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进讲伤寒论

王四进讲伤寒论
王四进讲伤寒论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1)

本系列文章转载自王四进经方博客

第一讲讲于2014年9月28日

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正规地学习《伤寒杂病论》,去年一年时间咱们学了黄元御的《四圣心源》还有《六气解》,后来又学了《汤液经法》,就是《辅行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天学习《伤寒论》打基础,因为伤寒论是言症状不谈病理,,比较难理解。以前写书南方用竹、北方用木,刻字非常简练,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讲病理,只是谈出了症状。这就是《伤寒论》的特点,还有一点就是出治方而不谈药性,跟所有的书都不一样。正因为他这样言简义专,就造成后世对这本书的理解不了,不知道它的来源是怎么回事。

后世都知道这是一本用起来比较实用的好书,但是各家有各家的解释,就造成后世的一人一《伤寒》、一家一《伤寒》。一个人有一个用法,但是只要使用他的方子,哪一家都有效。咱们现在的大家胡希恕老师认为《伤寒论》跟《内经》没关系,是从伊尹的《汤液经法》和神农派过来的。还有好多家说《伤寒论》直接来源于《内经》,他的序论里面也写着,《内经九卷阴阳大论》,所以说很多人很多说法有很多理解。有人说这个序论前半部分是张仲景写的,后半部分是王叔和写的内经九卷这套东西。咱就不管这些了,古代的东西既然

能写上去就有它的价值,只要有价值的东西咱就能吸收。只要对临床有帮助,咱看了有道理咱就用,这是咱们的原则。简单介绍一下张仲景,名张机,东汉末年时代的人,受业于同郡张伯祖。识用精微过其师,张伯祖据说是他的伯父,张仲景跟他学习看病。张仲景聪明而且挺低调,谦虚好学,已经青出于蓝胜于蓝了,比老师的技术还要高。举孝廉官任长沙太守,但是不是考试上来,而是一级一级往上上推举。他做官已经不小了,相当于省级干部了,他上午办公事,下午就在大堂上给老百姓看病。他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但是那个年代是后汉三国时期,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了。因为战乱环境恶劣,在十年中有十三次大的瘟疫,所以大战之后必有大疫。尸体腐烂,人们生活颠沛流离,疫病就特别多。

张仲景后来就辞官不做,专门就给人看病,最后他所在的荆州是刘表的地盘。那里物产丰富、兵强马壮,所以荆州十年无战事,这就给张仲景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他就有时间著书立说。再就是刘表尚儒,很多学术精英都汇聚南阳,也给了张仲景很好的学术氛围。他的病人不缺,每天面对很多生死大病,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所以说张仲景的书不是凭空想象来的,是一部临床经典之作。他见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说看你的脸色你的身上有暗疾,不吃药二十年后可能眉毛要脱落,再过半年之后可能有生命危险。

王璨对张仲景的话不太相信,口头上答应吃药,实际他没有吃。过些日子张仲景再次见到王璨,知道他没有吃药,慨叹他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果然二十年后王璨的眉毛就脱落了,半年后就死了。当时张仲景的技术就那么高,他已经超越了古今中外的技术,古人很多地方都有些不可思议。

因为之后的战乱,竹简非常不好保存,版本就非常少。有可能出现的断简、流失或散乱,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发现了这本书。他就把这本书整理了一下,就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篇。唐代的孙思邈在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这本书,在晚年的时候就把这本书收到了自己写的《千金翼方》里面,这就是有名的唐本。《伤寒论》有很多版本,到宋朝的时候又有官员发现了,又进行了整理,成了宋本。后又在宋朝是流传到了日本,这个版本应该比宋本还要好一些,就是日本康平年间的康平本。日本人非常崇拜《伤寒论》和张仲景,解放后他们到仲景祠参拜的时候,就在大雨中跪拜过张仲景。并捐资修缮了仲景庙,以前是占地三千亩非常大,后逐渐被占用,南阳医师联名上书国务院后,现在重建得相当好了。

《伤寒论》对人类的医学界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发展,就是因为不太好学。人们多在家族中秘密传授,这就造成了《伤寒论》没有大面积普及,

后世都是各承家技。伤寒论不管外感还是内科杂证都是经过六经辩证解决的,所以就没有单独提出温病理论,以及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它里面已经包含了这些东西。清代的《医宗金鉴》也把《伤寒论》收进去了,那时就当作教科书用了,但是人们学了以后不一定用。就好像咱们现在的大学一样,上完课就不用了,还是用温病的那一套东西。历代学医者都知道不读伤寒不足以成大家,《伤寒论》能解决大问题,真正是一本治病活人的书。当时华佗看到这本书了,说真是活人书也。

咱们先学一下张仲景写的序论,虽然写在一千八百年前,但是至今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就跟写的是现代人一样。“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振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斃,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顾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每次看到秦越人给皇太子看病,就感叹秦越人望诊的成就,所以作为医生来说必须是个有聪明才智的人。脑子比较死板的人就不适合当医生,学医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还在的医生也是不好好去研究治病的方法。上能治疗长辈的疾病,下对自身也能保养,这是做医生的天职。这些医生都去追求荣华富贵、都去挣钱了,光去重视这些枝节的东西了,把身体弄坏了追求钱财又有什么用呢?你挣得钱只是给医院保留了

一段时间,等到突然有了病了就害怕了,就不再趾高气扬了。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有些人就去找一些巫婆、神汉去看,就任人宰割了。所以当个好医生是非常有价值的,你的长辈、孩子、亲朋好友都会跟你受益。你把天地造化出的宝贵身体托付给一般的大夫,人家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两千年前跟现在的形势是一样的。

前两天一个发烧的病人,三十九度多,在他们那里输了几天液没有好,又去省二院住了很长时间,也没查出病来。白血球是一万多一点,所有的都查了,就差查骨髓了。白血球不高不算白血病,最后一声说你去找中医看吧,没办法经人家介绍到我这里,他说说他的症状咱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口苦、大便干,那不是少阳、阳明证吗?到下午就发烧,在

医院花了三万多块钱,四十多天没治好。以前就显感冒,后来就一直发烧,又不冷不热,就入里到了阳明经了。《伤寒论》多简单点事儿,西医理论就没有这种思路,他检查的是你实质的病。在经络上的病是查不出来的,入里、在表证都发烧,哪一经都有可能发烧。有烧证明人还有抵抗力,有些抵抗力的差的人就不烧了,但是也在经脉上。所以张仲景说有烧的伤寒发于阳,无烧的伤寒发于阴,阴证就烧不起来。还有个小孩高烧半个月,退烧、消炎老好不了,半个月没治好,也不嗓子疼、也不难受。我一看看不准出什么问题来,但嘴唇是干的,证明他却津液。还在阳明上有高烧,手脚是凉的,快的办法是在少商和商阳放血。给他滴了几滴黑血,开了白虎汤就好了。你光去注意一些表面的东西,连生命都得不到正常的护理,就没什么用了。

