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相关指标比较分析
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较与借鉴

} 本 文 获 国 家 社 科 基金 项 目“ 会 保 障 统 计 指标 体 系研 究 ” 0 B J0 ) 助 。 社 ( 8 TO 7 资
2 .抓好 房地 产价 格统计 人 员 ( 括企业 统 计人 包
员 和 调 查 队 专 业 人 员 ) 业 务 知 识 学 习 和 培 训 工 的
5 .建立 房 地 产 价 格 统计 工 作 全过 程 质 量 评估 和控 制体 系 , 消除各 环节 可 能存在 的数 据质 量 隐患 , 确保 最终 数据 真实 可信 、 比 、 可 可用 。 ( ) 高 价格统 计 项 目重 大 决 策 的科 学 化 、 四 提 民
主 化 水 平
作 。全 面提 高各级 调查 队专 业人 员与工 作相关 的专 业 素质 。
关 键 词 : 会 保 障 ; 计 ; 际 比较 社 统 国 中图 分 类 号 : 8 9 1 C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5 5 2 1 ) 0— 0 6— 6 10 4 6 (0 1 1 0 1 0
I e na i n lCo p r s n a d Re e e e o o i lSe urt t ts i s nt r to a m a io n f r nc f S c a c iy S a itc
题 , 使社 会 保 障统 计 在 其 国 际 比较 、 论 研 究 和 方 向道 路 选 择 方 面 发 挥 应 有 的作 用 。 中 国 处 在 构 建 社 会 保 障 统 以 理 计 的 起 始 阶段 , 需 注意 英 、 、 尤 美 日三 国将 社 会 保 障 作 为 独 立 大 类 在 统 计 年 鉴 中 单 独 列 示 ; 鉴 欧 盟 经 验 建 立 社 会 借 保 障 收 支 统 计 体 系 , 通 过来 源法 、 门法 、 目法 和 对 象 法 的选 择 完 成 社 会 保 障 支 出统 计 。 并 部 项
基于fsQCA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路径分析

第24卷 第6期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F u j i a n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V o l .24,N o .6D e c .2023基于f s QC A 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路径分析刘梦1,2,邱林萍1,2,姜城蕾1,2,孙先红1,2,宋国强1,2(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230012 1.卫生管理学院;2.医院管理研究所)摘要:探究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地区居民健康水平差异的关键因素和具体路径,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意见㊂将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各部分作为前因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比较不同组态路径下31个省(区㊁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差异㊂结果显示,影响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路径共8条,其中4条呈现出地区居民健康水平较高的特征,总体一致性为0.99,总体覆盖度为0.56;另外4条呈现出地区居民健康水平较低的特征,总体一致性为0.97,总体覆盖度为0.69㊂这表明当前我国地区间居民健康水平组态路径差异明显,健康差异呈现出地域性特点;城镇人口比重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核心因素;社会保险支出是实现地区居民健康结果高水平的重要辅助条件㊂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全民健康;组态路径 中图分类号:R 1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784(2023)06-0014-06收稿日期:2023-08-24资助项目:安徽医科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k 2022072);安徽医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国医科技项目(2023g y k j10)作者简介:刘梦,女,安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健康公平㊂通信作者:宋国强,E m a i l :s o n g g u o q i a n g@a h m u .e d u .c n十三五 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1]㊂‘ 十四五 国民健康规划“将健康优先㊁共建共享放在首位,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2]㊂如何保障居民健康一直是社会研究的重难点,当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地区居民健康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地域性差异[3],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将研究对象限定在老年人口㊁城乡居民之中,鲜少研究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与全民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4]㊂肖瓅等[5]提出经济水平差异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关键因素,而张田田[6]认为社会保障支出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与M b u r u [7]社会保障支出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影响群体健康水平的主要原因的论述一致㊂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㊂申曙光等[8]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已实现全覆盖,但仍面临着公平性不足㊁管理运行效率不足等问题,郑功成[9]提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政府主导的法定保障是第一层次,其职责是为全体公民提供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㊂那么,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值得探讨㊂一㊁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研究数据选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20“‘2020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㊂1.结果变量及数据来源㊂预期寿命是评估人口健康的关键指标,综合反映地区健康水平,本研究选取各省市2020年预期寿命作为结果变量来衡量不同省市居民的健康水平㊂第6期刘梦,等:基于f s Q C A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路径分析2.