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小儿智能检查表
婴幼儿发展测量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婴幼儿发展测量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简介婴幼儿发展测量表,也称为丹佛发育筛查测验,是一种常用于评估婴幼儿发展情况的工具。
它通过观察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行为和能力表现,帮助医生或教育专家判断婴幼儿的发育是否符合正常标准。
测验内容丹佛发育筛查测验包括多个维度的测试项目,用于评估婴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如运动能力、社交互动、语言表达等。
测验内容根据婴幼儿的年龄段而有所不同,通常分为几个时期,包括:1. 新生儿期:主要观察婴幼儿的反射动作、眼神交流等。
2. 1-6个月:主要观察婴幼儿的头部控制、翻身、抓握等能力。
3. 7-12个月:主要观察婴幼儿的爬行、坐立、双手协调等能力。
4. 13-18个月:主要观察婴幼儿的行走、语言理解和表达等能力。
5. 19-24个月:主要观察婴幼儿的简单问题回答、模仿行为等能力。
测验流程丹佛发育筛查测验通常由医生、护士或教育专家进行,流程如下:1. 选择适当的测试环境,确保婴幼儿能够在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测试。
2. 依照婴幼儿的年龄段选择相应的测试项目。
3. 观察婴幼儿在每个测试项目中的表现,并根据指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4. 记录婴幼儿的测试结果,包括发现的发展延迟或异常情况。
5. 根据测试结果和评估,为婴幼儿提供适当的干预和支持。
注意事项在进行丹佛发育筛查测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测验应在宝宝清醒、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在饥饿、疲劳或不适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2. 测验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测验只是评估婴幼儿发展情况的一种工具,结果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依据。
4.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宝宝存在发展延迟或异常情况,及时寻求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和干预。
结论婴幼儿发展测量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是一种可靠的评估婴幼儿发展情况的工具,通过观察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行为和能力,帮助判断其发育是否符合正常标准。
在进行测验时,需要注意测试环境、专业指导和评估结果的综合判断,以便提供适当的干预和支持。
儿童早期发育量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儿童早期发育量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简介儿童早期发育量表,也被称为丹佛发育筛查测验,是一种常用于评估儿童早期发育状况的工具。
该量表由美国丹佛大学儿童医院开发,旨在帮助医生和教育专业人员了解儿童在各个发育领域的表现,并及早发现潜在的发育问题。
测验内容儿童早期发育量表包含四个主要领域的评估:个人社交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语言能力和整体动作能力。
个人社交能力个人社交能力评估儿童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能力。
这包括眼神接触、面部表情、社交游戏等方面的表现。
精细动作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评估儿童手眼协调、手指灵活性和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
例如,儿童是否能够使用筷子、剪纸或系鞋带等。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评估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这包括儿童是否能够发出清晰的语音、理解简单指令和使用词汇进行表达等。
整体动作能力整体动作能力评估儿童的大肌肉协调和整体动作技能的发展。
例如,儿童是否能够跑步、跳跃或平衡等。
使用方法儿童早期发育量表通常由专业人员(如医生、教育专家)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包括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并记录相应的发育水平。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专业人员判断儿童在各个发育领域是否存在延迟或问题。