“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

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家族有二百多口人,十年内死了一百四五十口人,死于各种传染病、流行病。伤寒包括了热病,难经说,伤寒有五,有热病、有湿温、有温病、有中风、有伤寒。这里说的伤寒就是广义的了,不说说光有风寒是伤寒。所有的外感病都叫伤寒病,所以这些病死亡率相当高。张仲景出这本书就能治疗传染病,包括那年的非典。张仲景是非常好学的,医术非常高了,只要别人有什么好经验他都拿过来。这就给咱们当医生的做了榜样,不要闭门造车,要多学。是为了救人命,不要老是觉得自己了不起。《胎胪药录》这本药书已经找不到了,有人说这本书是道家有人在打坐时,看到的药物在人体内的循行路线,然后写出药物在哪里起了什么作用。在汉朝以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道家文化,受道家文化影响比较大,《黄帝内经》也是黄帝五次问道于广成子在崆峒山。到了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把道家边缘化了,这是政治需要。其实道家的东西都是我们中国的核心文化,包括治国、治病都有独到的、智慧的地方。你就知道《伤寒论》

写作的年代肯定受到道家的影响,黄帝内经在当时都是医生的必修课,所以张仲景的书中没有黄帝内经的内容,都是必读书就不用写了。他的六经辨证肯定不是凭空捏造的,他一定都有它的根源,《黄帝内经》就有关于五运六气的论述。当时的人们不用说六经的来源,咱们现在的人们都不了解了。有的学术就把它去除了,还是来源于《黄帝内经》。

第二讲讲于2014年9月28日

接着上一次讲的序论,读了《伤寒杂病论》之后,虽然不能把天下所有的病都治好,但也可以见病知源,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在哪条经络。起码一半的病都能解决,说得比较保守点吧。这就说到五运六气了,五脏和天地气化是一回事,经络脏腑和天地气化是一气贯通的。天地阴阳和人体阴阳是天人合一的道理,你要不是非常有智慧的是不行的,所以学医要博览群书,博学多采,要学易经和中国道家的理论,对学医非常有帮助。而且得要非常聪明,所以搞医的人要注重德行的修养,德行不好的人身体就不好,人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往往和人的身体是统一的。所以说道高艺始精,这是古人传下来的,德行好的人思想才能专注,身体才能好。你不能专心去研究一个问题去,老是被外界的东西去牵扯,就出不了成绩。古人的思想比较宁静致远,每一门学术都与道相通,修行也与道连在一起。

上古和中古都有这些圣贤之士,《黄帝内经》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方只有论,书里面只有十三个方。但是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人体素质普遍都比较高,有病了按摩、导引一下就好了。越往下人的思想越复杂,追求物质的东西越多,病就越难治。所以就用针药这些东西,上古有法无方,到仲景之后才有法有方。所以仲景叫方书之祖,以前有方也是《汤液经法》,比较流传不广。没用,伊尹的汤液经法做饭的时候就把病治了,五味调和、导引、按摩、针灸就好了,《黄帝内经》是一本针灸书,一本修行书。社会上普遍都在研究这些东西,病没有那么复杂,一两味药解决了,《黄帝内经》十三方药都特别简单。到现在病更难治、更复杂,你要看到一生很少用药的人,有病了药下去特别顶用,尤其是生活比较原始、偏远地区的人们。城市里的老太太们,拿生命比较重视,每天一把一把地吃药,你用药就非常难。

一千八百年前医生就是这样了,经典著作就不看了,就是家里传的这点东西。看外科就只看外科,看疮疡的就只看疮疡,就不求进步了。看病时问问你就下药了,非常潦草,坐了一下汤药就出来了,就非常草率,跟咱们现在是一样的。因为他的知识面太窄,现在光会看化验单了,问那么多也没用。对他的诊断没有帮助他就不问了,一看白血球高消炎药就上去了,白血球低抗

病毒药就上去了,发烧实在治不过就上点激素。你说我后背疼、脖子疼、两肋疼、吃不下饭、大便干,他都不管,就是消炎药。以前人们诊脉是三部九侯,人迎和脚上的趺阳脉都要摸一摸,诊断时全面收集人体的信息。古人虽然没有高科技的东西,但是他诊断得特别详细,不愿意遗漏一点点蛛丝马迹,整体地去看一个人。不是很短十几把你的治则出来了,因为你知道得太少了,没有去精研经典。经典让你去三部九侯、察言观色、望闻问切,你不去照着做,这些医生就是草菅人命了。

所以张仲景写这篇文章还是情绪比较激动的,在疾世愤俗,抨击这些庸医。看明堂因为内经里有望诊的诊法,医生看病人第一眼就要知道大概得的是哪一经的病,你心里就有谱了。有人一看流光四白的脸色就知道没事,起码有病也是在三阳不在三阴,面色比较灰暗的可能就在三阴上了,或者有湿热。弓着腰来的阳明就有事了,老是背不舒服就实在太阳了,左右摇晃的是在少阳了,经常好扭腰的是少阴太阳合病。所以要善于望诊,鼻子特别红是阳明大肠经有热了,你就知道该用大承气汤了,望闻问切这四诊都不能缺。如果草率诊断去看一个人的生死,就不好说解决病人的问题。虽然咱们都不是生而知之,但可以用后天的多学、多听、多看、多努力,也能达到好大夫的效果。这就是医圣一千八百年前

说的话,如果我们不去勤求古训、勤修经典,这些问题会越往后越厉害。

然后咱们就正式进入《伤寒论》的学习,这本书里面的脉法和伤寒例咱们回头再讲,现在一般认为是张叔和加进去的。不是《伤寒论》原本的东西,但是也有帮助作用,因为张叔和的《脉经》比较厉害。头一篇是太阳病篇,就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张仲景首重的是先辨病,并不是光辨证论治,有人说西医是对症下药,你们也是对症下药啊。不是,先看是太阳病啊、阳明病啊、少阴病啊,这是六经。在金匮里面就是中风啊、风水啊,都是有病名的。先辨病然后再辨脉、证,他是一环套一环的。

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咱们按正规说得把每一条文都背过,用的时候才能知道。这是一个总纲和诊断依据,首先是脉浮,头和脖子僵硬,非常不舒服,头疼。再就是比较关键的一点是恶寒。不怕冷就叫温病了,还有恶风,这只是一个总的提纲,比较简单,首先定是太阳病,不管他发烧不发烧。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就把人体最复杂的症状简化了,就分了六个层次就行了。然后再细分,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或者发烧或者不发烧,但起码有汗出、怕风、脉浮缓、因为上面有了浮了,他就说脉缓。就是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证明这个人的身体还是可以,人的精力和气血不是太差。就是

