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ij__达克罗(锌铬涂层)工艺标准

8ij__达克罗(锌铬涂层)工艺标准
8ij__达克罗(锌铬涂层)工艺标准

8ij__达克罗(锌铬涂层)工艺标准

本规定旨在规范康迪克(中国)电梯设计中心(以下简称:KDC)对各家供应商

达克罗(锌铬涂层)工艺,以方便供应商明确各自的达克罗(锌铬涂层)工艺标准。

适用于KDC在中国委托制造的所有项目,以及各合作供应商。 GB/T5270-19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

方法(eqvISO2819-1982)

GB/T6462-19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显微镜测量方法(eqvISO1463-1982) GB/T19125-1997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 (eqvISO9227-1990)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锌铬涂Zinc/Chromete Coatings

将水基锌铬涂料濅涂,刷涂或者喷涂于钢铁零件或构件表面,经烘烤形成的以鳞

片状锌和锌的铬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防腐蚀涂层。

根据锌铬涂层的涂敷量铬涂层厚度将锌铬涂层分成四个级别。

2分级涂敷量(mg/dm) 涂层厚度(um) 工艺

1 70 2.0 一涂一烘

2 160 4.6 二涂二烘

3 200 5.8 二涂二烘

4 300 8.6 三

涂三烘

注:涂敷量是涂层的分级及技术要求的仲裁者,涂层厚度是参考值.表中所列

2的涂层厚度是根据涂层密度为3.5g/cm换算所得。

由于涂层中存在是否加入铝和加入铝量的多少等因素使得涂层密度不尽相

同。所以涂层厚度仅为参考值.当被涂工件形状复杂,表面积不易确定时,涂敷

量的检测将会很困难,此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参考涂层厚度对涂层进行分级。

a)待涂敷件要求的涂层等级

b)待涂敷工件的最终热处理温度。由于锌铬涂层是在300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烘烤,需方应考虑温度是否影响涂敷工件的力学性能。

外观

锌铬涂层的基本色调应呈灰色,经改性也可以获得其他颜色,如黑色等。锌铬涂层应连续,无漏涂,气泡,剥落,裂纹,麻点,杂物等缺陷。涂层应基本均匀,无明显的局部过厚现象。涂层不应变色,但是允许有小黄色斑点存在。

涂敷量和涂层厚度

不同等级涂层的涂敷数量或涂层厚度应不低于下表要求。

附着强度

经本标准7.3中方法对涂层进行附着强度试验后,涂层不得剥落和露底。但是允许胶带变色和粘着锌,铝粉粒。

耐盐雾腐蚀性能

不同等级的涂层,经盐雾试验后,出现红锈的时间不低于下表要求。

涂层等级 1 2 3 4

出现红锈时间(h) 120 240 480 1000

耐水性能

3级和4级涂层技术按本标准第7.5规定的方法进行耐水试验后,涂层不得从基本上剥落或露底。1级和2级涂层不作耐水性能要求。

耐湿热性能

3级和4级涂层按按本标准7.6规定的方法进行耐湿热试验,240小时内不得出现红锈。1级和2级涂层不作耐湿热性能要求。

同一批产品中,按每一种试验随机抽取3个式样,进行试验。若其中任何一

件式样经试验后不合格,则应在随机抽取三件式样进行相同的试验,若其中再有任何一件不合格,改批产品为不合格。

对于组合或单件重量超过150克的零件或构件,则切取工件的一部分作为

式样进行试验。为了避免切口处裸露的钢铁基体影响试验结果,应采用涂料,蜡或

胶带等保护切口。对于形状复杂难以求出表面积的零件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制

备样式。

外观

在自然散射光下,用肉眼进行观察。

涂敷量试验

融解称量法

重量大于50g式样,采用精度为1mg的天平称得原是重量W1(mg),将式样置入70度-80度的20%NaOH水溶液中,浸泡10min使锌铬涂层全部融解。取出式样,充分水洗后立即烘干,在称取涂层融解后式样的重量W2(mg)。量取并计算出工件

2),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涂层的涂敷量的表面S(dm

2 涂敷量(mg/dm)=(W1-W2)/S

注:1.若式样的重量小于50g,则应累计若干件式样以达到50g以上的重量后,在进行涂敷量试验。

2.锌铬涂层浸入NaOH溶液中融解10min后,涂层没有完全融解,则应延长浸泡时间,直到涂层充分全融解为止。

金相显微镜法

按GB/T6462要求,采用金相显微镜法检测涂层的厚度。

附着强度试验

采用胶带试验方法检测锌铬层与基本的附着强度,胶带试验按GB/T 5270-1985第1.4要求进行。

盐雾试验

盐雾试验按GB/T10125-1997第3.2.1要求进行。

耐水试验

将试验浸入40度?1度的去离子水中,连续浸泡240h。将式样取出后在室温干燥,在按本标准7.3的要求进行附着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应达到本标准第5.3要求。附着强度试验应在式样从去离子水中取出后的2h内进行。

湿热试验

湿热试验在湿热试验箱中进行,湿热试验箱应能调查和控制温度和湿度。将湿热试验箱温度设为40度?2度,相对湿度为95%?3%,将样品重量悬挂于湿热试验箱中,样品不应相互接触。当湿热试验箱达到设定的湿度和温度时,开始计算试验时间。连续试验48h检查一次,检查样品是否出现红锈。两次检查后,每隔72h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后,样品应变换位置。240h检查最后一次。

