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2011年7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自考专业资料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考题(汇编)最新模拟考题(汇编)课本重点资料《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这里的“其人”是指(D)A、圣人B、今人C、读者D、作者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

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A、“仁政”理论B、人性无善恶理论C、人性恶理论D、人性善理论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A、“仁政”和人性论B、“虚静”和“物化”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B、《庄子》较深的影响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26、教材认为:司马迁通过分析屈原及其《离骚》的特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恶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

并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 B)A.“疾虚妄”说 B.“发愤著书”说C.“养气”说 D.“讽谏”说27、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C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28、“《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和答案(部分)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和答案(部分)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和答案(部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1、欧阳修在《答吴充秀才书》中提出了“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教材221)……5、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要“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二、单选(每题1分)1、司马迁撰写《史记.屈原列传》主要采纳了(A)对屈原的评价。

A、刘安B、班固C、杨雄D、司马相如5、《雪涛阁集序》的作者是(B)A、王世贞B、袁宏道C、钟惺D、袁枚10、在汉代,提倡“真美”,反对“虚妄”的理论家是(C )A、班固B、王逸C、王充D、翁方纲1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说这话的是(B )A、李白B、杜甫C、韩愈D、李清照20、提倡以诗歌“补察时政”、“导泄人情”的是(B )A、皎然B、白居易C、韩愈D、司空图三、多选(每题1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家有(1234)①陆机②曹丕③钟嵘④曹操⑤司空图(晚唐)5、有关《毛诗序》作者问题的异说很多,(34 ),都有人认为是该序的作者,目前尚无定论。

①韩婴②之夏③卫宏④毛长⑤申公10、下列文论观点出自《诗品序》(钟嵘)的有( 1 2 345)。

①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②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③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④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⑤使穷贱易安,幽局靡闷,莫尚于诗矣。

四、搭配题(每题1分)1、找出下列论著与文学门类的所属关系:①《答李翊书》韩愈诗歌理论(3 )②《答吕姜山》汤显祖散文理论(1 )③《与元九书》白居易戏曲理论(2 )④《读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小说理论(4 )……6、找出下列论著与作者的关系①《论词》班固(2 )②《离骚序》袁枚(4 )③《答谢民师书》李清照(1 )④《答沈大宗伯论诗书》苏轼( 3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3、结构第一李渔的观点。

