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从造句起步

作文从造句起步
作文从造句起步

作文——从造句起步

南京市青云巷小学金魁

【内容概要】

作文成功的关键在于贴近自我的心灵,把生活的特点和自我心灵的特点结合起采,才能有所创造。《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根本精神之所在。我曾经尝试过用大量的作文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细节,以图让他们能在作文中多一些真情实感,多一些细节的描述。这种方法虽然收到一些效果,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时有限的,总不能用作文占据他们有限的学习时间吧?但平时不训练,孩子们的作文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有什么办法既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充实心灵又不耗费时间呢?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我开始把眼光盯在了造句这种极为平常的训练上,采取了以造句训练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丰富学生心灵体验的方法。一切从心灵开始,作文——从造句起步。【正文】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品”,“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通过写作指导让学生把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把他们个人的生活体验,把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真诚而恰当地表现出来,以促成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逐步完善。即使学生长期生活在“三点一线”,甚至是“全封闭”的环境中,几年来,依然认识了不少同学和老师,接受了不少知识和信息,领略了不少生活的色彩,亲历了许多细微的事情。家庭、学校和所感知的外部世界,这一切该引发起学生们多少甜美的或是苦涩的回忆,勾起我们多少思绪绵长的联想和想象?它又蕴含了多少启人心智的哲理?日月星辰、雨雪风霜、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一切,可以言说的实在是太多了。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生活对孩子们并不刻薄,他们缺少的倒是灵敏地感悟、深入地思考、真诚地展现和自由地表达,缺少的是发观美的眼睛和知情明理的才识。但小学生涉世未久,毕竟不可能有丰富的阅历,所以论及写作,敏于感悟,勤于采撷,就近开掘是非常重要的。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深深感受到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对生活中人和事的淡漠,对生活的观察和心灵体验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他们作文材料的干涩。例如我新接班时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反映母爱的文章,大多数学生写的材料不是母亲在自己生病时悉心照料自己,就是写母亲在学习上多么关心自己。能着眼于生活细节的孩子很少,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我们的孩子怎么了,难道他们体会到的母爱只有这些,生活中母亲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难道只是在这些时

刻他们才能留下印象。母亲在平时生活中关心自己的一个个细微的情景真的在孩子的脑海中不留痕迹吗?这又一次提醒我,引导孩子用心灵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是多么重要。否则,孩子毕业时还是写出那些空洞的作文,还是借助“作文选”才能找到写作材料,还是在作文中违心地留下印迹。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

我曾经尝试过用大量的作文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细节,以图让他们能在作文中多一些真情实感,多一些细节的描述。这种方法虽然收到一些效果,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总不能用作文占据他们有限的学习时间吧。可是平时不训练,孩子们的作文很难写好。有什么办法既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充实心灵又不耗费时间呢?我开始把眼光盯在了造句这种极为平常的训练上。面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造句训练为突破口,充实学生心灵体验的方法。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使我总结出了以下三点渐进的教学观点:

(一)课堂引路,改变学生的造句观

通常,教师们认为造句这种训练旨在让学生理解词语和其用法,或者是学会某种句式,但在我眼里,造句是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绝佳途经。在当今分数仍然当道的时期,教师们、学生们在遇到造句这种练习的时候,往往只注重造句的正确性,而忽视了造句的本质——为学生们的作文打基础。不少学生没有真正重视过造句,认为只要造对了,得到分数了就行。所以即使到了高年级,学生造出的句子还是呈现出简单化的问题。例如要求学生用“酷爱”一词造句,有学生这样造:“我平时酷爱读课外书。”“我的爷爷是个老教师,平时酷爱书法。”“我的表姐是南大中文系的,她酷爱写作。”面对这样苍白的造句,作为一位教师,你是给分,还是不给分?

由上例可见,大多数学生对造句练习的认识是不当的,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要加以引导,转化。要引导学生通过造句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充实自己的心灵体验。

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中有一个关联词“一边……一边……”要求学生造句。课堂上,有学生说道:“我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我就问他:“你造的这个句子是完整的,但你为什么造这个句子呢?”他答道:“这不是您要求我们造的吗?”

当时我灵机一动,追问:“那么,你觉得这种习惯好吗?”他答:“不好。”“不好在那里呢?”这个同学一下愣住了,别的学生说道:“这样既不利于消化,又容易受电视影响,养成拖拉的毛病。”

我继续启发:“如果你们在造句时把自己对这种现象的看法表现出来,能够提醒自己的家长、亲戚、老师、同学,让他们改掉一些坏习惯岂不更好。”于是就有一个大胆的学生说:“老师,有一次晚上我回教室拿作业本,发现你还在改作文,你一边改作文,一边在抽烟。我觉得你的这个习惯很不好,对你的身体不利,你能不能改一改?”

我当即表扬了他,并对他的关心表示感谢。同时也告诉其他学生,这样的句子既具体又具有实际作用,非常好。又有学生说:“我们班王翔飞同学经常一边吃零食,一边写作业,这样既写不好作业,也不卫生,我真心希望他能改掉这个习惯。”一席话说得王翔飞还挺不好意思,不过他很乐意地接受了同学善意的劝告。

我进一步启发他们:“这个关联词不仅可以用来告诫别人,还可以用来表示自己对别人的赞赏,你能试试么?”立即有人作出反应:“我们班袁晶同学经常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难怪她知识那么丰富,我要向她学。”还有人说:“我妈经常一边打毛衣,一边陪我做作业,我有时真觉得对不起她。”学生渐渐地投入了真感情,素材也多了。

课后我鼓励他们多造几句,读给描述对象听,再把别人听后的表现记载在句后,看看自己的句子有没有用。学生普遍反映有一定效果。我觉得这种方法可行,便一直将其作为常规练习,学生造句不枯燥了,有兴趣了,罕有应付的现象。有时他们为了造一个好句子还会主动来问我有关用词、生活常识、科学知识等问题。我的探索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二)平时练习,点拨引路,丰富学生心灵体验

自从开始探索造句和学生心灵体验以及作文的关系这一研究主题以来,近一个学期我都将造句作为每天学生必有的作业,坚持了整整一学期,我常常利用课文中现有的词汇,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真实的细节,在造句中表现真实的个人感受,写成语段,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我引导学生把造句作为培养自己发现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经,平时细心地观察生活,学会在观察中思考、感悟。我给学生提出了四个要求:造出的每个语段要有主题,有具体内容表现主题,写真实的人、事、物,表达出个人真实的见解和感受。

