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学

现代汉语词汇学
现代汉语词汇学

《现代汉语词汇学》读书笔记

《现代汉语词汇学》重点介绍了现代汉语词汇的概况、词的形式与意义及其发展变化、词与词的关系以及熟语等基本理论知识,并设置了“词语的选择与运用”的有关内容。《现代汉语词汇学》还特别关注了词汇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介绍了汉语词汇中所内含的民族性,阐释了中外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以下摘要的是我对本书内容中感兴趣的地方。

一、词汇的界定及其性质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

二、词汇的内容和范围

(一)词的总汇

1.基本词汇特点:①普遍性②稳固性③产生新词的基础

基本词成为产生新词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构成单纯基本词的词素,如“人”作为词素构成了“人”这一基本词,同时“人”作为词素又可以参与构成许多其他的合成词,从而形成它的能产性;另一方面是由合成词充当的基本词,当它被社会广泛使用并具有一定的稳固性之后,它就会以整体的形式转化成为合成词素,并参与创制新词。

稳固性不能和历史悠久完全等同起来,因为许多非基本词也同样可以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词如果没有普遍性仍不可能成为基本词,同样一个并非具有悠久历史的词,但它某个

历史发展阶段内具有普遍性,并进而形成了它的稳固性,那么它也有可能进入到基本词汇中来。

2.一般词汇

①历史上承传下来的固有词

②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新词

③因特殊需要而加以运用的古语词

④从方言中吸收来的方言词

⑤受外族语影响而产生的外来词

(1)音译词——直接模仿外语词的语音形式,再用汉语语音加以改造,使它符合汉语语音的特点和规则,从而产生新词。

(2)形兼音译词——书面上直接借用外语字母的形式,再将其读音用汉语语音加以改造,使其符合汉语语音的特点和规则,从而形成为汉语的外来词。

(3)音加意译词——把已经汉化了的音译成分和原外语词的意义有关的汉语词素相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外来词。

(4)形加意译词——把直接借用的代表汉语词的字母形式,用汉语语音加以汉化后,再和有关的汉语词素相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外来词。(5)音意兼译词——在外语词汉语语音化的基础上,巧妙地把一个音节用汉语的与之语音相近意义相关的汉字来表示,这些汉字从形式上看很像组成该词的汉语词素。

(6)意译词——在外语词的基础上,借鉴其意义,然后用汉语的词素和组词规则形成新词。

⑥社会方言中的词,主要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行业语,第二个内容是指儿童、学生、干部、老人等所用的一些个别词语。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基本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它也是一般词汇形成的基础。一般词汇中的大多数词都是在基本词汇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词汇反映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敏感的,它几乎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因此,语言词汇中的新成分,往往要首先出现在一般词汇中,然后,个别的成分再进入到基本词汇中去,促成基本词汇的发展。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的个别成分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二)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

汉语中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一般也可称做熟语。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以及专门用语等等。它们具有的共同特点:第一,结构定型。第二,意义完整。第三,充当语言的备用单位。这些固定结构又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并且以其不同的特点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类聚。

1.成语——是一种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的固定词组。

成语言简意赅,具有一般词语所不能比拟的表达作用。

在结构形式方面,汉语的成语多以四个音节的格式为主,一般是不能随意更动其组成成分和词序的。所以其风格整齐简洁。

在意义方面,成语的意义多为集中凝炼而成,所以都是比较完整和抽象概括的。

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历史故事、某些作品等等。

2.惯用语——也是一种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意义的固定词组。

在结构方面,汉语的惯用语多以三音节的格式为主,也有少数惯用语是由四个或四个以上的音节组成。一个惯用语,往往存在着几种不同的形式。人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或者自己运用语言的习惯来改变惯用语的词序或添加某些结构成分。

在意义方面,惯用语的意义也是在组成成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比喻引申抽象概括而成,所以它的意义是概括完整的,决不能等同于它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

3.谚语——是人们口头上流传的一种通俗、简练、含义深刻的现成话。

在结构形式方面,谚语都是用固定的句子形式表现出来的,有单句和复句的形式。

在意义方面,是特定和完整的,有的含义可以从它组成成分的意义上得到了解。有的是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比喻而成,因此都比较抽象概括。

