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电影的发展前景
武术与武术影视发展的相互影响-格式修改后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武术影视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且在电影历史出现了一个新领域———武术电影。
武术影视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而且更对中华传统武术推广传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同时,有关武术影视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研究也逐步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关注。
因此,将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纳入中华武术发展议题中,对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进行理性评价和客观反思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中华传统武术;武术影视;武术发展武术电影是中华传统武术的重要载体,积淀了深邃的民族文化思想。
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今,面对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中华传统武术与武术电影的关系并不是实现消融,而是实现互补。
武术与影视虽然分属体育和艺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两者经过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武术影视这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影视类型,从而不仅为我国的影视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也促使中华武术运动一次又一次地被掀起传播和发展的高潮。
1 中华武术的自然发展中华武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产生于数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经历了几次兴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壮大。
它是东方文化宝库的瑰宝,是炎黄子孙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在狩猎、抵杭猛兽袭击过程中逐渐形成格斗和搏杀的技能,从此武术开始萌芽。
随着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看到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所使用的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在后来发展中大部分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间的战争频繁发生,社会的战争实践向人们提出了军事技能的要求,于是人们不断地总结从战争实践中获得的攻防技能和经验,代代传习,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还出现了最早的武术家——蚩尤,蚩尤此时发明出多种兵器,其中一部分经演化传承至今。
到了阶级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兵器的改进,武术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商周时期,由于青铜业的发展,出现了矛、戈、戟、斧、钺、刀、剑等精良兵器,以及运用这些器械的方法,还有了较量武艺高低的比赛。
《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电影影评在电影的世界中,有一类影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那就是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不仅展现了精彩的打斗场面和侠义精神,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而最近上映的一部武侠电影《武侠》,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失望。
从听觉方面来说,这部电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导演似乎想要展现四川地区的特色口音,但却显得十分生硬和不自然。
金城武这个日中混血且纯台湾的演员,说着一口不地道的四川话,让人感觉十分出戏。
而且,为什么只有金城武一个人说四川话呢?其他角色却都是京片子,这种口音的不统一让人难以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
从逻辑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剧情发展让人感到困惑和失望。
电影中所谓的“救赎”和“反救赎”,似乎只是导演为了营造剧情而设定的概念,与实际的情节发展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观众看到的只是老基友的互相伤害,以及对幸福家庭的破坏,这种虐心、虐人、虐己的情节安排,让人感到十分无奈。
导演似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人性的复杂,但却没有很好地把握其中的度,导致整个剧情显得混乱和不合理。
从科学角度来看,这部电影中的一些情节设置也让人难以接受。
比如,牙齿穿透玻璃罐的场景,让人感觉过于夸张和不真实。
还有金城武用银针插入膻中控制情绪的情节,更是让人觉得荒谬。
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电影制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尊重科学原理。