每篇课文中都有不少好词,如果从每篇中都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切身体会进行造句练习,无异于进行一个个作文片断的练习。教师根据实际进行选择,不一定非要选那些深奥的,因为我们的目的在于借助词汇这个训练点练习观察、写作,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通过平时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而不仅仅是把目光放在学生会不会运用某个词汇上。所以选词不必太伤脑筋,要把精力用在如何让学生好写,能写,如何评价学生的造出的句子上。

例如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极为大气,也极为精辟的诗歌,其间好词佳句层出不穷,但我却把眼光盯在了“中国”、“自豪”、“羊群”这三个不起眼的词语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感受分别写出语段,把自己想和老师同学或者其他人说的话写出来。

我以“自豪”为例谈谈我的引导方法。我引导学生首先从所给词语入手,尽可能寻找和这个词相关的一切信息,然后将信息中自己最想评述的,最想向别人介绍的内容写出来。其次,让学生自由造句,确定自己句子的主题,要让学生明白,造一个句子,也是要有主题的,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不能盲目地写。于是一个后进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我感到非常自豪。”

学生造出的这个句子有鲜明的主题,但是不够具体,感情也是浅层次的。这时教师的引导和评价就很重要了。我在肯定了这个句子主题鲜明,真实之后,问全班学生:“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中,你知道有哪些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呢?谁能说说?”学生说:“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建筑,值得我们自豪。”“中国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值得我们自豪。”“……”

有了这么多的材料,这位学生想把这个句子写具体没有什么难度了,但这个句子还缺少一点个性,缺少一些自己的思考。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中国的确有不少值得我们自豪的东西,但中国历史上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值得我们自豪呢?”学生的回答显然是否定的,他们立刻就提到了鸦片战争,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一个又一个他们所知道的屈辱的历史事件立刻在教室里再现出来,谈到这些,学生们真的开始义愤填膺了。

我不失时机地说:“那么,我们刚才谈的这些内容是不是也可以写进这句话中呢?”学生的回答显然是肯定的。我又问最先造出这局话的孩子:“从自豪这个词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灿烂的文明,也见证了中国屈辱的历史,你是个小学生,更是个中国人,有什么感受呢?”他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这么多素材和感情积淀的基础上这个孩子造出了一个语段:“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我们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我们有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我们有地动仪、圆周率……但是,我们也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被日本人侵略的历史;在世界许多发达的国家,中国人被瞧不起,中国的经济还很落后。我是一名小学生,更是一名中国人,我爱自己的国家,我不愿我的祖国被瞧不起,我要努力学习,将来让我们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句子虽然最后的语气有些稚

嫩,但说出了孩子的真实感受。“自豪”一词不仅让他写出了值得自豪的好句子,也丰富了他的心灵世界,给自己上了一节有意义的人生小课。

刚才的例子中,借助了其他学生的言论和教师的引导,帮助后进生写出了比较具体、有真情实感的句子,但是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定势。所以我在平时的引导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指导过的句子,只允许句子的始作者进行完善,其他同学不要再造相同的句子,按照老师引导的方法去思考,你一定能造出很好的句子。

还是用刚才的例子。在这个学生会造之后,教师不能就此罢休,否则其他孩子的思路会受限制,我又引导其他学生:“其实这个世界上值得我们自豪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刚才这个例子只是沧海一粟,比如让我们自豪的可能是学会了做一道菜,也许是为父母献上一杯茶,或者是哪天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只要我们多想想获得自豪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并把这些细节、体验写下来,我们就能造出好句子,就能真正感到自豪,感到造句的魅力。”

再如,另一个学生造的句子:

“暖流——晚上,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妈妈端来了一杯热菓珍,虽然是寒冬,但我感到了一股暖流。”

我给了全班孩子这样的引导:“孩子们,母爱真的很伟大,在我们不经意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来自于母亲的暖流,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个眼神,你感觉到多少这样的生活细节了呢?不妨写下来,多写一些细节,用排比句记录下来,一定很好。”

紧接着,全班同学就纷纷发言,捕捉到了一个又一个体现母爱的生活细节,他们之间相互启迪,相互点拨。在听了班上同学的发言后,他交上的作业,把这句话改成了:

“暖流——晚上,我写作业的时候,妈妈端来了一杯菓珍,暖流在热气中散发;早晨,我在妈妈的提醒下睁开眼睛,暖流在牛奶杯中散发;考试没考好,母亲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暖流在我心里流过;下雨了,我和妈妈打着一把伞回家,暖流在那斜向我的伞中流过;晚饭时,妈妈总把好菜夹给我,暖流在那双筷子上流过……”

瞧,不仅造句丰富了、具体了,而且孩子真的从生活中感受到了母爱的温馨,岂非一举两得?由此可见,只要教师悉心引导,小小的造句训练完全可以成为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途径,其效果不亚于写一篇文章,更有益的是,造句这种形式还

可以节省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一张嘴说不具体,就让几十张嘴来完善;一个人发现不了,就让几十双眼睛去发现。有学生后来对我说:“其实很多材料我的生活中都有,就是写作文的时候想不起来,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好像一下子就会写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后进生也解决了造句的难点,消除了造句的盲点,从造句走进了作文的百花园。

(三)借助评语和学生真诚交流,推波助澜

对于学生造句的引导,不仅在课堂上,作业评讲中,更多的精力要放在对每个学生造出的句子进行点评上。因为每个学生选择的角度不同,遇到的造句难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作业批改中必须注重评语的作用。据我所知,不少教师在批改造句作业的时候,比较重视句子的正确与否,评价基本上以“√”或“×”来终结。我的观点是:学生煞费苦心造出的句子,教师一定要认真地读,慎重地评。即使不能每句话都给学生下评语,也要做到选择每个学生造出的句子中有代表性的一两句进行点评,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也利于帮助学生学会造句,学会作文。

例如有个后进生用“凝视”这个词造出了这样一句话:“天快要黑了,我凝视着家属院的大门,心绷得紧紧的。因为我今天数学只考了54分,老师已经给爸爸打过电话了,爸爸回来一定会打我的,我真不愿意爸爸现在回来啊。我多么希望今天晚上王叔叔喊爸爸去打牌啊!”