条件变量的选取和构建㊂影响健康的因素具有多元性,行为因素㊁生物学因素㊁社会经济因素等均对群体健康水平有一定影响[10]㊂首先,本研究旨在考察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与居民健康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居民在养老㊁医疗㊁失业㊁工伤上的基本需求,但在实际情况中4种项目基金支出的组合效应可能不同,因此选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㊁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总额㊁职工医保支出㊁居民医保支出㊁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和工伤保险基金支出作为前因条件变量,衡量社会保险基金不同组成部分的支付能力;其次,考虑到宏观层面上城市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因此选取人口集聚度㊁年末城镇人口比重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放入分析框架,减少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引起的居民健康水平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㊂(二)研究方法1.人口集聚度㊂受地理位置㊁城市化水平影响,我国东㊁中㊁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㊂因此,计算各地区的人口集聚度,并将其纳入前因条件进行分析,可以减少研究结果的误差㊂人口集聚度是指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人口数量相对较多的程度㊂它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指标,反映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和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P A D i=(P i/P n)ˑ100%/(A i/A n)ˑ100%= (P i/A i)/(P n/A n)其中,P A D i表示地区i的人口集聚度,P i是地区i的人口数量,A i是地区i的土地面积,P n是全国总人口数,A n是全国土地面积㊂2.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 s Q C A)㊂f s Q C A 是一种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技术的分析方法,常用于分析复杂的因果关系,探究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路径,在研究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时,可以区分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明确在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和居民健康之间起到中介或调节作用的因素,进而揭示出更为详细的路径㊂f s Q C A的产生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由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C h a r l e s R a g i n引入和发展,它的主要目标是应对定性研究中的模糊性和复杂性,适用于研究多因素导致多结果的情境,在中小样本研究中表现良好,有助于识别不同组态下产生的相同或不同的结果㊂在居民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中,f s Q C A可以识别与健康水平最相关的因果配置和组态路径,并评估其充分性和必要性,为后续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整体规划提供参考方向㊂(三)数据校准f s Q C A是一种模糊集合分析方法,数据校准可以确保原始数据符合模糊集合理论的要求并消除极端值,便于构建模型,从而增强分析的可信度和有效性㊂本研究采用直接校准法,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数据的取值分布,将案例的结果变量和条件变量数据的95%分位数㊁中位数和5%分位数分别设置为 完全隶属 交叉点 和 完全不隶属 3个断点,即 锚点 [11](表1),将案例校准为取值在0~1之间的模糊集合,案例取值表示属于该模糊集合的程度或概率㊂将数据导入软件f s Q C A4.0后,可进一步赋值㊁校准,据此真值可分析出在组态视角下条件变量和结果变量的所有组态路径[12](表2)㊂二、结果(一)必要条件分析本研究主要从一致性角度出发判定前因条件是否是构成结果的必要条件㊂一致性计算公式为: C o n s i s t e n c y(X i Y i)=ð(m i n(X i,Y i)/ð(X i)其作用为检验X是否为Y的子集㊂在f s Q C A 中,一致性表示 给定条件的组合导致特定结果 为 真 的可信程度,一般取值要求大于0.9[13]㊂对结果变量进行单变量必要条件分析(表3),若地区居民健康结果高水平,所有数据取值均小于0.9,说明所选择的前因条件均对居民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㊂若居民健康结果低水平,低人口集聚度㊁低年末城镇人口比重和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致性取值均大于0.9,说明这3个前因条件对于居民健康结果低水平来说为必要条件㊂进一步推导认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会51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表1结果变量和条件变量的校准变量完全隶属交叉点完全不隶属结果变量S2020年预期寿命/岁81.89577.960267.000条件变量A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亿元3364.6001290.60011.500B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亿元302.80078.50098.150C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总额/亿元1521.000555.80062.450D职工医保支出/亿元1136.600284.10035.700E居民医保支出/亿元555.650205.4009.800F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亿元174.05040.6002.850G工伤保险基金支出/亿元67.15020.2000.080H人口集聚度8.9451.92051.140I年末城镇人口比重/%86.12562.64021769.750J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0915.45027880.60073.990表2条件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真值A B C D E F G H I J频数S 100100011111 001101111111 111101111111 011111111111 111111111131 111110110110 111011000010 111111110010 000000001010 100010000010 000000000040带来居民较高的健康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会限制该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提升㊂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组合分配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f s Q C A对于探索其研究路径具有适用性㊂(二)条件组态分析本研究采用Q u i n e-M c C l u s k e y算法进行模糊集分析,首先对前因组合的前期案例进行分步检查,将默认个案数量设置为1,一致性阈值设置为0.8,并删除真值表中不符合频率阈值的行,最后根据P R I临界值0.7,将结果编码为0或1,即可根据频率将集合分类为相关组合和不相关组合㊂应用f s Q C A4.0程序对真值表进行组合条件分析后,得到简约解㊁中间解㊁复杂解以及各条件组态路径的一致性和覆盖度结果(表4),其中中间解允许将有意义的逻辑余项纳入条件组态中[14],并产生包括核心条件和边缘条件的组态[15]㊂总体覆盖度表示所有路径一起对结果的解释度,一般要求在0.5以上,总体一致性表示所有路径对结果充分条件的一致性,数值要求ȡ0.8[16]㊂1.地区居民健康结果高水平组态分析。