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生物与生态系统

海岸带生物与生态系统
海岸带生物与生态系统

海岸带生物与生态系统

孙国强

水利水电工程1201班

2012994010117

摘要我国海岸带和海涂在资源调查中将海岸带划分为河口岸、淤泥质岸、基岩礁海岸、红树林岸、砂砾岸和珊瑚礁岸。不同的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群落,本文将分类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河口泥滩红树林珊瑚礁

1.海岸带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的交汇地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的扩展,它包括海岸环境及其毗连的水域。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潮上带)、海滩(海涂、潮间带)和水下岸坡(潮下带)三个部分。从广义而言,所谓海岸往往就是指海岸带。在海岸发育中,海浪、潮汐、海流、海面变化、地质地貌条件、河流和生物等因素影响其形态和演化过程,形成错综复杂的海岸类型。海岸带有三个主要的环境梯度:海到陆地的垂直梯度、暴露在波浪行动中的水平梯度和从固体岩石到砾石和卵石,到粗砂和细砂,再到淤泥的颗粒大小梯度。另外,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工海岸规模越来越大,如盐场海堤和港口海岸等。

2.河口生物

河口生物一般都能忍受温度的剧烈变化。但是在盐度适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影响它们在河口区的分布。河口生物可划分为:①贫盐性种类,适应在5.0的盐度以下生活,因此仅见于河口内段,接近正常淡水环境。②低盐度种类,适应在15~32.0的盐度下生活。如盐沼红树林、浅水海草群落、偏顶蛤、蓝蛤、大腿伪镖水蚤等软体动物和

甲壳动物。③广盐性海洋种,适应在26~34.0的盐度下生活,适应幅度较大,可分布在河口,也可见于外海。④狭盐性海洋种,适应在33.0~34.5的盐度范围生活。随着外海高盐水的入侵,偶见于河口区或季节性地分布到河口。

由于河口是淡水和海水交汇区域,一些上溯入河川营生殖洄游的鱼类,如鲑、鳟、银鱼、刀鲚等,一些下降入海营生殖洄游的动物,如中华绒螯蟹、日本鳗鲡等,以及在河口区营生殖洄游和索饵洄游的动物,如梭鲻鱼类、鲈鱼、江豚、白海豚,它们进入河口区后,不论将这儿作为通道或活动区域,都需要作短暂的停留,调节个体渗透压,以适应河口、下海或入河的环境。

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

modiolus

俗称毛海红、假海红。瓣鳃纲、贻贝目、

贻贝科。系暖温性底栖贝类。贝壳略呈

长椭圆形,壳大而坚厚。壳长大于壳高,两壳大小相等而对称。壳顶位于贝壳的最前端稍后。壳前端略细,极膨胀,后缘较扁而圆,背缘弓形,腹缘直或中部稍向内凹,形成较大足丝孔。由壳顶向后的部分壳面极凸,形成1条隆起肋。壳后部有细长较硬的黄毛。生长纹较粗。无放射肋。韧带极大,两侧贝壳凸起。壳面被褐色壳皮,背缘常呈蓝褐色,顶部壳皮脱落后呈白色或淡紫罗兰色。壳内面淡蓝色或灰白色,有环状纹,壳缘有黄色较薄的壳皮。铰合部无齿。栖息于低潮线至水

深100米的海底。足部退化,以足丝附着在岩礁或他物上生活,喜相互固着在一起群聚。可切断足丝,重新选择附着物。主要食物为浮游硅藻类、有机碎屑。

日本鳗鲡(学名:Anguilla

japonica,俗名白鳝、青鳝、鳗

鱼、白鳗)

为辐鳍鱼纲鳗鲡目鳗鲡亚目鳗鲡科

的其中一种鱼类。鳗鲡体细长如蛇,全长1.5米,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尖,眼小,吻部平扁,口大,唇厚,下颌稍长于上颌。鳞小,埋于皮下。粘液腺发达,体表光滑。体背呈暗绿色,腹侧为白色,背鳍起点距肛门较距鳃孔为近,背、臀鳍起点间距短于头长,但长于头长之半;胸鳍短。