如果发现问题,进一步的评估和干预可能会被建议,以帮助儿童克服发育障碍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注意事项在使用儿童早期发育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评估过程应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量表结果应与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进行解读,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
3. 评估结果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还应结合其他评估工具和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儿童早期发育量表是一项有益的工具,可以帮助家长、医生和教育专业人员及早发现儿童的发育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丹佛发育量表(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1)测验目的旨在进行智力筛选,以便对可疑者作进一步诊断性的检查。
(2)编制者William K.Frankerburg等,1967年公开发表.(3)适用范围0~6岁婴幼儿。
(4)测验时间15分钟左右。
(5)量表构成量表有105个要求或项目,根据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次序先后不同,各项目与0~6岁的某个年龄段相对应。
这些项目在测验表分别安排于4个能区,包括: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身边处理及社会适应能力4大项。
(6)测验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4种。
(7)评价操作简便,花费时间少,工具简单。
能从多个维度(能区)评价儿童的心理行为 发 育,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育的程序性和时间性;同时,其检查、评价方法也是我们了解其他的儿童发育评价方法的基础。
但实际应用中,4岁以上项目明显不足。
标准翻查用具进行发育筛查采用下列各项用具(1)红色绒线团(直径约10厘米)(2)葡萄干若干粒(或类似葡萄干大小的小丸)(3)细柄拨浪鼓。
(4)11块每边2.5厘米长的方木(红色8块、蓝、黄、绿各一块)(5)无色透明玻璃小瓶(瓶口直径1.5厘米)。
(6)小铃(7)花皮球两个(直径7厘米一个,直径10厘米一个)(8)红铅笔。
筛查性智力测验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有的也适用于群体测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筛查出在生长发育或智力方面有问题的小儿。
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丹佛婴儿发育量表(简称DDST):该方法包括测试小儿的个人-社会适应、精细动作、语言和大运动四方面的能力,共有104个项目,适宜于新生儿至6岁的小儿。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也是我国的一种标准化儿童发育筛查方法,被广泛用于各大医院适用于0~6岁儿童。
它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能区。
1、个人—社交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儿童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婴幼儿智能发育筛查参考表

Δ 能画出人体三个或更多部 位 模仿画出正方形
Δ 能脚跟对着脚尖向前走4步或 更多
Δ 会独立穿衣
5岁-6岁
Δ
能画出人体六个或更多部位Δ Δ
能单足站立10秒或更长时间 能抓住蹦跳的球
Δ 认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中的三种
Δ 能讲出球,房子,桌子等常见物体的作 用 Δ 能说出日常用品是由什么做成的
年龄 精细动作
婴幼儿智能发育筛查(丹佛)参考表
大动作
个人与社会
语言
1月龄
Δ 小儿腿、双侧动作对称等
同
Δ 俯卧时试举抬头
Δ 视线能随目标移动90度
Δ 小儿仰卧时能注视家长 (相距30cm)
Δ 听到玲声有眨眼、呼吸节律和活动改变 等反应 Δ 除哭声外能发出喉音
2月龄
Δ 抬头时,脸与桌面约 成45度
Δ 不接触小儿,对他逗笑时, 他会微笑
3月龄 Δ 小儿手指能互相接触
Δ 会自动微笑
Δ 不接触小儿,经逗引能笑出声笑
4月龄
Δ 视线能随目标移动180 Δ 抬头时,脸与桌面约成90度
度,
Δ 扶小儿坐时,举头正而稳,不
Δ 用摇铃接触小儿手指能我 摇动,
住,
5月龄
Δ 坐在家长腿上能伸手向着 Δ 俯卧时手臂能支撑身体抬胸
桌面上的玩具
Δ 扶站时腿能支撑体重片刻
