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专题复习教案

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专题复习教案
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专题复习教案

O2、CO2和H2的实验室制取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课题O2、CO2和H2的实验室制取

课型专题复习课授课班级初三16班授课教师高春兰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备与收集”方法的复习。我想应该要跳出章节的限制,切实找到专题中重要知识点(各种气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连成串,形成“知识链”,编成“知识网”,引导学生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在知识点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并且问题要有情景、有启发、层次分明,注重课内外知识的结合,适时进行知识的迁移。

教学方法分析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简单实验试题的解答和剖析从而复习和巩固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方法,通过列表比较,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比较、选择气体发生装置,从气体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利用习题练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起到对知识灵活掌握的目的。

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巩固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反

应原理、药品的选择、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

方法、气体验满和检验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生成物的密

度、溶解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实验室制

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让学生体会实验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检验方法的归纳与总结。教学难点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复习导入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PPT播放4幅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图片,让学生猜测可能是制取哪种气体的实验装置。看图猜测

提出自己的观点

从学生熟悉的实

验操作图片引入

复习课,马上将

学生带入气体的

制取专题复习的

氛围。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择、如何检验、验满及注意事项等。【教师总结】

PPT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点

1.药品:稀盐酸和大理石

2.反应原理:思考回忆

写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熟悉简单问

题的回忆,让学

生重新拾起实验

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3.实验装置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4.实验步骤:查、装、收、验(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5.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

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

6.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方在瓶口,

若木条熄灭则满。

7.注意事项。回忆固液不加热

型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方法

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比不同装

置气密性的检查

方法,让学生学

会气密性检查的

一般思路及方

法。

【规律应用】课堂练习1、2 思考并完成课堂

练习1、2

学以致用

巩固知识

【教师引导】

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引

导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检验方法、验满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教师总结】

PPT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点(强调重点)

1.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

2.实验装置

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

排空气法

3.实验步骤: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装入药品、塞一团棉花)回忆、思考并回答

问题

写出化学方程式

回答检查气密性

的方法?棉花的

作用?为什么试

通过幻灯片的展

示帮助学生熟悉

实验室制取氧气

的有关知识,并

加深记忆和理

解,为能灵活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奠定基

础。

通过对问题的思

考回答巩固实验

定(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点(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

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

收集)

移(先移出导管)

熄(再熄灭酒精灯)

4.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5.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

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6.注意事项:管口要略向下倾

斜?为什么不能

一有气泡冒出就

开始收集?为什

么要先移出导管

再熄灭酒精灯?

回忆检验及验满

的方法

室制取氧气的实

验步骤以及加深

对注意事项的理

【规律应用】

课堂练习3、4、5 完成课堂练习知识点结合相应

的练习,巩固效

果更好。

【提出问题】

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有几种类型?如何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

【教师总结】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

①反应物状态

②反应条件

2.常见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

①固体反应物(加热)——固固加热型

②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不加热型思考、回顾并回答

问题

根据反应物

的状态和反应条

件,气体的发生装

置主要有两种:固

固加热型和固液

不加热型

通过问题思考的

方式让调动学生

思维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发生装

置的选择得到更

进一步的巩固

【提出问题】

气体的收集装置有几种类型?根据

什么原则选择有关装置?

【教师总结】

思考、回顾

装置类型排水法向上排

空气法

向下排

空气法

示意图

气体性质难溶或

不易溶

于水的

气体

密度比

空气大

的气体

密度比

空气小

的气体

实例O2、H2O2、CO2H2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

巩固气体收集装

置的选择方法和

装置类型

【规律应用】

课堂练习 6、7 思考并完成课堂

练习6、7 加深对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的理解

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举一反三。

【教师引导】

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比复习实验室制取CO2和H2的实验原理、实验

装置、实验步骤、检验方法、验满或验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教师总结】

1.PPT展示实验室制取O2、CO2和H2的对比表格

2.总结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

①知道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填写表格,小组交

流讨论,总结制取

气体的一般思路.

