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15年)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15年)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15年)

前言

我市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约40~60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4亿元,占全市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0%以上,已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重庆市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于1998年组织编制的《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不适应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的需要,不能指导当前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因此,及时编制我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面系统地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对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8号)、《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15号);各区县所提供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基础资料(资料截至时间为2003年底)。

规划范围:全市范围内8.24万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基期2003年,规划期2004~2015年。

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连四川,南接贵州,东邻湖北,北部与陕西接壤,是我国4个直辖市之一,是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辖15个区、4个县级市、21个县,人口3107万。地理位置: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市域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长江自西南向东北贯通全市。地势从南北向河谷方向倾斜,形成南北高、中间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貌景观。最高处位于城口县大巴山的川鄂岭(海拔2796.80米),最低处位于巫山县培石乡长江水面(海拔139米)。

我市直辖以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工业、农业、交通通信、商贸、旅游等取得长足发展。2003年市内生产总值(GDP)完成2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是直辖以来的最高增速。我市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及目标:以市域产业布局为依据,都市圈为中心,主要交通干线为发展轴,逐步形成以重庆都市圈为中心,万州、涪陵、黔江、江津、合川、永川等城市为地区中心的“一中心、多组团、城镇群集合”的网络式城镇体系。2020年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将形成1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26个中小城市─500个左右的小城镇这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持续协调发展的结构体系。

我市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嘉陵江、乌江可常年通航。成渝、渝黔、襄渝、达万4条铁路及210、212、318、319、326国道及成渝、渝涪、渝黔、渝合、渝万高速公路等构成了陆上交通网络。江北机场、万州五桥机场开辟了近70条通行国内外50多个城市的航线,形成了空中交通网络。正在兴建的黔江舟白机场、渝怀铁路、遂渝铁路及渝邻高速公路将于2005年前建成。此外,兰渝、万宜沿江铁路及垫忠、忠石、遂渝高速公路正在规划建设中。

(二)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我市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不断增加的人类工程活动,决定了市域内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截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301处,其中库区内(三峡水库回水影响范围和移民安置及专业设施复建区域内)2480处,库区外5821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其中滑坡6954处,崩塌1073处,泥石流110处,地面塌陷120处,地裂缝44处,见重庆市地质灾害分布图(附图1)及重庆市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附表1)。

我市地质灾害具有如下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

1.分布规律

我市地质灾害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空间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条带性、垂直分带性、相对集中性等;时间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同发性、滞后性、随机性等。

(1)空间分布规律:

地质灾害主要沿地质构造线,公路、铁路沿线及江河岸坡地段呈条带性分布。

在相对高差大且上陡下缓的斜坡地带,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斜坡上部常发生危岩崩塌,下部易形成滑坡或泥石流,具有典型的上崩下滑的分布特点。

在城镇及人口密集区,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切坡、加载等人类工程活动增强,加大了对斜坡的改造力度,从而造成边坡失稳或诱发地质灾害,使地质灾害具有相对集中性的特点。

(2)时间分布规律:

汛期,当降雨时间较长或大暴雨时,易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具有随降雨同步或滞后发生的特征。

非汛期,因岩体差异风化和人类不良工程活动形成的危岩(崩塌)具有随机性。

2.主要特征

(1)点多面广,类型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危害大。

(2)顺层斜坡产生的地质灾害数量较多。在坡角大于25°顺层斜坡的局部地段,地质灾害较为集中分布。

(3)旱季地质灾害基本稳定,雨季欠稳定至不稳定,长时间降雨及特大暴雨易诱发地质灾害。

(4)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日趋加大,由不良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也日益增加。

(5)危岩崩塌突发性强,危害性大。

(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依据现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结合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对重庆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四级划分:不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详见重庆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附图2)及重庆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表(附表2)。

1.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主要包括3个片区:潼南县太安镇─塘坝镇至铜梁县平滩镇片区、沙坪坝区陈家桥镇至九龙坡区走马镇片区以及秀山县城至宋农镇片区。不易发区面积约735.42 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0.89%。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少,规模小,危害程度低,主要以小型滑坡、崩塌为主。

2.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14个片区:渝西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铜梁县石鱼至永川市三教片区、永川市石竹—朱沱至江津市羊石盘片区、璧山县八塘至丁家片区、北碚区静观至渝北区人和片区、长寿区洪湖镇至渝北区龙兴片区、梁平机场至长寿湖片区、城口县高观镇至巫溪县鱼鳞镇北部片区、云阳县路阳镇至奉节县金凤镇片区、云阳县养鹿至洞麓片区、奉节县梅魁至巫山县红椿片区、南岸区迎龙镇至巴南区跳石片区、酉阳县新田至桑拓片区、酉阳县东部片区。低易发区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3.07%。区内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680个,主要以中小型滑坡、崩塌、危岩为主。

3.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13个片区:潼南南至大足西片区、大足东至荣昌南片区、华蓥山帚状背斜构造片区、渝北区黄印至统景片区、梁平西至渝北东片区、丰都县董家至涪陵致韩片区、忠县大岭至丰都县十直片区、云阳县红狮至万州区大观片区、渝东北片区、巫山县抱龙至奉节县吐祥片区、渝东南片区、渝南片区、秀山涌洞至梅江片区。中易发区面积约5.7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9.60%。区内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5182个,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危岩为主。