Δ 对扫地等简单家务进行模仿
Δ 至少会针对特殊物、 人或动作讲三个字
18月龄--21月龄Δ 能叠稳四块方木而不倒
Δ 不扶任何物体会将球向前踢出 Δ 喜欢学做简单家务如收拾玩 Δ 能指出自己的眼、鼻子或身体其他部位
能扶着墙或栏杆上楼梯
具,帮助家长取指定的东西 Δ 会说两个或更多词、表示有意义的短语
DDST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即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用于早期发现2个月至六岁小儿智力发育问题(初筛)丹佛发育筛查(简称DDST)社会心理测验的类别较多,有综合性的测验,也有多种复合能力的测验。
从测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筛查性和诊断性两大类。
目前最普遍的发育筛查方法是发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斯的丹佛发育筛查法(简称DDST)。
年龄范围:0~6岁筛查性方法:筛出正常、可疑或异常。
实用价值①能筛出一些发育上可能有问题,但临床上尚无症状。
②对可能有问题的小儿可用DDST筛查予以证实或否定。
③对有高危因素的小儿可进行发育监测。
手册目录1、序 (3)2、引言(原丹佛引言) (4)3、标准测查工具 (6)4、筛查记录 (7)5、一般说明 (8)(1)使小儿舒适 (8)(2)向家长说明 (8)(3)小儿年龄计算方法 (9)(4)划出年龄线/填明测查日期 (10)(5)早产和过期产 (10)(6)测查程序 (10)(7)测查项目数 (11)(8)项目测查次数 (12)(9)提问 (12)(10)项目评定 (12)(11)小儿拒绝不作 (12)(12)发育迟缓 (13)(13)与家长讨论测查结果 (13)(14)注意事项 (14)6、结果的解释 (14)7、复查 (17)8、专业评定 (18)9、项目测查和评定 (18)(1)个人——社交 (18)(2)细运动——适应性 (22)(3)语言 (31)(4)大运动 (37)10、检查者自我测验及答案 (44)11、小儿发育筛查记录执行情况鉴定 (48)标准翻查用具进行发育筛查采用下列各项用具(1)红色绒线团(直径约10厘米)(2)葡萄干若干粒(或类似葡萄干大小的小丸)(3)细柄拨浪鼓。
(4)11块每边2.5厘米长的方木(红色8块、蓝、黄、绿各一块)(5)无色透明玻璃小瓶(瓶口直径1.5厘米)。
(6)小铃(7)花皮球两个(直径7厘米一个,直径10厘米一个)(8)红铅笔。
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

丹佛智慧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 一. 检查对象及使用范围(一)出生至6岁儿童。
(二)一般为正常儿童,可能存在异常,进行筛选。
(三)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作用1. 儿童怀疑有问题,临床无症状。
2. 主观上怀疑,用DDST作客观上的评定。
3. 对高危儿童进行测验和随访。
二. 应用DDST时注意之点(一)DDST属筛查方法,无IQ分数。
不能预测未来。
(二)能提示问题,但不能提示诊断名称。
(三)测定方法、物品按照规定,测试者严格训练。
(四)测试的先决条件是须备有参考手册(指导语)和严格按照测试规程。
三. 测试时采用对象(一)红皮球(直径10cm)(二)糖小丸若干粒(三)细柄摇荡鼓(四)8块每边2.5cm的方木(红、黄、蓝、绿)(五)透明玻璃小瓶,口径为1.5cm(六)小铃(七)网球(八)铅笔四. 测验表(一)105项目(二)在出生至6岁间分布4个能区1. 个人—社会: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及料理自己生活能力。
2. 精细动作—适应性:看的能力;用手取物和画图能力。
3. 语言:听、理解和语言能力。
4. 大动作: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五. 测验步骤(一)使小儿适应测验场合。
(二)对家长的解释。
(三)儿童年龄的计算方法(按公历)。
(四)划出年龄∕填明测验日期。
(五)早产日期计算:2周以上,减去早产周数。
六. 项目评分(一)记在50﹪处1. P及格。
2. F失败。
3. R儿童不肯。
4. NO为儿童无机会及条件表演。
(二)迟长评分1. 定义:年龄线左侧项目失败。
2. 项目过线,则不是迟长。
七. 结果审核(一)结果评价1. 正常2. 可疑(1)1个能区≥2项迟长。
(2)1个或更多能区具有1项迟长和同区过年龄线的项目都失败。
3. 异常(1)2个或更多能区≥2项迟长。
(2)1个能区≥2项迟长,加上1个或更多能区具有1项迟长和同区过年龄线的项目都失败。
八. DDST执行情况鉴定表(一)目的:在应用DDST时经常利用本表鉴定执行情况,这些条件要求检查者能熟练掌握。
婴幼儿智能发育筛查(丹佛)参考表

3岁~3岁半
*1岁以上小儿是3个月为一年龄组,故年龄跨度较大,在该年龄组里的项目不要求全部通过,但该年龄组以前的项 目要求全部通过。
婴幼儿智能发育筛查(丹佛)参考表(社会性及语言) 婴幼儿智能发育筛查(丹佛)参考表(社会性及语言)
月份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7个月 8个月 9个月 10个月 个人与社会 △小儿仰卧时能注视家长(相距30厘米) △不接触小儿,对他逗笑时,他会微笑 △会自动微笑 语言 △听到铃声有眨眼、呼吸节律和活动改变等反应 △ 除哭声外,能发出喉音 △不接触小儿,经逗引能笑出声 △经逗引能发出兴奋的高音或尖声
