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洪水如何避险

面对洪水如何避险
面对洪水如何避险

面对洪水如何避险

活动目标:

1. 学习在洪灾面前自护自救与互助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护自救能力。

2. 体会到在危难中应当团结互助,还应当有坚强的意志。

活动准备:

洪水灾害景象图、1998抗洪回顾视频片段、《为了谁》MTV

去图书馆、上网搜集或向家人了解洪灾时的自护自救的办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江姗图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她叫江姗,来自湖北的一位大姐姐,你看她现在笑得多灿烂啊,你可知道12年前她创造了一个奇迹。播放1998抗洪回顾视频片段。了解水灾。

水灾通常是指河流、湖泊和水库遭受暴雨袭击引起的洪水泛滥现象。除此之外,融雪、冰凌、山洪、海啸、风暴潮等也是引发水灾的主要原因。它来势凶猛,范围广,而且破坏性大。

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师总结:是的,洪水给人们和生产生活造成了损失,带来了危害,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看图,简介近年来所发生的洪灾以及造成的损失。)

教师小结:洪水能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但更可怕的是会威胁我们的生命。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今天我们来讨论交流―面对洪水如何避险。(板书课题)

二、真实再现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98洪灾中一个6岁的女孩小江珊在洪水来临时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小江珊获救时图片。思考:从小江珊的经历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

示?

学生自由读,思考并回答。师总结。

三、了解洪水来临时的基本常识

1、小江珊在洪水来时,能够坚持并最终获救。那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时,我们该如何自救逃生?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2、师归纳、总结:

★.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在避难时还应该注意什么?自己读一读。

3、怎样做好灾后预防?

课件出示,师生共同小结

4、让学生自主强化洪水来临时的常识及防范、救助的意识。

出示课件,辨析。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洪水来临时的情景千差万别,我们要能够根据实际随时调整自救的方法,争取第一时间脱离危险。

师;假如洪水袭来,你想带哪些东西逃离到安全的地方呢?请快速填写到爱心提示卡上。

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知道(水、面包、手电、木盆、救生圈、衣服、手机、哨子、)东西可帮助我自救或逃生。

2、播放《为了谁》MTV 体验洪水无情人有情

(目的:树立正确看待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团结协助的顽强意志)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组织部队进行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这些汪洋中的红丝带点燃了一个又一个希望。

手牵手,肩并肩,心连,只为众志成城信念的坚守,只为风雨同舟深情的表达----

山河作证,我们万众一心!

山河作证,我们风雨同舟!

板书设计:

面对洪水如何避险

迅速撤离

借助漂浮物

远离危险地带

《面对洪水如何避险》教学反思

《面对洪水如何避险》是五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中的最后一课。本课活动目标我定位在让学生学习在洪灾面前自护自救与互助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护自救能力,并通过活动体会到危险中应当团结互助有坚强的意志。可以说本节课我

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思考。一节课下来,感想颇多。

首先,导入时我借助江珊的照片引出了98洪水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洪水,进而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洪水带来的各种危害,强调洪水虽然造成财产损失,但更重要的是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目的是进行生命最宝贵的生命教育。

其次,再现小江珊被救时的情景,学生明白了洪水虽然可怕,但掌握自救方法就能脱离危险。这样激起了学生学习自救方法的积极性。在讨论交流自己知道的自救自护方法时学生都能主动的与别人分享。学生在汇报时,整合信息的能力也非常强。一位同学在汇报洪水来前时,说出了两种情况下的不同做法,一种是提前接到通知,可以做哪些准备;一种是突如其来要怎样去做。所以在辨析是非时学生列举的理由都是十分充足的。

德育教育就渗透在每个学科中,我在这堂课中进行了团结互助的教育。让学生欣赏《为了谁》MTV体验洪水无情人有情,体会到只要团结互助再大的灾难也战胜。

总的来说,本课完成了预想的教学目标,其中还有不少细节还要改善:如对学生答案的评价做得还不够到位,语言不够简洁,这些都是需要增强学习的地方。

中学主题班会《面对洪水如何自救》教案

主题班会《面对洪水如何自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洪水的起因,知道洪水的危害和特点。 2、洪水的形成及预防,掌握一些洪水中的自救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提问,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得出结论,小组回答,教师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高学生自然灾害来临时的心理素质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团结合作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洪水的危害和洪水来临前的准备工作,掌握一些洪水中的自救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自然灾害来临时的心理素质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短片 师:短片里播放了什么? 生:发生洪水,洪水淹没村庄、庄稼。