在中国古典戏剧美学史上,李渔第一个提出“结构第一”的、观点,把结构问题摆在戏剧创作一定阶段上最突出的地位,要求予以充分地重视。

2011年07月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及答案

2011年07月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及答案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能反映原始歌谣一些风貌的最早资料主要是( C)A.《诗经》 B.《周易》 C.甲骨卜辞 D.铜器铭文2.《诗经》编定的“采诗说”出自( D)A.《国语》 B.《左传》 C.《史记》 D.《汉书》3.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A.《尚书》 B.《逸周书》 C.《春秋》 D.《春秋公羊传》4.先秦历史散文记事详赡、善叙外交辞令的是( C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5.先秦诸子散文中,多为简短语录,且具辞约义丰特点的是( B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荀子》6.将《离骚》题义解为“离,别也;骚,愁也”的是( D)A.司马迁 B.刘向 C.班固 D.王逸7.从《吕氏春秋·察今》的本义来看,“循表夜涉”的故事要表达的是( A )A.因时制宜的思想 B.因地制宜的思想 C.因人制宜的思想 D.因事制宜的思想8.《盐铁论》与同时代散文的不同..主要是( B)A.阐释阴阳灾异思想,联类引证,雍容稳妥 B.文风平实,不滥说灾异,不频引经籍C.叙写个人情意,以此表达社会生活的感受 D.深沉委婉,往往带有反讽意味9.仲长统《昌言》的文风特点是( C)A.喻深以浅 B.喻难以易 C.质朴而富于论辩 D.铺排而长于远譬10.汉章帝时受命写成《白虎通德论》的是( C)A.褚少孙 B.刘向 C.班固 D.班彪11.司马相如写得富有抒情色彩的赋是( A)A.《长门赋》 B.《子虚赋》 C.《士不遇赋》 D.《李夫人赋》12.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是( C )A.《述行赋》 B.《东征赋》 C.《遂初赋》 D.《北征赋》13.《乐府诗集》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C)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14.下列名句出自汉乐府民歌的是( A)A.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B.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D.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15.著名女诗人蔡琰的创作时代是( B)A.正始 B.建安 C.太康 D.元嘉16.太康诗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是( D)A.骨气奇高,词彩华茂 B.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C.虽存巧绮,终致迂回 D.缛旨星稠,繁文绮合17.陶渊明最后退隐不仕时所辞官职为( D )A.江州祭酒 B.镇军参军 C.荆州吏 D.彭泽令18.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朓的字是( B)A.明远 B.玄晖 C.元亮 D.太冲19.著名诗人温子升被誉为( C)A.“建安七子”之一 B.“竟陵八友”之一 C.“北地三才”之一 D.“吴中四士”之一20.下列赋作中成为后世山水游记之祖的是( A)A.孙绰《游天台山赋》B.王粲《登楼赋》C.郭璞《江赋》D.庾信《哀江南赋》21.下列说法中与《洛阳伽蓝记》不符..的是( B)A.作者杨衒之 B.全书共七卷 C.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D.记载有志怪、佛教故事22.代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D)A.《博物志》 B.《山海经》 C.《幽明录》 D.《搜神记》23.在文学理论上,陆机高于曹丕之处在于( A )A.论灵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B.论文章与事业的关系 C.论文气即才性 D.论文学批评者的态度24.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思想体系基本是( C)A.佛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25.初唐四杰中,王勃、杨炯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C)A.七言歌行 B.七言律诗 C.五言律诗 D.五言绝句26.李白诗歌《将进酒》的特点是( B)A.借古题写现实 B.借古题抒己怀 C.诗风简练含蓄 D.诗风清新俊逸27.杜甫诗歌的总体艺术风格是( C )A.平淡自然 B.清新明快 C.沉郁顿挫 D.阴郁冷峭28.能体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及兼济之志的诗歌是( A)A.讽谕诗 B.闲适诗 C.感伤诗 D.杂律诗29.杜牧大量采用的咏史诗的形式是( B)A.五言绝句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七言律诗30.温庭筠词的主要风格是( B)A.清新自然 B.浓艳香软 C.清丽疏淡 D.沉郁雄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下列诗篇属于《诗经》情爱诗的有( ABD)A.《郑风·溱洧》 B.《邶风·静女》 C.《召南·甘棠》 D.《秦风·蒹葭》 E.《小雅·采薇》32.扬雄对大赋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有( ABCD)A.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B.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C.描摹对象集中,篇幅相对缩短D.往往采取“以美为讽”的表达方式 E.增进了作家的真情实感33.下列诗句中属于陶渊明《饮酒》的有( CD)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E.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34.能代表元稹诗歌创作特色的诗歌有( BC)A.新乐府 B.艳情诗 C.悼亡诗 D.感伤诗 E.闲适诗35.晚唐五代词人韦庄的词作特点包括( ADE)A.疏朗显直 B.注重藻饰 C.以浓艳见长 D.以疏淡为美 E.自然清丽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宋玉:(1) 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_必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_必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第一讲先秦一、填空题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1年7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真题及答案

2011年7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真题及答案

D.论文学批评者的态度
正确答案:
A
24、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思想体系基本是(
)
A.佛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正确答案:
C
25、初唐四杰中,王勃、杨炯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七言歌行
B.七言律诗
C.五言律诗
D.五言绝句
正确答案:
C
26、诗歌《将进酒》的特点是(
)
A.借古题写现实
B.借古题抒己怀
C.诗风简练含蓄
C.《孟子》
D.《荀子》
正确答案:
B
6、将《离骚》题义解为“离,别也;骚,愁也”的是 (
)
A.司马迁
B.刘向
C.班固
D.王逸
正确答案:
D
7、从《吕氏春秋·察今》的本义来看,“循表夜涉”的故事要表达的是
(
)
A.因时制宜的思想
B.因地制宜的思想
C.因人制宜的思想
D.因事制宜的思想
正确答案:
A
8、《盐铁论》与同时代散文的不同主要是(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E.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
正确答案:
CD
4、能代表元稹诗歌创作特色的诗歌有(
)
A.新乐府
B.艳情诗
C.悼亡诗
D.感伤诗
E.闲适诗
正确答案:
BC
5、晚唐五代词人韦庄的词作特点包括(
)
A.疏朗显直
B.注重藻饰
C.以浓艳见长
D.以疏淡为美
E.自然清丽
正确答案:
ADE
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 3 分,共 4 题) 1、宋玉 答案解析: 1.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2.其作品传闻不一,收录不同。3.可信的只有 《九辩》一篇。评分参考:每点 1 分。

