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综述

夏枯草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综述
夏枯草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综述

【摘要】夏枯草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为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准确快捷的测定其各有效成分的含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夏枯草;有效成分

夏枯草中有效成分主要为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1],其含量直接影响夏枯草质量。为此,本人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借鉴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如下:

1 高效液相法(HPLC法)

贾晓斌等[2]采用HPLC 法测定夏枯草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采用色谱柱为Alltima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检测波长350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结果芦丁、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49~0.2380 mg/ml ( r = 0.9999)、0.0019~0.0306mg/ml ( r = 0.9998);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1.15% 、1.13%(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试验RSD值分别为1.60% 、1.73%(n=6),表明此方法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试验RSD分别为1.13% 、0.61% ,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基本稳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8% ( RSD = 0.83%)、101.18% ( RSD = 0.83%)。

2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法)

刘伟等[3为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采用胶束毛细管电动法测定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

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

张兰珍等[4]为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夏枯草不同部位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采用SHIMADZUVP- ODS柱( 4.6mm×250mm,5μm ),以乙腈-甲醇-水-醋酸铵( 69:16:15:1)为流动相,流速1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熊果酸、齐墩果酸进样量分别在0.780~6.240μg及0756~6.0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熊果酸、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2% ( RSD= 0.69% )和99.1% ( RSD=1.2% )。

4 薄层色谱法(TLC法)

李培毅等[5]为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其加样回收测定熊果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2%( RSD=2.14%)。白洁等[6]为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采用薄层扫描法。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8)为展开剂,采用双波长反射式锯齿扫描,以540nm作为测定波长,700nm作为参比波长,狭缝大小: 2.0mm×0.2mm,得到熊果酸在0.314~1.5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3%,精密度实验RSD = 1.86%。

5 分光光度法

黄海燕等[7]采用分光光度法选择550nm 作为测定波长测定样品中总皂苷含量。总皂苷在26.95~94.31g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冀新花等[8]为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6 讨论

综上所述,对夏枯草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可见光光度法,相比较而言,视实验条件合理选择测定方法,为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可以选两种以上的测定方法对比测定将会使结果更有说服力,这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总结。

参考文献:

[1] 刘伟,崔永霞,陈志红,等. HPCE 测定不同产地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J]. 中医学报,2011,26(159):964

[2] 贾晓斌,刘光敏,封亮,等. HPLC测定夏枯草中的芦丁和槲皮素[J].华西药学杂志,

2010,25(1)∶70.

[3] 刘伟,崔永霞,陈志红,等. HPCE 测定不同产地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J]. 中医学报,2011,26(159):964

[4] 张兰珍,巴寅颖,季思伟,等.RP- HPLC测定夏枯草不同部位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9,29(9):1547

[5] 李培毅,牛艳艳,贾力莉,等.薄层色谱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54

[6] 白洁,陈翔飞,孙海峰.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150

[7] 黄海燕,范志英.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皂苷的含量[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 420

[8] 翼新花,张培旗. 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的熊果酸含量[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9,(8):43