2、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洪水造成城镇和农田被淹没,道路和桥梁被冲毁,对人们的危害很大。 生:洪水很可怕,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师:汹涌的洪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洪水来临时逃生和自救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预防和应对洪水中自救》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引入:人们常用“洪水猛兽”来形容危害极大。翻阅典籍可知,其出处是《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古时由于医疗科技条件落后,人类生命在自然面前形同蝼蚁。面对猛兽、洪水,往往死于非命。即便是今天,人类还是无法摆脱洪水的阴影。 1、问:那么,洪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师讲解:洪水是由于暴雨、融雪、融冰和水库溃坝等引起河川、湖泊及海洋的水流增大或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问:洪水有哪些分类?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洪水、溃坝洪水,注意:海啸、风暴潮等也可以引起洪水灾害。 2、洪水有哪些特点和危害呢? 特点: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危害: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基本概念 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的成因 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降雨因素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份饱和,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此外,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也是形成山洪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类活动因素 具体来讲,人类的不当行为有以下几种: ①、毁林开荒。毁林开荒致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加大和加快了地表径流的形成,使灾情加重。同时毁林开荒又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水库淤积,河床抬升,降低了水库、河道的调洪和行洪能力。 ②、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面积扩大后,不透水地面积增加,暴雨后地表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长。另外,新增城镇多向低洼处发展,由于必要的防洪排涝设计跟不上,行洪河道演变成排水沟,必然加重洪涝灾害的损失。 ③、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由于不顾地质条件,不合理的开挖,弃土弃

渣和盲目与河争地,挤占行洪河道,造成山洪泛滥,诱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而加重山洪危害。 山洪灾害发生的前兆 强降雨的前兆 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山洪灾害的危害性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河流改道、基础设施毁坏、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危害。 避灾躲灾常识 1.防范 每个人在平时应尽可能多学习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建房、修路要远离河滩、沟谷、低洼地带和不稳定山体; 无论是在居住场所还是在野外活动场所,都必须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要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和广播、电视等媒体提供的洪水预警信息,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严禁涉水行走,更不要乘交通工具涉水过河;不要在山崖、涵洞、沟道、危房、低洼地里,危墙、高墙、高压线下避雨;一旦认定情况危急时,除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和邻里报警外,应先将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 2.报警 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要采取喊话、

《面对洪水如何自救》教案

面对洪水如何自救 教学目标: 1、了解洪水的起因,知道洪水的危害和洪水来临前的准备工作,掌握一些洪水中的自救方法。 2、提高学生自然灾害来临时的心理素质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洪水的危害和洪水来临前的准备工作,掌握一些洪水中的自救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自然灾害来临时的心理素质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短片 师:短片里播放了什么? 生:嫩江决口发生洪水,洪水淹没村庄、庄稼。 师:这是发生在我国1998年嫩江决口发生洪水,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抗洪抢险的情境。南方长江流域更为严重。 2、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洪水造成城镇和农田被淹没,道路和桥梁被冲毁,对人们的危害很大。生:洪水很可怕,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师:汹涌的洪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洪水来临时逃生和自救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面对洪水如何自救》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讲解: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暴雨等引起江河水位急剧上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产生洪流等现象。 1、认真阅读1998年抗洪抢险的资料,从中找出洪水的危害 1998年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灾害,特别是长江,发生了1954年以

