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第18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第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难点

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准备幻灯片

学生预习

【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

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什么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代议制从本质上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是国家权力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这种间接民主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最初是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的发明,到现在才实现了民主制度的结合。

创设情境:幻灯片打出英国首相布莱尔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交谈的照片。问学生:谁的权力更大?这种国王无实权而首相是最高决策者的制度是什么制度?由此导入新。

[新]

一、光荣革命

(一)学生自学思考,总体把握:

(1)英国早期的议会是怎样形成的?

(2)议会对王权起到什么作用?由此可知,英国议会自产生之日起,与国王之间就存在什么矛盾?

(3)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要革命?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议会的形成

(1)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议会制度形成,但还是封建性的。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但这一时期的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

(2)引导学生从第106页【历史纵横】中得出:议会是在王权的衰落中产生的,对王权起着限制作用。所以从一开始,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就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斗争主要

体现在大贵族与国王的矛盾上。

2.“光荣革命”

(1)教师讲述: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起来。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实力不断加强,他们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2)引导学生根据本内容具体回答有关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问题,用幻灯片打出问题:①议会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②国王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③国王与议会斗争的焦点是什么?④通过“光荣革命”上台的威廉和玛丽与革命期间的查理一世相比,其权力是变大还是变小了?为什么?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议会与王权之间的权力斗争越来越激烈,终于引发了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爆发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威廉和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称为“光荣革命”。它最重要的成果是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

幻灯片打出《权利法案》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力?他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权利法案》内容: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

议会应时常集会。

(立法权、税收权、司法权、军权、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教师向学生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一个从萌芽到巩固的过程,然后由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概括:①13世纪中期,君主立宪制的萌芽;②1688年“光荣革命”事实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③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

教师补充:④1701年议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提高了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巩固了君主立宪制;⑤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工商业资产阶级地位不断增强,是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时期;⑥19世纪中期以来逐渐保守、定型。

(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内容,特别是《权利法案》

的内容归纳,然后补充整理:

A.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产物。

B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议会掌权(19世纪中期以来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3)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引导、归纳: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避免暴力和内战,维护社会的稳定;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联系现实)当今世界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日本、西班牙、荷兰、瑞典、丹麦、比利时、卢森堡、泰国、柬埔寨等。)

3.责任制内阁

①根据本第108页【历史纵横】由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责任制内阁的由来,以增强趣味性。

②创设情镜:根据第108页的相关内容讨论:布莱尔要想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

教师整理学生的结论(工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工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是席位。布莱尔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要由国王任命)

从而理解责任制内阁: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知识结构]

议会制的形成

光荣革命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光荣革命(1688年)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权利法案》(内容、作用)

建立

《权利法案》和内阁责任制的形成

君主立宪制

特点

作用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相关知识链接、拓展延伸的知识点或与本相关的背景资料】

.什么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俄也要遵循法律。

中世纪,在英王与贵族的斗争中产生了议会。由于它是在王权衰落中产生的,因而对王权起着限制作用。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形成并壮大起来。17世纪开始统治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利益,这是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斗争的工具。随着资产阶级与

王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斗争,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同志最终得以确立下来;1689年议会颁布《权力法案》,它已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已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灵俗两界贵族与众议员等……宣告: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

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彼等〔即灵俗两界贵族与众议员等〕并主张、要求与坚持上开各条为彼等无可置疑之权利与自由;凡上开各条中有损人民之任何宣告、判决、行为或诉讼程序,今后断不应据之以为结论或先例。

3.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

……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

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4.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1832年6月7日)

(1832年改革法案,标志着土地贵族、金融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妥协。改革法对工业资产阶级有利;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受财产资格限制得不到选举权。)

鉴于国会众议院的选举议员办法历来弊端百出,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宜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使陛下臣民中许多从未参预其事者得享受此项权利;并宜减少选举经费;国王陛下采纳聚集在本届国会内诸教会长老、世俗公侯以及众议院议员之建议,征得其同意,并经其授权,

特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甲)之各城市选区自本届国会终结之后不得再产生任何国会代表。

2兹再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乙)之各城镇选区自本届国会终结之后,只能产生一名国会代表,不得超过此数。