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篇一:职工最低生活标准管理职工最低生活标准管理规定制定單位:人事总务制定日期: 文件版本:核准:審核:制定:文件修订记录篇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表2012年12月金额单位:元/月地区城市居民平均低保标准农村居民平均低保标准北京市 520.00426.62 天津市 520.00370.17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335.01308.48407.70366.64291.09323.67570.00434.33476.78339.39324.10345.93364.12271.76334.52304.52313.98153.92 146.33 242.19 270.07 144.18 157.33 430.00 353.39 350.03178.72174.93172.71 182.46117.83 132.32 144.27 220.47广西壮族自治区270.48114.60 海南省 316.19236.67 重庆市326.00183.55 四川省 276.73131.31 贵州省 308.04135.58 云南省284.42139.68 西藏自治区399.73133.33 陕西省 363.06167.31 甘肃省251.29133.11 青海省 310.83165.86 宁夏回族自治区252.50145.8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91.00136.50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的地区2012年12月金额单位:元/月地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农村居民低保标准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530530惠山区530530滨湖区530530 江阴市480480 宜兴市490490徐州市云龙区440440常州市新北区武进区苏州市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吴江市太仓市南通市崇州区港闸区扬州市广陵区 500 420 570 570 570 580 600 590 580 580 480 480 400 500 420570 570 570 580 600 590 580 580480 480400邗江区 400 400镇江市京口区 480 480 润州区 480 480 丹徒区 480 480泰州市海陵区400高港区400靖江区400浙江省宁波市525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480甘肃省嘉峪关市425 广东省中山市 43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380石狮市 400400 400 400525480425430380400三明市梅列区350350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360360篇三: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及解答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摘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社会与学界关注的重点,而由于微观数据和建模技术的匮乏,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往往限于定性理解和总量分析。
第三讲 社会保障国家类型

三、社会保障国别差异
1、自保公助和福利国家的理念区别
自保公助型国家把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保 障制度是为了建立一种更为稳定、富有效率 而合乎人道的资本主义社会。
而北欧福利国家把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 制度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
评价:
保持了社会稳定。
国家不堪重负,企业 效率低下。
劳动者不缴纳费用, “大锅饭”、平均主 义思想严重。
限制自由
5、社会保障模式多元化发展
从三支柱到五支柱
三支柱 1994年世界银行发布《防止老年危机》,
第一次向各国推荐养老金三支柱。 ——公共养老金 ——强制性养老金 ——自愿性养老金
2005年,世界银行进一步建议五支柱: “零支柱”:非缴费的最低保障,关注弱势群
体的生存。 “第一支柱”:社会保险以企业缴费为主体。 “第二支柱”: 强制性的个人储蓄账户。
“第三支柱”:雇主自愿、多种形式的企业年 金制度。
“第四支柱”:家庭和代际的非正规保障形式。
二、三种社会保障模式比较分析
类国
第二,新加坡要求企业和个人一起供款;而智 利只要求个人供款,企业不需要供款。
而美国社会保障的给付水平较低,强调商业 保险(市场)的作用,是西方国家唯一没有 医疗社会保险的国家。再分配力度较小,美 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较大。
德 社会保险型
国
美 社会保障型
国
6、新加坡与智利
第一,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多功能的, 不仅具有养老功能,还具有医疗、教育、住房 等功能;
智利的强制储蓄制度仅涉及养老保险制度,其 功能比较单一。
陕西省社会保障水平测度与适度选择

均衡 。而对于各省 内不 同城市间的社会保障水平 学者们也
进行 了分 析测定 , 刘晋 ( 2 0 1 0 ) 将 山东省 的 1 7个城 市社会 保障水平 进行综合测评 , 得出了山东沿海城市社会保 障水 平高于省内中西部 城市 的结论。通过对社会保障实际水平
与适度水平 的比较分析 , 学者们得出要从扩大社会保 障项
目、 加 大财 政支持力度以及增进社保投资等方面来提 高社
会保 障水平 ( 王元 月 、 马 驰骋 、 游桂 云 , 2 0 0 4 ; 梁磊 , 陈丞 ,
2 0 0 6 ) 。另外 , 在社会保障水平实际测度 的研究 中 , 主要存 在两种 方法 , 一种是定 量的研究方法 , 一种采用 定性 的研
省社会 保障适度水 平的选择 问题具有 重要 的理论 和现实 意义 。 国内学者对于社会 保障水 平研究 已经取 得 了很 多成 果 ,大量 的文献集 中在社会保障水平评 价指标 ( 穆怀 中 , 1 9 9 7 ; 朱庆芳 , 1 9 9 0 ; 刘均 , 2 0 0 3 ; 郭林 、 张学锋 , 2 0 1 0 ) 、 我 国
2 0l 4年 1月
黑 河 学 刊
He i h e J o u r n a l
J a n . 2 0 1 4
S e r i a l No . 1 9 8 N o . 1
总第 1 9 8期 第 1 期
陕西省社会保障水平测度与适度选择
⑧ 周 明 , 张鑫武 2 , 马妮娜 2
等) 、 社会保 障水平 适度性选 择研究 ( 谢 风缓 , 2 0 0 5 , 赵波 ,
2 0 0 7 , 贺晓梅 , 2 0 1 0 , 杭天, 2 0 1 1 ) 以及社会保 障适度水平预
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资料合集目录一、数字金融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二、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三、城市化、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四、数字经济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五、目标考核、官员晋升激励与安全生产治理效果——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六、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七、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八、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基于转型期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九、中国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数字金融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数字金融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金融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字金融通过创新的服务模式和高效的运营方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探讨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综述自2以来,数字金融的发展历程已经引发了广泛。
