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初中数学百科知识之普特南,H.

经典初中数学百科知识之普特南,H.

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接下来查字典数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推荐经典初中数学百科知识,请大家一定仔细阅读,希望会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美国逻辑学家、科学哲学家。他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后任哈佛大学哲学教授和W.B.皮尔逊讲座现代数学与数理逻辑教授。

1976年应聘在牛津大学作J.洛克演讲,1979年还应聘作H.斯宾塞演讲。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1971)

《数学、物质和方法》(1975)、《心语言和实在》(1975)《意义和道德科学》(1978)、《理性、真理和历史》(1981)等。普特南侧重研究实在论、指称、真理和科学合理性等问题。他提出科学实在论应坚持3个原则:①成熟科学的名词是有指称的;②成熟科学的理论定律是近似于真的;③前后相继的科学理论有共同的指称,亦称科学知识的会聚。他认为这3个原则是互相联系的,否认其一就会导致否认其他。他在阐述等2个原则时,批评了各种唯心主义,认为使一个科学陈述真或假的是外物,而不是我们的实际的或可能的感觉资料、我们的心的结构或我们的语言等等。这就是他所谓的真理符合说。

他指出,实证主义者由于不同意符合说,因而他们不能坚持

科学知识的会聚;有些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者由于怀疑或否认知识的会聚,由此也怀疑指称和真理。普特南批评P.K.费耶尔阿本德关于理论描述和科学名词是同义的观点。按照他的指称理论,科学名词和所用的摹状词并非同义,决定指称的不是人们关于对象的信念或知识,而是研究者和对象之间的社会的、历史的因果联系链条。

他举例说,世界上并无任何东西确切地符合N.H.D.玻尔关于电子的描述,但他所描述的电子有许多方面和我们现在叫做电子的东西相似,并且由于社会的、历史的传递链条把不同研究者和对象联系起来,使我们认为玻尔所指称的就是叫做电子的东西。这样,尽管玻尔和我们关于电子的理论描述不同,但指称却是相同的。普特南认为真理概念和合理性概念之间有密切关系,合理的可接受性能够成为真理的标准。但这是两个不同概念间的关系。按照他的看法,在一个时候可以合理地接受的一个陈述,可以不是真的。

他不相信合理性是由一类不变的标准或原则定义的,认为方法论规则同我们关于世界的看法相联系,并且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因此,他赞同历史主义者关于没有给合理的下定义的固定的、非历史的标准的主张。但由于他看到了理性观念发生历史的演变这一事实。因此,他不象费耶尔阿本德那样,作出理性能够演变为任何东西的结论,也不象某些法国哲学家那样陷于文化相对主义。他既反对主张合理性标准

永恒不变的逻辑主义,又反对那种认为一切决定于时代或文化的相对主义。

他所主张的理性观有两个特点:①合理性并不限于实验科学,而且实验科学中的合理性和道德领域中的合理性没有根本差别;②合理性概念本质上只是我们关于人类繁荣的看法,是我们关于善的观念的一部分。人类的繁荣也象合理性一样,并不一劳永逸地取决于一类不变的道德原则,但它也不是单纯视文化而定的和相对的。

现在是不是觉得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经典初中数学百科知识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物理小常识

物理常识问答 1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什么? 答:利用惯性,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2,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答: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是为了使它们的齿或刀锋利而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的力可增大压强。 3,把塑料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什么道理? 答: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墙面上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挂衣服或书包后,塑料吸盘与墙壁产生的磨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4,为什么发条拧得紧些,钟表走的时间长些? 答:发条拧得紧些,它的形变就大些,因此具有的弹性势能就多些,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就多些,就能推动钟表的齿轮做较多的功,使钟表走的时间长些。 5,钢笔吸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是什么原因? 答:按下弹簧片时,橡皮内的一部分空气被挤出,放手后因橡皮管要恢复原状使管内空气压强低于管外大气压强,墨水被管外大气压强压进水管内。 6,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 答;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饭菜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饭菜越快熟。 7,你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感到凉。