3兹再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丙)之各地区此后即遵循本法案的意图,各自成为一城镇选区,上述各选区应包括划入其境界之某地或某些地区,其界线如何划分将由本届国会专为此事制定法案规定之。该项法案一经通过,即成为本法案之一部分,充分有效,犹如本法案之附。凡列入附表(丙)之上述各选区在本届国会终结之后,得产生两名国会代表。

4兹再颁令:凡列入本法案附表(丁)之各地区此后即遵循本法案的意图,各自成为一城镇选区,上述各选区应包括划入其境界之某地或某些地区,其界线如何划分将由本届国会专为此事制定法案规定之,当该项法案一经通过,即成为本法案之一部分,充分有效,犹如本法案之附。凡列入附表(丁)之上述各选区,在本届国会终结之后,得产生一名国会代表。

9兹再颁令:凡成年男性未被褫夺法律行为能力,并根据普通法或衡平法(衡平法是从过去英国御前法庭所执行的非常法发展而来的一些条例,以补充普通法和成交律。在一

般老百姓心目中,衡平法更能主持公道。──译者)执有任何依租簿而获得的土地或产业之产权,或依除自由产权外的任何其他租佃方式而获得,不论享用该项权利限于其本人终身,或另一人终身,或任何其他诸人终身,或为任一较大的产业代管;其净年值除缴纳该项土地之一切租税及费用外,不少于十镑者,即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代表该项土地或租地所在的州郡,或隶该州郡之某一区某部分,或某一范围,参加下届国会。

20兹再颁令:凡成年男性未被褫夺法律行为能力,而系任何土地或产业──不论由于自由产权或任何其他租佃方式──之租赁人或代理人,其原定租期在六十年以上(不论享用该项土地是否限于一人或多人终身),不论有效年限之多寡,其净收入,除缴纳该项土地之租税及费用外,年在十镑以上者;或其原定租期在二十年以上(不论享用该项土地者是否限于一人或多人终身),不论有效期限之多寡,其净收入除缴纳该项土地之租税及费用外,年在五十镑以上者;或任何土地或租地之佃户,凡真诚按时缴租每年在五十镑以上者,得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代表该项土地或租地所在的州郡,或隶属该州郡之某一区、某部分、某一范围,参加下届国会;唯任何转租人或转租契约之代理人不得参加该项选举,不论其原定租期为六十年或二十年,除非他在实际上占有该项产业。

27兹再颁令:凡在能产生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之各城或城市选区居留之成年男性,未被褫夺法律行为能力,而在其居留地──即在上述城市或城镇选区,或在参加该城市或选区选举之地区内──拥有或租有任何住宅、仓库、账房、商店或其他房屋,不论系单独拥有房屋,或除房屋外并拥有与上述之城市、城镇、选区或地区相毗连之土地,不论系本人所有,抑或租自同一房主,年值在十镑以上,并依照下文条款合法登记者,得有权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

36兹再颁令:任何人不得在任何一年登记作为选民,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之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假如他在当年七月底之前十二个月中曾接受教区赈款或其他救济金,依照目前议会法之规定,他丧失了选举国会代表的资格。

──录自《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181—1870年的英国》

.英国议会的选举情况

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议会选举仍然实行沿袭已久的传统选举制度。当时,选区不是按照各地区人口数量平均划分的,有关选举权的规定在各地区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自由产业所有者年收入在40先令以上者才有选举权。但是也有例外,在包括威斯敏斯特选区在内的12个选区,

就实行与成年男子普选权相近的选举制。当时的选举虽然是在公开方式下进行,但普通选民很容易受到有权势人物的影响。由于议会有很大权力,所以许多有权势的人物都想尽办法通过选举进入议会。他们操纵舆论,贿买选民。1689年,哈威斯一位贵族为了当选议员,用了8镑6先令8便士的钱去贿买;1727年,一位伯爵为了在议会获得一个议席,花去了900镑。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时,一个议席标价为100镑;到乔治二世(1727~1760年在位)时,涨到XX镑。这些有权势的富翁为了能进入议会,依仗自己的财势,到处拉选票。有人统计,在18世纪中期,有106名权势人物操纵了192个议席的选举。