丹皮酚药理研究进展

丹皮酚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郭齐, 李贻奎, 王志国, 张金艳, 李连达 作者单位:郭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李贻奎,张金艳,李连达(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王志国(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刊名: 中医药信息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9,26(1) 被引用次数:5次 参考文献(28条) 1.Riley C M.Ben T C Simpl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eonol in human and rabbit plasma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ultraviolet detection 1989(02) 2.张卫国.张志善丹皮酚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抗膜脂质过氧化作用 1994(02) 3.张广钦丹皮酚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7(04) 4.陈江斌.唐其柱.黄从新丹皮酚对心肌细胞自律性和延迟后除极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9(04) 5.王腾.唐其柱丹皮酚对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钙通道电流的影响[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04) 6.李后开.戴敏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及丹皮酚药物作用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2005(03) 7.戴敏.刘青云丹皮酚对脂质过氧化反应及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0(10) 8.戴敏.刘青云丹皮酚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02) 9.周晓霞.杨鹤梅.许倩丹皮酚对高脂血清所致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000(06) 10.李薇.王远亮.蔡绍晳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影响的比较[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0(01) 1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降压中药的研究Ⅱ-丹皮及丹皮酚 1960(06) 12.严永庆.余传隆.黄泰康中药辞海 1996 13.叶志义.任邵光.李发琪丹皮酚对鼠微循环的作用及影响[期刊论文]-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1999(03) 14.Li L J.Zhong Z H.Chen Q Fetal Determination of paeonol by a flow injection chemilumin escence method[期刊论文]-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006(07) 15.张广钦丹皮酚对大鼠反复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1997(12) 16.孙国平丹皮酚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期刊论文]-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2(03) 17.孙周平丹皮酚在体外对4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04(02) 18.孙国平.沈玉先.张玲玲丹皮酚对HepA荷瘤小鼠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02) 19.孙慧君.王晓琦丹皮酚对MDR逆转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解剖科学进展 2000(01) 20.孙国平.王华丹皮酚诱导K_(562)细胞凋亡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05) 21.Vasiliki P.Prokopios M.loanna C Volatiles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fromthe roots of Greek Paeonia taxa 2002(01) 22.李逢春.周晓玲.磨红玲丹皮酚注射增强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1994(01) 23.朱作金.蔡福盛.杨志平丹皮酚雾化吸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响 1994(04) 24.应康.王玉珍丹皮酚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期刊论文]-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1(02)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 文章来源: | 文章作者: | 发布时间:2006-12-25| 字体: [大 中 小] 一、微量凯氏(kjeldahl )定氮法 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 nh 2ch 2cooh+3h 2so 4——2co 2+3so 2+4h 2o+nh 3 (1) 2nh 3+h 2so 4——(nh 4)2so 4 (2) (nh 4)2so 4+2naoh ——2h 2o+na 2so 4+2nh 3 (3) 反应(1)、(2)在凯氏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剂,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点。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则用强酸。实验和计算方法这里从略。 计算所得结果为样品总氮量,如欲求得 样品中蛋白含量,应将总氮量减去非蛋白 氮即得。如欲进一步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即用样品中蛋白氮乘以6.25即得。 二、双缩脲法(biuret 法) (一)实验原理 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范围为1-10mg 蛋白质。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 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 ,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

维生素E胶丸的含量测定 综述

维生素E胶丸的含量测定 摘要 目的: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胶丸中维生素E的含量 方法: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E)测定。以硅酮(OV-17)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2%;柱温为265℃;理论塔板数按维生素E峰计算应不低于500,维生素E峰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 结果:定量方法——内标对比法: ⑴求f⑵求标示量% 结论:ChP(2010)规定,维生素E胶丸中含维生素E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关键词:维生素E胶丸、维生素E、气相色谱法

概述 维生素E胶丸是一种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能促进性激素分泌,预防流产的药品。 一、维生素E的研究现状 维生素E(Vitamin 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 活性明显降低。生育酚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力和数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还可用于防治男性不育症、烧伤、冻伤、毛细血管出血、更年期综合症、美容等方面。近来还发现维生素E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脂反应,使末稍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 1.维生素E的化学结构 (Vitamin E,C31H52O3,FW=472.75) 本品为(±)-2,5,7,8-四甲基-2-(4,8,12-三甲基十三烷基)-6-苯并二氢吡喃醇醋酸酯 2.维生素E的性状 本品为微黄色或黄色透明的黏稠液体;几乎无臭;遇光色渐变深。 本品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或石油醚中易溶,在水中不溶。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活性明显降低。 二、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对易于挥发而不发生分解的化合物进行分离与分析的色谱技术。 1.原理 在气相色谱分析法中,一定量(已知量)的气体或液体分析物被注入到柱一端的进样口中。当分析物在载气带动下通过色谱柱时,分析物的分子会受到柱壁或柱中填料的吸附,使通过柱的速度降低。由于固定相对样品中各组分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即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有差别,当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进行分配并随移动相向前移动时,各组分沿管柱运动的速度就不同,各种不同组分就会在不同的时间(保留时间)到达柱的末端,从而得到分离。检测器用于检测柱的流出流,从而确定每一个组分到达色谱柱末端的时间以及每一个组分的含量。通过物质被洗脱的顺序和它们在柱中的保留时间来表征不同的物质。