8,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为什么? 答:因为钨丝受热产生升华现象,然后钨的气体又在灯泡壁上凝华的缘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 9,冬天,人在感觉手冷的时候,可以用搓手的办法使手变热,也可以把手插进裤袋里使手变热,这两种办法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手得到热量的? 答:搓手通过做功得到热;手插进裤袋用体温把手暧热,这是通过热传递得到热。 10, 试用分子运动论的知识解释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答: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分子中总有一些分子的速度大到能克服液面其他分子的吸引跑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气体分子,液体变成气体。 11, 喝开水时,如果感到热开水烫口,一般都向水面吹气,这是什么缘故? 答:这是因为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也就是说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向水面吹气,可以加快水面上的空气流动,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也就越快,这将就会加快水温度降,使热开水不会烫口。 12, 冬天人们从外面进屋后,总喜欢用口对着双手哈气,,同时还爱两手相互摩擦,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室外很冷,人的双手总是裸露,而人口呼出的气温近于人的体温,对手哈气,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气的热量;双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内能,都可以使手变得温暖。 13, 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后,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答:冬天,眼镜片在室外是冷的,进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屋子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后液化(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14, 手分子运动论的理论解释: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有很厚的一层土层都是黑的。 答:因为煤是黑色的,煤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土层变黑就是因为煤分子扩散进去的结果; 15, 安装照明电路时,如果装保险丝时拧得不紧,往往容易熔断。为什么?

初中数学数据的分析

一、选择题 1. 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11,还有12个数的平均数是12,则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 ) A. 11.6 B. 232 C. 23.2 D. 11.5 2.小明与小华本学期都参加了5次数学考试(总分都为100分),数学老师想判断这两个同学的数学成绩谁更稳定,在做统计分析时,老师需要比较这两个人5次数学成绩的( ) A 平均数 B 方差 C 众数 D 中位数 3.某鞋柜售货员为了了解市场的需求,需要知道所销售的鞋子码数的(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D 方差 4.某个班级期末英语成绩的平均分是75分,方差为225分2,如果每个学生都多考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差不变,平均分不变 B 平均分变大,方差不变化 C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 D 平均分变大,方差变大 5.一组数据的方差为2s ,将这组数据的每个数据都扩大三倍,所得到的一组新的数据的 方差为( ) A 29s B 2s C 23s D 22s 6.一个样本的方差是22221261 [(5)(5)(5)]6 s x x x =-+-++-L ,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 为( )A 6 B 16 C 5 D 5 6 7.某班七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5,5,6,x ,7,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7 B .6 C .5.5 D .5 8.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2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定额,统计了 这2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 公司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中位数是( ). A .400件 B .350件 C .300件 D .360件 9.某超市购进了一批不同价格的皮鞋,下表是该超市在近几年统计的平均数据.要使 该超市销售皮鞋收入最大,该超市应多购( )的皮鞋 A .160元 B .140元 C .120元 D .100

初中物理百科知识大全总结

初中物理百科知识大全总结 细胞是生物机体的最基本的单位。 若从电学角度考虑,细胞也是一个生物电的基本单位,它们还是一台台的微型发电机。原来,一个活细胞,不论是兴奋状态,还是安静状态,它们都不断地发生电荷的变化,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电现象。细胞处于未受刺激时所具有的电势称为静息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电势称为动作电位。而电位的形成则是由于细胞膜外侧带正电,而细胞膜内侧带负电的原因。细胞膜内外带电荷的状态医生们称为极化状态。由于生命活动,人体中所有的细胞都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它们也就会对刺激作出反应,这在神经细胞 (又叫神经元)、肌肉细胞更为明显。细胞的这种反应,科学家们称兴奋性。一旦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便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这种电位波动可以向它周围扩散开来,这样便形成了动作电位。 生物学家认为,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是一合微型发电机。细胞膜内外带有相反的电荷,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膜内外的钾、钠离子的不均匀分布是产生细胞生物电的基础。但是,生物电的电压很低、电流很弱,要用精密仪器才能测量到,因此生物电直到1786年才由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首先发现。