6.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形成与演变

辉格党和托利党是17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两个正在形成中的政党,当时,它们实际上还算不上是完全意义上的政党。“辉格”一词起源于苏格兰的盖尔语,意为马贼。“托利”一词起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1679年,当议会讨论詹姆士公爵(即后来的詹姆士二世)是否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时,议员们展开了激烈争论。赞成的人被对方称为“托利”,反对的人则被对方称为“辉格”。渐渐地,双方各自都以此自称。后来,双方的观点都发生了变化,辉格党对君主不再持完全的否定态度,因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的权

力已经受到种种限制;托利党也逐渐改变了坚决拥护专制君主制的立场,因为他们几次恢复旧王朝的企图都因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而失败。久而久之,国王发现,无论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当其中一个在议会中占多数时,就最好任命这个党的成员为内阁大臣,内阁就不会同议会闹矛盾。18世纪上半期,辉格党在政治上占优势,是议会多数党,故此,辉格党执政近半个世纪。18世纪后半期,托利党才得以执政。工业革命以后,两党的主张发生一些变化。大约在19世纪30年代,托利党改称保守党,辉格党改称自由党。也有人认为托利党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7.英国首相布莱尔与伊丽莎白二世交谈

8.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年),一生模范地履行历险君主的职责,深受国民的爱戴。

她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首相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教会她不凭感情用事,心平气和与民选的首相共事,哪怕她从心底里厌恶这个首相。维多利亚女王变得成熟以后,尽量克制自己,尽管他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他仍

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温斯顿•丘吉尔夸他“君主制的新典范,以后一只隔代国王的行动准则”。

【本教材与前后内容的衔接】

本是第七单元的第一,在学新之前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整个单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当今资本主义各国国情各异,政体亦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国家权力都掌握在经选举产生的议会手中,此即代议制。这一制度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显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土崩瓦解,英、法、美、德等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诞生,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为铲除专制注意,实现政治民主化,同旧势力进行了艰苦复杂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君主立宪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如何让学生掌握本重难点知识的做法】

①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②对于重点知识可以教给学生巧记忆、巧理解的方法。比如:对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下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图是加深理解、记忆

组织

任命

【如何处理好时间紧和内容多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注意紧扣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可以放心地让学生自己解决。对于无法照顾到的知识点,可以用习题的形式来解决。

【教学启发、反思或后记】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创设情境,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生活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堂是低效率的堂。

3、教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讲述。如果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则无法做到因材

《英国君主立宪制》教学设计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学设计 海门市麒麟中学高健 一、考试说明 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和光荣革命 2.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3.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的选举改革 4.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荣革命的过程,掌握光荣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 2.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责任制内阁; 3.掌握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和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献材料、创才设问题情境、观察地图等,初步掌握提炼、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方法,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 难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概念性较强而且较抽象的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 五、活动设计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活动目标 及说明 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 问题:英国的国王制度至 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 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 开始动摇的呢?由此导入新 课。 学生思考并回答通过展示材料 引出本课学习 内容,同时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