达克罗-镀锌工艺

达克罗 开放分类:防腐、机械、表面处理、镀层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她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达克罗涂层的限制 达克罗涂层虽有许多优点,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 1、达克罗涂层的导电性能不是太好,因此不宜用于导电连接的零件,如电器的接地螺栓等。 2、达克罗涂层因为是一个高温烧结层,所以它的表面硬度和抗划伤能力比其他传统处理方法略差,特殊场合 使用需要进行后处理。 达克罗涂液的组成 达克罗涂液种类繁多,但涂液的基本组成可归纳如下: 1.金属物:由锌、铝等物质组成,主要为超细鳞片状锌、超细鳞片状铝; 2.溶剂:为惰性有机溶剂,如乙二醇等; 3.无机酸组分:铬酸等; 4.特殊有机物:为涂液的增粘分散组份,主要成份为纤维素类白色粉末。 在所有金属镀层中,达克罗属于高价而防腐性很高的一种镀层。可以耐120小时,甚至280小时无锌腐蚀。 一般领域,金属零件的表面镀层较多的使用KTL(E-coat)电泳漆或者普通锌铁镀层DIN 50967。这些镀层工艺简单,价格最便宜,可耐50小时无锌腐蚀或者72小时无基质腐蚀,满足绝大部分汽车行业腐蚀性要求。 所以在选择金属镀层时,高价未必是最好的,可以根据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镀层。

锌铬涂层(即达克罗)的不足

锌铬涂层(即达克罗)的不足 锌铬涂层(即达克罗)在环保方面仍然存在着致命的软肋,这就是铬(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形式)的存在。 说锌铬涂层(即达克罗)是绿色环保产品,仅仅是相对于传统的电镀锌、热浸锌等而言。锌铬涂层(即达克罗)在加工过程中(残液要经过特殊处理)确实能保证不向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但铬污染问题是锌铬涂层回避不了的。 铬在锌铬涂层(即达克罗)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在浆液中的含量在20~26mg/L 以上。实际上,锌铬涂层(即达克罗)的固化过程就是6价铬酸在高温下被乙二醇等有机物还原的过程,从而生成不溶于水的、无定形的nCrO3、mCr2O3(三价铬)作为结合剂,与金属表面数十层的积层锌片相结合的0~12μm的锌铬涂层(即达克罗)。因此,铬在锌铬涂层(即达克罗)的加工和应用中每时每刻都存在,从原料储运,到浆液的制配,到锌铬涂层(即达克罗)的涂覆和固化,最后到使用,都存在着铬污染的可能。 铬遍布于自然界,在水体和大气中均含有微量的铬。铬有多种价态,其中仅三价铬与六价铬具有生物意义。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加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是机体内葡萄糖能量因子中的一个有效成分,能辅助胰岛素利用葡萄糖。如食物不能提供足够的铬,人体会出现铬缺乏症,影响糖类及脂类代谢。 但若大量的铬污染环境,则危害人体健康。铬的价态不同,人体吸收铬的效率也不一样,胃肠道对三价铬的吸收比六价铬低,六价铬在胃肠道酸性条件下可还原为三价铬,大量摄入铬可以在体内造成明显的蓄积。 由于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大100倍,因此铬中毒主要是指六价铬。据有关资料报导,人体吸入六价铬后,能与蛋白质结合,并被还原为三价态累积在肺部,吸入仅0.28μg的六价铬就可以引起呼吸道溃烂、鼻中膈孔并诱发肺癌,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六价铬,可以引起口腔、肠胃烧伤,出血、溃疡、中毒性肝炎、胃炎等危险。铬还是致癌因子,在WHO发布的环境中若干种主要的致癌物质中,多环芳香烃和六价铬的致癌危险度最高。在我国1987年颁布的职业病名单中,铬

达克罗--替代镀锌特点

达克罗防腐新工艺 一. 什么是达克罗? 达克罗是DACROMET的缩写和译音。又称达克锈、达克曼、迪克龙、锌铬膜,即片状锌基铬盐防护涂层,是当今国际表面处理高新技术。在达克罗涂复处理过程中,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其有“绿色环保”的显著特性,故达克罗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清洁生产技术”,予以大力推广。 二.达克罗涂层的防腐机理 达克罗涂层一般8μm的厚度,就能在中性盐雾试验中保证〉800小时不出红锈10μm 就可以〉1 000小时不出红锈,而电镀锌几十小时就出红锈。为什么达克罗会有这样好的防腐性能呢?首先得从它的防腐机理来分析一下:大家知道电化学反应原理中锌、铝是阳极,原钢铁工件是阴极,电镀锌只是在工件表面直接覆盖一层锌,腐蚀电流和腐蚀介质很容易在锌层之间流动,尤其在盐雾试验中使锌更活跃,电化学的作用使锌易于消耗,因而早期阶段就产生了白锈最后生成红锈。而达克罗涂层是由锌片、铝片和氧化铬及专用的有机物组成的高分散混合水剂溶液。涂着后经过300℃的高温烧烤一定的时间后,使其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即三氧化二铬)生成无定形的复合铬酸盐化合物。而铬酸盐对只有0.2 μm 左右厚的一片片锌片进行钝化处理。处理过的锌片电导性适中。一片片的锌片层层叠叠,互相重叠覆盖,形成多层次的屏蔽层。钝化锌片都处在受挫的阳极牺牲保护的状态,铝片又起着压抑锌片淘析的作用。这样组成的机械屏蔽层,使腐蚀电流的线路大大延长,从而推迟锌被腐蚀被析出的速度,使其具有极其优异的抗腐蚀的作用。 而且,达克罗干膜中铬酸化合物不含结晶水,其抗高温性及加热后的耐腐蚀性也很好。达克罗涂层还可以与其他溶液再涂复都能有很好的结合性(强碱强酸涂料除外)。 三.达克罗涂层的工艺特点

用于电器设备的达克罗涂覆生产工艺

摘要:达克罗工艺是当今国际金属表面处理最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广泛应用。本文根据作者在设计、生产中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详细叙述了达克罗涂复工艺的特点,可选用的设备及达克罗液,以及达克罗涂复工艺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达克罗涂复工艺是一种全新的表面处理技术,又称达克乐、达克锈、锌铬膜、达克曼等。70年代初期由美国人发明,1976年前后转给了美国的M.C.II公司、法国的DACRAL 公司和日本的NDS公司。随着本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和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将达克罗工艺列为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重点资助的开发项目,是一种“绿色电镀”。在工业发达国家,达克罗金属表面防腐蚀技术已作为替代污染严重的电镀锌、热浸镀锌、电镀镉、锌基合金镀层、磷化等多种传统工艺的防腐蚀处理工艺,这是一种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的新工艺。 1达克罗防腐涂层的特点 1.1防腐机理 达克罗涂层,外观为亚光银灰色,由极细的片状金属锌、铝及铬酸盐等成分构成。工件在经过了除油、抛丸处理后,浸涂达克罗液。达克罗液是一种水基处理液,金属件在水基

