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科研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探索

合集下载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煤矸石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堆积体,其中包括煤矸石、煤化渣和煤煤泥等。

煤矸石资源作为一种废弃物,不仅占据大量土地,还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煤矸石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煤矸石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及意义煤矸石资源主要来源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抛弃物和尾矿。

由于其具有废物、矿石以及矿浆的综合性质,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面临着技术、环境和金融等多方面的挑战。

尽管如此,对于煤矸石资源的综合利用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土地占用,降低环境污染,并且可以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1. 煤矸石资源的精矿技术煤矸石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从而得到高品位的煤矸石资源。

物理分离包括重介质分选和浮选等技术,化学分离包括浸出和提纯等技术。

2. 煤矸石资源的热解技术煤矸石经过热解反应可以得到煤气、煤焦油和煤焦等有用的产品。

煤矸石热解的主要技术包括固体热解、液体热解和气体热解等。

3. 煤矸石资源的磁选技术煤矸石可以通过磁选技术去除其中的磁性物质,从而减少废物的占比,提高煤矸石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三、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的应用研究1. 煤矸石资源的利用于建筑材料制备煤矸石可以用于制备煤渣混凝土、煤矸石砖等建筑材料,代替部分传统的石料和水泥材料。

该类建筑材料不仅能有效利用煤矸石资源,还能降低建筑材料的成本,并对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

2. 煤矸石资源的利用于能源开发煤矸石可以通过热解、气化等技术转化为煤气和煤焦油,作为化工原料或替代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类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减少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3. 煤矸石资源的利用于水处理煤矸石中的某些元素可用作沉降剂,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使废水得到处理和回用。

四、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的展望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

数值计算试验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应用

数值计算试验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应用

数值计算试验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阐述了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涉及面广、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提出把数值计算试验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及工程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值计算试验教学方法采矿工程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176-02the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test in min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xu nai-zhongkey laboratory of coal safety and high efficient mining education co-sponsored by province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 abstract:mining engineering courses show widerange,abstract content and strong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problems of exis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advantages of numerical test are discussed. combined numerical test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eaching practice.it train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engineering thinking of students, and obtains good effects.key words:numerical test;teaching methods;mining engineering与煤矿系统的复杂性相对应,采矿工程专业课程具有概念多、涉及面广、空间想象难、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实验室资源难以表述[1-7]。

数值计算试验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数值计算试验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g o ef cs od fe t .
K y e W or s: u r c l e t e c i g d n me i a t s t a h n me h d ; n ng n i e r ng I t o s mi i e g n e i
提 通 排 动 从 与煤 矿系统 的复 杂性相 对应 , 采矿 工 包括 掘 进 、 升 、 风 、 水 、 力供 应 等 系 其 稳 定 性 控 制 等 问 题 , 而 合 理 确 定 矿 山 程 专 业 课程 具 有 概 念 多 、 及 面 广 、 间 想 统 , 下 生 产 系统 空 间 交错 复 杂 。 了培 养 开 采 方 案 , 矿 山 工 程 各 项 设 计 参 数 的 优 涉 空 井 为 为 要 在 由于 学 生 象 难 、 容 抽 象 、 践 性 强 等 特 点 , 靠 传 采 矿 工 程 专 业 技 术 人 才 , 求 学 生 对 矿 井 化 提 供 理论 基 础 。 采 矿过 程 中 , 内 实 依 难 统 的 教 学 方 法 和 实 验 室 资 源 难 以 表 述【 】 1 。 日常 生 产 与 管 理 的 各 方 面 全 都 了 解 ; 因此 专业 实 践 经 验 的缺 乏 , 以 对 采 矿 过 程 形
如 《 巷 工 程 》、 矿 山 压 力 及 控 制 、 井 《
《 井 设 计 》 课 程研 究 的 是 岩体 力学 及 井 矿 等 巷 形 状 和 空 间 位 置 选 取 等 问 题 , 大量 的 其 计 算 公 式 和 抽 象 的 理 论 分 析 令 学 生 理 解和 记 忆 均 十分 困难 , 以 提 起 学 习 的兴 趣 , 难 学 生 对 课 程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不 高 而数 值 计 算 技 术 作 为 辅 助 教 学 手 段 , 助 干学 生 理 解 有 和 记 忆 , 数 值 计 算 一 般 结 合 实 际 的 工 程 且 实例 , 现 工 程 进 行 过 程 中 围岩 的 应 力 、 重 应 变 变 化 过 程 , 课 程 教 学 时 穿 插 的 数 值 计 在 算 结 果 分 析 可 以 看 出 , 生 对 软 件 能 够 实 学 现 这 么 强 大 的 功 能 颇 感 新 鲜 , 而 激 发 了 从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井设计、开采技术、矿井通风、矿山安全技术、矿山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矿山地质学、测量学、矿山机电、矿井通风、安全技术、采矿学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 具有从事采矿工程所需要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的知识;3. 掌握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

