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物质的量导学案及答案

1-2.1物质的量导学案及答案
1-2.1物质的量导学案及答案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题一物质的量一、要点聚焦

1.使用“物质的量”与“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

①“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②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同“时间”,“长度”等一样,其单位是摩尔。

③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集合体,不适用于宏观物质,如:1 mol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④物质的量中所指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Na2SO4等)。

(2)摩尔

①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 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不能说1 mol 氢,应该说1 mol氢原子(或分子或离子)。

②“物质的量”是用来计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两者关系正如“长度”与“米”,“质量”与“千克”一样不能混为一谈。

③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的粒子种类,一般模式:数量+单位+粒子(用符号或化学式),来表示具体微粒的物质的量。

④用摩尔做单位时有三大特点

A.大:1mol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目巨大——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近似值为:6.02×1023。摩尔是计量“数目庞大的粒子”的单位。

B.广:摩尔这个单位应用极广,它是联系粒子个体与粒子集体,联系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的桥梁。

C.小:摩尔计量的对象是微乎其微的微观世界的粒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而不是纯数。不能误认为N A就是6.02×1023。

3.简单计算

变形:①;②;③

二、自学问题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之一,它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其符号为,单位是。描述的对象

是:。

表示的意义:。

(2)摩尔基准的确定:

摩尔是的单位,我们把含有个微粒的集合体计量为1mol ,其符号

(3)摩尔的使用范围

(4)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集合体中的微粒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用表示,通常使用近似值来计算

(5)物质的量()、物质所含的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关系:。

【自学尝试性问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C. 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D.科学上规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为1mol

【自学尝试性问题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 mol氧

(2)0.25 mol 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 mol是6.02×1023个粒子的集合体。

(5)0.5 mol H2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

(6)3 mol NH3中含有3 mol N原子,9 mol H原子。

【自学尝试性问题3】(2011 年广东广州检测)下列关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和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国际上规定,0.012 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 mol

三、自学检测

1、(1)1 mol O中约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个O;

(2)3 mol 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______mol H+;

(3)4 mol O2含有_________________mol O原子,_________________mol质子;(4)10 mol 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个Na+。

2、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A.a

4b

mol-1 B.

b

4a

mol-1 C.

a

b

mol-1 D.

b

a

mol-1

四、当堂训练 A组(一看就懂,一做就会)1.摩尔是()

A.是一个物理量B.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

C.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0.012kgC-12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下列数量的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1mol HCl

B.3.01 x 1023个碘分子

C.12g 12C

D.0.5mol CH4

4. 下列物质中,与0.3moLH2O含相同氢原子数的物质是( )

A、0.3moLHNO3

B、3.612×1023个HNO3分子

C、0.1moLH3PO4

D、0.2moLCH4

5.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mol Na+、0.4mol Mg2+、0.4mol Cl-,则SO42-为()

A、0.1mol

B、0.3mol

C、0.5mol

D、0.15mol

6.在一定质量的碳酸钠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3:1

D、2:3

7.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 Al 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N A

B.0.2 mol H2O 所含的氢原子数为0.2N A

C.0.1 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 A D.1 mol 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N A 8、(1)0.5 molH2O中含有个___________________水分子。

(2)2 molH2O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3)1 mol H2SO4中含有___________个H2SO4分子,________个硫酸根离子。(4)1 mol 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5)1个水分子中有_____________个电子,1 mol H2O中呢?

四、当堂训练 B组(想一想,你就能做对)

9.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可和某些物质(如F2等)发生化学反应。若将1.5mol Xe和7.5mol F2加入一定体积的容器中,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 F2,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为多少?