探究新课 第一部分:英国光荣革命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 思考: (1)英国走上君主立宪 政体的背景什么?(目的是了 解英国光荣革命的概况,议会 斗争的核心就是政权问题) (2)为什么英国的1688 年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明确本部分学习内容的 课标要求以及需要解决的问 题。 培养学生学习 的目标意识和 问题意识。 第二部分:议会权力的确 立: 1.议会权力的确立: 《权利法案》实施的目的及本 质是什么?议会都获得了哪 些权利? 【动手练练】 帮助学生依据教材相关内 容及文字材料进行分析。 典型例题,及时巩固知识 培养学生的分 析、概括能力。 【合作探究】有人说:“英国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 是议会的国王。”请问这句话 说明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 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革命前议会为国王 服务,因为国王的权力大于议 会。革命后国王为议会服务, 因为议会的权力大于国王。 小组合作讨论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提炼、处 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 图片材料获取 信息的能力 2、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 这种间接民主即公民通 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 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 度和组织形式,即“代议制”。 3.英国的议会改革:1832年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是如何 解决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 政治要求的? 帮助学生依据教材相关内 容及文字材料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的分 析、概括能力。 第三部分:责任内阁制的 形成: 【设问】首相是如何当选 的?有哪些权力? 【典型试题】 学生依据教材归纳 典型例题,及时巩固知识 小组合作讨论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提炼、处 培养学生的分 析、概括能力。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 17 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制作时间:2018年9月10日主备人:课型:展示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探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 准确简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 教学难点: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流程设计:预习5分钟——展示25分钟——释疑5分钟——测评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向学生讲解英国的制度。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 17 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 3.1640 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4.1649 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知识点三《权利法案》 5. 1688 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6.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7.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斯图亚特王朝。 2.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探究二革命的发生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教学对象:时间: 课题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权利法案》的内容的分析,了解《权利法案》的的意义和影响。通过内容分析其实质。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明朝的内阁制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异同。掌握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历史现象,深入比较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从中获得对历史的完整的认识的能力。X k B 1 . c o m 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直至女子普选权的获得这一过程的学习,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的。这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白经济基础才是上层建筑的根本。 重点难点重点: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难点:英国政体运作过程,并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x k b 1 . c o m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回忆明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教学过程】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25分钟)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①历史传统:13世纪初,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 宪章》,以后 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②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最终推翻了 君主专制。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3、意义: ①《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②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③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探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准确简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权利法案》 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向学生讲解英国的制度。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__斯图亚特王朝__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__君权神授__”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__议会__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 3.1640年,__议会__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4.1649年,__查理一世__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__共和国__。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__克伦威尔__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知识点三《权利法案》 5.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光荣革命__”。 6.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权利法案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7.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__议会__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__君主立宪制__。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斯图亚特王朝。 2.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英国君主立宪制也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英国君主立宪制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一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光荣革命" 1.议会制由来 2."光荣革命"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 2.责任制内阁 3.代议制度的发展 4.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重点: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 难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概念性较强而且较抽象的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掌

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光荣革命" 1.议会制由来 先讲清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1214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亨利三世(1216—1272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抗。亨利无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和专制王权的斗争 2、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和1688年政变 议会于国王斗争的核心:要不要限制专制王权 1688年“光荣革命”及结果:议会战胜王权 3、《权利宣言》的发布和批准成为法律 《权利法案》的内容:国王不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和停止法律的效力;和平时期不得征召和保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意愿选举时自由的,不受国王的干预《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产生: 内阁的由来 内阁的发展 2、议会主权地位的确立和责任内阁的形成 确立的依据 责任内阁的形成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法院首领、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教的世俗领袖 3、君主权力有限、议会至上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和专制王权的斗争 2、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和1688年政变 议会于国王斗争的核心:要不要限制专制王权 1688年“光荣革命”及结果:议会战胜王权 3、《权利宣言》的发布和批准成为法律 《权利法案》的内容:国王不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和停止法律的效力;和平时期不得征召和保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意愿选举时自由的,不受国王的干预《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产生: 内阁的由来 内阁的发展 2、议会主权地位的确立和责任内阁的形成 确立的依据 责任内阁的形成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法院首领、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教的世俗领袖 3、君主权力有限、议会至上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公开课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2)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 (3)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4)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5)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相对君主专制而言是一种进步。 过程与方法 (1)布置学生分组预习:总结本课知识要点,课堂展示评价。 (2)阅读材料和进行中西政治比较,分析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 (3)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摘录,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和实质。 (4)师生讨论,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培养教育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及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责任制内阁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新华网伦敦2007年6月27日电: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现年56岁的布朗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一直担任财政大臣,与布莱尔一起被视为工党的两位“设计师”。 布朗准备在就任后进行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阁重组,为工党在下次大选中“应对来自保守党的威胁”做好准备。 新课学习 从上述电文中就英国的政治体制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政治制度及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元首世袭制、君主立宪制等。 英国国王是怎样统而不治的?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王权至上到受到法律限制;君权神授到议会主权。 1.《大宪章》——宪法的雏形 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约翰国王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2)内容:学生阅读有关《大宪章》的内容,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3)《大宪章》诞生的意义 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再现“光荣革命”的情景,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 2.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3.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复杂过程,让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正确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 【新课讲授】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 1、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 ⑴1215年《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是立宪政治的基础,是英 国宪政史上永远的里程碑。 ⑵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封建性),14世纪上半期,议会分成上、下两院,议会由国 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上院: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 下院:平民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教师】议会对王权起着限制作用。国王欢迎这一制度吗?国王与议会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终于在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激化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1)原因 ①英国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形成并壮大。 ②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过程:1640——1688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但是革命始终是向上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女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ewart)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母亲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被苏格兰国内贵族加冕为王,称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1.国王统而不治,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只想有礼仪性的职责,拥有磋商权、鼓励权、警告权。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最高行政权力的来源,拥有最高立法权,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只起辅助作用。下院被称为至尊议会,掌握实权。 3.内阁相当于政府,拥有最高行政权。内阁首脑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是三军总司令,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国家领导人和决策者。 英国君主立宪制 百科名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形成的历史 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或立宪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指定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国王同贵族之间以及贵族内部出现纷争,以S de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他于1265年在威斯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的除循惯例有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2名骑士代表、每大城镇2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见金雀花王朝)。一般认为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1295年,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为筹集战费又召集议会。其成分同前一次议会,约有400余名议员出席。此后议会仿此例经常召开,这次议会有"模范议会"之称。由于贵族议员和市民、骑士议员的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经常不在一起开会。从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区分为上、下两院。以后,下院权力不断扩大,到15世纪末,已有提出财政议案权和法律议案权。但总的说来,中世纪时期的议会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都铎王朝后期,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同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迎立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于1689年召集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 特点 1.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在18世纪时,国王还能运用手中的实权,恩赐官职,笼络保王势力,以后,王权逐渐削弱。到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王权大大衰落。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实际上都是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王权成为象征性的。君主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君主名义上是世袭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了解光荣革命的大致过程;了解《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史实;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学会根据教材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归纳。 过程与方法:注意从现实出发,根据现有的材料,对课文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不同文化不同制度的理解与尊重;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第一课时,共一个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以及特点的认识。 难点:受到学生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对英国的直接认识受到限制,对于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PPT视频,由英国女王手中有多少权力来引出问题-英国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到底是怎么回事? 2、讲授新课: 议会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六任国王,同学们可以根据