了解采矿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4. 掌握矿山地质学、矿山机电、矿井通风、安全技术、采矿学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 具有创新意识和先进理念,具备应用采矿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的初步能力;7. 了解国家有关采矿工程专业设计、生产、安全、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8.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 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课程结构框架。

《爆破工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爆破工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爆破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爆破工程/Blasting Engineering学时/学分:48/3(其中含综合实验 8 学时)先修课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工程机械适用专业:采矿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土建、岩土工程等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爆破工程是采矿工程(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又具有专业技术课的特点,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支撑课之一;并在教学、科研和工程应用中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

通过爆破工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爆破器材的性能和岩石爆破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地选用爆破方法和确定爆破参数,能用理论计算方法和图表设计常规爆破方案,并具有分析和解决爆破技术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还安排了8个学时的爆破综合实验课。

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可以达到国家公安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作业证”的中级理论考核水平。

2 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2.1 教学内容《爆破工程》课程内容由4个模块构成:1)第一知识模块—爆破器材部分(18学时)包括炸药的起爆机理与爆轰理论;炸药、起爆器材、起爆方法;该模块把近年爆破工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展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成果、新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扎实的基础和更丰富的知识面,能够准确、安全的选择和使用爆破器材。

该模块由3个单元组成,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2)第二知识模块—岩石破碎理论部分(10学时)包括岩石性质与分级;岩石的爆破破坏机理;装药量计算原理。

该模块的改革是将各种装药量计算理论和法则统入到能量平衡原理中,并把单位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原理、毫秒爆破作用理论归整到岩石破碎理论章节,使学习起来更系统完整。

能够使学习者掌握炸药在不同岩石条件下如何破碎岩石,从而能针对不同岩石条件和目的来选择爆破方案。

该模块由2个单元组成,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和课堂研讨。

3)第三知识模块—爆破工程技术部分(12学时)该模块包括预裂与光面爆破、井巷掘进、浅孔、中深孔爆破等。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范文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范文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范文采矿工程实习报告范文11、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一次实践活动。

通过生产实习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观测、调查、分析矿井、化工、消防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及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工作的内容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学习现场有关的组织管理知识和经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科研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建立感性认识。

2、实习要求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在掌握矿井、化工、消防安全常识的前提下,应充分深入现场,并跟班劳动,全面熟悉各项技术和管理业务。

具体要求如下:(1)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全面负责。

工作中应积极争取实习地点的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支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技术内容指导。

督促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独立工作能力和实习效果评价学生成绩。

(2)遵纪守法,注意实习和路途中的安全。

(3)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搞好团结,为胜利完成实习任务制造良好的实习氛围。

(4)要虚心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学习请教。

(5)学生要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独立思考、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6)必须在实习结束时,完成实习大纲所要求的实习内容,提交实习报告。

(7)学生在实习中违反纪律,不服从指挥,视情节轻重及本人态度按校规处理。

采矿工程实习目的(2)对矿山建设及矿山生产的全貌有较系统的了解,对矿山的总图布置、开拓系统组成及布置、采矿方法和采矿生产过程有较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实习,为以后的采矿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初步培养学生看矿山工程相关图纸,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报告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要求认真阅读实习指导书,认真记录报告及参观内容,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遵守实习纪律,按时提交实习报告。