大量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较少涉及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弥补这一研究不足,探讨数字金融如何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利用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数字金融的发展水平由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P2P 网贷等指标构成。
同时,我们还控制了其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如地区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等。
结果与讨论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也相对较高。
第四章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

( 3)
H: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该公式是公式2的的进一步推进,用以测定国民经济的 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否正常进行。这一比重过低,劳动者 的劳动收入未能得到基本保证,影响劳动者积极性甚至引 起劳动者反抗;这一比重过高,资金积累减少,影响生产 和扩大再生产。
将公式2和公式3结合在一起,得出:
②医疗保健保障不足,人口的身体素质降低,影响国民身 体素质提高; ③教育包括再就业培训受到影响,制约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和科技发展。
四、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如何研究支出结构? 思路: 根据研究目的,首先需要分组,其次根据研究的需要, 分项目计算有关比重;最后,对有关数据做出说明,得出 结论。 分组:
社会保障水平有高低之分衡量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范围基本含义公式微观层次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收益给付社会工资水平之比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收益给付社会工资水平之比政府角度社会保障支出政府财政支出宏观角度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学术界广泛使用反映一国或地区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
2.S最小值的确定(min)
关键是确定Q的最小值。
Qmin=0.6Oamin+0.03Fmin+Emin+Jmin+M min 在涉及到相关指标Oa、F、E、J、M最小值的确 定时, Oa、F根据实际测定,其它参照国际经验 的最小值确定。
例如 我国1990-2000年的人口数据
1990 27.69 66.74 5.57 2000 22.89 70.15 6.96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理论
社会保障供给条件是决定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水
平的因素。从本质上说,社会保障的供给条件, 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具体分析, 社会保障供给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内 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基金 增值能力、国有固定资产的数量、社团和民间捐 赠等。
欧美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

欧美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第一章:引言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为保障民众权益而实施的一种系统化措施,其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与发展,也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欧美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其具有泛欧美的代表性,因此,其研究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借助相关资料资料,重点分析欧美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优缺点的比较,以及相互之间的借鉴意义,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二章:欧美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1.全面性在欧美社会保障制度中,包括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社会救助等各种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的社会保障系统。
2.兼顾公共与个人利益欧美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基于公共利益的,又考虑个人的权益保障,这种制度的实施能够保护公民免受社会不公正的影响,同时也支持个人追求自己的理想。
3.公平性欧美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便是公平性。
在这里,公平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在各种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中,充分保障公民利益,使所有人都能实现平等的社会地位。
4.强制性欧美社会保障制度基于的是强制机制,法律规定每个工作人员必须向社会保障账户交纳一定的钱,以便在遇到重大困难时得到保障。
而这种机制可以保证其公平性,真正做到为全体民众提供保障。
第三章:欧美社会保障制度的优缺点比较1.优点①提高社会福利。
欧洲的保障制度非常完善,让人们拥有无忧的生活,得到更多的安全感与保障感,使福利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
②减少所得差距。
欧美社会保障系统能够给予社会最需要的群体更多的支持,让社会更加公平,减少所得差距。
③提高就业机会。
在欧美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帮助无业员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④提高劳动力素质。
欧美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能够鼓励人们更好地提高素质,不断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与竞争力。
2.缺点①成本高。
欧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一个难点在于成本高,这与其全面性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2011年17期我国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相关指标比较分析研究背景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人口年龄结构也不同,社会负担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社会保障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不公平性比较突出。