课本第一节内容,对这六任国王进行名字的安排,与此同时,考虑一下每一任国王任职期间王权与议会的权力大小。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再由老师进行归纳) 大家说的都非常正确,王权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是非常强大的,他们信奉君权神授,对于议会根本不屑一顾,引起了议会的反攻,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最终赢得了胜利,英国宣布成为共和国,但在这场反攻中表现出色,并握有军队的克伦威尔开始了专权统治,在其去世之后,便由查理二世担任国王,他接受了议会提出的条件,此时议会权力开始上升,但查理二世之后的詹姆士二世依旧奉行君权神授,最终引发了光荣革命,议会取得了胜利,选取了新的国王威廉,至此,王权与议会的斗争彻底结束。 那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在这个王权与议会的斗争中,英国的政治制度有没有发生变化? (对学生回答进行肯定)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的是,在克伦威尔胜利之后,英国结束了君主制,确立了共和制,但在克伦威尔时期,共和制名存实亡。 请同学们继续快速浏览第一小节内容,用课文中的话对光荣革命的性质进行归纳。 (学生会找到不流血的政变,给予肯定) 政变,顾名思义就是政治上的变动,也就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这是最新崛起的新阶层,主要是得益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教案: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的政治状况、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等。 2.知道“光荣革命”;理解《权利法案》的历史地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观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作出分析,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实的分析,认识到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得出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结论。 2.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的归纳,认识到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确立,其过程是曲折而复杂的,往往会几经反复,但胜利终究属于进步的一方,从而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一、导入新课 1649年1月30日早晨,在白厅宴会厅前搭起了断头台,英国国王面带微笑,态度从容,为了维持自己王者的尊严,他冷静地说:“死亡对我并不可怕,感谢上苍,我已准备好了。”他先朗诵了自己作的一首诗,然后泰然自若地称自己是人民的殉道者,自己走到断头台前,结束了49岁的一生。一周后他的尸体被秘密埋在温莎城堡,他就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查理一世。他贵为英国的封建君主,为什么会被推上断头台呢?这源于17世纪在英国爆发的那场资产阶级革命。 二、讲授新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有哪些? 生: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英国议会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生: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三维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学习中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体验的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有所获的自信和学习成就感。 2、过程与方法:在追溯英国历史关于议会这一内容的完整性过程 中,使学生感知历史的延续与宏大;运用“以史导论”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使学生感知鲜活的赋有生命力的历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 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任何一项历史成就的获得都会有其复杂性和长期坚持性;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学习中感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同样可以照亮个人生命,鼓励学生学会在渐变中完善自我。 重点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对于中外历史学习不同的思维方法的转换及对重点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掌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为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同时本段历史与在此之前的英国历史及其后的历史间的关联紧密,要想真正做到宏观把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学生通过教材所获得的知识信息有限,另一方面,限于学生学习时间的紧张,即使有可以充分运用的网络资源,也很难去真正落实运用。这就导致学生对教材、课堂的依赖性较大。结合教学内容特征及多种因素的考虑,教师根本无法通过传统的讲授激起学生对此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只能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历史的内涵和外延,运用史料、采用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差不大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基于自身对本内容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师生与历史之间的对话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的关键,这样或许更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内化。 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方式,其中英国就是一个典型。它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征,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