3.采矿工程实习报告白源煤矿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白源镇镜内,距市区6公里,320国道、浙赣铁路从矿区经过,并与319国道毗邻,交通十分便利。

最冷门的十大专业榜单

最冷门的十大专业榜单

第一名:采矿工程(冷门程度★★★★★)1、采矿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工作。

2、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主要课程: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

主干学科:力学、矿业工程。

3、采矿工程专业概况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4、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质与测量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

5、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6、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7、毕业生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①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②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采、巷道开拓的设计方法;③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与空调、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④具有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⑤熟悉国家有关采矿工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第二名:植物保护(冷门程度★★★★★)1、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

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公园等。

2、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唐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贵州大学矿业学院采矿工程教研室目录«矿业系统工程»课程教学纲要 (1)«井巷工程»教学纲要 (3)«矿井通风网络图论»教学纲要 (6)«矿井通风与平安»教学纲要 (8)«矿井瓦斯防治»教学纲要 (10)«矿山电工»课程教学纲要 (11)«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教学纲要 (13)«矿山岩石力学»课程教学纲要 (15)«流体力学»教学纲要 (17)«数据库»课程教学纲要 (19)«选矿概论»教学纲要 (21)«岩石力学实验»课程教学纲要 (23)«岩土力学实验»课程教学纲要 (26)«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教学纲要 (29)«运筹学»课程教学纲要 (32)«采煤学»教学纲要 (34)«非煤矿床地下开采»教学纲要 (36)«煤矿固定设备与运输机械»教学纲要 (38)«管文迷信基础»教学纲要 (41)«计算机绘图»教学纲要 (44)«计算机网络»教学纲要 (46)看法实习纲要 (48)消费实习纲要 (50)消费实习搜集资料参考提纲 (52)毕业设计搜集资料参考提纲 (53)«毕业设计»教学纲要 (56)«毕业实习»教学纲要 (60)«矿业系统工程»课程教学纲要课程代码:课程称号:矿业系统工程/Mine System Engineer学时:36/2先修课程:«运筹学»、«工程数学»、«初等数学»、«计算机顺序设计»,矿业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实际去处置采矿实践效果,因此对采矿专业课中的基本实际及方法应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科研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探索【摘要】分析采矿工程专业的特点及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将科研和采矿课程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科研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37-02
科研在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采矿工程专业是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让本科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去,对学生理解、消化、运用专业知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采矿工程专业的特点及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采矿专业是一个老牌的工科专业。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从1950年开始,我国先后有3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了采矿专业,在学科建设和招生规模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许多高校的采矿工程专业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

尽管历经了多次的起伏,由于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矿工程专业一直存在并逐渐发展壮大。

采矿工程专业属于地矿类专业,主要研究各种矿藏的开采方法和原理。

现在的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都特别强的学科,覆盖了几乎原有的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及矿井通风与安全三个学科,并要求实现煤与非煤固体矿床开采相结合、采矿与岩土
工程相结合、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相结合以及采矿与机电、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等相结合。

鉴于采矿专业的特点,我们不能因循守旧,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近年来,经过国内外采矿前辈的教学摸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条适合采矿专业教学的新思路,即将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验教学。

相对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新思路,传统采矿专业课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书本知识空洞乏味,学生接受困难。

在专业课学习阶段,采矿工程专业所开主干专业课就十几门,新概念、新知识点繁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

二是学生对课程有陌生感。

对采矿工程学生而言,一般是在大三接触专业课,这对从未接触过矿山的学生来说,感觉很陌生。

在采矿教学中,往往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台下的学生却不感兴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三是实习时讲的多、实践少。

学校一般安排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二、大三、大四分别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形式上很合理,但是实践环节就相对薄弱,实习因种种原因困难较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受到很大影响。

这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如莫斯科矿业大学,实习课时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采矿学生在本科阶段,也就10个井左右,远远不够,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