我看了句子后,给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孩子,昨天爸爸打你了吗?看了你造的句子,老师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你造的这句话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个好句子;担忧的是你的学习成绩不能一直上不去啊。爸爸打你他自己也不好受啊,你能理解爸爸吗?如果你有时间,老师想请你用“爸爸”这个词造句,写出自己对爸爸的了解,好吗?还有,可不要鼓励爸爸打牌喔!”

作业上午发下去,下午这个学生就委托学习委单独把作业本交给了我。打开一看,他用“爸爸”一词造了一个语段:

“爸爸——我的爸爸是买菜的,每天天不亮就骑三轮车去白云亭菜场进货,有时候遇到好卖的菜还要跑两趟。骑一趟车来回要40分钟,两趟就是80分钟,还要上货下货,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到七点钟才能把菜上到货价上,真是很辛苦。中午还要回来给我送饭,下午继续卖菜,晚上七点半才能到家,还要检查我和姐姐的作业。我这次才考了

54分,爸爸昨天本来想打我,检查了我的作业,看了我造的句子,爸爸不知怎么了,没有打我,还和我说了好多道理。虽然爸爸没有打我,但是我心里很难过,我没有考好,对不起爸爸,我下次一定考好。”

在这几句话的下一行,他还写了这么一句话:

“老师,我下次一定考好,我也不会鼓励爸爸打牌的,请您放心。”

看了他的作业,我有一种成就感,也给他写了一句话:“孩子,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进步的,因为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教师对于学生的造句如何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造句的兴趣,对作文的兴趣。所以我在批改学生造句作业时,特别注意评语的交互性,努力通过评语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基础上的沟通。通过评语和孩子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利用评语丰富孩子的心灵空间,给其正面的引导,驱散孩子心灵的阴霾,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作文。

现举几例对自己的引导方法进行说明,请看以下几个学生的造句和我的点评:

1学生的句子:“感悟——那天,在放学路上,我碰到了一个在湖南路步行街拉二胡的盲人。他虽然看不见,但从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我看不出他有丝毫的悲哀。他全神贯注地拉着手中的二胡,似乎世界对他没有什么不公平。他没有作出任何乞讨的举动,显得很有自尊。我忽然间感悟到了什么,把本来准备买甜筒的两元钱轻轻放进了他面前的小碗中,他向我的方向点了点头,又继续拉他的二胡了。”

我的评语:“孩子,从你的句子中老师也获得了人生的感悟,一个身残志坚的盲人却足以成为我们俩的老师。从句子中,我深深地感到你对这位盲人的尊重,你不仅拿出自己的钱去帮助了他,而且从句中“轻轻”一词,我感到了你的细心,你是个很有爱心的人。希望你继续努力,你的作文也会像你的为人那样得到大家的认同。”

学生的反馈:“老师,看了评语,我敬重您!”

看,这个孩子今后会讨厌造句和作文吗?

2学生的句子:“矛盾——今天,在体育课上,为了一个擦边球,我和王浩发生了争执。我们互不相让,最后打了起来,要不是同学拉架,还不知道怎样呢。那球明明是

擦边球,他却不承认,真是气死我了,到放学的时候我还有气,悄悄地把他的球扔到了楼下,让他找去吧。(老师,这事您可不能告诉别人,否则我就惨了。)”

我的评语:“孩子,首先感谢你这么信任我,把这种丑事都告诉我了。其实想想,地球上有几十亿人,你和王浩偏偏都出生在南京,偏偏又在同一个学校上学,还偏偏在同一个班级,连你们俩的座位都靠得很近,这是多么难得的缘分啊!为了一个小小的擦边球,破坏了这么难得的缘分,这个代价是不是太昂贵了?告诉他,球是你扔的,向他道歉,挽回友谊,好吗?另外,教你一招交际法宝——把你的造句和老师的评语给他看,他一定不会再生你的气了,你相信我吗?下次作业把这件事的结果告诉我,好吗?”

该生的下次作业中写道:“老师,一切ok了,谢谢!”

瞧,虽然在我写评语的时候多花了些笔墨,但看到孩子的反馈,作为一个教师,有谁还会在意当时多耗费了时间和精力?

3 学生的句子(后进生):“气魄——万里长城气魄雄伟,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横亘数千公里,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成为伟大祖国的象征。”

一看这个句子,凭一个语文教师的阅历,就知道是孩子在某个“参考文献”中摘抄来的,面对这样的造句怎么办呢?这时就看老师的引导了,我的评语是这样写的:

“孩子,长城的确气魄雄伟,这个句子也造得很好,但是有些遗憾的是别人已经多次写过这样的句子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气魄的人并不少见,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不会看不到。那次通包干区的水池,别人都不敢用手去抠被垃圾堵住的池孔,只有你敢做,我觉得你就很有气魄,像这样的事,班上还有吧,把这些写下来,一定会是个好句子,你能再造一次吗?”

该生重造的句子:“那次,包干区的水池堵住了,我们几个值日生一看,池子里全是中午的剩菜剩饭。他们都把鼻子武(捂)住,谁也不干,我是值日生组长,二话没说,卷起袖子就干,一会儿水池就通了,大家都挺佩服我,尤其是中队长,还在班会上表扬了我,我感到在这件事中我很有男子汉的气魄。”

我给他追加了一条评语:“瞧,你的句子造得多好,你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今后造句就像这样,从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材料,语言组织不好时可以来问老师,我会帮你把句

子造好。这次造的句子我会在全班读的,是你读还是我读,拿到作业本后到办公室告诉我,好吗?”