受风了,太阳表虚证,只是表气比较弱、容易受风。时时刻刻觉得身上在出虚汗,但不是那种热汗,越出汗越愿意裹紧一点,病还在表证太阳上,这就叫太阳中风。

第二条这个叫正中风,就是身体还可以,不是什么大病。在《金匮要略》有一个太阳病其证备,所有的太阳病都有汗出怕风,但他是脉沉迟。证明他身上的津液没了、缺水了,越出汗津液流失越多,这种人容易抽风。这是在痉病篇,就是抽风篇,蔡长福老师叫他副中风。一个刚痉、一个柔痉,刚痉是葛根汤,柔痉是桂枝栝楼汤,就是加天花粉、栝楼根去补充人体的津液,因为它吸水的力量特别大,补人体津液走经脉的力量非常强。跟现在输两瓶盐水的道理差不多,古人有古人的办法。栝楼根是苦味的,甘苦化咸补津液。

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这个伤寒就是狭义的太阳伤寒了,或者这个人已经发了烧了,或者还没有发烧,他一定是身上怕冷的。愿意盖厚被子,甚至人还哆嗦了,那是人体在摩擦生热、自我运动,他需要热量。寒气凝结到人体经脉了,气血不通,寒主凝、寒主疼,关节和肌肉就会疼。这就是风寒凝结造成气血循行不畅。少阳经呕逆比较多,但是太阳经也有,受到表寒以后,人体自我的抗病机制就要往外发、往上走。肠胃的功能就会差一些,气血充斥于表。人体自我就要解表,气机往上往往会带动胃气往上冲,可能会

出现呕逆、干呕。这个症状要和少阳证区分开,这个呕逆不口苦,脉紧、脉浮、脉数。脉阴阳俱紧就是寸关尺整个这条脉都是紧的,因为受到风寒后,寒主收紧,脖子也金,身上肌肉也僵硬,脉也是紧的。人体气血往外冲不动,外面已经被寒气闭塞住了,就造成脉跟琴弦一样。整个一条脉是绷紧的,你一摸是皮肤发紧,脉也发紧,皮肤和脉好像贴得特别近。弦脉皮肤不紧,是松软的,里面的脉好像一根琴弦一样。发烧的话脉跳得就比较快,人体出汗后突然受到风寒,皮毛闭塞,人体热气一时间打不出去,就出现这种状态。淋了一场雨受到风寒,夏天热时出汗突然吹空调,就开始发冷发烧。你看这个人发烧后盖了被子,这就是伤寒麻黄汤证。中风的话脉浮缓,人出汗,这两条不能搞反,那就南辕北辙了。

然后看第四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里的一日不是很确定,就是刚得了伤寒病,最表的那一层感受到了。太阳经就发病了,脉不是那么慌张、急迫,跳得不快。还是比较从容和缓的,证明没有伤害到人体里面面,虽然发冷、发烧,证明病还在太阳上,喝碗姜糖水、或者麻黄汤就能解决了。老想呕吐就到了少阳经了,烦躁是想入阳明经,有往里走的趋势。脉不像那么平静了,比较慌张了,一分钟超过九十下了,比较洪大了。接着看第五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只要太阳病没有好,没有

见到阳明证和少阳证,就没有传,还在太阳上。这种人比较多,不一定发烧,这就是蔡老师说的外感长期携带者。颈椎病其实就是太阳证,脖子长年不舒服,身上难受。

小孩子容易发烧,因为他们是纯阳之体,肾气足、人体反应机制比较敏捷。外面一受寒马上就要把它赶出去,再解决不了鼻子出血了。大人的反应就比较迟钝了,五脏六腑之气,尤其是肾气的后援力量不足了,外面受到风寒里面反应不上来。携带起来可能一两年,可能三四年都有,就说是司机或者看电脑导致的颈椎病。现代医学认为不发烧就不是感冒,在经方家看就是个太阳病。病邪一直在太阳经呆着,是因为他的阳明经和少阳经的气血还比较旺盛,就还按太阳证治疗就行了。

第六条比较重要,“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貌似是个太阳病,他也是脉比较浮、头也疼,但是有一点提出来了发烧而渴。前两条没提到渴劲儿,这个病口渴但不怕冷。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起码是怕冷或怕风,起码是微恶寒。如果没有冷热的感觉,就得高度注意了。虽然张仲景也叫它太阳病,其实它已经不是纯粹的太阳病了。看《伤寒论》就是

通过这些细微的症状区分病,都是发烧治法就不一样了。西医看都是发烧就用退烧药,中医还得问你出不出汗,出汗就是桂枝汤,不出汗就是麻黄汤。还得问你怕不怕冷、口渴不口渴,不口渴为太阳伤寒,口渴就成了温病了。病在太阳上嘴唇是不会干的,有时候干的就掉皮那就是白虎汤证,已经不在表、入里伤津了。

这些细微的、没有写出来的症状,在哪一经就肯定在哪一经。你如果不用心就辨不出来,就得在临床上勤观察,多费心领悟了。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写医案就是把症状写出来了,《伤寒论》上没写的你总结出来了,通过用药治好了,知道什么症状在哪一条经上。这些没有写出来的症状,看别人的医案,看人家是怎么治好的。这样是能很快提高你的医疗水平的,中医靠的就是这些症状。我这次去上东参加蔡长顺老师的培训班,他基本上是靠问症状的,他已经把这些症状总结出在哪条经络上了。通过问诊基本上方子就出来了,再用把脉确定一下,所以说症状非常重要。发烧病人口渴但不怕冷,基本上就断定他是温病了。温病是津液的亏乏,伤寒是津液不亏。

如果这个人得了温病,你误治又发汗了,他会身体更加热得烫手。这样的就叫风温了,就不是受风来的了,他就是告诉你温病用发汗法是不对的,起码用辛温发汗法的麻黄汤和桂枝汤是不对的。风温的症状是尺脉和寸脉都是浮脉,本

身风温就是津液匮乏,里面还是有热病,身体还不断在流汗、散失津液。《黄帝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它是先伤到人体的阴液了,人体的阳气就不能潜藏、往上浮。春夏时天地阳气又往上生发,身上的阳气就非常亢奋,阴液不够就容易产生温病。它是在人体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冬温时天地之气也没有潜藏下来,现在的温病的就比较多。冬天的暖气比较厉害,比夏天还热,人体阳气就收藏不了,都在出汗流失津液。春夏又一热,人体精亏阳亢就会血热,脉管里面的水分就少。相对来说红血球是热量,血热后也在丧失津液。走到微循环上,血液就比较黏稠了,就流不动了。红血球里面携带的氧气循环就慢了,就像河道干枯了一样,这样就会使脏腑和大脑缺血、缺氧,造成身重。