江苏省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2011年7月)

江苏省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2011年7月)

江苏省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2011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八音可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句话出自( A )A.《尚书·尧典》B.《诗经》C.《论语》D.《孟子》2.孔子所谓“诗可以兴”指的是( B )A.诗能兴邦B.诗具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C.诗具有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D.诗具有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3.《毛诗序》的中心思想是诗歌要( B )A.明道B.为统治阶级服务C.温柔敦厚D.思无邪4.陆机《文赋》中“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是在说( C )A.文章对景物的描摹B.文章的毛病C.文章的艺术想象D.文章的感情气势5.《文心雕龙·神思》篇的主题是论( B )A.艺术准备B.艺术想象C.篇章结构D.文辞修饰6.钟嵘《诗品》云:“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其中“三才”指的是( A )A.天、地、人B.人、鬼、神C.上、中、下D.天地万物7.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句是在评论( B )A.李白B.初唐四杰C.庾信‘D.曹植8.开启了后代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是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 B )A.滋味B.取境C.神韵D.妙悟9.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的切入角度是( B )A.以画喻诗B.以书法喻诗C.以文论诗D.以词论诗10.李清照《论词》中“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做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一句在批评( C )A.以学问为词B.以诗为词c.以文为词D.以议论为词11.陆游所谓“工夫在诗外”的具体涵义是( B )A.提高作家的个人修养B.重视作家现实生活的体验C.追求诗歌的艺术形式D.写诗要在平时多下工夫12.《沧浪诗话>中“以汉、魏、晋、盛唐为诗,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开启了( B ) P214A.明代唐宋派的古文理论B.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C.清代王士稹的神韵说D.清代沈德潜的格调说13.《录鬼簿》中“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于世者”列在首位的是( B ) P236A.白朴B.关汉卿C.董解元D.马致远14.何景明提出文学复古要“舍筏登岸”,具体的涵义是( B ) P241A.比喻学古人必须彻底B.比喻学习古人有所得后应舍弃古人的陈法C.比喻学习古人要像佛家那样有超然的心态D.比喻学习古人要靠自己的悟性15.王骥德在《曲律》一书中认为( A )A.曲家需多读书,博闻广见B.曲家创作以曲辞为主,不必计较宾白C.《琵琶记》与《拜月亭》同为封建教化的好教材D.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才是戏曲创作的主流16.袁于令在《西游记题词》里阐明了( B ) P292A.真与假的关系B.幻与真的关系C.文与质的关系D.体与用的关系17.在李渔的戏曲理论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C ) P313A.音律B.宾白C.结构D.格局18.王士稹诗歌理论的核心是( B )A.童心说B.神韵说C.性灵说D.格调说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9.孔子认为《诗经·关雎》一篇“_乐而不淫_,哀而不伤”。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课后思考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课后思考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论选读(⾃考)课后思考题与答案说明:此科⽬,是本⼈汉语⾔⽂学专业⾃考的最后⼀科,已经顺利的⾼分通过。