人体任何一个细微的活动都与生物电有关。外界的刺激、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眼睛开闭、大脑思维等,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和变化。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感觉器官就会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便根据兴奋传来的信息做出反应,发出指令。然后传出神经将大脑的指令传给相关的效应器官,它会根据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这一过程传递的信息兴奋,就是生物电。也就是说,感官和大脑之间的刺激反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电的传导来实现的。心脏跳动时会产生1~2 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产生5~6毫伏的电压,读书或思考问题时大脑产生0.2~1毫伏的电压。 在其他动物中,有不少生物的电流、电压相当大。在世界一些大洋的沿岸,有一种体形较大的海鸟军舰鸟,它有着高超的飞行技术。能在飞鱼落水前的一刹那叼住它,从不失手。美国科学家经过10多年研究,发现军舰鸟的电细胞非常发达,其视网膜与脑细胞组织构成了一套功能齐全的生物电路,它的视网膜是一种比人类现有的任何雷达都要先进百倍的生物雷达,脑细胞组织则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生物电脑,因此它们才有上述绝技。还有一些鱼类有专门的发电器官。如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近海的电鳐能产生100伏电压,足可以把一些小鱼击死。非洲尼罗河中的电缩,电压有400~500伏。南美洲亚马孙河及奥里诺科河中的电级,形似泥锹、黄绍,身长两米,能产生瞬间电流2安培,电压800伏,足可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易错题汇编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易错题汇编 一、选择题 1.郑州某中学在备考2018河南中考体育的过程中抽取该校九年级20名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以便知道下一阶段的体育训练,成绩如下所示: 成绩(单位:米) 2.10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人数2324521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 5 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 2.30 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 2.25 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是 0.072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表格中数据可得: 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2.35,错误; 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2.30,正确; 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 2.30,错误; 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不是0.0725,错误;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熟练掌握定义和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2.某射击运动员在训练中射击了10次,成绩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众数是8 B.中位数是8 C.平均数是8.2 D.方差是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图形数出各环数出现的次数,在进行计算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 【详解】 根据图表可得10环的2次,9环的2次,8环的3次,7环的2次,6环的1次.所以可得 众数是8,中位数是8,平均数是102+92+83+72+61 =8.2 10 ????? 方差是 22222 2(108.2)2(98.2)3(88.2)2(78.2)(68.2) 1.56 10 ?-+?-+?-+?-+-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的基本知识,关键在于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的概念.特别是方差的公式. 3.有甲、乙两种糖果,原价分别为每千克a元和b元.根据调查,将两种糖果按甲种糖果x千克与乙种糖果y千克的比例混合,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效果.现在糖果价格有了调整:甲种糖果单价下降15%,乙种糖果单价上涨20%,但按原比例混合的糖果单价恰好不 变,则x y 等于() A.3 4 a b B. 4 3 a b C. 3 4 b a D. 4 3 b a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表示出价格变化前后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进而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详解】 解:∵甲、乙两种糖果,原价分别为每千克a元和b元, 两种糖果按甲种糖果x千克与乙种糖果y千克的比例混合, ∴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为:ax by x y + + , ∵甲种糖果单价下降15%,乙种糖果单价上涨20%, ∴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为: 1520 (1)(1) 100100 a x b y x y -?++ + , ∵按原比例混合的糖果单价恰好不变,

初中数学知识点过关(全)

1.实数的有关概念 1.有理数的意义 ⑴ 数轴的三要素为 、 和 . 数轴上的点与 构成一一对应. ⑵ 实数a 的相反数为________.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b a += . ⑶ 非零实数a 的倒数为______. 若a ,b 互为倒数,则ab = . ⑷ 绝对值?? ? ? ?<=>=)0( )0( )0( a a a a . ⑸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 <10的数,n 是整数. ⑹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的数 起,到 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数的开方 ⑴ 任何正数a 都有______个平方根,它们互为________.其中正的平方根a 叫 _______________. 没有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 ⑵ 任何一个实数a 都有立方根,记为 . ⑶ =2a ? ? ?<≥=) 0( ) 0( a a a . 3. 实数的分类 和 统称实数. 4.易错知识辨析 (1)近似数、有效数字 如0.030是2个有效数字(3,0)精确到千分位;3.14×105 是3个有效数字;精确到 千位.3.14万是3个有效数字(3,1,4)精确到百位. (2)绝对值 2x =的解为2±=x ;而22=-,但少部分同学写成 22±=-. (3)在已知中,以非负数a 2 、|a|、 a (a ≥0)之和为零作为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2. 实数的运算与大小比较 1. 数的乘方 =n a ,其中a 叫做 ,n 叫做 . 2. =0 a (其中a 0 且a 是 )=-p a (其中a 0) 3. 实数运算 先算 ,再算 ,最后算 ;如果有括号,先算 里面的,同一级运算按照从 到 的顺序依次进行. 4. 实数大小的比较 ⑴ 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 的点表示的数总比 的点表示的数大. ⑵ 正数 0,负数 0,正数 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 绝对值小 3.整式及其运算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 或表示 连接而 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3. 整式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图文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图文解析 一、选择题 1.某兴趣小组为了解我市气温变化情况,记录了今年月份连续6天的最低气温(单位:℃):7,4,2,1,2,2 ----,关于这组数据,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B.中位数是C.众数是D.方差是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 [(x1﹣)2+(x2﹣)2+…+(x n﹣)2]. 【详解】 解:有题意可得,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中位数为-2,平均数为-2,方差是9 故选D. 2.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竞赛,进入决赛的共有20名学生,他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表所示: 决赛成绩/分95908580 人数4682 那么20名学生决赛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85,90 B.85,87.5 C.90,85 D.95,90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85分的有8人,人数最多,故众数为85分;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第10、11两个数, 为85分,90分,中位数为87.5分. 故选B. 考点:1.众数;2.中位数 3.有甲、乙两种糖果,原价分别为每千克a元和b元.根据调查,将两种糖果按甲种糖果x千克与乙种糖果y千克的比例混合,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效果.现在糖果价格有了调整:甲种糖果单价下降15%,乙种糖果单价上涨20%,但按原比例混合的糖果单价恰好不 变,则x y 等于()