林治芬(2002)就全国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 的比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比例及缺口、替代率、抚养比率等指标,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但该研究的统计指标都比较简单,而且没有分解区域差异;彭海艳(2007)首先运用GE 指数分解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及贡献率;然后运用GINI 系数分解法,分析社会保障各项支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
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变动趋势不一致,且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差别较大;社会保障各项支出的贡献率差异较大,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成为总体差异的主体因素。
冉维(2007)的研究表明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问题有所凸显,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数量较少、增长缓慢、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越来越严峻,这是政府责任和社会公正的缺失,必将严重内容摘要:本文应用散点图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具体的是从我国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与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散点图,揭示了我国社会保障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 相关系数 散点图 不平衡性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来解决好这些问题。
刘畅(2009)运用1998 - 2007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的问题, 并试图提出应对方案。
本文试图分析我国各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以及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发展水平的平衡性问题,即要考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其社会保障水平是否也越高,两者是否为同向发展,如果是同向发展就是良性的,否则,经济实力越低,经济发展越慢的省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却越高,而过高的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反倒是经济发展实力强的省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却低,社会保障的负担水平越低,对经济的阻碍作用越弱。
反映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指标是社会保障水平,其计算方法是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除以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本文选择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29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作为样本。
分析样本时间为2007 年的统计数据。
从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与生育保险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社会优抚与社会救济等项目组成,其中,后三项是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它与社会保险基金的总和构成了社会保障支出总额。
本文社会保险基金分项、分省数据来源于2008年《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来源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表示财政中用于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
该指标也是衡量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本文研究各指标相关性使用简单相关系数又称皮尔逊相关系数,它描述了两个定距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一般用r表示,计算公式为:__其中n 为样本量, X n ,Y n ,X ,Y 分别为两个变量的观测值和均值。
r描述的是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强弱的程度。
r的取值在-1与+1之间,若r>0,表明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即一个变量的值越大,另一个变量的值也会越大;若r<0,表明两个变量是负相关,即一个变量的值越大另一个变量的值反而会越小。
r 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
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相关指标相关性研究为了分析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差异,本文分别计算了2007年各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以及财政支出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相关系数(如表1)并绘制了散点图(如图1),借以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
(一)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来看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0143,再从图1的散点图的分布区状态看也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我国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其中比例高的5 个地区是:青海11. 86 %、甘肃8.91 %、新疆8.31 %、宁夏8.05 %、云南7.93 %;比例低的5 个地区是:福建2.55 %、浙江■董拥军(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 450045)◆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表1 变量间相关系数变量相关系数国内生产总值社会保障水平-0.60143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水平-0.20554社会保障支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0.21437财政支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财政支出-0.44645《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872.62 %、贵州2.63 %、山东3.05 %、广东3.19 %。
本来,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应该上升,但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却看到相反的现象,社会保障支出占GDP 的比重低的却是经济发达的省份。
这一方面是因为上述比例低的5 个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5 个地区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负担相对较轻。