4.歇后语——具有特定意义和固定结构的特殊的语言形式。

在结构方面,它都是由两部分组成。

在意义方面,歇后语的前一部分都是对意义的引申和比喻,后一部分才是被引申比喻的正意所在。还有的除引申比喻以外,还使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从而使意义表达上不但生动形象,而且含蓄诙谐。

5.专门用语——指被固定化了的专门指称某种事物和意义的词组。

6.习用套语——社会上人们习惯使用的现成话。

第二节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对语言要素的认识

语言的组成要素首先是由语音和语义形成为词汇,词汇和语法才是直接的组成语言的要素。

二、对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

及时准确的为语言提供造句的材料,是词汇的主要功能。

词是一个音义结合体,就在于词汇是语言参与交际的最直接最实际存在的单位,词汇是语言的各种成分的具体体现者。

当我们在学习或研究词汇的时候,决不能把词汇孤立起来,而是必须把它放在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等方面的广泛联系之中。

现代汉语词汇全部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题目:“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正确答案:错误 【第二次作业】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①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②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形成四音节的成语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2)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 (3)省略句中虚词而成。 (4)增加成分(多为虚词或重义成分)于原句而成。 2、简答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1)语素义完全消失。这指的是某个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它构成的一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词义完全由另一语素表示,例如"国家”中之"家”,"忘记”中之"记”的意义完全消失了。 (2)语素义模糊。这指的是某些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其构成的某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但词义又并非完成由另一语素表示,因此不能说这个语素完全没有意义,却又不能说词义减去另一语素的意义等于这个语素新获得之义。这里语素的意义是模糊的。例如"捣蛋”中之"蛋”,"电池”中之"池”在这里的意义是模糊的。 3、简答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1)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如:文法——语法,母音——元音等; (2)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馒头——馍,玉米——棒子等;(3)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幽默——诙谐,海洛因——白面儿等;(4)外来语言的译音词和意译词也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公尺——米,连衣裙——布拉吉等;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

《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语音 考试内容: 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音节结构表 4)拼合规律表 5)变调的规则4条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guāng 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 ,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如:gān , gēng ,guān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 例:判断音位个数 hán 和lán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 hán 和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 作用: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国际音标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现代汉语词汇练习题

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语素 2.熟语 3.单纯词 4.合成词 5.成语 6.惯用语 7.歇后语 9.义素 10.语义场 参考答案 1、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2、熟语,是由词或语素构成的现成用语,是语言中因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3、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4、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构成的词。 5、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的短语,以四个音节为主要形式构成,具有形式整齐、韵律和谐、结构固定、言简意赅的特点。 6、惯用语,是口语中较为通行的固定短语,具有结构定型、以整体结构表示一个特定意义的特点。 7、歇后语,是由前后有解说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的现成语句。 二、填空题 1.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根据其组合能力,可分为和。 4.“忐忑”是单纯词中的词,“鸳鸯”是词,“翩跹”是词。 6.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词。 7.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三种。 8.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和两种形式。 9.复合式合成词是由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组合而成的。 10.复合式合成词有种类型,它们 是、、、、。 13、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也可称 作。 14.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二是。 15.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二 是,三是。 16.反义词是指的词。从意义关系上区分,反义词有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18.基本词汇的三大特点

是、、。 19.一般词汇包括、、、 和等。 20.熟语包括、、等。 21.成语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二、。 23.词义演变的途径有以下几种:一、,二、, 三、。 参考答案 1.语素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 4.双声非双声叠韵关系的叠韵 6.单纯词两个或两个以上 7.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 8.复合式重叠式 9.不同词根相同词根词根加词缀 10五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补充式 13.理性义色彩义附属义 14.等义词近义词 15.理性意义方面色彩方面词性和用法方面 16.意义相反或相对互补反义词极性反义词 18.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19.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词隐语 20.成语惯用语歇后语比较固定具有整体性词 21.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 23.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三、判断题 1.“巧、巧手、灵巧、巧克力”等词语中的“巧”不是同一个语素。2.“我的妹妹也认识了他”中的“的、也、了”没有词汇意义,因而不是语素。 3.“咖啡糖、蜘蛛网、录像机、研究所”四个词都是由三个语素构成的。4.“剪彩、剪刀、讲话、讲台”都是支配式合成词。 5.“天、天空”和“静、安静”分别为单音词和双音词,所以不能构成同义词.

