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整机常用工艺

手机整机常用工艺
手机整机常用工艺

手机结构工艺

第一部分:机壳类:塑胶壳、塑胶装饰件、塑胶电池盖

一、材料:

1、常用GE的PC ABS-1200HF和电镀级ABS塑胶料。PC ABS这种材料的特性是韧性、密封性好,高机械强度,耐化学腐蚀,有质感,流动性高,易于注塑成型;电镀级ABS强度比PC ABS低,主要用于电镀装饰件。目前已经有一种GE的PC ABS(型号1300HF)既可以喷涂,又可以电镀。

2、其他可使用的材料还有:PC、玻纤加强的PC ABS、LG和三星的PC ABS。

二、表面处理工艺:喷涂 UV、电镀、丝印、蚀纹、贴皮革

1、喷涂工艺:

(1)、材料包括油漆、UV(加硬表面,起保护作用)、稀释剂。工厂(或油漆厂)

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漆,形成各种配色方案。喷涂方式有手喷和机喷(自动喷涂线)两种,手喷主要是用于给客户打样,确认配色方案,要注意的是,手喷的颜色效果会

与机喷存在色差。机喷则是在量产时使用。自动喷涂线一般在80-400米长之间(两喷两涂、三喷三涂),产能在5000-200000件/圈。

(2)、颜色控制:

A、油漆稀释比例、喷漆厚度、UV的光亚度(即通常说的几分消)对颜色效果的影响

比较大;

B、素材的影响---原则上浅色油漆用浅色素材,深色油漆用深色素材;

C、某些特殊颜色必须先喷两次不同的底漆,再过UV,才能体现出好的颜色效果,如

红色,一般先喷银漆,再喷红漆。

D、浅色油漆喷涂的问题---浅色油漆的遮光率很低,直接喷在机壳上的话,素材的本

色会透出来从而影响颜色效果(尤其是黑色素材),同时容易让主板上的灯光透映出

内部结构的阴影;所以浅色油漆一般都要喷两次底漆。

(3)喷涂的不良问题:流平---喷涂面积越大,流平越差;沉点---灰尘(不同颜色油漆对缺陷的放大作用不同,如高光黑特别明显);积油---与结构有关。

2、电镀工艺:(主要针对装饰件的水镀)

(1)电镀颜色一般有亮银色、枪色。对手机外壳而言,枪色易磨损刮花,且其加工的污染很大。另外,大结构件的电镀对手机信号的干扰非常大,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

以避免。

(2)亮雾面的实现---电铸模。颜色有亮银色、枪色、珍珠色。亮面一般为银色和深枪色,雾面可以是银色和珍珠色(看上去是雾白色)。

(3)不良现象:沉点---杂质;阻镀油堆积影响装配

第二部分:金属结构件---不锈钢、铝装饰件、镍片装饰件

一、不锈钢、铝装饰件:由五金模具冲压成型,表面处理工艺有:表面机械拉丝(条纹);整体表面氧化形成雾面(对铝材),颜色为金属本色和暗色;表面电镀(亮色、暗色、金色—成本高、须备案);表面腐蚀字体图案(对不锈钢,成本高、效率比较低);表面激光镭雕字体图案(对不锈钢,大面、小面均可)。装配工艺:热熔胶,

背胶,结构上加强(如增加扣位)。

二、镍片装饰件:

1、普通厚度镍片0.16-0.25mm:

(1)工艺:制作铜板模具(即母板,根据大小有1*1,1*2,1*4等规格)---镍块在

电解池里电解,镍离子附着在母板表面---剥离后形成第一块带有所需形状的镍模板,

而母板不再使用---对第一块镍模板打磨抛光---再放入电解池吸附镍离子在其表面,剥

离后又形成第二块镍模板---重复前一步骤,形成大块的镍模板---进入量产---对产品进行电镀达到各种表面效果(亮银色、金色)---冲型(成品体积有大有小,如听筒装饰件,面壳装饰件)

(2)产能:一个电解池可以放30多块镍模板,每块可以生产几十个镍片;镍离子附

着时间为2-3小时,电镀时间为5-10分钟。

2、超薄镍片0.05-0.08mm:

工艺:用特殊油墨在不锈钢板上丝印出结构形状---放入电解池---镍离子附着成型---电镀---成品(产品的厚度相当于油墨厚度)

第三部分:按键

一、P R按键:数字键,功能键,导航键,OK键

材料:主要有PC和硅胶

工艺:

1、喷涂镭雕 UV:喷涂两次,底漆---字体颜色,面漆---表面颜色

2、电镀(水镀);

3、电镀镭雕;

4、背面丝印:品质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丝印颜色对品质的影响很大,表面处理难度较大,某些颜色能将表面缺陷放大,如黑色(NP313)。

二、金属按键:

1、材料:铜片、低温液态硅胶、AB胶、PET薄膜

2、工艺:铜片加工(0.2mm铜材)---菲林---显影---曝光---蚀刻---第一次电镀(主要是保护表面不被刮伤)---点胶(AB胶)---打磨机(打磨、抛光、CD纹处理)---第二

次电镀(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表面电镀多种颜色)---表面金属烤漆(UV)

3、工艺特点:

(1)单层硅胶厚度0.05mm,导电柱0.25mm,PET0.075mm,用PET的目的是便于丝印;

(2)5号键盲点不用点胶,直接由硅胶成型;

(3)用铜材的目的是保持良好的延展性,易于压铸成型;

(4)不良率约50%;

(5)测试要求:耐磨、高低温、人工汗、百格

(6)硅胶模具:三层板模具,中层板可以自由取出。加工时,先在PET上印好所需颜色效果,将液态硅胶放在PET上,上下模压铸成片状;打开上下模时,硅胶连同PET

附在上模上,然后在中层板模具放上液态硅胶,上中下再合模压铸成型。

三、超薄P R按键:

1、PC部分一般是整片切割成型,主要工艺是背面丝印和背面电镀;背面电镀可以做

成金属按键的效果;

2、PC部分不能用亚克力代替,因为亚克力硬度高,易引起按键联动;

3、不良率高:PC切割有一定的难度,易起毛刺,其硬化、电镀不良率较高;