1-2.1物质的量导学案试题参考答案

自学尝试性问题

1.D

2.(1)错误。没有指明粒子的种类。改成1 mol O,1 mol 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 mol H2含有0.5×2=1 mol H原子,所含氢原子数为6.02×1023 mol-1×1 mol=6.02×1023。

(6)正确。3 mol NH3中含有3 mol×1=3 mol N原子,3 mol×3=9 mol H原子。

3.B

自学检测

1.(1)6.02×1023;(2)1.806×1024;6 (3)8 ;64;(4)6.02×1024

2.B

当堂训练A组

1.C

2.A

3.D

4.B

5.B

6.B

7.C

8. (1)0.5N A或3.01×1023;(2)2N A或1.204×1024;4N A或2.408×1024

(3)N A或6.02×1023;N A或6.02×1023(4)氢离子和氯离子;各为1mol

(5)10 ;10N A或6.02×1024

B组

12.D 13. 1:4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拿来主义》导学案(1)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拿来主义(教师) 【学习目标】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学习文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 比喻论证。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重点难点】1?结合实际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2?了解并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预习案|自主学习一台前幕后,先睹为快 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冯骥才,前几年赴法国访问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 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同学们 请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样回答呢 ?冯先生是这样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 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 来主义”。 【知识链接】 1. 走进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 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 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 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鲁迅 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2. 关于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它 短小、犀利、幽默、灵巧、隽永,常借助典故、 笑话、趣闻、传说等,通过打比方、分类别、说古道今、谈天说地等手法使议论形象化 ,内容广泛,形式 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都可以 归入杂文一类。 3?“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 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 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 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黑暗现实。 4. 背景介绍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 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 续实行“送去主义”。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 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 “拿来主义”的口号, 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自主检测】 1. 给加点字注音: 冠冕堂皇(gu 01 mi an )吝啬(I ins e )玄虚(xu 岔) 蹩进(bi e ) 残羹冷炙(g aig zh i )脑髓(su i ) 孱头(c m ) 自诩(xu )'掘起(ju e ) ?磕头(k e )徘徊(p dhu 6 )譬如(p i )国粹(cu i )' 2. 解释词语,并解释加粗词语。? (1)礼尚往来 (2)大度 (3) 残羹冷炙 (4) 冠冕堂皇 (5) '孱头 (6)玄虚 (7)国粹 【整体感知】仔细反复朗读文章,思考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3.怎样“拿来”?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1、2段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 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3、4段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高一语文必修4 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风骚.( )今朝.( )莽莽 ..( )稍逊.( )妖娆.( ) ..( )滔滔 chéng jísīhán hóng zhuāng sùguǒ Sāo zhāo mǎng tāo xùn ráo 成吉思汗红装素裹 2.下列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惟余.莽莽(只) 大河 ..上下(黄河) B.须.晴日(等到) 红装素.裹(白) C.稍逊.风骚(差) 原驰.蜡象(奔跑) D.竞折腰 ..(折了腰) 数.风流人物(数得上) D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荣获“2015年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堪称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 B.雪花在空中飞舞,使北国江山显得分外妖娆 ....。 C.昨夜一场大雪,早上出门一看,天晴了,好一派红装素裹 ....的绚丽景象。 D.一代天骄 ....李白豪放不羁,写诗慷慨淋漓,岂能和那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 B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 5.根据提示默写。师题 (1)须晴日, ,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3)《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4)《沁园春·雪》中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只识弯弓射大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 6.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动静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2)欲与天公试比高。

沁园春雪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3.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并读一读。 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毛泽东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3.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来源:中.考.资.源.网] 4.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自主探究】 1.自读课文,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词的上阙中作者用“望”字领起了哪几句?

(2)上阙中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哪句?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4)怎样认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4.归纳总结。请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谈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练习反馈】 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雪”是_______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全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2、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 (用《沁园春雪》中名句填写) 3、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

语文必修三:第三专题《拿来主义》导学案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理解课文思路基础上,理解作者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论述。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明确思路 明确:课文由“闭关主义”导致“送去主义”谈起,只是“送去”不仅有悖于“礼尚往来”的仪节,而且必定穷了自己,因此,“送去主义”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听凭“送来”就好么?难道我们受“送来”的祸害还少么?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二、理解作者对“拿来主义”的精辟阐述 1、齐声朗读5~10段课文,并进行资料导引,学生摘录其大意: 资料一(投影或多媒体) ……这些采取(旧形式的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 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而且,这工作是决不如旁观者所想的容易的。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资料二(投影或多媒体) 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但现存的新的木刻,却和这历史不相干。新的木刻,是受了欧洲的创作木刻的影响的。…… 别的出版者,一方面还正在绍介欧美的新作,一方面则在复印中国的古刻,这也都是中国的新木刻的羽翼。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如果作者都不断的奋发,使本集能一程一程的向前走,那就会知道上文所说,实在不仅是一种奢望的了。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大意:①关于文化遗产的内容,有中国古代的还包括欧美的。 ②继承文化遗产的方法:“弃去蹄毛,留其精粹”“采用外国的良规”。 ③继承文化遗产的目的:“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 2、再次阅读课文5~10段,独立思考问题。 ①思考: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