现代汉语词汇习题资料讲解

现代汉语词汇习题

二、填空题 1.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根据其组合能力,可分为__和__。 2.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也能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3.“小女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个音节__语素__个词。 4.“忐忑”是单纯词中的__词,“鸳鸯”是______词,“翩跹”是__词。 5.词是构成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__的要素。 6.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合成词是由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7.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___、___、___三种。 8.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___和___两种形式。 9.复合式合成词是由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_____组合而成的。 10.复合式合成词有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11.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是词的内容。 12.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3、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也可称作___。 14.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___。二是___。 15.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______,二是_____,三是_____。 16.反义词是指_______的词。从意义关系上区分,反义词有两类:一类是______,另一类是______。 17.基本词汇是词汇的__部分,它长期存在着,并且为____提供基础。 18.基本词汇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听课笔记(1)讲课稿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 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 见教材第14页 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 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 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 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

现代汉语词汇练习题(20201007193711).docx

1 、词最重要特点在于:它是_________的语言单位。 2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_,如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可分为 ____、_____和_______。 3 、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又能 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4、“北京猿人究竟多少人一群呢?”这句话中共有__个语素 __个词。 5、“小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 __个语素 __个词。 6、“流连”是单纯词中的 __词,“妯娌”是 ______词,“叮咛”是 __词。 7、词是构成 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 __的要素。 8、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 ___。合成词是由 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9、单纯词的特点是:不管它有多少音节,但只有__个语素。 10、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 ___、___、___三种。 11、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 ___和___两种形式。 12、复合式合成词是由 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 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 _____组合而成的。 13、复合式合成词有 _种类型,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 14、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语的总和叫做 __。这里的“词语”指 __和各种性质作用大致相当于词的 __,在现代汉语中就是指成语、 ___、___、___等。 15、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 ____是词的内容。 二、判断题 1、词和短语的区别在于 , 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 短语不是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2、词代表的音节前后可以停顿。()

最新现代汉语笔记 词汇章节讲课教案

第一节词汇与词的构造 一、词汇 二、词汇单位 三、词的构造 第二节词义 一、词义的性质 二、词义的分类 三、语素义 四、义项 五、义素 六、语义场 第三节现汉词汇构成、词汇发展、词典 一、现汉词汇构成 二、现汉词汇发展变化和规范 三、词典

第一节词汇与词的构造 一、词汇 定义:又称语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汉语词汇、文言词汇、老舍的词汇)。语言建筑材料,反映社会:语言发展;标志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广;越多越表思想;生活阅读写作 二、几种词汇单位 1.语素: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1)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书:语音形式为shu;词汇意义为成本的著作;语法意义为名 词及其语法作用—实语素 吗:语音形式为ma;词汇意义无;语法意义为表示疑问语气 —虚语素 (2)语素可以使单音节也可是多音节 确定语素用“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之(替代过程中保持意义一致,马虎—马车) (3)根据构词能力可分为: A.成词语素:能独立成词,亦“自由语素”(词根) B.不成词语素: a.不定位语素(词根) b.定位语素(词缀) 其中,不定位语素和成词语素构成词根,表示词的基本意义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1)独立运用:能单说(单独成句)或能单用(单做句法成分或者起语法作用:了,又) 区别词与语素:剩余法(先看成词语素,再看剩下的)(2)最小的:区别词与短语:拓展法或插入法 (3)字-语素-词:我喜欢巧克力糖7-5-3 3.固定短语:词与词固定组合,不可增减改换中间的词(自由组合是临 时组合) (1)专有名词(企业单位、书名、杂志名、电影名等) (2)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4.略语:经压缩或着省略的短语(部分固定成词,不可还原) (1)简称: A.均取前(家用电器:家电) B.均取后(人民警察:民警) C.一前一后(外交部长:外长) D.省并(中学、小学:中小学) E.外来词取第一个(加利福尼亚州:加州) F.其他:(安理会,农贸市场)