4、PC部分也可以用注塑成型的工艺,由于一般要求厚度为0.4mm,必须用高速注塑

机加工。

5、硅胶部分:两层硅胶,一层TPU(TPU位于两层硅胶之间,主要作用是保持按键不变形,易于丝印)

第四部分:镜片

大屏镜片---切割、注塑、IML、IMD;

材料:亚克力(PMMA)和PC

摄像头镜片---玻璃,切割打磨成型

一、切割镜片:

1、表面处理工艺:

(1)电镀(背面真镀):背面真镀比水镀附着力低,易磨损,但镀在背面就不容易磨损。真镀的材料有金属和非金属的,金属颜色一般有银色和枪色两种,亮度可以调节;非金属可以形成的颜色比较多,工艺相对复杂,尤其是要用光谱仪器进行光谱分析,

根据光的波长过滤光线以达到所需的颜色效果。不同的颜色效果加工成本也不同。(2)表面加硬:将镜片放进加了特殊添加剂的药水中浸泡,加硬后镜片的透光率可提高1-2%。

(3)丝印

(4)贴镭射纸

2、加工工艺:切割镜片的物料最初是片材,整版进行电镀再切割成型,然后进行褪镀。褪镀时把不需要褪镀的区域丝印上一层特殊油墨进行保护,褪镀完后,根据需要在背

面丝印上不同颜色,形成不同的图案效果。

二、注塑镜片:主要用于形状不规则的镜片,如带弧面和台阶的镜片,表面处理工艺

与切割镜片类似。

三、IML和IMD镜片:主要用于有特殊装配工艺要求的镜片,比如需将镜片通过热熔

固定在机壳上,由于镜片背面有热熔柱,无法进行背面丝印和电镀,只能在正面进行

表面处理。

1、IML镜片:将PET片材薄膜电镀或丝印形成所需表面效果---把薄膜放入模具内---

注塑亚克力成型---亚克力和薄膜合成一体,电镀和丝印介质位于两者之间。

这种工艺的不良率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加工时会产生气泡;亚克力和薄膜结合不紧密,会剥落起翘。

2、IMD镜片:工艺类似IML镜片,最后两步不同:薄膜与亚克力会分离开来,介质附在亚克力表面上,须过UV加以保护。

常用手机材料分析

手机壳体材料选择 手机模具造价昂贵,产品所用的材料价格也不菲;手机中壳体的作用:是整个手机的支承骨架;对电子元器件定位及固定;承载其他所有非壳体零部件并限位。壳体通常由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1、壳体常用材料(matrial)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到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测试的部件),如手机内部的支撑架(Keypad frame,LCD frame)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要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27,PA757等。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手机外壳,只要结构设计比较优化,强度是有保障的。较常用GE CYCOLOY C1200HF。 PC:高强度,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如翻盖手机中与转轴配合的两个壳体,不带标准滑轨模块的滑盖机中有滑轨和滑道的两个壳体等,目前指定必须用PC材料)。较常用GE LEXAN EXL1414和Samsung HF1023IM。 2、在材料的应用上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避免一味减少强度风险,什么部件都用PC料而导致成型困难和成本增加; 在对强度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模具评审Tooling Review时应该明确告诉模具供应商,可能会先用PC+ABS生产T1的产品,但不排除当强度不够时后续会改用PC料的可能性。这样模具供应商会在模具的设计上考虑好收缩率及特殊部位的拔模角。 通常外壳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的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的面壳大于底壳。一般来说,面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即便是两件壳体选用相同的材料,也要提醒模具厂在做模时,后壳取较小的收缩率。 3、数码相机模具制造上,很多也以ABS+PC料为主要依据来开发模具产品。 手机硅胶模具 手机硅胶模具制作的一般流程如下; 备料→橡胶压制→喷漆→冲压→镭雕→成品包装。 1. 备料:其实就是把要制造的原始橡胶块和一些配料(主要是色粉和其他一些配剂,)充分合匀,

手机整机常用工艺

手机结构工艺 第一部分:机壳类:塑胶壳、塑胶装饰件、塑胶电池盖 一、材料: 1、常用GE的PC?ABS-1200HF和电镀级ABS塑胶料。PC?ABS这种材料的特性是韧性、密封性好,高机械强度,耐化学腐蚀,有质感,流动性高,易于注塑成型;电镀级 ABS强度比PC?ABS低,主要用于电镀装饰件。目前已经有一种GE的PC?ABS (型号 1 30 0 H F )既可以喷涂,又可以电镀。 2、其他可使用的材料还有:PC、玻纤加强的PC?ABS LG和三星的PC?ABSo 二、表面处理工艺:喷涂?uv、电镀、丝印、蚀纹、贴皮革 1 、喷涂工艺: (1)、材料包括油漆、UV (加硬表面,起保护作用)、稀释剂。工厂(或油漆厂)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漆,形成各种配色方案。喷涂方式有手喷和机喷(自动喷涂线)两种,手喷主要是用于给客户打样,确认配色方案,要注意的是,手喷的颜色效果会与机喷存在色差。机喷则是在量产时使用。自动喷涂线一般在80-400米长之间(两喷 两涂、三喷三涂),产能在5000-200000件/圈。 (2)、颜色控制: A、油漆稀释比例、喷漆厚度、UV的光亚度(即通常说的几分消)对颜色效果的影响比较大; B、素材的影响---原则上浅色油漆用浅色素材,深色油漆用深色素材; C、某些特殊颜色必须先喷两次不同的底漆,再过UV,才能体现出好的颜色效果,女口红色,一般先喷银漆,再喷红漆。 D、浅色油漆喷涂的问题---浅色油漆的遮光率很低,直接喷在机壳上的话,素材的本色会透出来从而影响颜色效果(尤其是黑色素材),同时容易让主板上的灯光透映出内部结构的阴影;所以浅色油漆一般都要喷两次底漆。 (3)喷涂的不良问题:流平---喷涂面积越大,流平越差;沉点---灰尘(不同颜色油漆对缺陷的放大作用不同,如高光黑特别明显);积油---与结构有关。

