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基础知识

A1题型 (共30题,共19.0分)

1.正常情况下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

A.房室交界 B.蒲肯野细胞 C.心房肌 D.心室肌

2.氯丙嗪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有( )。

A.阻断α受体作用 B.扩张血管,降血压 C.引起心跳减慢 D.抑制血管平滑肌

3.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

A.坏死物质吸收 B.感染 C.抗原-抗体反应 D.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4.哪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可优先考虑使用强心苷?

A.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贫血及维生素B1缺乏等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所致的心功能不全B.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引起的心功能不全C.肺源性心脏病、活动性心肌炎、严重心肌损伤所致的心功能不全D.缩窄性心包炎、严重二尖瓣狭窄等心肌以外的机械因素导致的心功能不全

5.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是( )。

A.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 B.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释放C.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 D.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是( )。

A.内分泌紊乱所致的靶组织、器官的萎缩B.青春期后胸腺萎缩C.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萎缩 D.肢体废用性萎缩

7.钠泵的化学本质是( )。

A.载体蛋白 B.受体蛋白 C.糖蛋白 D.Na+ - K+依赖式ATP酶

8.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

A.降脂、降低胆固醇 B.增加心肌收缩力 C.过敏性休克 D.降压

9.氧解离曲线右移是由于( )。

A.pH值降低 B.pH值增大 C.温度降低 D.CO2分压降低

10.治疗双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的首选药是( )。

A.头孢菌素 B.红霉素 C.青霉素 D.林可霉素

11.炎症后期出现的变化主要是( )。

A.变质 B.渗出 C.增生 D.变质和渗出

12.过敏性炎症具有特征性的炎细胞是( ) 。

A.中性粒细胞 B.浆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13.炎症时间质细胞的变质性变化为( )。

A.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B.细胞水肿,凝固性坏死C.黏液变性和纤维素性坏死 D.脂肪变性和液化性坏死

14.DNA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前需先传递至( )。

A.mRNA B.tRNA C.rRNA D.引物

15.脊髓半橫断损伤,受损节段的平面以下可出现( )。

A.对侧痛温觉障碍,同侧本体觉障碍 B.对侧痛温觉障碍,对侧本体觉障碍C.同侧痛温觉障碍,对侧本体觉障碍 D.同侧痛温觉障碍,同侧本体觉障碍

16.令患者闭眼,发现其右眼裂不能完全闭合,则患者可能是( )。

A.右侧面神经核上瘫 B.左侧视神经受损 C.右侧面神经核下瘫D.右侧动眼神经受



17.属于选择性β1 受体阻断药的是( )。

A.美托洛尔 B.普荼洛尔 C.吲哚洛尔 D.拉贝洛尔

18.注射时需要卧床的镇痛药是( )。

A.喷他佐辛 B.吗啡 C.哌替啶 D.可待因

19.类脂的主要功能是( )。

A.是体液的主要成分 B.提供能量C.储存能量D.是生物膜及神经组织的构成部分

20.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21.不属于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关系主体的是( )。

A.家庭 B.自然人 C.合伙 D.个体经营者

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检察院可以监督原告的诉讼行为 B.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均实行两审终审制C.人民法院不可以限制外国人的诉讼权利 D.市政府可以支持公民起诉

23.某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由国务院裁决B.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决C.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裁决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违法的规章予以撤销

24.公文写作是( )。

A.代领导立言 B.代机关立言 C.代部门立言 D.代群众立言

2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合理调整工商业是为了( )。

A.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B.实现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C.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D.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6.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一二·九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27. 2010年1月1日,( )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A.中国-东盟 B.中国-欧盟 C.中国-非洲 D.中国-北美

28.南非世界杯决赛中,( )成为世界冠军。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意大利

29.多为处于急性情绪危象,甚至精神崩溃或企图自杀的人提供的心理咨询形式为( )。

A.门诊心理咨询 B.信函心理咨询 C.电话心理咨询 D.专题心理咨询

30.智力的核心部分是( )。

A.创造想象能力 B.观察理解能力 C.记忆存储能力 D.抽象思维能力

二、X题型 (共21题,共26.0分)

1.下列化合物是初级结合型胆汁酸的是

A.脱氧胆酸 B.胆酰牛磺酸C.胆酰甘氨酸(甘氨胆酸)D.鹅脱氧

胆酰牛磺酸(牛磺鹅脱氧胆酸)

2.B型超声检查时,典型胆囊结石的表现有( )。

A.胆囊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光团 B.胆囊肿大C.强回声光团后缘出现一条无回声暗区 D.强回声光团依重力方向移动

3.下列关于小叶性肺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为继发性肺炎 B.常为混合性渗出性炎C.主要见于老年人和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 D.小叶性肺炎又称灶性肺炎

