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容量瓶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

用容量瓶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
用容量瓶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

教案

高中化学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典例在线 Ⅰ.配制480 mL 0.3 mol/L NaOH溶液。具体如下: (1)需 g NaOH。 (2)配制过程中,下列仪器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____。 A.托盘天平 B.250 mL容量瓶C.玻璃棒D.胶头滴管 (3)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容操作:将蒸馏水注入所选的容器中,直到其中液面接近其刻度线______处时,改用 ______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______正好与刻度线______。将瓶塞子盖好,反复______摇匀。 (5)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用字母表示) 。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转移 G.摇匀Ⅱ.乙同学用18.4 mol/L浓硫酸配制100 mL 3.6 mol/L的稀硫酸。 用100 mL量筒量取20 mL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 处。 Ⅲ.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判断下列操作出现的后果。(填“溶液浓度不准确”、“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已吸潮的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____。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水:______________。 (3)发现溶液液面超过刻度线,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____________。 (4)转移时不慎将溶液倒在瓶外:; (5)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容量瓶配置溶液操作规范

容量瓶配制溶液的全过程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所用仪器: 1.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移液管(液体溶质使用) 2.容量瓶 1.构造:磨口、细颈、梨形平底 2.特点: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容积。②容量瓶颈部有刻度线。 3.使用范围:专门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注意事项:①使用前先检漏。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 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 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经 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②不可装热或冷的液体。③不能用来溶解固体 物质或存放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 3.使用容量瓶六忌: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会洒到外面);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六忌标准溶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二.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步骤: 全过程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八个步骤 八字方针:计,量,溶,冷,转,洗,定,摇 以0.1mol/LNaCO3溶液500ml为例说明溶液的配制过程 1.计算:NaCO3物质的量=0.1mol/L×0.5L=0.05mol,由NaCO3摩尔质量106g/mol, 则 NaCO3质量=0.05mol×106g/mol=5.3g 2.称量:用分析天平称量5.300g,注意分析天平的使用。 3.溶解:在烧杯中用100ml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应冷却,不可 在容量瓶中溶解) 4.转移,洗涤: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500ml容量瓶,,用于容量瓶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 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并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用玻璃棒引流) 5.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这个操作叫定容。。 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 6.摇匀:定容后的溶液浓度不均匀,要把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 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这个操作叫做摇匀。静置后如果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因为容量瓶内极少量溶液在瓶颈处润湿所损耗,所以并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故不要在瓶内添水,否则,将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降低。 7.把定容后的Na2CO3溶液摇匀。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练习题

例 1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A.标准状况下,1mol 22.4L B.1mol 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都相同,体积也都约为22.4L 24 转移电子数为1.204 ×.在常温常压下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 1molH10C2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目相同例 2 在一密闭气缸中,用一不漏气可滑动的活塞隔开,左边充有N,右边充有H和O的混合气222体,在20℃时,将右边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到原来温度,若活塞原来离气缸1 ,反应后静止于气缸的正中(忽略水蒸气),则原来H和O 的体积比左端的距离为总长的 224

为() (B)5:4(C)7:2(D(A)4:5)2:1 例 3 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22.4ab22.4ac22.4bc 22.4b LL A.L L D.C. B. cN acN bN aN AAAA 例 4 按体积比为4:2:3 所组成的N、O、CO,混合气体100g 在标况下体积为___L。222 例 5 体积为1L干燥容器中充入1.082。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HCl 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 0.75L(C)0.5L)(A0.25L(B)(D)1L 例 6 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 为__________;如果这三种金属各取等物质的量,也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_________________ 。若Na、Mg、Al 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作用,产生相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评分: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C B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实验仪器】其中玻璃仪器()【实验药品】NaCl、蒸馏水 实验Ⅰ配制100mL1.00 mol/L的NaCl溶液 【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g。(写出计算式:)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为g。 3.溶解:把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中,用量筒量取ml蒸馏水溶解。 4.移液:待溶液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引流注入容量瓶中。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待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下时,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 7.摇匀: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8.装瓶:将配制好的试剂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注:主要仪器介绍---容量瓶 1.容量瓶是细颈平底玻璃瓶,瓶上标有、和,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2.常用规格有: mL、 mL、 mL、 mL、 mL等。为了避免在溶解或稀释时因吸热、 放热而影响容量瓶的容积,溶液应先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并冷却至室温后,再将其转移到容量瓶中。 3.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检漏):加水-塞塞-倒立观察-若不漏-正立旋转180°-再倒立观察-不漏。 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③不能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④根据所配溶液的体积选取规格⑤使用时手握瓶颈刻度线以上部位,考虑温度因素