观看投影,理解并

记忆教师给出的

正确结论。

以填表格和小组

讨论的形式对实

验内容进行归纳

总结,能更清楚,

更直观的体现气

体制取的一般规

律。通过这三种

气体的学习,同

学们能做到举一

反三的目的。

确定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来制备所需的气体;

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的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设计制备和收集的实验装置;

③需要通过哪些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随堂练习】

详见PPT展示

课堂练习8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完成练习

反思、总结、归纳

巩固所学内容

培养学生学会反

思、总结的能力

作业布置导与练P5 考点三

P6 4,5,8

P24 专题检测

专题复习O2、CO2和H2的实验室制取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注意把“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

(1)大多数学生掌握了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思路。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对于常见气体的物理性质没有记熟。

(2)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教师要求,与同学一起交流讨论,分析结果,汇

固体+液体

固体+固体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制取

气体

O2 CO2H2

排水法

收集

报结论。但,表达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3)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找规律、归纳、改错等方式进行交流,得出正确答案。

(4)最后环节通过历年来的考题,和典型习题,检测和反馈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测试过程中,大部分的题目答的很好。但是有个别问题学生没有完全答对。说明了,学生基本的内容掌握得还可以,但是难度大一些、灵活变换一下,学生还是感到困难的。需要加强训练。

(5)不足之处:时间分配的把握度不准,对于难度大的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专题24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中考复习要求 1、记住实验室制取H 2、O 2、CO 2的原理、装置、操作及收集方法。 2、会根据所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和需要的反应物状态等性质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水溶性、密度等)选择收集装置。 二、基础知识回顾 1、气体的制备、收集和净化 (1)气体发生装置 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有三种,初中阶段学习了以下两种: ① 固体和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型 使用这类装置应注意:a 、试管口应稍向 倾斜;b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 ,然后再 。 ② 液体和固体(或液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型 使用这类装置应注意:a 、若使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导管下端应插入液体药品的液面下;b 、块状固体应有适当大小,不能很碎,防止反应剧烈不易控制。 (2)气体收集装置 ① 排空气集气法 所收集的气体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用向 排空气法(如O 2、CO 2),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用向 排空气法(如H 2)。 ② 排水集气法 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如:H 2 、O 2 、CO 、CH 4等)。CO 2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3)气体的干燥和净化 ①干燥和净化气体的装置:洗气瓶和干燥管(如图) ②常用干燥剂: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等 ③注意事项:a 、选择的干燥剂(净化剂)必须是只能吸收水分(杂质气体),不与被干燥(净化)的气体反应。b 、洗气瓶长导管为进气管,短导管为出气口;干燥管大口进气,小口出气,且两口都应堵一团脱脂棉,防止干燥颗粒进入导气管。 固体+固体加热型 液体+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排水集气 洗气瓶 干燥管 U 型管 向 上排空 气集气 向下排空气集气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小教案-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小教案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2.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 3.学习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实验准备】 实验仪器:具支试管、滴液漏斗、烧杯、小试管、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止水夹、塑料挡板、火柴、肥皂水 实验药品:10%硫酸溶液、锌粒 【教学过程】 [引言] 早在16世纪,瑞士医药学家帕拉塞斯就发现铁屑放在硫酸中有气体生成并可以燃烧,叫做“可燃性空气”。这种可燃性气体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制备的氢气。 [板书] 实验一氢气的制取和性质 [老师] 氢气是无色无味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实验室,氢气就是用金属和酸反应来制备的。今天我们实验采用锌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板书]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Zn+H 2SO 4 =ZnSO 4 +H 2 ↑ [提问] 大家想一下,实验室制备氢气的装置有哪些呢? [学生] 试管、启普发生器。 [提问] 既然制备装置有两种,为什么不选用试管呢? [学生] 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十分方便,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而使用试管则不容易做到。 [老师] 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难溶的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块状固体在反应中很快溶解或变成粉末时,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提问] 知道了启普发生器的特点,我们来自己设计一个简易的启普发生器。有谁有可以说