手机组装常见工艺问题的分析

手机组装常见工艺问题的分析 手机组装中,常见工艺问题的分析。首先给大家一个宏观的信息。第一,手机板由于生产批量比较大,元件工艺兼容性比较好,就整个业界看,直通率比较高,平均超过99%以上。 焊接问题总的来说不多,主要集中在PCB、屏蔽框、连接器、EMI特殊器件。下面援引16个案例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个问题,PCB板分层。 分层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第一,pcb制造工艺和材料。手机板用的是二次制压技术,这里面用的填充剂偏低,PCB容易造成分层。另外密集孔的地方如果没有排气孔,这个分层也是比较常见。 另外最常见原因,目前大家比较常见的就是吸潮。无铅工艺对温度比较敏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以前做喷漆板的时候,材料存储器一般一年、几个月。现在手机板存储也就是三个月。以前都是用聚乙烯材料,现在手机板大部分采用铝格包装,主要解决吸潮问题。 第二,微盲孔引起的BGA大洞。这和我们设计有关系。比如手机板都是HDI技术,国内板厂,微盲空不填充,表面清洗的时候很容易清洗不干净,引起有机物分解,造成很大空洞。另外和我们制作的孔形有很大关系,里面的残留物比较难清洗。会出现大洞。 另外回盲孔对位对不准的话,穿错了,必然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一般有这么几个方面原因,第一,设计。第二,PCB制作工艺。国外很多板,向这种微盲孔基本上是半填铜、全填铜。基本上这个问题已经消失了,我们国内微盲孔基本都有空洞,但是大部分在可接受范围。 另外PCB板后期清洗也是很重要方面,我建议大家做手机板检验方面最好能增加这方面指标。 第三,次表面树脂开裂。这个主要原因是和PCB制作材料有很大关系,现在许多厂家采用高T板材,有一个很大特点,比较脆。另外有使用无卤板材,比较脆。 焊接的时候,如果温差很大的话,开裂就是有可能的。这样在一般厂家应该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在硬制板加工的时候,出了问题都是一批一批。 第四,电池插座移位。这个原因有很多,比如链条振动、风压不合适的话,会出现这些问题。更多原因还是在物料方面,在我们手机封面最主要是一个焊盘和引线宽度如果相差很多,我们没有作过多考虑,焊完的时候,焊膏用的比较多,可能把元件飘起来,振动对它的影响比较大。 第五,SIM卡插座变形。这个一个是跟板材有关系,有的材料吸潮,吸潮后很容易变形。变形本来就是一种缺陷。对手机来说,越来越薄,里面的空间很少,假如稍有变形,装都装不进去。这是很大的缺陷。 另外有一些元件会掉片,移位,手机板向这种sim卡也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也可能是跟我们选用材料有关系。因为有的SIM卡掉,无非是有力把它拉下去,不同物料,有的物料它里面是挖空的,如果很实在的话,就不会掉。大家也会碰到这方面问题。另外也跟我们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 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T开料开孔T精雕T研磨T清洗T热弯T抛光T检测T钢化T开模T UV转印T镀膜(PVD)T印刷(丝印/喷涂)T镭雕T检包T贴合T包装等,工艺流程长,品质要求高,良率低。 一、工程 确认客户图纸是否可以生产,制作本厂图纸及菲林,并确认流程。(图纸菲林需有制作日期,编号。有修改及时更新,收回旧图纸及菲林),下达指令单,样品全线跟踪。 二、CNC开料 材料要求:玻璃材料必须是3D 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客户的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一般单边留余量),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俗称开料。 注意事项:玻璃切割机需能够高效的进行直线、圆孔、曲线切割,这样可大量节省后续盖板玻璃CNC成型、抛光等工序的加工时间,对盖板玻璃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一道工序和普通盖板一样。 三、CNC精雕玻璃(磨边) CNC精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过钻头将玻璃原料 进行倒边和钻孔,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加工精度达 四、研磨抛光 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五、清洗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抛光。主要清洗掉表面残留废渣,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 等离子体与固体表面发生反应可以分为物理反应(离子轰击)和化学反应,以介质阻挡放电DBD 等离子技术对玻璃基片进行预处理,可引起玻璃藕片表面键后和基团显着变化,使基片 表面硅氢基含量显着增加,同时亲水性增强,而表面并不会粗糙,从而能够有效的活化材料的表面

手机生产流程

解密手机生产流程 手机生产流程简介:当大家在每一次看到一部新奇而又拥有高性能、鲜亮的外观设计的手机出现时,各位是否有这样的好奇心,这样的手机如何制造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尝试用一个技术的客观角度,来简单描述手机生产的流程,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手机的构造! 一、手机的设计流程 手机设计公司一般需要最基本有六个部门: ID(Industry Design)工业设计、MD(Mechanical Design)结构设计、HW(Hardware) 硬件设计、SW(Software)软件设计、 PM(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Sourcing资源开发部、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监督 1、ID(Industry Design)工业设计 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与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例如摩托罗拉“明”翻盖的半透明,诺基亚7610的圆弧形外观,索爱W550的阳光橙等。这些给用户的特别感受和体验都是属于手机工业设计的范畴,一部手机是否能成为畅销的产品,手机的工业设计显得特别重要! 2、MD(Mechanical Design)结构设计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如何连接,手机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盖手机,如何让手机滑上去,怎样实现自动往上弹,SIM卡怎样插和拔的安排,这些都是手机结构设计的范畴。繁琐的部件需要MD的工作人员对材质以及工艺都非常熟识。 摩托罗拉V3以 13.9mm的厚度掀起了手机市场的热潮,V3手机以超薄为卖点,因为它的手机外壳材质选择十分关键,所以V3的外壳是由技术超前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打造而成。可以这样说,特殊外壳材质的选择成就了V3的成功。 另外有个别用户反应在使用某些超薄滑盖手机的时候,在接听电话时总能感觉到手机前壳的左右摇动,这就是手机结构设计出了问题,由于手机的壳体太薄,通话时的扬声器振动很容易让手机的机身产生了共振。 3、HW(Hardware) 硬件设计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而HW是要和MD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比如MD要求做薄,于是电路也要薄才行得通。同时HW也会要求MD放置天线的区域比较大,和电池的距离也要足够远,HW还会要求ID在天线附近不要放置有金属配件等等。可想而知一部内置天线的设计手机,其制造成本是会较一部外置天线设计的手机贵上20-25%,其主要因素就是天线的设计,物料的要求与及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平均都是要求较高一些。 通常结构设计师(MD)与工业设计师(ID)都会有争论,MD说ID都是画家,画一些大家做不出来的东西,而ID会说MD笨,不按他们的设计做,所以手机卖得不好。所以,一款新的手机在动手设计前,各个部门都会对ID部门的设计创意进行评审,一个好的ID 一定要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创意,并且客户的体验感觉要很好才行。当年摩托罗拉V70的ID就是一个很好的实现创意例子,后期市场的反应也不错,而西门子的Xelibri的创意虽然也很好,也可实现,但可惜的是最终客户的使用感觉并不好,所以一个真正好的创意,不但要好看,可实现,而且还要好用。 另外HW也会与ID吵架,ID喜欢用金属装饰,但是金属会影响了天线的设计以及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因此HW会很恼火,ID/MD 会开发新材料,才能应付ID的要求。诺基亚8800就是一个好例子,既有金属感,又不影响天线的接收能力。 4、SW(Software)软件设计