牡丹中丹皮酚含量及其提取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龚明贵,张巧明,秦翠丽,原小秋 【关键词】牡丹;,,丹皮酚;,,含量;,,分离提取 摘要:对牡丹中丹皮酚含量的差异性、提取和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牡丹的根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其中含有丹皮酚等多种有效成分。丹皮酚是起镇痛、消炎、抗菌等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含量测定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关键词:牡丹;丹皮酚;含量;分离提取 a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content of paenol in root bark of penoy 1 牡丹中丹皮酚含量 丹皮酚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主要活性成分,牡丹叶、茎、茎皮、根、根皮中均含有。牡丹中丹皮酚含量差异受产地、采收季节、采后加工方法、生长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牡丹中丹皮酚含量作一研究。 “土地所出, 真伪陈新, 并各有法。” 1.1 产地对丹皮酚含量的影响《神农本草经》载曰: 说明了产地的重要性。我国牡丹分布广,资源丰富,其活性成分丹皮酚的含量差异很大。为了探讨和建立不同产地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范明等[3]18个省区不同产地的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其中以云南产(5.94%)牡丹皮含量为最高, 宁夏产(3.83%)次之,而河南、福建产(1.58%)最低,可见产地对药材质量影响较大。胡世林等[4]对7个产地的丹皮酚含量进行研究,发现安徽铜陵的“凤丹皮”含量最高,各产地平均含量为1.08%~2.51%。杨洁[5]测定的丹皮酚平均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含量最高的为四川产丹皮,其次为安徽产丹皮,福建产丹皮含量最低。通过研究认为,丹皮质量好坏不应该忽略产地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 1.2 采收期对丹皮酚含量的影响中草药采收期直接影响药材品质、产量及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白志川等[6]研究发现,丹皮酚的含量随生长年份增加而增加,5年生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明显高于3年生与4年生;牡丹根皮在年生长期中,丹皮酚的含量符合季节性代谢规律,10月份含量基本达到最高点,这与李海燕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丹皮酚含量的高峰期与2005版《中国药典》中记载的丹皮的采收期一致[8]。 1.3 种植海拔丹皮酚含量的影响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总受到生长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生长条件包括海拔、光照、温度等。范俊安等[9]研究发现同一品种的牡丹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丹皮酚含量呈现明显的抛物线型规律性变化,以海拔600 m为最高(含量3%),高于或低于600 m ,含量均下降;但各海拔样品丹皮酚含量均在2%以上,说明海拔400 ~800 m均适宜种植,海拔为600 m的地区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牡丹在我国适生区也较广。 1.4 不同部位中丹皮酚含量李海燕等[10]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牡丹各部位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发现同一采收期不同部位中丹皮酚的含量以根皮的含量较高,根皮( 2.868%)&根(1.402%)&茎皮(1.026%)>叶(0.837%)&茎(0.556%),这与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部位基本一致;同时还发现丹皮酚含量:细根皮( 3.118%)>细根(2.873%)&根皮《中国药典》规定牡丹皮采收时除去细根,从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来看是否合理,(2.868%), 值得研究。 1.5 产地加工方法对丹皮酚含量的影响牡丹皮产地加工方法有3种:熏丹皮、刮丹皮、原丹皮,吕文海等[11]通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丹皮酚含量影响不同,原丹皮>刮丹皮>熏丹皮。通过分析认为外表皮是丹皮酚含量最高的部位,木质部含量低于皮部;刮丹皮前后经两次硫磺熏制,仅仅改善了商品外观,既人为的增加了药材中硫化物的残留量,又降低了丹皮酚的含量。原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比刮丹皮高,表明国外客商使用原丹皮有一定科学依据,建议国内也改变传统用法,使用原丹皮,不仅有效成分含量更高,且

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测定方法——化学报告

蛋白质的检测 酚试剂法灵敏度较高 20~250mg 费时蛋白质在碱性溶 液中其肽键与 Cu2+螯合,形成 蛋白质一铜复合 物,此复合物使 酚试剂的磷钼酸 还原,产生蓝色 化合物 酚类、柠檬 酸、硫酸铵、 tris缓冲液、 甘氨酸、糖 类、甘油等均 有干扰作用 由上表可大致了解五种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下面以实验的形式进行详细阐述: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材料 (1)仪器:凯氏定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工作离心机、布氏漏斗、抽滤泵。 (2)试剂及原材料:牛奶、酸奶、豆浆、0.12mol/LpH=4. 7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乙醇-乙醚等体积混合液、浓H2SO4 、40%氢氧化钠、30%过氧化氢、2%硼酸溶液、0. 050molPL标准盐酸溶液、硫酸钾- 硫酸铜接触剂、混合指示剂、标准蛋白溶液、双缩脲试剂、考马斯亮蓝G- 250试剂。 1.2 实验方法 (1)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将待测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 ,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铵。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 作催化剂和加入K2SO4 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入30%过氧化氢有利于消化溶液的澄清。消化好的样品在凯氏定氮仪内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定量硼酸溶液中,然后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记录,计算出样品含氮量。每个样品做三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2)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使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收峰在280nm处,其吸光度(即光密度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外,蛋白质溶液在238nm的光吸收值与肽键含量成正比。利用一定波长下,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的正比关系,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紫外吸收法简便、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测定后仍能回收使用。低浓度的盐,例如, 生化制备中常用的(NH4)2SO4 等和大多数缓冲液不干扰测定,特别适用于柱层析洗脱液的快速连续检测,因为此时只需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变化,而不需知道其绝对值。 此法的特点是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干扰物质较多,在用标准曲线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对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故该法适于用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若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及核酸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的干扰。核酸的干扰可以通过查校正表,再进行计算的方法加以适当的校正。但是因为不同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吸收是不相同的,虽然经过校正,测定的结果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进行紫外吸收法测定时,由于蛋白质吸收高峰常因pH的改变而有变化,因此要注意溶液的pH值,测定样品时的pH要与测定标准曲线的pH相一致。取待测样品制成蛋白浓度大约在0. 1~1. 0mgPmL的蛋白质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对照标准曲线得出样品含氮量。每个样品做3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3)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文献综述:有机锡含量测定