说。 [学生]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 今天我们就用这套老师自己设计的简易启普发生器来制取氢气,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具支试管来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Zn和稀硫酸在反应之前是不能接触的,要在具支试管里面加入一块塑料挡板,挡板上面就可以放Zn粒,我们将酸放在滴液漏斗当中,想要制取H 2 的时候我们就要打开滴液漏斗,要实现随用随停,我们可以加一个止水夹。 [提问] 这个止水夹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 实现随用随停。 [老师] 当我们不想收集H 2了,我们就把止水夹关闭,这样H 2 在具支试管里面有一定的压强, 就会把酸液压回滴液漏斗。Zn就会和酸液分开了,对吧?注意滴液漏斗的开关不能关闭,否则气体的压强过大,胶塞就被冲开。 [提问] 那我来考一下同学们,拿到滴液漏斗怎么使用呢? [学生] 先检漏。 [老师] 对,需要检漏,但是在检漏之前我们还要在滴液漏斗的旋塞涂抹上凡士林防止漏水。(教师讲解涂抹凡士林及检漏步骤) [提问] 我们在实验之前还需要做什么呢? [学生] 检查装置气密性。 [提问] 如何检查呢? [学生] 用手捂着具支试管,或者稍加热具支试管,看气体的出口是否有均匀的气泡产生。[老师] 嗯,很好,那我们用稍微加热一下举止试管来检查一下装置的气密性。我们的装置气密性很好。那我们开始进行实验。 [提问] 在实验之前,我先问一下同学们,根据氢气的性质,我们如何收集氢气呢? [学生] 向下排空气法、向下排水法。 [演示] 氢气的制备和排水法收集氢气 [讨论] 实验现象 [讲解并演示] 由于氢气易燃易爆,因此我们在使用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提问] 我们怎样对氢气验纯呢? [学生]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 我们把收集好氢气的试管的管口对着酒精灯的火焰上方,松开试管口,如发生轻微的爆炸声,则氢气不纯;再收集氢气,使氢气在酒精灯上没有声音发出或者有“噗”的声响,则氢气已经纯了。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等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在本节中,教材第一次对一种气体物质进行系统研究,这些思路和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有指导作用。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⑵学会边实验、边讨论,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⑵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

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说教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这样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依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我采用了以实验探究教学法为主线,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法。通过学生:创疑一探疑一释疑一解疑一创新思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说学法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 充分 发展”的原则,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①实验探究法,(从实验探究 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嫌啰嗦的话也可以不说)。②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合作竞争意识)。③自主学习法:(对于较简单的内容,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把这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用多媒体播放选取的与氧气有关的图片: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

人教版化学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药品氯酸钾或高锰酸钾锌和稀硫酸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 ↑ + ?2 2 3 3 2 2O KCl MnO KClO 42422 2KMnO K MnO MnO O ?++↑ Zn +H2SO4=ZnSO4 +H2 ↑ + + = + 2 2 2 3 2 CO O H CaCl HCl CaCO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 ③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⑤收集气体 ⑥将导气管移出水面 ⑦熄灭酒精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 定在铁架台上 ③收集气体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大理石装入锥形瓶, 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 ③收集气体 收集方法①向上排空气法 (原因:P O2﹥P空气) ②排水取气法 (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 ①向下排空气法 (原因:P H2﹤P空气) ②排水取气法(原因: 氢气难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原因:P CO2﹥P空气) 放置方法 瓶口向上 (原因:P O2﹥P空气) 瓶口向下 (原因:P H2﹤P空气) 瓶口向上 (原因:P CO2﹥P空气) 检验方法验证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 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看木条 是否复燃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 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验证方法:注入澄清石灰水, 振荡,看澄清石灰水是否浑浊 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看木条的火焰是否 熄灭 实验装置图 注意事项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要在 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目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 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 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 裂试管。 3、导管口刚有气泡时不能立即 收集,因为这时是空气,要等 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 4、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 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目的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氢气在点燃之前一 定要先检验纯度 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 入液面

初中化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初中化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并认识原子团;理解置换反应概念;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能力;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和氢气的收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 重点难点氢气和实验室制法、置换反应。 教学方法谈话法、实验启发法。 教学用品仪器:试管、铁架台、漏斗、长颈漏斗、带单孔塞的导管。 药品:锌粒、铜片、镁片、铁片、稀硫酸、稀盐酸。 其它:火柴。 实验室就是用金属和酸反应来制氢气的。

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观察并填写实验记录: A:稀硫酸色体。铜片色体。放在稀硫酸中。 B:铁片_________色__________体。放在稀硫酸中_______,把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__________。 C:锌粒_______色_______体。放在稀硫酸中_________,把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________。 D:镁条_______色________体。放在稀硫酸中____________,把燃着木条放在试管口___________ 简介氢气的发现。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 引入新课 许多金属能与酸反应,通过实验现象,让同学比较在实验室用什么金属比较好。

