 “ 非 正规金 融 ” ,是 指 在 政 府 批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交互关系研究

绝 非 常 差 的 企业 ,进 ~ 步 激励 了 部分 企 业 千 方 百 计 从 正规 金 融 获 得 融 资 ,加 剧 正 规 金 融 市 场 的 “ 柠檬 效应 ”;林 毅夫 ( 2 0 0 3)认 为 我 国 民间 金 融在 相 当长 时 间 内会 一 直存 在 并 发 展 ,
融综合改革工作不断推进背景下,进一步研究民间金融- 9 正规金融之间交互作用效果, 对 I l 导民间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治理和监管民间金融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实证 j 1
析研究了我国民间金融- 9正规金融之间相互影响的效果,研究结论对推进民I '  ̄ - J 金融规范化 l I 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l l 【 关键词l 民间金融 正规金融 0 值法 协整检验 l l I 中图分类号】F 8 3 0 .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l 2 0 9 5 — 5 0 7 3( 2 0 1 3 )0 5 — 0 0 4 8 — 0 8 』 I
足 ,主 要 原 因是 针 对 民间 金 融缺 乏 统 一 的统 计
并 继 续 是 民 营 企 业 融 资 的 主 要 形 式 : 刘 民权 ( 2 0 0 3 )认 为灵 活 便捷 的 民 间金 融 有 效 节约 了 运行 正规 金 融 所 需 的 高 昂交 易成 本 费用 : 胡金 焱和李 永平 ( 2 0 0 6 ) 指 出 民 间 金 融 和 正 规 金 融 并不 是 简 单 的 竞 争关 系 ,还 存 在 制度 互补 关
坝 代 产 业 经 济
民问金 融 与正规 金 融 交 互关 系研 究
一 杨 鸿 运
【 摘 要】民间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突出的表现,已成为与正规金融双轨运行的 l J 二元 金融体系格局中 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界和金融监管部门 关注的焦点l "  ̄ - J 题。 在我国 l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综述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制度视角 【英文标题】 A Summary of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Finance ——An Institutional Prospect of Increasing Rural Finance Provision 【作 者】左臣明/马九杰 【作者简介】左臣明/马九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左臣明(1975—),男,山东新泰人,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马九杰(1967—),男,山东郯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内容提要】正规金融具有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非正规金融具有信息优势,但长期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一直处于被压制状态。因此,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正确对待非正规金融,给其合法的地位,应正视其在审查、监督、实施方面的优势,积极促进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联接。为此,我们建议,第一,增加正规金融向龙头企业的资金供给;第二,增加正规金融向各类合作社的贷款;第三,增加正规金融向各类农产品销售商的贷款,增加其向农户的授信能力。 【摘 要 题】农村金融 【英文摘要】 There is size advantage and cost advantage in regular finance wihle there is information advantage in irregular finance, however, in China irregular finance has been pressed for quite a long time. Therefore,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correctly treat irregular finance, giving a legal status and facing its advantage in examination, supervision, and enforcement, so as to actively promote combination of regular finance with irregular finance. Therefore, suggestions are given as follows: increasing money supply for leading enterprises from the side of regular finance; increasing loan for various cooperatives from regular finance; increasing loan for various produce-sell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credit-granting ability. 【关 键 词】农村金融/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金融改革 rural finance/regular finance/irregular finance/financial reform 【正 文】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96(2005)06—0046—04 一、引言 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向穷人提供贷款,但目前的金融改革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特别是1998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31 000多家县级以下基层机构,在广大农村领域的正规金融机构仅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家。农村信用社由于规模不大、不良贷款率高、亏损严重,为三农融资能力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2003年,创造了GDP的14.6%的农业,其贷款额在各类贷款中仅占5.29%(《中国统计年鉴》,2004)。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20 842个样本户中,农户贷款总额为2947.92万元,其中银行、信用社贷款为769.16万元,仅占26.09%。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正规金融资源大多被富裕和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所运用(叶敬忠等,2004)。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只能到达20%—25%的农户(温铁军,2002),更多的农户不得不依赖于非正规金融。 