处理液中浸涂或喷刷后,然后进炉固化,经300℃左右烘烤成膜,而形成锌、铝、铬无机涂层。固化时,涂膜中的水份、有机类(纤维素)物质等挥发份在挥发的同时,依靠达克罗母液中的高价铬盐的氧化性,使电极电位负值较大的单质锌片、铝片浆与铁基体后应,形成Fe、Zn、Al的铬盐化合物。由于膜层是与基体直接后应获得的,所以该防腐层极为致密,(用镀锌或浸锌方法获得的防腐层无法与之相比)该涂层在腐蚀环境下,会形成无数个原电池,即先腐蚀掉电位较负的Al、Zn盐类,直到它们被消耗后才有可能腐蚀至基体本身。因为达克罗防蚀机理是牺牲阳极与阴极保护为一体化的主体化的涂层,所以它的防腐性能与膜的厚度成正比。 1.2涂层特点 达克罗涂层具有高耐蚀性,外观为亚光银灰色,有点象银粉漆,主要由微小锌片及粘合锌片的无机铬聚合物组成,它具有其它表面处理所列法比拟的优异特点: 1.2.1 极好的耐热腐蚀性 达克罗防腐膜的固化温度在300℃左右,所以工件即使长时间处于高温下,外观也不会变色,耐热腐蚀性极好。传统的镀锌层在高于70℃的条件下,会出现微小的裂纹,在200~300℃的条件下会变色,耐腐蚀性也大大下降。 1.2.2 优异的耐候性与耐化学品稳定性 经试验,未纯化过的镀锌层,在盐雾试验时一般十小时腐蚀

达克罗处理技术的特点

达克罗处理技术的特点 1、无公害问题 达克罗处理方法基本无排放废液、废气、废渣,所以几乎无污染危害。 2、无氢脆性 一般电镀处理过程都采用酸洗、电解除油等工序,均会导致工件氢脆性,严重影响了高强件的质量,达克罗无酸洗等工序,所以无氢脆性。 3、高抗腐蚀性 达克罗膜厚4-10цm,它对钢铁部件的防护效果,同等厚度状况下高于电镀锌的7-10倍以上。(NSS试验在240小时至1000小时) 4、耐热性能高 经达克罗处理后,可耐热至300℃—500℃,远远超过一般镀锌及有机涂料。 5、高渗透性 达克罗处理是以涂覆方法处理,不受复杂工件的限制。 6、与有机涂料附着力强 达克罗涂层附着力强,涂层可进有机涂层后涂覆。 7、优异的耐侵蚀性与耐化学药品性 达克罗处理部件可长期使用于海岸和大气污染地区而不受侵蚀,且对各种清洗剂、油脂化学稳定不溶解。 ---------------------------------------------------------------------------------------------------------------------- 达罗克表面处理的技术特点 达克罗是DACROMET的缩写DACROR的音译,又称亚罗克、达克曼、迪克龙、锌铬膜,即片状锌基铬盐防护涂层,是当今国际表面处理的高新技术。在达克罗处理工艺过程中,无废水、废液、废气排放,具有“绿色环保”的显著特性,故达克罗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清洁生产技术”,予以大力推广。 达克罗技术是在70年代由美国大洋公司的科学家研制出来的。北美冬天下雪很大车辆行驶很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在马路上洒防冻盐来缓解结冰,但盐对车辆金属部件的腐蚀很大,于是在1963年他们研究出以锌片、铬酸及添加水剂配成混合性溶液,涂在金属件表面,经300℃的高温烘烤,形成的防蚀保护层。其最大的特点是抗盐水腐蚀。达克罗的工艺流程:由中性清洗剂脱脂→通过式抛丸机进行表面清除氧化层处理→浸渍或喷涂达克罗溶液→经300度左右的的温度进行烧结固化→冷却→成品的过程。 一、达克罗涂层的防腐机理 达克罗涂层一般厚6-8微米,中性盐雾试验中可保证480小时不出红锈,10微米厚的涂层中性盐雾试验在800小时以上。而电镀锌一般盐雾试验只有96小时。根据电化学反应原理,锌、铝是阳极,钢铁工件是阴极,电镀锌是在钢铁工件表面直接覆盖上一层锌,腐蚀电流和腐蚀介质很容易在锌层之间流动,尤其在盐雾试验中使锌更活跃,电化学的作用使锌易于消耗,因而早期阶段中就产生了白锈和红锈。而达克罗涂层是由锌片、铝片和氧化铬及专用有机物组成的高分散混合水剂溶液。涂着后经过300℃的高温烧烤一定的时间后,使其中

