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硅酸盐特种水泥

白色硅酸盐特种水泥
白色硅酸盐特种水泥

白色硅酸盐特种水泥的制备

关键词:三色直读法测定、白度

一特种水泥

特种水泥

特种水泥是指具有某些独特性能,适合特定用途或能发挥特殊作用并赋予建筑物特别功能的水泥品种。我国习惯上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六大品种称为通用水泥。除此之外,把其他水泥品种都归于特种水泥的范畴,目前有60多个品种快硬高强、膨胀、水工、装饰、耐高温等七个系列,主要有以下品种:快硬水泥低热和中热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油井水泥膨胀水泥耐火水泥白色水泥彩色水泥防辐射水泥抗菌水泥防藻水泥。

1.1特种水泥的分类

快硬水泥也称早强水泥,通常以水泥的1天或3天抗压强度值确定标号。按其矿物组成不同可分为:硅酸盐快硬水泥、铝酸盐快硬水泥、硫铝酸盐快硬水泥和氟铝酸盐快硬水泥。按其早期强度增长速度不同又可分为:快硬水泥,以3天抗压强度值确定标号;特快硬水泥,以小时抗压强度值确定标号,氟铝酸盐快硬水泥即属特快硬水泥。

抗硫酸盐水泥对硫酸盐腐蚀具有较高抵抗能力的水泥。按水泥矿物组成不同可分为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铝酸盐贝利特水泥和矿渣锶水泥等。按水泥抵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大小,又可分为抗硫酸盐水泥和高抗硫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是抗硫酸盐水泥的主要品种,由特定矿物组成的硅酸盐水泥熟料,掺加适量石膏磨细而成。中国标准规定: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硅酸三钙含量不大于50%;铝酸三钙不大于5%;铝酸三钙与铁铝酸四钙含量不大于22%;游离石灰含量不得超过1.0%;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4.5%;而水泥中的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2.5%;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指标,即腐蚀系数Fb不得小于 0.8。以及地下工程。

油井水泥专用于油井、气井固井工程的水泥,也称堵塞水泥。按用途可分为普通油井水泥和特种油井水泥。普通油井水泥由适当矿物组成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磨细而成,必要时可掺加不超过水泥重量15%的活性混合材料(如矿渣),或不超过水泥重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如石英砂、石灰石)。中国的普通油井水泥按油(气)井深度不同,分为45℃、75℃、95℃和 120℃四个品种,适用于一般油(气)井的固井工程。特种油井水泥通常由普通油井水泥掺加各种外加剂制成。

膨胀水泥硬化过程中体积膨胀的水泥,按矿物组成不同,中国分为硅酸盐类膨胀水泥、铝酸盐类膨胀水泥、硫铝酸盐类膨胀水泥和氢氧化钙类膨胀水泥。硅酸盐膨胀水泥、明矾石膨胀水泥、氧化铁膨胀水泥、氧化镁膨胀水泥、 K型膨胀水泥等属于硅酸盐类膨胀水泥。这类水泥一般是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加各种不同的膨胀组分磨制而成。如以高铝水泥和石膏作为膨胀组分,适量加入硅酸盐水泥中,可制得硅酸盐膨胀水泥。石膏矾土膨胀水泥属于铝酸盐类膨胀水泥,通常是在高铝水泥中掺加适量石膏和石灰共同磨制而成。硫铝酸盐膨胀水

泥是由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掺加适量石膏共同磨制而成。一般膨胀值较小的水泥,可配制收缩补偿胶砂和混凝土,适用于加固结构,灌筑机器底座或地脚螺栓,堵塞、修补漏水的裂缝和孔洞,以及地下建筑物的防水层等。膨胀值较大的水泥,也称自应力水泥,用于配制钢筋混凝土。自应力水泥在硬化初期,由于化学反应,水泥石体积膨胀,使钢筋受到拉应力,反之,钢筋使混凝土受到压应力,这种预压应力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对自应力水泥,要求其砂浆或混凝土在膨胀变形稳定后的自应力值大于2兆帕(一般膨胀水泥为1兆帕以下)。自应力水泥按矿物组成不同可分为硅酸盐类自应力水泥、铝酸盐类自应力水泥和硫铝酸盐类自应力水泥。这类水泥的抗渗性良好,适宜于制作各种直径的、承受不同液压和气压的自应力管,如城市水管、煤气管和其他输油、输气管道。膨胀水泥在硬化过程中,水泥中的矿物水化生成的水化物在结晶时会产生很大的膨胀能,人们利用这一原理研制成功了无声破碎剂,已应用于混凝土构筑物的拆除及岩石的开采、切割和破碎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耐火水泥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水泥。按组成不同可分为铝酸盐耐火水泥、低钙铝酸盐耐火水泥、钙镁铝酸盐水泥和白云石耐火水泥等。耐火水泥可用于胶结各种耐火集料(如刚玉、煅烧高铝矾土等),制成耐火砂浆或混凝土,用于水泥回转窑和其他工业窑炉作内衬。

白色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是白色水泥中最主要的品种,是以氧化铁和其他有色金属氧化物含量低的石灰石、粘土、硅石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煅烧、淬冷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也可加入少量白色石灰石代替部分熟料),在装有石质(或耐磨金属)衬板和研磨体的磨机内磨细而成的一种硅酸盐水泥。在制造过程中,为了避免有色杂质混入,煅烧时大多采用天然气或重油作燃料。也可用电炉炼钢生成的还原渣、石膏和白色粒化矿渣,配制成无熟料白色水泥。