后来,这个学生还是请我来读了,不过,这次的成功让他以后的句子更加真实,也更加有感情了,我很高兴。

经过将近一年的实践,班上学生的造句越来越有水平,不少学生的句子甚至可以说是“经典”之作。平时我们的作文素材基本上来源于学生平时造的句子,将这些句子细化,重组,好的作文就产生了。不少学生将造句和平时的习作当成了自己最想做的语文作业,因为在作文中他们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生活的喜怒哀乐,找到了做人的自信,找到了和老师交流的最佳途径,很多自己平时当面不好意思说的话在造句和作文中流露出来了。

在最后的毕业考试中,经过密封流水批改,我班作文一项的得分率达到了91.6%,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这项探索的效度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虽然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特别是在给学生的句子写评语的环节中,更是煞费苦心,耗时耗力,但面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进步和他们内心世界的不断丰富和净化的现实,我很满足,觉得自己做了一些对学生有用的事。

在本文的结尾,我想写上这么一句话:“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一个有爱心的语文老师,离不开一个善于发现的语文老师,离不开一个真心对待学生的语文老师,我将为之继续探索,继续实践,用造句点亮学生心里的那一盏灯。”

作文起步

论小学生作文课起步 ● 徐守文 写什么,决定教什么;怎么写,决定怎么教。写,决定教;教,不决定写。 不会写,决定教会。会由不会而来,不会生出会;会又生出不会,循环往复。不会写,不是什么都不会写。我们总是在会的基础上教不会的部分。否则,也就没有方法教了。于是,哪里有会的基础,就从哪里教起。也必须承认,教的功能是有限的。夸大,会妄为;缩小,会不为。 小学生的作文,其本质是他们对自己日常生活的认识,其作文课也必须从他们的生活处鸣枪。因为,那就是他们会的部分。舍此,断无路径。若有,估计有99%的小学生走它不通。 人们的日常生活,五光十色,纷纭复杂,变幻周流。即使是小学生,他们的生活也丰富多彩,主要有家庭生活、校园生活、课余生活、信息生活、情感生活五大类。小学生作文课应该从何处起步呢? 从叙事文教学起步 生活的基本形态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既是独立的,又是联系的;既是原因的,又是结果的;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永远没有止息。所以,小学生的作文课教学以叙事文作为切入口是自然的正确的。小学生天性是天真、单纯、活泼,好奇、好胜、好问、好动,有意无意注意同时作用,对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知得比较清楚,也能说得八九不离十。他们的作文课从叙事文发枪,自会符合他们的天性实际、绝大多数孩子的生活实际、认识能力实际、口语表达实际、书面语言实际,写作能力实际。 朱光潜先生说,对于学习写作的人来说,必须谨守着知道清楚的,和容易着笔的这两种材料的范围。最重要的条件还是知得清楚,知得不清楚就不易于着笔。老先生此话虽然是针对初学写作的文学青年们说的,但其中的原理——学习写文章的规律和小学生学习写作文的规律是一样的、相通的。作文课从叙事文起步,还有如下原因:事情就摆在面前,摆在自己的记忆里,极形象具体,容易捉摸选择。即使看一点,写一点;想一点,写一点,也不至于堕入空洞乱造的恶习。朱光潜先生还强调,学习写作从叙事文入手最要紧,“叙事其实就是绘动态,能绘动态就能绘静态”。“事物不能很久地留在静态中,离静而动,即变为事,即成为叙事的对象。”他还说,叙事文做好了,其他各文体自可迎刃而解。“严格地说,情与理还是心理

写作造句应避免的七大问题 (1)

写作造句应避免的七大问题 一.词性不分 词性不分是英语造句中的忌讳。英语注重形态,词性和用法是相对应的,例如名词是绝对不可以充当谓语的,而充当谓语的绝对不允许由形容词单独承担。所以如果词性错了就意味着其用法也可能出错,这样的句子一定对文章的准确表达有所影响。造句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动词要分清及物与否,不及物动词不直接跟宾语,不用于被动语态。 第二,分清楚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不能做谓语,动词的谓语形式不能做表语。 第三,动词的谓语形式和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动名词、不定式、分词) 要区别开来。 第四,要分清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使用场合。 第五,意义相同但词性不同的词要特别注意。 第六,拼写相同但意义不同、词性不同的词也要特别注意。 巩固练习:改正句子。 1. China has occurred the great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2. He very excellent in many aspects. 3. I can sure that you will see a better film. 4. In this chaotic society, we are more likely to become depress. 5. Human being is a kind of animal fulling of different feelings. 6. Nowadays it is surprised that many students care their appearance and clothes but rare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ir study. 7. If you are easily to get frustrated, you will give up. 8. Since you have been keeping a good mood, your teachers would be more like you. 解析: 1. occur是不及物动词,它的主语应该是事物或结果,原句应改写为:Great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2. excellent是形容词,不能充当谓语,它应该与be动词搭配,构成系表结构,原句可以改写为:He is very excellent in many aspects. 3. sure是形容词,应该和be动词搭配,构成系表结构,原句可以改为:I am sure that you will see a better film. 4. depress是动词,不能与become等连系动词搭配构成系表结构,原句可以改为:In this chaotic society, we are more likely to become depressed. 5. full是形容词,不能构成分词形式,原句可以改为:Human being is a kind of animal full of different feelings. 6. surprised为过去分词演变的形容词,不能修饰物,只能修饰人,原句可以改为:Nowadays it is surprising that many students care their appearance and clothes but rarely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ir study. 7. easily是副词,一般不能与系动词连用,应该用形容词与系动词搭配,构成系表结构,原句可以改为:If you are easy to get frustrated, you will give up. 8. like既是动词又是介词,但是含义不同,like (v.喜欢) 不能与be动词搭配,more作为副词,修饰动词的位置最好放在动词后面,原句可以改为:Since you have been keeping a good mood, your teachers would like you better. 二.人称不一致 人称一致不仅指在一句话中主语应该保持一致,而且在一篇文章中,前后的称谓也应当保持一致,不能出现混乱的情况。 巩固练习:改正句子。 1. They have the right of discussing with her husband. 2. One serious problem that influence a child's healthy development is that they do not have enough psychological