实验记录: 硫酸锌溶液___________色__________体。硫酸锌晶体______色________体。 使同学认识硫酸锌晶体。 回顾实验室制氧气用何药品?用何装置?应注意什么? (提问后打出投影片) 回忆并回答 思考后回答 复习实验室制氧气,引出实验室制氢气装置,达到以对比法加强记忆。 训练想象力 【展示】制氢气的一种装置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测试题

第一单元 第二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北京课改版)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生O 2的是( ) A 、H 2O 2 B 、MnO 2 C 、Fe 2O 3 D 、KClO 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溶于水 B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C 、不加二氧化锰,氯酸钾受热不会生成氧气 D 、氧气可用来急救病人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如果不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能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反应就不能进行 4、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含前者的是 ( ) A、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B、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D、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5、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B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C 、氧化汞汞+氧气 D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6、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减慢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必须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①④⑤ C .④②①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8、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 A 、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C 、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D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9、如下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下列现象 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0、潜水艇里需要配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 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 )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 .水 氢气+氧气 通电 加热 点燃 加热 点燃 点燃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初三化学教案: 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的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纯,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理解置换反应概念及应用。 3、了解原子团的概念,知道SO42-、CO32-、NO3-、OH- 教学重点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原理和操作 2、学会氢气检验和验纯 教学难点 复习提问:1、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程序。 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顺序,本节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也按着这个顺序进行。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制取氢气的药品: (实验)镁铁锌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是氢气,但反应的速度不同、镁最快、铁最慢、只有锌反就应适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Fe+H2SO4===FeSO4+H2↑ Zn+H2SO4===ZnSO4+H2↑ 强调反应的速度和制取氢气的药品: 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属于哪种化合反应类型。这也是我们今天又要学习的另一种化学反应类型。 原子团:SO42-、CO32-、NO3-、OH-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当作一个整体。 置换反应:定义: 注意: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都有单质存在。 二、反应原理 Zn+H2SO4===ZnSO4+H2↑ 三、仪器装置 见课本:适用于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与氧气相比)四、收集方法: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五、检验及操作: 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 六、验纯: 七、注意事项: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2导气管稍露出橡皮塞。 3长颈漏斗应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4、点燃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小结: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纯,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置换反应。原子团:SO42-、CO32-、NO3-、OH- 作业:P 补充作业: 1、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区别: 氢气 氧气 实验室室制取 气体的药品 化学反应方 程式 仪器 实验步骤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注意事项

第一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第一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的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纯,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理解置换反应概念及应用。 3、了解原子团的概念,知道SO42-、CO32-、NO3-、OH- 教学重点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原理和操作 2、学会氢气检验和验纯 教学难点 复习提问:1、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程序。 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顺序,本节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也按着这个顺序进行。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制取氢气的药品: (实验)镁铁锌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是氢气,但反应的速度不同、镁最快、铁最慢、只有锌反就应适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Fe+H2SO4===FeSO4+H2↑

Zn+H2SO4===ZnSO4+H2↑ 强调反应的速度和制取氢气的药品: 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属于哪种化合反应类型。这也是我们今天又要学习的另一种化学反应类型。 原子团:SO42-、CO32-、NO3-、OH-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当作一个整体。 置换反应:定义: 注意: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都有单质存在。 二、反应原理 Zn+H2SO4===ZnSO4+H2↑ 三、仪器装置 见课本:适用于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与氧气相比) 四、收集方法: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五、检验及操作: 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 六、验纯: 七、注意事项: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 2导气管稍露出橡皮塞。

氢气实验室制法的教案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段芳东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2.学习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引导、启发、探索式教法 教学过程 [引言] 上节课我们讲了水的组成,水电解可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都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氢气。 [设问] 研究一种具体物质是从哪些方面研究的? 要求回答:从性质,制法,用途,存在等四个方面 [引言] 这节课我们将重点讨论在实验室是如何制取氢气的。 [板书]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设问] 回想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从哪些方面讨论的? 学生回答:五个方面,即实验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 [板书] 一、实验药品 学生实验(要求观察药品的色态,是否能发生反应,如果能反应比较一下反应的速率) (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讨论] 实验室选用哪种金属制取氢气更合适? [小结]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看出镁反应速率太快,不便操作,铁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但反应速率太慢,所以选用锌跟酸反应制取氢气比较合适。 [讲解] 实验室制取氢气,其中的酸除了可用稀硫酸外,还可用稀盐酸。