达克罗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达克罗技术简介 达克罗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最早诞生于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代。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由于下雪,道路上结下了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在地上撒盐的方法降低水凝固点的温度,溶解冰层,缓解道路畅通的问题,但接踵而来的盐中氯离子严重地侵蚀了钢铁集体,以致大量交通工具受损而遭到破坏。严峻的课题出现了,如何来保护由高昂代价制成的,诸如轿车类的行驶工具。为解决这个问题,Diamond Shamrock公司开发出耐盐害优异的金克洛金属,接着又开发出了膜厚很薄的金属部件使用的达克罗涂层。后来公司于1973年与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Nippon.Darro.shamrock公司(NDS),1976年在欧洲与法国,成立了DACKAL公司,他们将世界市场划分为亚太、欧非和美洲三大市场,各负责一个地域,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共同利益。 由于达克罗技术有一系列传统电镀无法比拟的优点迅速推向世界国际市场。经过20多年不断发展和完善,达克罗技术现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表面处理体系,广泛应用于金属零部件防腐处理上。 1993年,达克罗技术进入中国市场,由南京宏光空降设厂首家从日本引进了中国大陆第一条达克罗生产线,并逐渐的将达克罗技术设备国产化。1996年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将达克罗工艺列为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重点资助的开发项目,是一种“绿色电镀”工业。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达克罗涂覆工艺列为清洁生 术及1999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项目。2002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也将达克罗工艺审批了国家标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GB/T18684-2002。 目前,我国已建成锌铬涂覆生产线100余条,成功地开发了涂覆浆液。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重庆、广东等地区,其中广东已有十多条线。我们广州市畅通交通设施厂达克罗项目部引进的生产线在目前国内最大,加工品种繁多。现经公司加工的产品在附着力、再涂性、而腐蚀性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部分已出口到国外。涂覆已从铁基材质向铝材延伸(解决铝件氧化后表面色调不一致问题),零件类型不再局限于标准件、紧固件,向结构

锌铬膜(达克罗)特性

锌铬膜(达克罗)特性 1. 性能和用途 锌铬膜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在国内一般称作达克罗,在台湾、新加坡等地称作达克锈,法国为DACROMET。锌铬膜外观为均匀的银灰色,涂层中含有80%的薄锌片和铝片,其余为铬酸盐。 国内广泛应用的碱性锌酸盐镀锌由于电流效率不能达到100%,析出的氢气会使得高强度零件产生氢脆。锌铬膜处理则由于根本不进行电解,无氢气产生。再加上用喷丸、滚砂等方法取代酸洗,所以完全没有氢脆的可能。 电镀时由于电力线分布的原因,使得镀层极不均匀。而锌铬膜处理实际上是一种浸镀技术,所有能够浸到镀液的地方(即便是深孔处)都可以得到几乎一样厚度的涂层。 锌本身是一种极易腐蚀的金属,它的牺牲精神保护了基体的金属。但过快的牺牲也会使得基体金属很快失去保护,因此引入了钝化技术。钝化后的锌有较高的耐蚀性,但其厚度极其有限。锌铬膜中主要成分是锌片和铬酐,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了很厚的"类钝化"层。因此,锌铬膜有很高的耐蚀性。 以上优点使得锌铬膜技术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应用。它首先取代了机械镀锌工艺,而且正在取代高强度零件的电镀锌工艺,热浸锌工艺也有被其取代的可能。 2. 锌铬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锌铬膜技术诞生于六十年代后期的美国。七十年代以后在日本、法国建立了达克罗公司,从事转让达克罗处理技术,供应达克罗涂料液。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首家引进了这项高新技术及全套达克罗处理设备,填补了这一空白。此后,上海达克罗涂覆工业有限公司也引进了该技术。目前国内有数家企业、科研单位和院校正在从事该项技术的研究工作。使用该技术成本略高于普通电镀锌技术,故目前只在要求较高的场合得到应用,例如富康轿车上的部分零部件。 3. 锌铬膜处理工艺流程 3.1 前处理 前处理的作用是除去零件表面的油污、浮锈及氧化皮。前处理的方法很多,如有机溶剂脱脂,碱液清洗,振动研磨,喷沙、喷丸等等。最常用的是卤代烃溶剂(如二氯甲烷、三氯乙烯等)脱脂+喷丸处理。 3.2 涂复处理

达克罗涂覆工艺[策划]

达克罗涂覆工艺[策划] 达克罗涂覆工艺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铝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日本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

锌铝合金涂层与有机涂层耐盐雾腐蚀性对比

锌铝合金涂层与有机涂层耐盐雾腐蚀性对比 摘要 研究了锌铝合金涂层与有机涂层的耐盐雾性能,在防腐涂层体系中,锌铝合金涂层的耐盐雾防腐性能好于有机涂层;而在防腐防污涂层体系中由于防污漆含有铜,锌铝涂层与铜离子可形成原电池加速腐蚀,锌铝合金涂层的防腐性能差于有机涂层体系。 宋雪曙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涂装技术应用研究所,上海200125) 关键词:热喷涂;锌铝合金;有机涂层;耐盐雾;防腐;防污 1引言 金属锌、铝的电化学电位比铁低,在电化学防腐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广泛应用的喷锌、喷铝及各种富锌漆对铁基体都有良好的电化学保护和屏蔽保护作用,其耐盐雾腐蚀性能高于只有屏蔽保护作用的纯有机涂层,可用于海洋环境中的长效重防腐蚀涂层体系。采用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涂层对钢铁构件和构筑物进行长效防护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己开始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在海洋中建造了无数固定与活动的海上钢铁构筑物,如舰船、风力发电、海底管线、栈桥码头、海上石油平台等,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世界各国在不同的海域对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涂层海洋环境下长期防护性能进行了很多现场挂片暴露试验和实际应用。国内外的大量长期现场试验证明,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涂层对于海洋环境下的钢铁构筑物具有优良的长效防护性能,锌具有优良的电化学保护性,铝具有比锌更好的化学稳定性,锌铝合金既保留了锌的电保护特点,又具有铝的化学稳定性能。特别是经过适当有机涂料封闭的喷锌、铝、锌铝合金的复合涂层对处于海洋大气和浪花飞溅区的海洋平台等海上钢铁设施是一种保护性较好的长效防腐方案。 2热喷涂技术