小学一年级造句作文训练

一、连连看名字:班级: 柳树拂秋千 柳条荡水面 青蛙站河边 *我会读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二、读一读,写一写 1、我们要爱护hua cao()树木。 2、马路对面开来一辆sa()水车。 3、春雨贵如you()。 4、这个礼物ni()喜huan()吗? 5、我爱fu()亲和mu()亲,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6、做事情,要ren zhen(),做错事,即改正。 7、我经常和妈妈一起打sao()房间,xi()碗筷。 8、wo xie wan ()了作业,正和ba ba()一起听yin()乐。 9、晚上,wo()们quan jia()人看完了《新闻联播》,爸爸就guan()了电视,大jia()开始做自己的事情。 10、兰兰kan zhe()爸爸把自己hua()的hua()tie()在了墙上,高兴地xiao()了。 三、把句子写完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1、欢欢乐我们唱起欢乐的歌。 2、颜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洒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古诗我会背十多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6、高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节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 岁月年岁已经经过亲人亲切行为行动 植树节______节______节______节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再写句子。 己(自己)衣服脏了我能自己洗。 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写。 1、李白是伟大的诗人。()是()。 2、开学啦,校园里处处欢声笑语。春天来啦,()处处()。

起步作文指导

起步习作快乐多 前年我接手了一(2)班,从下学期开始指导学生学写日记,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并引导学生尝试评改一段文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书猜词,口头说话快乐多 课外阅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为了在全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一年半来,每个早读我都坚持为学生朗读课外书3、5分钟,采取相机停顿,让学生猜测书中原词的形式,见缝插针式地训练学生遣词的准确,灵活渗透写作的知识点。 一次,朗读张秋生《小巴掌童话》里的《猫蛋●虎蛋●刺猬蛋》,末尾——小老鼠躲在墙角里,气得直翻白眼。 读到“气得……”,我停顿下来,让孩子们猜测小老鼠气得怎么样了。 生1:气得直喘气。 教师:这样说可以,加个“粗”字更准确,气得直喘粗气。不过书里不是这样写的。 生2:气得用脚踢墙。 教师:好玩,可惜书里没这么描写。 生3:气得蹦来蹦去。 教师:还没猜对。 生4:气急攻心。 教师:你太厉害了,这个成语也知道,佩服。但作家不是这么写的。 生5:直捶胸脯。 教师(表演):这叫捶胸顿足。人特别生气特别伤心的时候,容易做出这样的举动,不过你还是没猜对。 (我表演翻白眼,终于有个孩子答对了。接下来是拓展延伸。) 教师:有没有人以前在日记里写过人生气的? (十来人举手。) 教师:你是怎么样写那个人生气的样子? 生7:我写过妈妈生气的,写妈妈非常生气。 生8:我写过爷爷生气的,写爷爷很生气。 生9:我写过您生气的,写老师气死了。 教师:哈哈,我现在不是好好的站在这里吗?写人生气,千万不能写气死了。要写出气成什么样子了。同样,写高兴,写伤心,也不能说高兴死了,伤心极了。下面,我们来试试,看谁能形容一个人高兴时的样子。比如说我们班吴巧吧,这次期中考试得了总分第一名,要写她很高兴,怎么说? 生10:吴巧高兴得手叉着腰。 生11:吴巧高兴得嘴巴咧成一朵荷花。 生12:吴巧高兴得向家长要钱买东西吃。 生13:吴巧高兴得露出了小酒窝。 (教师:“小酒窝”前面加上“两个”、“可爱的”,再说一遍。) 生13:吴巧高兴得露出了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生14:吴巧高兴得眉毛弯起来。 (教师:弯成什么形状?)

短文写作的造句技巧.doc

短文写作的造句技巧 先看几个句子: 1.老人晒太阳。 2.这些人没素质。 3.他英语水平高。 4.我有合作精神。 第一个句子是典型的汉语表达。我们可以说晒谷子、晒衣服,太阳可不是哪个人的私有 财产,怎么晒?好多人不知道“晒”用英语怎么表达,以至于写成shine, burn等,shine 是“闪耀”的意思;而burn 的意思是“燃烧”,“晒焦”,“烫伤”等,因此要准确的表达这句话,必须 明白:所谓“晒太阳”即是“晒阳光”,因此这句话等于说:老人在享受阳光。那就好办了,可 以译成:The old man is enjoying the sunshine。 第二个句子就不那么简单了。我们可以在很多情形下说这句话: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 闯红灯,可以说“这个人没素质”;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可以说“这个人没素质”;有人乱扔垃圾,可以说“这个人没素质”;有人在旅游景点乱刻乱画,可以说“这个人没素质”;等等。有同学写不出“素质”,甚至把这句话写成:These people have no SUZHI.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句话可以是:These people lack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这些人缺乏责任感);还可以是:These people neither respect others nor love the society(他们既不尊重他人又不热爱社会)。 第三个句子也可以有变通的译法。所谓“水平高”,即是他善于用英语表达或是考试成绩 好,那么这句话就可以写成:He is good at English. 甚至可以在后面加:He is good at English, and is often seen chatting with the foreigners in English. 第四个句子也有好多种翻译方法: 1. I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my teammates. 2. I enjoy working with others. 3. I appreciate working with my colleagues. 英语句子为什么不好翻译?是因为 1. 汉语说话太随意,英文太严谨! 2. 我们的汉语思维能力太强,英文表达能力太弱!汉语的好多句子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说:得病,我们可 以得奖,得荣誉,病又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什么要得病?再比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赢了;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还是中国队赢了!“胜”“败”在英语中绝对是反义词,可是 在中文里就可说成上面的表达,英语则严谨得多,你可以说:China won the USA. 或者China defeated the USA. 用词必须非常严格,不可以模棱两可。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按以下步骤:粗糙的思维(汉语的表达习惯) →完整的句子(先汉语,再英语)→化简(简化句子结构)→翻译(成英语)→升级(对时态、语态进行调整,加上从句或非谓语动词形式,对个别词汇进行调整,美化句子)。、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a. 不切题, 对整篇结构,布局不清楚,分段意识弱,缺乏连贯性; b. 句子结构单一,重复的过多,不会合理利用简单句、复合句、非谓语、倒装、强 调、省略等; c. Chinese English 过多,要想好中文再翻译,不太熟悉的词汇切勿滥用; d. 时态不一致,主谓一致弄错。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做到: a. 多阅读一些各种题材的文章

