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理论知识

插画理论(2006-07-06 22:42:58)转载 分类: 关注插画
插画,即我们以前所通称的插图,现代它的内涵更为广泛,商业性也更鲜明,它贯穿于包括为电影、电视、服装等公司所做的广告画;为月历、唱片、邮票所作的设计;乃至商品说明书、企业样本设计等所有印刷媒体中。
插画是一种视觉创作媒介,插者,切入之意,把图画切入文字,为文章或概念加以描述、说明或提供视觉意象,加强感染力,插画在创意工业中已成为一个分量不轻的部分。
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
随着艺术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插画艺术进入商业化时代。插画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规定的范畴。纵观当今插画界画家们不再局限于某一风格,他们常打破以往单一使用一种材料的方式,为达到预想效果,广泛地运用各种手段,使插画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踏入信息发达的年代,图象令文字世界变得丰富有趣,在杂志、广告、设计、书本中的插图,日益受到重视。
漫画
漫画是从日本传到中国的。日本传统意义上的漫画指开玩笑的、逗乐的画。现在的漫画除了传统的单幅或四格讽刺漫画外,主要指新型漫画。新型漫画在最初传入中国时叫做卡通画:在日本较为通用的称谓叫做comlc:在美国常用cartoon.新型漫画的实质是以格为单位的画,并用画面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它的风格打破以往的传统,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形式,像极了电影分镜头剧本。而新型漫画是直接以画面代替了镜头,把信息传达给读者。因此,新型漫画的最高境界称为电影感。
新型漫画的起源(本文以下所称的漫画均指新型漫画)::
日本把1945年前的漫画称为“史前”。明治以后是漫画向家庭、少年渗透的时期,也陆续有了专登漫画的杂志、报纸,但多为单幅、四格漫画。到了二战以后日本复兴的年代,漫画家从压抑气氛中解放出来,漫画文化初露端倪。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位大师,他的出现是日本新型漫画崛起的标志。他就是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父”、“之神”的手冢治虫。日本评论家如此评价他:“今天的日本漫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焦土中如慧星般登场的漫画家手冢治虫带领出发的,他那戏剧性的内容和视

觉性的表现方法令众多读者欣喜若狂”。
日本漫画的崛起逐渐带动了东南亚地区漫画的发展。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地区漫画已从最初的模仿到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漫画风格。中国漫画的发展较为缓慢,还处于初级阶段,形成自己的风格尚有待时日。大洋彼岸的美国,漫画在cartoon兴趣的带动下,于六十年代初期诞生了。英雄漫画这种体裁从一开始就成为美国漫画的主流,并标志着美国漫画体系的形成。
两者比较
我认为漫画是插画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是插画在商业应用之中的一种形式,是插画以一种戏剧性的形式来描述内容和给人以戏剧性的视觉感观!


插画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有悠久的历史。对你我看似平凡的,看似简单的插画,原来却是大有内涵。也许你以为我夸张描述,让我给你举些例子:
壁画石刻:在古老的年代,人类就懂得利用“绘画”的形式,以线条、色彩等图像,使对方了解表达的内容。根据考古学家认定,人类最早的绘画约在纪元20000年前法国南部的“拉斯哥的洞窟画”。这是现代人类最早的绘画,假如从传达讯息的意义来说,这面洞窟壁画也许就是世界最古老的插画。
日本的浮世绘:浮世绘是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民间版画,虽具有高度的艺术风格,但因当时的日本人视之为宣传单或海报,不加以重视,遂于江户末期至明治时代之间(19世纪后半),大量流传到海外。莫奈、梵高、雷诺瓦等印象派画家,皆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梵高个人的珍藏品中就有大量的日本歌川派浮世绘,梵高《湛蓝的天》与《金黄的太阳花》,可说是取材自日本的浮世绘。
浮世绘的魅力当然在于其高度的艺术价值上,又因是当时的通俗绘画,题材多取自民众的生活习惯与日常景象,再加上独特的色彩与创意,每幅皆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风格,也反映当时的日本文化背景。
丰子恺的画集:曾被评论为“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的丰子恺先生自1930年代创作“子恺漫画”起,即以其奇异的艺术魅力震撼了千万读者心灵。子恺先生曾留学日本,热衷于浮世绘,并在其中学习到不少的绘画技法。他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以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读之令人心动;又多有以古诗文意境入画,使读者在读画的同时得到了古典文学的涵咏……朱自清曾称它是“带核儿的小诗”,俞平伯则认为:“子恺漫画”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丰子恺先生在当时在知名刊物(如《文学周报》)上刊登其富于诗意的插画,其表现完全可以称为中国插画艺术的第