实验Ⅱ用98%浓硫酸配制500mL 2.00mol/L稀硫酸 实验用品:实验仪器: (一)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mL。(写出计算式:) 2.量取: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3.稀释:。4.移液:待溶液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引流注入容量瓶中。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待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下时,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 7.摇匀: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8.装瓶:将配制好的试剂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实验Ⅲ配制480mL 4mol/L NaOH溶液 (一)实验步骤:(选择容量瓶的规格:mL) 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g。(写出计算式:)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时,应注意 3.溶解:把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中,用量筒量取ml蒸馏水溶解。 4.移液:待溶液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引流注入容量瓶中。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待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下时,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 7.摇匀: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8.装瓶:将配制好的试剂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思考与讨论: 1.比较上述三个实验的步骤,交流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项 2.溶液的溶质:所加的物质一定是溶质? 如:用Na2CO3·H2O配制溶液 温馨提示:实验方案设计包括的内容(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仪器〈装置〉、药品及其规格等)【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数据等记录及其结果分析】【问题和讨论】(试验设计的评价及改进意见)练习:自行设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报告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知识复习: 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棒。步骤为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 2.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10%的NaCl溶液是指什么?每100克NaCl溶液含溶质10g 1mol/L的NaCl 溶液是指什么?1LNaCl溶液含溶质1mol 知识学习: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 【1】原理:由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可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确定的量为溶质和溶剂。 思考:我们根据题中条件能否算出水的量(质量或体积)。如何确定溶液的体积? 【2】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专用仪器:容量瓶 容量瓶的体积固定,有不同规格(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1)构造:梨形、平底、细颈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有一个塞子,且用绳子钓着,说明每个都有自己的原配) (2). 特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 ②容量瓶上有刻线而无刻度 (3). 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4). 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 ②溶液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定温度一致时,所取液体的体积最标准 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④使用前须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3】容量瓶的使用:容量瓶是用来的仪器,常用的规格有 。上面标有:、、。容量瓶在使用前要先查漏。其方法是加入适量水,盖好玻璃塞,倒转180°,查看是否漏水;再旋转塞子,再重复。【4】步骤: ①计算:计算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g。 ②称量:用称量NaCl固体。(固体称量用天平,液体则用量筒) 称量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调零 ②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 ③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④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⑤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③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溶解。 溶解中应注意事项:(固体要先溶解,液体要先稀释;都要却至室温再移液) a)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解时加水不要太多 b)应当注意搅拌时沿着一定的方向 c)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底和烧杯壁 d)不要把玻璃棒放在实验台上,以免引入其他杂质 ④转移:(溶液冷却后,用玻璃棒引流)

溶液配制步骤

一.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所用仪器: 1、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分析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移液管(液体溶质使用) 2、容量瓶 1.构造: 磨口、细颈、梨形平底 2.特点: ① 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容积。② 容量瓶颈部有刻度线。 3.使用范围:专门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注意事项:① 使用前先检漏。 ② 不可装热或冷的液体。③ 不能用来溶解固体物质或存放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 3、使用容量瓶六忌: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会洒到外面);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六忌标准溶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二.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步骤: 全过程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八个步骤 八字方针:计,量,溶,冷,转,洗,定,摇 以0.1mol/LNaCO 3溶液500ml 为例说明溶液的配制过程 1.计算:NaCO 3物质的量=0.1mol/L ×0.5L =0.05mol ,由NaCO 3摩尔质量106g/mol, 则NaCO 3质量=0.05mol ×106g/mol=5.3g 2.称量:用分析天平称量5.300g ,注意托盘天平、分析天平的使用。 3.溶解:在烧杯中用100ml 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应冷却,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 4.转移,洗涤: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500ml 容量瓶,,由于容量瓶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并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用玻璃棒引流) 5.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这个操作叫定容。。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 6.摇匀:定容后的溶液浓度不均匀,要把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这个操作叫做摇匀。 7.贴上标签:把定容后的Na 2CO 3溶液摇匀。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问题: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 三.过程分析: 根据 ,引起误差的原因就在“溶质n B ”和“溶液体积V ”是否准确,所以引起误差的可能有: 一. 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二. 溶于水放热或吸热的试剂,溶解后未冷却会引起溶液体积偏差,使所配溶液浓度出现误差。 c B == n B  ̄ V