白色水泥的色泽以白度表示,分四个等级,用白度计测定。白色硅酸盐水泥的物理性能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相似,主要用作建筑装饰材料,也可用于雕塑工艺制品。

防辐射水泥对X射线、γ射线、快中子和热中子能起较好屏蔽作用的水泥。这类水泥的主要品种有钡水泥、锶水泥、含硼水泥等。钡水泥以重晶石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煅烧获得以硅酸二钡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熟料,再掺加适量石膏磨制而成。其比重达4.7~5.2,可与重集料(如重晶石、钢段等)配制成防辐射混凝土。钡水泥的热稳定性较差,只适宜于制作不受热的辐射防护墙。锶水泥是以碳酸锶全部或部分代替硅酸盐水泥原料中的石灰石,经煅烧获得以硅酸三锶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制而成。其性能与钡水泥相近,但防射线性能稍逊于钡水泥。在高铝水泥熟料中加入适量硼镁石和石膏,共同磨细,可获得含硼水泥。这种水泥与含硼集料、重质集料可配制成比重较高的混凝土,适用于防护快中子和热中子的屏蔽工程。

防藻水泥在高铝水泥熟料中掺入适量硫磺(或含硫物质)及少量的促硬剂(如消石灰等),共同磨细而成。主要用于潮湿背荫结构的表面,防止藻类的附着,减轻藻类对构筑物的破坏作用

二白色硅酸盐特种水泥制备

白水泥是一种建筑装饰用的特种水泥,它比其它天然的或者人造的装饰材具有许多的技术经济优越性。白水泥价廉、耐久,在施工中可塑成任意几何形状,并能使装饰工程的施工高度机械化。例如近年发展的白水泥和彩色水泥喷涂施工工艺,可使建筑物获得较好的装饰效果和较高的施工速度。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建筑美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种单调死板的高层建筑已不再适应,人们更多地追求向往建筑物的艺术功能。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作为建筑装饰用的白水泥,在各个工业国束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国近期白水泥的生产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然而,由于我国建材工业总体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比较落后,特别是白水泥生产厂家的布局都是根地方的需要和受原燃材科得限制而确定,因此,大部分白水泥场都是由原来的窑场改建而成,即使是新建的生产线也由于白水泥生产专用设备开发工作跟不上去而使其设备比较落后。这样以来,我国的白水泥整体质量水平与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强度和白度指标上。根据国家建材研究院抽取的日本小野田公司的白水泥和我国质量最好的光华水泥厂白水进行实物对比资料小野田公司的白水泥白度可达到86 8%(三色直读法测定),28d抗压强度为64. 3MPa,由此看来,我国在发展白水泥生产的指导思想上应将重点从目前的扩大生产规模转移到提高自水泥的产品质量水平上来。

2.1白水泥的定义及分类

白水泥,是一种外观为白色或近似白色的水硬性胶凝材料,GB2015-91对白色硅酸盐水泥的定义是:由氧化铁含量少的硅酸盐水泥熟科加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磨制水泥时,允许加入不超过水泥重量5%的石灰石或窑灰作外加物。白水泥按学学组成可以分为白色硅酸盐水泥、白色硫铝酸盐水花、钢渣白水泥和高炉渣白水泥按生产工艺可分为含熟料白水泥和无熟料白水泥。其中白色硅酸盐水泥和白色硫铝盐水泥属于含熟料白水泥系列,而锅渣白水泥和高炉渣白水泥里都是无熟料白水泥。按煅烧方法可以分为回转窑烧结白水泥、高炉冶炼白水泥和电炉熔融白水泥三种t其中回转窑烧结白水泥的烧成热耗较低

2.2白水泥生产工艺

2.21白水泥生产原料

白色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主要也是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所不同的是铁铝酸钙的含量很少(只有普通水泥的1/10-1/20)。因此,白水泥厂通常选用石灰质原料(主要供给氧化钙)和硅铝质原料(主要供给氧化硅和氧化铝)进行适当配合,有时还要掺加校正原料(硅质或铝质)以补充某些成分(氧化铝或氧化硅)的不足。

由于白水泥熟料的率值都很高熟料在煅烧时渣相量很少;在进行强化煅烧时往往加人少量的萤石、重晶石,石膏、氟硅酸钠等作为矿化剂。此外,还有部分工厂在制备生料的过程中加入少量的焦炭、沥青等还原剂t使熟料在窑内煅烧时造成还原气氛,提高熟料的白度。

生产白水泥的石灰质原料,常用的是天然石灰岩也有极少数厂使用白垩等原料。石灰岩又称石灰石,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矿物是方解石,并含有由云石硅质(石英与燧石)与粘土质杂质,具有微品或隐晶结构质地致密坚硬,其含水量随气候而异,通常小于1,围杂质含量不同丽呈灰白.淡黄,红褐或灰黑等颜色。石灰石的比重为2.6~2.8,普氏硬度为8-10.耐压强度29到65MPa

之间,一般为78-137MPa。生产白水泥的石灰质原料中的Cao含量要求夫于4%,Mg0含量不超过3%,以保证熟料中的氧化镁含量小于4 5%。为了控制白水泥中着色金属氧化物(如铁、锰、钛、铬等)的音量,要求石灰质原料中Fe0的含量小于1%。石灰石中的结核状燧石通常以石英为主要矿物,呈黑色,质地坚硬,难以磨细与煅烧,影响窑磨的产、质量。此IL-经过地质变质作用,石灰石中重结晶的大瑶石和方解石结构致密,结晶完整粗大,亦不易磨细与煅烧,所以还应控制石灰石200tPzm方孔筛的筛余量,使乏小于5%-10%。除天然石灰质原料外,还有一些工业废渣(如电石渣)可作为生产白水泥的石灰质原料使用。

