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规划教学实习报告

森林经营规划教学实习报告
森林经营规划教学实习报告

森林经营规划教学实习报告

课程:森林经营规划

导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组别:。。。。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通过对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进行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小班区划和小班调查、内业统计、经营规划,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掌握森林资源信息采集、信息数字化、内业统计、专题图制作、森林经营规划的方法,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强化自我实践动手能力,为将来毕业后从事森林调查规划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外业仪器设备

1、测树仪器(每组一套):勃鲁莱高器,角规,生长锥,围尺,皮尺,测树用表,记录板,工具包

2、3S设备:Magellen 315 手持GPS

三、内页数据及软件

1、数据:2007年高分辨率卫片QuickBird, 2000年IKNOS卫片,1:5000地形图

2、软件:ArcGis 9.2,Erdas 9.2

四、实习步骤

1、沿树木园主要路线,对实习地点进行踏勘,取得感性认识,为开展小班调查提供便利条件。

2、在踏勘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区划法用铅笔对实习地点进行小班区划。在区划的基础上深入每个小班进行小班调查。

3、在内业统计之前将小班卡片相应调查因子转抄到林班簿相应栏目内,对调查所用的标有小班区划界线的1:4000 QuickBird卫片进行图象扫描、配准,投影采用UTM (WGS84)50N。

4、采用屏幕跟踪的方式对小班区划界线进行矢量化,与此同时通过键盘输入的方式对小班调查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化,并在二者之间通过FID建立联系。

5、利用GIS软件属性数据表统计功能进行地类、林种、树种、蓄积量的统计,并生成相应的专题图。

6、对实习地点按照方便生活、有利于科研、多功能的原则进行区划、规划,并书写简单的规划说明书。

五、实习内容

(一)、路线踏勘:

我们跟随李明阳老师,以2007年真彩色合成的QuickBird卫片为工作手图,沿南林树木园主要路线进行实地踏勘,熟悉踏勘路线,初步了解了南林树木园的自然经济条件和森林资源分布特点,方便后面小班调查的展开。

(二)、小班区划:

(1)使用1:10 000比例尺QuickBird卫星影像图,IKNOS卫片、树木园1:5000地形图,在室内按照小班区划的10个基本条件,在纸质影像图或地形图上进行小班界的初步勾绘;

(2)完成对小班界的初步勾绘后,设计调查路线,辅之以手持GPS沿路线采用对坡观察与深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到现地核对、修正小班界,采用路线法,根据地类、林种、树种、林龄、郁闭度等小班区划因子的不同,采用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综合区划法用铅笔对实习地点进行小班区划。小班区划结束后我们按照自北向南、自左向右的顺序对小班进行编号。直至完成对整个林班内所有小班界线的勾绘,最终在纸质影像图或地形图上画出各小班的界线。

(三)、小班调查:

在获得的区划图的基础上深入每个小班进行小班调查。主要任务是采用测树仪器结合林业测树用表调查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胸高断面积、林龄等主要调查因子。在调查现场每个小班填写一张调查卡片,做到调查因子不重复、不遗漏。

根据调查单位的森林资源特点、调查技术水平、调查目的和调查等级,可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小班调查。在我国,常用的小班调查方法包括目测法、实测法、航片估测法和卫片估测法等。

(1)目测法:林业基层单位在实际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调查前,调查员要进行目测调查练习。目测调查时,必须深入小班内部,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进行调查。为了提高目测精度,可利用角规样地进行实测,用以辅助目测,提高调查精度。

(2)实测法:在小班范围内,通过随机、机械或其它抽样方法,布设圆形、方形或角规样地,在样地内实测各项调查因子,由此推算小班调查因子。

本次实习本小组采用目测法和实测法对小班进行调查。

○1标准地选择

标准地应能充分代表群落整体,选取林分的典型地块进行调查,使其能充分反映群落的真实情况;应避开林缘、林班线、防火线、路旁、河边及容易遭受认为破坏的地段;应在一个林分中选取,每块标准地内的林木特征和立地条件应一致。