△能扶着己单独坐下
11个月
△会用拇指和食指抓握小丸,手掌不接触桌面
△扶站时能把足提起片刻
12个月
△会扶着家具行走△能独立2秒或更多时间 △不撑住地面能单独弯腰拾起玩具
12~15个月 △步行自如,左右不摇摆 △能叠稳两块方木 15~18个月 △会在纸上有目的地划线 △经示范能把小瓶(口径1.5厘米)内的丸粒倒出 △能向后退两步或更多步
△试拉小儿手中玩具会表示拒绝 △对距离较远的玩具有企图攫取的要求 △见生人表现出犹疑或有点害羞 △能玩“藏猫猫”游戏 △从背后20厘米处轻呼名字数次,小儿能向着声音 方向转头
△无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能玩拍手或挥手表示再见 △咿咿呀呀地学成人说话△能自己扶着把手站起来 △成人逗引着试取小儿手中的玩具时,小儿能将 11个月 玩具伸向成人,但不放下 △能观察出成人乐意或不乐意的表情并作出相应 12个月 的反应 △需要东西时会作表示,指点或讲出事物名称 12~15个月 △会正确地称呼母亲为“妈妈”,父亲为“爸爸” △会举杯饮水而洒出不多 15~18个月 △对扫地等简单家务进行模仿 △至少会针对特殊物体、人或动作讲3个字 △能指出自己的眼、鼻或身体的其他部位 △喜欢学做简单家务,如收拾玩具、帮助家长取 18~21个月 △会说两个或更多词表示有意义的短语△会扶墙或 指定的东西 栏杆上楼梯 △会脱外衣、鞋、短裤、短袜等 △会看图说出画的名字 21~24个月 △能听懂“给妈妈”、“放在桌上”、“放在地上 △独立吃饭洒地不多 ”中的两个 △能与小朋友一起玩△会洗手并擦干 2岁~2岁半 △从图片上能识别日常用品或常见动物 △会穿短裤、短袜或鞋 2岁半~3岁 △能穿、脱衣服,区别衣服的前后 △能说出自己的姓名 △已理解冷、累、饿的含义,如问“冷了怎么办? 3岁~3岁半 △能扣纽扣 ”回答“穿衣服”或“到房间里去”均为正确 △能理解介词。如按要求把积木放在桌面上(下), 椅子前(后) 3岁半~4岁 △成人外出时,请其他人陪着小儿,小儿能接受 △会说反义词(括号内的)如火是(热)的,冰是(冷) 的,妈妈是(女人),爸爸是(男人),马是(大)的, 鼠是(小)的 4岁~5岁 △会独立穿衣 △认出红、黄、蓝、绿4种颜色中的3种 △能讲出球、桌子、房子等常见物品的作用 5岁~6岁 △能说出日常用品是由什么做成的 *1岁以上小儿是3个月为一年龄组,故年龄跨度较大,在该年龄组里的项目不要求全部通过,但该年龄组以前的项 目要求全部通过。
丹佛发育量表(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⑴测验目的旨在进行智力筛选,以便对可疑者作进一步诊断性的检查。
(2) 编制者 William K.Frankerburg 等,1967 年公开发表.⑶适用范围0〜6岁婴幼儿。
⑷测验时间15分钟左右。
⑸量表构成量表有105个要求或项目,根据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次序先后不同,各项目与0〜6岁的某个年龄段相对应。
这些项目在测验表分别安排于4个能区,包括: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身边处理及社会适应能力4 大项。
⑹测验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4种。
⑺评价操作简便,花费时间少,工具简单。
能从多个维度(能区)评价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育的程序性和时间性; 同时,其检查、评价方法也是我们了解其他的儿童发育评价方法的基础。
但实际应用中,4岁以上项目明显不足。
标准翻查用具进行发育筛查采用下列各项用具(1)红色绒线团(直径约 10厘米)(2)葡萄干若干粒(或类似葡萄干大小的小丸)(3)细柄拨浪鼓。
(4) 11块每边2.5厘米长的方木(红色 8块、蓝、黄、绿各一块)(5)无色透明玻璃小瓶(瓶口直径 1.5厘米)。
(6)小铃(7)花皮球两个(直径 7厘米一个,直径10厘米一个)(8)红铅笔。
筛查性智力测验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有的也适用于群体测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筛查出在生长发育或智力方面有问题的小儿。
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丹佛婴儿发育量表(简称 DDS)该方法包括测试小儿的个人-社会适应、精细动作、语言和大运动四方面的能力,共有 104个项目,适宜于新生儿至6岁的小儿。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 )也是我国的一种标准化儿童发育筛查方法,被广泛用于各大医院适用于0~6岁儿童。
它由104个项目组成, 分为四个能区。
1、个人一社交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一适应性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儿童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