2.1热喷涂技术原理 热喷涂是借助某种热源(火焰或电能)将欲喷涂的金属材料(线材或粉末)熔化,利用压缩空气将金属熔滴雾化,高速喷射到经粗化处理的工件基体表面,熔滴在撞击到工件表面的瞬间冷凝而形成金属涂层。涂层的组织结构是由互相镶嵌、重叠的无数变形微粒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并含有一定数量的孔隙结构。涂层的孔隙率与喷涂工艺有关,涂层的结合强度与喷涂材料和表面处理有关。按照使用热源的不同,热喷涂可分为: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和爆炸喷涂等。根据使用材料的形态不同又可分为:线材喷涂和粉末喷涂。用于防腐目的的热喷涂方法主要是线材电弧喷涂和线材火焰喷涂。由于电弧喷涂的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高、结合强度高,适用于各种钢构件的防腐蚀施工,成为涂层耐蚀性能好、应用最广的热喷涂方法。 2.2热喷涂涂层防腐蚀机理 用于防腐蚀目的的喷涂材料主要有锌、铝及其合金。它们对钢铁的保护机理主要有2个:①具有与涂料涂装防腐机理类似的阻挡腐蚀介质渗透的隔离作用;②具有通过涂层材料自我牺牲而实现的阴极保护作用。根据电化学理论,锌、铝及其合金涂层的电极电位较钢铁材料低,在电解液存在的条件下,这些涂层为阳极性材料,钢铁为阴极性材料,它们之间形成腐蚀原电池。在腐蚀过程中,阳极材料(涂层)通过自身的牺牲实现对阴极材料(钢铁)的保护。由于锌或铝涂层的腐蚀产物能有效地减缓腐蚀速率,所以涂层的消耗也是很缓慢的,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护钢铁基体。锌、铝及其合金涂层在许多环境下对钢铁材料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相对来说,由于铝涂层内部微粒表面覆盖有耐腐蚀的氧化膜,铝涂层的寿命更长。与锌相比铝涂层的缺点是对钢铁材料的动态电化学保护效果不如前者。 3试验目的 采用对比试验研究热喷涂锌铝合金涂层与有机涂层在海洋环境中的耐盐雾腐蚀性能。 4对比试验

ASTM F1136-1988紧固件的铬锌防护涂层

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标准ASTM F1136-88(1993年重新批准) 适用于紧固件的铬-锌防腐涂层 共6 页 本标准由东北达克罗新技术 发展中心总工程师殷跃军翻译 沈阳市航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校对打印 2002/1/21

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标准 ASTM F1136-88(1993年重新批准) 适用于紧固件的铬-锌防腐涂层 本标准按固定的F1136标准号发行;在标准号后面紧跟着原版本的年号,发行新版时, 则紧跟着新版的年号。括号中是最新重新批准的年号。上小标e(依普塞龙)是指新 版本或重新批准后版本在编辑时有所改动。 1.范围 2.2.本标准涉及到螺纹紧固件三个级别的铬-锌无机涂层的基本要求。 1.2 这些涂层是通过常规的浸涂加离心或浸涂加沥干方法施加上的。 1.3 涂覆过程不得引起脆性,因此紧固件决不允许用酸进行前处理。 2.引用文件 2.1ASTM标准 B117 盐水喷雾腐蚀试验方法 D1000 用于电器和电子仪器的压敏胶带的结合力试验方法 D2247 相对湿度100%的涂层耐水性试验方法 E122 评价一个批次或过程质量的检验试样数量的选择 3.分类 3.1 这些涂层按要求在表1中被分成三个级别。 4.订单内容 4.1 符合本标准的材料订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4.1.1 零件数量; 4.1.2 涂层级别; 4.1.3 按照买方和供方协商认可附加到本标准的条款。 5.要求 5.1 外观 涂层的外观应均匀一致,无流淌或其他可能影响外观或性能,或对这两方面都影响的涂层不连续缺陷。 5.2 结合力 经过不少于96h潮湿试验的涂层应不起泡或其他外观变化。此外,胶带试验在刻

关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几种方法

【紧固件的表面处理——电镀、热镀锌、机械镀及达克罗】 紧固件的表面处理,按照其产品的要求,有许多处理的方法和种类。按表面处理方法,譬如有:涂漆、电镀、化学镀、真空涂镀、浸镀、阳极氧化、化学被膜处理、化学抛光、电解抛光、镀覆、珩磨、喷砂硬化、涂层、气相沉积、渗碳、氮化、表面淬火等;按加工技术,有物理的、化学的、电加工的、机械的、冶金的等等。目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种,介绍如下: 一、电镀: 将接受电镀的部件浸于含有被沉积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中,以电流通过镀液,使电镀金属析出并沉积在部件上。一般电镀有镀锌、铜、镍、铬、铜镍合金等,有时将染黑,磷化等也包括其中。电镀中易产生氢脆,对工件机械强度影响大。 二、热镀锌(H.D.G.): 通过将碳钢部件浸没温度约为510℃的熔化锌的镀槽内完成。其结果是钢件表面上的铁锌合金渐渐变成产品外表面上的钝化锌。但因热镀中因温度过高,钢材易产生高温退火不良影响。 三、机械镀(Mechanical plating): 机械镀是将活化剂、金属粉末、冲击介质(玻璃微珠)和一定量的水混合为浆料,与工件一起放入滚筒中,借助于滚筒转动产生的机械能作用,在活化剂及冲击介质(玻璃微珠)机械碰撞的共同作用下,常温下在铁基表面逐渐形成锌镀层的过程。 四、达克罗(dacromet): 1.锌铬膜(达克罗)防腐机理简述: 锌铬膜(达克罗)涂复工艺是一种全新的表面处理技术,又称达克罗、达克乐、达克锈、锌铬膜(达克罗)、达克曼等。在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土木建筑、电力、化工、海洋工程、家用电器、铁路、公路、桥梁、地铁、隧道、造船、军事工业等多种领域已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随着该技术的逐步推广,已在汽车、电力、锚链、公路、海洋工程等方面开始大量使用,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锌铬膜(达克罗)液是一种水基处理液,金属件可以采用浸涂、喷刷或刷涂处理,然后送进加热炉炉固化,固化温度在300℃左右,经四十五分钟到一小时的烘烤,形成锌铬膜(达克罗),铬固化时,涂膜中的水份、有机类(纤维素)物质等挥发份在挥发的同时,依靠锌铬膜(达克罗)母液中的高价铬盐