[板书] 二、反应原理金属酸 锌稀硫酸(稀盐酸) [设问] 锌与稀硫酸反应除生成氢气外,还有什么物质生成? [讲解] 将反应后的残液蒸发,冷却后得到一种无色晶体。下面我们用文字表达式把反应表示出来: [分析] 像SO 这样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就好像一个原子一样, 4 化学上把这样的原子集团称为原子团。 [小结] 实验室制取氢气是利用了金属和酸的反应。 [讨论] 1.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制备氢气时需要哪些仪器? 学生回答:试管,导气管,集气瓶。 2.如果需要制的氢气很多,中途想加酸,又不能停下反应,用什么方法?(漏斗) 3.漏斗在液面上行不行?(需用长颈漏斗) 4.如让反应随时停下,随时进行怎么办?(加有孔的塑料板止水夹) [板书] 三、仪器装置 1.简易装置:试管长颈漏斗导气管 [讲解] 实验室要制取大量氢气可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展示] 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设问] 如何将制得的氢气收集起来? [板书] 四、氢气的收集方法 [设问] 氧气可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

总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制取和应用和许多化学反应规律

氧气: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 降温加压:成淡蓝色的液体。升温减压: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 化学性质:性质活泼(1)氧化性;(2)助燃性,C S P Mg Fe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C+o2=(点燃)co2 S+o2=(点燃)SO2 2Mg+O2=(点燃)2Mgo 3Fe+2o2=(点燃)Fe3o4 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制取:实验室制取:原理:2KMnO4=(加热)K2MnO4+MnO2+O2↑2KClO3=(MnO2做催化剂,加热)2KCl+3O2↑2H2O2=( MnO2做催化剂)H2O+O2(节能,简单,安全)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试验步骤:连接装置→气密性检查→装药品→收集气体→先移导管→再撤酒精灯 工业制取(分离液态氧气)——物理变化 空气→(降温,加压)液态空气→(升温)→先N2出来→后O2出来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成无色无味气体,微溶与水; 加压降温下会变成固态干冰。 化学性质:a灭火试验: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b能与水反映生成碳酸:CO2+H2O=H2CO3 H2CO3=(加热)CO2↑+H2O(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2):CO2+Ca(oH)2=CaCo3+H2O 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原料,制冷剂,化肥。 试验室制法:原理:CaCo3+HCl=CaCl2+H2O+Co2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注意:不能用饱和HCl,反映速度太快。工业制取.CaCo3=(高温煅烧)CaO+Co2 氢气: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降温可成液态、固态。 化学性质:(1)可燃性:a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2H2+O2=(点燃)2H2O.注意:使用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b(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点燃)2HCl(工业制取盐酸的方法) (2)2Cu+O2=(加热)2CuO(氢气还原氧化铜)注意点:试验开始先通氢气再加热.H2+CuO=(加热)H2O+Cu(置换反应)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夺取氧化物中的氧 制取:原理:Zn+H2So4(稀)=ZnSo4+H2↑ 工业制取:2H2O=(通直流电)2H2↑+O2↑如果需要大量H2:启普发生器★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十二:实验室制法 △ 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MnO2