一人,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为弘一法师所绘画的《护生画集》。现在,虽然时隔70余年,大家仍然可以在各大小书店买到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散文集等,丰子恺先生的精神与他所画的作品一样可谓真正的“历久弥坚”。
插画经过解放后黑板报、版画、宣传画格式的发展,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对国际流行风格的借鉴,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更多使用电脑进行插画设计的新锐作者涌现,以至目前国内主要流行杂志的插画,大多已是数字化产品。
平凡、淑芬:一对因为插画走在一起的情侣,最后还走上了人生必经之路,也因为插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激情。他们在一起共同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插画作品,网络上更戏言他们的插画组合为“平芬秋色”。平凡的作品中所营造出的气氛感觉、画面的构成、光影与绘图技巧,让人不得不欣赏佩服他对自己作品的认真,经营画面的每一个小细微处,对绘画所付出的热情与努力不悔。如同他的名字:“平凡”,他所追求的不是名与利、掌声与注目,而是对自己作品的不断要求的完美,不受外在(同行、读者)的评断与任何流言影响,坚持的只是他对自己绘图的热情与努力。而另一位,为日本著名漫画家柴门文的漫画“东京爱情故事”绘制了店头海报,“陈淑芬”这个名字开始在台湾动漫画界受到注目,之后陆续发表的“新同居时代”、“风翔万里”更将她的知名度推向另一个高峰。
在日本、台湾、香港甚至全中国,平凡与淑芬的插画代表着一个高度,也是东方插画艺术的典型。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利用电脑这个工具去创作插画,去开拓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几米的绘本:“有时候/我喜欢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一秒/地流逝/我无所谓/我无能为力”(《1·2·3·木头人》)面对这样的文字,已经说不出各种“有哲理”的无谓话。2002的新年,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辽宁教育出版社与三联书店几乎是在同时大张旗鼓地推出了几米的作品。在内地,一场关于几米的风暴就这样拉开了帷幕。现在,从口袋书、笔记本,到手机、T恤,甚至电影,几米的作品无处不在,几米俨然已经成了年轻白领们最时尚的话题。每一种流行都有其流行的理由,几米的作品也不例外。它其中的一些元素已经作为流行的原因,深深地嵌入了我们的生活。对于几米绘本的感悟,已经有为数不少的读者发出,就绘本的根本来看,图画就是一张一张的插图,感觉得到几米就是用插画

来说故事,向你述说着一个一个动人的故事。
BENJAMIN的插画:国内原创插画家的代表,其作品和风格都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称他为“新锐”。BENJAMIN是一个大男孩,服装设计出身,后来放弃高薪的广告公司职位全力投入于漫画创作,在全国的各地漫画杂志都有发表相关的漫画作品。他的作品把电脑技术与漫画技法融合为一体,具很强的感染力。BENJAMIN的画里有很多被潜藏的情绪。在黑白相间的色彩中,在错综复杂的线条里游走。他的作品善于利用色彩的氛围去表达情绪,在细致的刻画部分却又半丝不含糊,这种粗中有细的表现手法是国内年轻一辈画家中是不多见的。他还经常为自己的生平和插画艺术写一些评论和具批评性的文字,文笔尖锐华丽,与他的画相映成趣。
三、插画技法
无论是传统画笔,还是电脑绘制,插画的绘制都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创作过程,有很强烈的个人情感依归。有关插画的工作很多种,像儿童的、服装的、书籍的、报纸副刊的、广告的、电脑游戏的,不同性质的工作需要不同性质的插画人员,所需风格及技能也有所差异。就算是专业的杂志插画,每家出版社所喜好的风格也不一定。所以现在的插画也越来越商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走向了专业化的水平。再也不同于以前,有可能只为表达个人某时某刻的那份想法。
画插画,最好是先把基本功先练好,像素描、速写。素描,是训练对光影、构图的了解。
而速写则是训练记忆,用简单的笔调快速的绘出影像感觉,让手及脑更灵活。然后就可多尝试用不同颜料作画,像水彩、油画、色铅笔、粉彩、等等,找到适合自己上色方式。
当然,现在也可以使用计算机绘图,像Illustrator、photoshop、painter等等绘图软件。简单来说Illustrator是矢量式的绘图软件,photoshop是点阵式的,而painter则是可以模仿手绘笔调的。
插画的创作表现可以具象,亦可抽象,创作的自由度极高,当摄影无法拍摄到实体影像时,藉助于插画的表现则为最佳时机。插画依照用途可以区分为书刊插画、广告插画和科学插画等类。
后记:看看时装杂志、流行刊物,更多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个性张扬而又富有外国味道的插画,所以很想写写关于插画的艺术,也想写写关于本地范围的插画家。
文中的例子只是众多插画家中的冰山一角,也是按作者心中留有印象的插画家出现顺序列举出来,绝对是例子而已。读他们的插画读到后来,心情上早已不把它们仅仅等同于一般的观赏娱乐了。学以致用,读者们下次在其它的杂志看到有插画风格的页面,想到这就是插画,这就是表达某种思想的创作,这样就

实现了作者在写本文时的希冀。
更进一步,如果能和作者一样,读着他们的插画时,不仅知道天外有天的道理,还乐于把它们的绘画风格和宗旨与近似的画家或作品放在一起理解和揣摩,比如蔡志忠与时下的朱德庸,几米与麦兜,Thomas Barwick与Jeffrey Falvimari等等等等。那么,你又学习到了一门新的艺术,这种艺术就是"插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