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会计准则不体现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的业务。

这些业务主要包括担保、贷款承诺、衍生品交易、投资银行等。

表外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提高银行的收益、分散风险以及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潜在风险。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发展壮大。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金融创新的推进,表外业务的种类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

在有些国家,表外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在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银行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作用主要包括: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分散风险、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和满足客户需求等。

表外业务能够为银行提供更高的投资收益和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同时还可以帮助银行转移和分散风险。

表外业务的开展还能提升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表外业务的监管难度较大。

由于表外业务不反映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因此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管。

有些银行可能会利用表外业务进行监管套利,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

表外业务的透明度较低。

由于表外业务的会计核算不体现在银行的财务报表上,因此其业务规模、风险状况等信息难以被外界掌握,可能对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产生误导。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还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挑战。

例如,在衍生品交易中,银行可能会面临因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的市场风险;在贷款承诺业务中,银行可能面临借款人违约的信用风险;在投资银行业务中,银行可能面临因操作失误或欺诈而产生的操作风险。

为了更好地理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我们以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为例进行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_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_问题及对策

182 2012.032012年03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文/李燕 杨珂摘 要:表外业务作为西方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拓展的一个重点,它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都已经超过了表内业务,在银行业务结构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无论在业务规模上还是品种结构各方面都和国外相差甚远。

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发展的机遇,实现经营多元化,拓展新的利润渠道,努力拓展表外业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82-03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其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据巴塞尔委员会的标准划分,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虽然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和负债业务联系紧密,即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主要包括贷款承诺、信托担保、金融衍生品、证券相关业务等;广义的表外业务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担保、代理等相对来所无风险的,金融服务类业务,即包括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特点在于其基本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身资金来提供服务,并且具有易操作,金融杠杆高,风险巨大等特点[1]。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1、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表外业务在西方产生由来已久,但直到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扩大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表外业务才在西方迅速发展起来。

美国的几家大银行如花旗银行、美洲银行从那时起就大力发展表外业务,自1988年以来,其表外业务所涉及的经营活动的资产总和已超过2.2万亿美元,而同期这几家银行资产负债项下的资产总和为7800亿美元;在90年代末期,表外业务已经超过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其平均增速到达了54.2%,远高于同期资产总额9%和资本总额21.65%的增速。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探究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探究
联保贷款
2-3年 3-5年
根据实际需求和其他因素 确定
根据实际需求和其他因素 确定
3-5年
最高不超过50万元
10年以内
根据实际需求和其他因素 确定
最长不超过3年
最高不超过50万元
10年以内
根据实际需求和其他因素 确定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期限最长20年,商 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用房最长为10年
3年以内
根据实际需求和其他因素 确定
产品名称
贷款期限
贷款额度
销”,仅靠老式的发传单等方式是难以吸引顾客的眼球,甚至可能 会让客户对了解并接触表外业务产生自愿排斥,虽然部分分行开始 采取了微信推送、网络视频宣传等各种互联网营销手段,但是宣传 以后缺乏及时的反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商业银行在对表 外业务加以宣传时,一方面要利用好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产品的宣传 作用,抓住宣传以后的反馈效果主动积极出击,一方面要找准市场, 根据客户收入、偏好等各种因素将市场细分,针对性推销不同种类 的产品。利用各种媒体工具,新闻广告等途径宣传表外业务产品, 使客户进一步了解并熟知表外业务产品的功能和信息,增加客户进 入金融市场主动了解金融产品的意愿。
2019 年 5 月 营销界(第 3 周)
115
焦 点 FOCUS
以享受的服务,使得中低收入的人群也可以有能力、有机会跨入金
(上接第 114 页)
融门槛,增大客户的服务面,注重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二)加大表外业务市场营销推广力度 目前各个商业银行的各大分行的产品营销手段主要是“网点营
表1 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产品创新种类
电力大学 ,2016. [5] 张婷 . 我国银行表外业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旳影响 [D]. 上海 :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防范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防范
行 上调 存款 准备 金率 , 进一 步增 加 了银行 业 流动
务 , 承担 任 何 资金 风 险 的业 务 , 不 主要 是 传 统 的 金 融服 务类表 外业 务 ,即客户 资产 管理 的中介 , 包 括银 行 结算 、 托 、 托 存 贷款 、 信 委 代理 等 业 务 。 它给 商业银行 带来手续 费收 入。
负债 业 务 , 类 业 务 主要 包 括 贷 款承 诺 、 保 和 这 担 金 融衍 生工 具类 表外 业务 。一 般而 言 , 表外 业 务 多 指狭义 的表外业 务 。 0 0年 中 国人 民银行发 布 20 的《 商业 银行 表外 业务 风 险管理 指 引》 , 外业 中 表 务 被定 义为 “ 商业 银 行 所 从事 的 、 按照 现 行 的会 计 准则不 计入 资产 负债 表 内 、 形成 现 实资 产负 不 债 , 能改变 损益 的业 务 。具 体包 括担保类 、 但 承诺 类和 金融衍 生 交易 三种类 型 的业 务 。” 即是 我 国
狭 义 的表 外 业 务 包 括 或 有 债 权 /债 务类 表 外业 务 , 它们在 一 定条件 下 可转 化为 表 内资产 或
性 压力 , 一 轮 “ 内转 表外 ” 新 表 的迹 象 开 始 显现 , 表外业 务风 险也在上 升 。由于表外业 务风 险不在
原有 监管范 围内 ,为落实 国家 宏观 调控 政 策 , 防 范 日益集 中的 风险 , 银监 部 门正着 手制 定发 布全
的非 资金需 求 , 结 算 、 如 规避 风 险等 , 外 业 务 的 表
创新 也往 往从 创新 服务手 段技 术着 手 。
2灵 活 度 大 。 外 业 务 形 式 多 样 , 有 很 强 的 . 表 具
表外业 务 发生 时不 改变 资 产 负债 总额 , 是一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问题与策略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问题与策略