物质的量教学案

02 物质得量 【学习目标】知道摩尔就是物质得量得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得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得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得方法对研究与学习化学得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物质得量及其单位与有关物质得量得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对物质得量及其单位得理解 在化学反应中得微粒质量很小但数目很大,如何把一定数目得微观粒子与可称量得宏观物质联系起来呢?所以引进一个新得基本物理量-—物质得量。 一、物质得量 1、物质得量:就是国际单位制中得一个___________,表示 符号: 2、物质得量得单位:______,简称为_______,符号:_______(例:n(H2O)=1mol) 1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得微粒数与相同. 使用物质得量得注意点: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阿伏加德罗常数得符号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常数得近似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摩尔就是物质得量得单位,就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 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12g碳中所含得碳原子数 C。物质得量就就是物质得质量D.物质得量就就是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得多少 E.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就是6、02×1023mol-1 F.摩尔就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得物理量 G。物质得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 【归纳】 4、物质得量(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微粒数(N)之间得关系: 【练习1】 1、2mol H2O含有_______个分子,有________ 个氢原子,有___

《沁园春雪》学生导学案

课题: 1、沁园春雪 姓名班级小组编号评价 【预习课导学】(晚自习30分钟) 预习任务: 资料准备:了解新闻的有关常识和这两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理解这篇课文的重点词语,并在练习本上抄写记忆。自我感悟:试着找一找两则新闻的要素及导语、主体部分。 预习步骤: 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大声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尝试读出诗人的感情。 第二步:再读文本,体会情感:1、边读边结合课下注释、自己预习的成果以及平时的积累试着理解诗歌的内容。2、再次默读课文,在诗歌中划出令你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语句和词语,并试着从字面义和语境义、主旨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资料助读】 一、文体知识 词的相关知识:词,兴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词”。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称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标题一般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二、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留给后人的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展示课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及词的有关知识,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通过合作探究,反复诵读,把握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胸襟和抱负。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情怀。预习检测(课件显示) 【自研自探导学】 1、词的上阙是如何形象地勾勒出一幅严冬的雪景图的?(情由景生,景为情设,结合作者情感,先找出上阕选取了哪些意象?然后看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怎样的景象?)(朗读诗歌,找出意象描绘画面) 2怎样赏析“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抓住重点词语赏析表达效果) 3、怎样理解下阕中的“惜”字?(在理解“惜”字意思的基础上,再体会情感)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结合全词内容,抓住主旨句来进行分析体会)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案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介绍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2、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等。 3、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4、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以及他抒发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二、重点、难点 1、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2、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体验。 3、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

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比较阅读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二)、介绍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补充诗歌特点: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⑵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⑶富有想象。⑷语言精练。⑸押大致相同的韵。

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体味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 【学习方法】 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 3、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简历: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成就: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 评价: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探寻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革命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3、“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4、关于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它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都可以归入杂文一类。 【学习过程】 一、自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A级) 1、注音: 自诩()残羹()冷炙()譬如()给与()脑髓()孱头()蹩进()

物质的量教学案

02 物质的量 【学习目标】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单位米千克秒摩尔安培开尔文坎德拉 符号m kg s mol A K cd 在化学反应中的微粒质量很小但数目很大,如何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呢?所以引进一个新的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___________,表示 符号: 2、物质的量的单位:______,简称为_______,符号:_______(例:n(H2O)=1mol) 1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相同。使用物质的量的注意点: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E.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mol-1 F.摩尔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G.物质的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 【归纳】 4、物质的量(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

沁园春雪导学案(学生用)