初中百科知识竞赛题

初中百科知识竞赛题 本套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把答案直接写在问题后面。 1、<<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 2、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3、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 4、电子计算机发明于哪一年? 5、中国农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是: 6、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是古代哪个民族的发源地? 7、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8、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 10、“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 11、杜鹃鸟不做窝,她把蛋下到其他鸟的鸟巢里对吗? 12、现在的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奖杯定名为什么: 13、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是: 14、发生“日食”是由于: 15、普利策奖是什么方面的大奖? 16、成都的市花是: 17、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 18、世界最重要的IT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位于美国的哪个州? 19、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是: 20、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是哪国人留下的? 21、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什么? 22、"泾渭分明”指的是: 23、涮羊肉起源于: 24、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25、四大名茶之一的龙井茶产地是: 26、"建元”是我国哪一个皇帝使用的年号?27、欧元什么时候正式诞生? 28、骨折时伴随休克发生,应先治: 29、"三过家门而不人”是哪一历史人物的故事? 30、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31、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在哪个洲? 32、世界第一枚邮票出现在: 33、海南岛是我国的第几大岛? 34、《掀起你的盖头来》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35、黄河流经于几个省? 36、我国的爱鸟周是每年那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 37、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38、金庸的籍贯是: 39、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40、电脑的中央处理器英文简写是什么? 41、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诗人为: 42、舞曲中的“圆舞曲”也叫: 43、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是: 44、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45、被西方称之为“物理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46、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曾写出了《雷雨》、《龙须沟》等作品的二位作者分别是: 47、月球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48、建国后,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的图案是哪种动物? 49、引起中毒的“煤气”中主要的有毒气体是: 50、"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

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兴趣小组为了解我市气温变化情况,记录了今年月份连续6天的最低气温(单----,关于这组数据,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位:℃):7,4,2,1,2,2 A.平均数是B.中位数是C.众数是D.方差是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 [(x1﹣)2+(x2﹣)2+…+(x n﹣)2]. 【详解】 解:有题意可得,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中位数为-2,平均数为-2,方差是9 故选D. 2.甲、乙、丙三个不同品种的苹果树在同一地区进行对比试验,从每个品种的苹果树中随机各抽取10棵,对它们的产量进行统计,绘制统计表如下: 品种甲乙丙 平均产量/(千克/棵)9090 方差10.224.88.5 若从这三个品种中选择一个在该地区推广,则应选择的品种是() A.甲B.乙C.丙D.甲、乙中任选一个【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方差等数据的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平均数、方差等数据的比较可以得出甲品种更适在该地区推广.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掌握平均数、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1819202122 人数14322 则12名队员的年龄() A.众数是20岁,中位数是19岁B.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19岁 C.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5岁D.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岁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中位数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众数是指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详解】 解:在这一组数据中19岁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9岁;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20岁,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20岁.故选:D. 【点睛】 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小明参加射击比赛,10次射击的成绩如表: 若小明再射击2次,分别命中7环、9环,与前10次相比,小明12次射击的成绩 () A.平均数变大,方差不变B.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C.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大D.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首先利用计算出前10次射击的平均数,再计算出方差,然后计算出再射击2次后的平均数和方差,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前10次平均数:(6×3+7×1+8×2+9×1+10×3)÷10=8, 方差:S2= 1 10 [(6﹣8)2×3+(7﹣8)2+(8﹣8)2×2+(9﹣8)2+3×(10﹣8)2]=2.6, 再射击2次后的平均数::(6×3+7×1+8×2+9×1+10×3+7+9)÷12=8,