在白水泥生产中,为了改善生料的易烧性和提高水泥的白度,在制备生料的过程中往往加入少量的矿化剂和增白剂,这些少置的外加物统称外加剂白

色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生料制备,熟料煅烧,熟料漂白和水泥粉磨。白水泥生料的制备工艺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生料大致相似,一般都是采用干法生产。各种原料先经两极破碎后人原料库贮存,之后选用适当的粉磨没备磨制成生料粉。

白水泥熟料的煅烧主要采用回转窑,电有用高炉冶炼或者电炉熔融的熟料。煅烧白水泥熟料的回转窑国内主要是干法中空窑,国外则多采用于法预热器和预分解窑。这些回转窑与煅烧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所不同的是熟料的冷却装置不一样,煅烧白水泥熟料的冷却装置是漂白机,因此煅烧过程中燃料燃烧所需的二次风不是由熟料冷却时预热的空气来提供,而主要是依靠窑头的漏风来解决。

白水泥熟料的漂白是白水泥生产特有的工艺过程。它的主要作用是使高温熟料在冷却过程中不致因氧化而着色。白水泥熟料的漂白方法归纳起来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冷却方法把在高温下形成的处在最白状态的熟料的结构和组成固定下来;另一种是利用各种不同物质对熟料在冷却过程中进行再增白。为了实现上述两种功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漂白装置,

漂白方法视漂白介质的不同又分为有水漂白和无水漂白两类。对于有水漂白的熟料为了降低熟料在贮存过程中的强度损失,需要增设熟料的烘干系统因此,不同的白水泥厂因采用的漂白方法不同其漂白工艺也不相同。

白水泥的粉磨目前还是以内镶花岗岩衬板,并填充以非金球体的簿卵石为研磨体的球磨机为主要粉磨设备,由于这种粉磨方式效能低,消耗也高必须致力于改变这种粉磨工艺。目前国内外正在试验以铁代石或以刚玉球代替卵石的粉磨工,从众多的资料报道情况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此外,采用立式辊磨作为白水泥预粉磨设备是白水泥粉磨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以立式辊磨作为白水泥终粉磨设备的工艺技术可望在近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白水泥在储存过程中应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水泥才可包装出厂。为了保

证出厂水泥都能合格,应根据工艺流程时生产过程中的原燃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经常而系统的质量控制。石灰石和瓷土是生产白水泥的主要原料其品位和成分的均匀性者影响到生料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石灰石的质量应满足生产白水泥的要求,井按水泥企业矿山管理规程要求订射开采,充分利用可供开采的资源,保证人厂石灰石的质量。瓷土是一种硅质原料,矿山成分波动较大,应考虑到采用预均化,并加强进厂和人磨前的检测。出磨生料的成分、细度、承分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窑内熟料煅烧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准确控制物料A磨(或者入库)前的配合比在混台机和储存库内进行调配与均化,以保证人窑生料成分合格,质量均齐。燃料的品种和质量情况影响窑内的燃烧状况和熟料的度。煅烧白水泥的燃料一般选用重油或天然气,也可采用优质洗精煤作燃料。采用燃煤作燃料时应控制人窑煤粉的成分、细度和水分。熟料是影响水泥质量的关键、而影响熟料质量的因素除料成分、燃料品种质量外,还应注意窑内煅烧制度的稳定性。不同质量的熟料应分堆存放,以便合理搭配使用水泥在粉磨时应控制入磨物料的配合比和出磨水泥的质量,不同白度等级,同标号的白水泥应分库贮存,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在生产控制过程中,应以生料和熟料的质量为重点进行全面控制。控制项目和检测方法可根据具体工艺情况合理确定

三特种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这些通用水泥虽能广泛地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制作多种水泥制品,但不可能完全满足各种现代化建设工程和施工新工艺的不同技术要求,某些特种工程就必须采用某种特种水泥来保证建设。油田里的油井,离开了油井水泥就不能开采石油,而且处于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油井,还需要币同品种油井水泥。我国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掘进了油井水泥研究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建国以来,各种温度系列油井水泥先后研制成功并投人生产。适用于不同深度油井的固井工程,满足了石油固井方面的各项技术要求为适应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作出了

贡献。国防和民用的紧急抢建抢修工程需要不同性能的快硬高强水泥、特快硬水泥、快凝快硬水泥等。我国首先研制成功了普通快硬水泥,它的标号以3d抗压强度来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农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房屋建设中,建筑装饰、造型和饰面技术发展迅速,需要用强度高、水硬性好的水泥和彩色水泥,以便调成不同颜色来装饰建筑工程,使建筑物的造型、色泽和纹理美观而且经久耐用,起到美化市容、美化生活的作用。特种水泥的开发工作,除了满足工程的特种需求外还必须因地制宜,因原燃科制宜,力求企业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地大物博,有的地区蕴藏有色杂质含量低的优质石灰石、粘土和燃料,对生产白水泥极为有利地区优质矾土储量大,可以生产高铝水泥、耐火水泥和膨胀水泥等有些地方有低品位矾土和石膏资源可以生产硫铝酸盐水泥;有铁矾土的,可以生产铁铝酸盐水泥,有明矾石的,可以生产明矾石膨胀水泥,等等。特种水泥的生产,只有发挥工厂所在地区的原燃料的优势,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证车企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中小型水泥厂来说,生产特种水泥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因为利用中、小型回转窑生产通用水泥时,由子热耗较高,经济效益往往很差,但若能转产适当的特种水泥,由于有的特种水泥是低能耗的水泥,加之售价较高,经济效益比较显著我国已经先后研制成功并投生产的水泥品种有60余种,

1.

