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风险控制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文献综述2600字》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文献综述2600字》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1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1)1、对财务风险识别的研究 (1)2、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 (2)2.1.2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2)1、对财务风险识别的研究 (2)2、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 (3)参考文献 (4)2.1.1国外学者研究现状1、对财务风险识别的研究风险识别是指对于将要来临的风险,人们会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性的认识,并做出分析。

William Beaver(1966)在《会计评论》上的文章把统计学的数据方法使用到了财务风险的领域,在研究过某一个财务指标变化程度——建立出单变量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构,以此来推断辨识出企业的财务风险,这成为了多变量预警分析的基础。

(引用)Ohison(1980)引入了logistic 逻辑回归方法从而针对性的分析判辨出企业财务方面的流动性、公司的资本组成结构和公司的规模。

相对于其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提供的数据要求不高,并且在准确率方面也较高,从而可透彻的探究财务风险。

Alnoor Bhimani(2006)认为企业的现金盈余水平可以通过企业现金净流量的变化体现出来,从而可以更为确切的辨别出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还可以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获得的投资现金净流量的变化来辨别出其不同阶段产生的财务风险。

Bonnie(2013)提出应建立一个延长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流程的分析框架,其框架应当包括有识别模型的建设构成、数据的汇集与规范等,并且,传统数据分析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构建财务风险识别框架来弥补。

Alessandro Zeli(2014)通过对中型企业的财务比率实行动态因子剖析之后,发现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使用财务杠杆系数、财务绩效数据来进行综合的识别剖析。

2、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一般分成两步,第一步是对风险的辨别,第二步则是从中找到隐形风险,对其进行研究和控制。

这些年来,专家学者们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针对企业如何识别与防范财务风险的问题给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且行之有效的建议。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然而,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财务风险,如资金周转不畅、融资难、信用风险等。

因此,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综述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文献,并探讨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意义1·财务风险管理的定义财务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预测、监控和控制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以减少或避免财务损失,并确保企业的稳健运营。

2·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有着多重的意义,包括保障企业的经营安全、提高融资能力、降低财务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等。

三、中小企业常见财务风险及其管理策略1·资金周转风险资金周转风险是指中小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支付员工工资等现金流问题。

管理策略包括:优化资金结构、加强资金监控、建立良好的现金流管理体系等。

2·融资风险融资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如信用评级低、抵押物不足等。

管理策略包括:提高信用评级、寻求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等。

3·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与其他企业或个人进行交易时,对方无法按时或无法全额履行合同义务的风险。

管理策略包括: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加强与合作伙伴的风险沟通和监控等。

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方法1·风险评估模型风险评估模型是一种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等因素的分析,评估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的工具。

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有违约概率模型、现金流量模型等。

2·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是指通过调整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程度的方法。

常用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有远期融资、优化资产配置、降低债务和股权比例等。

五、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现状回顾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研究领域不足、方法论不完善等问题。

《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Edward I. Altman .(2017)在结合前人的基础上,给财务风险管理构建出了一套既全面又完善并且十分完整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中,能够提高企业处理潜在风险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Christopher J. Clarke .(2018)认为,界定一个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时,需要考虑到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实际现金流的波动状况,并提出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实际的现金流波动的幅度越小,则代表着该企业在这个时间段的投资活动越成功,所带来的投资收益会更好。

Bartram S M 和Brown G W(2019)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主要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这种现象,房地产行业的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动态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企业要想制定出科学且有效的管理机制,必须要以掌握国家的宏观政策为前提。

Deakin, E. B. A.(2019)首次采用财务比率的方法来预测企业财务风险,以非破产企业与破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数为19家公司,他主要调查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将其财务数据作为因变量,他判断该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利用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比以及负债比三个指标进行评估的。

James G. Van.(2019)认为,完善的企业财务防范管理能力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就会导致这个企业存在经营风险,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因此Alexandre Ttindade(2018)针对财务风险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他认为,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可以建立完善的财务经济体系,利用体系来保证企业风险有人管理,这样会降低发生经济问题,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就像Song J.(2019)说的那样,房地产作为高收益的行业,必然会存在高风险,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但是为什么会存在财务风险呢?就像Zhao S, Zeng M.(2019)所说的,是因为市场经济就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就会存在风险,这类风险一般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出现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600字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600字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文献回顾陈吉龙(2020)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一书中指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个组成环节部分,中小企业应当充分合理分析资本市场,正确合理配置投资,提高企业信用等级,拓宽企业融资服务渠道,加强企业应急吸收账外贷款财务管理和企业存货存款管理,夯实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基础设施工作1。

孙娟(2020)在《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企业的投资者就是管理者,决策随意性大,投资缺乏科学性,在资金使用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没有编制现金收支计划,缺乏资金周转,存在现金闲置,造成现金浪费,在存货方面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在应收账款方面管理落后,没有建立信用标准,急于发展,没有对市场调研,盲目促销2。