初中数学小论文

生活中的数学 什么是数学?百科全书上是这么定义的,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可能你仍然不明白何为数学。通俗的说,数学就是一门关于计算的课程。 那么,数学到底体现在哪里呢?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精密的数学竟然能跟拿袜子扯上边。关于拿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我敢担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肯定无法配成一对。但是如果我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我敢说肯定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当然只有当袜子是两种颜色时,这种情况才成立。如果抽屉里有3种颜色的袜子,例如蓝色、黑色和白色,你要想拿出一双颜色一样的,则至少要取出4只袜子。如果抽屉里有10种不同颜色的袜子,你就必须拿出11只。根据上述情况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则是:如果你有N种类型的袜子,你必须取出N+1只,才能确保有一双完全一样。 说完拿袜子,让我们讨论一下燃烧绳子的方法。一根绳子,从一端开始燃烧,烧完需要1小时。现在你需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仅借助这根绳子和一盒火柴测量出半小时的时间。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你只要在绳子中间做个标记,然后测量出这根绳子燃烧完一半所用的时间就行了。然而不幸的是,这根绳子并不均匀,有些地方比较粗,有些地方却很细,因此这根绳子不同地方的燃烧率不同。也许其中一半绳子燃烧完仅需5分钟,而另一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面对这种情况,似乎想利用上面的绳子准确测出30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大家可以利用一种创新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法是同时从绳子两头点火。绳子燃烧完所用的时间一定是30分钟。 同样类似的问题还有火车相向而行问题。两列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列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两车相距100英里时,一只苍蝇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它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列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里,每列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这说明每列车行驶50英里,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小时,苍蝇一直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60英里。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形线路飞行,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其结果都一样。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投掷过硬币。可是,你知道吗,掷硬币并非最公平的。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都是50%。但是有趣的是,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首先,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测试结果也显示,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即用大拇指轻弹,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之所以会发生上述情况,是因为在用大拇指轻弹时,有些时候钱币不会发生翻转,它只会像一个颤抖的飞碟那样上升,然后下降。如果下次你要选择,你应该先看一看哪面朝上,这样你猜对的概率要高一些。但是如果那个人是握起钱币,又把拳头调了一个个儿,那么,你就应该选择与开始时相反的一面。 总之,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藏着数学的奥妙,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

百科知识竞赛汇总

百科知识竞赛 卷一 一、选择题 1、的"山"是指:(B) A泰山B、太行山C沂蒙山D、恒山 2、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哪一类体例的历史?(C) A纪传体B、纪事本末体C编年体D国别体 3、著有"农村三部曲"的著名作家是:(B) A巴金B、茅盾C郭沫若D、欧阳山 4、唐代诗人有称“诗圣”的杜甫“诗仙”的白等,你可知道被人颂称“诗魔”的是谁?(A) A、白居易 B、王维 C、禹锡 D、商隐 5、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B) A、、新疆 B、、蒙 C、、新疆 6、阿姆斯特朗是乘哪个飞船成功登月的? ( A) A 阿波罗11号B阿波罗12号C和平号D爱国者6号 7、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D) A骑马B杂技C射箭D驾车. 8、我们平时常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请问这句名言出自于英国的哪位作家?(C) A、雨果 B、拜论 C、雪莱 D、普斯金

9、白菜属于_________科(C) A.豆科 B.菊科 C.十字花科 D.蔷薇科 10、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是:(B) A古罗马B古希腊C古代中国D古巴比伦 11、我国境最早的人类是:(B) A.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丁村人 12、下列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D) A.英国 B.法国 C.中国 D.德国 13、色盲患者最普遍的不易分辨的颜色是什么?(A) A.红绿 B.蓝绿 C.红蓝 D.绿蓝 14、天下第一书"《兰亭集序》是哪一位古代书法家的杰作?(C) A.旭 B.王献之 C.王羲之 D.芝 15、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哪一个?(B) A. B.新疆C. D. 16、"知天命"代指什么年纪?(D) A.二十岁 B.七十岁 C.三十岁 D.五十岁 17、请问:火车连续发出两声长鸣,这表示:(C) A.前进 B.停留 C.倒退 D.故障 18、轮船发出六声短笛,这是表示什么呢?(D) A.倒退 B.避让 C.转弯 D.遇险 19、"隐形飞机"是指什么样的飞机?(D) A.肉眼看不见 B.飞行太高看不见 C.体积太小 D.雷达测不到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真题汇编及答案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真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校团委组织开展“医助武汉捐款”活动,小慧所在的九年级(1)班共40名同学进行了捐款,已知该班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10元,二小慧捐款11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元是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水平B.班上比小慧捐款金额多的人数可能超过20人 C.班上捐款金额的中位数一定是10元D.班上捐款金额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10元【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的定义依次判断. 【详解】 ∵该班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10元, ∴10元是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水平,故A正确; ∵九年级(1)班共40名同学进行了捐款,捐款的平均金额为10元, ∴班上比小慧捐款金额多的人数可能超过20人,故B正确; 班上捐款金额的中位数不一定是10元,故C错误; 班上捐款金额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10元,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数据统计中的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的定义,正确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7,6 B.7,4 C.5,4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可知a+b+c=5×3,据此可得出1 3 (-2+b-2+c-2)的值;再由 方差为4可得出数据a-2,b-2,c-2的方差. 【详解】 解:∵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a+b+c=5×3=15, ∴1 3 (a-2+b-2+c-2)=3, ∴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3;∵数据a,b,c的方差为4, ∴1 3 [(a-5)2+(b-5)2+(c-5)2]=4,