3. 泥滩

泥滩又称“海滨泥地”。在淤泥质海岸上的潮间带、潟湖、河口及海湾顶部等波浪作用较弱或细粒物质来源丰富的地方多有分布,故又称“淤泥质海滩”。淤泥海滩的坡度比石质海滩的坡度(<0.1%)平缓得多,滩面宽阔而低平,滩宽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泥滩的形成、演变和塑造,主要营力是潮流,此外波流和物理化学作用的影响亦很显著。

在泥滩,初级生产者不是很多。一些藻类如浒苔、石莼和江蓠,它们

生长在贝壳上。大多数的底栖硅藻生长在泥中,并且经历长时间的繁殖期,从而形成金黄色的一簇。

在泥滩中占优势的动物能挖掘洞穴,故称为底内动物。它们以沉积物和水体中的碎屑为食,大多数食物来源于河流和潮水。很少有泥潭动物被归类为底上动物,它们或是栖息于沉积物的表面,或是栖息于沉积物的表面,或是附着于固着物的表面。原生生物、线虫和其他小动物构成较小型底栖生物。一些较大的挖洞或底内动物包括许许多多毛类动物。泥滩中,双壳类动物种类和数量很多。许多是滤食动物,它们也也栖息于在河口区外的泥滩或沙质海岸,如泥蚶、菲律宾蛤仔等。在泥滩生物群落中,最重要的捕食者是鱼类和鸟类,尤其是海岸鸟类,它们多以多毛类、蛤类和螺类为食。

泥蚶

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

蚶科,蚶属。中国传统的养殖贝类。

中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8~10月份

产卵期为生产旺季。此外,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均进行人工养殖,产量颇丰。泥蚶肉味鲜美,可鲜食或酒渍,亦可制成干品,蚶肉含多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蚶血鲜红,肉的边沿有一金丝似的色线。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和化痰积的功效。

4. 盐沼生物

盐沼是地表过湿或季节性积水、土壤盐渍化并长有盐生植物的地段,广泛分布于海滨、河口或气候干旱或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带的盐湖边或低湿地上。

盐沼的主要类型盐沼生境不利于植物生长,故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多为单层,类型也较少。中国的盐沼以内陆盐湖滩发育的较为典型。常有盐爪爪群落、盐角草群落、碱蓬群落和芦苇(矮生型)群落等。那里盐沼常以湖水为中心,随地下水位深度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植物群落环湖呈带状有规律的分布。以柴达木盆地的盐沼为例:湖水边盐渍化程度重,地表为白色盐壳,寸草不生;其外围季节性积水地段,土壤中的盐分浓度高,分布着盐角草群落和碱蓬群落;再外侧地下水位稍低,土壤含盐量较少,为芦苇群落;盆地边缘芦苇的外侧,有时出现盐沼向草甸过渡的类型,后两带中常生长有芦苇、水麦冬、海乳草、盐地风毛菊等。

盐沼地表过湿,土壤中多盐,不利于动物生活,故动物种类也十分贫乏。蛟虫是主要动物群,而且避开盐水,在植物上部活动。土壤动物有蠕虫。在海滨的盐沼中常有蟹、贝类和软体动物。在较低潮面生活的种类就有很多,最长见的有筑穴的趁机食物者招潮蟹、摄食底栖硅藻的腹足类软体动物以及生活于泥内或者泥上的双壳类软体动物。