达克罗工艺详细介绍

达克罗工艺详细介绍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 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 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她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 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达克罗及其历史 一、达克罗的历史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锌铝涂层防腐蚀保护原理

锌薄片涂层阴极抗腐蚀保护原理
Dr. Udo Hofmann(霍夫曼博士),Dr. Volker Krenzel(克伦兹博士) Atotech Germany GmbH, Trebur(安美特德国有限公司) 目前,在文献和专利中已经有大量的基于锌/铝薄片制成的锌粉涂料和富锌涂层系 统的报道。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基于溶剂或水基型配方的锌片涂料进行概述,并对 添加剂和涂料组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讨论。 关于用锌粉做为涂层材料的商业化配方早在 1840 年就有报道,但是该配方最终没 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该配方中使用的锌粉太过粗糙,污染也太多,而且没有使用 合适的粘合剂。过了 90 年后,业界开始出现基于锌的防锈底漆[1],而且 Victor Nightingall 还在 1937 年申请了一个澳大利亚专利(见图 1)。该专利中采用的是 基于锌粉的二组分涂层体系,使用的是水基碱性硅酸盐粘合剂。在 20 世纪 60 年 代早期到 70 年代晚期这段时间内,这一基于硅酸钾的抗腐蚀保护涂层是当时最畅 销的防锈底漆产品[2,3]。
图 1:1937 年 7 月 17 日由 Victor Charles John Nightingall 申请的澳大利亚专利(专利号 104,231)“硅酸盐组分的粘合性及其改良”
上述粘合体系后来逐渐被溶剂型的硅酸乙酯所代替。但是随着减少涂层中 VOC 含 量的呼声越来越强,业界又开始关注那些水基型的硅酸盐粘合剂[4]。硅酸锂(硅 酸盐含量最高达 8.5:1)体系由于锂离子半径小、碱含量低,而且还能在室温下 自行固化,所以具有最佳腐蚀保护效果。此外该材料还具有很长的适用期限,其涂 层在几小时后就具有防水性能,而且极少风化,粘合强度也高[5]。尽管如此,由 于硅酸锂价格较高,所以目前主要使用的还是硅酸钾。 如今业界使用的粘合剂种类繁多(本文也会随后详细描述),除了硅酸盐和硅酸乙 酯外,也不缺乏基于硅的体系。此外,目前大量使用的还有有机型二组分体系。而 基于钛的粘合体系仅在几微米的涂层厚度下,就能为溶剂型高性能防腐体系带来极 佳的抗腐蚀效果。
1

加强型三价铬蓝白锌皮膜处理剂使用说明书

高耐蚀型三价铬彩锌皮膜处理剂使用说明书 A01-535C 1、特点 1.1、耐蚀性能好,中性盐水喷雾测试,经480小时不长白锈(镀层5μm以上)。 1.2、容易操作,单剂型,只需定期补充即可。 1.3、耐杂质性能好,耐杂质锌可达8g/L以上。 1.4、外观颜色非常均匀,特别适合大平板工件挂镀操作。 1.5、适用于氰化镀锌、碱性无氰镀锌和酸性镀锌的挂镀和滚镀。 1.6、六价铬检测,符合欧盟EN15205六价铬检测要求。 2、操作条件 项目挂镀滚镀 建浴浓度(体积分数)10-15 %10-15 % 温度(℃)25-45 25-45 pH值 1.8-2.4 1.8-2.4 钝化时间(秒)40-8040-80 搅拌机械搅拌或空气搅拌机械搅拌或空气搅拌 烘干70-80℃ 25-30分钟70-80℃ 25-30分钟 注:以上数据仅作参考,实际情况可能会因电镀种类而有所变化。 3、使用方法 3.1、建浴 根据实际需要按8-15%建浴。例如:挂镀按10%建浴1000L,先在钝化槽中加入800L左 右的纯水,再加入A01-535C原液100L,将水补到工作液位(共1000L)并搅拌均匀。检测 溶液pH值,根据需要用(42%)硝酸或稀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操作范围,取工件试 钝化,外观合格后即可投入生产。 注:水温较低时,建浴浓度取高限;水温较高时,建浴浓度取低限。如温度为25℃时,新开缸的浓度可取15%;而温度为35℃时,浓度可取10%。建议采取加热方式达到操作范围温度。 3.2、槽液补给 定期检测槽液浓度,保持钝化槽液在正常操作范围内(浓度10-15%),补充时加入A01-535C 原液+42%硝酸(比例2+1混合液)或直接用A01-535C原液调整到最佳操作范围,如果钝化液浓度合适而pH值偏离过大,可用42%的硝酸或稀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 3.3、槽液的维护 3.3.1、随着生产的进行,杂质逐渐增多,尤其是Zn2+,当槽液中Zn2+浓度达6-8g/L时, 至少要排去旧槽液1/5,然后用A01-535C补充添加。达到16g/L时应全部排掉,重新用 A01-535C建浴。 3.3.2、铁杂质对三价铬钝化有明显影响,会导致钝化膜颜色发黄,同时降低防护性能。因此,对于掉槽的工件应及时打捞。每班要捞槽1-2次,以避免工件溶解造成铁离子超标。 3.3.3、鼓泡用的空气应洁净无油,不要使用往复式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尽可能用罗茨风机或多层式离心风机产生的低压空气。 3.3.4、钝化槽液不使用时需加盖封好或用泵输送到线外贮存,以避免受到污染,切忌混入其他钝化剂。