4.非致热源性发热常见于()。

A.病毒感染发热 B.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颅脑外伤、出血、炎症D.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

5.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 )。

A.天冬酰胺 B.天冬氨酸 C.谷氨酸 D.半胱氨酸

6.下列选项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是( )。

A.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B-滤泡性淋巴瘤 C.结节性硬化型D.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7.下列因素可致无菌性炎症而引发吸收热的是( )。

A.组织细胞坏死 B.组织蛋白分解 C.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 D.螺旋体

8.下列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有( )。

A.维生素B6 B.维生素C C.维生素PP D.叶酸

9.下列哪项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

A.动脉性栓塞 B.急性瓣膜关闭不全 C.脓毒血症 D.败血症

10.血浆中少量β球蛋白不能与下列哪种药物结合?

A.中性药物 B.酸性药物 C.碱性药物 D.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

11.对药物吸收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

A.药物制移 B.生物学因素 C.服药者性格 D.首关效应或首关消除

12.下列关于多肽链的C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OH表示 B.写在分子左侧 C.竣基端 D.写在分子右侧

13.下列属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源的是( )。

A.蚊虫 B.无症状的带菌者 C.病人 D.症状轻的不典型患者

14.关于新生儿保健要点,正确的是( )。

A.注意保暖 B.告诉母亲定时哺乳母乳 C.预防交叉感染 D.加强皮肤、脐带护理

15.我国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包括( )。

A.社会保险税 B.个人储蓄 C.财政税收 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16.关于宗教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B.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C.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出现的社会现象D.宗教将随着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17.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 )。

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公民的储蓄和其他合法财

产受法律保护C.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8.以下关于宪法本质的论述正确的有( )。

A.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B.阶级力量的强弱对比关系决定宪法的历史类型和宪法的本质C.阶级力量对比的质的变化,必然引起宪法本质的改变D.与阶级力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各种社会集团的力量也对宪法的本质产生一定影响

19.行文方式,指机关之间公文传递运行的层次与形式,包括( )。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直接行文 D.越级行文

20.严格控制公文数量,简化行文手续,其主要措施是( )。

A.可发可不发的坚决不发 B.控制发文数量,越少越好C.在报刊上全文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可不再行文 D.避免重复行文

21.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是指

A.主动-被动 B.指导-合作 C.共同参与 D.被动-主动

三、判断题 (共15题,共15.0分)

1.跨膜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相应特异性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膜、胞浆、核的一系列反应,从而改变细胞功能的过程。( )

2.半数有效量是引起半数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 )

3.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和密质骨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骨髓都含有红细胞和部分白细胞。( )

4.突触是实现神经系统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结构,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组织连接。( )

5.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 )

6.反射弧由四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 )

7.神经递质是由神经末梢释放,经过突触联系作用于效应细胞的传递信息的特殊化学物质。( )

8.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药物的选择性低。( )

9.结缔组织可生化为骨、软骨等组织。( )

10.腹部绞痛患者辗转不安伴呕吐,则该患者很可能是泌尿道结石。( )

11.关于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的,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

12.麻黄碱是α、β受体激动药,较肾上腺素弱而持久,但不能用于防治低血压,治疗鼻塞、过敏,缓解支气管哮喘。( )

13.呕吐伴眩晕、眼球震颤,应首先考虑急性胰腺炎。( )

14.免疫耐受的终止和破坏导致大量自身抗体产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的根本原因。( )

15.膜状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非膜状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 )

四、名词解释题 (共10题,共30.0分)

1.DNA复性

2.抗原

3.膀胱三角

4.癌基因



5.受体

6.肺泡通气量

7.梗死

8.负反馈

9.败血症

10.副反应

五、填空题 (共15题,共15.0分)

1.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是__________。

2.治疗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__________。

3.唯一一对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是__________。

4.组成RNA分子的嘧啶碱主要有胞嘧啶和__________。

5.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是__________。

6.脂类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__________进行。

7.平静呼吸时,右肺下界在腋中线的第__________肋间隙。

8.正常成人的血小板数量是__________。

9.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和__________。

10.物质通过细胞膜转运的方式基本有__________、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四种。

11.氧气在血液中主要以__________的方式运输。

12.根据再生能力的强弱将人体细胞分为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和__________。

13.肿瘤转移途径常见的有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和__________。

14.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有组胺样作用,可使胃酸分泌__________。

15.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__________。

六、简答题 (共5题,共25.0分)

1.胃的运动形式有哪些?

2.血糖的来源有哪些?