招潮蟹

每当潮水退落的时候,招潮蟹

便爬出洞穴,在露出水面的海

滩上来回奔跑觅食。而每当潮水滚滚上涨,快要淹没它们老巢的时候,就又在洞口高举着那只粗壮有力的大螯,好像在招手示意,欢迎潮水的到来,然后扛起洞盖,在潮水漫到时,躲进老巢,盖住洞口,所以人们称它为招潮蟹。招潮蟹最大的特征是大小悬殊的一对螯,摆在前胸的大螯像是武士的盾牌。这个“招潮”的动作,目的是用大螯威吓敌人,或是求偶。只有雄蟹拥有一只大螯,雌蟹的两只螯都很小。此外,招潮蟹还有一对火柴棒般突出的眼睛,招潮蟹营穴居生活,并常有专一的洞穴,但常每隔几天即会更换。招潮蟹的活动随潮水的涨落有一定的规律,高潮时则停于洞底,退潮后则到海滩上活动、取食、修补洞穴,最后则占领洞穴。它们靠视觉和听觉接受通讯、联络、警告的信号,实现社会性聚集行为。招潮蟹以沉积物为食,能吞食泥沙,摄取其中的有机物,将不可食的部分吐出。

5. 红树林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滩特

有的绿色植物群落,生长于陆地

和海洋交界带的滩涂上,是陆地

向海洋过渡的一种独特的森林

生态系统.作为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中惟一的一类木本植物,红树林具有强大的固滩护堤和消耗风浪能量的作用,被称为海岸森林.同时,红树林所在区域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是水陆两栖动植物、淡海水产等盛产之地,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红树林能防止污染、过滤陆源入

海污染物、减少海域赤潮的发生。红树林湿地还具有高生产力、高归还率、高分解率的三高特性,是世界上四大高生产力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红树林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交错带,含有海洋生态体系、淡水生态体系及陆地生态体系,能融合各种各样的生物,养育着特殊的动植物群落。因此,红树林湿地

不但具有红树植物群落物种

多样性,而且还具有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红树植物有多

种生长型和不同的生态幅度,

各自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为生物群落中的各级消费者提供重要的栖息和觅食场所,成为咸淡水交迭的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微生物丰富的基因库。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绝大多数储存在红树植物中,其他生物类群如甲壳类、多毛类、软体类等的生物量很小,硅藻等浮游低等植物的生物量更是微不足道。红树林生物量有随其林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据报道,中国红树林湿地以239 km的狭长地带,繁衍生息着至少2 854种生物,红树林湿地单位面积的物种丰度是海洋平均水平的1 766倍。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至少包括55种大型藻类、96种浮游植物、26种浮游动物、300种底栖动物、142种昆虫、10种哺乳动物、7种爬行动物。

千百年来,红树林就是

重要的森林资源,为当地

人民提供燃料、木材、纤

维及其他如药材、化学品

等加工产品.同时红树林

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生产场所,是人们的重要食物来源.现今,全世界37%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100 km的范围内,人口的膨胀,城市的扩张,红树林资源过度开采,水体严重污染,这些都给红树林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方方面面的影响。

5.珊瑚礁

珊瑚礁是生长在热带海洋中的石珊瑚,以及生活于其间的其它造礁生物、附礁生物、藻类等经历了长期生活、死亡后的骨骼堆积建造而成的。珊瑚礁必须在水温20℃、盐度28以上、清洁无污浊的海水中才能生存并得到发展,生活在其中的众多热带动、植物群,构成富有热带特色而又相当特殊的生态系统。以全球现代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洋中,我国的珊瑚礁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南的热带海岸和海洋中。散布于南海中的岛礁绝大部分由珊瑚礁构成,礁体厚达两千多米。

珊瑚礁是资源丰富的场所,生活在其中的数千种石珊瑚、海绵、多毛类、瓣鳃类、马蹄类、宝贝、海龟、甲壳动物、海胆、海星、海参、

珊瑚藻和鱼类等构成一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顶级生物群落。保护珊瑚礁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珊瑚礁本身标志着海洋环境的洁净程度,正如法国著名海洋学家雅克·依夫·古斯在著作中指出的“只要珊瑚死掉,海洋也注定消亡”。

珊瑚礁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很多,珊瑚礁的海洋生物群构成独特的生态体系:

①珊瑚礁底栖生物

以石珊瑚、角珊瑚、柳珊瑚、软珊瑚、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多毛类、甲壳类和藻类为主。已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浅水造礁石珊瑚共约有500种。珊瑚种类、数量及分布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礁前向海坡上部海水流畅,营养丰富,珊瑚种类多,覆盖率往往超过50%,泻湖浪静流弱,湖坡上珊瑚种类略少,覆盖率也超过50%,高达75%,礁坪随潮汐周期出露,水浅,外力作用较强,珊瑚种类最少,覆盖率不超过30%。

②礁栖软体动物

有数百种,除附礁软体生物各属外,腹足类的还有锉棒螺属、衣笠螺属、嵌线螺属、骨螺属、织纹螺属、细带螺属、笔螺属、芋螺属、笋螺属、角贝属等。

③珊瑚礁鱼类

种类很多,以脂科、隆头鱼科、雀棘皮科等,此外尚有各种海龟、砒帽、龙虾和海蛇等。

参考文献

[1] 李太武主编. 海洋生物学.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3

[2] 安晓华,中国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综合分析与研究.2003,6

[3] 罗忠奎黄建辉孙建新,红树林的生态学功能及其资源保护.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2(2)

[4] 韩淑梅吕春艳罗文杰辛琨李妮亚,我国红树林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1)

[5] 刘昌岭张经,河口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海洋地质动态 1998,185(4)

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破坏原因及修复策略_姜中鹏

海洋信息 年 2006我国海岸带湿地面积广阔,从南到北跨越热 带、亚热带、温带,有众多岛屿、河口和海湾等;海岸带湿地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河口三角洲、泻湖、滩涂、红树林、珊瑚礁、潮间带、近岸浅海等。海岸带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最具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形式各异,规模不一,对人类繁衍生息、生产生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极具推动作用。 海岸带湿地的作用 1 提供物质和能源 1.1 海岸带湿地生物蕴藏量大,种类丰富。据调 查,生物种类大约为种,植物种,动物82005000种,不仅有利于提高饮食质量,而且有利于3200增加沿海居民收入、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此外,海岸带湿地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油气资源。我国一些重要的油田大部分分布在湿地,如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等。降解污染物 1.2 海岸带湿地也是污水和污物的处理器。在潮 汐和波浪作用下,入海污染物不断被稀释,浓度呈几何级数下降;湿地的部分生物也可以通过分解、吸附、吸收、转化、沉淀等作用净化环境。防风减灾 1.3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胎生木本植 物群落,素有“海底森林”之称,倚海而生,潮涨而隐,潮落而现,是一种典型的海岸带湿地,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分布,它在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抵御海潮、风浪、台风等自然灾害和防治近海海洋污染以及保护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的原因 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丧失的滨海滩涂 面积和城乡工矿占用湿地面积累计约占海岸湿地面积的%。50过渡捕捞 2.1 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人利用各种先进方法对海洋经济物种进行疯狂捕捞。渔民经常使用精密渔网和非法捕鱼手段,如炸鱼、电鱼等进行捕捞,造成一些仔鱼、幼鱼难逃厄运,一些鱼类出现衰退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险境,如我国大、小黄鱼等经济鱼类资源已全面衰退,舟山海域几乎形不成渔汛。海水养殖业的不合理发展 2.2 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效益,但也给养殖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合理的海水养殖容易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污染 2.3 我国每年废水排放量达亿吨,且大部分620没有经过处理,近海海域及河流,如渤海、黄海 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破坏原因及修复策略 姜中鹏刘宪斌曹佳莲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 300457摘要 我国海岸带湿地面积广大,类型多样,不仅能为人类提供资源,还具有降解污染、涵养水源、防风减 灾等一系列作用。但由于污染加剧、过渡捕捞和湿地围垦等原因,海岸带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针对不同的破坏原因,提出了修复策略。关键词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海岸带生物与生态系统