特性水泥及专用水泥

专用水泥是指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砌筑水泥、道路水泥、大坝水泥、油井水泥等。 一、砌筑水泥(GB3183-2003) 凡由活性混合材料或具有水硬性的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经磨细制成的工作性较好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砌筑水泥,代号M。 应用:砌筑水泥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砌筑砂浆和内墙抹面砂浆,不得用于结构混凝土。 二、道路水泥(GB13693-2005) 以适当成分生料烧至部分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和较多量的铁铝酸盐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本标准规定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 AF含量大于16.0%。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道路硅酸盐水泥(简称道路水泥)。C 4 矿物组成:高铁(铁铝酸四钙)低铝(铝酸三钙) 特性与应用:道路硅酸盐水泥强度高,特别是抗折强度高,耐磨性好,干缩小,抗冲击性好,抗冻性好,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好。适用于道路路面、机场跑道道面、城市广场等工程。随着我国高等级道路的迅速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成为主要路面类型之一。 三、大坝水泥(GB200-2003) 中热水泥适用于要求水化热较低的大体积混凝土,如大坝、大体积建筑物和厚大基础等工程中,可以克服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差应力而导致混凝土的破坏;低热矿渣水泥主要适用于大坝或大体积混凝土及水下等要求低水化热的工程。

特性水泥是指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一类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快凝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自应力水泥等。 一、快硬硅酸盐水泥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以3d抗压强度表示强度等级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快硬硅酸盐水泥(简称快硬水泥)。 快硬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也高,抗冻性及抗渗性强,水化放热量大,耐腐蚀性差。适用于要求早期强度高的工程,紧急抢修工程,冬期施工工程以及制作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预制构件。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及与腐蚀介质接触的混凝土工程。 二、快凝快硬硅酸盐水泥 以硅酸三钙,氟铝酸钙为主的熟料,加入适量的硬石膏、粒化高炉矿渣、无水硫酸钠经磨细制成的一种凝结快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简称双快水泥。 特性与应用: 凝结很快,早期强度增长很快。主要用于军事工程、机场跑道、桥梁、隧道和涵洞等紧急抢修、堵漏及冬季施工工程。 三、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以硅酸钙为主的特定矿物组成的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一定抗硫酸盐侵蚀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适用于有硫酸盐侵蚀的工程 四、白色硅酸盐水泥 以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适用于装饰及装修工程 五、铝酸盐水泥 凡以铝酸钙为主的铝酸盐水泥熟料,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铝酸盐水泥,代号为CA。 铝酸盐水泥的特点是快硬早强,后期强度下降;耐热性强;水化热高,放热快;抗渗性及耐腐蚀性强。 用于工期紧急的工程、抢修工程、冬季施工的工程。

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

普通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 掺非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10%。 P.C 42.5R水泥 P.C:复合硅酸盐水泥; 42.5:28天抗压强度≥42.5MPa; R :早强型,3天强度较同强度等级水泥高。 如果速凝剂是合格的,以掺加4%为宜,多掺会影响强度 II级粉煤灰,细度小于25%,烧失量小于8%,需水量比小于105% 高效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有强烈分散作用,能大大提高水泥拌合物流动性和混凝土坍落度,同时大幅度降低用水量,显著改善混凝土工作性。但有的高效减水剂会加速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掺量过大则泌水。高效减水剂基本不改变混凝土凝结时间,掺量大时(超剂量掺入)稍有缓凝作用,但并不延缓硬化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 能大幅度降低用水量从而显著提高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在保持强度恒定时,则能节约水泥10%或更多。

氯离子含量微少,对钢筋不产生锈蚀作用。能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抗冻融及耐腐蚀性,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聚羧酸 1、掺量低、减水率高:减水率可高达35%,可用于配制高强以及高性能混凝土。 2、坍落度轻时损失小:预拌混凝土2h坍落度损失小于15%,对于商品混凝土的长距离运输及泵送施工极为有利。 3、混凝土工作性好:用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即使在高坍落度情况下,也不会有明显的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外观颜色均一。对于配制高流动性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清水饰面混凝土极为有利。用于配制高标号混凝土时,混凝土工作性好、粘聚性好,混凝土易于搅拌。 4、与不同品种水泥和掺合料相容性好:与不同品种水泥和掺合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解决了采用其它类减水剂与胶凝材料相容性问题。 5、混凝土收缩小:可明显降低混凝土收缩,显著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及耐久性。 6、碱含量极低:碱含量≤0.2%。 7、产品稳定性好:低温时无沉淀析出。 8、产品绿色环保:产品无毒无害,是绿色环保产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9、经济效益好:工程综合造价低于使用其它类型产品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