4.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6个片区:长江干流巫山至江津白沙沿岸地带、乌江流域涪陵至彭水段沿岸地带、合川市三汇镇川渝铁路内侧至北碚区皮家山一带、万盛区南桐至南天片区、城口县新枞至葛城镇片区、巫溪县白鹿─西宁至城厢镇片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为5301.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43%。区内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430处,各种类型均较发育,尤以滑坡、危岩与崩塌、泥石流为主。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1.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艰巨

重庆市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资源消耗处于增长阶段,大规模建设方兴未艾,矿山环境安全和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库区移民后靠安置,人与自然矛盾加剧,地质环境压力不断增加,人为诱发地质灾害日趋严重,人为和自然发生的地质灾害将处于高发期。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繁重。

2.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建设和管理有了明显进展

1999年初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2001年重庆市颁布实施了《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15号);2003年国务院发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地质灾害防治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为了规范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行为,2003年市国土房管局组织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50/139—2003)等地方标准。建立了市级和区县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落实了相关职责;建立了年度防灾预案、灾害速报、汛前排查、汛期检查、汛后核查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制度。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提高了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的质量与水平。

3.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2001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了《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该规划对库区受135米水位影响和危及移民迁建区(含专业复建区)内的崩滑体、塌岸等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随即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已顺利实施了重庆市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2003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库区受175米水位影响和危及移民安置区内的崩滑体、塌岸等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

4.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初具规模

2003年,全市已编制完成了《三峡库区重庆市22个区县(自治县、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设计》,共选择群测群防监测点942处(含专业监测点92处)。目前各区县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已经建立,并开始正式运行。另有11个区县的专业监测体系初步建成,其余区县专业监测体系正在加紧建设中。

5.城市危岩滑坡治理工程效果显著

1999年~2003年,原国家计委及财政部每年各补助1750万元,极大地支持了重庆市城市危岩滑坡综合治理工作。在这5年期间,重庆市利用专项资金对涉及29个区县(自治县、市)城镇或城区的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共防治(包括治理、应急监测、搬迁)各类地质灾害77处。其中滑坡65处、危岩崩塌9处,其它地质灾害3处。这些地质灾害的防治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6.区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进展顺利

截至目前为止,我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已基本完成,基本查明了各区县地质灾害隐患、掌握了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分布状况、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并划分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落实了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和防灾责任人,并帮助当地政府建立了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

7.各区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基本完成

我市各区县(自治县、市)根据本辖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的情况,基本完成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为建立和健全群专结合监测网络、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防治与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了依据。

(五)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区县(自治县、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手段落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量的大幅度增加,每年汛前排查、汛期检查、汛后核查工作的大量开展,各区县(自治县、市)现有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数量、素质都难以适应新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

2.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还不够完善,信息系统建设进展缓慢。目前仅在三峡库区受蓄水影响及位于移民安置区等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开展了监测工作,但监测网控制面积及精度均不够。其它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我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尚处于基础数据库建设阶段,未建立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不能提供动态查询,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供快速决策服务。

3.防治经费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市及各区县(自治县、市)还没有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或未落实,大量隐患点得不到有效的防治,仍然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切实提高我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快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

地质灾害防治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群聚集地作为防治重点,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能力。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重大和特大级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镇(乡)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首先要预防地质灾害,特别是预防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其次是做好监测工作,正确预测预报,合理避让,实施治理。

4.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

综合考虑我市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筹规划,分阶段实施,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国土资源开发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

选择三峡库区、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城镇、重要风景区和重要工程分布区作为重点防治地区,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带动和推进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5.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相结合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开发利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治理与开发并重,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深化对致灾地质作用的认识,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效率、能力和水平。应用新理论研究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防治地质灾害,建立一套适合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防灾减灾体系。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建立、完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全面完成全市区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基本掌握我市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初步建成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使危害严重的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将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的、盲目的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防治局面,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近期(2004~2005年)目标

(1)基本建立地方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市、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地质灾害监督管理体系,将整个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人为诱发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2)全面完成区县(自治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查清我市地质灾害的分布状况、危险性和危害程度。

(3)全面完成40个区县(自治县、市)的乡镇、村组群测群防人员培训;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乡镇、村组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

(4)初步建立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市)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建成市、区县及乡镇三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提高我市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5)加强重点区域及重大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对纳入本规划近期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防治。

(6)加强对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研究,提高地质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3.中期(2006~2010年)目标

(1)逐步完善地方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的宏观管理与调控逐步加强,地质环境管理职能全面到位,实现地质环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完成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乡镇、村组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

(3)逐步建成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市)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4)对纳入本规划中期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防治。

(5)基本建成我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实现对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及成果发布等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与监控。初步建成市级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向社会提供地质灾害信息服务。

(6)结合我市实际,开展地质灾害勘查、治理、监测及预测预报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4.远期(2010~2015年)目标

(1)深入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

(2)完善以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网络,实现对我市地质灾害的有效监控。

(3)对纳入本规划远期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防治。

(4)有效控制市域地质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全市地质环境状况得到基本改善。

(5)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和全面推广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

三、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一)分区原则

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应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害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对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成灾后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地区以及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规划区均应进行重点防治。

(二)防治分区

根据上述原则,以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城镇区、人口密集区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区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将全市分为7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4个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附表3)。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防治区内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危险性及保护对象重要性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出各区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段。

区县一级应当将各自辖区内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城镇、人口集中居住区、风景名胜区、大中型工矿企业和交通干线、重点水利电力工程等所在地作为区县一级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1.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主要包括华蓥山南段滑坡崩塌地裂缝防治区、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滑坡崩塌防治区、长江三峡库区滑坡崩塌防治区、城口黄溪-坪坝-县城滑坡崩塌泥石流防治区、大宁河中下游滑坡崩塌防治区、渝南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防治区及渝东南滑坡崩塌防治区。重点防治区总面积约1.33万平方公里。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段主要有金刀峡风景区、中梁山矿区、三峡库区区县城区等(详见附表3)。