而这部电影中的一些情节,显然是对科学的不尊重,这让观众难以对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产生共鸣。
此外,电影中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也值得探讨。
比如,山歌的出现并没有给人带来美感,反而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阿玉家的牛是如何上了二楼的,这也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汤唯在电影中的角色形象也让人感到惋惜,她似乎只能接演一些被抛弃、被隐瞒、被殴打、被踹、被擂、被推、被砸的剧情,这种角色定位让人对她的未来发展感到担忧。
《武侠》这部电影在听觉、逻辑和科学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让人难以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武侠电影的观众,那么我奉劝你还是选择其他电影吧,以免浪费你的时间和金钱。
中国武侠影片的当代思考

小龙 主演的 《 精武 门》 。李 小龙具 有相 当高的武功水平 和一定 的表 演才能 ,这 使得他 所参拍 的功 夫片都
能很好地进 入 国际商业 影院放 映 ,为华语 电影更好地踏入 国际市场 迈 出了可贵的一步 。上世纪 8 0年代 ,
以 《 少林寺 》 为代 表的武侠 影 片再 度获得空前 成功 ,让 国人 强 烈地 感受 到 中华武 侠 文化永 恒 的 巨大魅
一
般 地 说 , 中 国 武侠 影 片 的 一 大 特 色 就 是 表 现 中 国武 功 。然 而 , 中 国武 侠 影 片 对 中 国武 功 的 表 现 应
该 采用什 么样 的态度和方 法 ,这 在 当代似乎 足 以成 为一 个需 要 特别关 注 的 问题 。众 所周 知 ,同样是 中 国武侠影 片 ,《 卧虎藏龙 》 英雄 》 与 《 、《 精武 门》 《 、 少林 寺》 对 中 国武 功表 现明显 有所 不 同。在 《 精
中 国武 侠 影 片 的 当代 思 考
倪 祥 保
摘 要 :中国武侠 影片在无声 电影 时代就 曾经蔚 为大观 ,上个世 纪下半 叶开始至今 一直是 华语 电影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部 分 , 并 开 始 逐 步 取 得 一定 的 国 际 影 响 。 这 类 电 影 中的 优 秀 者 大 多 既 有 中 国 功 夫 动 作 造 型 的 外 在 形 式 ,又 承 载 着 中 国 武侠 文 化 及 社 会 价值 的 精 神 内 涵 。 因 此 , 以 民族 电 影 国 际化 的视 角 来 对 此 进 行
当代 审视 ,对 中国电影史研 究具 有很好 的文 化价 值,对 中国武侠 影片更好地走 向世界也具 有十分 重要 的积
极意义。
关键词 :中国武侠 影片 ;武侠 文化 ;叙事模式 ;游戏精 神 ;国际化 作者简介 :倪祥保 ,男 ,教 授 ,博 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
《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电影影评《武侠》这部电影于昨日上映,说实话,它的确有其精彩之处。
金城武的帅气脸庞、甄子丹的出色身手以及窦唯那出神入化的配乐,都为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
从故事的先天条件来看,它也是颇具吸引力的。
一个作恶多端的坏人,隐姓埋名,却因不忍乡邻被杀而出手相助,不料却被一个执着的侦探碰上,侦探非要揭露他的过去,将他绳之以法。
这样的情节设定,本可以有多种发展方向:侦探在调查过程中,逐渐发现与自己原先推断相反的事实,自我怀疑,最终承认他曾经的确杀过一村人;或者坏人实际上是伪装得完美无缺的,萌死人的侦探一面压抑着自己的同情,一面与他斗智斗勇。
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向,只要细节处理得当,推敲出合理的来龙去脉,都有可能成就一部不错的故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电影的走向却完全偏离了预期。
坏人莫名其妙地领悟并退隐,生娃后变成了一个完全的好人,受人景仰;而那个死磕的侦探,在看到坏人开始被追杀后,也突然转变立场,舍身相救。
这种前后内容的割裂和人物性格的转变,简直让人感到随心所欲。
影片将前面铺陈的线索未能好好地发展和延伸,而是另起炉灶,引入了一个终极大 BOSS,并讲述了完全不同的父辈与子女的关系。
这种做法使得故事变得杂乱无章,且给人一种拼凑的感觉。
导演似乎缺乏将一个故事讲完整的能力,总是试图通过制造新的情节和冲突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忽视了对故事本身的深入挖掘和细致处理。
此外,电影的题目为《武侠》,但“武侠”元素在影片中却被严重忽视。
除了在题目中出现了一下外,“武侠”在故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
观众期待看到精彩的武侠打斗场面和侠义精神的展现,然而这些都未能在影片中得到满足。
相反,影片更多地偏向于动作片的风格,强调的是打斗和追逐,而忽略了武侠电影中所应有的侠义、道德和情感内涵。
对于中国导演来说,集体迷乱似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他们不知道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于是采用了各种手段来掩盖自己的不足。
张艺谋依靠华丽的风光摄影,冯小刚依靠搞笑的笑话,陈凯歌试图探索深刻的主题,而陈可辛则在《如果爱》之后迷失了方向。
浅析影视与武术的关系

浅析影视与武术的关系摘要:我国武术影视影响深远,也是我国电影主要类型之一,武术影视对我国武术影视技术与文化的推广带来了深远的意义与发展。
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受众对武术文化了解的主要渠道是武术影视。
武术影视和武术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我国武术影视影响深远,也是我国电影主要类型之一,武术影视对我国武术影视技术与文化的推广带来了深远的意义与发展。
并通过影视媒介高科技新形式的载体作为传播工具的价值,探讨武术与影视的契合与相互依存的价值,为武术的健康发展服务。