现代汉语试题库大全答案

现代汉语试题库答案 绪论 一、填空题 1、从语言自身的特点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符号体系。 2、、“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方言。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言规范。 4、现代汉语的方言按照历史渊源和目前的特点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共七种方言。 5、按现代汉语方言分区,江西南昌话属于赣方言区,南京话属吴方言。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2、现代汉语构成新词所广泛运用的方法是() A、轻声、儿化 B、简缩 C、附加法 D、词根复合法 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方面。 A、语音 B、词汇C语法D、词汇和语法 4、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A、吴方言 B、闽、粤方言 C、湘、赣方言 D、客家方言 5、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 A、形态 B、虚词C词序D、虚词和词序 6、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A、单音节词 B、双音节词 C、三音节词 D、多音节词 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 1、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2、推广普通话意味着人为地消灭方言。(×) 3、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4、普通话词汇规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除其他方言中有用的词汇进入普通话。(√) 5、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指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所有用例。(×) 6、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7、普通话就是北京话。(×) 8、.现代汉语就是普通话。(×) 语音 一、填空 1.语音具有生理性、物理性和社会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习题]现代汉语词汇练习(附答案)

现代汉语词汇练习 一、填空题 1、词最重要特点在于:它是_________的语言单位。 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_,如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 3、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又能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4、“北京猿人究竟多少人一群呢?”这句话中共有__个语素__个词。 5、“小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个语素__个词。 6、“流连”是单纯词中的__词,“妯娌”是______词,“丁宁”是__词。 7、词是构成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__的要素。 8、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合成词是由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9、单纯词的特点是:不管它有多少音节,但只有__个语素。 10、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___、___、___三种。 11、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___和___两种形式。 12、复合式合成词是由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_____组合而成的。 13、复合式合成词有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14、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语的总和叫做__。这里的“词语”指__和各种性质作用大致相当于词的__,在现代汉语中就是指成语、___、___、___等。 15、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是词的内容。 16、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7、“鬼”、“神仙”等词的意义是对客观世界的_______反映。 18、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也可称作___。 19 、义项是词的_________。只有一个义项的词是___,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是___。 20、词的本义是词的__意义,基本义是词的____的意义,引申义是_________的意义,比喻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21 、同音词是指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__、__、__都相同词,它可以分为____ _和_____两大类。 22、义素是构成词义的______,也就是词义的____,所以又叫____或____。 23、语义场就是通过_____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____或__划分出来的类。 24、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___。二是___。 25、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______,二是_____,三是_____。 26、反义词是指_______的词。从意义关系上区分,反义词有两类:一类是 ______,另一类是______。 27、“呆板”在“不聪明、反应慢”的意义上同__一词构成反义关系。 28、基本词汇是词汇的__部分,它长期存在着,并且为____提供基础。

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 语音考试内容: 1) 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 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 音节结构表 4) 拼合规律表 5) 变调的规则4条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语音概说

(一) 语音的性质 1. 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 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 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汉语声调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guüng 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 ,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ü , xiü ,guài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如:gün , gyng ,guün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例:判断音位个数 hán 和lán :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 hán 和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

现代汉语词汇学考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生(07·假期)课程班考试题 考试时间:2007年7月(孙银新副教授) 科目:现代汉语词汇学班别:07假期姓名:_____ 学号:______分数:_____ 考试题: 一、关于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及其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试加以评述。(20分) 1. 基本词汇 普通话词汇里,有些词是全民族使用得最多的,一般的生活当中所必需的,意义最明确,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几乎用不着什么解释的。这样的词是词汇当中最主要的成份,叫做基本词。基本词的集合体叫做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 2. 基本词汇的特点 ⑴全民性 ⑵稳定性 二、现代汉语的词和词素有哪些不同?举例说明应该如何判定现代汉语的词?(20分)词素又叫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法单位,是构成词语的要素。词是汉语中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法单位;1. 词,由语素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里的独立,就与“词素”区别了,词素是不能独立的最小的音意结合体。例“乡”这是个“xiang"和字形的结合,但不能独立运用,”乡村”就是一个词了。区别词和词素,用替换法。 三、汉语的造词和构词,造词法和构词法有何不同?试举例分析说明。(20分) 造词法和构词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是研究词是用什么语言材料,什么样的造词方法来创造词,是一种造词方式。后者是从词的构造来分析,分析词成分的意义,作用及其间的关系,是一种结构方式。所以:构词法不涉及单纯词,造词法说明一些单纯词如何创造出来,如:咕咚用的是语音学造词的“单纯拟声“。 另外两者都是分析词语的方法,但侧重点不同。比如“银币”和“银耳”这两个词: 1. 按构词法分析:都属限定式,前一个成分限定后一个成分; 2. 按造词法分析:“银币”属于句法学造词中的主从式,“银耳”属于修辞学造词中的比喻式。