作文从造句开始

作文从造句开始 学生用“好像”造句。低年级的小朋友会这样写道:“弯弯的月亮好像小船”;“妹妹的脸蛋好像红苹果”。比喻准确,语句通顺。可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写的比喻句竟然还是不外乎“天上的太阳好像个大火球”之类的言语。这就像学生在写一个人的外貌时用“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样千篇一律。这样的语言是僵化的,是没有生命的,每一个词句都不是学生心里所想,不是学生内心所抒发的言语,它缺乏情境性和对象感。 造句,不是简单的“顾名思义”之后的概念:就是用一个词语,凭空造出一个句子。相反。造句是一门艺术,它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语,是学习和掌握规范化语言的重要途径,对巩固所学词语、发展思维有着重要作用。 对策之一:造句要有对象感。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象感,那么就失去说话的意义,也正由于'教师对造句这种语言训练缺乏对象感的认知,学生造的句子

总像一张平面图,即使是美的,但不具有任何感情色彩,不是内心的语言。而只有在造句的时候有了对象感,你的语言才有温度。 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这段话中有两个词,能表达巴金爷爷虽然不能给每一个同学回一封信。但对家乡孩子饱含着深厚感情。让你最为感动的是哪两个词? 生:“终于”这个词能表达巴金爷爷的感情。 师:(在“终于”这个词下加圈。)为什么“终于”能强烈地表达这种感情呢? 生:说明巴全爷爷写一封信很吃力。 生:虽然写得很吃力,但是经过努力,还是写成了。说明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热爱。 生:“多么……多么……”也能很好地表达感情。 师:这两个“多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里面? 生:说明巴金爷爷热切地希望能看到家乡孩子的笑脸,听到他们的话语,非常想念孩子们。 师:你能从中感受到巴金爷爷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生:巴金爷爷和蔼可亲。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从课文遣词造句学习表达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3390666.html, 从课文遣词造句学习表达方法 作者:覃勤珍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5年第06期 [摘要]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要用慧眼捕捉课文遣词造句背后的精彩,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品析、欣赏那些优美的、充满灵性的词句,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教师要加强语用训练,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慧眼捕捉遣词造句品味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58 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课文,不仅要关注语言内容,更要聚焦语言形式,学会表达方法。表达方法涵盖的内容很广,遣词造句之精妙、细节描写之独到,布局谋篇之新颖等都属此范畴。现笔者仅就课文遣词造句方面来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基本功,遣词造句的能力又贯穿于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中。什么是遣词造句呢?遣词造句就是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组织成句子,恰如其分地把某个意思表达出来。准确贴切,是遣词造句最基本的要求。选入教材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许多课文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对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标点的运用上。如一些叙事写景类的课文,文中有许多灵动、传神、细腻的字眼。我们应努力捕捉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玩味,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然后从中感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能。 遣词造句是语文训练中的传统项目,对于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习得表达方法起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极其重要。 二、语文教学要用慧眼捕捉课文遣词造句背后的精彩 1.品味重点词句,体会用词造句之精妙 课文《推敲》讲述了贾岛在做《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时,曾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用“推”还是用“敲”琢磨了好久,结果因“敲”字更能突出夜的宁静,又与“宿”形成一动一静的鲜明对比,而用了“敲”。这个典故启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推敲、揣摩文本中的词句,体会作者的用词之妙及匠心独运。如《桂花雨》课文中有一句:“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其中,“浸”字是指导学生感受课文用字精彩的经典。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读这一句话,边读边想象:从“浸”字看到了什么?接着,让学生用别的字词替换“浸”,看看感受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换成“淹没”“笼罩”等,并能感到

二年级常用关联词、造句归纳、写作词语积累

小学常用关联词、造句归纳、写作常用词语积累 一、转折关系 1、尽管……可是 2、即使……也 3、虽然……但是 例句:(1)、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2)、即使我跑得不快,我也要参加比赛。 (3)、小明虽然考了第一,但是他一点也不骄傲。 二、条件关系 1、只要……就 2、不管……总 3、无论……都 4、只有……才例句:(1)、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2)、无论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会一直走下去。 (3)、只有努力学习,他才能考上大学。 三、假设关系 1、假如……就 2、如果……就 3、要是……就 例句:(1)、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2)、假如人人都爱护环境,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 四、因果关系 1、既然……就 2、因为……所以 3、之所以……是因为 例句:(1)、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2)、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

(3)、之所以我们买东西很方便,是因为这里有个大型超市。 五、并列关系 1、不是……而是 2、既……又 3、是……不是 例句:(1)、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2)、我不是没有认真学习,而是这次考试时没仔细看题。 六、选择关系 1、宁可……也 2、是……还是 3、与其……不如 4、要么……要么 5、或者……或者 6、不是……就是…… 例句:(1)、我们放学后,是在教室里自习,还是到操场打球? (2)、妈妈宁可自己委屈点,也不让我们受苦。 (3)、我们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七、递进关系 1、不但/不仅/不光……而且 2、不仅……还 例句:(1)、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思想好。 (2)、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3)、他不仅参加了这次比赛,还获得了一等奖。 ABB式的 1、表示色彩:绿油油、黄澄澄、金灿灿、红彤彤、黑乎乎 2、表示数量:一团团、一条条、一座座、一盆盆、一堆堆 3、表示心情:沉甸甸、美滋滋、酸溜溜、气呼呼、乐陶陶、兴冲冲 4、表示表情:笑盈盈、笑眯眯、笑呵呵、冷冰冰、笑吟吟

(完整word)高考英语作文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

高考英语作文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一.英语作文常用的高级写作词汇 1.sad(depressed; upset) 2.happy(cheerful; delighted; thrilled) eg. I’m absolutely delighted to hear from you. 3.bad(annoying; awful; unpleasant) eg. Smoking in public is an annoying habit. 4.important(vital;; essential; significant; be of great importance ) eg. Education is of much importance. A balanced diet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to everyone. Par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learning. Chinese parents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children’s education. 5.surprising(astonishing; amazing; extraordinary) 6.necessary(a must; essential) eg. A raincoat is a must in the rainy season. 7.good(amazing; fantastic; impressive; splendid) eg. The view from my bedroom window was absolutely fantastic. This i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learn about American culture. 8.can(be capable of; have the ability to do sth) eg. I am perfectly capable of looking after myself. He has the ability to finish the task on time.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3390666.html,e(take advantage of; make good\full of) eg. You are supposed to make good use of your time to improve yourself. 10.do one’s best(spare no effort to do) eg. We should spare no effort to make our city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11.influence(have /make a +adj+effect/influence on) eg. The mother’s behavior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12.be good for(do sb good; be beneficial to) eg. A bit more exercise can do you good. We will benefit a lot from the activity. 13.remember(keep sth in mind)