2.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主要包括渝西盆中低山丘陵滑坡崩塌防治区、渝中平行岭谷滑坡崩塌防治区、渝东北大巴山构造溶蚀层状中山滑坡崩塌防治区和渝东南强岩溶化峡谷中山滑坡崩塌防治区。一般防治区总面积约6.91万平方公里。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段主要有合川钓鱼城风景区重点防治段、大足县北山-宝顶石刻国家级旅游风景区重点防治段、大足县玉龙镇重点防治段、潼南县寨子坡至大佛寺重点防治段、永荣矿区重点防治段、统景风景区重点防治段、万梁高速公路与达万铁路梁平至万州重点防治段等。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要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监测预警、工程治理及搬迁避让三类,同时还要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置与宣传培训工作。我市各区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措施详见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附图3),防治措施分类统计详见附表4。

(一)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是对地质灾害进行防范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我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应进行群测群防,同时对人口聚居区和重大工程等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专业监测。

1.专业监测

纳入我市库区外专业监测规划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8处(见附表5)。凡规划为专业监测的,监测资料应3个月一次汇交,遇紧急情况应随时上报。经连续3年监测,若地质灾害无明显变化,

经专家论证后可将该点转为群测群防;若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有异常变化,经专家论证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2.群测群防监测

纳入库区外群测群防监测规划的地质灾害隐患点6354处。凡规划为群测群防监测的,监测资料应半年一次汇交,遇紧急情况应随时上报。如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经专家论证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建设

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网络及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预报网络,建设全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全市地质灾害的发展动态,发挥预警网络的信息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损失。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

2005年前初步建立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测群防预警网络体系;对重要地段重大地质灾害点,设置专业监测点,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段的骨干专业监测预警网络。利用群测群防及专业监测预警网络,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工作。

(2)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管,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为技术依托,发挥信息系统作用,建成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加强对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并组成应急反应技术队伍,对突发的重大地质灾害进行应急调查和处置。

(3)信息系统建设

2010年前全面推进市级地质灾害监控中心及40个区县(自治县、市)级监控站的建设,实现各级监控站信息数据共享。建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质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及成果发布等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与监控,提高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建成我市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控空间信息网络系统,形成数据的获取、分析和信息发布一条龙的工作框架,及时为社会和政府提供服务。

(4)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建设

2005年前初步建成我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建立地质灾害通报、会商及预测预报等制度。完善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制定预测预报标准,不断提高预测预报的精度。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科学技术研究,规范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程序,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反馈机制。

2010年前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建立地质灾害实况反馈系统,借助更为精确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逐步深入区县(自治县、市)的地质灾害预报,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二)工程治理

按照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对严重威胁我市城镇、居民聚居区、国家公益性机构、交通干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工程治理措施。工程治理的重点放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段),我市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规划包括以下两项。

1.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

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其中优先对严重危害机关、学校、医院等国家公益性机构和组织及城镇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勘查与治理,同时有计划地对威胁重要水电工程、大中型矿山、重要的旅游景点及重要交通干线等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期分批实施治理。

纳入我市库区外工程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05处(附表6),其中近期(2004~2005年)工程治理点16处,中期(2006~2010年)工程治理点42处,远期(2011~2015年)工程治理点47处。

工程治理点在规划实施中应根据各区县(自治县、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适时进行调整。

2.典型地质灾害调查与示范治理工程

选择江津四面山镇滑坡作为调查与治理示范点,通过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探索地质灾害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路。

地质灾害治理点由区县(自治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初步调查核实后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立项报告,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立项报告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者纳入市年度工程治理计划。地质灾害治理点立项工作由拟申报区县(自治县、市)负责,纳入年度计划治理的项目原则上由区县(自治县、市)负责组织实施,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管理。

(三)搬迁避让

搬迁避让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避让为主,搬迁为辅,适时进行避让、搬迁;

2.稳定性评价为现状不稳定,同时对保护对象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方案论证后,认为搬迁避让更经济可行的;

3.规划为监测预警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监测后,认定其稳定性恶化且符合上述条件的。

按以上原则对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和危害的群众实施搬迁避让。我市规划为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395处(附表7)。

搬迁避让点在规划实施中应根据各区县(自治县、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适时进行调整。

经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认定后,确定为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对受威胁和危害的群众实施搬迁避让。

(四)应急调查和处置

地质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当发生特大级或者重大级地质灾害时,市人民政府应当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发生其它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有关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应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由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门组成,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五)宣传培训

1.2004年全面完成40个区县(自治县、市)的乡镇、村组级群测群防知识培训。

2.2005年起逐步开展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乡镇、村组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

3.每年对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市)地质灾害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

4.每年国际地球日各区县(自治县、市)均要在城市主要街区组织一次与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的科普知识宣传。

5.为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来,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评定并给予表彰与奖励。

五、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长江三峡库区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容量有限,暴雨、洪水频繁,地质灾害多发,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库区地质灾害对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移民迁建和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日益加剧,及时有效地防治我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已成为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

组于2003年12月编制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一)规划目标与任务

1.防治目标

在完成二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上,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是:以库区内移民迁建的城集镇和