朱明华(2020)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重视内部监督管理,合理设置岗位,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升财务风险控制能力,针对企业发展现状,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控制,树立风险管理意识3。

李晶(2020)在《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科学设立管理机构,培养高素质人才,根据自身情况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高效,吸收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具备全局观,公平公正的看待经营问题,在工作过程中做好分析反馈4。

郭瑞敏(2020)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中小企业应积极进行自我创新,政府部门应为其打造专门的会计技术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内部进行财务管理创新,完善奖励补偿机制5。

(二)国外文献回顾Halis Kıral;Tekin Akdemir(2020)在《Public Financial Management Reforms in Turkey:Progress and Challenges,V olume1》中提出企业融资和企业规模有关,一般以自有资金作为主要来源,同时银行借贷成为中小企业最常见的融资手段6。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应对文献综述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应对文献综述

企业财务风险及应对探讨文献综述重庆工商大学会计专业200X级X班XX指导老师XXX目录摘要 (2)一、财务风险基础理论研究在理论界,财务风险已经成为现在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财务风险与企业资金的筹措、运用、管理以及安全密切相关,它是从价值方面反映企业在理财活动里边以及处理财务关系中所遇到的风险。

(3)1、财务风险的概念研究 (3)James C. Van Horn, John M. Wachowicz Jr(2001) 在《Fundament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里面更宽泛地说明了财务风险包括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以及由于使用财务杠杆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

........................................................................................................................ 3 2、财务风险的类型研究.. (3)二、财务风险产生因素研究 (4)三、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5)参考文献 (7)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多,企业一旦发生严重的财务危机,势必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为了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有效地规避、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正是从财务风险的基础理论出发,对财务风险的定义、类别、产生原因、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便更清晰地认识财务风险。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危机防范措施Abstract:Constantly improve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enterprises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faced by more and more financial risk. In the event of a serious financial crisis is bound to affect their normal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nable enterprises in the competition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effectively avoid,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financial risk to become a top priority.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financial risk, the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risk categories, causes, and to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the sort and comments, in order to more clearly understand the financial risks.Keywords: Financial risk Financial crisis Prevention measures、财务风险基础理论研究在理论界,财务风险已经成为现在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献综述⼀、企业财务预警的基本含义 企业财务预警,即财务失败预警,是指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经营⽅案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使财会、统计、⾦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率剖析、⽐较剖析、因素剖析及多种剖析⽅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产⽣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起到未⾬绸缪的作⽤。

⼆、国外专家学者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 (⼀)单变量模型 1、1932年,Fitzpatrick利⽤单变量破产模型,选取19个样本运⽤单个财务⽐率进⾏预测,结果发现判别能⼒最⾼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债两个⽐率。

当时由于条件限制,主要的研究⽅法就是对正常企业和⾮正常企业进⾏财务⽐率⽐较和经验分析。

2、1966年,Bwaver利⽤30个财务⽐率进⾏研究,发现三个⽐率是有效的:债务保障率(现⾦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资产⽋债率(债务总额/资产总额),此中,债务保障率指标表现最好。

这可以看作是单变量模型的开创性研究,⽅法简单易⾏,可操作性强,在当时研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优势很⼤;其局限性也较明显,单⼀的财务⽐率不能全⾯反映客观事实,有可能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存在粉饰某个指标的嫌疑,影响预测的有效性。

(⼆)多变量模型 1、Z计分模型。

20世纪六⼗年代,爱德华•阿尔曼对5个财务⽐率分别给出⼀定权数,计算其加权平均数值Z值: Z=1.2X1+1.4X2+3.3X3+0.6X4+1.0X5 此中:X1=营运资⾦/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股份市值/负债账⾯价值总额;X5=销售收⼊/资产总额。

⼀般地,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产⽣破产。

若Z≥2.67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破产的可能性较⼩;若Z≤1.81,则企业存在很⼤的破产危险。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综述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综述

三、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影 响效果
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 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财务政策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流动性、 盈利能力等方面,从而增加财务风险。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环境、政策法规等。这些因素可 能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和财务状况,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影响。例如,在宏 观经济下行时期,企业可能面临销售收入下降、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导致财务 风险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可能会过度自信地做出冒险决策,从而增加企业的财 务风险(李寿喜等,2018)。最后,股权制衡可以抑制一股独大的现象。在有效 的制衡机制下,多个大股东可以相互监督、制约彼此的决策行为,从而降低企业 的财务风险(陈德萍等,2019)。
结论
本次演示对企业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发现,企 业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
1、国有股比例较高的企业财务风险较低; 2、一股独大的现象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3、适度的股权集中度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反之,过度集中的股权会导致内部 控制人问题,从而增加财务风险;
4、股权制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股独大的现象,避免内部控制人问题的 出现,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缺乏对不同国家、地区和企业类型的比较 研究以及实证分析方法的统一和完善等。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首先,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考虑不同样本的异质性,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和 可信度;其次,加强不同国家、地区和企业类型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不同股权结 构下的财务风险差异及其原因;最后,从多个角度综合考察企业股权
在财务指标方面,不同的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 例如,偿债能力指标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影响,而盈利能力指标则对企业 财务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成长能力指标和运营能力指标等也对企业的财 务风险产生一定影响。