人体阳气充足时就会感觉轻松有力,大脑思维非常敏捷,津液缺失了还在流失津液,没有氧气的营养就会感到身体发沉。大脑缺氧就会自我保护睡觉了,身体里面热气太重排不出来,通过鼻腔和身体出汗散热。缺氧后就会呼吸急促,加紧呼吸收受氧气,鼻子呼吸就会粗重,就会鼻息必鼾。人体的结缔组织、嗓子粘膜血管不是太丰富,一旦出现供血不足。血管收缩、津液亏乏,供不上血就说不出话来了,嗓子就干了。津亏的人肯定要发烧,现在就是输两瓶水进去补液,古代没有这种方法。这些都是传染病一类的,现在就说冬天

这些细菌没冻死,就形成这些病毒性的感染和疾病。其实温病就是天地的疫疠之气造成的,伤寒是天地正气造成的。

第三讲讲于2014年10月5日

上次讲到《伤寒论》第六条,温病主要的矛盾就是内热、津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去给他通大便的话,会更伤到津液。因为它还没有入到阳明大肠,只是在阳明经上。不该下的时候你给他下了也会伤津,如果入到阳明大肠了就该下了,白虎汤证你给他下就不对。这时下了就会小便不利,可能尿得不痛快、尿一点,或者显疼或者不疼。眼睛就发直了、不灵活了,因为眼睛里缺了津液了,眼睛跟肾阴有关系。身上阴亏以后,眼睛就好像转不过一样,临床上有的阳明证病人常年大便不好,老觉得脸和眼睛不舒服。我就给她用白虎汤,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要不她不敢跟人对视,对视后她的眼睛就不能动。她虽然没有脉洪大、大热,从眼睛这里就能看出病症来,也是阳明经气化热。

古人把温病当成伤寒误治了,被火或者艾灸啊、火针啊,以前是挖个坑,把土烧热,把人放进去,上面盖上被子,让人强力发汗。本身就津液亏了再这样,他的脸色就是缺血的那种枯黄了,他不是黄疸。再厉害了就跟抽风一样了,小孩子很多是温病,发烧后你给他用退

烧药。我上次治疗的那个小孩子就是,连着烧了半个月,反复用退烧药、打针、输液,最后小孩子就开始抽了,身体就哆嗦了。我就给他用白虎汤,在少商和商阳放血,商阳是大肠经。放出来的血都是黑色的,喝了一次白虎汤就好了。他发的黄色就像火熏火燎了一样暗黄,脸色枯槁,黑黄黑黄的,上面好像有一层油垢。其实就是治疗错了,看到这种脸色你就知道他里面有内热。你治疗错了一次还不大要紧,再治疗错了就要人命了,温病就是非常凶险、厉害。

温病也有伤寒部分症状,脉浮、头项强疼,但是他不恶寒。看着他是个太阳病,就是你没有诊断清。他说太阳病、温病的时候说的是病,在说中风和伤寒的时候没说是病,从文法结构上就知道区别了。太阳病分中风和伤寒,温病没有归到太阳病里面,其实它是归到阳明病里面了,是等同于阳明的范畴了。温病也有六经传变,也有太阳、阳明证。张仲景写的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名为风温。这是他给风温下的定义。然后他又在一百八十二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就是说这个阳明证的外证的表现。二百二十二条说,“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你就知道风温也是指的阳明病,就是温病误下后就成阳明证了。

温病有温病的机理,它的内因就是内热、津亏,他本身就是这种体质,一受寒马上就化热,就成了温病这一类的病了。如果身体没有内热,就会成为麻黄汤证或桂枝汤证,所以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就包含了温病的治法。在太阳阳明阶段,里面有内热、津亏,又受到风寒,刚在表的时候就用葛根汤。因为他还有表寒,葛根是辛凉解表。如果直接到了阳明上了就是白虎汤,如果入了腑就是大承气汤。咱们今天着重把温病讲一下,有人说伤寒里面无温病,那是不对的。张仲景在六经里面已经把温病的理论都给你阐述出来了,后人在他的基础上又把里面的精华提取出来,专门做了一个温病学说。到了少阳就是柴胡类的药,比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这都是化热的。到了太阴就是桂枝加芍汤,因为温病本身就津亏,太阴中风还有桂枝加大黄汤,大便都拉不下来了就不是寒症了。加芍药是因为脾阴亏了,人得温病是因为三阴亏了,主要是脾阴亏了。脾为三阴之长,脾阴亏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肾水不足,脾阴的来历是从肾水化湿。肾阴不足就会脾阴亏,张仲景的方剂里面就已经给你设计好了。少阴中风就用黄连阿胶汤,后世在它的基础上改成大定风珠,是治疗温病抽风的典型的方。到厥阴是麻黄升麻汤,这种情况是嗓子已经溃烂出血了,然后大便还是稀的。上火下寒,肺热特别重,肠胃下焦是寒的。

后世把太阳经的温病称为卫分证,阳明经的称为气分证,太阴经的营分证,少阴经的血分证,创造了卫气营血辨证。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比卫气营血辨证还要科学,少阳证就不在卫气营血辨证范围,所以他们又加了湿温,因为解释不完了。湿温其实就和少阳、太阴有关系了,少阳的火去蒸太阴的湿。张仲景这里面都有方,舌苔白者小柴胡汤主之,舌苔白就是有湿有热了。然后又加上栀子柏皮汤、栀子豉汤,这都是治疗湿温的方子,后世又在这些方子基础上又化生出三仁汤。必须要掌握的一点是温病是禁汗的,不让发汗,因为它里面已经内热、津枯了。尤其是辛温发汗,所以温病派一生不敢用桂枝,他看哪个病人都像温病了。

他们认为“桂枝入喉,阳盛则毙”,古代发疹子特别多,麻疹、风疹一类的,还有出痧等各种传染病。出疹子时津液亏了,用桂枝更会伤到津液,就得用一些补阴、凉血、透表的药。给他水液、凉血,河道里给他充了水了,它这些病毒就从毛细血管里透发出来了。所以他用一些蝉衣啊、浮萍啊,都不是热药,但能把血液里的毒素透发出来。然后加一些滋阴的药,比如在气分时用芦根、白茅根、牛蒡子,在血分加上丹皮凉血活血。河道干枯了血液流通不了了,加上白芍补太阴养血,再厉害了加元参、生地。血管里面血液充足了,他自己就出汗了,就脉静身凉了,就好了。