本实习中,本小组设置了1个标准地进行调查。首先选取典型地块确定为

标准地的西南角点A ,然后进行周界测量,确定标准地的范围。

2标准地大小 标准地设置为方形,大小为20m ×20m ,面积为400m 2

3测树高: 首先选测某一水平距离,然后,分别以下情况测算树高:

(1)在平地上测高:测者立于测点,按下仪器按纽,使指针自由下垂,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即按下制动纽,固定指针,在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测水平距离的数据h ,再加上测者眼高l ,即为全树高H

(2)在坡地测高:先观测树梢,求得h 1,再观测树基,求得h 2,若两次观测角度正负号相异时(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则树木全高(H)为:

)tan (tan 2

1βα+=+=S h h H 式中:S 为水平距离。

若两次观测角度正负号相同,则树木全高(H)为:

|tan tan |||2

α-=-=S h h H

4测胸径: 使用测径围尺测量树高1.3m 处的胸高直径,精确到0.1cm 。凡在胸高位置以下分叉的林木,应分别各按1株检尺;胸高位置处变形的林木,在其上、下部与胸高处等距离部位测径,取平均值。

(四)、内页步骤:

1、将小班卡片相应调查因子转抄到林班簿相应栏目内,扫描标有小班区划界线的1:4000 QuickBird 卫片,在Arcmap 中配准。

首先加载扫描图nlhs1.jpg,添加Georeferncing 工具条, 图层右击选择Data Frame Properties,选择UTM (WGS84)50N 投影坐标,点击Add Control Point 按钮,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利用google earth ),增加多个控制点,重新采样,另存为一个新的影像文件nlhs12.jpg.

2、采用屏幕跟踪的方式对小班区划界线进行矢量化,与此同时通过键盘输入的方式对小班调查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化,并在二者之间通过FID 建立联系。

3、利用GIS 软件属性数据表统计功能进行地类、林种、树种、蓄积量的统计,面积计算由Arc GIS 软件计算得到,在电脑上用ArcGIS 9.3划分小班后,按小班区域范围计算小班面积;蓄积量计算:在形高表上根据调查的树木的胸径和年龄查得相应的形高值,利用蓄积计算公式得到小班的每公顷蓄积量,再由小

班面积计算得到小班的蓄积量。具体公式如下:

V=g断×h ×f

V总=V×S小班

并生成相应的专题图。

五、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让我受益颇深。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等课堂上无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测量实习,让我们对过去课堂上的测量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磨练品格: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锻炼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没有错误,我们不曾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在一次次的改进中

提高测量水平,磨练自己迎难而上的坚强品格。实习磨砺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选点、搬仪器、对中、整平、照准、读数、记录、计算……每个人都要能熟练掌握,谁也不能只做“指挥”工作,谁都要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不怕累,不怕脏,敢吃苦,能出力!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通过实习,我们渐渐养成了凡事都细心、谨慎的态度。

⑵. 团队协作:测量实习的过程就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习之初,我们每个人都担心自己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周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

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指南

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指南 (试行)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 二○○九年十月

目录 引言 (1) 1.总则 (3) 2.规划定位、作用和依据 (4) 3.规划组织与程序 (6) 4.规划内容和要求 (6) 5.规划方法 (10) 6.规划成果 (11) 术语 (13) 案例 (14)

引言 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只有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建立和培育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才能提升林业的三大功能,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九号、十号文件精神,国家林业局积极探索不同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法规、政策、规程、技术和模式。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关于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通知》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试点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体框架,就是在森林分类经营的宏观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四个体系,即:以全国林业发展区划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为基础的宏观指导体系;以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为基础的区域决策体系;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系;以多种森林经营方法、方式为基础的技术模式体系。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作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区域决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林业分类经营、集体林权制度和森林采伐管理等相关

县级森林经营的规划

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指南 (征求意见稿)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 二○○九年二月

目录 引言 (3) 1.总则 (5) 2.规划定位、作用和依据 (6) 3.规划组织与程序 (9) 4.规划主要内容 (10) 5.规划方法 (15) 6.规划成果 (17) 名词解释 (19) 案例 (20)