(二)从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关系来看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20554,再从图1的散点图的分布区状态看,也能够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我国各省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水平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本来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大的省份其社会保障水平也应当相应的较高,但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反倒是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小的省份,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而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大的省份,社会保障水平反倒较低,这表明我国的社会保障负担水平存在着不合理现象,按理说,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虽然也相应较大,但是其社会保障水平却是相对较低的;而经济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相对较小,但是其社会保障水平(或者说社会保障负担水平)却相对较高,这暗含着,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额,因为其经济实力较强,并且其社会保障负担水平较低,提高地社会保障支出可以适当地转移支付到经济落后地区。
(三)从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关系来看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21437,从图1的散点图的分布区状态看也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我国各省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同样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本来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大的省份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也应当相应的较高,但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反倒是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小的省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较高;而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大的省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反倒较低,这表明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并没有与社会保障支出按比例增加。
(四)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财政支出的关系来看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财政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44645,再从图1的散点图的分布区状态看,也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我国各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财政支出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本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大的省份其财政支出也应当相应的较高,但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反倒是财政支出小的省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较高;这表明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经济发达地区,财政支作者简介:董拥军(1969-),男,陕西礼泉人,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学。
2000年9月至2009年3月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获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
现就职于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保险教研室。
参考文献:1.林治芬.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及其转移支付.财经研究[J],2005(2)2.彭海艳.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分析.财经研究[J] 2007(6)3.冉维.关于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4)4.刘畅.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困境及对策建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J],2009(9)出绝对值相应较大,但是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却是相对较低的;而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支出绝对值相对较小,但是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却相对较高,这也暗含着,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进一步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额,因为其经济实力较强、财政收入也较大,并且,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较低,提高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可以适当地转移支付到经济落后地区。
结论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与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散点图,揭示了我国社会保障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
而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究其原因,负相关性来自于我国省际之间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严重不协调,这表明,我国省际之间在社会保障支出负担水平上的不均衡将导致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难以达到各地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
根本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必须尽快实行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全国确定统一缴费标准收取社会保障基金,然后根据各地的消费水平确定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社会统筹帐户实行全国范围内的统收统支。
或者实行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社会保障基金的转移支付,从制度上确立富帮穷的公平机制,达到全国均衡发展的和谐社会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