1■沁园春?雪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字词等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诵读诗词,会赏析词中优美句子。 3、走进诗词意境,说说诗词的思想感情,概括词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4、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学会欣赏诗词,体会词的意境,说说作者表达的感情。 2、概括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 学会比较阅读。 【知识链接】 1.词的知识 文体常识积累: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2.创作背景与发表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后,毛泽东率长征队伍胜利到达陕北,在陕北清涧县,毛于一场大学之后攀到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于是诞生了这首《沁园春雪》。 3.文学常识: (1)走进作者:毛泽东,字 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和 ____________ ,中国共产党、 诗人,书法家。 【自主学习】 1、注音。分()外妖娆() 数()风流人物 2、解释下列词语,加点的字 另作解释。 惟余莽莽:风流人物:折腰:风骚: 红装素裹: 3、课文解读 (1) 来。 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1893年12月26日生,1976年—,伟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笔名 成吉思汗()今 朝() 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划出(2) 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 一、教学思路及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读课文。这首词溶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如叶圣陶所言,不待老师讲解、学生自能读文;不待老师评点,学生自能作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以往诗歌学习的基础上,本单元是学生集中学习新诗的又一个单元,教学时应该把诗歌的欣赏作为一个重点,同时,本课作为单元之首,应负有引路之“责”,学生应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懂得学习诗歌的门径和方法。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① 引导学生欣赏词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②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③引导学生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前两点侧重能力目标,后一点侧重德育目标。词的下阙第三层是全词的点精之笔,表现全词主旨,因而定为教学重点;词上阙写景是下阙评古颂今的基础,起铺垫作用,下阙评古是为了颂今——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教学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提问法和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的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课文,体会词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程序设计: 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片断; 2 、简介背景,展示词人创作的历史背景; 3 、初读、听读全词; 4 、导读探究、小组讨论; 5 、知识迁移,感受人格魅力。 二、课堂教学片断实录 …… 师:好,看来同学们都能走进这首词,真正领会词人当时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是本词的一个特点。下面,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这种革命的豪情。 男、女同学分读、展开朗读比赛。

《拿来主义》学案及答案

《拿来主义》学案及答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了解杂文的文体特征。 2、把握文中的比喻、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3、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4、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二、知识链接: 孤独的鲁迅(节选) 周劼人 夏日午后,风雨欲来,并不明澈的天光从玻璃天顶照射下来。 在展厅间穿行浏览,满墙满壁的作品,除了“文革”中那几张加了工农形象的宣传画外,涉及鲁迅的画作和影像,大约总是他孤零零的面容,被置在纸中央,或是“抽小烟冷冷看人的样子”,定格在时空里。

他怎么会孤独呢?当他从《故乡》向人们指出路的所在,写《阿Q正传》揭开国人的“乏相”,《呐喊》着给你看中国儿女们灰色人生的时候,他周围有梁启超鼓吹立宪,有孙中山订立主义,有陈独秀创建政党。那不是一个万马齐喑的年代,在回答历史命题的答卷上,也不止印着他这一张“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面容。 但作为怀疑论者的鲁迅又真的很孤独。“孤独是因为他总走在别人的前面”,研究了半辈子中国现代文学的陈思和教授,坦言直到中年,才越来越理解鲁迅。“他总是很容易看穿别人身上存在的问题,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其实与他理想的状态相距甚远。”就如著名作家张定璜描绘的那样,“鲁迅先生站在路旁边……不等到你开嘴说话,他的尖锐的眼光已经教你明白了他知道你也许比自己知道的还更清楚。” 鲁迅一直在寻找同盟、加入同盟,也曾屡屡被奉为领袖与导师,但他从未真正领导过一个团体,也未曾组织过以自己为中心的团体。他的面容就这样不断被摆放在图谱的中心,却事实上把所有人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他是一个文人,不懂政治,也不介入政治,”这是尹鸿的解释,“他对这一切都深表怀疑,只因为这组织能对中国有一些贡献,他就勉强参加进去。”所以曹聚仁说,鲁迅一生,总是“荷戟独彷徨”的日子为多,他是天空的飞鹫,并非蚁群的首领。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导学案+课时作业