手机按键的制作工艺大全

手机按键的制作工艺 1、生产工艺 通用硅胶一般用于镭雕,塑料+硅胶,IMD+硅胶,组装弹性导电薄膜和金属导电薄膜,键面喷涂,可根据美工要求选择多种颜色,根据特殊组装需要,经济实惠 镭射雕刻/透光效果:字体透光、提高产品价值 薄膜:轻薄/短小、结构精细、装配简易、永不磨损、允许三维设计及变化多样的颜色和图案、该按键可以和聚脂薄膜(或金属)开关、冷光片组装以减少装配时间和成本 塑料+硅胶:塑料与硅胶结合可达到柔和的手感及耐磨效果目前多用这种工艺, 薄膜+硅胶:特殊表面喷涂或电镀工艺具优质金属感的注塑键帽和硅胶组装产品。 利用P+R的方法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处理也有不同的效果,再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比如通过溅镀,镜面油印刷或者拉丝等等处理方法 溅镀之后的效果,由于镀层薄,要附UV,增强耐磨强度 喷涂是一种制作过程,喷漆属于喷涂。溅镀镀层很薄能够透光,电镀分为水镀和真空镀(水镀有污染但镀层不容易磨损,真空镀被大量采用但镀层容易磨损)。雷雕就是激光雕刻。电镀也是喷涂的一种 rubber 键制作流程!备料→橡胶压制→喷漆→冲压→镭雕→成品包装 1. 备料:其实就是把要制造的原始橡胶块和一些配料(主要是色粉和其他一些配剂,)充分合匀,然后挤压成板状,再切成所需要的条状的橡胶,以供后道压制所用. 2. 橡胶压制:这一道可是主要工序,一不小心就会出意外,如果橡胶件的很薄或很窄,就有可能在取下的时撕破(原因可能是橡胶件的壁太薄太窄,当时模温高,大约100℃,所橡胶件太软,强度不够)范类见2024的buzzer的外密封件的一条边就是实例;同时也会有毛边(其后道工序冲压不能冲到的)象成型的这种毛边是去不掉的, 3. 喷漆:这也是一道难题,因为那可是外观的要害,一不小心就是废品,一般要喷两道漆,是不同颜色的,以供后面的镭雕用.好来喷完,再来后一道工序. 4. 冲压:就是把不要的飞边冲剪掉,留下需要的key,就ok了 不过在这一道工序往往会出现冲压的毛边呀,这也是不允许的事呀,一般的大的圆弧边和直边是不会有毛边的,那么是什么地方会产生毛边呢?就是太小圆弧边会产生,多小呢?听说是不要小于0.3mm(没有证实)这一点我想可能对我们的机构工程师在设计rubber part时,要冲压的边的弧度有用呀,好了,在来下一道工序吧! 5. 镭雕:就是激光雕刻,就是把搞好的key放平,一般都有制具定位好,然后激光把key上面的一层漆雕掉,调出key上面的字样来,如数字键,就是透明的;如果是两层的漆只雕掉一层,留一层,如ok应答键,和开关键就是的,一个的一层漆是红色的,还有个是兰色的. 6. 成品包装:这也没有什么,就是包好,装好出货! 有电镀的比如V70的RING,NOKIA8810,PHILIP988(台湾、香港版),镀的亮铬(后者亚铬),其底层是铜。 有的手机也有亮的部分比如摩托罗拉的C289LCD周边,NOKIA8850的按键,那些不是镀的,是用IMD技术(在注塑模腔里预置一层印好的东西)

手机生产流程介绍

手机流程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 基本功,我把它作为了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如果答 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的手机为例,例如 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整机长度可做到99++=104,例如主板宽度,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整机宽度可做到++=,例如主板厚度,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包含的上壳厚度和的泡棉厚度),在主板的下面 加上(包含的电池盖厚度和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还要特别指出ID设计外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才是一份完整的设计指引。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ID拿到设计指引,先会画草图进行构思,接下来集中评选方案,确定下两三款草图,既要满足客户要求的创意,这两三款草图之间又要在风格上有所差异,然后上机进行细化,绘制完整的整机效果图,期间MD要尽可能为ID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工艺上能否实现,结构上可否再做薄一点,ID完成的整机效果图经客户调整和筛选,最终确定的方案就可以开始转给MD做结构建模了。 四,结构建模 1.资料的收集

详细解析加工工艺材料 及 中英文对照

铸件及产品表面处理工艺: 压铸件:Die castings Zinc Die castings 电铸件:Electrical castings 不锈钢铸件:stainless steel castings 铸件表面处理Surface finish for the castings: 做黑:blacking 镀锌:Zinc plating 镀铬:chrome plating 镀镍:nickel plating

磨砂面处理:grit satin finish Satin finish titanium 抛光处理:tumble bright 手工拉丝(圆形拉丝,放射线拉丝, 对角线拉丝):brushed metal surface/drawbench(circular metal brushed texture, radius metal brushed texture, diagonal metal brushed texture) Cell phone with brushed metal surface 哑光面处理:hand dull polished finish 镜面抛光处理:mirror polished finish 金属孔:metallic holes