初三化学教案: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氢气的实验室制教案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并认识原子团;理解置换反应概念;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能力: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和氢气的收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 重点难点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置换反应。 教学方法谈话法、实验启发法。 教学用品仪器:试管、铁架台、漏斗、长颈漏斗、带单孔塞的导管。 药品:锌粒、铜片、镁片、铁片、稀硫酸、稀盐酸。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A B 【提问】上图中A、B两套装置哪个好为什么你制氢气时选用哪套装置在制氢气时应注意什么 分析这套装置适合块状固体 不加热制气体加酸。 A装置虽能随时加酸,但氢气可从漏斗逸出。 回答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 【分析】介绍氢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氢气收集方法。 氢气密度最小,用何方法收集 氢气难溶于水,用何方法收集 并进行演示,分析两种方法哪个方法为最佳方法 【提问】有A、B两瓶气体放置在桌上,哪瓶是氢气正确的放置方法为什么回答问题: 1.实验室收集氧气用___法, 因为氧气___。还可用____ 法,因为氧气_____。 2.实验收集氢气用__法,因 为氢气___。还可用____法, 因为氢气____。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氧气收集方法的复 习,由同学根据氢气性质 分析出氢收集方法。 对比加深记忆 提问思维能力 【过渡】是否必须使用稀硫酸呢猜想培养想象能力 【实验】以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制取并检验氢气。 要求学生记录有关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介绍有关物质化学式。记录: A.盐酸__色___体。与铁反应 现象。__ B.盐酸与锌反应现象_。 C.盐酸与镁反应现象_。 制氢气可用稀硫酸,还可 用稀盐酸。 【回顾并提问】什么叫化合反应什么叫分解反应 分析:铁、锌、镁分别与稀硫酸、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提出置换反应的概念。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做练习二回答问题: _________叫化合反应。举 一例。__________叫分解反 应。举一例。 看书:置换反应概念,并找 出关键词语。 做练习二 导出置换反应的概念。 提高分析问题能力,逐步 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简介原子团】硫酸(H2SO4)中SO4叫 硫酸根;硝酸(HNO3)中NO3叫硝酸根; 氢氧化钠(NaOH)中OH叫氢氧根;碳 酸钠(Na2CO3)中CO3叫碳酸根。 在化学反应里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 识记认识原子团

1、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1、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制氧气①2H2O22H2O +O2↑ ②2KClO32↑ ③2KMnO4K2MnO4+MnO2+O2↑ 制二氧化碳气体:CaCO3+2HCl=CaCl2+CO2↑+H2O 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铁、磷、甲烷、酒精、氢气的燃烧 ①3Fe+2O2点燃 Fe304 ②4P+5O2点燃 2P2O5 ③CH4 +2O2点燃CO2 +2H2O ④C2H5OH+3O2点燃2CO2 +3H2O ⑤2H2+O2点燃2H2O 3、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 2H2O 2H2↑+O2↑ 4、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Mg(OH)2+2HCl =MgCl2+2H2O 5、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稀硫酸 Fe+H2SO4=FeSO4+H2↑ 6、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 = 2FeCl3+3H2O 7、用石灰石、纯碱、水为原料制烧碱 ①CaCO3CaO+CO2↑ ②CaO+H2O Ca(OH)2 ③Ca(OH)2+Na2CO3= CaCO3↓+2NaOH 8、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炼铁 3CO +Fe2O32Fe+3CO2 9、实验室中检定二氧化碳气体 CO2+Ca(OH)2=CaCO3↓+H2O 10、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HCl+NaOH=NaCl+H2O 11、氢氧化钠变质: CO2+2NaOH=Na2CO3+H2O 12、证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方程式 ①用稀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用石灰水Ca(OH)2+Na2CO3= CaCO3↓+2NaOH ③用氯化钙溶液CaCl2+Na2CO3= CaCO3↓+2NaCl 1、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制氧气① ② ③ 制二氧化碳气体: 制氢气: 2、铁、磷、甲烷、酒精、氢气的燃烧 ① ② ③ ④ ⑤ 3、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 4、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5、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稀硫酸 6、用稀盐酸除铁锈 7、用石灰石、纯碱、水为原料制烧碱 ① ② ③ 8、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炼铁 9、实验室中检定二氧化碳气体 10、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11、氢氧化钠变质: 12、证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方程式 ①用稀盐酸 ②用石灰水 ③用氯化钙溶液 高温 MnO2 高温 通电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

标题:(初中化学——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分析与案例评析)离线考试 发布时间:2014-6-18 8:20:47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氢气及二氧化碳)总复习教学安排简案及典型例题评析。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H2、CO2、O2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收集、检验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复习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课型]复习课 [教学手段]实验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了H2、CO2、O2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三种 气体的制备收集与检验。 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下表。配音从略…… 4+H

典型例题评析 例1:基础题 (2002?昆明)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上图中制气装置原理相同的是;收集方法相同的气体是(用名称填写). 氢气、二氧化碳氧气、氢气