关键词:影视武术;观赏武术;影视一、影视武术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武术影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其越来越受到大量的关注与支持,特别是我国在2001 年后,武术影视剧发展迅速,这些都是影视文化与武术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从古至今,关于武术影视的足迹一直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从遥远的古希腊到神圣东方古国都留下了人类进行武术活动的印迹”。
而电影作为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以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针对电影技术的产生,武术文化也随着提升,主要是在世界上的各种影响,例如世界奥运会,就可以看出我国武术是世界强国,也可以从媒体上分析出。
如果说武术境界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那么电影电视则是追求空灵清澈的艺术境界。
武术与影视的结合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今影视发展的一种产物。
影视武术的本质特征一技击什么是武术的本质特征?经过几十年的讨论,武术的本质特征就是“技击”,简而言之,就是人体格斗的技术。
影视武术作为武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本质特征理应是技击。
只不过影视武术只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
其中的技击通过特殊技能和技巧加工,比现实武术的技击要夸大化、神秘化和非真实化,主要使观众得以放松、娱乐,使观众得以身心愉悦,从而实现影视武术寓教于乐的社会教化作用。
影视武术的本质特征虽是技击,但其表象是艺术,艺术只是一种思想和灵魂的载体,我们不能用现实的标准去衡量。
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及其影响

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及其影响摘要中国的武术运动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流变,而武侠电影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武术文化的传播载体之一,它对武术精神的承载和传播、对武术思想的弘扬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多方面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了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并剖析了作为艺术形式的武侠电影给武术文化带来的影响,以期能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武侠电影的影响力。
关键词:武侠电影武术文化武术精神影响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识码:a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中的重要类别,其中所包含的武术、武术文化、武术精神、武术思想可谓丰富而有内韵,对促进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极大的作用。
同时,在武术对电影推动的同时,武侠电影也对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文化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流变,在这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武术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手段。
从传统的曲艺、武侠小说到现在的影视传播,其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而电影和电视则成为当代最流行、最广泛也是最受大众欢迎的方式。
从20世纪初的《定军山》肇始,二三十年代以《火烧红莲寺》为代表的一百五十多部武侠电影呈现出盛极一时的繁盛状态,之后便消迹三十余年,而60年代,经过《独臂刀》《大醉侠》《龙门客栈》等几部有影响力的武侠力作后,七八十年,武侠电影再次井喷发展。
出现了像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明星拍摄的几十部又卖座又叫好的武侠电影。
而进入新世纪,虽然势头不如从前,但亦有《卧虎藏龙》《七剑下天山》《功夫之王》《叶问》《苏乞儿》等口碑和影响都不错的武侠电影。
这些武侠电影,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提升了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些武侠电影蕴含了中国丰富的武术文化,从武打动作到武术器物,从武术思想到侠义精神,其丰富的内含不仅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武侠电影是中国重要的电影题材之一,武术成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影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同时,武侠电影也折射出了我们民族的武术思想和武术精神。
从艺术视角析武侠电影对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集娱乐休闲、 强身健体 、 陶冶情操等功能于一体的传
统体 育运 动项 目。上 世纪 二 十 年代 , 电影 《 中盗 》 车
首次将武术搬上了电影的荧屏 , 自此拉开了武侠 电 影的帷幕[ 。时至今 日, 1 ]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以及几
陈 芳芳 刘 云 东 ,
( .宿州学院 体育学院 , 1 安徽 宿州 2 4 0 ;. 30 0 2 宿州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 安徽 宿州 2 4 0 ) 3 00 [ 摘 要]在解释 了武侠 电影 定义的基础上 , 主题 思想 : 从 注重文化传播 ; 法展 示: 技 注重真功呈现 ; 武打效果 : 助电影技 借