人口稠密的农村移民点、复建专业设施以及受蓄水影响地段人口稠密的居民点和设施为重点保护对象,在2004年~2009年这段时间内,对三期蓄水(2007年汛后,坝前水位156米)和四期蓄水(2009年汛后,坝前水位175米)影响而不稳定的并对重点保护对象构成威胁和危害的涉水崩塌滑坡和塌岸进行及时有效地防治;对不受蓄水影响但对重点保护对象构成威胁危害的不稳定的崩塌滑坡,进行有效地防治。

2.规划任务

编制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任务是:具体落实国务院领导关于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

防治和规划的有关指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内现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城集镇不稳定库岸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与预测,依照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的要求,在分类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按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监测预警和不需要处理4种措施对三期防治涉及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塌岸逐个逐段进行具体安排。

(二)规划范围与对象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是水库坝前175米水位蓄水影响区(坝前水位175米接20年一遇洪水回水水面线以下范围)和库区内的移民安置区及专业设施复建区。涉及我市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万州区、开县、忠县、丰都县、石柱县、涪陵区、武隆县、长寿区、渝北区、巴南区、重庆主城区(江北区、南岸区、北碚区、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江津市共21个区县(自治县、市)。

2.规划对象

保护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库区内移民迁建的城镇、集镇和农民移民集中居民点;②库区内迁

建工矿企业厂区及居民点;③重大专业设施复建区(港口、码头、桥梁、重要复建公路等);④受蓄水淹没影响的居民点和设施。

凡是对上述保护对象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塌岸均为规划对象。

(三)规划内容

1.崩塌滑坡防治规划

(1)工程治理

我市规划为三期工程治理的崩塌滑坡共255处,其中受蓄水淹没影响(涉水)138处,不涉水(前缘高于175米)需工程治理的117处。

(2)搬迁避让

我市规划为三期搬迁避让的崩塌滑坡共263处,其中受蓄水影响(涉水)242处,不涉水的(前缘高程高于175米)属于需二次移民搬迁避让的21处。

(3)监测预警

我市三峡库区的崩塌滑坡纳入专业监测的共88处,其中位于城、集镇的59处,位于农村的29处;纳入群测群防的共1628处,其中位于城、集镇的380处,位于农村的1248处。

2.塌岸防护规划

(1)工程治理

我市三峡库区塌岸纳入工程治理的共341段143.0公里。其中位于城、集镇库岸316段131.4公里;位于镇外大中型企业库岸9段2.7公里;位于农村主要居民集中点16段8.9公里。

(2)搬迁避让

我市三峡库区塌岸纳入搬迁避让的共29段20.3公里,全部位于城、集镇。

(3)监测预警

我市三峡库区塌岸纳入监测预警的共76段34.9公里。

六、经费估算

(一)估算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估算依据为《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2000),《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财政部1999),《工程勘察收费标准》(2002),《工程设计收费标准》(2002),《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价定额重庆市基价表》(1999),《重庆市建筑工程综合基价表》(2000),同时参照国家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我市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二)估算内容

1.专业监测

专业监测经费由前期论证选点经费、大地形变基准桩及监测桩建设和运行经费、地表裂缝监测建设和运行经费、深部位移监测建设和运行经费、地下水监测建设和运行经费、应力应变监测建设和运行经费、综合地球物理监测建设和运行经费、综合地球化学监测建设和运行经费、诱发因素监测建设和运行经费、宏观地质巡查监测建设和运行经费等组成。

2.群测群防

群测群防经费由前期踏勘定点经费、简易变形监测建设和运行经费、地表裂缝监测建设和运行经费等组成。

3.工程治理

工程治理经费由前期勘察经费、防治可行性研究经费、防治方案初步设计经费、防治方案施工设计经费、防治工程施工经费等组成。

4.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经费由应急调查经费、应急勘察经费、应急搬迁经费、应急治理经费等组成。

5.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经费由全市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经费、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网络系统建设和运行经费、全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经费、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经费、全市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编制经费、地质灾害防治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经费、地质灾害防治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经费等组成。

(三)经费估算

2004年至2015年,估算需投入经费209600万元(未包含三峡库区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其中专业监测经费1000万元,群测群防经费9600万元,搬迁避让经费70000万元,工程治理经费105000万元,应急处置经费18000万元,管理工作经费6000万元。

(四)经费来源

通过财政专项投入、社会赞助、有关专项资金等渠道,多渠道吸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各级政府应根据本行政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保证措施。要加强地质灾害规划管理,建立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领导责任制,加强对地质灾害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与同级相关规划相衔接。编制和实施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规划,应当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年度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二)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健全工作机构,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地质灾害防治实行各级人民政府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把地质灾害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管理,各部门按分工职责做好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健全基本制度

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以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地质灾害预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验收等规定和技术标准,建立由国家法规与地方法规组成的法规体系和由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组成的标准体系,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规范化。

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度、地质灾害限期防治制度、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防灾制度、灾情巡查制度、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推行重大地灾项目专家参与制。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拟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加强执法检查和行政监察,加大执法力度。对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诱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四)建立健全防治经费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及保障机制。根据当年地质灾害情况,结合当年财力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

各级政府应采取必要的鼓励性政策和措施,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利、交通、城建、防汛抗旱、扶贫等结合起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根据“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参与治理”的原则,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地质灾害治理后的受益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和费用;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各级人民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能力和地质灾害综合勘查、评价和评估水平,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快速处理水平,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

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院校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难题。积极推广地质灾害防治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六)加强地质灾害减灾防灾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地质灾害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当前要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及中易发区,扎实、细致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普及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提高政府部门、企业和民众的地质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