海岸带生物与生态系统 王思雨 12生物科学B班 12550802002 摘要我国海岸带和海涂在资源调查中将海岸带划分为河口岸、淤泥质岸、基岩礁海岸、红树林岸、砂砾岸和珊瑚礁岸。不同的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群落,本文将分类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河口泥滩红树林珊瑚礁 1.海岸带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的交汇地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的扩展,它包括海岸环境及其毗连的水域。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潮上带)、海滩(海涂、潮间带)和水下岸坡(潮下带)三个部分。从广义而言,所谓海岸往往就是指海岸带。在海岸发育中,海浪、潮汐、海流、海面变化、地质地貌条件、河流和生物等因素影响其形态和演化过程,形成错综复杂的海岸类型。海岸带有三个主要的环境梯度:海到陆地的垂直梯度、暴露在波浪行动中的水平梯度和从固体岩石到砾石和卵石,到粗砂和细砂,再到淤泥的颗粒大小梯度。另外,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工海岸规模越来越大,如盐场海堤和港口海岸等。 2.河口生物 河口生物一般都能忍受温度的剧烈变化。但是在盐度适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影响它们在河口区的分布。河口生物可划分为:①贫盐性种类,适应在5.0的盐度以下生活,因此仅见于河口内段,接近正常淡水环境。②低盐度种类,适应在15~32.0的盐度下生活。如盐沼红树林、浅水海草群落、偏顶蛤、蓝蛤、大腿伪镖水蚤等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③广盐性海洋种,适应在26~34.0的盐度下生活,适应幅度较大,可分布在河口,也可见于外海。④狭盐性海洋种,适应在33.0~34.5的盐度范围生活。随着外海高盐水的入侵,偶见于河口区或季节性地分布到河口。 由于河口是淡水和海水交汇区域,一些上溯入河川营生殖洄游的鱼类,如鲑、鳟、银鱼、刀鲚等,一些下降入海营生殖洄游的动物,如中华绒螯蟹、日本鳗鲡等,以及在河口区营生殖洄游和索饵洄游的动物,如梭鲻鱼类、鲈鱼、江豚、白海豚,它们进入河口区后,不论将这儿作为通道或活动区域,都需要作短暂的停留,调节个体渗透压,以适应河口、下海或入河的环境。 偏顶蛤 Modiolus (Modiolus) modiolus 俗称毛海红、假海红。瓣鳃纲、贻贝目、贻贝科。系 暖温性底栖贝类。贝壳略呈长椭圆形,壳大而坚厚。 壳长大于壳高,两壳大小相等而对称。壳顶位于贝壳 的最前端稍后。壳前端略细,极膨胀,后缘较扁而圆, 背缘弓形,腹缘直或中部稍向内凹,形成较大足丝孔。 由壳顶向后的部分壳面极凸,形成1条隆起肋。壳后 部有细长较硬的黄毛。生长纹较粗。无放射肋。韧带极大,两侧贝壳凸起。壳面被褐色壳皮,