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财务风险文献综述摘要: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 企业时刻都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各种风险。

财务管理系统作为企业风险预警器,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控制防范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的收益发生偏离,进而造成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燕在2008年第5期的会计之友上发表《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她认为由于财务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本身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管理者盲目扩大规模导致决策失误使得企业产生了财务风险。

企业应该从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分析指标,并且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这三个方面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青岛科技大学的于新花在《会计之友》2009年第二期中发表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她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原则,进而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并结合房地产业谈了该行业应采取的措施。

她认为风险的产生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债务水平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弱,及财务决策失误和财务环境复杂多变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行多元经营,制定合理的风险决策,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方式防范财务风险。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岳上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广柱在2009年会计之友第一期下发表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他们以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资料为基础,利用距离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一个既可以预测财务危机,又可以分析其成因的预警模型组,包括:预测企业整体危机,经营效率,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模型;预测企业是否具有成长能力以及偿债能力是否存在问题的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危机并查出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将财务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基于财务风险控制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上市公司不断出现一系列财务治理问题。

如整体业绩趋于下降,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利润操纵现象严重,关联交易的增加等等。

对于公司财务治理的研究,即使国外学术界也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明确的框架体系,有待理论和实证的进一步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框架,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财务治理模式,探寻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对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构建了一个基于财务风险控制的企业财务治理框架将有为理解企业的财务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的实践。

1 财务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 国外研究现状西方有关财权与财务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散见于企业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之中,并没有系统地、明确地提出财权与财务治理结构的概念范畴,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西方对财权与治理结构的研究集中表现于资本结构研究中的非数量性研究上,这种研究不需要对最佳资本结构的具体求证,而从其对财权的安排和对治理结构的影响的切入点出发,提出了资本结构的激励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和控制权理论三个非数量性研究成果。

西方财务理论研究直接探讨财务治理结构的文献很少,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操作性”财务领域,尤其是股份公司在金融市场的财务运作问题。

其中最吸引人的研究成果属马克·洛(Mark J·Roe )(1999)的研究成果。

他认为美国的政治根源导致了美国上市公司所有权分散、公司财权相对集中于首席执行官,董事会受制于公司内部人员和首席执行官以及小股东的意愿未能体现等现象的产生。

1.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于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对财务治理概念的界定、财权与治理结构的研究、财务治理体系框架的构建等问题的研究。

1.2.1财务概念的界定对财务治理概念的界定,财务理论界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根据自身的理解,概括出多种概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杨淑娥(2003)认为,“财务治理”从动态上看,一方面表现为财权配置中的动态制衡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表现为新的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加入——融资结构的形成——对现有资本结构的调整和改善。

也就是说她认为财务治理就是通过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供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

伍中信(2010)进一步提出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治理结构又是财务治理的核心和表现方式。

同时进一步指出财务决策权是财务治理权、财权配置乃至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

衣龙新(2010)认为可将财务治理定义为:“基于股东财产所有权,在公司财务管理层面之上,由公司股东、董事会等治理层决策,经理层实施,以财权配置为中心,对公司重大财务事项作出决策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主要包括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规范三方面内容。

”综合上述财务治理概念,首先,财务治理既是一种治理手段,也是一种对财权的制度安排系统。

其次,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一部分,财务治理结构应由利益相关者组成,包括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企业员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

最后,财务治理强调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等方面。

因此,财务治理是一系列协调和规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财权安排机制的制度安排,规范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呈报,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司内外的利益冲突,达到各主体间的相互制衡,最终为顺利实现公司目标提供基础。

1.2.2财务治理的客体我国对财务治理的客体财权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财权内涵的研究和财权配置的研究。

代表性的财权定义有:刘贵生(1995)指出,财务是一种分配,而分配总是与分配权联系在一起,特定的分配权又总是掌握在特定的所有者手中,只有所有者才有可能享有分配权。

他特别强调的是财务分配主体必须是掌握着财务分配权的主体。

万燕平(2001)指出,财务治理权是由财务决策权、控制权和监督构成。

对于财权配置的研究代表有:李连华(2002)认为财权配置实质是财权在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分配行为。