3.简述受体的特点。

4.检查浅表淋巴结时,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

5.简述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七、论述题 (共4题,共20.0分)

1.试述微生物的分类及其每一类的特点。

2.试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3.试述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4.论述I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

试卷答案

一.A1题型

1.A 2.C 3.B 4.B 5.D 6.B 7.D 8.A 9.A 10.C 11.C 12.C 13.C14.A 15.A 16.C 17.A 18.C 19.D 20.A 21.A 22.D 23.A 24.B 25.C26.B 27.A 28.A 29.C 30.D

二.X题型

1.BCD 2.ACD 3.ABCD 4.BCD 5.BC 6.ABD 7.ABC 8.ABCD 9.ABD 10.ABD 11.ABD 12.ACD 13.BCD 14.ACD 15.ABCD 16.BCD 17.AD 18.ABCD 19.ABCD 20.ACD 21.ABC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6.错 7.对 8.对 9.对 10.对 11.对 12.错 13.错14.对 15.对

四.名词解释题

1.答案: dna复性是指在适宜条件下,如温度或ph值逐渐恢复到生理范围,分离的dna双链可以自动退火,再次互补结合形成双螺旋的过程。

2.答案:抗原:指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3.答案: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该区缺少黏膜下层,黏膜与肌层紧密相

连,无论在膀胱膨胀或收缩时,黏膜经常保持平滑状态。膀胱三角是肿瘤和膀胱结核的好发部位。

4.答案:癌基因是指在体外引起细胞转化,在体内诱发肿瘤的基因。

5.答案: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化学信号并与之结合的成分。

6.答案:肺泡通气量是指静息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7.答案: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流阻断,又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8.答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9.答案:败血症指病原菌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出血斑、肝脾大等。

10.答案: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称为副反应。

五.填空题

1.答案:糖酵解

2.答案:苯妥英钠

3.答案:滑车神经

4.答案:尿嘧啶

5.答案:异烟肼

6.答案:小肠

7.答案: 0

8.答案: ( 100~300)×109/l

9.答案:增生

10.答案:单纯扩散

11.答案:氧合血红蛋白

12.答案:水久性细胞

13.答案:种植性转移

14.答案:增加

15.答案: igg

六.简答题

1.答案:胃的运动形式包括:(1)容受性舒张,是胃特有的运动形式,具有增加胃的容受性和暂时贮存食物的功能;(2)紧张性收缩,使胃肠内具有一定压力,保持胃肠的正常形态和位置,是胃肠进行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3)胃的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利于胃液发挥消化作用;搅拌和粉碎食物,并将食物向前推进。

2.答案:血糖的来源主要有:(1)食物中的糖经消化吸收进入血中,这是血糖的主要来源。(2)肝糖原分解,这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3)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及生糖氨基酸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在长期饥饿时作为血糖的来源。(4)其他单糖,如果糖等也可转变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3.答案:受体的特点:高度专一性、高度亲和力、可饱和性、可逆性、特定的作用模式。

4.答案:检查浅表淋巴结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依次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

5.答案: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1)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2)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细胞的能力。(3)免疫监护:可识别和消灭体内产生的突变细胞。

七.论

述题

1.答案:微生物分为三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1)非细胞型微生物,是一种形体最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最为简单,仅含有一种核酸rna或dna,或仅为传染性蛋白粒子,具有超级寄生性,仅在活的易感细胞中才能复制,且易变异的最低等生物体。(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单细胞微生物,大小以微米计量,其细胞分化不完善,无完整细胞核及核膜、核仁,核质由胞质内聚积的双链螺旋结构dna和rna构成,胞质内有核糖体,但缺少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多细胞或单细胞微生物,其细胞分化完善,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易在体外生长繁殖。

2.答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别:(1)发生时间:生理性黄疸多数发生在出生后2~5天;病理性黄疸出现过早,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2)一般情况: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状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病理性黄疸一般状况通常较差。(3)消退情况:足月儿发生生理性黄疸,最迟不超过2周消退,早产儿最长可延迟至3~4周消退;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而且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4)胆红素水平:生理性黄疸中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小于221μ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小于257μmol/,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病理性黄疸中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大于221μ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大于257μmol/l,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大于8 5μmol/l。

3.答案:渗出液和漏出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1)漏出液是非炎性积液;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2)漏出液外观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状;渗出液颜色不一,多混浊。(3)漏出液比重常小于1.018,一般不会自凝,粘蛋白试验为阴性;渗出液比重常大于1.018,能自凝,粘蛋白试验为阳性。(4)漏出液中细胞计数少,常少于100× 106/l,细胞分类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中细胞计数多,常多于500×106/l,根据病因不同,细胞类型分别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5)漏出液细菌检查阴性;渗出液细菌检查可找到致病菌。

4.答案: (1)i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2)i型糖尿病临床起病急,症状较明显,易发生酮症酸中毒;ⅱ型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临床症状较轻或缺如,通常无酮症酸中毒倾向,但在一定诱因下,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3)i型糖尿病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通常以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当疗效欠佳或有并发症时亦需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4)此外

,ⅱ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较i型糖尿病强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