前言 本标准第、、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参照欧洲水泥试行标准ENV 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修订。 本标准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本版前言); ——增加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本版第条); ——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3章);——将组成与材料合并为一章,材料中增加了硅酸盐水泥熟料(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4章,本版第4章); ——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符合本标准第条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8%符合本标准第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代替”。(原版GB175-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 ——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由“20%~70%”改为“>20%,≤70%”(原版GB1344-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条); ——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40%”(原版GB1344-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 ——将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中粉煤灰掺量由“20%~40%”改为“>20%,≤40%”(原版GB1344-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 ——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改为“>20%,≤50%”(原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条); ——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本版第、条); ——取消了粒化精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原版GB12958-1999中第条、第条和附录A) ——增加了M类混合石膏(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条); ——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改为“不超过水泥质量的%”(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 ——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和(原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5章); ——增加了氯离子含量的要求,即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本版第条); ——取消了细度指标要求,但要求在试验报告中给出结果(原版GB175-1999第条、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条); ——将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改为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一致(原版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 ——增加了水泥组分的试验方法(本版第条); ——强度试验方法中增加了“掺火山灰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须以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原版GB1344-1999第条,本版第条); ——将“水泥出厂编号按水泥厂年生产能力规定”改为“水泥出厂编号按单线年生产能力规定”(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 来源:发布日期:2006-01-10 标准名称: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号:GB175-92 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标准正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组分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的生产和检验。 2 引用标准 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 203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GB 750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 GB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2847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GB 5483 用于水泥中的石膏和硬石膏 GB 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 9774 水泥包装用袋 GB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ZB Q12 001 掺入水泥中的回转窑窑灰 3 定义与代号

3.1 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 ̄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Ⅰ。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重量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3.2 普通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0。 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重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重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 掺非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10%。 4 材料要求 4.1 石膏 天然石膏:应符合GB5483的规定。 工业副产石膏:工业生产中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副产品。采用工业副产石膏时,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 4.2 活性混合材料 符合GB1596的粉煤灰,符合GB2847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符合GB203的粒化高炉矿渣。 4.3 非活性混合材料 活性指标低于GB1596、GB2847和GB203标准要求的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粒化高炉矿渣以及石灰石和砂岩。石灰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不得超过2.5%。 4.4 窑灰 应符合ZBQ12001的规定。

各种水泥的优缺点修订稿

各种水泥的优缺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六大通用水泥各自有优缺点 1 硅酸盐水泥(硅水) 代号; 特点:早强高,水化放热大,结构密实,干缩小,抗冻好;但耐硫酸盐腐蚀和软水腐蚀差; 应用: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受冻融循环的混凝土工程和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2 普通硅酸盐水泥(普水) 代号; 特点:与硅水差的不多,只是在成分中有6~15%的混合材,所以成本小,强度和水化热有所减小。 应用:与硅水基本相同。 3 矿渣水泥代号; 特点: 有20~70%的矿渣替代了熟料。因此早强底,后期强度高;水化放热小,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抗冻性差,干缩大,抗渗差,抗碳化能力差。 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有耐硫酸盐腐蚀的工程,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一般地上、地下河水中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

4 火山灰水泥代号; 特点:有20~50%的火山灰替代了熟料。耐热性差,抗渗性好,干缩大,其他性能同矿渣水泥。 应用:地下、水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蒸汽养护构件;有耐腐蚀性和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一般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宜用于干燥地区。 5 粉煤灰水泥代号; 特点:有20~50%的粉煤灰替代了熟料。耐热性差,干缩小,抗裂好。 应用:地下、水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蒸汽养护构件;有耐腐蚀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一般的混凝土工程。粉煤灰分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配置的混凝土应用是有区别的。 6 复合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50%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 7:以适当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中等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的区别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的区别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共同特点: 早期强度较高;凝结硬化速度快(前者比后者还要快) 2、水化热较大(前者比后者还要大得多) 3、耐冻性差 4、耐热性较差 5、耐腐蚀及耐水性较差 适用范围:前者适用于快硬早强的工程、高强度等级砼。不适用于大体积砼工程(发热量比普通水泥大得多,不用)、受化学侵蚀、压力水(软水)作用及海水侵蚀的工程。后者适用于地上、地下及水中的大部分砼结构工程。不适用于大体积砼(实际施工时一般视这个大体积到底有多大以及它的重要性,或者采取控温措施后还是经常用的,至少西南地区是这样)、受化学侵蚀、压力水(软水)作用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复合硅酸盐水泥主要特征:早期强度低,耐热性好,抗酸性差。采用粉煤灰和煤矸石做为混合材,系绿色建材产品,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早期和后期强度稳定,水化热低,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是一种经济型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主要特征:早期强度高,水化热高,耐冻性好,耐热性差,耐腐蚀性差,干缩性较小。适用范围:制造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循环冻融的结构及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配制建筑砂浆。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和受化学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国家标准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有:(1)细度筛孔尺寸为80μm的方孔筛的筛余不得超过10%,否则为不合格。(2)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3)标号根据抗压和抗折强度,将硅酸盐水泥划分为325、425、525、625四个标号。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混合材料掺量较少,其性质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略有差异,主要表现为:(1)早期强度略低(2)耐腐蚀性稍好(3)水化热略低(4)抗冻性和抗渗性好(5)抗炭化性略差(6)耐磨性略差 复合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应大于15%,不超过50%。水泥中允许用不超过8%的窑灰代替部分混合材料;掺矿渣时混合材料掺量不得与矿渣硅酸盐水泥重复。 水泥一般分普通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和特殊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这时候的混合物叫生料。然后进行煅烧,一般温度在1450度左右,煅烧后的产物叫熟料。然后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才称之为水泥。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是在普通硅酸盐水泥里按比例和一定的加工程序加入其他物质以达到特殊效果,如矿渣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等等。这些水泥的原料就比原来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要多一些活性混合材料或非活性混合材料。特殊水泥在材料阶段和制作工艺上有些不同,如高铝水泥(铝酸盐水泥)的材料是铝矾土、石灰石经过煅烧得到熟料,然后磨细成为铝酸盐水泥的。其他有一些特性水泥用途较小,如白色水泥,主要用于装饰工程,材料是纯高岭土、纯石英砂、纯石灰石,在合适的温度煅