第2课时物质的量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含义及单位。2.理解物质的量的基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3.能进行物质的质量、微粒数目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阿伏加德罗常数 (1)概念:□010.012_kg_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02N A 表示,N A近似为□036.02×10mol-。 (2)单位:□04mol-。 2.物质的量 (1)概念:用□050.012_kg_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用□06n表示。 (2)应用范围:□07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一些特定组合。 (3)意义:把物质的□08宏观量和□09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3.物质的量的单位 □10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11摩,符号:□12mol,1摩尔任何微粒都含有□13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N)之间的关系□14n=N N A。 二、摩尔质量 1.概念:□0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02M表示。单位:□03 g·mol-1或kg·mol-1。 2.与物质的量的关系:□04n=m M。 3.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以□05g·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1.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相同吗? 提示:不相同,①单位不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或kg·mol-1,而物质质量的单位是g或kg。 ②对于给定的物质,其摩尔质量的数值是固定不变的,而物质质量的数值是任意的。 2.“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这一说法对吗? 提示:说法错误,应当说:当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时,其数值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一、物质的量和摩尔的含义 1.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和长度、时间、质量等一样,它们都是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减删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或“物质的其他量”等。 2.摩尔 (1)摩尔度量的对象 摩尔和米、秒、千克等一样,它们都是基本物理量的单位。摩尔度量的对象是微观粒子,而这里的微观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中子、质子等单一微粒,也可以是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 (2)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的特定组合。 例如: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 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但如果说“1 mol氢”这种说法指代不明,不清楚是氢原子、氢分子还是氢离子,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特别提醒 在使用摩尔时,对于微粒的特定组合可以不限于整数,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的需要将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单元再分割或再组合成分数或倍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篇一:《沁园春·雪》 教案 设计 《沁园春·雪》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 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 的信念。 2. 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3. 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重点 1. 反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 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 的信念。 2. 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教学难点: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设计: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毛主席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可你知道吗?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今天,我们就将一同学习他的诗词---《沁园春·雪》 二.结合注释,把握形象 三.聆听范读,感受形象 1.标题为“沁园春·雪”,词中究竟写出了怎样的雪呢?请听配乐朗读《沁园春·雪》。明确节奏、重音: 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外/妖娆 2.词中的雪形象如何? 讨论明确:北国的雪景,壮阔、富有气势的。 3. 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里描写的北国的雪景? 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

外”“大河上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四.反复诵读,体会形象 五.质疑讨论,明确形象 1. 北国的雪景特点如何? 讨论明确:豪迈、壮阔、富有气势。 2. 词中哪些语句,总体概括了北国雪景的特点? 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具体描写部分,北国的雪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川、高原 分别可以看到怎样的 景象呢?那些语句突出了北国雪景的总体特点呢?这具体的景象均 是诗人怎样观察的结果? 讨论明确: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比喻修辞),舞银蛇;原(比喻修辞)驰蜡象。 齐读感受,要求:注意重音,读出北国雪景豪迈的气势。 4. 须晴日,雪景又当如何呢?这景与上文诗人所见的景色有何不同?讨论明确:虚景:“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 如此美妙的北国雪景,你觉得如何?

《拿来主义》导学案附练习题和答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2.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一、读经典,悟人生 鲁迅语录 1.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样》1926 2.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1933 3.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文艺与政治的歧途》1927 4.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

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海上的儿童》1933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作家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他发表的我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了解背景 1934年,当时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发展的。鲁迅针对敌人破坏新文化发展的种种罪行,针对革命阵营内部某些人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就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姊妹篇”。 三、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自诩.⑵磕.头⑶残羹.⑷冷炙.⑸冠冕.

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 物质的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集合多少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 的量的单位。 2、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 系及有关计算。 二、学习重点: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有 关计算。 三、预备知识:原子、分子、离子等相关化学知识,集合等相关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给予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自行看书熟悉相关内容。 二、授课内容: 1、物质的量 ①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是国际基本单位制中的七个物理量之一。它表示:一 定微粒集合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其符号是:n ,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 mol 。 ②1摩尔基准的确定:12g C 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数值上约等于:231002.6?, 人们将该数值命名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符号A N 表示,即:1231002.6-?=mol N A 。 给学生举例说明物质的量,用: 学校全体的学生都参加了校运会的开幕式,如何快速的计算在运动场上的学生人 数? 班集体 学生个体 学校人数 来说明物质的量就是用来描述集合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自读资料: 阿伏伽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他对231002.6?这个数据的测得有着很大的贡 献,所以用他的名字来表示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以示纪念,化学上用A N 表 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其单位是:1-mol ,他表示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其值近 似等于231002.6?,类似于π和3.1415926之间的精确值与近似值的关系。 2、摩尔的适用范围 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①:1mol 小米 ②:1mol 氢 ③:1mol 大豆 适用物质的量描述物质数量的时候应注意:只能适用于微观颗粒,不能用于宏观 物质。