来又一次全流域型的大洪水;东北的嫩江和松花江也出现了特大洪水. 此次洪灾农作物受灾1080.7公顷,成灾728.1万公顷,绝收251.5万公顷;受灾10169.2万人,成灾7094.7万人,死亡人口2140人,伤病人口1522436人,紧急转移1044.7万人;倒塌房屋350万间,损坏房屋732.万间,死亡大牲畜175.7万头;直接经济损失1450.9亿元。全国人民对此都十分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关怀下,数百万军民同洪水作了殊死的搏斗,抗御了一次又一次的洪水袭击,终于保住了重要堤防,保住了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最终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 2、洪水还有哪些危害吗?从课本中找出。 师电脑出示:山区沟谷中易发生暴涨暴落的洪水,这就是山洪。山洪具有突发、水量集中、破坏力强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山洪还有可能引发泥石流。泥石流的破坏力更强,会摧毁所到之处的房屋、道路等。 师小结:洪水的危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3、肆虐的洪水,会冲毁美丽的家园,滋生可怕的瘟疫……洪涝灾害危害极大。虽然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发生,但我们可以认识它发生的规律,掌握一些救生知识,尽可能地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 洪灾发生时我们分两部分来学习,洪水来临前的准备工作和洪水中的自救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在本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想的洪水来临前的准备工作很充分、很全面,洪水中的自救方法很实用、很有效。老师还要再提示同学们。 4、师出示特别提示 ●洪水突然袭来,来不及转移时,不要慌乱,应该向高处转移,如水泥结构的楼房顶层或山坡上。 ●不会游泳的人,可趴在木板或门板上,等待救援。 ●服从救援人员安排,不要舍不得财物,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5、洪水过后应该怎么做呢? 6、看看洪水过后为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自然灾害自救常识

自然灾害避灾自救常识 一、水灾 1.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预报、洪水信息,选择好最佳撤离线路和目的地,及时转移避难。 2.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手机、足够的饮用水和食物及常用药品,搜集木盘、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在急需时加工成救生装置。 3.下大暴雨时,不要在河道及沟谷、洼地中行走或停留;不要在路边缘或打着漩涡的路上行走;不要沿山洪暴发的行洪道方向跑。 4.洪水袭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等地转移,或爬上屋顶、大树、高墙暂避,并向当地政府报告。 5.如洪水将要上涨到暂避地方,要利用准备好的器材或迅速找一些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6.万一被卷入洪水中,要保持镇定,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二、山体滑坡 1.居住在地区灾害隐患点周边的群众,在暴雨天要及时观察周围山体是否发生松动,检查房屋是否存在裂缝,主动转移避难。 2.发生山体滑坡时,要尽快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 3.当无法继续逃离时,要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4.遇到山体崩塌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5.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财物。 三、泥石流 1.应尽快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2.不要沿着沟向上或向下跑,逃生时要抛弃重物。 3.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躲避。 四、火灾 1.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不乱接乱

拉电线,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乱燃放烟花爆竹,平时要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2.外出时应关闭气体、电器、火源。 3.遇到火灾,马上拨打119。 4.家中一旦失火,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进行扑救。 (1)电器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湿棉被、帆布等将火扑灭。 (2)油锅着火,不能泼水救火,应关闭炉火、燃气灶阀门,直接用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灭火。 (3)气体着火,应迅速关闭阀门,用湿毛巾、抹布抽打火苗。 5、火势不能控制时,必须及时逃生,确保生命安全。 (1)不要贪恋财物,应迅速逃离。 (2)将用水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能奔跑,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着火的衣、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灭。 (4)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火灾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6)火场切勿轻易跳楼!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逃生。要选择较高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做缓冲物。 (7)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 (8)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五、地震 1.一旦发生地震,要保持冷静,不要在慌乱中从窗户、阳台上跳楼。 2.如在室内,赶快就近蹲、坐或趴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如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内墙墙根、墙角处,也可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储藏室去;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第十五课 面对洪水如何自救

第十五课面对洪水如何自救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洪水的危害。 2、学习躲避洪水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洪水来临时的自护、自救方法和技能,提高防范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