引言 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只有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建立和培育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才能实现和提升林业的三大功能,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九号、十号文件精神,国家林业局积极探索不同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政策、法规、规程、技术、方法和模式,从2004年开始,启动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关于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通知》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试点。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体框架,就是在森林分类经营的宏观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四个体系,即:以全国林业发展区划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为基础的宏观指导体系;以县级经营规划为基础的区域决策体系;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系;以多种森林经营方法、方式为基础的技术模式体系。县级森林经营规划作为这一框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林业分类经营、集体林权制度和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等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 2008-10-15 10:9:29 字体显示:大中小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 林资字[2006]22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积极推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导各地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依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本区域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 二、各地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准则,以本《纲要》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实施细则,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确保编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各地要选择不同森林类型的经营单位,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并率先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为其他单位提供借鉴。 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纲要》,请将试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

时反馈我局。 附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 国家林业局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试行)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全面推进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规范和引导森林经营主体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根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纲要。 2、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和林业主管部门经营管理森林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一项法定性工作,森林经营主体要依据经营方案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据经营方案实施管理,监督检查森林经营活动。 3、森林经营方案规划期为一个森林经理期,一般为10年。以工业原料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可以为5年。 4、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5、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坚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责、权、利统一,坚持与分区施策、分类管理政策衔接,坚持保护、发展与利用森林资源并重,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的原则。 6、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有利于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有利于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改善林区经济社会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编案单位和程序

森林经营实施计划方案

1、基本情况 1.1自然环境 1.1.1地理位置 xx县位于黔东南州中部,地理位置东经108°06′至108°30′,北纬26°24′至26°53′之间,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东与剑河县交界,西与市、雷山县接壤,北面与黄平县、施秉两县毗邻。南北长50.4公里,东西宽22.6公里。全县总面积104170公顷。辖六乡二镇,156个行政村,807村民组。 1.1.2地质构造 在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东部江南台隆主体部分之雪峰台拱。出露地层为晚元古宇下江群浅变质岩组成,岩性主要为板岩、千枚岩、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变余凝灰岩。其地质年代距今约6亿—10亿年,岩石的力学性质比较硬脆,极易产生破裂形变。 区出露地层自上而下分为两组:(1)番召组,上段为浅灰、灰色板岩,千枚岩夹少量变余砂岩、变余凝灰岩,厚度400—900m;下段为浅灰、灰色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夹板岩,或为变余砂岩夹板岩互层,厚度400—1900m。分布北侧及西南角,面积较小。(2)清水江组,分布于区的大部分地区,以具有较多的凝灰质岩石为特色,厚度大于2000m。区构造上位于北向雷公山复式背斜东翼,总体为一向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22—25度,北东向、北西向及南北向三组节理裂隙发育,控制着河流、沟谷的延伸方向,对该区地形及水系的发育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1.3地形地貌 xx县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地处江南古陆东北沿,扬子江台地东南部,在燕山期形成的三穗、镇远大背斜的西南边缘,地质

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折皱,主要有施洞大断层,为东北走向。境出露地层,按地质年代先后有震旦系板溪群、老留系及第三、四系地层。其中板溪群变质岩系地层分布最广,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1%,寒武系可溶性白云质灰岩分布较少,仅革一、台盘两乡的部分地区可见。地貌以山地为主,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及河谷阶地四种类型。最高海拔1980米(交密与雷山交界的掌水坪),最低海拔465米(xx猫鼻岭村与剑河五岔村交界的清水江面),高差达1515米。雷公山脉向县境延伸到西南边境的石灰河村、南刀村,进而廷伸至红阳、登交、方召一带,为南北的分水岭,地势西高东低。 1.1.4. 气候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xx县气候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季无霜期较长,垂直气候明显。由于受雷公山脉的影响,致使南、北地区的气温、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南部地区降水多于北部,而气温因南部海拔较高、雨日及云雾多、光照少而相对于北部要低,北部地区则光照和热量条件比南部地区好,但降雨却比南部地区少,常有伏旱。全县年平均气温15.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为37.1℃,极端最低气温为-10.3℃;≥10℃积温在4455℃~5154℃之间,无霜期247-287天,年降水量1174mm,年降水总量14.21亿立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日照时数1236.6小时,太阳辐射年平均在67千卡。 1.1.5. 水文 xx县属于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有大河一条——清水江,中等河流3条(巴拉河、翁你河、巫密河),大小河流共20条,总长594.8公里,河