溶液的浓度与配制

第 2讲·溶液的浓度与配制 一知识清单 1浓度: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2表示浓度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3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2)数学表达式 溶质质量分数(ω) (3)理解: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⑤当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不止一种时,其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应是这种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4)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 ①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上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②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参与计算。 ③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了。 ④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因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就转化为溶液中的溶剂了。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对固体溶质)或量取(对液体物质)、溶解、装瓶,贴签。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为例说明。 (1)计算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所需要的:①蔗糖质量:50g×5%=2.5g,②水的质量:50g-2.5g=47.5g 。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2.5g蔗糖倒入烧杯中,近似认为水的密度为1g/cm3,用量筒量取47.5mL水。 (3)溶解 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蔗糖的溶解。 (4)装瓶,贴签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实验室溶液配制

实验室所需溶液配制 1.费休氏试液,购买; 2.氢氧化钠溶液,C=0.01mol/l。氢氧化钠分子量40.0,准确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0.4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1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3.中性红溶液,C=1%。准确称取中性红固体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 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4.溴百里香酚蓝溶液,C=1%。准确称取溴百里香酚蓝固体1g溶于50ml蒸馏 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5.碘化钾溶液,C=10%。准确称取KI固体50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500ml 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6.硫代硫酸钠溶液,C=0.1mol/l。硫代硫酸钠分子量158.11,准确称取硫代硫 酸钠固体15.811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7.硫酸溶液,C=2mol/l,硫酸分子量98.08,浓度98%时密度约1.84g/ml,准确 量取硫酸液体108.78ml稀释与500ml蒸馏水中,向水中加入硫酸而非向硫酸中加水,冷却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8.淀粉溶液,C=0.5%。准确称取可溶性淀粉0.5g,溶于50ml水中,并在100ml 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9.铬酸钾溶液,C=50g/L。准确称取铬酸钾固体50g,溶于500ml水中,并在 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搅拌下逐滴加入10%的硝酸银溶液,直至溶液出现棕红的悬浮物为止. 静置1昼夜,用干净的滤纸漏斗过滤即可,不一定用饱和硝酸银溶液,用10%硝酸银溶液即可.配制方法:1克硝酸银+10毫升纯水溶解,置于棕色瓶中; 10.氯化钠基准试剂,C=0.1mol/l,氯化钠分子量58.5,准确称取氯化钠固,5.85g 溶于500ml蒸馏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11.硝酸银溶液,C=0.1mol/l,硝酸银分子量169.87,准确称取硝酸银固体8.49g 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5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用前采用基准氯化钠试剂(10)标定,需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新)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n=C V,配制标准浓度的溶液 实验用品 烧杯、容量瓶(100mL)、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NaCl(s)、蒸馏水。 实验步骤 (1)计算所需溶质的量 (2)称量:固体用托盘天平,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移取。 (3)溶解或稀释(用玻璃棒搅拌) (4)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要求平视) (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实验结果 计算出溶质的质量 实验结论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和1000 mL等。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备注 重点注意事项: (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瓶塞是否漏水; (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同; (3)不能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移液; (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 (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供参考)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2、进一步学会容量瓶的使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2、培养学生精诚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2、误差分析 教学方法: 对比教学法,演示实验法,多媒体教学 仪器药品: 容量瓶(150毫升)烧杯(100毫升)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滤纸托盘天平 NaCl(固体)蒸馏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如何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计算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水的体积。用天平称量5gNaCl。用量筒量取95mL水。在烧杯中溶解(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引言]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复习思考]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是: C B = n B / V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在实验室用NaCl固体配制250mL0.1mol/L NaCl溶液 ∵n(NaCl)=c(NaCl) ×V(NaCl) =0.1mol/L×0.25L=0.025mol ∴m(NaCl)=n(NaCl) ×M(NaCl) =0.025mol×58.5g/mol=1.46g [学生活动]计算氯化钠质量,熟悉演示实验[3-1] [详细讲解]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 ?计算: NaCl的质量 ?称量:(复习天平的使用) ?溶解:在烧杯中用100毫升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注意:应冷却,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为什么?) ?转移:移入250mL容量瓶。(需要使用到什么仪器?) ?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两至三次。(思考:为什么?)?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刻度。(为什么?) ?摇匀、贮存:存放于试剂瓶。(溶液能否保持在容量瓶中?)[模拟实验] [学生选择实验所需仪器]