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隆安县洪涝灾害原因分析及对策

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背景 摘要:该论文通过对广西隆安县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进行相关介绍,并通过对其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简单小结,分析发生灾害的原因,并对广西隆安县的洪涝灾害防御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防御对策 一、隆安县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南宁市西部,地处东经107°21′—108°06′,北纬22°51′—23°21′,隶属南宁市管辖,东部与南宁市西乡塘区、武鸣县相连,南部与崇左市扶绥县、江洲区交界,西部与崇左市大新县、天等县接壤,北部与百色市平果县毗邻。东西长77.5km,南北宽56.2km。县城距南宁市区80km。 (二)地形地貌 隆安县地势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线倾斜。主要地貌类型有台地、丘陵、低山和岩溶地貌。县境内最高点为西大明山系脉的小明山最高,海拔973米,最低点为白马河口,海拔81米,据统计,低山丘陵地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9.1%,岩溶地貌占31.2%, 平原台地貌占17.7%。 (三)山系水系 隆安县西南部以峰林、峰丛石山(喀斯特地貌)为主,南部边缘山地为西大明山系脉,属低山、丘陵。主要山脉有小明山,海拔973米,为全县最高点,地要山海拔807米,平付山海拔726米,空林山海拨715米。东北部土山丘陵和石峰兼而有之,海拔多在200-700米,其间敏阳乡三宝山海拔721米,六暖山海拔742米,为东部最高点。中部右江沿岸以平原、阶地、低丘为主,并有一些石灰岩孤峰和残丘点缀其间,其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全县主要河流有右江、绿水江、罗兴江、丁当河、驮玉河、百朝河、大滕河、布泉河等8条,共有地表水11.08亿立方米,全县有地下水源12个,地下河18条,集中分布在都结、布泉、屏山、杨湾、乔建等乡镇,共有地下水3.94亿立方米。全县有中型水库3处,总库容量为5758.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4263万立方米;有小型水库55处,总库容3183.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92.8万立方米;小型塘库251处,总库容380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63万立方米。 (四)气候 隆安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干湿季节明显,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全县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受地形影响较明显,气温分布特点是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递增,雨量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和向西北逐渐增高。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五月至九月为主要降雨期,一般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0.0%~85%左右,十二月至次年三月为少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10%左右。 二、洪涝灾害的发生及对国民生产的影响 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出现。由于我县都属亚热带季风区,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全县的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经常发生山洪暴发,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从洪涝灾害统计中,每年汛期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给我县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001年7月我市受当年三号台风“榴莲”的影响,从7月2日晚上开始,全县局部出现降雨,后扩大成全县大面积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全县江河水位暴涨,至使右江发生八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隆安县水文站出现了自1937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流量,从7月3日4时起,隆安县水文站水位从111.40米涨起到4日23时30分达到最高洪水位123.86米,超警戒水位9.45米,洪峰流量8270立方米/秒。右江沿岸的一些地势较低的村庄被淹。“7.4”洪灾,是我县有史以来淹没面积最大,淹没损毁民房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洪涝

自然灾害小常识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与自救互救小常识 发生洪灾怎么自救? 发生山洪灾害时,要及时就近向山坡、楼顶等高地转移,或向指定的避难场所迅速转移,利用救生器材辅助逃生,若被洪水包围,千万不要游水逃生,不可攀爬电线杆,要设法尽快与外界联系,报告方位、险情,若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要切记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呆不成,睡木板,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发生泥石流如何躲避? 发生暴雨山洪时,要切记下暴雨可能发生泥石流,危险之地是下游,逃离求生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遇到雷电、龙卷风怎么逃生? 遇到阴雨、雷电天气要特别注意: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电线电杆要远离,打雷家中也防范,关好门窗断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 自救是指被压埋人员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等待救援。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要积极采取措施,为自己生存而努力。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稳定下来,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设法脱险。此时,如果防震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如一时不能脱险,不要勉强行动,应做到: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预防和应对洪水及自救》小学安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预防和应对洪水及自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预防和应对洪水中自救。 教学目标: 1、了解洪水的危险,了解洪水带来的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 2、认识洪水来临前的准备及洪水中的自救和洪水后的预防。 3、学会在洪水中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1、认识洪水来临前的准备及洪水中的自救和洪水后的预防。 2、学会在洪水中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洪水来了……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3、质疑:关于洪水,你想知道些什么? 下面,我们来研究有关洪水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可怕的洪水。 出示课件——受灾的地方,学生观察。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洪水: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洪水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人们往往把洪水猛兽并列