(3)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的气体是;只能用稀盐酸制取的气体是(用化学式填写). H 2 CO 2 (4)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 3 2KCl+3O 2↑ 考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解析:(1)根据装置图及仪器的作用,辨识常用仪器并正确写出仪器的名称; ①酒精灯 ②集气瓶 (2)根据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选择依据进行解答. 实验室制氢气用的药品是锌粒和稀硫酸,制二氧化碳用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都是用固体液体常温型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制取气体药品来解答. 氢气具有可燃性,点前氢气与空气(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要先验纯. (4)根据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写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氧气有三种方法,用加热方法有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试管口是否有棉花.高锰酸钾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故答案为:(1)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氢气、二氧化碳;氧气、氢气.(3)H 2;CO 2; 2KCl+3O 2↑ (4)2KClO 3 点评:认识常见仪器,明确三大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及性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 健. 例2:基础巩固题 1.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MnO 2 △ MnO 2 △

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hydrogen laboratory meth od

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本教案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 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知识教学点 1.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2.置换反应。 3.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 4.原子团的含义。 二.重、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 2.难点:置换反应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2.使学生理解置换反应。 3.学习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 4.使学生了解原子团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本节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入手,通 过讨论,确定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和收集氢气的方法。 完整的阐述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全过程,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完整

的实验体系,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的发展来说是很好的教材。此外,课本又从几个实验入手归纳总结出了置换反应。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进行对比加深理解。另外,本节选学部分还介绍了启普发生器。此部分可以由学生在课下阅读,也可以在课上展示,使学生对它的结构、原理、适用范围有较深刻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知道了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出氢气,那么,它为什么叫做氢气呢?这是因为氢气是在相同条件时,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也就是说,它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它的中文名称为氢,其含义为成水元素。早在16世纪,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种气体,但是人们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元素,而把它叫做可燃空气。直到18世纪,拉瓦锡才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证明了它是一种新的元素,它形成的单质是氢气。[讲解]:那么,氢气是如何制取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氢气的制法。[板书]: 一.氢气的制法[讲解]:在上节课我们看到了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但是应当注意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成本较高,不适合在工业上大量生产氢气。在工业上,通常利用一些非常廉价的原料来制取氢气,常常是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为原料来制取氢气的。[板书]: 1.工业制法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

中学阶段常见12种气体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归纳

中学阶段常见12种气体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归纳 1.氢气 (1)工业制法: 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H2O(g)CO+H2; 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O+ H2O(g) CO2+H2 ②氯碱工业的副产物:(电解饱和食盐水) 溶液A+B+C :2NaCl+2H2O2NaOH +H2↑+ Cl2↑, (2)实验室制法: ①中等以上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强酸的置换反应: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Zn+H 2SO4=ZnSO4+H2↑ ②个别金属与强碱溶液的置换反应: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2Al+2NaOH+2H 2O=2NaAlO2+3H2↑, 2.乙烯 (1)工业制法: 石油裂解制乙烯:高碳烷烃低碳烷烃+低碳烯烃: C4H10C2H6+C2H4;C8H18C6H14+C2H4 (2)实验室制法: 乙醇的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H2O 3.乙炔 (1)工业制法: 煤干馏得到焦炭,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在高温电弧炉中生石灰和焦炭反应生成电石和一氧化碳,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和乙炔。 3C+CaO CaC2+CO↑;CaC2+2H2O Ca(OH)2+C2H2↑ (2)实验室制法:电石水解法:CaC2+2H2O Ca(OH)2+C2H2↑ 4.一氧化碳 (1)工业制法: 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H2O(g)CO+H2;