有机锡含量测定 前言 有机锡有机锡化合物(organoti ncom pounds)通常有一烃基锡、二烃基锡、三烃基锡和四烃基锡化合物四种类型。通式为R-SnX4-。,式中R代表烃基团,可为烷基或苯基等;n表)9<烃基数(。为l一4);X可以为无机或有机酸根,或氟、氯、溴、碘、氧等。本类化合物多为油状液体或固体,具有腐败的青草气味和强烈的刺激性。密度空气大,常温下易挥发。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机体,但三苯基锡不易透过无损皮肤。主要经肾脏和消化道排出,有的可经呼吸道、唾液、乳汁排出。在农业上用作杀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在工业上用作电缆、油漆、造纸、木材、纺织品等的防腐三甲基锡(t rim eth yl t i n,TM T)化合物大多为液态,有异味。曾被用作化学消毒剂和真菌、细菌、昆虫的杀灭剂。近年来,甲基锡作为无铅塑料稳定剂的代用品得到广泛使用,二甲基氯化锡是主要成分,本身并无神经毒性,三甲基锡是主要的杂质之一。三甲基锡受热时易挥发,在合成及使用甲基锡稳定剂过程中,均可发生中. 早在19世纪中叶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有机锡化合物,它最初是由格式试剂与锡的氯化物反应制备的,后来又发现了金属锡与卤代氢直接反应制备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并替代了前者为主要的合成方法. 20世纪40年代,各类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有机锡化合物在工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其产量逐年递增,从1965年的5千吨,到1985年即达到4万吨,5001年侧突破了20万吨.其用途日益广泛,目前大约有2/3的有机锡产品用于非毒性方面,其他的则用于生物杀伤剂.同时,一些在环境中的有机锡化合物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环境中的有机锡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其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近20年来,环境中有机锡的污染问题时有发生,有机锡化合物已成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环境保护组织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物,许多国家已将其列入优先污染控制的“黑名单”。 有机锡化合物是锡和碳元素直接结合所形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 nS nX(4-n)(R为烷基或芳香基,X为无机或有机酸根、卤素等,n可以从1到4,简称单、二、三和四有机锡化合物)。根据R的不同可分为烷基锡化合物和芳香基化合物两类。其基本结构有一取代体、二取代体、三取代体和四取代体(指R的数目)。

夏枯草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综述

【摘要】夏枯草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为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准确快捷的测定其各有效成分的含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夏枯草;有效成分 夏枯草中有效成分主要为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1],其含量直接影响夏枯草质量。为此,本人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借鉴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如下: 1 高效液相法(HPLC法) 贾晓斌等[2]采用HPLC 法测定夏枯草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采用色谱柱为Alltima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检测波长350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结果芦丁、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49~0.2380 mg/ml ( r = 0.9999)、0.0019~0.0306mg/ml ( r = 0.9998);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1.15% 、1.13%(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试验RSD值分别为1.60% 、1.73%(n=6),表明此方法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试验RSD分别为1.13% 、0.61% ,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基本稳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8% ( RSD = 0.83%)、101.18% ( RSD = 0.83%)。 2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法) 刘伟等[3为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采用胶束毛细管电动法测定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 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 张兰珍等[4]为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夏枯草不同部位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采用SHIMADZUVP- ODS柱( 4.6mm×250mm,5μm ),以乙腈-甲醇-水-醋酸铵( 69:16:15:1)为流动相,流速1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熊果酸、齐墩果酸进样量分别在0.780~6.240μg及0756~6.0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熊果酸、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2% ( RSD= 0.69% )和99.1% ( RSD=1.2% )。 4 薄层色谱法(TLC法) 李培毅等[5]为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其加样回收测定熊果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2%( RSD=2.14%)。白洁等[6]为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采用薄层扫描法。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8)为展开剂,采用双波长反射式锯齿扫描,以540nm作为测定波长,700nm作为参比波长,狭缝大小: 2.0mm×0.2mm,得到熊果酸在0.314~1.5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3%,精密度实验RSD = 1.86%。 5 分光光度法 黄海燕等[7]采用分光光度法选择550nm 作为测定波长测定样品中总皂苷含量。总皂苷在26.95~94.31g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冀新花等[8]为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6 讨论 综上所述,对夏枯草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可见光光度法,相比较而言,视实验条件合理选择测定方法,为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可以选两种以上的测定方法对比测定将会使结果更有说服力,这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总结。 参考文献: [1] 刘伟,崔永霞,陈志红,等. HPCE 测定不同产地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J]. 中医学报,2011,26(159):964 [2] 贾晓斌,刘光敏,封亮,等. HPLC测定夏枯草中的芦丁和槲皮素[J].华西药学杂志,