锌铬酸盐复合涂层介绍

锌铬酸盐复合涂层介绍 一、锌铬酸盐复合涂层为一种可使金属达到机佳之防腐效果的表面处理方法,能完全避免以往传统防蚀处理法之各种缺点。其实耐腐蚀性优良的特性,使其防锈效果远超传统的各种表面防锈处理法。这种防锈处理法已广泛应用于在车辆零件、土木建筑金属工件、家庭电器用品几其他如船舶、电信设备、轨道车辆器材、配管接头、弹簧、国防车品等各种小型零配件上。处理后的工件无氢脆性顾虑,亦有帮助消除工件内部加工应力之效果。工件皮膜的成分全为无机物,对使用者无健康危害。 二、锌铬酸盐复合涂层薄膜构造:金属物品经浸渍涂装,高温烘陪及冷却后,表面被覆上一层厚约4-8um的灰色金属薄膜,锌粒子均匀的被覆在铁质底材上,六价铬则还原为三价铬化合物,将锌和铁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锌粒子间的空间亦由铬的氧化物填塞,皮膜的成分全为无机物。锌铬酸盐皮膜虽然很薄,但其结构与镀锌层不同,具有多重的防锈机构:(1)离子因氧化电位甚高,在氧化过程中,可充当牺牲阳极而使铁材(阳极)达成防蚀效果。(2)锌铬酸盐层之锌薄片是扁长形片状结构,粒子相互重叠,极为平整,不易滑动,且粒子间隙由铬的氧化物填塞而较纯粹的镀锌层紧密,可防止水及氧渗入与铁材作用,具有隔离效果。(3)锌铬酸盐剂的六价铬充当惰性剂,可将锌层与铁材惰性化,抑制腐蚀速率。锌铬酸盐因兼具上述三种防护机构,其防锈性能极为优异。 三、经锌铬酸盐复合涂层处理之物品有下列各项优点:(1)高防锈力:以ASTM B117规格作盐雾试验,12-25um厚的电解镀锌经50小时后即产生红锈,65um厚的热镀锌在180小时亦开始生锈,而约4um厚的锌铬酸盐复合涂层镀层经240小时仍然不变。(2)无氢脆性:镀锌前处理用酸洗、电解除油及电镀时,负极产生之氢气极容易渗入物品之内层使物品变得易脆,此种氢脆性严重影响物品的机械性能,而锌铬酸盐复合涂层因不需酸洗、电解洗净又不需要用电流。因此无氢脆性。(3)抗高温:镀锌之膜厚,因锌与铁之热膨胀系数不同,在150-200℃时,即逐渐剥落,锌铬酸盐复合涂层皮膜兼有锌薄片与氧化铬,可抗高温300℃。(4)渗透性佳:锌铬酸盐复合涂层采用的是一种高粘度的水性皮膜分散剂,物品经浸渍与旋转离心法涂覆后,物品的各部分,即使管状物或有孔隙内的零件,均能渗入,弥补了电镀和热浸镀锌等防锈方法的不足之处

达克罗工艺流程

达克罗工艺流程 涂覆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工件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达克罗涂层,要使涂层在工件的各处均能达到厚薄均 匀一致,涂层厚了既浪费涂液,又影响涂覆的表面质量,所以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涂覆,均要设法使涂液在工件的表面均匀地分布。达克罗的涂覆工艺,按涂履方式不同分为浸涂甩干、喷涂、刷涂等几种方法。 2.2.1预处理 2.2.1.1除油:分有机溶剂(如三氯乙烯等)和碱性溶液除油。经过前处理的零件表面要求能够被水完全浸润。重油工件一般先采用联合清洗机高压清洗,或采用二氯甲烷超声波清洗工艺,再进行喷丸处理。油污较少的工件可以省去清洗这步,直接抛丸处理。例如某些标准件,经搓丝机出来后,直接进行抛丸,随后浸达克罗液,进炉固化。 2.2.1.2喷砂、除尘和降温:抛丸机使用的钢丸的直径范围为0.1-0.6mm,用压缩空气除尘,除去的粉尘经专门的集粉器收集后集中处理,经抛丸除尘后的零件温度高达60℃左右,待降至20℃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2.2达克罗处理 1.1、浸涂甩干:适用于标准件和其它小的工件,工件一般要浸液十到二十秒,为使六价铬和钢铁基材充分形成纯化膜;离心甩干时要正转反转各两次,每次十到二十秒,对于特殊件要用夹具,难甩的零件要用人工辅助,比如用棒在离心筐中搅一下,且转速要快,总之是要保证零件上不能有积液、挂液、气泡、漏涂等。通过多次正反转甩液、多次调整甩干速度,根据实际上的涂覆效果定最后的工艺参数。 1.2、喷涂、刷涂一般用于大件,用于难浸涂、难离心甩干的零件。喷涂的涂层均匀,涂层较厚,结合力差但光洁度好,抗腐蚀性强但效率低,施工中要注意安全,喷涂时浆液的粘度要适当的降低。 达克罗液分为母液和基液(有的供应商将达克罗液分为三种:主剂、架桥剂、增粘剂,三种溶剂必须配合使用。)基液是由是极细的片状铝粉和锌粉组成,母液由酸及铬盐类组成。使用时将两者混合配制成槽液。槽液须连续循环或搅拌,防止基料沉降。因为它不易保存很长时间,所以应现配现用。配制时,槽液温度不宜过高,(小于20℃),防止溶液自身发生反应。 涂层厚度由浸渍及甩干时间、甩干速度等工艺参数确定。一般浸达克罗液0.5~2.0分钟。不同零件甩干时转速不同,一般为200-300转/分钟。浸达克罗液的次数根据不同零件的要求而定,浸一次达克罗液涂层增厚三到四微米,一般浸二到三次。 2.2.3固化 经达克罗液浸渍处理后的工件经甩干,放置于不锈钢网带输送带上,对小的工件,需带上手套,进行人工分理,要求工件间不互相粘连。对于较大的工件,例如地铁螺栓,须放置在专门的料架上,再将料架放在网带上入固化炉烘烤固化。固化温度为:280-330℃,时间25-40分钟。 固化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工件吸热升温,称为预热,温度控制在60~80℃、10分钟。此阶段中须注意升温不可过急,应让工件缓缓吸热,让涂层中的水份逐渐逸出,以避免涂层起泡,产生缺陷。第二阶段为涂层的高温固化,此时固化炉中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不可过高或过低,因为它决定了涂层在工件上的最终性能。