海洋生态学习题

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 1.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自执行什么功能? 3.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能流过程有哪些特点? 4.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有哪些特点? 5. 生态系统是怎样实现自校稳态的? 6.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对促进生物进化、增加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何重大意义? 7. 何谓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 8. 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对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第二章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1.为什么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单位?联系海洋主要分区说明海洋在纬度、深度和从近岸到大洋等三大环境梯度特征。 2. 海水的溶解性、透光性、流动性及pH缓冲性能对海洋生物有何重要意义? 3. 简要说明大陆边缘沉积与深海沉积类型的差别。 4. 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5. 按个体大小可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这样划分的类别有何重要生态学意义? 6. 海洋游泳动物包括哪些主要门类?说明鱼类生活周期中的洄游行为及其意义。 7. 生活于大洋中层和深层的鱼类在身体结构上有什么特征? 8. 结合底栖生物的生活方式谈谈海洋底栖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第三章海洋主要生态因子及其对生物的作用 1. 什么叫环境和生态因子? 2. 何谓限制因子?说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主要内容。 3. 如何用辨证统一的观点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简述光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5.为什么说浮游植物辅助色素对利用太阳光有重要作用? 6. 简述海水温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7. 简述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及海流的生态作用。 8. 说明海洋中盐度分布及其生态作用。 9.说明海水中O2、CO2的来源与消耗途径。为什么说pH值可作为反映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化学特征的综合指标? 第四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动态 1. 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与个体特征不同的群体特征? 2. 什么叫阿利氏规律?种群的集群现象有何生态学意义? 3. 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应用生命表可以分析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4. 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该模型描述了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的负反馈机制? 5. r-选择者和K-选择者的生活史类型有哪些差别?举例说明种群生活史类型的多样化。 6. 为什么说人们更应该注意珍稀物种的保护? 7. 试从小种群对遗传变异性和统计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种群灭绝的内在机制。 8. 什么叫集合种群?研究集合种群对生物保护有何重要意义?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四节生态系统(1)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课前预习 1、在一定地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举几个例子、 、。 二、基础与巩固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整个池塘B.池塘里全部鱼C.池塘里全部植物D.校园里全部生物 3、下列不能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草原B、一群牛C、一片森林D、一条河 4、2000年我国开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普查员的调查对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应该属

于()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5、沙漠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差别很大,形成这种差别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空气B、温度 C、阳光 D、水分 6、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植物 B、动物 C、食肉动物 D、微生物 7、下列叙述中,一定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只烧杯和其中的半杯水(无动植物) B、一口枯井 C、一棵橘树及生长其上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 D、一块水稻田 8、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动物大都能在水中运动B、深海中的鱼类常常眼睛退化 C.地球上全部海洋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 D. 海 洋 中 的 动 物 种 类 很 多9.善于挖洞的或能快速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在哪一个生态系统中()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10、在一座小山上,生长着许多草、树、鸟、昆虫、蛇等生物,他们与其生存环境组成了一个()A生态系统 B 生物群落 C 生态因素 D 生物种群 11、一个充满生机的鱼缸构成了一个() A 种群B群落 C 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 12、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三、拓展与提高 13.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教案《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一、概念解析 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生态系统就是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的有机结合,而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的,所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使得它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又是有限度的。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不同的,这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 本节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个知识体系。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了解生物圈”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本节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名词。而生态系统又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四、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技能目标: (1)能将前面所学概念与本节概念联系起来; (2)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 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六、教学难点: 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 七、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讨和交流相结合 八、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新课标对概念教学的要求,为使学生能深层次理解概念,并会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特作如下设计。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旧知回顾: 1、"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冀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1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3.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4.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5.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6. 教学准备(工具和资源) 7.教学过程

海岸带

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的研究 海洋科学161班姜鑫宇1602030108 (一)海岸带现状 海岸带既是受陆地影响的海洋部分,又是受海洋影响的陆地部分。气候变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养分过多输入、化学污染、泥沙输入减少、土地复垦、围填海等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海岸海洋化学,其变化速率在全球尺度上远远超过早期和近期的生态学记录。我国海岸带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的源于陆地,有的源于海洋,形成于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之中,受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双重影响。特别是当前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使海岸带成为我国乃至全球三大生态环境脆弱带之一,不断威胁着区域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岸带生态系统 海岸带生态系统是处于浅海与陆地交界区域的生态系统。这一区域的主要生产者是许多固着生长的大型多细胞藻类,如海带、裙带菜和紫菜等。它们固着在岩石等其他物体,形成水下植被,有时也称海底森林。消费者是以固着生长的大型植物为食的海洋动物和滤食性动物。 1、潮上带群落 本群落在岩石海岸者,有玉黍螺类,沙滨海岸者有沙蟹类,内湾河口泥沙带,则有变形蟹类等占优势,所以成为本群落的一个重要特征。潮上带群落的范围,因波浪条件而有很大差异。例如在岩石海岸,自藤壶的上缘到玉黍螺类栖息的上限,均作为潮上带群落的范围、在高于波浪露出度为中等程度的海岸,相当于从大潮平均高潮线附近至大潮满潮或暴风雨时波浪可冲击的上限附近这两者之间。潮上带的生物,都是对物理干旱或生理干旱耐性强的种类。它们虽然是起源于海洋,但却避忌长期浸没于海水中,多是不能在海水中长时间生活的种类。 2、潮间带群落 生物栖息于有潮区的高潮线至低潮线之间的海岸带(潮间带),由于该带介于陆、海间,交替地受到空气和海水淹没的影响,且常有明显的昼夜、月和年度的周期性变化,因而其生物具有一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语:为你精心的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喜欢就我们后续更新吧! 1、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阐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任务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5-26,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 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部分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 接的以植物为食物) 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或粪便中的有 机物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 中,供植物重新利用) 部分----- 3、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是: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友情提示