命题作文:起步

起步 那时候,他还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上课睡觉,下课闹腾,作业拖拉,经常迟到……全学校谁人不是七3班有个捣蛋鬼叫李佳。终于有一天他后悔了,双眼盯着试卷上一个个红叉叉,泪水弄花了一张不失童稚的脸。 胡乱将教室最后一排座位里的书本和文具塞进书包,他冲进了班主任的办公室。 还好,班主任正在给同事聊天。 他冲到班主任面前,咬了咬牙关,“老师,给我调个座位,我要学习!” “……”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几个正在批改作业的老师也停了下来,看着眼前这个经常被班主任拎进办公室批斗的捣蛋鬼,不知道这个小家伙今天到底搭错了哪根筋。 “调座位?你想学习啦?”班主任被他刚才一嗓子给镇住了。疑惑是疑惑,但古人不是说过浪子回头金不换吗?想学习,这是好事,这个好事,班主任当场下了决定,“成全你,坐第一排!” 一股暖流瞬间流进了新房,他从来没有感觉像今天这样被人肯定。虽然每天要面对新同桌那张冷若冰霜的脸。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整个中学阶段他就会一直是大家眼中的捣蛋鬼。 当天的作业,他用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来写,连他自己都想不到一个个文字在自己的手里也可以写得那么好看。发作业本时,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及时送来一句夸奖,“你的字写得很好看哦!”打开作业本,上面是老师画的一个眉毛弯弯的笑脸。两滴眼泪瞬间在脸上滚成了两行。新同桌一脸的不屑,“不就是一个笑脸吗,至于那么激动?” 第二天早晨,他早早到了学校,大门没有开,他就在大门口放声读起了课本。不知过了多久,一只手搭到了他的肩膀上,是同桌。 “你真积极啊,这么早!好成绩可不是心血来潮啊!”他分明从质问声里听出了轻蔑。 “不许嘲笑我!”推开同桌的手,他头也不回地冲进了教室。 同桌从书包里向外拿课本的时候,他已经放声朗读了。 “说你别不服气,有本事你也考个优秀给咱瞧瞧,到时候咱肯定佩服你!”他不回答,朗读的声音更响亮了。 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又一次送来了赞许,“今天我们班的来的李佳最早。” 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及时记笔记,课后仔细复习,认真作业,每一个环节,他都用心去做。不为别的,就冲着同桌能给自己扬起笑脸。 当你数着日子过的时候,时间过得真慢,可当你全心关注一件事的时候,日子却像翻书页一样快。要考试了,他看到同桌比以往忙碌起来,而自己也卯足了劲要用考场上的表现证明给同桌看,当然也证明给全班师生看,证明给全校师生看。 一科又一科,考试结束后的他,似乎像变了一个人,见到谁都要和谁赌一把,“这次考试我能考过你,信不信?” 有人嗤笑,有人轻蔑,更有人直接了当回他,“算了吧,吹牛皮不上税是吧?”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就没有人用这样的语气说他了,倒是背着他多了许多的切切查查。是自己吹牛,还是…… 班主任来了,手里摇晃着班级的试卷,“你们等着急了吧,李佳,你急不急?” 他不知道班主任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佳,来拿试卷,第一名,100分!”班主任眼睛里满满的欣赏。 “什么,他得第一名?” “不会是抄别人的吧?”

英语写作范文造句格式大全

I. 文章首句 1. 不用说?…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子句 = (It is) needless to say (that)子句 = It is obvious that子句 = Obviously, S. + V. 例︰不用说早睡早起是值得的。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 pays to keep early hours. 2. …是不可能的; 无法… There is no Ving = There is no way of Ving. =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of Ving. = It is impossible to V. = It is out of the question to V. = No one can V. = We cannot V. 例︰不可否认的?成功的事业关键在于健康的身心。 There is not denying that successful business lies in a healthy body and mind. 3. 我深信… I am greatly convinced (that)子句 = I am greatly assured (that)子句 例︰我深信预防是于治疗。 I am greatly convinced that 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 4. 在各种…之中?… Among various kinds of …, … = Of all the …, … 例︰在各种运动中?我尤其喜欢慢跑。 Among various kinds of sports, I like jogging in particular. 5. …是很容易证明的。 It can be easily proved (that)子句 例︰时间最珍贵是很容易证明的。 It can be easily proved that nothing is more precious than time. 6. …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 cannot be overemphasized 例︰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The importance of traffic safety cannot be overemphasized. 7. 就我的看法?…;我认为… In my opinion, … = To my mind, …. =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 I am of the opinion that子句 例︰就我的看法?打电动玩具既花费时间也有害健康。 In my opinion, playing video games not only takes much time but is also

如何用造句法在作文首尾点题

如何用造句法在作文首尾点题 导读:很多学生写作失误的原因即是跑题,而跑题非常重要的表现之一又是文章中没有任何一处文字起到了点题的作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文章当中是否有一些好的点题文字能够看出学生自己对作文材料及主旨的理解程度。因为只有真正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立意,才能把题点好。 所以在写作打腹稿的时候不妨先想想能不能用本文所提到的“造句法”在文章首尾段点点题,如果可以的话,通常情况下,这个材料是可以使用的。而如果打腹稿的时候发现材料无法如此点题,基本情况下,这个材料的闪光点连你自己都还没挖掘出来,那么选择这个材料作文的时候就需要对其主题再进行深挖,或者换一个材料了。 所谓的“造句法”,即写一个句子充当开头和结尾,这句子的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作文题的关键词,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即作文中写的`那件事),主旨的关键词。 比如2017年北京中考满分作文之一《日积月累》的开头: 友谊如清风,驱散我心中的忧愁;友谊如高山,保护我那弱小的心灵;友谊如帆船,载着我乘风破浪!而这真挚的友谊只有在日积月累的坦诚相见,真诚相助中练就。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友谊在日积月累中加深,练就”,材料是“同学期中考试帮助我”,即“互助”,而标题则是《日积月累》,而这个开头就非常准确的扣住了三个关键词“友谊”“日积月累”“真诚