氧化铬钝化处理:passivation treatment 电抛光处理:electrolytic polished 喷砂处理(玻璃砂,钢玉沙,石英砂):sandblasting(glass bead blasting, corundum-sand blasting, quartz-sand blasting) Satin finished surface TPU或橡胶凹刻:TPU,rubber text intaglio Cell phone TPU text intaglio CD纹样:CD pattern Cell phone navigation key used CD pattern

手机设计到生产全流程

R D.c o m?手机设计与制造全过程转自M O T O手机论坛[] [] 现在的手机已经渐渐脱离了单纯通讯工具的身份,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多媒体和信息的终端设备,未来日常的沟通、娱乐、理财等活动,都是可以透过手机来进行。当大家在每一次看到一部新奇而又拥有高性能、鲜亮的外观设计的手机出现时,各位是否有这样的好奇心,这样的手机到底是怎么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呢?[] [] 所以今天我们尝试用一个技术的客观角度,来简单描述手机设计部门的构造与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向大家展示手机由制造到面世前的种种测试,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手机,更加珍惜你的爱机,或许你日后不会轻易的更换它了吧![] [] 一、手机的设计流程[] []

用一个较简单的阐释,一般的手机设计公司是需要最基本有六个部门:ID、MD、HW、SW、PM、Sourcing、QA。[] [] 1、I D(I n d u s t r y D e s i g n)工业设计[] [] 包括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与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 例如摩托罗拉“明”翻盖的半透明,诺基亚7610的圆弧形外观,索爱W550的阳光橙等。这些给用户的特别感受和体验都是属于手机工业设计的范畴,一部手机是否能成为畅销的产品,手机的工业设计显得特别重要![] [] 2、M D(M e c h a n i c a l D e s i g n)结构设计[] []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如何连接,手机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盖手机,

如何让手机滑上去,怎样实现自动往上弹,SIM卡怎样插和拔的安排,这些都是手机结构设计的范畴。繁琐的部件需要M D的工作人员对材质以及工艺都非常熟识。[] 摩托罗拉V3以的厚度掀起了手机市场的热潮,V3手机以超薄为卖点,因为它的手机外壳材质选择十分关键,所以V3的外壳是由技术超前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打造而成。可以这样说,特殊外壳材质的选择成就了V3的成功。[] [] 另外有个别用户反应在使用某些超薄滑盖手机的时候,在接听电话时总能感觉到手机前壳的左右摇动,这就是手机结构设计出了问题,由于手机的壳体太薄,通话时的扬声器振动很容易让手机的机身产生了共振。[] [] 3、H W(H a r d w a r e)硬件设计[] []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而HW是要和MD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手机外观处理工艺--经典

一、金属装饰件的类型及工艺 随着消费者审美标准的提高,以及手机工艺的快速发展,为了丰富手机外观颜色搭配和提升质感的表达效果,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手机装饰件被应用于手机上。大致分为电铸件、铝装饰件、不锈钢装饰件、粉末冶金件、水晶标牌、钻石及人造宝石等几类。 电铸件: (一)特点 金属感强,档次高,耐磨性好。能进行超精密加工、容易加工出形状复杂的零件;零件和模具一体。 (二)工艺 刻模具(材料铜,钢,镍),也称为原始模具。模具与零件反型。采用立体雕刻机或者精密 CNC加工。将原始模具放置到电解槽中镀镍,厚度由电解时间和电流大小决定,得到的模具和零件一样。将电镀出的零件剥离,作为模具再镀10~12 小时,得到的模型与零件反型,此为一级模一级模再电镀一次,称为二级模,进行微处理后,得到的模具和零件一样。二级模处理成为三级模,与零件反型。三级模处理成为四级模,与零件一样,样件是 2~5 件。在四级模的基础上复制成凸模,再复制成凹模,循环复制,把所有的凹模连板焊接成为模具。电铸出的产品用切割机切割成产品。一张模具的使用寿命不超过 10 次就需要报废。(在前面几级模具中,每一套都要进行微处理,处理成光面和麻面两种效果;光面用砂纸或抛光机抛光,麻面则可采用喷砂、腐蚀、电火花等工艺。)(三)表面处理及效果 镭射效果:镭射雕刻的图案一般是凹进去,其七彩效果是靠表面的细碎面进行光的反射达到的。雕刻深度不超过 3mm,拔模在 10 度以上。夏新手机上的龙和蝴蝶是镭射雕刻,图案一般凹进去,镭射的面很细微,容易磨损,一般做凹进去的效果,凸出来容易磨损掉。镭射加工,类似防伪标记,但防伪标记达不到这种装饰件效果。颜色效果:银色,为本色;黄色,镀金;黑珍珠色,镀黑珍珠镍。电铸件只能镀出三种颜色:银色、金色、黑色。其它色只能通过后期喷涂达到 (四)设计要点 浮雕或隆起部分边缘处应留有拔模斜度,最小为10°,随产品高度增加,拔模斜度也相应增大。字体的拔模斜度应在15°以上。铭牌的理想高度在3mm 以下,浮雕或凸起部分在0. 4~0.7mm 间。字体的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3mm。若采用镭射效果则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2mm,最佳高度或深度为0.1mm。板材的平均厚度为0.2±0.05,若产品超过此高度则应做成中空结构,并允许产品高度有0.05mm 的误差;由于板材厚度是均匀结构,产品表面的凸起或凹陷部分背面也有相应变化。产品的外型轮廓使用冲床加工,为防止冲偏伤到产品或产品冲切变形,其外缘切边宽度平均为0.07mm,尽量保证冲切部分在同一平面或尽量小的弧度上,避免用力集中而造成产品变形。冲切是只能在垂直产品的方向作业。铭牌表面效果,可采用磨砂面、拉丝面、光面、镭射面相结合的方式。光面多用于图案或者产品的边缘,产品表面应该避免大面积的光面,否则易造成划伤;磨砂面和拉丝面多用于铭牌底面,粗细可进行调整;在实际的生产中,磨砂面的产品要比拉丝面的产品不良率低,但是开发周期长一些。镭射面多用于字体和图案,