张兆国等(2004)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机制、财务决策机制和财务监督机制,分析了出资者、债权人、政府和员工的相机治理。

张栋(2006)认为,财权就是财务治理权,可分成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其中财务控制权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

朱秀明(2007)从文化和道德视角论述企业财权配置利益相关者模式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主张通过文化培植和道德建设提升财权配置正式制度安排的运行效果。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财权是财务治理权,它是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收益权、决策权,控制权,监督权,执行权的综合。

财权配置形成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构成一个良性循环体系,并在良好的财务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循环,互为依托,形成财权配置的有机研究体系。

2 财务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对于财务风险概念的界定,按西方经济理论讲,财务风险是由于借入资金导致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

从定义上看出,财务风险与资本结构挂钩。

因为有负债经营,并且不能偿还到期的本金和利息,所以产生了财务风险。

这也说明了如果没有债务,企业就不存在财务风险。

但这是一种狭义观。

一些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对风险作出了一些定义:John M.wachowicz Jr在“Fundament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扩展了财务风险范围。

财务风险包括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以及由于使用财务杠杆而导致的每股收益的变动。

1986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财务风险管理运动已经走向全球,成为一种国际性运动。

2004年10月,COSO委员会废除了沿用很久的企业内部控制报告,颁布了一个全新概念的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nterprise Ri Management,简称ERM)。

新报告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用企业内部环境代替控制环境,扩大了企业风险管理的范围。

针对财务风险进行的财务风险识别的研究,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识别方法和识别变量的选择方面,而且研究成果主要用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如Beyaer(1966)率先提出了单变量分析法。

Beyaer选择了79对公司组成样本,分别检验了反映公司不同财务特征的6组30个变量在公司破产前1-5年的预测能力,他发现最好的判断变量是营运资本/流动负债和净利润/总资产。

Atlmna于1968年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财务比率、判别分析和公司破产的预测”的论文,首次运用多变量分析技术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判别分析。

Ohlson(1980)采用了105家破产企业和2058家非破产企业为样本,运用Logistic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分析了分割点的选择和两类误判率之间的关系,发现至少存在四类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变量,即公司规模、资产结构、业绩和当前的变现能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Logistic回归分析代替判别分析法,在财务危机预测研究领域占据主流地位。

2.2 国内研究现状2.2.1 财务风险定义我国财务风险日前在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代表的观点有:刘恩禄和汤谷良第一次对财务风险的定义、特性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全面论述。

王秀荣(2007)认为财务风险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

它牵涉到企业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以及企业环境中的各个因素。

同时也涉及企业的其他风险,如经营风险、政策风险、自然风险等。

它是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风险货币化的集中体现。

于新花(2009)提出了财务风险的新定义:“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财务状况风险和财务成果风险。

即财务状况的变好或者变坏,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

企业的财务风险既是财务结构不合理而可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是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

于是,财务结构作为财务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财务的静态表现;财务成果则是财务运动的过程表现;两者共同构成财务风险。

”吕利芳(2010)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定义,她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从狭义上看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从广义上看,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

2.2.2 财务风险预警国内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相关的研究有:吴世农、卢贤义(2001)选取70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和70家对照公司为样本,检验了Fisher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ci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杨淑娥、徐伟刚(2003)运用统计学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Y计分模型,得出模型的回判准确率是最高的,并确定了包括速动比率、权益比率等在内的八个指标,为企业预测财务危机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预测方法。

杨淑娥,王乐平(2007)以T22、T23 期财务数据组合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作为研究样本,构建BP 神经网络模型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实验表明,使用面板数据进行的BP 神经网络预警分析特别显示出模型稳定、连续的预测性能,这正好适合构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中长期预警模型。

曲秀丽(2009)采用实证方法,选取了5 个财务指标作为模型变量,构建了一个基于极值原理的Fisher 线性判别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对企业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进行评价预警的能力。

综合上述观点,国内外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虽然分类不同,但有共同点,都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这种观点是一种广义观。

而对于财务风险识别方法,国内外的研究可概括为统计类和非统计类两大类,其中,统计类的方法主要有单变量分析法和多变量分析法。

非统计方法主要有模拟类预测方法、行为反映类方法和案例分析法三大类。

各种计量方法作为分析工具都有各自的适合条件,单变量模型判别法强调流动资产项目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而对变量模型法更注重企业盈利能力等度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决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风险计量方法,以提高投资决策的效率。

3 总结从中西方对财务治理的研究来看,财务治理是一种以财权配置为核心,通过确定利益相关者在财权流动与分割所则具有的权责利来实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与相互制衡的财权契约安排。

而企业的财务治理中不可避免的面临财务风险。

从中西方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可以得出,西方的财务风险定义研究只涉及到货币资金,而我国的财务风险定义涉及到资金运动及处理生产关系两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