到一起,来说明洪水的恐怖性,你们认为洪水可怕吗?下面我们看一个短片看看洪水的危害有哪些? 洪水造成的最大危害是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洪水还会卷走人类居住地的一切物品,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此外,洪水淹没农田,毁坏农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不仅如此,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门的破坏。除此之外,洪水灾害还会造成滑坡、泥石流、疫病的出现。 2、了解洪灾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的危害这么大,洪水来临前我们应做哪些准备呢?学生分组讨论——洪水来临前要准备些什么? (1)接到洪水预报时,应备足食品、衣物、饮用水、生活日用品和必要的医疗用品,妥善安置家庭贵重物品。 (2)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信设备。收集手电、口哨、镜子、打火机、色彩艳丽的衣服等可作为信号用的物品,做好被救援的准备。 (3)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4)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选择最佳路线和目的地撤离。3、 3、学会洪水中自救 我们做了这么多准备,如果洪水突然来了,我们没有来得及撤离,我们该如何自救呢?

第十五课面对洪水如何自救

第十五课、面对洪水如何自救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洪水的危害。 2、学习躲避洪水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洪水来临时的自护、自救方法和技能,提高防范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

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教学反思: 掌握洪水来临时的自护、自救方法和技能,提高防范意识。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文摘要: 中国人口庞大,领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特别是中国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季风气候盛行,降雨时程分布不均。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不断,而且往往比较严重。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灾的防治,先后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失。但我国幅员辽阔,洪涝灾害的损失仍很大,还有不少河流需要进一步治理,全国彻底防洪涝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和采取有效的运筹措施,另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防洪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的防洪任务还很重。

Abstract: China, with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and broad land area,has numerous lakes and rivers.Since China is between the Eurasis and the Pacific ,where monsoon pervades,the seas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istributed unevenly.From of ol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government paid much mention to the defense of the flood ,and loss caused by the flood had been de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a great many of rivers need to be reformed. Besid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counteracting the flood, so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flood is a long rough road to go.

洪灾小常识

面对洪灾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洪水的巨大破坏性,懂得水灾来临时的安全自救; 2、培养学生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教学重点】 懂得水灾来临时的各种安全自救常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教学过程】 一、视频情境,导入课题 多媒体播放惊险的洪灾录像。 师:这惊心动魄、毛骨悚然的一幕幕一定让大家震撼了。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自由表达观看视频后的感想。 师:是的,洪灾,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在中国,大约3/4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尤其是我过南方城市,每年因台风、强降雨导致的洪涝灾害致使数十万人受灾,经济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二、讨论交流 1、洪水是无情的,自然灾害是不可预测的,如果有一天,水灾来到我们身边,我们该如何防范与自救呢? 以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面对水灾,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 2、全班交流逃生办法,老师对学生说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充实,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何正确防范与自救。 三、面对洪灾的防范与自救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1.及时关注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1)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2)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3)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

《遇到洪水要冷静》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遇到洪水要冷静》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洪水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措施。 (二)技能与方法: 互动交流,分析讨论得出预防洪水,应对洪水灾害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在危难时运用所学知识冷静、灵活地战胜困难。 2、学会与同学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3、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预防洪水,应对洪水灾害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难点:懂得在危难时运用所学知识冷静、灵活地战胜困难。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类比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前言: 洪水通常指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洪水常威胁沿河、沿湖、近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造成淹没灾害。自古以来洪水给人类带来很多灾难,如黄河和恒河下游常泛滥成灾,造成重

大损失。但有的河流洪水也给人类带来一些利益,如尼罗河洪水定期泛滥给下游三角洲平原农田淤积肥沃的泥沙,有利于农业生产。 在今天,我们已经不是那个靠农业来维持的落后社会,洪水的侵袭所带来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防洪水的措施是必要的。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完成下面的一些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洪水的基本知识及自救措施。 技能与方法:互动交流,分析掌握洪灾来临时的一些防措施及自救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在危难时运用所学知识冷静、灵活地战胜困难。在学习过程中,请大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并找到答案: [课件]出示学习大纲: (二)互动交流,感受新知 活动一:认识洪水 [课件1]动画演示:洪水的相关介绍(来源:中国天气网) 问题:你对洪水了解多少?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总结相关知识。 [课件2]1.1-1.2洪水的形成及分类