现代汉语词汇学精粹集锦

现代汉语词汇学基础知识概括 文字: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语言的交际功能;有了文字,人类社会就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经验,技术,并得以系统的流传下来,传播开去;有了文字才有了书面语,才可以更好地对文字进行加工)。 2.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3.汉字特点: 1)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3)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4)有超时空性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属于正式字体。草书行书是辅助性字体。 ①金文:(钟鼎文)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②篆书:(大篆、小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字体。 ③隶书:(秦隶、汉隶)是汉字演进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④楷书:(真书、正书)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草书:(章草,今草,狂草)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汉字的结构: 汉字结构包括笔画和部件。 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用描绘事物形状的方法来表示字义。如:月、口、雨。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如:上、下、甘、本、末。会意(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用两个或以上部件合成一个字,把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如:森、休、涉。 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如:洋、湖。 其中,象形和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和形声字是合体字。

形旁的作用和局限:主要作用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 社会发展,有些形旁的意义不好理解。 声旁的作用和局限:古今字的演变等原因,很多形声字的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还有的声旁在不同的形声字中表示多种读音,不易掌握;有的声旁不易分辨出来。 汉字的标准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义序、音序、形序)。 词汇 一、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二、几种词汇单位: 1.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确定语素可以用替代法,如:蝴蝶,迷离,马虎,骆驼。 语素按音节分:单音节和多音节语素。 按构词能力分:成词和不成词语素,如:地、走、牛/ 民、语、习。 按位置分:定位和不定位语素,如:老/ 头、儿 2.词: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造句单位。 ●区别词和语素用:剩余法。如:他又送信来了。 短语是由此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扩展法或叫插入法。如:冰箱,冰的箱子。 3.固定短语:词跟词的固定组合。可分为:专有名称、熟语。 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4.缩略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简称、数词略写)。 三、词的结构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合成词:由两个或以上的词构成的语素。 (一)单纯词:(单语素词) 1.连绵词: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双声词:玲珑、参差、仿佛。 2)叠韵词:彷徨、窈窕、烂漫。 3)其他:芙蓉、蝴蝶、鸳鸯。 2.叠音词:姥姥、潺潺、皑皑。 3.音译外来词:葡萄、咖啡、巧克力。 4.拟声词:哗啦啦。 (二)合成词: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语音 (4) 第三章文字 (8) 第四章词汇 (10)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概念: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文学语言: 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3.语言: 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共同语与民族共同语: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5.基础方言: (1)含义: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2)以何种方言为基础方言:取决于这种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方言区的政治、经济、 文化、人口等。 6.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 (1)口语: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2)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7.现代汉语规范化: (1)什么是语言规范化? 语言规范化就是明确某一语言的共同语及其内部一致的标准。 (2)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 ①语音方面:以北京话为标准; ②词汇方面: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 ③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并不代表北京话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的;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是说北方话词汇有很大的普遍性,但并不是说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说现代著名作家的优秀白话文著作为典范,但应指出的是以这种著作的一般用例而不是特殊用例作为语法规范。 (4)怎样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 首先,必须依靠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 其次,要做好调整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楚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哪些分歧或不合规范的现象及其原因,然后找出处理办法。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七

1 / 18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七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络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 一、填空 1、从分布位置看语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2、xx是指由 _______构成的词 3、合成词是指由_______构成的词 4、词根是词中表示_______、位置______的语素 5、词缀是在词中表示______、位置_____的语素 6、词汇是语言里____和____的总汇 7、语素是_____结合体 8、词是表示_____、_____的最小语言单位 9、从语音构成角度来看 语素可分为??????_____和______ 10、从语法功能看 语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11、双音节单纯词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 12、附加式合成词分为_______和____两种 13、复合式的合成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结构类型