在矿山企业一线工作,采矿专业本科生与一线工人相比,理论知识相对丰富,但缺乏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这与本科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内容陈旧不无关系。

二、采矿课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施
(一)实施的原则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能够巩固加强他们已学的专业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从而提高其整体能力。

但鉴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局限以及他们在阅历和经验上的欠缺,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只能是辅助作用,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适应的课题。

划分课题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难度适宜原则。

每一项科研课题一般都由不同的部分组成,其中既有容易实现的部分,也有相对难以突破的内容。

所以在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时,应先将课题按难度划分。

总的原则是由学生来完成容易部分,而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完成难点和重点部分。

比如学生可以进行资料的搜索、数据的处理、现场的观测、实验以及一些理论的运算等方面的工作。

而一些课题方向的规划、相关模型的建立、理论的假设以及规律的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则应该由老师来完成。

2.有利于知识掌握的原则。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这种单向被动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切实理解这些知识的重要作用,慢慢地就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相反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则不同。

因为科研活动本身是一种在原有知识、经验、阅历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性活动,在科研工作中会直接或间接地用到之前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

显然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他们知识的掌握、素质的提高以及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

3.有利于能力培养的原则。

大学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最高级阶段。

在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时,必须加强对学生能力的锻炼。

主要包括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的能力、现场调研的能力、实验实施的能力以及科研报告撰写的能力,等等。

(二)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学习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了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并穿插实例,由此来引导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笔者根据长年的教学体会并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总结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有以下实施模式:
1.课堂教学。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科研指导。

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研方法和科研内容的介绍;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术观点、学术动态向学生做引导性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结合科研课题,让学生查阅相应文献,并进行研究性实验;鼓励学生独立选择实验题目、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从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我们结合采矿课程教学,有机穿插现场工程课题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知识,逐步培养解决工程、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题组成员利用自身的研究成果参加了许多现场课题研究及
现场技术服务,解决了矿山企业解决的生产难题,给矿山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取得了丰富的现场的经验同时又完善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理论高度。

第二,用科研实例进行讲解。

为增加教学的真实感和教学效果,在讲授知识点时,应穿插科研实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且无形中就将学生引入科研,逐步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比如笔者在讲“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及控制方法”时就相应地穿插了自己关于“下工作面开采对上部砌碹巷道的破坏”的研究成果,借助多媒体放映,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2.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科研指导,各种实验、参观、实习都是科研活动的有效形式,要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一,让学生参加科研。

在教学实践中,若有机会让学生参加部分科研活动,应当说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是有益的。

为了使学生得到培养,笔者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分成若干项让学生参与。

比如笔者在“永城煤电集团城郊煤矿顶板分类及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中,就把学生分组去分别辅助测定煤(岩)的容重、坚固性系数、超声波速、抗拉强度、单向抗压强度、杨氏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黏结力等。

这些工作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要掌握基本的原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可以完成。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掌握知识的成就感会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兴致。

第二,积极引导校外实习,在实践中进行锻炼。

为了增加实践环节,利用学院采矿工程学科的技术优势,在河南煤化集团、中平能化集团等建立了几十个科研基地,科研基地为学科的发展提供科研课题,为学生各类实习提供场地,同时也是学科的技术成果优先转化的平台。

近年来,依靠科研基地,我们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比如不稳定煤层放顶煤开采、可回收金属锚杆、松软煤层钻孔掘进等几十项课题,每年的科研经费均在千万元以上,同时一些先进科研成果也及时地在科研基地得到了推广应用,每年科研成果的转让费在200万元以上。

在这些科研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年轻教师及高年级学生均有所参与,许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均是在导师及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的,许多同学毕业后直接去科研基地所在的单位工作,为科研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采矿课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通过在课堂中穿插介绍科研,并将矿山企业第一线的生产需求及技术攻关难题推到了课堂教学的第一线。

让学生参与真正的科研项目和科学实践活动,也让学生从教学中的客体逐渐变为主体,促进了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尽早融入到煤炭企业的生产实践当中,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终能更好地为国家能源行业服务。

(责编黎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