部 成功 的 电影 首先 需 要 具有 特 定 的主题
思 想 , 所 要 表 达 与传 递 的精 神 特 质 。主 题 思 想 即 就 好 比 人 的 灵 魂 , 是 让 电 影 侠 电影 作 为 电 影 类 型 的一 种 , 核 心 当 然 其
[ 收稿 日期]2 1 一O —1 O2 3 o [ 基金项 目]安徽省 20 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09 编号 : 037。 J 95) G [ 作者简介]陈芳芳 (9 8 , 讲师 , 1 7 一) 女, 硕士 , 研究方向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刘云东( 9 9 , , 1 7 一)男 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 向: 教育技术学 。
武术 作为 中华 民族 宝贵 的非 物 质文 化 遗 产 , 它 不仅 是一 种技击 技术 , 同时也是 一种 文化 , 是一 种 更
艺术 [ ) 我们可 以将 武 侠 电影 定 义 为 : 2 , 以电影 技 术 为基本 手段 , 以画面和 声音 为媒介 , 以武 术 动作技 术 为表 现形式 , 立足 中国传统侠 义文 化 , 过描 述武 通 林 侠义 之士 的传奇 故事 , 创造 艺术 形象 , 再 现和反 并
中国武侠电影对魏晋风度与美学精神的承继

572021武侠电影作为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历史与美学观念的电影类型[1],在一代代电影导演的想象下,创建了属于中国独有的影视表意模式和艺术风格,有着其他类型影片无法逾越和企及的高度,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类型影片。
武侠电影中每每讲述着游走于江湖与庙堂间的中华侠客武士的传奇故事,并内嵌着创作者(导演)对“侠客”历史性的读解,对侠义伦理、人格品性,精神气度的探讨,构建起关联现实的想象性侠客美学。
所谓侠之美者既要有史学或文学著述里的阳刚之气、武德之境、信义之本、逍遥之风,也要化身为假定叙事空间内的形象符号,成为投射创作主体对生命的关注、对个体意识的觉醒、对美学精神的现代性阐释。
在武侠电影世界里,中华武功和侠义精神尽显风采,得到新的艺术展现和传承。
[2]文章试从历时性维度梳理武侠电影意境营造、审美样式、创作主体的精神范式与人生追求,探索中国武侠电影内蕴的魏晋风度及魏晋美学与武侠电影美学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一、人生态度的渐显与魏晋精神的追索中国武侠电影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作品有《车中盗》(1921)、《女侠李飞飞》(1925)。
名噪一时的《火烧红莲寺》(1928)的类型化创作,成为滥觞初期武侠电影形态成熟的标志,它的成功不仅因为其故事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手段异想天开,还在于导演张石川捕捉了彼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情境与人民渴望英雄的出现,以侠之“大义凛然”“除暴安良”的想象重构社会秩序。
同时,这部系列武侠电影以类型化、风格化的创作,将商业诉求与现实社会民众心理期待结合,开启“神怪武侠片”的初创时代。
即便之后有学者对这类神怪表达做出尖刻的批评,但从社会现状和文化传统的角度看,与汉魏之际以方术为基础的“道”的思潮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神奇诡谲、绚丽多彩的意象世界和浪漫飞扬的想象一样,虽并不具有多少进步的政治意义,但是与彼时推动艺术的浪漫精神,对自然自由人生的追寻以向“道”回归的方式的一种历史延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侠电影的发展前景
摘要: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区别于西方的民族标志之一,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进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开创了一种新的面貌、气象与格局,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但现今电影已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在这个电影不断泛滥的世界,武侠电影要求得自己的一片沃土,其发展前景如何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情绪释放 3D技术商业化
正文:武侠电影不仅深得中国观众的支持,而且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
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和文化价值的一个缩影,武侠电影在面对现实挑战时,应适时调整策略,积极寻求生存发展之道,注重和挖掘本身的文化底蕴,去争取世界观众,但也绝不能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武侠电影须得继续留住中国观众的拥护和喜爱。
武侠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其规模巨大,参与者众多,形态趣味丰富。
随着它的不断变化发展,逐渐摆脱了武侠电影初时的文化概念,慢慢发展成为一个符号概念式的东西,虽然突破传统武侠电影的模式,但如今影片竞争激烈,武侠电影走下坡路,其要想做大做强,让偌大的世界腾出一块小天地给自己,武侠电影就须展现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元素,以此为生命点,才能真正征服全球观众,这倒出一句话的真正内涵,“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试析武侠电影的前途,它在未来的道路上朝向何方,值得中国民众的关注。
(一)减弱影片的残酷性
当今社会,作为观众,看武侠电影的实质更多是在寻求一种宣泄或使得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以前使尽浑身解数追求血腥、暴力的武侠电影已大大失宠,现在的人们不乏血腥、暴力,面临竞争,生活等压力,喘息已成难事,空闲之余借助武侠电影是为了缓解紧张情绪,寻求快乐满足感。