在此,⼗分感谢那些在⽂库⾥⾯提供资料的朋友。

我曾在⽂库找寻找关于此科的有关资料,但是甚少,特别是适合准备⾃考的资料更是少的可怜。

为此,通过⾃学为此科的课后习题整理出⼀分答案,仅供参考。

此⽂献所有内容全部为本⼈键盘敲打,存在个别错字,⼗分抱歉。

准备此⽂献的⽬的,主要是回馈⽂库,再者为那些⾃考线的同学提供⼀点点的帮助。

祝⼤家考试顺利。

第⼀章先秦⽂学理论1、简述先秦⽂学理论概况。

答:⾸先,先秦⽂学理论还处于萌芽状态。

从远古⾄秦末期诗歌还没有完全从与⾳乐舞蹈的原始综合体中独⽴出来,散⽂还附庸于史学和哲学之中,⼈们对⽂学本⾝的性质、特征、还缺乏⾃觉认识。

其次,先秦早期⽂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尚书》⽽主要成就则反映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诸⼦著述之中。

当时社会性质急剧变化,各阶级都企图为实现⾃⼰的政治理想寻找理论依据,整个思想⽂化领导出现了“诸⼦横议,百家争鸣”的⽣局⾯,学术思想⼗分活跃。

再次,在先秦诸⼦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会儒、道两家学派。

他们共同奠定了我国古代学理论批评的基础、对后世的影响极⼤。

2、《尚书·舜典》关于“诗⾔志”的⼀段⽂字主要阐述了哪些问题?在⽂学史上有何意义?答:主要阐述问题:第⼀,⽤“诗⾔志”概括了诗歌表情达意的基本特征。

“诗⾔志”的初始意义就是说诗要表现⼈的内⼼思想感情活动。

把⼈“藏在⼼⾥”的志意、意念⽤语⾔表达出来,就是诗,这个论断⾼度概括了诗歌作为语⾔艺术的本质特征:诗是表达的、抒情的。

第⼆,提出了读歌教育作⽤的要求和理论。

阐述了诗歌内容、形式、和作⽤三⽅⾯的要求,认为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

内容和形式都达到⼀种和谐统⼀的美,实现为统治阶级培养具有“中和”之美的理想⼈格。

⽂学史上的意义:朱⾃清先⽣指出“诗⾔志”是中国古诗论“开⼭的纲领”,说明这⼀理论在中国⽂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二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二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A.‘尽美矣,又尽善也’B.‘思无邪’C.‘尽美矣,未尽善也’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A.“和而不流”B.“引譬连类”C.“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D.“考见得失”3、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A.“怨而怒”B.“主文而谲谏”C.“劝百而讽一”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4、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A.“讽谏”说B.“疾虚妄”C.“文为世用”说D.“知人论世”说5、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A.《文心雕龙•体性》B.《典论•论文》C.《诗品序》D.《文赋》6、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A.曹丕和钟嵘B.陆机和刘勰C.曹丕和陆机D.钟嵘和刘勰7、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D.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8、《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A.“风即文辞,骨即文意”B.“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C.“风即言辞动人,骨即立意强健”D.“风即文意,骨即文辞”9、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A.“直寻”B.“诗赋欲丽”C.“诗缘情而绮靡”D.“滋味”说10、教材指出: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 )A.如何运用新兴的五言诗的形式来写作B.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C.如何吸收并运用四言诗“文约义广”的经验来写作D.如何学习并灵活运用《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来写作11、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批评家是( )A.庄子B.钟嵘C.孟子D.刘勰12、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 )A.陈子昂B.司空图C.皎然D.白居易1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A.韩愈B.陈子昂C.皎然D.白居易14、司空图提出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的说法,教材认为:“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有意境的作品( )A.用韵优美,寄托深远B.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C.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D.表层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15、在《送参寥师》一诗中提出用佛教“空静”观来说诗的是( )A.司空图B.欧阳修C.白居易D.苏轼16、李清照在《论词》提出的著名观点是词应( )A.“清空雅正”B.“点铁成金”C.“别是一家”D.“脱胎换骨”17、教材认为: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之一是情景问题,他主张( )A.“情景适会”B.“情主景附”C.“情景为二,各不相附”D.“为情寻景”18、提出诗歌创作要有“神韵”的清代诗论家是( )A.王夫之B.沈德潜C.袁枚D.王士禛19、袁枚的诗论著作主要有( )A.《原诗》B.《随园诗话》C.《姜斋诗话》D.《带经堂诗话》20、王国维词学理论核心是( )A.“境界”说B.“神韵”说C.“性灵”说D.“格调”说二、多选题(在每个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出1-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