物理百科知识竞赛

物理百科知识竞赛 1、用手电筒同时斜射在一面镜子和一张灰色纸上,观察发现(B )。 A.镜子亮 B.灰纸亮 C.一样亮 2、2010年3月10日,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逝世200周年纪念日,其中他最主要的成就是:(C ) A、发现了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B、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通过实验确定了万有引力常数 D、发现了硝酸 3、彩色电视荧光屏上的彩色是3种光合成的(C )。 A.红、黄、蓝 B.红、黄、青 C.红、绿、蓝 4、一个胖子和瘦子从同一高台跳下,他们下落时间的关系是(C ) A 胖子时间长B瘦子时间长 C 胖子和瘦子时间一样长 5、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有好多位,其中最近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是:D A、李远哲 B、朱棣文 C、钱永健 D、高锟 6、用以下用哪句话来说明制造磁浮列车的原理更全面、准确( C )。 A.悬浮列车只能利用同种磁极相斥的原理 B.悬浮列车只能利用异性磁极相吸的原理 C.悬浮列车既能利用磁极异性相吸又能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 7、《天体运行论》是哪能位物理学家的着作:D A、牛顿 B、伽俐略 C、亚里斯多德 D、哥白尼 8. 电度表上的一度电表示耗电量为:答案 B. A. 1百瓦??·小时 B. 1千瓦·小时 C. 1瓦·小时 9.一千克铁和一千克木头哪个重C A木头 B 铁 C一样重 10. 一艘宇宙飞船关闭发动机后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飞船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 ] A. 物体的质量消失; B. 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变快; C. 水滴呈球形漂浮在空气中。 11.冬天触摸室外的铁器和木材会感到冷热不一样,那么C A木头的温度高 B铁器的温度高 C铁和木头的温度一样高 12.一个人站在游泳池里,站在岸上的人会发现他的腿C A变长 B不变 C变短 13.用天平称一杯水,平衡时把一个手指伸进水中,天平(A) A有水的一边重了 B有水的一边轻了 C仍然平衡

小学生百科知识问答题

小学生百科知识问答题 1. 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D)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B) 乔戈里峰珠穆朗玛峰干城章嘉峰公格尔山峰 3. 下列海洋中哪一个是我国最大的海?(A) 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4. 按年呑吐量算世界最大的港口是:(C) 纽约港神户港鹿特丹港上海港 5. 美国是于哪一年宇宙飞船登月成功?(C) 1964 1965 1966 1967 6. 下列哪一个湖泊是在我国江西省的境内:(B) 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7. 下列我国名茶中哪一种是产于福建安溪:(D) 龙井碧螺春武夷岩茶铁观音 8. 吉林省抚松县被人们称为是哪种药材之乡?(C) 当归枸杞人参田七 9. 石头城是对我国哪座城市的美称?(B) 南昌南京拉萨西安 10. "山城"是我国哪座城市的雅号?(C) 洛阳西安重庆福州 11. 峨眉山位于我国哪个省份?(A)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12. 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A) 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13. "鲁"是我国哪个省份的简称:(C) 河北吉林山东山西 14. 世界部分首都是以人名命名的,下列哪个不是:(B) 华盛顿莫斯科巴黎科伦坡 15. 下列河流哪一条是世界流程最长:(A) 尼罗河长江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 16.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B) 阿富汗哈塞克斯坦瑞士蒙古 17. 下列哪个岛国不是欧洲国家?(B) 爱尔兰马尔代夫马耳他冰岛 18. 下列哪个国家被称为"袋鼠之国"?(C) 索马里新西兰澳大利亚肯尼亚 19. 世界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是:(A) 梵蒂冈摩纳哥瑙鲁图瓦卢 20. 世界石油储量最多是哪一个国家?(D) 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 21. 下列哪一个城市不是我国的"三大火炉"(高温)之一?(B) 重庆成都武汉南京 22. 请问:火车连续发出两声长鸣,这表示:(C) 前进停留倒退故障 23. 轮船发出六声短笛,这是表示什么呢?(D) 倒退避让转弯遇险