英国的国王和君主立宪制

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学习目标】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及实质 【知识梳理】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机构有、和。 ①国王按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等礼仪性职能。在今日英国,国王主要起以下作用:是的象征;是的协调者和缓冲器;向;成为的纽带。 ②议会是国家机关,主要扮演的角色。 ③内阁是国家机关,从议会产生,由的政党组成,并对负责。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本质上是。 (1)从主要机构的构成人员看,都是由组成的。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由组成的,其人员构成和实施的政策说明,这一政体本质上是。 (2)从执政理念和政策看,捍卫利益。 从执政理念和政策看,议会的上院和下院没有本质区别,都为维护效力;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两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阶层,但都在维护。 【易错辨析】 1、英国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所以可有可无。 2、英国王室是无足轻重的,首相领导的内阁才是权力的中心。 3、英国首相是政府的首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课堂检测】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成为现代英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是() A.英国特殊国情下,各阶级之间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B.资产阶级政府愿意负担王室的费用

C.可以体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延续性 D.它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政治外壳 有人认为,目前多数英国人仍能接受君主的存在,因此,这一制度还可以继续运行下去。但从发展前景看,拥有世袭权力和巨大财富且丑闻不断的英国王室,或许在未来某一天真的要“悄悄地离开”。据此回答第2~3题。 2、从材料可以看到,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还可以继续运行下去的主要原因是()A.它符合英国多数人的根本利益B.英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C.它对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仍有积极作用D.英国王室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革3、由于英国王室拥有世袭权力和巨大财富,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反差,王室在国家机构和社会生活中() ①成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②成为联系政府和人民的纽带③总是以维护现有的社会制度为己任④能够真正超越于政治和金钱之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4、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 A、存在着国家元首 B、存在着首相 C、存在着君主 D、存在着议会 5、在今日英国,国王主要起到以下一些作用: ①作为国家元首,体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性②维持英联邦的团结③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职责④在政治生活中行使三项重要的权力:立法权、鼓励权和警告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王室遇到许多麻烦和挑战。决定君主立宪制存在与否,既有历史文化因素,也有国王本身的社会职能因素,但归根到底取决于 A、为王室每年提供资金的多少 B、国王及王室成员在公众中的形象 C、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D、国王本身的社会功能因素 7、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观点中,正确的有 ①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中的一种②是资产阶级的一种统治形式 ③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④是英国300多年来各阶级长期斗争、反复较量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在英国,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是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首相 议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主要体现。据此回答第9~10题。 9、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这是因为() ①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制的国家②美国、法国等一系列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效法英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议会③在世界所有议会中英国议会的权力最大④英国的其他国家机关都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英国议会大厦被人们看作是民族和国家的象征之一,英国议会被称为“至尊议会”。但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是() ①议会的议事日程受到内阁的左右②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根据内阁提案作出选择③内阁才是英国政府的核心领导机关④由下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本党议员服从党纪,从而使议会受制于内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内阁成员一般稳定在20人左右。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国防、财政、内政等重要部门的大臣,还有大法官、枢密院院长、掌玺大臣,以及主管地区事务的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历史人教版九上)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本课时编写:合肥市寿春中学李传国老师教材分析: 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1689年的《权利法案》的颁布,结果近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才最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这个过程说明,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也是历经艰难曲折,才成功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过程,掌握两次内战,共和国与护国政治,封建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权利法案》的学习分析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进步性,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