白色硅酸盐水泥标准

白色硅酸盐水泥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色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与标志、贮存与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白色和彩色灰浆、砂浆及混凝土用白色硅酸盐水泥。 2 引用标准 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5483 用于水泥中的石膏和硬石膏 GB 5950 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品白度试验方法通则 GB 9774 水泥包装用袋 GSBA 67001 氯化镁粉末状物质白度实物标准 ZB Q12 001 掺入水泥中的回转窑窑灰 3 定义 由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白色硅酸盐水泥(简称白水泥)。 磨制水泥时,允许加入不超过水泥重量5%的石灰石或窑灰作为外加物。 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不损害水泥性能的助磨剂,加入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 4 组分材料 4.1 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 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氧化铁含量少的熟料。 4.2 石膏 天然二水石膏应符合GB5483的规定。 4.3 石灰石 作为外加物的石灰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不得超过2.5%。 4.4 窑灰 窑灰应符合ZBQ12001的规定,且白度不得低于70%。 5 技术要求 5.1 氧化镁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不得超过4.5%。 5.2 三氧化硫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3.5%。 5.3 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 5.4 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2h。 5.5 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5.6 强度各标号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1的数值。

通用硅酸盐水泥规范标准

前言 本标准第7.1、7.3.1、7.3.2、7.3.3、8.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与欧洲水泥标准ENV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增加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3章;将组分与材料合并为一章(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4章,本版第5章);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且≤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第5.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且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窑灰代替”(原版GB175-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 ——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由“20%~70%”改为“>20%且≤70%”,并分为A型和B型。A型矿渣掺量>20%且≤50%,代号P.S.A;B型矿渣掺量>50%且≤70%,代号P.S.B(原版GB1344-1999中第3.1条,本版第5.1条); ——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且≤40%”(原版GB1344-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

各种水泥的优缺点

各种水泥的优缺点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六大通用水泥各自有优缺点 1硅酸盐水泥(硅水)代号;PL.PII 特点:早强高,水化放热大,结构密实,干缩小,抗冻好;但耐硫酸盐腐蚀和软水腐蚀差; 应用: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受冻融循环的混凝土工程和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2普通硅酸盐水泥(普水)代号;P.O 特点:与硅水差的不多,只是在成分中有6~15%的混合材,所以成本小,强度和水化热有所减小。 应用:与硅水基本相同。 3矿渣水泥代号;P.S 特点:有20~70%的矿渣替代了熟料。因此早强底,后期强度高;水化放热小,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抗冻性差,干缩大,抗渗差,抗碳化能力差。 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有耐硫酸盐腐蚀的工程,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一般地上、地下河水中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

4火山灰水泥代号;P.P 特点:有20~50%的火山灰替代了熟料。耐热性差,抗渗性好,干缩大,其他性能同矿渣水泥。 应用:地下、水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蒸汽养护构件;有耐腐蚀性和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一般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宜用于干燥地区。 5粉煤灰水泥代号;P.F 特点:有20~50%的粉煤灰替代了熟料。耐热性差,干缩小,抗裂好。 应用:地下、水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蒸汽养护构件;有耐腐蚀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一般的混凝土工程。粉煤灰分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配置的混凝土应用是有区别的。 6复合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50%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7:以适当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中等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硅酸 盐 水泥 普 通 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

GB 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2008-05-26 22:47:37) 转载▼ 分类:规范 标签: 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 前言 本标准修订是为了使我国水泥强度检验方法与国际标准接轨。本标准参考ENV 197-1:1995欧洲 水泥试行标准。 本标准与原GB175-1992相比主要修改点有: 1.水泥强度检验方法由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代替GB/T 177一 19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本标准自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GB1 75-19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自2000年12月 1日起废止,过渡期间以GB 175-1992为准.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显明、颜碧兰、王文义、张大同、杨基典、王听、刘晨、肖忠明。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56年,1962年第一次修订,1977年第二次修订,1985年第三次修订,1992年 第四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代替(GB 175-1992) Portland cement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代号、材料要求、强度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76-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eqv ISO 680:1990) GB/T 203-1994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neq ГOCf3476:1974) GB/T 750-1992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 GB/T 1345-1991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T 1346-198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neqISO/DIS9 597) GB/T 1596-199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2847-1996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neqISO 863:1990) GB/T 54 83-1996 石膏和硬石膏(neqISO 1587:1975) GB/T 8074-198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neq ASTM C204:1981) GB 9774-1996 水泥包装袋 GB 12573-1990 水泥取样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ISO 679:1989) JC/T 667-1997 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 JC/T 742-19840996)掺入水泥中的回转窑窑灰 3 定义与代号 3.1 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 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I 类硅酸盐水 泥,代号P·I。在硅酸盐水泥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II 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II。 3.2 普通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 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o 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 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 掺非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10% 4 材料要求 4.1 石膏 天然石膏:应符合GB/T 5483中规定的G类或A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硬石膏。 工业副产石膏:工业生产中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副产品.采用工业副产石膏时,必须经过试验,证 明对水泥性能无害。 4.2 活性混合材料 符合GB /T 203的粒化高炉矿渣,符合GB/T 1596的粉煤灰,符合GB/T 2847的火山灰质混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前言 本标准与欧洲水泥标准ENV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且≤40%”(原版GB1344-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 ——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改为“>20%且≤50%”(原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1条); ——取消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允许掺加粒化精炼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原版GB12958-1999中第4.2、4.3条和附录A); ——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32.5和32.5R(原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6章); ——增加了氯离子限量的要求,即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本版第7.1条); ——增加了选择水泥组分试验方法的原则和定期校核要求(本版第8.1条); ——将“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用水量”的规定的适用水泥品种扩大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版GB1344-1999第7.5条,本版第8.5条);