19知识讲解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 考点解读 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 知识清单 1._______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洪涝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主要类型。洪水是________不能被江河、湖泊容纳,________而泛滥的现象。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________、排水不畅的________。 3.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________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温带________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________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________容易发生涝渍。 4.我国洪水灾害总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多_______少;_______多_______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_______坡和_______坡多,_______坡和_______坡少。 5._______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洪水的_______分布与暴雨的_______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在东部_______,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6.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_______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河的_______地区。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_______,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7.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人类不合理的_______利用,加重了洪灾的隐患。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_______与_______的过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情。 8.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因素中的_______和_______。 参考答案 1.洪水 2.洪水涝渍特大地表径流水位上涨蒸发弱低洼地 3.中低纬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洋中下游低湿洼地 4.东部西部沿海内陆东南西北 5.暴雨洪水时空时空季风区 6.中下游平原中下游平原排水不畅 7.土地水土流失低洼地 8.气象水文 要点精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7月10日,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沂河发生10年一遇较大洪水。沂河、沭河等发生洪水,南四湖、骆马湖等水位上涨,部分低洼地区出现内涝。 材料二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材料三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

洪灾逃生自救常识

洪灾逃生自救常识 洪灾来临前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 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防范提示 A、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B、扎制木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C、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D、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如果有多个手机保持一个开机。 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 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白保,则要允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没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白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防范提示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 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泥石流

正确应对洪水灾害

正确应对洪水灾害主题班会教案 1710班张晋波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汛期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 2、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灾害事故的前兆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预防能力; 3、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面对灾害的自救及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16年10月24日下午班会课 三、活动过程: (一)师导入主题: “同学们,还记得今年夏季本市的洪涝灾害吗?由连续暴雨引起的自然灾害不仅出现在山区,也出现在城市。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份。下面,我们了解一些沉痛的案例。” 教师出示一些洪灾画面。 (二)让学生了解洪水的类型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些应对洪水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首先来了解一下洪水的类型: 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演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三)洪水爆发时怎样紧急自救 1、学生观看应对洪水小视频 2、教师提问,学生交流自己所学到的自救知识: (1)洪水爆发时怎样紧急自救? (2)住宅被淹时如何避险? (3)面对洪水时如何避免溺水? 3、教师出示课件知识进行梳理: (1)洪水来临前的准备措施: 假如现在洪水来袭,你想带哪些东西逃离到安全地方去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洪水来袭如何巧妙应对? (3)大灾之后防大疫。 (四)应对洪水小测试 学生自测,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班主任小结: 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防洪防汛的知识。希望各位同学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因留恋财物而耽误了逃生的机会。

中国的洪涝灾害(教案)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并对防洪提出建议. 2.理解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与洪涝灾害发生的相互关联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并根据图片和资料,综合分析淮河(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结合我国洪涝灾害发生和分布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洪涝灾害发生的地理机制和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诱发和加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确立起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2.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模拟实验, 教学设计: <导入>播放图片录像---98抗洪视频. 中国的洪涝灾害 1.出示<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表.请学生据表中数据说出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特点(现状)。 2.以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为例,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实验模拟1:用一剪口透明塑料瓶,在靠其底部的壁上开一口,并接上一段引水管,模拟洪水的发生。)观察实验并思考:瓶口溢水与哪些因素有关?(水,容器体积,出水管)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个因素?(水) (2)思考: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水,出水管,容器体积分别模拟洪涝发生地区的哪些要素或能力?(水――降水;出水管――河流泄洪能力;容器体积――洪涝发生地区河湖水库等的蓄水能力) (3)(实验模拟2:取等量的二份水,分别以不同速度向容器内注水。)观察并思考:怎样的降水容易引发洪涝?我国降水有什么特点?暴雨发生的机会多吗?(板画并解释我国夏季风北进与雨带的时空分布,说明我国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强度大、频率高等特点,成为我国洪涝灾害易发的最主要原因) (4)(实验模拟3:将水均匀较快的速度注入容器,并调节出水管的角度。)观察:出水管怎么放更容易使水位升高。并展示淮河流露地形图,思考分析:淮河流域地形与洪涝的关系。(5)展示淮河流域水系图。观察流域支流和河道情况。思考:淮河流域河流水系与洪涝的关系。 (6)展示淮河中上游(与树争地)和中下游(与水争地)地貌图(google earth截图),分析人类活动与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7)交流探讨:针对中国的实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利的措施防治洪涝? (8)练习――展示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思考: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旱涝灾害的关系 3小结 4板书