中学生百科知识竞赛题及答案2

中学生百科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地球上的鸟类有多少种?B A、8000多种 B、9000多种 C、10000多种 D、11000多种 2、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是蜗牛,是一种危害家作物的软体动物。有1417个排列整齐的角质牙齿,请问它的俗名叫什么?C A、喀喀依 B、鞋带虫 C、山田螺 D、活化石 3、可食的昆虫很多,我国江南一带爱吃油炸的蚕肾,广东人爱吃?虫、龙虫、马来西亚人喜食煌、泰国人爱吃蟑螂、你知道泰国人怎样吃蟑螂的吗?BA、油炸B、拌酱面C、红烧D、清蒸 4、世上有很多益鸟,它们以吃害虫为主食,如,黄莺、啄木鸟、燕子等喜鹊又称吉祥之鸟你可知道它主食的昆虫是哪一种?A A、松毛虫 B、蚊子 C、象鼻虫 D、天牛 5、龙虾是我们的一种美食、你知道它体内的血是什么颜色的吗?D A、白色 B、红色 C、褐色 D、蓝色6、人是没有尾巴的高级动物,而其他大多数动物身后都拖着一条尾巴,这条尾巴可不像某些人所想的可有可无,它们有重要的作用,请问:澳大利亚的袋鼠的尾巴的作用是什么?C A、游泳时起到推动作用 B、受攻击时起到武器的作用 C、跳跃时起到平衡的作用 D、捕食时起到协助的作用 7、大家都害怕猛兽,但猛兽也有致命的弱点如狼。以凶狡猾著称,但它却害怕火和鲜红的颜色,而且它的腰最怕打,请问:老虎最害怕什么?C A、攻击其鼻子 B、黄颜色 C、山雀的粪便 D、火

8、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国旗是以动物为标志的。如西班牙的狮子与鹰、象征威严与勇敢、墨西哥的鹰象征着勇敢,你可知道4月份与中国国家足球队踢平的安道尔国家是以什么动物为标志的?B A、龙 B、牛 C、奔马 D、鱼9、世界杯足球赛中射进第一个球的人是(C)A、巴西的贝利B、德国的贝肯博尔C、法国的拉乌伦特D、意大利的老马尔蒂尼10、第一个发现恐龙的人是(D) A、德国的贝尔娜?本茨 B、埃及的爱希?河迪黎 C、美国的爱丽丝?史狄赛威斯 D、英国的吉登思?曼特尔 11、几乎每个印度妇女双眉之间都会点上神秘的符号其中最原始而又最常见的就是红点 第一问:这颗红点是用什么做的? A、朱砂和檀香 B、朱砂 C、胭脂 第二问:这颗红点涂在哪个位置上? A、双眉之间的稍高处 B、双眉之间的正中间 C、双眉之间的稍低处 第三问:这颗红点有三层意义,其中两点是:一是已婚妇女都必须在眉心绘上红点表示已嫁人妇,不可以与其他男人亲近;二是在某些部族里,它是贵族阶级的象征。三是古印度哲人认为收音是人之活动中心、全神贯注于这个点可激发生命力,因此,它的用意是:A、印度妇女的红点来示意美丽活动和神秘 B、印度妇女的红点庇护 C、印度妇女的红点来鼓励 答案:第一问:A第二问:C第三问:B12、“微关永远比烦恼简单”。因为一次微关只需支用17块肌肉,那你知道皱眉需要动用多省块肌肉吗?DA、 40B、41C、42D、4313、大家都知道有古代、丘代现代之分那你知道中国的现代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B A、1911年的辛亥革命 B、1919年的“五四运动”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归纳及物理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归纳及物理学习方法 一、测量 1、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2、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3、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1、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3、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4、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5、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6、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1、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知识点(详细全面)