(1)生产者: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学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分解者:以各种细菌和真菌为主,也包括蚯蚓、白蚁等动物,它们都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巩固提升 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各项能表示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黄河的水 B.黄河中所有的生物 C.黄河中的所有鱼类 D.整条黄河 2.“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曾用网将草场罩起来,结果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的草却长势良好。在草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吃草籽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草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范围:可大可小,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个湖泊、一块农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组成成分及各部分的功能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方式的不同, 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改变,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图)。亦可用以下图示表示: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食物链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生产者。 2.食物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在某生态系统中,蚱蜢以青草为食,青蛙可以捕食蚱蜢,又可以被蛇捕食。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草作为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蚱蜢为初级消费者,青蛙为次级消费者,蛇则为三级消费者。 图例: 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实际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并不像食物链所表达的那么简单,一种肉食性动物可以吃多种植食性动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也可以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食物。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有许多条食物链,而且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状联系。 1.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如图) 2.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波动或毁灭。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个物种突然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个食物网,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4.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5.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6.教学准备(工具和资源) 以生态系统为专题,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 7.教学设计思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试行)》中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基于这种理念,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服务于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四个机会: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动手尝试的机会;在线答题,及时反馈的机会;网络论坛,各抒己见的机会。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体现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情感的升华,最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8.教学过程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 统说课稿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 单位东滩头中学 班级七年级一班 学科生物 教师王旭冉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 东滩头中学王旭冉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选自人教版生物学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第一课时。该课时既是前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延伸,也是下一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铺垫与引领。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更加明确生物与环境是统一整体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中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学生的总结和认知能力有限,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补充。 三、学习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我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资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不要人为破坏任何一方面,进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爱护生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依据学习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增强爱护环境,爱护生物的情感。 四、教法学法 说教法: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我采用了实例探究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说学法:“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采用发现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流程 在整体教学流程的设计,我以注重培养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指导思想,课程开始时,通过展示几张视频和图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由学生比较熟悉的视频图片入手,通过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1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3.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4.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5.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6.教学准备(工具和资源) 以生态系统为专题,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 7.教学设计思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试行)》中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基于这种理念,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服务于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四个机会: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动手尝试的机会;在线答题,及时反馈的机会;网络论坛,各抒己见的机会。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体现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情感的升华,最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8.教学过程