丹皮酚的提取.doc

二、丹皮酚的提取纯化 丹皮酚是中药材丹皮的主要成分之一,含量约为2-3 %,属挥发性成分,能随水气挥发,实验中采用挥发油提取装置提取丹皮酚。称取丹皮药材约50 g置1 L圆底烧瓶中,加入600 mL 水,搭好装置,热回流提取2 h,将收集蒸馏液冷却至室温,冰浴析出结晶。 剪取合适大小滤纸置于布氏漏斗中,先以水润湿,将含结晶溶液以玻璃棒搅拌后缓慢倾入布氏漏斗中,抽滤,以初滤液洗涤结晶,抽干后将结晶转移至已知重量表面皿中,记录结晶重量。 本实验是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牡丹皮内部成份-牡丹酚(Paeonol)进行萃取条件建立,并以HPLC 分析牡丹酚含量,最后进行有效成分测试。实验发现当萃取 一定比例的丹参、丹皮的饮片或粉末,以水或任意比例的醇/水或酮/水进行低温加热提取或渗漉或水蒸气蒸馏,提取液经浓缩后,过滤,行大孔吸附树脂,以水洗去杂质后,以任意比例的醇/水洗脱至有效成分完全,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得到丹参或丹皮制备物粉末;或馏出液经冷却放置结晶,得丹皮酚粗品 ?牡丹皮是毛莫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iwic 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丹皮酚、丹皮酚苷、丹皮酚原苷、丹皮酚新苷、芍药苷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含牡丹皮的成方制剂共32个,占所收载成方制剂的7.0%,可见牡丹皮属于常用中药。但在这32个成方制剂中,仅有9 个经过提取处理(占28.1%),其余23个均为药材粉碎直接使用,这种现状难以满足现代用药的要求,需要对牡丹皮药材进行提取,以“去粗取精”。 因主要有效成分丹皮酚具有升华性,其升华点低(49.5℃),易挥发,故在减少丹皮酚损失的同时尽可能多的提取他成分以保证综合治疗效果,是牡丹皮药材提取应考虑的问题。本实验对牡丹皮的几种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其生产实用性进行探讨,以期能为该药材及含该药材复方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德阳四创科技有限公司),岛津UV-2201型紫外光谱仪,KDM型控温电热套(山东华鲁仪器厂),旋转蒸发仪(上海申顺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牡丹皮药材购自成都市荷花池药材市场(产地为江苏镇江),经作者鉴定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 suffruticosa的干燥根皮。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牡丹皮药材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为计算提取工艺中丹皮酚的转移率,需测定药材中的丹皮酚含量。取牡丹皮粗粉3份,每份约0.2 99精密称定,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牡丹皮药材含量测定项下操作。平行测定3次,结果丹皮酚含量为2.80%(RSD 1.31%),符合药典规定(≥1.2%)。 2.2 牡丹皮的几种提取工艺比较 2.2.1 醇提法据文献工艺条件略作改进:牡丹皮药材100g,乙醇500mL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提取液合并,滤过测定体积。精密吸取滤液10mL, 药典法测定丹皮酚量,并计算丹皮酚总量。 取上述滤液25mL于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水浴挥干并恒重,计算浸膏总量。同法操作3次,提取物总量、总提取物收率、丹皮酚的提取率及转移率见表1。 提取物总量=浸膏总量+丹皮酚总量 AIROMA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汇总

实验七蛋白质含量测定 测定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染料法,双缩脲(Biuret)法,酚试剂法(Lowry)法及紫外吸收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基本方法。 2.了解染料法、双缩脲法、Lowry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原理。 一、染料法 [实验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染料考马斯亮蓝G-250与蛋白质结合,此时考马斯亮蓝G-250颜色从红色变为蓝色,吸收高峰从460nm移至595nm。利用这个原理可以测定蛋白质含量。 该法近年在某些方面有取代经典的Lowry法趋势,因为它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染料-蛋白质颜色稳定,抗干扰性强。本法的缺点是:对于那些与标准蛋白氨基酸组成有较大差异的蛋白质,有一定误差,因为不同的蛋白质与染料的结合是不同的,故该法适合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近的蛋白质。 [器材] 吸量管;试管;721型分光光度计 [试剂] 1.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配成0.1mg/ml的溶液。 2.待测蛋白质溶液。 3.染料溶液:称取考马斯亮蓝G-250 0.1g溶于95%的酒精50ml,再加入85%的浓磷酸100ml,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备用。