2 / 18 14、简称常见的简缩方式有三种: (1)_____ (2)_____ (3)____ 15、词义是___________反映 它包含着人们_______ 16、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三种性质 17、本义就是_____意义 18、基本xx是_____的意xx 19、引申义是_____的意义 20、比喻xx是_____的意xx 21、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____的词叫单义词 22、xx是指_____的词 23、同音词是指_____而____的词 24、同音词可分为两类: ______和________ 25、同音异形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条: (1)______ (2)______ 26、一般区分xx和同音词的原则是: 3 / 18 ____的是多义词______的是同音词 27、同义词是____的一组词 28、反义词的对应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 (1)____-(2)___ (3)_____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 一、填空 1、从分布位置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单纯词是指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词。 3、合成词是指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词。 4、词根是词中表示__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_的语素。 5、词缀是在词中表示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的语素。 6、词汇是语言里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汇。 7、语素是__________结合体。 8、词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语言单位。 9、从语音构成角度来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从语法功能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双音节单纯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_四种。 12、附加式合成词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3、复合式的合成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五种结构类型。 14、简称常见的简缩方式有三种:(1)__________(2)_________(3)_ _______。 15、词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_____________。 16、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种性质。 17、本义就是__________意义。 18、基本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19、引申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20、比喻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21、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_______的词叫单义词 22、多义词是指__________的词。

现代汉语 词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词最重要特点在于:它是_________的语言单位。 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_,如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 3、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又能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4、“北京猿人究竟多少人一群呢?”这句话中共有__个语素__个词。 5、“小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个语素__个词。 6、“流连”是单纯词中的__词,“妯娌”是______词,“叮咛”是__词。 7、词是构成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__的要素。 8、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合成词是由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9、单纯词的特点是:不管它有多少音节,但只有__个语素。 10、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___、___、___三种。 11、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___和___两种形式。 12、复合式合成词是由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_____组合而成的。 13、复合式合成词有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14、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语的总和叫做__。这里的“词语”指__和各种性质作用大致相当于词的__,在现代汉语中就是指成语、___、___、___等。 15、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是词的内容。 二、判断题 1、词和短语的区别在于,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短语不是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2、词代表的音节前后可以停顿。() 3、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词的形式相同,都是双音节词占优势。() 4、“大海”和“大浪”都是短语。() 5、在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一个词的情况下,一个汉字表示的是一个词,这时一个汉字和一个词是相当的。() 6、词与词汇的关系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无论如何,词汇不能用来指单个的词。() 7、“蝴蝶在西双版纳的森林里飞舞。”这句话里包含了7个语素。() 8、单纯词是由单音节语素构成的。() 9、联绵词的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有意义,不能分开去解释各个音节的意义。() 10、三个音节以上的单纯词绝大多数是音译词。() 11、合成词都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 12、“老式”、“老大爷”中的“老”是词根。() 13、“刚刚”、“馍馍”、“断断续续”都是重叠式合成词。() 14、“盼头”、“白头”、“船头”中的“头”都是词缀。() 15、“割草机”是偏正式合成词。() 三、单项选择题 1、语素是 A、最小的语音单位 B、最小的意义单位 C、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单位 D、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 2、“员、祖、乡、分、妊、严”中包含的自由语素是 A、乡、分、严 B、祖、分、严 C、祖、乡、分 D、员、分、妊 3、“一对花瓶”、“你说的对”、“面对未来”中三个“对”代表 A、一个词 B、两个词 C、三个词 D、只代表音节,不代表词