森林经营方针、原则和目标

森林经营方案 (摘要) 吉林森工集团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 目录 1、基本情况 2、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 3、森林经营方针、原则和目标 4、森林经营区划 5、森林经营类型设计 6、森林经营方案 7、非木质资源经营和森林旅游规划 8、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9、森林资源监测 10、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1、基本情况 1.1 自然条件 1.1.1 地理位置 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位于吉林省抚松县境内的长白山西坡,地理坐标为东经127°12′—127°50′、北纬41°44′—42°21′,东西宽57.8km,南北长65.5km。东部与长白山保护局相邻;南部、西部以漫江、张广才岭及太平山为界与临江松林公司毗连;北部以二、三道松花江的分水岭为界与泉阳松林公司、抚松县松林公司接壤;西北部以头道松花江为界与湾沟松林公司隔江相望。 FSC森林认证的13个林场(所)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127°12′—127°50′、北纬41°44′—42°21′,东西宽57.8km,南北长65.5km,总面积158568hm2。 1.2 社会经济概况 1.2.1 当地社会经济概况 截止2006年底,抚松县总人口32万人,松江河镇6万人;全县土地面积6530km2,国民生产总值31.3亿元,人均收入6760元,森林工业占全县比重16%,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占5.3%。 1.2.2 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社会经济概况 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现有林业人口17382人,在职职工4202人,在岗职工3050人。2006年木材产量13.54万m3,消耗蓄积25.77万m3;年产值14507万元,年利润3189万元,年税金798万元;人均收入11405元;年底固定资产14936万元。 2、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 2.1 森林资源现状 2.1.1 各类土地面积 根据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2008年森林资源档案统计,全公司总经营面积158568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8067hm2,占总经营面积的99.68%;非林业用地面积501 hm2,占总经营面积的0.32%。森林覆盖率93.8%。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48554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94.07%;疏林地面积155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1%;灌木林地面积580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37%;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536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97%;苗圃地面积78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05%;无林地面积787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49%;林业设施用地面积6245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95%。

森林经营规划

森林经营规划 一、森林经营规划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 1、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如何保持和提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环境保护、 生态景观的功能持续发挥。 2、社会功能的可持续性:如何保证森林的生态休闲、人文、宗教、教育的功能,及促进就 业和公益事业发展的功能。 3、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的可持续性:维持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功能。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重点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及其所包含的基因、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5、林地生产力维持:防止森林生态系统和林地的退化,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 6、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界定:区划界定出高保护价值森林,规划保护和经营管理。 高保护价值森林指要采取适当经营措施,来维持或提高所判定的高保护价值的森林区域,包括特殊或重要的生态属性、生态系统服务及社会功能的森林。 7、森林健康和活力维持:提高森林抵御火灾、有害生物入侵和其它自然灾害的能力。 8、森林经营管理政策的完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解放林业生 产力。 二、森林经营方案规划期为一个经理期,一般为10年。 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1、森林资源分析与森林经营管理评价, 2、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 3、森林经营区划与布局, 4、森林结构的规划设计, 5、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6、更新造林的规划设计, 7、森林保护与森林健康规划, 8、森林采伐规划, 9、非木质资源经营, 10、营林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规划, 11、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12、方案实施、管理与监督。 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补充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效超过5年的必须根据森林资源消长情况,进行补充调查。 1、补充调查的主要内容:上次调查后进行的采伐作业、造林、抚育作业的小班森林资料源现状; 上次调查后发生森林火灾、病虫害、其他灾害及人为破坏的小班森林资源受灾情况。 2、需要调整森林类别、林种的小班森林资源状况。 3、本经理期需要采伐更新、抚育间伐和林分改造的小班资源状,特别要调查现有近、成、过熟林小班和近5年需要抚育间伐和林分改造的小班。 4、森林资源档案更新和检查。 五、森林功能区划:是依据森林的某一主导功能或经营目标,以地域、地段为单元(如小流域、林班)进行的一种区划。森林的功能或经营目标可分为生态、社会、经济等类型,同一类型功能区在空间上不必地块相连,可能是单一的一块或由分布于整个区的几块林地组成。