达克罗防腐工艺技术

达克罗(涂层)防腐新技术 沈志明 (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陕西 西安710043) 摘要:介绍了达克罗涂层新技术,它是解决铁基材料防腐的新材料、新技术,是一种远碱、无氢脆、无污染的绿色工艺。 关键词:达克罗涂层;防腐;新材料;绿色工艺 1达克罗涂层技术的开发背景 达克罗涂层技术在日本称Dacromet,在美国和欧洲则称为锌铬涂层技术。 达克罗涂层技术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美国,其最初是为解决汽车底盘零的雨雪易发生锈蚀,威胁车辆运行安全而发明的一种防护技术。70年代欧洲的法国、德等国和80年代的日本先后引进了该项技术。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铁基材料的90年代由国内某空降设备厂首家引进,在一项与德国合作的产品上成功的应用了此项涂 近五、六年国内陆续有22条生产线被引进,使达克罗涂层技术得到推广,呈燎原之2引进达克罗涂层技术的目的  2.1提高产品质量 达克罗涂层技术与镀锌技术比较,是一项耐蚀性好、无氢脆、无污梁的绿色工艺,198国军方颁布了以《浸入锌片/铬酸盐分散涂层》冠名的军标《MIL-C-87115A》。使此项技海、空军装备上广泛应用。 然而,产品锈蚀却是长期困扰国内很多企业的难题。产品尚未出厂,经过淋雨试验得不像样,必须换新后才能出厂。即便后来改成不锈钢螺钉也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前装备部已指示各级部队着手解决装备严重锈蚀的课题。  2.2 解决钢结构件点焊并镀锌后出现的焊点锈蚀问题 引进达克罗技术前,组合结构件采用点焊工艺和镀锌防护,表面质量与产品防护性皆差后镀锌,在组合件夹层间由于酸液清洗不干净,造成出厂后产品锈蚀。若先镀锌后点焊层破坏,外观质量不保。工艺部门左右为难。 采用了达克罗技术后,因达克罗涂层技术远离酸、碱(镀液),避免了腐蚀问题。的是涂达克罗零件点焊后焊点涂层完好,且无灼色。至此,一切迎刃而解。  2.3治理环境 以工艺冶理环境是我们技术改造的指导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根治污染。传统的镀锌避免前述质量问题外,对厂房行车、电源设备。周边部门的仪表、器件和车间零件均有锈蚀影响。 我厂70年代初建立的半自动镀锌线约半年左右,线体、设备均出现锈蚀,一年后厂重锈蚀。电源使用寿命短、生产成本高、环境恶劣,对工人健康影响大。 达克罗技术是无酸、碱的涂层技术。一年来经生产考验证明,引进该项技术不仅大品质量,对治理环境污染亦起到了重大作用。  3达克罗技术简介  3.1涂料及涂层形成

锌铝涂层资料

BNC?水性无铬锌铝涂层 BNC?水性无铬锌铝涂层 无铬锌铝涂层是为满足世界各国的VOC法规和汽车行业规定的环保要求而开发出的表面处理新概念,无铬锌铝涂层作为锌铬涂层(达克罗)的更新换代产品已经首先被汽车制造行业普遍认可和接受。一.防腐机理 无铬锌铝涂层的外观呈亚光银灰色,光泽较锌铬涂层略暗,是一种将超细锌鳞片和铝鳞片叠合包裹在特殊粘结剂中的无机涂层。无铬锌铝涂层从四个方面对钢铁基体提供保护作用。 1.屏障保护经过处理的层层叠合的锌鳞片和铝鳞片在钢铁基体和腐蚀介质之间提供了一道优良的屏障,阻碍了腐蚀介质和去极化剂到达基体; 2.电化学作用锌层作为牺牲阳极被腐蚀以保护钢铁基体; 3.钝化作用由于钝化而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减慢了锌及钢铁的腐蚀反应速度 4.自修复作用当涂层受损时,锌的氧化物和碳酸盐向涂层被损坏的区域移动,积极地修复涂层,恢复保护屏障。 二.环境效益

无铬锌铝涂层所采用水性涂料,不使用有机溶剂,不含有毒的金属(如镍、铅、钡和汞)以及六价铬或三价铬,符合美国环保署(EPA)、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行政部门(OSHA)的相应规范和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厂商的标准要求。 三.性能特点 1.涂层薄无铬锌铝涂层的厚度通常为8-10μm; 2.无氢脆涂覆过程不采用酸洗,避免了氢脆的产生; 3.抗双金属腐蚀大多数锌层与铝或钢紧密配合时会产生典型的双金属微电池,而无铬锌铝涂层中的铝鳞片能够消除上述现象的发生。4.耐有机溶剂作为一种无机涂层,能够耐受有机溶剂; 5.耐热性涂层即使在3小时内300°C高温也保持优异耐蚀性;6.导电性涂层中叠合在一起金属锌、铝薄片允许电流通过并传导到基体; 7.耐蚀性对于螺纹零件来说,8~10μm的无铬锌铝涂层可以耐72 0h盐雾试验不出现红锈;而对于非螺纹紧固则可以达800h。单纯的无铬锌铝涂层的耐盐雾腐蚀性能稍逊于锌铬涂层,但在模拟真实自然环境的循环腐蚀试验中的表现与锌铬涂层相当。 四.涂覆工艺 无铬锌铝涂层与锌铬涂层在涂覆生产工艺上是相近的。在对零件进行前处理以后,无铬锌铝涂层同锌铬涂层一样,采用常规的浸渍→离心、

达克罗表面处理技术

达克罗 简介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她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标准的公布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这一技术不仅在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达克罗涂层的特点 (1) 生产过程无污染 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主要是涂液中的水份,因此对外界无污染 (2) 极强的抗腐蚀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