向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地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对受威胁的居民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提高自身防灾抗灾能力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一、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二)城市总体规划如何制定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在报请审批之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和范围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总体规划中包含近期建设规划,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五年。 城市规划区范围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四)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二、重庆历次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一)陪都十年计划 重庆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在1946年4月,完成了现代重庆的第一个城市规划---《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发展卫星城镇的设想,在渝中半岛以外规划了弹子石、沙坪坝、铜元局等12个卫星市,香国寺、杨家坪、新桥等18个卫星镇和五里店、歇台子、九龙坡等12个预备卫星市镇。 (二)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重庆于1960年编制完成了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重庆市彭水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市彭水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在汛期持续强降雨影响下,丘陵山区地带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彭水县作为重庆市地质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受地质灾害影响尤为严重。本文通过对已有成果资料的的收集整理,对重庆市彭水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彭水县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思路,对彭水县地质灾害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区域概况 1.1自然地理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带,重庆市东南部,处乌江下游,属武陵山中山区。东靠黔江区,南接酉阳和贵州省的道真、务川、沿河县,西临武隆县,北与石柱、丰都及湖北利川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28°57′-29°51′、东经107°48′-108°36′之间,东西宽78公里,南北长96.40公里,幅员面积3905.22平方公里。彭水县地处长江一级支流乌江的下游,辖39个乡(镇),10个国土片区所。 彭水县地处乌江、郁江交汇处,国道 319线、渝怀铁路和渝湘高速公路横穿县境,省际公路彭(水)务(川)线、彭(水)利(川)线与县际公路石(柱)彭(水)线、彭(水)酉(阳)线呈中心辐射。另有乌江航线68公里,流经彭水县主城,上通龚滩进贵州,下达涪陵入长江。其综合交通运输已成为渝东南片区的枢纽。 1.2气象水文 彭水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该县多年平均气温17.6°,最高年平均气温18.3°,最低年平均气温17.0°,极端最低气温-3.8°,极端最高气温44.1°(1953年8月19日),高山与低谷气温相差10-14℃。多年平均降雨量1224.0mm,最大年降雨量1600.9mm ,最小年降雨量为最大降雨量的57%。特别是2007年6月23—24日,在22小时内降雨量达213mm,是彭水县气象站建站65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彭水县地质灾害绝大多数都是在汛期发生的,降雨是诱发本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彭水县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集中,光照偏少云雾多,春来较早多夜雨,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季凉爽多绵雨,冬无严寒少霜雪。无霜期长,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早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局部大风、冰雹;初夏常有连阴雨;盛夏多伏旱,常有酷暑;秋季多绵雨;冬季少雪无严寒,日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

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指导老师:刘作 姓名:王百顺 学号:1404825014 班级:城规一班 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摘要:区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和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并作出合理的空间配置,使一定地区内社会经济各部门和个分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配合,城镇居民点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合

理,各项工程建设能够有序进行,从战略意义上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和协调布局,以及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简言之,区域规划是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2:研究背景及既往内容: 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的迫切要求,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工作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等。2014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2014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要谋划区域发展的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动区域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路重点口岸为重点,形成以沿河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为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近五年来,我国先后批准发布了一系列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经济区规划,许多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在区域层面上落实的重要手段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同时,近年来战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规划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的规划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机。因此,我国各种、各级规划主管部门都在付出努力,积极推动规划工作的开展和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在2001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国土规划试点;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于2003年开始了区域规划的试点工作;建设部在城市规划领域也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为了增强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2003年开展了以大城市为主的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尤其是面对我国日益迫切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可以说是“三面出击”,形成了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对“区域”的“围攻态势”,突出反映出目前我国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无序状态。从某种角度说,大家都来关心规划,探索如何做好规划,推动规划工作的开展,是促进规划事业发展和走向兴盛的有利条件。但是,空间规划要成为政府的执行决策,要走法制化道路,要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摆脱编制无序和管理混乱的局面。因此,从理论方法到管理实践,如何理顺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空间规划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1理论与经验借鉴: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1.1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是从城市规划发展而来的 国内外规划发展历程表明是先有城市规划,后有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而且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及国土规划的联系非常密切,不是能够截然分割和彼此独立的。例如,1933年制定的《雅典宪章》指出:“每个城市应该制定一个与国家规划、区域规划相一致的城市规划方案。” 区域规划在西方国家出现于1920-1930年代,主要目的是要从大的空间范围协调解决城市以及区域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城市就业问题、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等。与此同时,在城市规划中,也日益强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整体性或不可分割,如著名的“大伦敦规划”、“巴黎区域指导性规划”都突出体现了这一点。我国近年来的城市规划实践,也是越来越重视区域分析工作,注重从区域范围把握一个城市的发展。1990年代开始的城镇体系规划,就是应我国城市规划对区域背景分析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所以说“城镇体系规划实质上就是区域规划”(仇保兴,2004)。国土规划的概念源自日本,而日本的国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汶川大地震不仅震级高、释放能量大、破坏力强、波及面广,而且由于强震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地质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的中、高山地区,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复杂、破坏之巨大,举世罕见。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0%以上,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76 年,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Arnould 教授在发表的题为“地质灾害—保险和立法及技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一词,他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灾害看成是一种地质灾害。1987 年12 月11日第4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69 号决议把20 世纪的最后十年确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IDNDR)行动计划之后,地质灾害一词频繁出现于专业文献及新闻媒体。地质灾害一词共有三种表达方式:geological disaster,geological hazard,geo-hazard。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地质灾害是指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地质事件,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发生频率以及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国外地质灾害研究概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地质灾害研究方法及理论不很成熟,地质灾害工作主要局限于灾害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及趋势预测研究,重点调查分析灾害的形成与活动过程,具有浓厚的工程地质色彩。基本以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评价居多,重点通过地质历史背景,地质灾害详细情况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由地质灾害历史及地质灾害遗迹恢复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像范围。 70年初期,法国专家提出了ZERMOS法进行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该理论认为滑坡的空间分布不是单因素所能控制,因此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因素控制其发育,并利用两种主控因素建立了滑坡分区的数学模型,对法国局部山区进行了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对社会安定及经济的严重影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灾害研究方面拓展了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基