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解析

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及解 析 方药| 桂枝汤方 治法|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校(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折折(执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酩、臭恶四等物。方义 方中桂枝辛温,解肌祛风;芍药酸寒,敛阴和营。两药配伍有调和营卫之功。姜辛散止呕,且助桂枝;大枣味甘益阴和营,以助芍药;炙甘草调和诸药。方为辛温解表轻剂。服用桂枝汤取汗,尤须啜粥、温覆以助药力,既益汗源,又防伤正,值得重视。【原文】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释义 本条句首指出太阳中风,故当与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条“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互相参看。证见阳浮(脉浮)、翕翕发热,为外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阴弱(脉缓)、汗自出,为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对浮盛之卫而言相对不足,可称营弱。汗出营弱,脉应之缓。恶风寒,与脉浮、发热同见,为风寒外束肌表。原文中恶寒、恶风并列,提示两证有轻重之别,但可并见,似不可误为或见之证。肺合皮毛,肺气上通于鼻。外邪犯表,肺气不利,则见鼻塞。外邪干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诸证反映营卫不调,卫强营弱,肺气不利,外邪干胃的病理,仲景提要为“阳浮而阴弱” 吕震名说:“卫强故阳脉浮,营弱故阴脉弱,卫本行脉外,又得风邪相互,则其气愈外浮,阳主气,风为阳邪,阳盛则气易蒸,故阳浮者,热自发也。 营本行脉内,更与卫气不谐,则其气更内弱,阴主血,汗为血液,阴弱则液易泄,故阴弱者,汗自出也。啬啬恶寒,内气虚也,淅淅恶风,外体疏也;恶寒未有不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二者相同,所以经又互言之。翕翕发热,乃就皮毛上之形容;鼻鸣,阳邪壅也;干呕,阳气逆也。太阳中风证状之和此谛实,此证宜用此方,凡欲用仲景方先须辨证也。”【原文】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4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4条 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脏无他病,里和也。卫气不和表病也。《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所谓先其时者,先其发热汗出之时,发汗则愈。 清·吴谦《医宗金鉴》此释上条荣卫不和之证,而又就其时发热汗出者,以明其治也。藏;里也。无他病,谓里无他病也。有时发热,有时不热,有时汗出,有时不汗出,其表病流连而不愈者,非荣不和,是卫强不与荣和也。当于未热未汗之时,预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迎而夺之,以遏其势,则热退汗敛,而病自愈矣。方有执曰:时以暂言。卫气不和者,表有邪风而不和也。先其时者,言于未发热之先也。 程知曰:阴虚诸病,亦时发热自汗。若里无他病,而时热自汗,则为卫受风邪,未得解散,宜于将发之时,先用桂枝汤、乘其欲动而击之。程应旄曰:桂枝为解肌之剂,而有时云发汗者何也?以其能助卫气升腾,使正气得宣而汗出,与麻黄

汤逐邪气,使汗从外泄者不同。汪琥曰:及其发热自汗之时,用桂枝汤发汗则愈。苟失其时,则风邪入里,病热必深,桂枝汤非所宜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脏无他病,知病只在形躯。发热有时,则汗出亦有时,不若外感者,发热汗出不休也。《内经》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时热汗出耳。”未发热时,阳犹在卫,用桂枝汤啜稀热粥,先发其汗,使阴出之阳,谷气内充,而卫阳不复陷,是迎而夺之,令精胜而邪却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证治。病人脏无他病,是指饮食、二便、睡眠都正常,无内证可述,说明里气和。文中又没有提到太阳病或脉浮、恶风寒等表证,说明也不是太阳中风。病人只是出现时而发热、汗出的症状,而且缠绵不愈,吃了一些药也不见效。这也是卫气不和,荣卫失调的表现。荣卫分别为阴阳之属,阴不制阳,则卫阳亢盛而发热;阳不护阴,则荣阴外越而汗出。治疗上也应选用桂枝汤调和荣卫,但一定要在发热、汗出发作之前服药,阴阳荣卫才比较平衡稳定而易于调节,而且可以避免在发作时服药汗出太多而损伤正气。这类疾患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以妇女更年期时更为多见,在使用滋阴、助阳、清热、敛汗的方法都难取效时,可以试试桂枝汤,往往都有效。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这个病最常见了。脏无他病,就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徒赵校对版)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徒赵校对版)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 语不止,当刺期门。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太少并病,古人解释是太阳病传入少阳而发生少阳病,太阳病还没解,叫并病,头项强痛是太阳证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这是少阳证,可是少阳证不明显,搁个“或”,有的时候眩冒,“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有时眩冒,有时结胸,心下满,如结胸,心下痞硬,小柴胡汤也心下痞硬,有人参,太阳少阳并病,太阳证还存在,少阳证不太明显,时有时无,这个也正说明柴胡证若有若无的时候,可以用针刺,这段的意思在此。当刺大椎第一间,这个大椎就是第一胸脊那个线中就是大椎第一间(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刺突 之间)。那么这个穴的是泻胸中热气,这个表证也属于上焦的,少阳病也是。肺俞在第三胸椎下面两旁各取一寸五,肺俞是两个穴,肝俞在第九胸椎下面也是两旁各取一寸五,这两个穴…………(30:56—31:13没录上)。慎不可发汗,少阳病是不可发汗的,发汗则谵语,脉真正弦了,真正变成少阳

病了。不但少阳病,而且他有胃不和,有谵语。那么谵语,五日的时候谵语还不止,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变成少阳阳明并病了,那么也可以是实证。这个期门,就是乳头直下六、七肋骨之间。期门穴它祛胸中的邪热,常常少阳病柴胡证不明显也有刺期门的,那么这个虽然这么说,用柴胡证行不行呢?我认为行的,这个可以吃小柴胡汤。太阳和少阳并病,如果少阳证不明显,但时有时无的时候也可以用针刺的法治疗。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说明这些问题。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打印版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第一讲《伤寒论》 导言 一、《伤寒论》的历史变革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这部书是公元196 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年,他的事迹汉书无传。据唐《明医录》载.“甫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典,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 东汉末年,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了疾疫流行,死的人很多。张仲景家族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危害下,还不到十年时间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死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激发了他著书活人的志愿。为了著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地吸收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给合自己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经过了辛勒的劳动和反复的印证,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兵火的摧残,致使原书十六卷残缺不全。 公元256年一316年,西晋太医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进行整理并撰次成篇,但只整理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已不复见。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 到了公元1065年,宋朝的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正,同时梓板而颁行于世。在这个时闻,翰林学士王沫在馆阁日,从蠹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也加以校正而刊行于世。 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 《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相提并论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匮玉函要略方》则专论杂病,这一看法一直流传至今。 为了正确理解本书起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以及伤寒与杂病的内在联系,方能对本书作出正确的评价。 先说伤寒: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是指广义伤寒面言,及于狭义伤寒,则只限风寒,而不包括风寒以外的其它邪气。 考《伤寒论》的内容则是主论风寒,兼论杂病,它虽亦提及温病等证,乃是与风寒进行鉴别,作为伤寒类证而出现。所以,不象伤寒那样论述全面,也没有系统的治法。因此,还不能说《伤寒论》就是讲的广义伤寒。 再说杂病.汉时对疾病的分科,尚无今日内外科之称,当时对外感发热的急性热病,皆叫做伤寒;对伤寒以外的疾病,包括了许多慢性病,都称之为杂病。 伤寒与杂病。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发病形式,但张仲景把它们共揉一书之中,而相提并论的理由是和以下几个问题有关的: 1、因伤寒单纯发病者少,而与杂病相兼者则多,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全面。 2、人分男女,体有强弱,感邪虽一,发病则异,而且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故辨证不明杂病,不明脏腑的寒热虚实,则亦不能明伤寒。所以,只论伤寒,不论杂病,则不能曲尽辨证之长。 3、有的病人先患它病,后感伤寒,内伤外感,病情杂沓,难求一致,无法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 基于上述的问题,故柯韵伯对此深有体会的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虚实互显,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此扼要法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伤寒论》是通过伤寒与杂病的具体的事实,以反映它的辨证方法。也可以这样说,伤寒与杂病必须共论,方能显示六经辨证以统摄诸病的意义。故柯韵伯又说:“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能脱大经,故立六经而分司之。”反映了六经辨证以统摄伤寒、杂病这一事实。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伤寒论》这部书言简意赅,极尽含蓄吐纳之能事,故在辨证说理中有其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起到了文以载道的效果。 另外,还应看到作者在六经辨证中,只讲某经之为病,不讲某经之伤寒,把百病兼括于六经而不能离其范围,所以它只在六经上求根本,而不在伤寒上求枝叶,因而突出了六经辨证的特点。 方中行也认为《伤寒论》是论病之书,非为伤寒一病而设,这些提法,确实抓住了《伤寒论》的主要精神。 根据上述理由,说明了伤寒与杂病互相共论以阐明辨证论治之理,本来不存在伤寒在前,杂病在后;或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学习《伤寒论》目的是在于辨证论治,绝不可降格以求而满足于辨伤寒之一病。 三、六经的概念 六经的实质:《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究竟六经的实质是否存在,在伤寒学中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 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胡希恕讲痹症