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逐渐树立民主与法治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革命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通过对权利法案的了解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由人治到法治、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权利法案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生活在17世纪英国的一位手工工场主,你有着大片的牧场和农场,雇佣了成百上千的工人,并借助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岛国),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迅速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国王却收取繁重的税收,还常说“君权神授,我就是上帝”,并让你把你的商品交给国王专卖。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1.教师提问:从提供的导入新课材料中引导学生概括关于英国的几个关键词。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教案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教案 第一框题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英国现行政体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过程 2 了解英国国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3 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 能力目标 1 通过了解英国政治体制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运用有关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通过了解英国政体的发展过程,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树立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1简述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的缘

由,了解英王在国家生活中的角色,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国家性质。2学生通过分析史实得出结论,可以培养学生收 集、整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概括能力及透过现象 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了解英法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认识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政治体制改革也不例外, 通过分析英法的政体,认清其国家的性质。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 各国的政治体制具有各自的特点,应该尊重各个国家和人民 的选择。别国也应该尊重我们国家的选择。 教学重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 新教学: (一)、“光荣革命”与英王的保留 、英国政体: (1)、显著特点及其原因: 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尽管英国在近代史上 较早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曾一度推翻国王、建立共和国, 但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原因,“光荣革命”后君主制经过 改造得以保留下来,成为现代英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手发动“光荣革命”,

推翻复辟王朝,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继承王 位。此后,资产阶级通过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等相关法律, 使王权受到严格限制,国王几乎所有的政务活动都要听从内 阁的建议。 (2)、国王的实质地位: 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到今天,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有权任免 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 有权批准法律,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国王受到许多法律和 惯例的严格限制,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真正的国家权力掌 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 英国王室是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王室之一。从1066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国,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经l个朝代、40位国王。现在的国王是伊丽莎白二世。 (二)、英王的现代职能与危机 英国资产阶级认为,借助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保留一 个没有实权又可发挥多种政治和社会功能的国王,对于维护 资产阶级政权的稳定不无好处。在今日英国,国王主要起到 以下一些作用。 、现代职能 (1)、作为国家元首,体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性。 对于多数保守求稳的英国选民来说,国王的存在意味着国家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观察图片,你知道女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吗? 议会处于核心地位,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人物扫描】 观察图片,速度81页“人物扫描”,结合课文回答 1.17世纪初,英国处于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2.图片所示国王在位期间,与议会关系如何? 1.《大宪章》颁布于何时?确立了怎样的原则?英国议会制度何时确立? 2.对比詹姆士一世的专制与英国的历史传统,尝试分析议会与王权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二、革命的发生 【革命原因】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制呢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资本方式经营的牧场和农场。有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 材料二:许多其他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这种程度,纳税的总数甚至超过货物的价值……查理一世独断专行,巧立名目任意征税,大量出售专卖权……造成生产混乱,工商业萧条…… 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革命过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革命开始?

2.阅读81页“人物扫描”,讨论: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王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课堂活动: 动手制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示意图,结合示意图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尝试分析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三、《权利法案》 【史料解读】 材料一: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材料二: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 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议员在议会内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1.材料一中的规定,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利? 2.材料二中的规定,对国王的哪些权利作了限制? 3.以上史料,出自哪个文件?简述其内容、意义?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2013.12.9 编制人:朱艳红审核人:谢献华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一)开始形成——《权利法案》(政治权力:国王——议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在1689年召开的议会上,要求国王今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以法律形式逐渐取消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并限制王权。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以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立法权或停止法律的权利)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财政和税收权)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司法权)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军权)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选举权)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言论自由)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集会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立法权;税收权;司法权;军权。 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由此说明:《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意义: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一方面是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和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 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它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而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所谓君主立宪,也就是说,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