——编号与取样中增加了年生产能力“200×104t以上”的级别,即:200×104t以上,不超过4000t为一个编号;将“120万吨以上,不超过1200吨为一个编号”改为“120×104t~200×104t,不超过2400t为一个编号”(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1条,本版第9.1条); ——将“出厂水泥应保证出厂强度等级,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要求”改为“经确认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要求时方可出厂”(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2条,本版第9.2条); ——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本版第9.3条); ——取消了废品判定(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3条); ——检验报告中增加了“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8.4条,本版第9.5条); ——包装标志中将“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8%”改为“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1条,本版第10.1条); ——包装标志中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印刷采用黑色”改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印刷采用黑色或蓝色”(原版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9.2条,本版第10.2条)。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4)归口。

各种水泥的优缺点

各种水泥的优缺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六大通用水泥各自有优缺点 1硅酸盐水泥(硅水)代号; 特点:早强高,水化放热大,结构密实,干缩小,抗冻好;但耐硫酸盐腐蚀和软水腐蚀差; 应用: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受冻融循环的混凝土工程和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2普通硅酸盐水泥(普水)代号; 特点:与硅水差的不多,只是在成分中有6~15%的混合材,所以成本小,强度和水化热有所减小。 应用:与硅水基本相同。 3矿渣水泥代号; 特点:有20~70%的矿渣替代了熟料。因此早强底,后期强度高;水化放热小,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抗冻性差,干缩大,抗渗差,抗碳化能力差。 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有耐硫酸盐腐蚀的工程,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一般地上、地下河水中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

4火山灰水泥代号; 特点:有20~50%的火山灰替代了熟料。耐热性差,抗渗性好,干缩大,其他性能同矿渣水泥。 应用:地下、水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蒸汽养护构件;有耐腐蚀性和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一般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宜用于干燥地区。 5粉煤灰水泥代号; 特点:有20~50%的粉煤灰替代了熟料。耐热性差,干缩小,抗裂好。 应用:地下、水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蒸汽养护构件;有耐腐蚀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一般的混凝土工程。粉煤灰分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配置的混凝土应用是有区别的。 6复合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50%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 7:以适当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中等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GB-175-92硅酸盐水泥

GB-175-92硅酸盐水泥

标准名称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英)Portland cement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标准号GB175-92 代替标准号代替GB175-85 GBn227-84 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标准发布日期1992-09-28批准 标准实施日期1993-06-01实施 标准正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组分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的生产和检验。 2 引用标准 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 203 用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GB 750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 GB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2847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GB 5483 用于水泥中的石膏和硬石膏 GB 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 9774 水泥包装用袋 GB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ZB Q12 001 掺入水泥中的回转窑窑灰 3 定义与代号 3.1 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 ̄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 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 混合材料的称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Ⅰ。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重 量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3.2 普通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 ̄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 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0。 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重量5%的窑灰或 不超过水泥重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 掺非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10%。 4 材料要求 4.1 石膏 天然石膏:应符合GB5483的规定。 工业副产石膏:工业生产中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副产品。采用工业副产石膏时,应经过 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 4.2 活性混合材料

水泥定义和名词术语

记录号:58所属数据库:水泥标准 标准名称水泥定义和名词术语 标准号GB5947-86 标准正文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水泥产品的定义及有关名词术语的涵义,适用 于水泥生产、使用、教 学、科研、设计和出版等部门。 1 水泥定义 1.1 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 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1.2 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1.3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少量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泥。 混合材料掺加量应符合GB175-8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1.4 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 泥。粒化高炉矿渣和其他混合材料的掺加量应符合GB1344-85《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 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1.5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

成的水泥。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其他混合材料的掺加量应符合 GB1344-85的规定。 1.6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煤灰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泥。粉 煤灰和其他混合材料的掺加量应符合GB1344-85的规定。 1.7 中热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少量粒化高炉矿渣或火山灰混合材料(掺 量不超过15%)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泥。其水化热指标应符合 GB200-80《硅酸盐大 坝水泥、普通硅酸盐大坝水泥、矿渣大坝水泥》的规定。 1.8 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粒化高炉矿渣(掺量为20 ̄60%)和 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泥。其水化热指标应符合GB200-80的规定。 1.9 快硬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理石膏,磨细制成的以3天抗压强度 表示标号的水泥。 1.10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 制成的抗硫酸盐 性能良好的水泥。其熟料矿物组成应符合GB748-83《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1.11 白色硅酸盐水泥由氧化铁含量少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 石膏,磨细制成 的白色水泥。其白度应符合GB2015-80《白色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企业标准彩色硅酸盐水泥

企业标准彩色硅酸盐水泥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准规定了彩色硅酸盐水泥的材料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与标志、贮存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彩色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出厂和检验 2.引用标准 JC/T870 –2000彩色硅酸盐水泥标准 3.定义和分类 3. 1、定义: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及适量石膏(或白色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料及着色剂磨细或混合制成的带有色彩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彩色水泥。 3.2、CIELAB色空间及色差单位CIELAB 1976年由CIE推荐的能以相同距离表示相同知觉色差的均匀色空间,该空间是以三维直角坐标系统,以L*、a*、b*表示色度坐标。CIESAB色空间的色差用▲Eab、色差单位为CIELAB色差单位。 3.3、色调:表示红、黄、蓝、绿等颜色特性。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3. 4、明度:物体表面相对明暗的特性。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3.5、彩度:用距离等明度无彩色点的视知觉特性来表示物体表面颜色的浓淡,并给予分度。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3.6、颜色对比样:彩色硅酸盐水泥色差仪器测量或者对比时, 作为标准色的水泥样品。