胡希恕讲痹症 这个范围相当的广啊,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痛当然属于这种,那么,像这个类风湿啊,骨质增生啊,都概括在内的。以至于这个神经发炎,骨节疼痛,古人啊分不开的,都叫做痹痛,现在呢,我们有几节书,要温习温习。 一、仲景关于痹症的条文 在金匮要略里头,在痉湿暍篇里头,专门提出了一个湿痹。 ①他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桂枝去桂(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这节说是啊,他就指这风湿。所以他也当太阳病了,也有关节疼痛,发热而烦。那么这种病,要是太阳病呢,这个关节疼痛而烦,这是一个表实这样一个证候。太阳伤寒,他是一个身痛,腰痛,骨节疼痛。那么要是真正的太阳伤寒证呢,他脉他要浮紧的。那么现在这个脉呢,沉而细,这个沉脉呀,古人认为,这个沉脉也主里,也主寒,也主水,所以在这个《金匮要略》里头,这个水,就是这个水肿这类的病,他说脉得诸沉,当责有水。那么这个,这一段,这个病主要的是这个里虚,所以脉沉细嘛,而饮不行,水不行,所以这个叫湿痹,这个不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应该脉浮紧呐,这里脉沉而细,说明是里虚有停水。那么古人呢,管这种的身体疼痛叫作湿痹。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从这节上说,这个温痹的证候也不一样。那么要假设这种情况,小便不利,大便反快,那我们遇到关节炎这种情况,身体疼痛而烦,类似表证,他这个主要由于小便不利,咱们这个讲伤寒论也有啊,那么里头有停饮,小便不利,你不利小便表不解。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利小便,里气一通畅,内外也和,也自然汗出而后解。这一段就说明这个问题。那么这个湿痹啊,所以有这种表热的证候。就由于水不行于里,可表气也闭塞,所以发生这种表证。那么这个呢,不要误于表的证候,一味发汗不行的,咱们在伤寒论,有多少节了。有一节我还记得,说这个太阳病,发汗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恶寒,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他要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那个去桂不对的,应该去芍药,跟这个是一样的。那么要不利水,是不治的,我们治这个一般的关节炎呐,要注意有这么一种,但当利其小便。 ②湿家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可与麻黄加术汤。这也是痉湿暍的一章里头的。我讲,我很少几节把他集中了,然后等会讨论这个痹疼怎样治疗,这个地方。这个治疗,也不外乎古人这些原则了。这个湿家古人就指的这个风湿,身烦痛,那么痛而至烦呐,可与麻黄加术汤,他是可与之,不是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

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

伤寒论方歌刘渡舟总结-带书签

《伤寒论》方歌 刘渡舟先生总结 1.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祛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经方治大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

经方治大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 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熟读《伤寒论》,得心应手,出入无方。他擅长用经方治大病,读他的医案,令人拍案叫绝!这种手段与魄力,只有像胡老这样的大师才有! 1、治小儿急性胆囊炎得速效 “阑尾炎单独用大黄牡丹皮汤的机会少,合用大柴胡汤的机会多。临床上遇到呕恶、胸胁满、不吃东西,这是最普通的柴胡证,你要是合用大黄牡丹皮汤,是非常有效的,这个我治过的例子也很多很多。 大柴胡汤和大黄牡丹皮汤的合方不但治阑尾炎,也治胆囊炎、胰腺炎,我都试验过。 我方才说叫小明的那个小孩子,得的就是这个胆囊炎,他那个胆囊肿得手能摸到,挺厉害,就吃这个药好的,快得很,这个药在该病急性发作时最好使。疼得那样剧烈,尤其是胸胁这个部位胀气,显得胸胁满、胸胁痛,这都是柴胡证。” 2、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治胰腺肿物 “我有一个外甥,他的胰腺这儿长了一个东西,现在也没确定是癌变物还是其他的囊肿,据医生说是发生了癌变。 但是他患这个病已经近一年了。我就给他吃这个药,疼痛早消失了,这个肿也消了很多,从吃药后的结果看恐怕不像是癌。”

3、用大青龙汤治愈自己肺炎 “我方才讲了葛根汤。大青龙汤也是太阳病的一个发汗剂,这个方剂的适应证恶寒也特别厉害,所以在临床上若是无汗、恶寒特别厉害的这种太阳病,对这两个方证,要好好辨:如果症状没有烦躁,就用葛根汤;如果有烦躁,口舌再干,就用大青龙汤,因为大青龙汤中有石膏。这两个方证,都特别恶寒。 有一年,我得肺炎,就是恶寒特别重,我给自己开的方子,当时没用大青龙汤,我用的是葛根汤加石膏,吃了这个药热退了,但第二天又发热,这么反复了两三天,最后还是吃大青龙汤好的,用大青龙汤麻黄药非多搁不可。其实要是开始就吃大青龙汤,就不会像后来发作那么重。” 按:在《胡希恕老中医应用大柴胡汤验案》中提及一例用葛根汤合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治愈自己的高热,正可互参。 胡希恕先生83岁时,冬月发热39.7℃,症见胸满、恶寒、鼻塞、苔白腻、脉浮弦,因是三阳合病,故服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一剂而愈。 4、大青龙汤治小儿危重肺炎 “我的一个学生姓刘,他治一个小儿肺炎,这个小孩子简直就是不行了,西医院也治不好,他用大青龙汤一剂就救回来了。” 5、生姜泻心汤治小儿下利,出现瞑眩