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容量瓶主要用于准确地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它是一种细长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配有磨口塞。瓶颈上刻有标线,当瓶内液体在所指定温度下达到标线处时,其体积即为瓶上所注明的容积数。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方法是: 1、使用前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水(新购入清洗后检查)。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2、把准确称量好的固体溶质放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然后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里。为保证溶质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剂多次洗涤烧杯,并把洗涤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方法是将玻璃棒一端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注意不要让玻璃棒其它部位触及容量瓶口,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壁上。加入适量溶剂后,振摇,进行初混。 3、向容量瓶内加入的液体液面离标线0.5~1厘米左右时,应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后使液体的弯月面与标线正好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需重新配制。 4、盖紧瓶塞,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静置后如果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因为容量瓶内极少量溶液在瓶颈处润湿所损耗,所以并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故不要在瓶内添水,否则,将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降低。

5、开盖回流:混合后,小心打开容量瓶盖,让瓶盖与瓶口处的溶液流回瓶内,再盖好瓶盖,再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在处理小体积样品时要此点非常重要。 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容量瓶购入后都要清洗后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2、易溶解且不发热的物质可直接用转入容量瓶中溶解,其他物质基本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3、对于水与有机溶剂(如甲醇等)混合后会放热、吸热或发生体积变化的溶液要注意,对于发热的要加入适量溶剂(距瓶刻线约0.5厘米处),放冷至室温再定容至刻度;对于体积发生变化的要加入适量溶剂(不要加至细颈处,以方便振摇),振摇,再加入至距瓶刻线约0.5厘米处,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定容至刻度。 4、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 5、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一般的容量瓶是在20℃的温度下标定的,若将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容量瓶则会热胀冷缩,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不准确。 6、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长时间储存溶液,因为溶液可能会对瓶体进行腐蚀(特别是碱性溶液),从而使容量瓶的精度受到影响。 7、容量瓶用毕应及时洗涤干净。

《万能瓶的使用》教学设计

一师一优课评选-作品简介

(一)分析考点 分析近3年中考考点中,气体的制取的必考点与分值,从而引出万能瓶的使用的重要性与作用。 (二)知识导入 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教师提问】 能否用图1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思考,讨论并抢答 【教师分析】 1.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或CO2),气体从长端进,空气从短端出。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气体从短端进,空气从长端出。如图2 【教师提问】 如果在瓶内装满水,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的流向又该怎样呢? 如图所示

【学生】回顾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抢答 【教师分析】 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①要求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如H2、O2、CO等; ②气体都从短口进,水从长口出;③压入量筒的水就是通入集气瓶的气体体积 【教师拓展】 除了上述功能外,万能瓶还能检验气体与洗气。 1)检验气体时,瓶中装入特定的溶液或药品,气体从长口进入,使气液充分接触反应,产生显著现象,证明某种气体的真实存在。 例如:瓶中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证明是否有CO2生成。

2)洗气时,瓶中装入适当的溶液,混合 气体从长口进,使 溶液与其中的杂质气体反应,纯净的气体从短口出。 例如:瓶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中的CO2。 【课堂练习】 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老师点评与讲解 【课堂小结】 1)排气集气,密度大于空气,长进短出;密度小于空气,短进长出。瓶子 倒放时,进出气口要互换。 2)排水集气,气体短进长出。 3)洗气时,气体长进短出。 1、把排水法和排空气法统一起来; 创新与特色 2、采用联想与口诀记忆

(完整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练习题

例1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 B .1mol 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都相同,体积也都约为22.4L C .在常温常压下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 2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 D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例2在一密闭气缸中,用一不漏气可滑动的活塞隔开,左边充有N 2,右边充有H 2和O 2的混合气体,在20℃时,将右边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到原来温度,若活塞原来离气缸左端的距离为总长的4 1,反应后静止于气缸的正中(忽略水蒸气),则原来H 2和O 2的体积比为( ) (A )4:5 (B )5:4 (C )7:2 (D )2:1 例3如果a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L acN b A 4.22 B.L cN ab A 4.22 C.L bN ac A 4.22 D.L aN bc A 4.22 例4按体积比为4:2:3所组成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100g 在标况下体积为___ L 。 例5体积为1L 干燥容器中充入HCl 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 ) (A )0.25L (B )0.5L (C )0.75L (D )1L 例6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如果这三种金属各取等物质的量,也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若Na 、Mg 、Al 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作用,产生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 例7将一小块焦炭和mg 氧气,同时放入一装有压力表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为p 0,容器内充分反应后,恢复至原温,压力表示为p 1 (1)若p 0< p 1,则焦炭质量W 应满足的关系式是什么? (2)若p 0= p 1,则W 应满足的关系式是什么? (3)若p 1是p 0的n 倍,则W 是多少?