【应急方案】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应急方案】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一)地质灾害情况。2015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376起(灾情63起、险情313起),死亡3人,为历年最低。全市共成功预报和处置灾险情371起,紧急撤离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3703人,避免人员伤亡3615人。 (二)地质灾害主要特点。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因灾造成的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减少。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6%,其次是危岩崩塌,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16%。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1%。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和开县、万州、武隆、巫山、涪陵、合川等区县,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8.6%。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其次是人类工程活动,其中降雨引发地质灾害366起,占地灾总数的 97.3%。 二、2016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我市2016年暴雨洪涝总体较常年偏重。与常年同期相比,渝东北和渝东南偏多2―5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汛期有10―12次区域性暴

雨天气过程。 经综合分析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多年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我市重大工程建设情况,叠加全年降雨预测情况,预计我市2016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较2015年及常年均偏重。分区域预测,渝东北和渝东南部分地区全年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将高于常年,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分时段预测,5月份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低,与常年相当,6―9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数量较2015年及常年均偏多,9―12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与常年同期相当;分灾害规模类型预测,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以中小型滑坡、崩塌为主,局部强降雨也可能诱发大型地质灾害,隧道施工、采矿挖掘、边坡切脚、堆土加载等工程建设活动可能诱发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大中型地质灾害和地下水疏干等地质环境问题。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和重点防范区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我市地质灾害的发生受降雨影响明显,因此汛期是全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其中可能发生强降雨的主汛期(6―8月)为防范地质灾害的重中之重。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1―4月为水位消落期,5―9月为汛期,10―12月为175米试验性蓄水期,全年均为重点防范期。其他各水库应以库水位下调期间和高水位运行期间两个时段为重点防范期。工程建设活动所诱发的地质灾害应以整个工程建设期为重点防范期。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1.重要水库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主要包括长江三峡库区重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关于建筑间距的条文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十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的间距,必须遵守本章各条的规定。 第十九条相邻住宅建筑,主采光面相对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一)8层及8层以下,或计算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住宅主要采光面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平均高度的0.8倍,新建区不小于平均高度的1倍; (二)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不大于40米(含40米)的住宅主要采光面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24米,新建区不小于28米; (三)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大于40米的住宅主要采光面之间的距离,按本条第(一)项的规定办理,计算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按计算高度100米执行。 第二十条相邻住宅建筑,主采光面垂直布置时,外墙面与拆迁范围线或用地边界线的距离,在不小于本章其他各条规定间距0.5倍的条件下,其间距为: (一)8层及8层以下,或计算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住宅主要采光面与另一栋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8米,新建区不小于12米; (二)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不大于40米(含40米)住宅主要采光面与另一栋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12米,新建区不小于15米; (三)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大于40米的住宅主要采光面与另一栋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15米,新建区不小于18米; 第二十一条相邻住宅建筑,主采光面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间距:(一)夹角小于或等于60度时,最窄处按第十九条确定; (二)夹角大于60度时,最窄处按第二十条确定。 第二十二条相邻住宅建筑,角与角相对布置时的间距: (一)两幢建筑均为8层及8层以下,或计算高度均小于或等于24米时:旧城改造区不小于8米,新建区不小于12米; (二)其中的一幢或两幢建筑为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时:

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摘要: 区域规划是协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区关系的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方案,对明确区域开发战略、认清其发展方向、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协调区域矛盾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区域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区域规划在经济发达国家开展较早,包括德国、法国、荷兰等,成效显著。日本、韩国等一些后发展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通过区域规划工作,有效解决了影响经济发展的许多国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区域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是同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际关系应运而生的。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须要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区域规划,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等特点,对发挥地区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区域关系有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首先能够有效地处理“外部不经济”事件,协调 经济发展、国土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其次能够协调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推动共同富裕等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三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终究要落实到区域,形成若干区域化 的市场。区域规划能够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问题,通过生产力布局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和各地区利益,协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区域规划是高层次、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因而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看,区域规划工作仍需要大力加强。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其内涵 什么是区域规划?目前还很难下确切的定义。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区域规划这一具有很强实践性 的概念,其外延与内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规划实践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区域规划的传统定义 区域规划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所作的总体部署。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在我国,可以是跨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如上海经济区区域,包括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城市;也可以是一个省范围内的区域,如少‘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区域。’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有各种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案,可以出现许许多多的状态和空间景象。区域规划就是要在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中确定适合规划区域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蓝图。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物质载体。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国民经济建设的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的安排不能分割。因此,从规划工作的实施而言,区域规划实际上就是对区域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轮廓性的部署。正是由于经济建设布局与土地利用紧密相关的缘故,所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区域规划与地区性的国土规划两个概念互相通用。例如,在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称为区域规划的工作,在日本、朝鲜等国却称为国土规划。 从上述不难发现,区域规划就是地区性的国土规划。比较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两者在性质和内容上基本相似,都是属于以国土开发利用和建设布局为中心的地域性综合规划。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区域规划是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 (二)现代关于区域规划的定义 区域规划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的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来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2005年9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ep.2005第22卷第3期Journal of Chongqing Nor 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 on)Vol.22No.3 基于GI 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3 刘连中,罗 培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400700) 摘 要:以GI S系列工具软件为基础平台,采用GI S技术支持的专门用于重庆市地质灾害评估的应用系统GHA I S、B/S结构,通过对重庆市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查询、空间分析,实施点、面或者区域内的灾害评估、易损性评估、破坏损失评估、防治工程效益评估等,以简单的数据输入和操作,获取所需要的地质灾害性评估结果(图形或数据),为有关部门的灾害预测预报以及选取有效而科学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重庆市;GI S;GHA I S系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590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693(2005)0320105204 G I S2ba sed Con structi on of Geolog i ca l Hazards A ssess m en t System for Chongq i n g L I U L ian2zhong,LUO Pei (College of Ele mentary Educati on,Chongqing Nor 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700,China)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l ogical hazards in Chongqing have many kinds.The traditi onal method of geol ogical hazards p redicti on and assess ment does not satisfy the need of peop le.The constructi on of ne w model and net w ork syste m which can be used quickly and really for assess ment in danger ous degree evaluati on,har mfulness evaluati on and s o on.Under the conditi on ofW indo ws,based on the GI S s oft w are,the inf or mati on of the geol ogical hazards are collected,st oried,managed, analyzed,culateded and dis p layed.W ith the computer language,the geol ogical hazards assess ment syste m f or Chongqing is constructed.The related depar ments can conveniently get the assess ment inf or mati on by requiring and analyzing.By this way they can p redict the hazards and find out the effective method f or lessening geol ogical hazards and managing the hazards. Key words:Chongqing;GI S;Geol ogical hazards assess ment inf or mati on syste m 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主要内容有灾害危险性评估、社会易损性评估;针对不同目的或服务对象,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范围或面积,可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为点评价、面评价、区域评价[1]。目前我国开展的灾害风险评估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集中在大尺度的理论开发多;二是单灾种的评估研究多;三是在实际应用中传统方法多,主要有灾害分布规律、机理分析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定量或半定量的统计分析;四是评价手段主要是实地调查和手工制图。重庆作为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主要不足有:(1)灾害风险评估活动本身未被重视;(2)评估过程缺乏科学性;(3)方法手段落后,效果不佳。在GI S空间化技术为支撑的地质灾害评价的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重庆市设计开发一套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会对该地区减灾规划和灾害预报发挥巨大作用。 1 研究区域与系统体系结构 1.1 区域特征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及盆周山地区,以丘陵、山地地貌为主。区内水系发达,切割强烈,区内地形起伏较大,云阳至巫山一带,主要以深切割中山峡谷地形为主,中部至西部地区,以条状山、单斜山、台状山地貌为主[2]。这种地形结构,为地质灾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区属于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5~9月多暴雨天气,往往成为地质灾害因素。另外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填埋、开挖等也为地质灾害的发育埋下隐患。因此境内地质灾害频 3收稿日期:2005202223 作者简介:刘连中(19702),男,重庆人,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和地理教育研究。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11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及依据)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编制,以及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外国有土地上实施建设的,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符合本规定。 临时建设、城镇房屋解危等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在本市制定城市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重庆市平面坐标系统和国家高程基准,并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 ―1 ―

第二章建设用地 第四条(用地分类)本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其详细规划编制应当符合本规定主城区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附表一)和远郊区县(自治县)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附表二)的规定。 第五条(用地功能混合)鼓励居住用地(R)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功能混合布局。用地性质编号排在首位的为主要用地性质,其后的为次要用地性质。 控制性详细规划未明确建设地块中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非居住用地不得用作住宅功能; (二)居住为主要用地性质与其他性质混合布局的用地,居住计容建筑面积不得大于总计容建筑面积的70%; (三)商业服务业设施(B)等为主要用地性质与居住混合布局的用地,居住计容建筑面积不得大于总计容建筑面积的40%。 第六条(零星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应当符合集约利用、整体实施的原则。零星用地应当与周边用地整合使用。不具备整合条件的零星用地,禁止实施经营性居住、公建项目,可以实施解危改造、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实施绿地、广场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实施其他建设项目的,应当先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依据―2 ―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价研究综述

第18卷第4期灾 害 学V o l.18N o.4 2003年12月JOU RNAL O F CA TA STRO PHOLO GY D ec.200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价)研究综述 卢全中,彭建兵,赵法锁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回顾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总结并讨论了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评价 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分析并提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价);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P64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11X(2003)0420059205 地质灾害是在地质作用下,地质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毁或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发生严重破坏的过程或现象,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损毁的地质事件[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非工程性重要措施,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区域发展及中长远规划提供基础背景资料;为评价建设工程用地的适宜性及基础设施布设提供依据;为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制定应急措施以及为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工作基础;直接为科学而经济地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工程服务;为灾害保险及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损失提供参考依据[2]。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也是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认识地质灾害灾情、制定防灾政策、规划防治区域、实施防治措施以及优选防灾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在一些领域进行的灾害评估,已经在减灾、防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我国一些区域或城市完成的洪水灾害评估、地震灾害评估等,不但为国家经济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直接指导了减灾工作[1]。 我国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价)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富成果,然而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薄弱。各专业灾害评估(价)仍处于日益深入的探讨和总结过程。 1 风险及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 关于风险的定义,不同部门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至今尚未统一,它的定量表达仍在探索之中。韦伯字典将风险定义为“面临的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在保险业中则定义为“灾害或可能的损失”。在金融投资风险的概念中,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风险就是实现预 收稿日期:2002_05_20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 作者简介:卢全中(1971-),男,湖北鄂州人,讲师,博士生,现从事地质工程和岩石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1