互助”,这样的点题就非常好,其材料也肯定就是围绕着主题来写的了。 这篇文章的倒数两段也是如此: “在这段小李帮助我奋战的日子,我对学习由沮丧自卑,逐渐有了收获,直到信心满满;我与小李的交情也在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中逐渐加深,越来越浓。 友谊是永不落山的太阳。请伸出真诚互助的手,让友情温暖你我的心田,滋润你我的灵魂吧!” 这个结尾也是紧紧扣住了三个关键词“日积月累”“我与小李的友谊”“朋友之间的帮助”。算是一个“豹尾”。 再如另一篇20xx年济南中考满分作文《几分温暖在心头》的结尾: “头发梳梳,在成长的轨迹上,我始终滑不出母亲浓浓的爱。这份爱,无论何时想起,都会有几分温暖在心头!” 这篇作文的主题是“母爱让人感觉温暖”,材料是“母亲和我互相梳头”,标题是“几分温暖在心头”。这个结尾也非常巧妙的将这三部分内容放在了结尾当中。 [关于如何用造句法在作文首尾点题] 1.关于夏天造句 【关于如何用造句法在作文首尾点题】 1.学生的另类造句法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课题计划.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课题计划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软肋,特别是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更让老师头疼。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指导课有效性令人担忧:一种是范文指导法,老师拿同类作文做范本,念给学生听,以便学生仿抄;一种是格式类指导,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写中间,教给学生一个硬性套路;一种是放任式作文指导法,教师不作具体的指导,学生随意写作;还有一种偷懒式作文教学法,让学生背诵同类作文,对号入座。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必然导致作文指导课的低效性。低效的作文教学,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学生害怕作文,缺乏写作的兴趣激情,形成了小学中高年作文的一大弊病,教师怕上作文课,怕改学生作文;学生不爱作文,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假、空、套。新课程标准明确提 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害怕写作,为作文课和日记而烦恼,即使身边有值得写的人和事,往往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写成流水帐,很难在文章里流露出真情实感,当然也难以让读者引起共鸣。为了改变作文教学的这种冷状况,为了改革这一弊端,进一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探索作文教育规律,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确立了本课题。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将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探索适合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策略,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二、问题分析 学生起步作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一般要学会1000多个常用字,二是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范文,从范文中获得有关的知识,积累词汇,学习表达方法。识字进度不够,阅读量少,拖起步作文教学的后腿。而小学作文训练的程序是:低年级着重练习写句写话;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作文训练分为多级过程,写完整文章的训练滞后,难以有效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作文教学的历程看,总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顺应他们的心

作文起步教学谈

——习作起步教学谈 内容摘要: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初次接触作文,由段到篇,是个转折点,所以,习作教学又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三年级孩子的写作水平。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在课本的《积累与使用》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习作”这两个字。学生对这两个字既有因好奇而产生的兴趣,又有因恐惧而产生的高不可攀心理。那么,如何在这个阶段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留住学生的兴趣,并使其兴趣盎然,在习作之路上顺利起步呢?。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能够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

考研写作词汇造句

考研高频词汇 ①教育类 教育parenting(家长给孩子的教育)/schooling(学校给孩子的教育) 在当代,家长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In this day and age, parent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 培养cultivate/ foster 意识awareness/ sense 家长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 It is recommended that parents cultivate children’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心理的psychological 动力motivation/ motivate sb to do sth=encourage sb to do 获得acquire(knowledge/skills)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技能而不是学术知识。The main purpose of schooling is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acquire more practical skills rather than academic knowledge.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promote students’physical, mental and emotional health 青少年youngster(s)/ adolescent(s)/teenager(s)

适应adapt to sth/ adjust oneself to sth 青少年应该努力适应环境,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有益影响。 It is imperative that youngsters make efforts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which may exert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ir physical and emotional health. 就业能力employable skill(s) 大学毕业生应该努力提高就业能力,以此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University graduates ought to make efforts to improve their employable skills, thereby hunting for a satisfactory job. 纪律:discipline 误入歧途:go astray 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家长给他们的提供更好地指导,以此来避免孩子误入歧途。 Strengthen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may enable parents to provide better guidance for their kids, thereby avoiding theirchildren from going astray. 独立思考think independently 填鸭式教学法force-feed the students 死记硬背learn things by rote 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老师的主要职责

如何做好作文起步教学

如何做好小学作文起步教学 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学生更是觉得作文难写。所以,乡村老师应该重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让乡村小学生从起步开始就不害怕写作文,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 一、注重引导,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充满快乐和自信。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 1、多鼓励、少批评。三年级学生在写作中不是中心不明确,就是选材不典型,描写不生动,更不用说错别字、病句等毛病了。如果教师都按标准来打分、写评语,学生就会感到作文高不可攀,没写作文几次热情就会减弱。所以,对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老师应以肯定为主,尽量挖掘出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 2、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激励他们取得成功。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展示习作的空间,为他们的写作热情再添一把火。每次作文后,我总是让学生们在班上读一读、评一评。写得好、有进步的,进行表扬。 二、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和积累素材 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的素材,学生作文时就无法下笔。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呢? 1.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积累生活素材。作文来源于生活。我告诉学生,只要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生活中可写的东西是很多的。农村孩子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特别的生活场景:星期天可以与一群小伙伴去拾蘑菇、挖野菜等;放学后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养鸡喂鸭、种菜锄草、洗衣煮饭、帮助左邻右舍带孩子等。这些生活小事都是《一件事》这类作文的好素材。学生听后惊呼:“这些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呀!”学生体会到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后,不再为没什么可写而烦恼了。 2.指导学生积累语言 积累生活只是为作文积累素材,积累语言则是构成作文的重要元素。只有语言积累丰富了,才有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采取了这样一些方法: (1)要求学生运用普通话交谈,语言表达规范化。 (2)积累优美语言。凡是课本上的优美语言,我都要求学生熟读。 (3)经常开展讲故事比赛。这些故事可以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事,也可以是从书上看到的和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开展讲故事比赛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加学生阅读量,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 总之,我们作为乡村小学老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注意积累、乐于交流、勤于动笔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土素材与作文实践联系起来,使他们由怕作文发展到爱作文,会作文,写好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