容量瓶配置溶液操作规范

容量瓶配制溶液的全过程操作及注意事项一.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所用仪器: 1. 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移液管(液体溶质使用) 2. 容量瓶 1.构造: 磨口、细颈、梨形平底 2.特点: ① 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容积。② 容量瓶颈部有刻度线。 3.使用范围: 专门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注意事项: ① 使用前先检漏。具体操作方法是: 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② 不可装热或冷的液体。③ 不能用来溶解固体物质或存放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 3. 使用容量瓶六忌: 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会洒到外面);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六忌标准溶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二.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步骤: 全过程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装瓶八个步骤 八字方针: 计,量,溶,冷,转,洗,定,摇 以0.1mol/LNaCO 3 溶液500ml 为例说明溶液的配制过程 1. 计算: NaCO 3 物质的量=0.1mol/L × 0=.5L0.05mol,由NaCO 3 摩尔质量106g/mol, 则NaCO 3 质量=0.05mol × 106g/mol=5.3g 2. 称量: 用分析天平称量5.300g,注意分析天平的使用。 3. 溶解: 在烧杯中用100ml 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 应冷却,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 4. 转移,洗涤: 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500ml 容量瓶,,用于容量瓶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并将 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用玻璃棒引流)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项 例1.欲配制250mL 1mol/L 稀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_mL 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再用______取适量蒸馏水,将______缓慢注入到______中,并用______不断搅拌,待溶液______后,将溶液沿玻璃棒移入______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和______ 2-3次,将洗涤液移入______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______ 时,改用______小心加水至溶液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好瓶塞,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中并贴好贴签。 【答案】13.6烧杯浓硫酸水玻璃棒冷至室温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容量瓶1-2 cm 胶头滴管试剂瓶 【解析】V =0. 25L×1mol/L× 98g /mol÷98% ÷1.84g /cm3 =13.6 mL 【总结升华】掌握配制溶液的注意事项 举一反三: 【变式1】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A.950 mL 111.2 g B.500 mL 117 g C.1000 mL 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答案】C 类型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 例2.(2015 广东培正期中考)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时必须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C)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题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题 1.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①②③ 2.下列关于0.1mol/L硝酸钾溶液配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0.01mol KNO3溶于100mL水配制而成 (B)0.05mol KNO3溶于水配制成500mL水溶液 (C)0.2mol/L KNO3100mL稀释成200mL (D)0.1mol KNO3溶于1L水配制而成3.配制0.2mol/L 480 mL 硫酸铜溶液,应用mL容量瓶,并称取溶质胆矾g。4.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中,加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后将溶液沿移入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次,将冲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高或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应该。 ⑤最后盖好瓶盖,,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5.用已准确称量的1.06gNa2CO3固体配制0.100mol·L-1Na2CO3溶液100mL,所需要的仪器为。 6.若用质量分数98%,密度1.84g/mL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84mol/L的稀硫酸,完成下列步骤:①计算并用量筒称取浓硫酸体积mL。 ②溶解:将量好的浓硫酸沿缓缓倒入盛有水的中,边加边搅拌。 ③待后将溶液沿移入mL的容量瓶中。 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次,将冲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高或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应该。 ⑤最后盖好瓶盖,,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7.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1)天平的砝码上粘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2)试剂与砝码的左右位置搞错()(3)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5)所配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定容() (6)转移溶液时不洗涤烧杯与玻璃棒或未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7)溶解、转移、洗涤时有溶液流出容器外,使溶质减小() (8)容量瓶在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在瓶内有少量水残留() (9)定匀摇匀后,静止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 (10)定容时加水过量越过刻度线,又取出部分溶液,使液面降至刻度线()