手机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开料开孔→精雕→研磨→清洗→热弯→抛光→检测→钢化→开模→UV转印→镀膜(PVD)→印刷(丝印/喷涂)→镭雕→检包→贴合→包装等,工艺流程长,品质要求高,良率低。 一、工程 确认客户图纸是否可以生产,制作本厂图纸及菲林,并确认流程。(图纸菲林需有制作日期,编号。有修改及时更新,收回旧图纸及菲林),下达指令单,样品全线跟踪。二、CNC开料 材料要求:玻璃材料必须是3D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客户的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一般单边留0.1mm余量),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俗称开料。 注意事项:玻璃切割机需能够高效的进行直线、圆孔、曲线切割,这样可大量节省后续盖板玻璃CNC成型、抛光等工序的加工时间,对盖板玻璃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一道工序和普通盖板一样。 三、CNC精雕玻璃(磨边) CNC精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过钻头将玻璃原料进行倒边和钻孔,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加工精度达0.01mm 四、研磨抛光

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五、清洗 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抛光。 主要清洗掉表面残留废渣,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 等离子体与固体表面发生反应可以分为物理反应(离子轰击)和化学反应,以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技术对玻璃基片进行预处理,可引起玻璃藕片表面键后和基团显著变化,使基片表面硅氢基含量显著增加,同时亲水性增强,而表面并不会粗糙,从而能够有效的活化材料的表面 六、热弯工艺 热弯工艺是3D玻璃制程中最核心的工艺之一,也是难点之一。

手机生产流程介绍

手机生产流程介绍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手机流程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 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 基本功,我把它作为了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如果答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的手机为例,例如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整机长度可做到99++=104,例如主板宽度,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整机宽度可做到++=,例如主板厚度,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包含的上壳

厚度和的泡棉厚度),在主板的下面加上(包含的电池盖厚度和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还要特别指出ID 设计外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才是一份完整的设计指引。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ID拿到设计指引,先会画草图进行构思,接下来集中评选方案,确定下两三款草图,既要满足客户要求的创意,这两三款草图之间又要在风格上有所差异,然后上机进行细化,绘制完整的整机效果图,期间MD要尽可能为ID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工艺上能否实现,结构上可否再做薄一点,ID完成的整机效果图经客户调整和筛选,最终确定的方案就可以开始转给MD做结构建模了。 四,结构建模 1.资料的收集 MD开始建模需要ID提供线框,线框是ID根据工艺图上的轮廓描出的,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ID的设计意图,输出的文件可以是DXF和IGS格式,如果是DXF格式,MD 要把不同视角的线框在CAD中按六视图的方位摆好,以便调入PROE中描线(直接在PROE中旋转不同视角的线框可是个麻烦事).也有负责任的ID在犀牛中就帮MD 把不同视角的线框按六视图的方位摆好了存成IGS格式文件,MD只需要在ROE中描线就可以了.有人也许会问,说来说去都是要描线,ID提供的线框直接用来画曲

手机常用工艺(金属)

手机常用工艺简介 一、金属装饰件的类型及工艺 随着消费者审美标准的提高,以及手机工艺的快速发展,为了丰富手机外观颜色搭配和提升质感 的表达效果,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手机装饰件被应用于手机上。大致分为电铸件、铝装饰件、不锈 钢装饰件、粉末冶金件、水晶标牌、钻石及人造宝石等几类。 电铸件: (一)特点 金属感强,档次高,耐磨性好。能进行超精密加工、容易加工出形状复杂的零件;零件和模具一体。 (二)工艺 刻模具(材料铜,钢,镍),也称为原始模具。模具与零件反型。采用立体雕刻机或者精密CNC 加工。将原始模具放置到电解槽中镀镍,厚度由电解时间和电流大小决定,得到的模具和零件一样。 将电镀出的零件剥离,作为模具再镀10~12 小时,得到的模型与零件反型,此为一级模一级模再电镀 一次,称为二级模,进行微处理后,得到的模具和零件一样。二级模处理成为三级模,与零件反型。 三级模处理成为四级模,与零件一样,样件是2~5 件。在四级模的基础上复制成凸模,再复制成凹模, 循环复制,把所有的凹模连板焊接成为模具。电铸出的产品用切割机切割成产品。一张模具的使用寿 命不超过10 次就需要报废。(在前面几级模具中,每一套都要进行微处理,处理成光面和麻面两种效 果;光面用砂纸或抛光机抛光,麻面则可采用喷砂、腐蚀、电火花等工艺。) (三)表面处理及效果 镭射效果:镭射雕刻的图案一般是凹进去,其七彩效果是靠表面的细碎面进行光的反射达到的。 雕刻深度不超过3mm,拔模在10 度以上。夏新手机上的龙和蝴蝶是镭射雕刻,图案一般凹进去,镭 射的面很细微,容易磨损,一般做凹进去的效果,凸出来容易磨损掉。镭射加工,类似防伪标记, 但防伪标记达不到这种装饰件效果。 颜色效果:银色,为本色;黄色,镀金;黑珍珠色,镀黑珍珠镍。电铸件只能镀出三种颜色:银 色、金色、黑色。其它色只能通过后期喷涂达到 (四)设计要点 浮雕或隆起部分边缘处应留有拔模斜度,最小为10°,随产品高度增加,拔模斜度也相应增大。 字体的拔模斜度应在15°以上。铭牌的理想高度在3mm 以下,浮雕或凸起部分在0. 4~0.7mm 间。字 体的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3mm。若采用镭射效果则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2mm,最佳高度或

手机3D玻璃盖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开料开孔→精雕→研磨→清洗→热弯→抛光→检测→钢化→UV转印→镀膜(PVD)→印刷(丝印、喷涂)→贴合→贴膜→包装等。 下面我们来系统的了解一下每道加工工序。 开料: 材料要求:玻璃材料必须是3D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客户的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一般单边留余量),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俗称开料。 注意事项:玻璃切割机需能够高效的进行直线、圆孔、曲线切割,这样可大量节省后续盖板玻璃CNC成型、抛光等工序的加工时间,对盖板玻璃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磨边: 第一道工序和普通盖板一样。CNC精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过钻头将玻璃原料进行倒边和钻孔,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加工精度达。 抛光: 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清洗: 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抛光。 主要清洗掉表面残留废渣,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 热弯: 热弯工艺是3D玻璃制程中最核心的工艺之一,也是难点之一。 精雕好外形和孔的玻璃放置在石墨模具中,再将模具放进热弯机中,经过预热、压型、冷却,玻璃在模具中成型成曲面玻璃。曲面玻璃的尺寸取决于石墨模具设计。成型后的外观取决于成型工艺以及石墨模具设计。 扫光: 玻璃经热弯后,产品表面须经抛光。采用羊绒轮,通过调整上下抛光轮转速,对产品压力,时间控制,并辅助研磨粉或泡沫液,对玻璃产品表面精抛光,以达通透无瑕疵。