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是盘活森林资产,降低护林成本,提高林地生产力,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垦区大量人工林、天然林资源怎么管、钱从哪里来及实现农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垦区林业改革,吸引多方资金发展林业,实现造林、护林社会化的重大突破。在经过一年试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结合垦区林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的意义 垦区天然林多处于林区边缘,农林交错结合部,不仅护林防火难度大,而且林相较差,林下野生资源较少,但交通方便,便于开发利用;人工林多为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公益林,林种、树种单一,80%处于中幼龄期,林下基本无野生资源,但林相整齐,便于经营管理。垦区现在基本是应用专业护林队护林,由于战线长,面大、零散、护林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制约了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就是在森林资源所有权、林地用途和森林经营管理、技术规程不变的前提下,将森林、林地也或宜林地划分成经营管护责任区或承包区包给职工,在看好林、造好林、管好林的同时,合理开发林地资源和林木资源,发展依托林地、林木的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业。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实现职工增收的同时,变被动护

林为主动护林,变专业队伍护林为群防群护,盘活森林资源,实现靠山吃山,实现广大群众对林业建设和管护的责任、权、利的真正统一,达到把林木管好,把资源用活,使职工致富的目的,对推进垦区林业改革,发展多元化林业和林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的基本原则 在森林资源所有权、林地用途、森林经营管理和技术规程"四不变" 的前提下,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实现五个结合。 五项基本原则:一是确保森林资源保值增质;即森林面积不减,林地用途不变,森林蓄积稳定增长;二是在确保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三是林地、森林和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四是森林资源有价,使用和经营有偿,合理收费;五是承包期30-70年。 五个结合:一是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与兴办家庭林场相结合;二是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与发展小流域经济、立体经济相结合;三是实施森林经营护责任制与农场增效、职工增收相结合;四是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与森林、林地、林木使用权流转相结合;五是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与招商引资、发展多元化林业相结合。 三、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的范围和类型 垦区森林、有林地、宜林地以及苗圃等均可结合实际实施形式多样的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对不同森林、有林地和宜林地实施不同的管护责任,在管护的同时,发展不同的产业,要因地制宜、全面开发、合理经营、科学管理。

森林经营规划

森林经营规划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森林经营规划 一、森林经营规划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 1、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如何保持和提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 固沙、环境保护、生态景观的功能持续发挥。 2、社会功能的可持续性:如何保证森林的生态休闲、人文、宗教、教育的 功能,及促进就业和公益事业发展的功能。 3、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的可持续性:维持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功能。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重点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及其所包含的基因、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5、林地生产力维持:防止森林生态系统和林地的退化,维持和提高林地生 产力。 6、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界定:区划界定出高保护价值森林,规划保护和经营 管理。 高保护价值森林指要采取适当经营措施,来维持或提高所判定的高保护价值的森林区域,包括特殊或重要的生态属性、生态系统服务及社会功能的森林。7、森林健康和活力维持:提高森林抵御火灾、有害生物入侵和其它自然灾 害的能力。 8、森林经营管理政策的完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积极 性,解放林业生产力。 二、森林经营方案规划期为一个经理期,一般为10年。 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1、森林资源分析与森林经营管理评价, 2、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 3、森林经营区划与布局, 4、森林结构的规划设计, 5、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6、更新造林的规划设计, 7、森林保护与森林健康规划, 8、森林采伐规划, 9、非木质资源经营, 10、营林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规划, 11、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12、方案实施、管理与监督。 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补充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效超过5年的必须根据森林资源消长情况,进行补充调查。 1、补充调查的主要内容:上次调查后进行的采伐作业、造林、抚育作业的小班森林资料源现状; 上次调查后发生森林火灾、病虫害、其他灾害及人为破坏的小班森林资源受灾情况。 2、需要调整森林类别、林种的小班森林资源状况。 3、本经理期需要采伐更新、抚育间伐和林分改造的小班资源状,特别要调查现有近、成、过熟林小班和近5年需要抚育间伐和林分改造的小班。 4、森林资源档案更新和检查。