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刘渡舟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第32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一、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二、1、这是伤寒表实、经输不利之证。 2、要与太阳中风、经输不利相区分:即第15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权加葛根汤主之”。 三、关于葛根 1、葛根性凉,味甘、辛;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消渴,麻疹不透。 2、本方中葛根既能升阳解肌发表,又能生津液、濡筋脉。 三、为何不用麻黄汤加葛根 既是伤寒表实,应可用麻黄汤发汗。但由于下原因,不可用之: 1、本证既要发汗散寒,又要滋濡经脉。 2、麻黄汤与葛根均能发汗,但麻黄汤发汗力强。如用麻黄汤加葛根,巩怕汗出太多。 3、如汗出太多,则达不到滋濡经脉、缓和筋脉拘挛的目的。 4、用葛根汤(其实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麻黄、葛根),既可以发汗散寒,又不致大汗伤津,且能缓和筋脉之急。 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第34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第37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因为重在太阳经证,故用麻黄汤。 一、此三条为太阳经表证与阳明经表证的合证。 1、太阳经表证即太阳病的特证,前已述,如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 2、阳明经表证的特征:“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3、太阳与阳明合病,表邪不解,有两种情况:重在阳明和重在太阳。 (1)重在阳明:第33条、第34条 两经的阳气抗邪于表,不能内顾于里,造成里气不和,升降失常,会出现三种情况:或下利;或呕吐;或吐利并见。 由于阳明之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胃肠之里,里气不和,升降失常,故而出现自发的下利或呕吐等证候。 呕利系表里不和所致,治疗上应以解外为首要:外邪得解,里气自和;升降复常,吐利亦止。 注:有的人一感外邪就吐利不止,现在称之为“胃肠型感冒”。 (2)重在太阳:第37条 喘:太阳邪盛,表气闭郁,肺失宣降,故见喘。 胸满: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故见胸满。 也可见大便不下,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则影响大便的排泄。便不能用下法,因只见胸满而非腹满,并非里实。 二、此三条同是太阳与阳明合病,但病变重心不同,遣方用药不同,不可混淆: 1、重在太阳经表,以喘为主,用麻黄汤。如第37条: 本证主要病机是太阳之气被郁,由肺失宣降而喘致胸满,喘是主要原因。因此用麻黄汤发汗散寒启闭则可取效。 2、重在阳明经表,以呕利为主,用葛根汤或葛根加半夏汤。如第3 3、34条:

刘渡舟讲伤寒论录音

刘渡舟讲伤寒论录音整理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 《伤寒论》缺失条文注释 摘自《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 阳明篇缺失诸条 第231条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释】阳明中风,即太阳中风转属阳明。弦为少阳脉,浮为太阳脉,大为阳明脉。腹都满即上下腹俱满,为里有水气。胁下及心痛,指胁下及心下俱痛,属少阳证。久按之气不通,指按其胁下和心下稍久则觉气息窒塞,呼吸困难。鼻干属阳明证。不得汗即不得汗出,属太阳证。嗜卧属少阳证。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为黄疸病。有潮热,时时哕,属阳明证。耳前后肿属少阳证。 由以上的脉和证可知,此为三阳并病而又并发黄疸者。刺之小瘥,谓用针刺治疗,耳前后肿已稍微减轻之意,但仍不得汗出而外不解。病过十日而脉续浮者,可与小柴胡汤治之。若脉但浮而无余证者,则可与麻黄汤。至于黄疸病,虽以利小便的方法治之,而仍不尿,腹内水气不消,故腹满有增无减,并加哕甚者,则胃气大衰,故不治。 【按】本条是黄疸而现三阳并病的重症,治从少阳而用小柴胡汤。麻黄汤之用,实想不通,可能有错简。 实践证明,黄疸型肝炎并发腹水者预后多不良,谓为不治不为无据。

【注】①太阳中风本有自汗,但本条为黄疸病而现三阳并病的重症,在传变的过程中变为无汗。若有汗出,热得外越,还不至于到一身及目悉黄的严重程度。 ②小便难为里有水气,水热互结于里,故发黄疸,一身及目悉黄。 ③有潮热为阳明证,时时哕乃水结于里,外不得汗,小便又难,气不旁通,故时时上逆而哕。 ④耳前后肿属少阳病,一般孔窍部位炎症以少阳证居多。 【按】小柴胡汤亦治黄疸,加橘皮治干咳或哕逆,加石膏治腮腺炎及淋巴腺炎,用之屡验。 据明代赵开美本,本条自“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以下单列一条。即使如此,据脉但浮而用麻黄汤亦不可解,有待后学研究。 第245 条: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夜,大便因硬也。 【释】脉象浮沉相对,浮为太过,属阳,沉为不足,属阴。阳脉微,指脉浮而按之微,即太阳中风的脉浮弱(浮缓)。阳脉实,指脉浮按之而不微,即太阳伤寒的脉浮紧。 太阳中风则自汗出,若汗出少者,津液无大损伤,故谓为自和。若汗出多,致津液大量丧失,故谓之太过。太阳伤寒当发汗,但发汗取微似汗,若大发其汗而使汗出多者,亦为太过。无论自汗与发汗,汗出太过则津液亡失,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因而硬也。 【按】太阳中风自汗出,津液虚于表,故阳脉微;太阳伤寒无汗,津液充于表,故阳脉实。仲景于此不言脉浮缓、脉浮紧,而言阳微、阳实者,正是教人明白所谓阳绝于里者为津液绝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5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5条 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经曰∶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则其类矣。 清·吴谦《医宗金鉴》太阳病,先发汗表未解,仍宜汗之,而复下之,治失其宜矣。脉浮者不愈,盖以脉浮,邪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也。今误下未成逆,脉仍浮,故知邪尚在外,仍宜桂枝汤解外则愈也。程应旄曰:愈不愈辨之于脉。其愈者,必其脉不浮而离于表也。若脉浮者,知尚在表,则前此之下,自是误下,故令不愈。从前之误,不必计较,只据目前。目前之证,不必计较,只据其脉。脉若浮,知尚在外,虽日久尚须解外则愈。有是脉,用是药,亦不以既下,而遂以桂枝汤为不中与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误下后而脉仍浮,可知表症未解,阳邪未陷,只宜桂枝汤解外,勿以脉浮仍用麻黄汤也。下后