手机设计到生产全流程

RD. com ?手机设计与制造全过程 转自MOTO手机论坛[] [] 现在的手机已经渐渐脱离了单纯通讯工具的身份,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多媒体和信息的终端设备,未来日常的沟通、娱乐、理财等活动,都是可以透过手机来进行。当大家在每一次看到一部新奇而又拥有高性能、鲜亮的外观设计的手机出现时,各位是否有这样的好奇心,这样的手机到底是怎么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呢?[] [] 所以今天我们尝试用一个技术的客观角度,来简单描述手机设计部门的构造与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向大家展示手机由制造到面世前的种种测试,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手机,更加珍惜你的爱机,或许你日后不会轻易的更换它了吧![] [] 一、手机的设计流程[] [] 用一个较简单的阐释,一般的手机设计公司是需要最基本有六个部门:ID、MD、HW、SW、PM、Sourcing、QA。[]

[] 1、ID(IndustryDesign)工业设计[] [] 包括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与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 例如摩托罗拉“明”翻盖的半透明,诺基亚7610的圆弧形外观,索爱W550的阳光橙等。这些给用户的特别感受和体验都是属于手机工业设计的范畴,一部手机是否能成为畅销的产品,手机的工业设计显得特别重要![] [] 2、MD(MechanicalDesign)结构设计[] []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如何连接,手机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盖手机,如何让手机滑上去,怎样实现自动往上弹,SIM卡怎样插和拔的安排,这些都是手机结构设计的范畴。繁琐的部件需要MD的工作人员对材质以及工艺都非常熟识。[]

手机外壳的主要生产流程

、手机外壳的主要生产流程、关键控制点、异常处理方案1、手机外壳的生产制造流程图 外壳的注塑成型工艺中,主要有以下主要几大步骤:原料的烘烤-拌色-注塑-修剪、自检-FQC检验-包装-入库等。其中注塑成型过程的控制是关键节点。其流程见下图: 手机塑胶壳经过注塑成型检验合格后、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要进行二次工艺(如:常见的喷涂、电镀)等涂装工艺以满足客户对外面的定义需要。而喷涂过程主要有调漆-搅拌-过滤-上治具-清洁-喷涂-下治具-丝印-烘烤-全检-包装等。其中调漆、清洁工序和喷涂是整个涂装过程的关键工序。

其流程见下图: 、手机壳外壳注塑过程关键控制点:2.

:、外壳注塑成型常见缺陷解除方案

3. 4、手机外壳(喷涂件)常规可靠性测试项: 下面是手机外壳(喷涂工艺)最常规的可靠性测试项目。具体根据各手机品牌的可靠性测试规范与特殊要求而定。因为每个品牌厂家的器件测试与整机测试的标准有别,这里不能一一赘述。

因为手机外壳的工厂实在太多,限于篇幅原因不在这里详细的说明了。有很多的工厂生产能力与规模还是可观的,缺乏有效的、整套的产品质量管理的制度与机制。产品质量的波动很大、不是很可靠。这也是需要有理想的厂商需要快速提升与重视的环节。需要重视质量、才能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运营能力与品牌的价值。. 四:选择手机外壳合作供应商的一些建议 对集成商、品牌厂商来说。目前的国内厂家对注塑成型及二次处理工艺技术在绝大多数性能上是能实现的。目前最主要是如何确保每批壳料之间的变化最小。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批壳体没问题、下次来料又是尺寸超标、颜色不对、可靠性测试不过等等问题的发生。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就是反应出这家工厂的制程管控的能力水平。有的注塑工厂经常开始生产时管控很严、把不良品在批量供货时偷偷的放进去;有时候把报废的次料添加在原料了,尤甚者直接把次料抽粒后直接当原

(完整word版)手机3D玻璃生产全过程解析(从工艺、设备、加工)

从工艺、设备、加工,看手机3D玻璃生产全过程!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目前的玻璃盖板分为2D玻璃、2.5D玻璃和3D玻璃。 1、2D玻璃: 就是普通的纯平面玻璃,没有任何弧形设计。以前的手机屏幕玻璃基本都是平的,玻璃上所有的点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这种手机屏幕的玻璃统称为2D屏幕玻璃。 2、2.5D玻璃: 2.5D玻璃中间是平面的,但边缘有一定的弧形设计,相对于2D玻璃,也就是在平面玻璃的基础上对边缘进行了弧度处理。 3、3D玻璃: 3D玻璃在中间部位或者边缘都采用了弧形设计。3D玻璃形成的弧度号称能够更加贴合手掌,为打字等功能带来良好手感,3D曲面显示可以增加可视面积,更符合人类视网膜的弧度,也为观影和游戏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不过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来讲,传统玻璃材质毕竟限制了OLED屏幕全柔性的发挥,3D玻璃也可能只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过渡。 OLED柔性显示屏开始采用的是塑料基本,借助薄膜封装技术,在面板背面粘贴保护膜,让面板变得可弯曲和不易折断。 但相比玻璃基板,由于塑料基板开口率和透光率方面有着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高级显示设备的性能要求。 而3D玻璃配合柔性AMOLED应用,面板盖板玻璃可以作为3D形状。 这些玻璃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2.5D玻璃加工工艺