如果武侠电影还是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装扮成井中之蛙或装在套子里的人,自以为高高在上,不进入观众需求市场就能想象出影片利益颇丰的景象,一味表现血腥等,那毫无疑问,“反客里空”现象也会在电影天地中淋漓尽致的上演。
顾客就是上帝,观众的收看率就是影片存活的本钱,武侠电影应跟随观众的步伐前进。
由此,减弱影片的残酷性是理所当然的。
(二)追求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
当今时代是青年人的时代,青年人的时代是追求刺激-绚丽的时代,青年人是武侠电影想要获得长足发展的潜在观众。
武侠电影为了求得自己一片沃土且不淡出观众的视线,为了求得阳光下的地盘和生存空间,拼命追求大制作、大场面,虽然这已屡见不鲜,我相信这种做法会继续延续下去,美国大片已吸去了太多眼球,中国武侠电影不能放任自由,我们也得采取一些努力,抢夺观众的眼球,武侠电影利用现今高超的技艺做出超虚实的画面,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心理元素,勾引更多观众的眼球,同时在影片中涉及大量技术制作和人性情感,无论是场景的选择还是动作场面的设计,大制作-大场面随处可见,这使得人物塑造上更是个性鲜明、善恶有别。
同时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强烈需求-追星热,影片大多启用大明星,强大的明星效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从长远看,此举会将影片之路越走越窄,但此举会持续到很久的将来。
但它也是武侠电影将能赢得观众重大喜爱的有力杠杆。
(三)注入更多的人性思考元素
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每天面对竞争、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生活节奏相当快速,时刻在与时间竞争着,稍不注意就成为社会的滞品,故而,武侠电影要想赢得观众难能可贵的时间,要想留住潜在的观众群,在影片中注入更多的人性思考元素是必要的。
如今大多影片同质化、均俗化,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商业化),不太注重观众的反馈,一味按照自己的想当然行事,现今的观众知识水平大体都很高,不像以前那样傻瓜式单纯式的接受,他们都希望利用自己少的可怜的空闲时间来获得知识提升,这与信息(负熵)这个概念是一样的,受众接受讯息后要引起不确定的减少才成为信息。
武侠电影要想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影片,引起人们强迫症状的产生(每天不看浑身不自在)这才是王道。
假设之:一部影片看下来,观众只是满足了视觉的享受,内心处却感觉空落落的,这看与不看有何区别,反而还会让自己头脑迟钝,试问,有哪个人愿意当个傻子?现在的影片一味追求“娱乐化”的做法虽然取悦了一部分观众,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在潜移默化地教坏甚至“谋害”我们的下一代。
(四)引进新鲜血液-3D等高技术
高科技的加入,特别是3D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电影的新形式,使得影片特效的制作更加逼真,场面更加宏大,极大感官的刺激使得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之感,曾经的《阿凡达》引得大众的喜爱,赚去中国许多钱币,而中国人当然也不甘落后,也希望饮一口这新鲜血液来壮实自己。
如今的武侠电影已不同以前,武侠电影雏形期对演员的演技比现在要求更高,武侠武侠,肯定其中的演员要能武啊,可是现今影片制作技术成熟,尤其是高科技合成技术,技术人员利用电脑巧妙制作,把影片人物展现的淋漓尽致。
武侠电影若是与3D技术相结合,自然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高科技技术能够弥补过去技术上的缺陷,在影片呈现上有很大帮助。
比如超越人类生理极限而不能完成的场面或者镜头,可以通过数字合成技术完成,这不仅对武侠电影甚至是整个电影界都赋予里程碑式的意义。
很好的发挥数字特效带来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迎合观众的审美趣味,还需要武侠电影创作者们不断尝试,积累经验。
(五)商业化趋势明显
武侠电影趋向于追求“眼球效应”,进而过度宣传、过度包装影片,大制作、大场面等现象已见怪不怪,不可避免,这样的结果影片最终目的必然是追求高利润、高收入,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壮大。
商业化运作是中国电影财富增长的必由之路,这是毋庸置疑的,现今各类影片层出不穷,观众对于此,已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片呈现强烈的商业化性质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在于利润的驱使,一般都认为: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商业性是它的根本属性,是推动影片本身价值的动力。
现今的观众欣赏水平层次提高,他们对影片的质与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投入大量资金去制作影片,使得影片价值的体现有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从美国大片不难得知,好的影片易受观众青睐,这与影片的高品质有很大关系,更进一步推进,与商业化有不解之缘。
结语 :武侠电影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深信它的市场一定很开阔,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影片制作定会更上一层楼,观众必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官享受。
广大的影片制作者们一定要对武侠电影充满信心,在充分利用高技术制作的同时必须在片中融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尽力摆脱束缚自己的框框,让武侠电影走出中国,走进世界,创造自己的影片文化特色景观,中国太需要自己壮大的独特的影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