[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上表分别向各支试管内加入各种试剂,充分混匀,5min后在595nm波长处以0号管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值(A)。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 取1ml样品溶液(约含25~250微克蛋白质),加入染料溶液5ml混匀,5min后测定其595nm吸光度值,对照标准曲线求得蛋白质浓度。 二、双缩脲(Biuret)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原理]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CO-NH-CO-NH2)与二价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一反应称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二个或二个以上酰胺基(—CO-NH2),或与此相似的基团[如—CH2-NH2,—CS-NH2,—C(NH)NH2]的任何化合物,无论这类基团直接相连还是通过一个碳或氮原子间接相连,均可发生上述反应。蛋白质分子含有众多肽键(—CO-NH—),可发生双缩脲反应,且呈色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肽键数量即与蛋白质含量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综述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综述 【结构】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 【鉴别】(1)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约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煮沸2分钟后,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09图)一致。 【检查】(1)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0.50g,加温热至约45℃的碳酸钠试液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2)游离水杨酸取本品0.10g,加乙醇1ml溶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溶液(9→100)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与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加水溶解后,加冰醋酸1ml,摇匀,再加水使成10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乙醇1ml、水48ml与上述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1ml,摇匀)比较,不得更深(0.1%)。 (3)易炭化物取本品0.5g,依法检查(附录ⅧK),与对照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液0.25ml、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5ml、比色用硫酸铜液0.40ml,加水使成5ml)比较,不得更深。 (4)炽灼残渣不得过0.1%(附录ⅧN)。