3D玻璃加工工艺 目前3D玻璃生产的工艺主要有:开料、CNC、研磨抛光、烘烤、镀膜、热弯等,其中热弯工艺是为关键,制约着良品率的高低。 目前国内用于生产3D曲面玻璃的热弯机主要以进口韩国设备为主,价格在120-180万,月产能在1.5万片左右。 4、3D玻璃工艺流程简述: 开料开孔 将玻璃片材放置在三轴开料机台面,粗砂轮刀开外形,开摄像头孔。切断面较粗糙,同时单边留0.1mm余量。 CNC雕刻 利用精度高的先进设备进行外形、特殊要求的精加工。 超声波清洗 利用全自动超声波对产品进行清洗,增加产品的清洁度。磨边即侧面精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加工精度可达0.01mm,并将切断面细化。 超声波清洗 利用全自动超声波对产品进行清洗,增加产品的清洁度。 玻璃热弯 平板玻璃加热软化在模具中成型,再经过退火制成的曲面玻璃。根据炉体的大小和所需烧制

手机整机常用工艺修订稿

手机整机常用工艺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手机结构工艺 第一部分:机壳类:塑胶壳、塑胶装饰件、塑胶电池盖 一、材料: 1、常用GE的PC?ABS-1200HF和电镀级ABS塑胶料。PC?ABS这种材料的特性是韧性、密封性好,高机械强度,耐化学腐蚀,有质感,流动性高,易于注塑成型;电镀级ABS强度比PC?ABS低,主要用于电镀装饰件。目前已经有一种GE 的PC?ABS(型号1300HF)既可以喷涂,又可以电镀。 2、其他可使用的材料还有:PC、玻纤加强的PC?ABS、LG和三星的PC?ABS。 二、表面处理工艺:喷涂UV、电镀、丝印、蚀纹、贴皮革 1、喷涂工艺: (1)、材料包括油漆、UV(加硬表面,起保护作用)、稀释剂。工厂(或油漆厂)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漆,形成各种配色方案。喷涂方式有手喷和机喷(自动喷涂线)两种,手喷主要是用于给客户打样,确认配色方案,要注意的是,手喷的颜色效果会与机喷存在色差。机喷则是在量产时使用。自动喷涂线一般在80-400米长之间(两喷两涂、三喷三涂),产能在5000-200000件/圈。 (2)、颜色控制: A、油漆稀释比例、喷漆厚度、UV的光亚度(即通常说的几分消)对颜色效果的影响比较大; B、素材的影响---原则上浅色油漆用浅色素材,深色油漆用深色素材; C、某些特殊颜色必须先喷两次不同的底漆,再过UV,才能体现出好的颜色效果,如红色,一般先喷银漆,再喷红漆。 D、浅色油漆喷涂的问题---浅色油漆的遮光率很低,直接喷在机壳上的话,素材的本色会透出来从而影响颜色效果(尤其是黑色素材),同时容易让主板上的灯光透映出内部结构的阴影;所以浅色油漆一般都要喷两次底漆。 (3)喷涂的不良问题:流平---喷涂面积越大,流平越差;沉点---灰尘(不同颜色油漆对缺陷的放大作用不同,如高光黑特别明显);积油---与结构有关。 2、电镀工艺:(主要针对装饰件的水镀) (1)电镀颜色一般有亮银色、枪色。对手机外壳而言,枪色易磨损刮花,且其加工的污染很大。另外,大结构件的电镀对手机信号的干扰非常大,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避免。 (2)亮雾面的实现---电铸模。颜色有亮银色、枪色、珍珠色。亮面一般为银色和深枪色,雾面可以是银色和珍珠色(看上去是雾白色)。 (3)不良现象:沉点---杂质;阻镀油堆积影响装配 第二部分:金属结构件---不锈钢、铝装饰件、镍片装饰件 一、不锈钢、铝装饰件:由五金模具冲压成型,表面处理工艺有:表面机械拉丝(条纹);整体表面氧化形成雾面(对铝材),颜色为金属本色和暗色;表面电镀(亮色、暗色、金色—成本高、须备案);表面腐蚀字体图案(对不锈钢,成本高、效率比较低);表面激光镭雕字体图案(对不锈钢,大面、小面均可)。装配工艺:热熔胶,背胶,结构上加强(如增加扣位)。

手机模具工艺分析模板

手机模具工艺分析 分享 作者: 瑞阳已被分享20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电子通讯: 手机模具工艺分析 机壳体材料选择 手机模具造价昂贵, 产品所用的材料价格也不菲; 手机中壳体的作用: 是整个手机的支承骨架; 对电子元器件定位及固定; 承载其它所有非壳体零部件并限位。壳体一般由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1、壳体常见材料(matrial) ABS: 高流动性, 便宜, 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 不直接受到冲击, 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测试的部件) , 如手机内部的支撑架(Keypadframe, LCDframe)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要电镀的部件上( 如按钮, 侧键, 导航键, 电镀装饰件等) 。当前常见奇美PA-727, PA757等。 PC+ABS: 流动性好, 强度不错, 价格适中。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手机外壳, 只要结构设计比较优化, 强度是有保障的。较常见GECYCOLOYC1200HF。 PC: 高强度, 贵, 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 如翻盖手机中与转轴配合的两个壳体, 不带标准滑轨模块的滑盖机中有滑轨和滑道的两个壳体等, 当前指定必须用PC材料) 。较常见GELEXANEXL1414和SamsungHF1023IM。

2、在材料的应用上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避免一味减少强度风险, 什么部件都用PC料而导致成型困难和成本增加; 在对强度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 模具评审ToolingReview时应该明确告诉模具供应商, 可能会先用PC+ABS生产T1的产品, 但不排除当强度不够时后续会改用PC料的可能性。这样模具供应商会在模具的设计上考虑好收缩率及特殊部位的拔模角。 一般外壳都是由上、下壳组成, 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能够重合, 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 即面刮( 面壳大于底壳) 或底刮( 底壳大于面壳) 。可接受的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 尽量使产品的面壳大于底壳。一般来说, 面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 成型缩水较大, 因此缩水率选择较大, 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 因此缩水率选择较小, 一般选0.4%, 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即便是两件壳体选用相同的材料, 也要提醒模具厂在做模时, 后壳取较小的收缩率。 3、数码相机模具制造上, 很多也以ABS+PC料为主要依据来开发模具产品。 手机硅胶模具 手机硅胶模具制作的一般流程如下; 备料→橡胶压制→喷漆→冲压→镭雕→成品包装。 1.备料:其实就是把要制造的原始橡胶块和一些配料(主要是色粉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