虽然长期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一直处于被压制状态,但其形式多样,规模相当巨大。其主要形式包括四种:临时借贷,主要指亲朋好友借贷、商业信用;专职性放贷,包括高利贷、银背、私人钱庄、农村合作基金会(已关闭)、其他民间借贷组织(如金融服务社、财务服务公司、股份基金会等);捆绑信贷,主要指互联性信贷交易;小组金融,主要指小额信贷、合会、资金互助社等。由于缺乏统计数据,对于非正规金融的具体规模,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只能进行大体估算。比如郭沛(2004)得出2002年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为2001.03亿元—2750.31亿元。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2004)认为中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400亿元—8300亿元之间。花旗银行(2004)估计中国非正规资本市场大约为9000亿元,约占2004年GDP的6.5%。钱小安(2003)估计全国的民间资金大约有3万亿元左右。 在广大农村领域,信贷市场具有分割的趋势。一方是具有充足资金的正规金融,他们具有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如向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另一方是以自身资金放贷的各种非正规金融,它们具有信息优势,如向农村中小企业、小农户贷款等。面对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正规金融的做法是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品和实行信贷配给政策,结果是大量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被排斥在外。而非正规金融具有灵活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了较高的还贷率。比如小组金融采取借款人团体相互监督、承担连带责任的方式;捆绑信贷通过交易的互联起到抵押、担保的作用;临时借贷主要靠社会舆论、社会制裁的作用;而专职放贷者往往可以接受特殊的抵押品(比如房屋、树木等)。但是由于非正规金融规模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信贷需求。因此,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互补关系。Diagne(1999)发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是不完全替代关系。特别是正规信贷能获得的地方,减少了但并不能完全地消除非正规信贷。这暗示着这两种信贷方式在家庭资源转移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既然一方具有规模优势,另一方具有信息优势,能否通过一定途径促进两者的联接?两者联接的效果如何?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改革有何启示?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文章第二部分考察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结合,第三、四部分对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渠道与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结合 关于如何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进行结合,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议(Christen,1992; Seibel和Parhusip,1992;Seibel,1997)。Seibel(1997)提出了促进两者结合的四种战略:一是“自上而下”战略,通过正规金融的制度适应,使得非正规金融更易于与其打交道;二是“自下而上”战略,帮助大的非正规金融将资金聚集在一起,形成正规金融;三是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接起来;四是在缺少足够的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地方,进行制度创新,创立新的微观金融组织。这四种战略各自的条件及有关实例如表1所示。 表1 合适的制度调整战略
战略 条件 例子 使正规金融适 存在有效 尼泊尔农业发展银行,泰国农业 应农村非正规 的正规金 和农业合作银行,印度尼西亚人 部门环境(自 融 民银行,菲律宾北部Mindanao发 上而下) 展银行 促进非正规 存在有效 印尼Maha Bogha Marga (MBM)银 金融的发展 的非正规 行及非政府组织银行,信用合作 (自下而上) 金融 社 将正规金融 所有金融 与非正规金 机构都有 亚太地区农业信贷协会(APRA- 融联接起来 效 CA)的成员国 (联接) 创造新的微 缺少有效 格莱明银行,越南农业银行,老挝 观金融机构 的金融机 农业促进银行(APB),尼日利亚 (创新) 构 社区银行
资料来源:Seibel(1997)。 当然,这些条件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正规金融发展很好的地方也可能会发生自下而上的战略调整,比如1988年成立的浙江路桥银座金融服务社,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不但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而且在1992年经人民银行批准,更名为浙江路桥城市信用社,成为正规金融。 有时这些战略互相结合在一起。比如正规金融主要向大中型企业和富裕阶层服务,但它们有适应中小企业和穷人融资需求的潜力,关键是如何发挥这种潜力。当进行制度调整,适应了微观金融市场的需求时,正规金融可以慢慢的向下层扩展。当然,为了向整个市场的人群服务,正规金融的制度适应策略必须以非正规金融的制度提升策略作为补充(Seibel,1997),比如在既定法律框架下进行组织创新;或是向更高形式的组织发展,如信用合作社或社区银行等。同样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联接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能够促进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提升,以及正规金融向下的制度适应。世界发展报告(1989)指出,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联接是金融体系发展的一个有前途的战略。“事实证明非正规金融能够向农户、农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持续的融资服务。将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联接的措施能够促进这些服务并创造出一种竞争的环境”。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渠道 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联接主要有两种形式:水平联接和垂直联接。水平联接是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