(5)重金属取本品1.0g,加乙醇23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依法检查(附录Ⅷ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含量测定】 1.直接碱滴定法 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参考文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283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阿司匹林-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胶囊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方法原理:供试品经1%冰醋酸无水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80nm处检测阿司匹林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1. 1%冰醋酸溶液2. 甲醇3. 1%冰醋酸无水甲醇溶液仪器设备:1. 仪器1.1 高效液相色谱仪1.2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理论塔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色谱条件2.1 流动相:1%冰醋酸溶液:甲醇=50 :50 2.2 检测波长:280nm 2.3 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适量,用1%冰醋酸无水甲醇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µ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2-03-16T17:12:07.5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金金[导读] 熊果酸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 王金金 (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111-01 【摘要】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是传统中药之一,味辛、苦,性寒,有降糖、降压、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及活血化瘀等功效。由于其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因此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夏枯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我们对夏枯草果穗部位的水提物开展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目的研究夏枯草果穗部位的水提物中乙酸乙酯萃取浸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析分离方法选用硅胶(200-300目),流动相为各种比例的氯仿-甲醇。结果得到四种化合物。结论夏枯草果穗部位的水提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含有化合物1-十八醇,熊果酸,3, 4-二羟基苯甲酸,3, 4-二羟基苯乙烯酸。 【关键词】夏枯草水提物化学成分熊果酸。 实验部分 1 提取与分离 夏枯草(P.vulgaris L.)果穗部位的水提浸膏1公斤用水混悬,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8g和正丁醇部位70g。 乙酸乙酯部位浸膏8g,硅胶(200-300目)拌样。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梯度洗脱,经反复分离纯化,其中X-5,6经过薄层层析法得到。分别得到化合物1~6。鉴定得出4个含有化合物1-十八醇(1),熊果酸(2),3,4-二羟基苯甲酸(3),3, 4-二羟基苯乙烯酸(4)。化合物2,白色粉末,易溶于氯仿和吡啶,10%H2SO4乙醇溶液显紫红色,ESI-MS m/z: 455 [M-H]-,结合13C NMR推断化合物2分子式为C30H48O3。在其氢谱上显示出七个角甲基信号(δ1.09,0.99, 0.96, 0.94, 0.86, 0.80, 0.78),一个烯氢质子信号δ: 5.26 (1H, t, J=3.6Hz)。在碳谱中,共显示出30个碳信号,其中显示出有2个烯碳δ 138.0, 126.0,1个羰基碳信号181.3,且有1个碳信号位于60~90ppm区间。结合以上信息推测该化合物为一三萜酸。 1H-NMR (CDCl3, 500MHz) δ:5.26(1H, t,J=3.6Hz,H-12),3.20(1H,dd,J=11.0,5.5Hz, H-3),1.09 (3H,s), 0.99(3H,s), 0.96 (3H, d, J=7.5Hz, H-30),0.94(3H,s), 0.86(3H,d,J=6.5Hz),0.80,0.78 (each 3H, s). 13C-NMR (CDCl3, 125 MHz) δ: 38.7(C-1), 27.3 (C-2), 79.0 (C-3), 38.8 (C-4), 55.4 (C-5), 18.3 (C-6), 33.1 (C-7), 39.6 (C-8), 47.7 (C-9), 36.7 (C-10), 23.6 (C-11), 126.0 (C-12), 138.0 (C-13), 42.1 (C-14), 30.6 (C-15), 24.2 (C-16), 48.0 (C-17), 52.8 (C-18), 38.9 (C-19), 39.1 (C-20), 33.0 (C-21), 37.1 (C-22), 28.1 (C-23), 15.4 (C-24), 15.5 (C-25), 16.9 (C-26), 23.3 (C-27), 181.3 (C-28), 17.1 (C-29), 21.0 (C-30)。以上数据与文献[41]报道的化合物熊果酸数据一致, 鉴定化合物2为熊果酸。 2 药理药效 熊果酸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熊果酸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因而被广泛地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 2.1 保肝,抗肝炎作用 熊果酸临床表现有显著而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血清转氨酶、消退黄疽、增进食欲、抗纤维化和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稳定的特点。 2.2 抗肿瘤作用 熊果酸还对多种致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研究发现熊果酸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能使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着提高,能抑制人舌鳞癌细胞株TSCCa 细胞增殖,对TSCCa细胞的半数生长的抑制剂量约为12.5 μmol·L-1,在24h内表现为一定的量效关系;原位杂交显示熊果酸对TSCCa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抑制核转录因子的原位表达有关。体内试验证明熊果酸可以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说明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广泛,熊果酸极有可能成为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药物。 2.3 抗氧化 熊果酸是一个较强的抗氧化剂。有实验表明熊果酸能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5-脂氧化酶、环氧化酶活性,阻止前列腺素与白三烯生成,这可能是熊果酸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原因。Subbaramaiah等研究表明熊果酸能抑制人乳腺上皮细胞中的环氧化酶的转录,也由此抑制前列腺素生成。 2.4 抗菌、抗炎及抗病毒 Tapondjou等通过醋酸扭体实验和热板法实验证实,熊果酸和羟基熊果酸有类似的抗炎抑菌作用。熊果酸能分别抑制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超氧化物的产生。将熊果酸和fMLP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熊果酸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由fMLP诱导的45 ku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熊果酸还具有杀锥虫活性,在2g·L的浓度下孵育2h后,克氏锥虫鞭毛体的活动被完全抑制。 2.5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的作用 熊果酸可以降低家兔和大鼠血胆固醇(44%)和B-脂蛋白水平(50%),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熊果酸能改善血脂异常引起的肝肾阴虚、耳鸣、口干、少寝、烦躁易怒、肢麻怕冷、便结等症,血脂疗效总有效率为 95%。 2.6 镇静、安定作用 熊果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安定与降温作用 3 结论 说明夏枯草的主要成分熊果酸抗肿瘤作用广泛,极有可能成为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药物。

丹皮酚的提取与鉴定

丹皮酚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摘要:丹皮酚是牡丹皮和徐长卿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医药、香料、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其药理活性广泛: 镇静、镇痛、催眠、解热、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提取丹皮酚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浸出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本报告主要就丹皮酚的研究状况等作了介绍,实验采取水蒸气蒸馏法从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并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丹皮酚进行了结构鉴定。 关键字:丹皮酚水蒸气蒸馏法薄层色谱法 一、文献综述 1 前言 丹皮酚( paeonol, 简称Pae) , 又称牡丹酚, 主要是从萝摩科植物徐长卿干燥根或全草和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芍药的根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活性成分, 其成分单一、纯度高、质量控制良好、药理作用明确、毒副反应小,而且临床使用安全。是一种小分子的酚类化合物, 化学式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呈白色针状结晶, 具有镇静、镇痛、解热、解痉、抗炎等作用, 并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保护缺血组织、抗菌和抑制皮肤色素合成等作用。近年来还发现丹皮酚具有抗肿瘤作用, 同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且无明显副作用。 2.研究进展 丹皮始载于《本经》, 具有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的功效, 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药理活性广泛、高效、低毒,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肿瘤防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市场上对丹皮酚的需求量较大,除用于医药制剂原料外,还广泛用作牙膏及护发、护肤、美容等日化产品的原材料。对于丹皮酚的研究,早在1964,Doifode 等就合成了α-溴代的丹皮酚。Rehman等合成了丹皮酚5-位的卤化衍生物,并且发现均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性。 1995年,徐鸣夏等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丹皮酚酯,即2-(乙酰氧基)苯甲酸-2-乙酰基-5-甲氧基苯酯,其药理作用与乙酰水杨酸酯