②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工业制备粗硅的副产物):2C+SiO2Si+2CO↑ ③工业制备电石的副产物:3C+CaO CaC2+CO↑; (2)实验室制法: ①草酸分解法:H2C2O4 CO↑+CO2↑+H2O ;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得到一氧化碳。 ②甲酸分解法:HCOOH CO↑+H2O 5.二氧化碳 (1)工业制法: ①高温分解,煅烧大理石:CaCO3CaO+CO2↑ ②玻璃工业副产物: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 ③联碱工业小苏打制纯碱的副产物:2NaHCO3Na2CO3+H2O+CO2↑ (2)实验室制法: 复分解反应: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6.氨气 (1)工业制法 化合反应:合成氨工业N2+3H2 2NH3 (2)实验室制法 ①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受热制备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浓氨水滴入到生石灰(烧碱或碱石灰)表面快速产生氨气。 7.一氧化氮 (1)工业制法 ①氨气催化氧化制备一氧化氮(硝酸工业的第一步反应):4NH3+5O24NO+6H2O ②二氧化氮溶于水制硝酸的副产物:3NO2+H2O=2HNO3+NO (2)实验室制法 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备一氧化氮:3Cu+8 HNO3(稀)=3Cu(NO3)2+2NO↑+4H2O 8.二氧化氮 (1)工业制法 一氧化氮氧化制二氧化氮:(硝酸工业的第二步反应):2NO+O2=2NO2 (2)实验室制法 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备二氧化氮: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总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总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摘要】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方法包括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在实验室制法中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收集方法。工业制法需要考虑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能否大量生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关键词】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Abstract】preparation method of oxygen,carbon dioxide,hydrogen including laboratory preparation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prepared in the laboratory method according to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reactant state selection device,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gas collection method. Industrial preparation method needs to consider the raw material is easy,the price is cheap,the cost is low,can be a lot of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Keywords】oxygen carbon dioxide hydrogen Laboratory preparation method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初中化学中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三大气体的制取是中考的重难点,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更与我们分不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用来灭火,二氧化碳的固态叫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氧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化学考察的都是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问题,因此三大气体的制取方法非常重要,先将其总结如下: 1氧气的制法 1.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1.1原理及药品 (1)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原理:2KMnO4ΔK2MnO4+MnO2+O2↑ 药品:高锰酸钾(固体) 反应条件:加热

【范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反应原理和方法、仪器装置、收集方法理解转换反应概念及应用;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分析、扒理、抽象思维能力和假冒新能力的培养。 3.科学品质:通过不同的衩通俗内容的操作,培养学生对待途学要有来严谨求实的太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 2.难点:原子团的概念、。 实验准备 演示实验:见课本50面[实验3-3][实验3-7] 补充实验:镁、铁分别与稀HSo反应,并检验H的生成。 教学用品试管、水槽、导秘、铁架台、玻片、锌粒、铁钉、镁条、稀H2So4、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如何用化学方法证明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了水氢气氧气,其中有氢气生成,它是由氢元素组成的音质同。由于氢气的密度在所有气体中最"轻",所以需用到氢气。但由于电解水得到氢气需消耗的电能较大,故不采用这种方法,那么实验室用了什么方法呢? 三、新课讲授 在实验中常用稀H2So4反应来制取氢气 .实验药品 课本50页[实验3-3] 锌跟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气体可以燃烧,这是氢气。 见补充实验 镁跟稀硫酸反应剧烈,速度快,放出氢气;铁跟稀硫酸反应速度慢,也放出氢气。 镁、锌、铁跟稀硫酸反应均有气体生成,经检验是氢气。但这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速度快,铁反应速度慢,只有锌粒反庆速度适中。所以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HSo反庆来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① mgH2So4--mgSo4H2↑……………………② FeH2So4--FeSo4H2↑………………………③ 由一述实验得知,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锌粒也可以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ZnHcl→Zncl2H2↑………………………④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完美版

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2.置换反应。 3.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 4.原子团的含义。 二.重、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 2.难点:置换反应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2.使学生理解置换反应。 3.学习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 4.使学生了解原子团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 本节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入手,通过讨论,确定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和收集氢气的方法。完整的阐述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全过程,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的发展来说是很好的教材。此外,课本又从几个实验入手归纳总结出了置换反应。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另外,本节选学部分还介绍了启普发生器。此部分可以由学生在课下阅读,也可以在课上展示,使学生对它的结构、原理、适用范围有较深刻的了解。(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知道了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出氢气,那么,它为什么叫做氢气呢?这是因为氢气是在相同条件时, 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也就是说,它是最轻的气体,因此, 它的中文名称为氢,其含义为成水元素。早在16世纪,人们就已经 发现了这种气体,但是人们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元素,而把它 叫做可燃空气。直到18世纪,拉瓦锡才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证明了 它是一种新的元素,它形成的单质是氢气。 [讲解]:那么,氢气是如何制取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氢气的制法。 [板书]:一.氢气的制法 [讲解]:在上节课我们看到了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但是应当注意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成本较高,不适合在工业上大量生产氢气。在工 业上,通常利用一些非常廉价的原料来制取氢气,常常是利用天然气或 水煤气为原料来制取氢气的。 [板书]:1.工业制法 )。 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 4 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CO和氢气H )。 2 [讲解]:在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氢气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主要内容。[板书]:2.实验室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