森林经营管理

森林经营管理 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促使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充分发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森林区划:是林业局内部的区划,是针对调查规划、行政管理、资源管理及组织林业生产措施的需要进行的。森林经营区划系统:林业局-林场-林班-小班。 林班:是林场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林班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土地区划单位。林班区划方式有三种: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和综合区划法。 小班: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分出不同的地段,即为小班。其特点是:小班内部具有相同的林学特征,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相同,是林场内的基本经营单位,也是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和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单位。调查因子的显著差别是区划小班的依据。划分小班的条件有:土地权属、土地种类、林种、优势树种、龄级或龄组、郁闭度、林型或立地条件类型、地位级或地位指数、林分起源、坡度级、出材率等。 森林调查:分三大类:一类调查,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下实施,间隔期为 5 年。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查,包括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小班调查、专业调查、多资源调查),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地、市、州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复查间隔期为10年。三类调查,即为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单位施工前进行

的调查。 一类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国家林业局布置下统一完成。一类调查以固定样地为主,必要时配置部分临时样地。 小班调查方法:小班调查是二类调查中涉及地域最广,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方法有:样地调查法。标准地调查法;目测调查法; 角规调查法;回归估计法。 森林调查常用的专业调查有:生长量调查、消耗量调查、森林保护调查、立地条件调查、出材量调查、苗圃调查、抚育间伐调查。 主要的多资源调查有:经济植物资源调查(食用类调查、药材类资源、工业原料类资源、经济植物资源的调查)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或规划设计的步骤:初步设计(提出远景规划,设备及投资概算,要求应满足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定。包括主要设备材料的配置、土地征用,基本建设控制,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等)、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方案编制或规划设计的内容:经营方针、经营规模、生产布局、生产顺序、经营措施。 森林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森林可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 森林燃烧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预热、气体燃烧、木炭燃烧三个阶段林火预报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火行为预报 林火监测的主要目的:为了及时发现火情,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第一步。常分为4个空间层次:地面巡护、瞭望台定点观测、空中飞机巡护、卫星监测。

森林经营规划教学实习报告

森林经营规划教学实习报告 课程:森林经营规划 导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组别:。。。。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通过对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进行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小班区划和小班调查、内业统计、经营规划,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掌握森林资源信息采集、信息数字化、内业统计、专题图制作、森林经营规划的方法,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强化自我实践动手能力,为将来毕业后从事森林调查规划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外业仪器设备 1、测树仪器(每组一套):勃鲁莱高器,角规,生长锥,围尺,皮尺,测树用表,记录板,工具包 2、3S设备:Magellen 315 手持GPS 三、内页数据及软件 1、数据:2007年高分辨率卫片QuickBird, 2000年IKNOS卫片,1:5000地形图 2、软件:ArcGis 9.2,Erdas 9.2 四、实习步骤 1、沿树木园主要路线,对实习地点进行踏勘,取得感性认识,为开展小班调查提供便利条件。 2、在踏勘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区划法用铅笔对实习地点进行小班区划。在区划的基础上深入每个小班进行小班调查。 3、在内业统计之前将小班卡片相应调查因子转抄到林班簿相应栏目内,对调查所用的标有小班区划界线的1:4000 QuickBird卫片进行图象扫描、配准,投影采用UTM (WGS84)50N。 4、采用屏幕跟踪的方式对小班区划界线进行矢量化,与此同时通过键盘输入的方式对小班调查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化,并在二者之间通过FID建立联系。 5、利用GIS软件属性数据表统计功能进行地类、林种、树种、蓄积量的统计,并生成相应的专题图。 6、对实习地点按照方便生活、有利于科研、多功能的原则进行区划、规划,并书写简单的规划说明书。 五、实习内容 (一)、路线踏勘:

森林经营实施计划方案

森林经营实施方案目录

1.1自然环境 (1) 1.2社会经济 (4) 1.3林业建设 (4) 2、森林资源分析与经营评价 (7) 2.1森林资源分析 (7) 2.2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 (22) 3、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 (30) 3.1经理期限 (30) 3.2经营方针 (30) 3.3经营原则 (30) 3.4经营目标 (31) 4、森林功能区划与分类经营 (34) 4.1森林功能区划 (34) 4.2森林分类经营 (38) 5、森林经营规划 (42) 5.1立地分类与评价 (42) 5.2森林经营类型组织 (45) 5.3造林更新 (46) 5.4幼林抚育 (50) 5.5抚育间伐 (52) 5.6林分改造 (55) 5.7 封山育林 (58) 5.8种苗 (59) 6、森林采伐设计 (60) 6.1森林采伐类型 (61) 6.2主伐年龄 (61) 6.3 森林合理年伐量的确定 (69) 6.4 年采伐量的分析评价 (71) 6.5 采伐管理 (72) 6.6伐区设计 (72) 7、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森林游憩 (74) 7.1 山苍籽 (74) 7.2板栗、油茶、银杏 (75) 7.3金秋梨、枇杷 (76)

8、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79) 8.1森林健康 (79) 8.2 生物多样性保护 (85) 9、基础设施与经营能力建设 (88) 9.1基础设施建设 (88) 9.2经营能力建设 (92) 10、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95) 10.1投资概算 (95) 10.2效益分析 (100) 11、保障措施 (103) 11.1法制政策保障 (103) 11.2资金保障 (105) 11.3技术保障 (106) 11.4管理与监督保障 (107) 附表:1某县2009年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2-1某县集体林林分及其它资源分面积、蓄积统计表 2-2某县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统计表 3某县集体林合理年采伐量统计表 4某县集体林森林培育规划统计表 5某县集体林立地类型表 6某县集体林造林类型表 7某县集体林经营管理措施类型表 附图:某县森林资源分布图 某县森林分类区划图 某县林种分布图 某县森林经营区划示意图 某县旅游景区规划示意图 附件:某县2008年资源数据更新报告 1、基本情况 1.1自然环境 1.1.1地理位置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 方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按照市林业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将2008年4月底完成我区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体制改革经营大户(李永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为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按期、保质完成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目的 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一项法定性工作,其目的是为科学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拟定实施方案,同时也为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以及实施林业工作的监督与考核提供依据。 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权利义务统一,分区施策,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按编制细则要求,决定成立以000000为组长,0000,000为副组长,汪百力(资源保护科科长),0000,0000,0000为成员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本次编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资保科,000兼任办公室主任,000兼任办公室副主任,00000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编案业务开展,组织完成编制任务。

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计划任务下达 0000林业局下达000国有林场和个休经营大户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计划任务书,明确编案单位类别,经营方案设计深度,组织编制单位、承编单位、林权所有者及有关部门代表召开编制工作动员会,并形成有关会议纪要、协议文件。 五、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量 ㈠准备工作 1、技术人员组织 由编案领导小组抽借调查设计人员36名,其中协助调查人员18名,组成6个专业技术组(补充专业调查组,资源校核组、规划设计组、资源培育组、数据统计组和成果撰写组)来完成编制任务。为保证编案各项调查和设计质量达到规定要求,领导小组应聘请林业技术专家3名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参培人员熟练掌握有关技术规定和仪器的使用,熟悉工作方法,统一技术标准。 2、编案工作物质准备 ①、调查资料的准备(二类调查资料、资源档案数据、森林经营分类区划成果资料、调查图件、调查各类表格等)。 ②、相关设备、工具的准备 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海拔仪、罗盘仪、测高器、GPS手持仪、测绳、花杆、皮尺、钢卷尺、油锯、砍刀、计算器等。 一般工具:记录夹、绘图板、铅笔、橡皮、资料袋(包)等。 交通工具:各编案单位应根据情况,安排必要的交通工具。 ㈡、调查与勘测(外业) 1、基本情况调查和收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