委托存贷款 、 代理等业务 , 它给商业银 行带来手续费收入 ; 二 第
类, 保证或担保, 包括传统 的对偿还贷款 的担保 , 跟单信用证 担
三、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 的对策建 议
() 1树立客户 中心理念 。培育 自己的金融 品牌 商业银行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保, 汇票 承兑 以及有追 索权 的债 务的转让 , 附属 机构 的融资 赢得竞争的主动性 , 对 必须树立 以客户为 中心的经营理念 。将“ 业
我国商业银行一定要大量培养和引进熟悉保证承诺个人理财金融财会计算机和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同时面向社会大专院校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引进一些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充实到表外业务发展的人才队伍中来以促进表外业务的管理与发展

盒 融财含
试论我 国商业银 行 表外业务 发展 问题 与策略
王 力丰 王 学鸿
产负债 总额而未被列入资产负债表 的经营活动 。 根据 巴塞尔委 知识 密集型 业务 , 具有 集人 才 、 术 、 技 信用 和信誉 为一体 的特 员会 规定,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可分为 四类 : 第一类, 商业 银行传 征 。高素质从业人员缺乏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开展技术含量高 统的中间业务 , 即客户 资产管理 的中介 , 包括银行 结算 、 信托 、 的品种业 务的“ 瓶颈 ” 。
支 持 ; 三 类 , 款 承 诺 , 透 支 便 利 、 用 额 度 、 行 商 业 票 务中心原则 ’ 第 贷 如 信 发 , 为“ 转变 客户中心原则” 从发展 的趋势来看 , 。 国内
据、 备用信用额、 循环信用额等 ; 第四类 , 生金融工 具交 易, 衍 如 商业 银行非利 息收入业务的主要利润 来 自高端客户 , 不会 是普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探析【摘要】商业银行经营表外化、国际化和资本证券化是目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发展表外业务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然而现实的选择。

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行基本阐述,分析表外业务风险,描述我国表外业务发展现状,最后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提出看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多元化近三十年来,整个国际金融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自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

面对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众多国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堪称未来国际金融业三大发展趋势之一的表外业务飞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商业银行已经把表外业务定位于业务和利润的新增长点。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对促进银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表外业务基本内容概述巴塞尔委员会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根据商业银行在从事这些具体业务时承担的风险责任的不同分成狭义的表外业务和广义的表外业务两大类。

狭义的表外业务包括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表内资产或负债业务,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这类业务主要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三种类型的表外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另一类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即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这类业务主要包括信托与咨询服务、支付与结算、代理服务、与贷款有关的服务以及进口服务等。

本文所说的表外业务主要指狭义的表外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三种类型。

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对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报告

对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报告

对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作者:-----------------------日期:表外业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理解,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另一种是更准确的狭义的理解,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这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包括承兑票据、贷款透支、贷款限额、回购协议),金融担保(包括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正式担保、银行担保与赔偿),金融衍生工具(互换及套期保值业务),证券业务(如证券的分销、包销、代客买卖证券)等等。

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市场已大部分瓜分完毕,很难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表外业务作为一种新的业务,涉及客户、同业等方方面面,而且提供手续费,咨询费等收入来源,从而使表外业务的开发与拓展将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武器。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担保和承兑业务,开展比较多的表外业务有:(一)信用保函。

信用保函是一种不可撤消的银行担保行为,银行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经济风险,包括进口订货保函、投标保函。

(二)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是银行承担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偿债、违约或履约失败的义务的书面承诺,按性质可分为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

(三)承兑业务。

(四)备用信用证业务。

从表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来看:中国农业银行为3%,中国工商银行为5%,中国建设银行为8%,中国银行最高且仅为17%.全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到8%.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收入的25%以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如瑞士银行表外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70%;英国巴克莱银行表外业务的盈利可抵补其业务总支出的70%以上;在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银行的利润中,表外业务收入达到2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5%以上。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作者:孟甜甜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08期[提要] 本文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入手,以嘉兴商业银行实际数据为依托,总结目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并提出推动表外业务发展具体措施。

关键词:表外业务;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3月13日在当前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脱媒”加速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利差收入逐步收窄,发展表外业务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是银行业转型的重要抓手。

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从会计准则角度提出的,指不形成现实的资产负债,但可能影响损益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表内反映的业务,本文论述的是广义的表外业务。

由于表外业务统计较为困难,因此目前较多研究采用中间业务收入作为衡量表外业务规模和绩效的替代指标,本文也采用此方法。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一)业务规模增长较快。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深入推进,监管部门逐步放松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制,表外业务发展迅速。

从嘉兴市商业银行的数据来看2013年中间业务收入相比去年增长22.54%,而同期利息收入增长8.13%。

大多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远超同期利息收入增速。

其中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浙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相比2012年分别增长89.68%、73.92%、57.43%、350.84%、518.75%。

(二)创新类业务较少。

目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委托贷款、贷款承诺、代客理财等业务,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代理结算类业务占比平均在50%以上。

代理结算类业务由于较为依赖银行的网点和客户资源,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的敏感度较小,发展较为稳定。

总的来看,商业银行创新类业务较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咨询顾问类、投行类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表外业务发展明显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