4、分类 色分类:基本色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棕色及黑色。其他颜色的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4.2、强度等级:彩色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27.5、32.5、42.5 5、材料要求 5.1、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硅酸盐水泥应符合JC/T853、GB/T2015、GB175、GB1344、GB12958要求。 5.2、天然石膏应符合GB/T5483规定。 5.3、混合材:生产中需使用混合材时,应选用已有相应标准的 混合材,并且要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5.4、着色剂:应符合相应颜料国家标准要求,并对水泥性能无害。 5.5、助磨剂: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的1%,助磨剂必须符合JC/T667的规定。 6、技术要求: 6.1、三氧化硫 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 6.2、细度 0.m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6.0% 6.3、凝结时间: 初凝不得早于60min,终凝不得迟于390min。 6.4、安全性: 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各种水泥的优缺点

各种水泥的优缺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六大通用水泥各自有优缺点 1硅酸盐水泥(硅水)代号; 特点:早强高,水化放热大,结构密实,干缩小,抗冻好;但耐硫酸盐腐蚀和软水腐蚀差; 应用: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受冻融循环的混凝土工程和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2普通硅酸盐水泥(普水)代号; 特点:与硅水差的不多,只是在成分中有6~15%的混合材,所以成本小,强度和水化热有所减小。 应用:与硅水基本相同。 3矿渣水泥代号; 特点:有20~70%的矿渣替代了熟料。因此早强底,后期强度高;水化放热小,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抗冻性差,干缩大,抗渗差,抗碳化能力差。 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有耐硫酸盐腐蚀的工程,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一般地上、地下河水中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

4火山灰水泥代号; 特点:有20~50%的火山灰替代了熟料。耐热性差,抗渗性好,干缩大,其他性能同矿渣水泥。 应用:地下、水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蒸汽养护构件;有耐腐蚀性和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一般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宜用于干燥地区。 5粉煤灰水泥代号; 特点:有20~50%的粉煤灰替代了熟料。耐热性差,干缩小,抗裂好。 应用:地下、水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蒸汽养护构件;有耐腐蚀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一般的混凝土工程。粉煤灰分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配置的混凝土应用是有区别的。 6复合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50%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 7:以适当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中等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规格介绍 普通硅酸盐水泥价格是多少

普通硅酸盐水泥规格介绍普通硅酸盐水泥价格是多少 普通水泥是建筑必须用到的材料,其中有一种叫普通硅酸盐水泥,是最常用到的一种。普通硅酸盐水泥也有规格,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呢?下面装修界小编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普通硅酸盐水泥规格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价格吧。以下是关于普通硅酸盐水泥规格和价格介 绍:一、普通硅酸盐水泥规格我们在了解普通硅酸盐水泥规格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

什么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20%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国家标准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有:1、细度:筛孔尺寸为80μm的方孔筛的筛余不得超过10%,否则为不合格。2、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 3、标号:根据抗压和抗折强度,将硅酸盐水泥划分为325、425、525、625四个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混合材料掺量较少,其性质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略有差异,主要表现为:1、早期强度略低;2、耐腐蚀性稍好;3、水化热略低; 4、抗冻性和抗渗性好; 5、抗炭化性略差。 6、耐磨性略差国家在去年出了水泥的新规范: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不过水泥的种类还是原来的,规格上有些变化:P·Ⅰ、P·Ⅱ为硅酸盐水泥P·O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规格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规格等级。二、普通硅酸盐水泥价格海螺普通硅酸盐水泥产品参考价格:305.00元/吨山东沂蒙普通硅酸盐水泥参考价格:310.00元/吨三恩普通硅酸盐水泥P. O52.5R参考价格:520.00元/吨关于普通硅酸盐水泥规格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价格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

前言 本标准第6.1、6.3、8.3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参照欧洲水泥试行标准ENV 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修订。 本标准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本版前言); ——增加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本版第3.1条); ——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3章);——将组成与材料合并为一章,材料中增加了硅酸盐水泥熟料(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4章,本版第4章); ——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符合本标准第4.2.5条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8%符合本标准第4.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代替”。(原版GB175-1999中第3.2条,本版第4.1条); ——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由“20%~70%”改为“>20%,≤70%”(原版GB1344-1999中第3.1条,本版第3.4条、4.1条); ——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40%”(原版GB1344-1999中第3.2条,本版第4.1条); ——将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中粉煤灰掺量由“20%~40%”改为“>20%,≤40%”(原版GB1344-1999中第3.3条,本版第4.1条); ——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改为“>20%,≤50%”(原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4.1条); ——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本版第4.2.2、4.2.3条); ——取消了粒化精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原版GB12958-1999中第4.2条、第4.3条和附录A) ——增加了M类混合石膏(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4.2.2.1条); ——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改为“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4.5条,本版第4.2.6条); ——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32.5和32.5R(原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5章);——增加了氯离子含量的要求,即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本版第6.1条);——取消了细度指标要求,但要求在试验报告中给出结果(原版GB175-1999第 6.5条、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6.3条,本版8.4条); ——将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改为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一致(原版GB12958-1999中第6.6条,本版第6.3.3条) ——增加了水泥组分的试验方法(本版第7.1条); ——强度试验方法中增加了“掺火山灰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须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原版GB1344-1999第7.5条,本版第7.5条); ——将“水泥出厂编号按水泥厂年生产能力规定”改为“水泥出厂编号按单线年生产能力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