北大现代汉语语法笔记

北大现代汉语语法重要考点 1、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 语法分析的基本手续:切分、归并、分类。 ○ 1切分是由语流切分成片段。切分出的单位有:篇章、段落、句群、句子、词组、词、语素。其中句子、词组、词、语素和语法有关。○ 2归并是把具有同一性的词(在语音形式和意义上相同的词)归纳在一起。 ○ 3分类应是在归并的基础上进行的。 2、什么叫语法单位?单位有哪几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 (1)语法单位就是从话语中切分出的跟语法有关的大大小小的单位。语法单位是音义结合体,研究符号的组合。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2)语法单位有:○1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2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或语言单位)。○3词组:词和词的组合。○4句子:最小的独立表达的语音片段(音义结合体)〖或最小的单说的语言片段〗。 (3)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根据性质的不同分成四级。 最小单位组合单位性质 1、 2、 3、 4、句子 (独立表达) 3、如何切分语素?什么叫剩余语素?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 (1)切分语素的方法:○ 1基本方法:对比法。到别的环境里去找与之音义相同的成分,若有,则可分出一个语素。○ 2剩余法:根据假设,如果我们断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 (2)剩余语素:只能与某一个语素结合的语素,只能在一个环境出现,又叫一用语素。剩余语素大多为音译词和借词。如:菠菜、沙丁鱼、哈巴狗、卡宾枪、苹果。〖注〗蝴蝶是一个语素。 (3)剩余语素的切分:在一个词中,如果我们先用对比法确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称为剩余语素。 4、如何确定语素和词的同一性? 一个语素独立运用时成为词。独立运用包括单说和临时组合。如:白/衣服,是一种临时组合,其中“白”就成为一个词。 5、汉语有哪几种句法结构?能区分各种句法结构。 汉语有五种基本的句法结构:偏正结构、述补结构、述宾结构、主谓结构和联合结构。 6、什么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什么叫层次分析法?能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 (1)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词在组合中是线性排列的,但他们在组合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相邻的两个词不一

现代汉语词汇学复习-到底.docx

如果追溯到古汉语,尤其是以单音词为主的上古汉语,很多是结构离散、意义松散、并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要句法成分的短语结构。 生成阶段一:单音节动词、名词各自独立使用,意义上的相互兼容使其有构成短语结构的可能。 生成阶段二:单音节动词、名词连用的情况增多,构成动宾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或状语等句法成分。 生成阶段三:单音节动词、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意义口益虚化,结构逐渐紧凑,主要用作状语,最终定型为一个副词。 以“到底”为例: 生成阶段一:单音节动词、名词分用 动词和名词在语法、语义上各自独立,由于它们在意义上可以相互兼容,因此为其构成临时性结构提供了可能。如现代汉语副词“到底”的构成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分别是动词“到”和名词“底”,它们都是独立运用的单音词。《说文解字》曰:“至!至也。”“底,山尻也,一曰下也。”“到”主要用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底”则主要用作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女山 (1) 西南涨海中可七八百里,行[到]珊瑚洲,水[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 《通典》 (2) 上至岩之顶,下[到]深谷之[底],动经七日,方得[到]五台山地。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第(1)例中,“到”义为“到达”,后面可以带处所“珊瑚洲”,“底”义为“……的底部”,在句中用以表达“盘石”的存现地点。因为“到”含有[+位移]义,而“底”含有[+处所]义,两个词在意义上彼此兼容,因此在例(2)中,“到” 和“底”构成了有 动宾关系的短语结构,其中“底”受“深谷”的修饰作“到” 的宾语中心语。 生成阶段二:单音节动词、名词连用构成动宾短语 由于意义上的兼容性,单音节动词和单音节名词出现了连用的情况,并伴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动、名词连用构成的是动宾结构,因为动词和名词都保持着各自的词性和意义,其结构比较松散,意义也不够融合,具体表现为动词和名词之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名词可被其他同义词所替换等。所以这个阶段中,动、名词连用构成的是动宾短语。女口,“到”、“底”连用大约始于唐朝。两词均保持了各自的词性和意义,构成动宾短语表示“到……的底5“底” 指“物体的最下部分”或“尽头、终点”,女m (50) 秤槌落东海,[到底]始知休。《寒山诗》 (51) 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登山不到顶,不知宇宙之宽广;入 海不[到底],不知沧溟之浅深。《五灯会元》 以上两例中,从意义上看,“到”义为“到达”,其动词性[+位移]义素十分明显;“底”在两句中都用作名词,语义上都用了指代“海的底部”;从充当的句法成分上看,“到”都充当主要动词,如例(51)中“到”可受助动词“须”的修饰,“底”则是“到”的宾语;从结构的凝固性上看,两例的“到底”都可再插入其他成分,如“到东海底”、“到海底”,意义不变。综合来看,这里的“到底” 是动宾短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