【完整版】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一、总则 (一)编制背景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对指导重庆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部分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经过直辖以来的建设,重庆已整体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2004年3月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特编制《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规划期限 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四)规划范围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都市区规划范围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九个行政区,面积5473平方千米。

(五)规划区 都市区的规划区范围与都市区范围一致。 都市区以外的各城市、镇、乡、村庄的规划区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二、城市性质、发展目标 (一)城市性质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二)发展目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机遇,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化发展方针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着力建设都市区,加快培育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有条件的建制镇,推进城镇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规划至2010年,全市总人口3000万人,城镇人口161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3.8%;至2020年,总人口3100万人,城镇人口216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三)区域协调发展 1、市内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一圈两翼”的区域空间结构,即以都市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核心地带为渝东北翼,以黔江为中心的乌江流域和武陵山区为渝东南翼。分别发挥三大区域各自的优势,

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

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用表 (试行)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二00六年元月

前言 为了贯彻《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试行)》(2006年1月),加强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管理,受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重庆市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的委托,依据《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试行)》所划分的检验批,参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指导思想,结合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管理的现行规定,编写了《重庆市地质灾害施工质量验收用表》一书,供建设、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工程质量验收资料时使用。 本书各项表格的填写要求可参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用表及填表说明》(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编,2004年3月)的规定执行。 参加本书编写的主要人员有:陈绍清、蔡颖、邝光升、李锦兰、彭卫华。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表中错漏实属难免,敬请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我们将及时吸纳并纠正。 重庆南江建设工程公司 二00六年元月

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用表目录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1 (1) 2、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 (2) 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3 (3) 4、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4 (4) 5、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5 (5) 6、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6…………………6~9 7、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渝地灾施验收表7 (10) 8、排水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获..............................渝地灾施验收表8 (11) 9、排水孔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9 (12) 10、排水盲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0 (13) 11、排水隧洞洞身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1 (14) 12、排水隧洞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2 (15) 13、削坡减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3 (16) 14、填方压脚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4 (17) 15、人工挖孔抗滑桩成孔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5 (18) 16、抗滑桩钢筋笼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6 (19) 17、人工挖孔抗滑桩混凝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7 (20) 18、机械钻孔混凝土抗滑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8 (21) 19、锚索钻孔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19 (22) 20、锚索制作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0 (23) 21、锚索灌浆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1 (24) 22、锚索张拉锁定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2 (25) 23、锚杆(管)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3 (26) 24、锚钉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4 (27) 25、肋梁(柱)、挡板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5 (28) 26、喷射混凝土支护钢筋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6 (29) 27、喷射防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渝地灾施验收表27 (30)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一、规划策略 1、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2、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3、“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策略 4、集中紧凑发展策略 5、新区拓展与旧城更新相结合策略 6、交通适应及引导发展策略 二、城乡协调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乡协调发展 构筑都市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加强郊区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对郊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形成聚集效应,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郊区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城镇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整合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二)都市区空间层次 都市区在空间上分为主城区和郊区两个部分。主城区为集中进行城市建设的区域,范围为2737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区位于中梁山、铜锣山之间,是主城建设的主要区域和旧城所在地,范围为1062平方千米。郊区范围为2736平方千米。 (三)城市主要拓展方向 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为内环线以北、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 (四)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 主城由中部、北部、南部、西部、东部五大片区组成。多中心包含一个城市中心和六个城市副中心。主城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十六个组团和八个功能区。 三、城市规模 (一)人口规模 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总人口7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0万人;规划至2020年,都市区总人口9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0万人。 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520万人;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635万人。 (二)用地规模 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城镇建设总用地为580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88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镇建设总用地为865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93平方米。 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401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77.1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市建设总用地为520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81.89平方米。 四、城市功能布局 (一)片区 以片区为格局有机组织城市人口和功能,各片区具有相当的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完善,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相互协调发展。每个片区包含若干组团和功能区。 中部片区为中梁山以东、铜锣山以西,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区域。主要为现状建成区。重点加强和提升城市中心品质,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逐步疏解人口和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布局,大力发展以金融、商贸、现代物流以及都市区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以重钢搬迁为契机,提升大渡口的城市功能,分担杨家坪城市副中心的部分职能。 北部片区为嘉陵江以北,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的区域。以北部新区、江北城现代商务区为重点,

重庆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地方标准

ICS 13.340.99 P13 备案号:14128-2003 DB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139-2003 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规程

2003-10-102004-01-01实施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 前言 本标准为新编标准。 本标准中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治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治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地质环境检测总站、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

工程学院、重庆市煤炭学会、重庆时乐浦地质灾难防治咨询设计事务所、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重庆市设计院。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彭先孚、任幼蓉、黄家愉、方玉树、吴庆璞、黎力、江景雄。

目次前言 l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3.2 符号…………… 4 总则……………… 4.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 4.2 不良地质现象及斜(边)坡的调查分析 5规划用地地质灾难调查评价………………5.l 一般规定…………………………………5.2 地质灾难易发程度分区…………………5.3 分区评价………………………………… 6 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 6.1一般规定…………………………………6.2 评估分级………………………………… 6.3 评估要求………………………………… 6.4 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 7 矿山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 7.1 一般规定………………………………7.2 评估分级………………………………7.3评估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