第五讲、数据分析 一、数据的代表 (一)、(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x1,x2,,x n,那么,x= 1(x +x + +x)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x读n 1 2 n 作“x拔”。 注:如果有n个数x1, x2,, x n的平均数为x,则①ax1, ax2,,ax n的平均数为a x;②x1+b,x2+b,,x n+b的平均数为x+b;③ax1+b,ax2+b,, ax n +b的平均数为a x +b。 (2)加权平均数:如果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 k出现f k次(这里f1+ f2+f k =n), 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x = x1f1+x2f2+xk fk,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叫做加权平均 n 数,其中f1, f2,, f k叫做权。 ( 3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①定义法:当所给数据x1, x2 ,, x n,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x = 1(x +x + +x) 1 2 n n 1 2 n ②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x= x1f1+x2f2+xk fk,其中n f1+ f2+f k =n。 ③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x=x'+a。其中,常数a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x'1= x1 a,x'2=x2 a,…,x'n=x n a。x'=1(x' +x' + +x' )是新数n 1 2 n 据的平均数(通常把 x1,x2,,x n,叫做原数据,x'1,x'2,, x'n ,叫做新数据)。 (4)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①联系:都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均为 1 )。②区别:算术平均数就是简单的把所有数加起来然后除以个数。而加权平均数是指各个数所占的比重不同,按照相应的比例把所有数乘以权值再相加,最后除以总权值。 (二)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注:不是唯一的,可存在多个) (三)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①在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把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②如果n是奇数,则中位数是第n+1个;若n是偶数,则中位2 数处于第n和第n +1个的平均数;③中位数一般都是唯一的) 22 二、数据的波动 (一)极差: (1)概念: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2)意义: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极差越大,波动越大。 (二)方差: (1)概念:在一组数据x1,x2,,x 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 “ s2”表示,即s2= 1[(x1x)2+(x2x)2+ +(x n x)2] 1 2 n (2)意义: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n 数据的波动越稳定。 注:如果有n个数x1, x2,,x n的方差为s2,则①ax1,ax2,,ax n的方差为a2s2;②x1+b,x2+b,,x n+b的方差为s2;③ax1+b, ax2 +b,,ax n +b的方差为a2s2。 (三)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s2= 1[(x1x)2+(x2x)2+ +(x n x)2] 1 2 n (2)简化计算公式(Ⅰ):2 1 2 2 2 2也可写成s2=1[(x2+x2+ +x2)] x2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 n 等于原数据n1 2 n n 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12

初中人教版物理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汇总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130.0分) 1.闷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镇汽水,过一会,瓶外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为什么? 2.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应. 3.“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 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 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 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4.许多立体声的收声机有“STEREO--MONO”转换开关,当开关处于“STEREO”播出的声音与 电台的一样是立体声,而处于MONO位置时,收音机把两个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立体声效果,但耳听声音较灵敏在听取新闻播报节目时,其转换开关应处于什么位置,为什么? 5.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是当在暗室中只用蓝光照射时就失去了光彩,请解释 原因. 6.在新年晚会上,高贺同学表演了“水中燃烛”的小魔术,她采用的装置如图5所示,同学们在 屏罩的右上方向左透过玻璃板看时,发现烧杯中的蜡烛被点燃了,当高贺把水倒入烧杯中,当水面已高过蜡烛的火焰,浸在水中的火焰并没有被熄灭,人们都知道水能灭火,可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不灭火?请你解释给同学们听. 7.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 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 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则: 白纸比较______ 填“亮”或“暗”,因 为它表面______ ,发生______ 反射; 镜子比较______ 填“亮”或“暗”,因 为它表面______ ,发生______ 反射.

8.张伟在参观首都博物馆时,看到展柜中陈列的一顶皇冠,做工精美, 全黄金制成,彰显尊贵,如图所示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突发奇想, 皇冠看上去很漂亮,但我也不知道它是不是纯金打造的呢?如果我是 鉴别师,现在要让我鉴别其真伪,该怎么办呢?带着同样的问题,请 你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帮助他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请你利用所学物理 知识,帮助他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写出你的做法. 9.在浴缸里洗澡时,只要用手轻推缸底,整个身体很容易被抬起,如果 在地上想这样做,就非常难了,这是为什么? 10.小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如果窗户是打开的,坐在车里的人的长发会被“吸”到窗外,这 是为什么? 11.水库的水坝为什么修的上窄下宽的? 12.如图为我国某山区的等高线图现有两种登山方案,一种是从B处 爬到C处;另一种是从A处爬到C处如果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 人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案来登山,那谁克服重力做的功多呢?为什 么? 13.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是否会落在车厢内原来 的起跳点?说出你的理由。 14.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着的轻质汤勺接近快速下落的水 流时,轻质汤勺会向水流靠拢请说明产生这个现象的原 因. 15.如图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上方加热~秒后,立刻竖直插 入盛水的容器中某深度中不动. 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 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 16.雄伟高大的世博会中国馆,地基都做得又宽又大请用物理知识解 释:它为什么需要宽大的地基? 17.有人说:“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是逐渐增大 的”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