仍可用桂枝汤,乃见桂枝方之力量矣。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太阳病汗、下后不解仍可再汗。太阳病,本应发汗而解。现在是先发汗不解,说明可能是表里同病,或者是汗不得法,或者是病重药轻,以致一次发汗不能解除。既然表邪不解,那就应当再以汗解,即使有里证也不应该攻下。否则,误下必伤正气,引起表邪内陷,变生他病。现在是表邪不解而复下之,脉仍见浮,说明病邪仍在太阳之表,没有内传。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是自注句,指出病不解的原因是当汗未汗,而反用下法。由于现在这个病发生在汗下之后,虽然应当再汗,也不可用麻黄汤峻汗,而应当选用桂枝汤。太阳病,有一汗不解可以再汗之法;阳明病,有下后余热复聚;可以再下之法。临证以辩证为准,有是证则用是法,千万不能动摇不前。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中医有这么一个说法:汗下,发汗不好了,完了吃泻药,这是一个陋习呀,这是不对的,庸俗陋习。那么这一段就说明这个,“太阳病,先发汗”,应该先发汗,就是用麻黄汤发汗,这个病没好,这不是错误啊,真正的重感冒也是一样,你像我们遇到流感,你给他吃发汗药,由于这个病重啊,他不是一下子就能好的。没好了,这个大夫应该看只所以没好的原因,到底根据现在证应该用什么药。这个大夫粗心,他一看发汗不好,“而复下之”,那发汗不好,我再给吃泻药吧,这是有这么一种大夫,但是不是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68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68条 第368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无阳也。时,周时也。周时厥愈,脉出,为阳气复则生;若手足不温,脉不还者,为阳气绝则死。 清·吴谦《医宗金鉴》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注】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有阴无阳也。虽用附子四逆辈,恐阳不能急回,宜急灸厥阴以通其阳。若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手足不温,反微喘者,乃无气以续之喘,是阳气上脱也,故主死。【集注】方有执曰:其喘必息短而声不续,乃阳气衰绝也。程知曰:少阴下利,厥逆无脉,服白通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厥阴下利,厥逆脉绝,用灸法,晬时脉还者生,不还者死。可见求阳气者,非泛然求之于无何有之乡也,必两肾之中有几微可续,然后可藉温灸为鸾胶耳!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此不呕不烦,不须反佐而服白通,外灸少阴及丹田、气海,或可救于万一。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利后脉绝,手足厥冷,阳欲断矣。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经阳来复,中气渐回,如此则生。脉不还者,阳绝不复,死无望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下利脉绝,则心房血寒,欲强心房,莫如附子。手足厥冷则脾藏血寒,欲温脾藏,莫如乾姜、炙草。服药后晬时,心房得温而脉还。脾藏得温而手足之厥冷转热,则其病可以不死。盖此证不惟手足之厥冷,而肢体常有冷汗,粘腻如膏油,按之冷如井底石。病者魂营营飞越帐顶,身摇摇如堕万丈之深坑,直待阳回之后,膏汗始敛,神魂方定,盖去死不远矣。若服药后脉绝不还,则一身精血俱寒,殚祝融全力,不能燃即死之灰;罄橐驼平生,未便活已枯之树,有惜其施治之太晚而已。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下利脉绝的预后。下利后,脉绝了,绝者就是不续了,不能够接续了。同时,手足还厥冷,这是阳气虚。脉绝就不是单纯的阳虚问题了,因为脉为血脉,这就是阴阳都虚,阴阳不能相续了。如果属于暂时性的,由于下利,正气虚衰,阴阳不能相续了,这个气血一时的接续不上而脉绝了,啐时脉还,啐时就是周时,就是经过一个对时,我们现在说是二十四小时以内,脉又跳了。手足温者,手足温暖了,说明气血、阴阳还能够恢复,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打印版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第一讲《伤寒论》 导言 一、《伤寒论》的历史变革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这部书是公元196 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 年,他的事迹汉书无传。据唐《明医录》载.“甫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典,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 东汉末年,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了疾疫流行,死的人很多。张仲景家族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危害下,还不到十年时间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死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从而激发了他著书活人的志愿。为了著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地吸收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给合自己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经过了辛勒的劳动和反复的印证,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兵火的摧残,致使原书十六卷残缺不全。 公元256 年一316 年,西晋太医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进行整理并撰次成篇,但只整理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已不复见。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 到了公元1065 年,宋朝的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正,同时梓板而颁行于世。在这个时闻,翰林学士王沫在馆阁日,从蠹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也加以校正而刊行于世。 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相提并论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匮玉函要略方》则专论杂病,这一看法一直流传至今。 为了正确理解本书起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以及伤寒与杂病 的内在联系,方能对本书作出正确的评价。 先说伤寒: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是指广义伤寒面言,及于狭义伤寒,则只限风寒,而不包括风寒以外的其它邪气。 考《伤寒论》的内容则是主论风寒,兼论杂病,它虽亦提及温病等证,乃是与风寒进行鉴别,作为伤寒类证而出现。所以,不象伤寒那样论述全面,也没有系统的治法。因此,还不能说《伤寒论》就是讲的广义伤寒。 再说杂病.汉时对疾病的分科,尚无今日内外科之称,当时对外感发热的急性热病,皆叫做伤寒;对伤寒以外的疾病,包括了许多慢性病,都称之为杂病。 伤寒与杂病。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发病形式,但张仲景把它们共揉一书之中,而相提并论的理由是和以下几个问题有关的: 1 、因伤寒单纯发病者少,而与杂病相兼者则多,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全面。 2、人分男女,体有强弱,感邪虽一,发病则异,而且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故辨证不明杂病,不明脏腑的寒热虚实,则亦不能明伤寒。所以,只论伤寒,不论杂病,则不能曲尽辨证之长。 3、有的病人先患它病,后感伤寒,内伤外感,病情杂沓,难求一致,无法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 基于上述的问题,故柯韵伯对此深有体会的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虚实互显,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此扼要法也”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伤寒论》是通过伤寒与杂病的具体的事实,以反映它的辨证方法。也可以这样说,伤寒与杂病必须共论,方能显示六经辨证以统摄诸病的意义。故柯韵伯又说:“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能脱大经,故立六经而分司之。反映了六经辨证以统摄伤寒、杂病这一事实。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伤寒论》这部书言简意赅,极尽含蓄吐纳之能事,故在辨证说理中有其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起到了文以载道的效果。 另外,还应看到作者在六经辨证中,只讲某经之为病,不讲某经之伤寒,把百病兼括于六经而不能离其范围,所以它只在六经上求根本,而不在伤寒上求枝叶,因而突出了六经辨证的特点。 方中行也认为《伤寒论》是论病之书,非为伤寒一病而设,这些提法,确实抓住了《伤寒论》的主要精神。 根据上述理由,说明了伤寒与杂病互相共论以阐明辨证论治之理,本来不存在伤寒在前,杂病在后;或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学习《伤寒论》目的是在于 辨证论治,绝不可降格以求而满足于辨伤寒之一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