海岸带生物与生态系统

海岸带生物与生态系统 孙国强 水利水电工程1201班 2012994010117 摘要我国海岸带和海涂在资源调查中将海岸带划分为河口岸、淤泥质岸、基岩礁海岸、红树林岸、砂砾岸和珊瑚礁岸。不同的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群落,本文将分类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河口泥滩红树林珊瑚礁 1.海岸带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的交汇地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的扩展,它包括海岸环境及其毗连的水域。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潮上带)、海滩(海涂、潮间带)和水下岸坡(潮下带)三个部分。从广义而言,所谓海岸往往就是指海岸带。在海岸发育中,海浪、潮汐、海流、海面变化、地质地貌条件、河流和生物等因素影响其形态和演化过程,形成错综复杂的海岸类型。海岸带有三个主要的环境梯度:海到陆地的垂直梯度、暴露在波浪行动中的水平梯度和从固体岩石到砾石和卵石,到粗砂和细砂,再到淤泥的颗粒大小梯度。另外,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工海岸规模越来越大,如盐场海堤和港口海岸等。 2.河口生物 河口生物一般都能忍受温度的剧烈变化。但是在盐度适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影响它们在河口区的分布。河口生物可划分为:①贫盐性种类,适应在5.0的盐度以下生活,因此仅见于河口内段,接近正常淡水环境。②低盐度种类,适应在15~32.0的盐度下生活。如盐沼红树林、浅水海草群落、偏顶蛤、蓝蛤、大腿伪镖水蚤等软体动物和

甲壳动物。③广盐性海洋种,适应在26~34.0的盐度下生活,适应幅度较大,可分布在河口,也可见于外海。④狭盐性海洋种,适应在33.0~34.5的盐度范围生活。随着外海高盐水的入侵,偶见于河口区或季节性地分布到河口。 由于河口是淡水和海水交汇区域,一些上溯入河川营生殖洄游的鱼类,如鲑、鳟、银鱼、刀鲚等,一些下降入海营生殖洄游的动物,如中华绒螯蟹、日本鳗鲡等,以及在河口区营生殖洄游和索饵洄游的动物,如梭鲻鱼类、鲈鱼、江豚、白海豚,它们进入河口区后,不论将这儿作为通道或活动区域,都需要作短暂的停留,调节个体渗透压,以适应河口、下海或入河的环境。 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 modiolus 俗称毛海红、假海红。瓣鳃纲、贻贝目、 贻贝科。系暖温性底栖贝类。贝壳略呈 长椭圆形,壳大而坚厚。壳长大于壳高,两壳大小相等而对称。壳顶位于贝壳的最前端稍后。壳前端略细,极膨胀,后缘较扁而圆,背缘弓形,腹缘直或中部稍向内凹,形成较大足丝孔。由壳顶向后的部分壳面极凸,形成1条隆起肋。壳后部有细长较硬的黄毛。生长纹较粗。无放射肋。韧带极大,两侧贝壳凸起。壳面被褐色壳皮,背缘常呈蓝褐色,顶部壳皮脱落后呈白色或淡紫罗兰色。壳内面淡蓝色或灰白色,有环状纹,壳缘有黄色较薄的壳皮。铰合部无齿。栖息于低潮线至水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2、说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能正确连接食物链和食物网。 4、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能正确连接食物链和食物网。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教学难点: 能正确连接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上课前先在黑板上写下30、29%、2048三个数字)同学们请看黑板,为Array什么老师要在黑板上写这些数字呢?难道老师今天不上生物而改上数学了吗?其实今天不是要上数学课,这些数字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这些数字是加拿大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最新的研究报告中的数字。据这份报告显示,30年后人类可能没有鱼吃了。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着不断的破坏和污染。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及各种污水的胡乱排放,海水质量急剧下降,死海区增多。海洋生物多样化消失的速度正在加快,到目前为止,人类消费的海产品已减少了29%。照这样下去,30年后人们将会很少捕到鱼或根本捕不到鱼。到2048年人类可能再也吃不到海产品了。同学们为了以后我们能吃到海产品,为了海洋能变得越来越美丽,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大家携手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要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我们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讲述新课 同样一片森林也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同学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当你漫步走进森林,你会看到些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在森林中会看到各种花草、树等植物,各种虫、蛇、鸟、蝴蝶等动物,及透过树叶间隙的 阳光、偶尔从树叶上滴落的露水等非生物。在森林中还有一些我们肉眼很难看到 的细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是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另一个是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

(完整版)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冀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 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 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 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1 教学重点: (1) 生态系统的组成。 (2)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3.2 教学难点: (1)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4. 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5. 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6. 教学准备(工具和资源) 7.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