大米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目的意义: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优劣是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一个高产水稻品种,往往由于食味差、或营养不丰富,而不受大众的欢迎。因此,在保证高产的同时,还要改善稻米的品质。本实验将测定大米品质的几个重要生化指标,为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Ⅰ大米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兰G—250法 一、原理 考马斯亮G—250是一种染料,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在465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它能与蛋白质稳定结合,结合蛋白质后变为青色,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0~1000μg/ml),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该法反应迅速,蛋白质与考马斯亮兰G—250的结合反应能在2分钟内达到平衡。结合物在室温下1小时内保持稳定,反应非常灵敏,可测出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是最近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较理想的蛋白质定量法。 二、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1.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50ml容量瓶10ml刻度试管研钵量筒移液管 2.试剂: (1)牛血清白蛋白(1000μg/ml):称取100.00mg牛血清白蛋白,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 (2)考马斯亮兰G-250溶液:称取100ml考马斯亮兰G—250,溶于50ml 90%乙醇中,加入85%(W/V)的磷酸100ml,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过滤,常温下可放置1个月。 (3)0.1mol/LnaOH:称取4g氢氧化纳,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3.材料:大米粉 三、实验方法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6只10ml刻度试管,编号,按下表数据配制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准确吸取上述各管溶液0.1ml,对应放于另外6支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5ml考马斯亮兰G-250溶液,盖塞,将试管中溶液给向倒转混合,放置2分钟后,用10mm光径的比色杯在595nm波长下比色。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以蛋白质浓度值为横坐标,制作出标准曲线。 2.样品中蛋白质提取: (1)准确称取稻米粉0.5克,放入研钵中,加2ml0.1mol/L NaOH,研磨成匀浆,转入到10ml离心管中,再用6ml 0.1mol/ L NaOH分三次洗涤研钵,洗液一并转入10ml离心管中,

黔产夏枯草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黔产夏枯草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黔产夏枯草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制备薄层、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解析技术辅以理化常数进行测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桦脂酸(1)、β-谷甾醇(2)、β-香树脂醇(3)、三十烷酸(4)、齐墩果酸(5)、异落叶松脂素(6)、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结核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标签:夏枯草;化学成分;抗结核活性 夏枯草(P.vulgaris Linn)为唇形科(Labiatae)夏枯草属(prunella)多年生草本植物[1]。夏枯草在贵州地区分布广泛,其干燥果穗和全草均可入药,味苦、辛,性寒,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散结、清火、明目、消肿、止痛等功效,传统中归入清热药。夏枯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利用价值,是一种潜力很强的药物资源[2]。本人目前已初步确定夏枯草粗提物具有较强体外抑制结核杆菌活性,本文主要是对夏枯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为并为下一步筛选出抗结核活性新成分奠定基础。从夏枯草75%乙醇提取物浸膏的石油醚层经过经各种分离材料反复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液分离,波谱和理化性质鉴定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是:白桦脂酸(1)、β-谷甾醇(2)、β-香树脂醇(3)、三十烷酸(4)、齐墩果酸(5)、异落叶松脂素(6)、胡萝卜苷(7),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结核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1 仪器与材料 1.1仪器核磁共振波谱仪(美国Varian公司):INOV A 400 MHz;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HP 6890-5975C 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HP1100 MSD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Brucker公司):Brucker Vector 27 FT-IR型;旋光仪(日本Spectroscopic公司):Horiba SEPA-300;XT-2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反相硅胶RP-18(德国Merck 公司);薄层聚酰胺薄膜(台州四甲生化塑料厂);硅胶H、薄层色谱用硅胶GF254、柱层析硅胶(200~300目、300~400目)(中国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公司);提取和分离所用的有机溶剂均为工业级经重蒸处理,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材料实验所用药材采集于贵州省龙里县,由贵阳中医学院陈德媛教授鉴定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P.vulgaris Linn.)的全草,标本保存于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2 提取与分离 干燥的夏枯草全草约10 kg,粉碎后用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5 h后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浓缩得总浸膏,加入水溶解,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馏浓缩得石油醚层(约50 g)、乙酸乙酯得浸膏层(约180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