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实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目的:让学生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熟悉操作步骤,及学会误差分析。 重点难点:操作步骤及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一、配制500ml, mol/l碳酸钠溶液 所需的仪器: Φ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量筒。 步骤: 第一步: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106=克。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克碳酸钠固体,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二、讨论:在配制溶液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 Φ误差分析: Φ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Φ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 Φ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Φ用待配液润洗了容量瓶; Φ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 Φ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讨论:仰视、俯视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Φ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Φ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三、容量瓶的使用六忌: Φ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 Φ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洒到外面) Φ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 Φ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 Φ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 Φ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四、练习: 欲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题大题专项练之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题 1.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①②③ 2.下列关于0.1mol/L硝酸钾溶液配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0.01mol KNO3溶于100mL水配制而成 (B)0.05mol KNO3溶于水配制成500mL水溶液 (C)0.2mol/L KNO3100mL稀释成200mL (D)0.1mol KNO3溶于1L水配制而成3.配制0.2mol/L 480 mL 硫酸铜溶液,应用mL容量瓶,并称取溶质胆矾g。4.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中,加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后将溶液沿移入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次,将冲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高或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应该。 ⑤最后盖好瓶盖,,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5.用已准确称量的1.06gNa2CO3固体配制0.100mol·L-1Na2CO3溶液100mL,所需要的仪器为。 6.若用质量分数98%,密度1.84g/mL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84mol/L的稀硫酸,完成下列步骤:①计算并用量筒称取浓硫酸体积mL。 ②溶解:将量好的浓硫酸沿缓缓倒入盛有水的中,边加边搅拌。 ③待后将溶液沿移入mL的容量瓶中。 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次,将冲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高或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应该。 ⑤最后盖好瓶盖,,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7.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1)天平的砝码上粘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2)试剂与砝码的左右位置搞错()(3)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5)所配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定容() (6)转移溶液时不洗涤烧杯与玻璃棒或未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7)溶解、转移、洗涤时有溶液流出容器外,使溶质减小() (8)容量瓶在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在瓶内有少量水残留()

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溶液的配置

新高一第6讲 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溶液的配置 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①容量瓶的使用 1. 用途: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 2. 特点:A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 B 容量瓶上有刻线而无刻度 C 容量瓶不能用作物质的反应或溶解的容器 D 容量瓶不能用来加热,热溶液需要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3.规格:100ml. 250ml.500ml. 1000ml 4. 注意事项: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加水倒立观察是否漏水 旋转瓶塞180度倒立观察是否漏水 ②实例说明配制100mL 1mol/L的Na 2 CO 3 溶液 1、计算:需要溶质Na 2 CO 3 固体的质量为 1mol/L×0.1L×106g/mol=10.6g 2、称量:先将天平的砝码和游码设置成10.6g ,再在左盘放Na 2 CO 3 固体,直到天平平衡 3、溶解:将Na 2 CO 3 固体固体转移到100mL烧杯中,加适量(小于100mL)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溶解),冷却到室温。 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小心引流到10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 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5、定容:缓慢地将蒸馏水用玻璃棒引 流注入容量瓶中,直到液面接近容量瓶 的刻度线 1-2厘米处,改用胶头滴 管滴加蒸馏水质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 刻度线相切,再将容量瓶塞盖 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小结:一算二量三溶后冷却,四移五洗 六定再摇匀

6、误差分析: 已知 ,浓度的偏大偏小,可以从质量和体积的偏大偏小去判断 以配制0.1 mol·L -1的NaOH 溶液为例 7、浓 溶液的稀 释 计算:根据稀释前后的溶质的质量不变计算,根据密度转化成体积 可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m 的变化 V 的变化 C 的变化 称 量 误 差 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 - ↓ 左码右物 ↓ - ↓ 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 ↑ - ↑ 砝码有残缺 ↓ - ↓ 称量时间过长 ↓ - ↓ 用滤纸称NaOH ↓ - ↓ 量筒量取液体药品时仰视读数 ↑ - ↑ 量筒量取液体药品时俯视读数 ↓ - ↓ 溶解 洗涤转移 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 ↓ - ↓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 ↓ 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 ↓ - ↓ 定容误差 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 - ↓ ↑ 定容时液面低于刻度线 - ↓ ↑ 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 - ↓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 ↑ ↓ 定容时,俯视读刻度数 - ↓ ↑ 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数 - ↑ ↓ 无 影响操作 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 - - 容量瓶中含有少量水 - - - 往容量瓶中加水时有少量加到瓶外 - - - 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流出 - - - MV m V M m V n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