幼儿园自救小常识大班教案

自救小常识大班教案 自救就是在一个危险环境中,没有他人的帮助扶持下,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险境,这就是自救。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自救小常识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 自救小常识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灾发生时自救方法,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2、有环保意识,乐意为周围的绿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重点:了解洪水发生的原因 难点:掌握自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水灾的危害)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导入主题 (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们这儿连续几天都下雨,感觉会是怎样呢?有哪些不方便呢?” “如果大雨连续不停的下,将会发生什么?”(幼儿交流) (2)、看图片,了解水灾的危害性 “连续下大雨发生了什么事情?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教师和幼儿共同边看图片边交流) 2、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 “看到这样的灾情你是怎样想的?” “洪水来了我们可以怎样逃生自救?“发求救信号、抱住树木、爬上屋顶)

3、了解洪水发生的原因 “现在为什么每年有特大洪水?” “减少灾害天气有什么办法?” (教师告诉幼儿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与减少水灾之间的关系) 自救小常识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组织幼儿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遇上洪水时应该如何应对

遇上洪水时应该如何应对 洪水是指河、湖、海所含的水体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洪水常威胁沿河、滨湖、近海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没灾害。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一、洪水到来之前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臵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臵以备急需。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盲目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预防和应对洪水的自救

预防和应对洪水的自救 教学目的 1、了解洪水的危险,了解洪水带来的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 2、认识洪水来临前的准备及洪水中的自救和洪水后的预防。 3、学会在洪水中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1、认识洪水来临前的准备及洪水中的自救和洪水后的预防。 2、学会在洪水中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应对洪水的自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洪水来了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3、质疑:关于洪水,你有什么问题吗? 4、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有关洪水的秘密。 二、新授: 1、认识可怕的洪水 (1)出示课件——受灾的地方,学生观察 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洪水的可怕,并激发学生从中提出问题,这样有益于学生的学习。(2)提问:你认为洪水可怕吗?为什么? (3)小博士的话—— 1)可怕的泥石流 2)害人的山洪 (4)提问:从小博士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3)学生汇报 2、认识洪灾发生时。 (1)了解洪灾来临前的准备 学生分组讨论——洪水来临前要准备些什么? 洪水来临前的准备也非常的重要,这有利于学生去感受,并传授给他人。 汇报 观察课件——来临前的准备 小结:洪水来临前,我们要做好防洪准备,要及时 收看天气预报,要准备好应急物品,要注意往高地转移。 (2)学会洪水中自救 观察课件——洪水中的自救 (洪水中的自救是这一课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此处特别让学生多去感悟。) 提问:他们是如何自救的? 讲解:洪水来临时,不要恐慌,应该向高处;要趴

在木板或门板上,等待救援;服从救援人员的安排。 小博士的话——如果遇到龙卷风,怎么办? (3)了解洪水过后的处理 讨论:洪水过后,我们应该做什么? 汇报 小结:洪灾过后,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进行紧急接种和服药预防。 三、巩固、反馈 1、概述本课内容。 2、课件出示——了解洞庭湖的4350工程 (1)课件中告诉我们什么? (2)你的家乡有哪些防洪减灾的工程? 3、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4、质疑:关于洪水,你还想了解什么? 板书设计 洪水来了 可怕的洪水——淹没房屋、庄稼 人、动物受到威胁 洪灾发生时——看预报、准备应急物品 转移到高地 洪水中自救——登高避水、抓牢漂浮物 发求救信号、自制木筏 洪水过后——不喝生水 接种、服应急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