沁园春雪 学案

《沁园春·雪》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本文的篇章结构,找准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理解诗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体会诗歌丰富的意境,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4、朗读、背诵本词。 学习过程: 一、课前热身(学案发下来后,充分利用热身的时间,做好课前的准备!) (一)背景及体裁知识 1、背景简介: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轰动一时。 2、关于体裁和题目 词,又称。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卜算子》等。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雪”是这首词的。 3、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二)朗读课文,试着背诵。注意一些词语的音、义。 (三)疏通整首词的大意,解决疑难词语。 二、课堂探究 (一)朗诵展示,读出词的意境,诵出作者的感情。 (二)自主学习 1、基础字词注音、解释。 沁.()园春分.()外妖娆.()竞折.()腰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惟馀莽.莽.() 分外 .. ....原驰蜡象 ..红装素裹 ..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略输文采 ..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须.晴日 ....数.风流人物 2、本文结构一、 上阕二、表达方式 ()三、() 沁园春·雪 一、 下阕二、表达方式()三、() 3、上阕写了(地)的景。试按对景色的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脉络,把它分为 三个层次。(填写到课文结构表中) 4、下阕如何引入对人物的评论评论了哪些古人又评论了哪些今人试按此线索也将它分为三个层次。 (填写到课文结构表中) 5、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但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下阕又侧 重于哪两种表达方式(填写到课文结构表中)

拿来主义经典导学案及答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编写人:刘涛审核:高二语文组编写时间:20XX年10月8日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体味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 【学习方法】 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 3、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简历: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成就: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 评价: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探寻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革命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3、“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知识回忆】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2.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有哪些步骤?所用的仪器有哪些? 【学习导学】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2.符号:单位: 3.数学表达式: 注意: (1)概念中的体积是指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以为单位。 (2)溶质的量一定要用表示。如条件的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或微粒数等,应换算成。 (3)溶质能够是单质或化合物,也能够是离子或其它特定的组合。 (4)带结晶水的物质作溶质时,溶质是,如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如2.5gCuSO4·5H2O配制0.5L溶液,CuSO4的C为 (5)某些物质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所得溶液的溶质一般指生成的新物质,如Na、Na2O加入水,溶质为,SO3溶于水溶质为,SO2溶于水溶质为 ※特例:氨气溶于水,溶质规定为通入的,如用11.2LNH3〔标况〕配制为2L溶液,那么氨水浓度为。 (6)关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时,其物质的量浓度。 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配制溶液的计算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cV;物质的量浓度:c=n/V;溶液的体积:V=n/c。 例1、以下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A、将40gNaOH固体溶解于1L水中 B、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将1L10mol·L–1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 D、10g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2.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W B、物质的量浓度C B、溶解度S的计算

2H O 100%()100B B B B B n m C W V m aq m S g m ?==??? ? ?=??? 〔1〕 2H O 100B m S g m =2H O 100%()100B B B B m m S W m aq m m S g ===?++〔饱和溶液〕 〔2〕 〔3〕2H O ()B m aq m m =+V aq m ?=ρ)( 归纳总结 各化学量的关系及相互转化(n 与N A 、N 、m 、M 、V 、Vm 、c 〔A 〕的计算) 万能恒等式:CV V V M m N N n m A ==== 〔化学计算以物质的量为核心〕 【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要紧仪器:、、、、、等 2、容量瓶使用方法 〔1〕容量瓶的体积固定,有不同规格〔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等〕 思考:能不能配制125ml0.5mol/l 的NaOH 溶液? 〔2〕使用前必须检验容量瓶是否。〔气体装置检验气密性;液体装置检验是是否漏水。〕 〔3〕容量瓶上标记:、、。 〔4〕当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 时,须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过线那么重新配制。 思考:能不能直截了当在容量瓶中溶解?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配制步骤: a 、: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b 、: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或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c 、: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d 、〔转移〕:将上述溶液冷却到室温后,用玻璃棒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e 、: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 C B W B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