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机

精梳机
精梳机

纺纱过程中实现精梳工艺所用的机械。精梳机的主要作用是:排除较短纤维,清除纤维中

的扭结粒(棉结、毛粒、草屑、茧皮等),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最终制成粗细比较均匀的精梳条。

1789年英国E.卡特赖特创造了第一台精梳机,称做“大笨钟”(bigben),后来逐渐演变成圆型精梳机。

1830年法国人J.海尔曼发明固定钳板式精梳机,运动速度很低,形成的平行纤维薄层均匀度较差,仅适宜纺制粗号纱线。

1900年纳斯密斯加以改进,创造摆动钳板式精梳机,能在拔取(分离)纤维过程中实现逐次握持和逐步分离牵伸的目的,当时简称N型精梳机。

20世纪初期,由于精梳纱线的需要量增加,精梳机又有发展,陆续制造了许多种型式。使用最广泛的是直型精梳机,能加工长度在25毫米以上的棉纤维和中等品质支数以上的羊毛和其他类似长度的各类纤维。

随后逐步形成棉纺直型精梳机和毛纺直型精梳机。毛纺也有用圆型精梳机的。绢纺和苎麻纺用的圆梳机和亚麻纺用的栉梳机也都属于精梳机性质(见制绵和栉梳),仅用途、机构和要求不同而已。

精梳机分类

编辑

直型棉精梳机

常用形式为每台4眼和8眼,即每台精梳机输出6或8组粗梳棉网,经牵伸后制成一根精梳条。

基本结构·

传动置于机器头部,分梳、拔取机构各眼并列设在机器中部,牵伸、圈条机构一般都在机器尾部。

由喂给、锡林、钳板、顶梳、拔取、排杂、牵伸、圈条等机构组成

结构详述及功能

①棉卷罗拉和给棉罗拉是喂给部分的主要机件,表面分别有粗细沟槽。给棉罗拉安装在下

钳板上,钳板前后摆动一次,给出4~6.5毫米长度的棉层(习惯称给棉长度或喂入长度)。

②锡林由光面弧形板(弓形板)和沟槽弧形板(又称针板座)组成,各占整个锡林弧面的一半。沟槽弧形板的槽口中嵌入14~17片针板(约占锡林整个弧面的四分之一)。针板植有梳针,梳针的粗细和植针密度随所纺品种不同。锡林轴贯通全机,轴端有分度盘,为全机各部动作

(定时定位)的基准。

③钳板有上下两块,拑口呈小弧面相互吻合。钳板前后摆动受车头连杆机构控制,上钳板启闭受本身连杆机构的约束。上钳板设有加压装置,钳唇(闭合时)与锡林梳针间的距离随钳板摆动发生变化,其最紧处隔距为0.3~0.5毫米。

④顶梳有摆动式和固定式两种,板型结构,下沿有一列针排,针排工作宽度同锡林宽度一

致。梳针通常采用扁形针。

⑤拔取(分离)机构,多采用连杆机构(或共轭凸轮和差动轮系相结合)使分离罗拉获得倒转、顺转、停止三种循环运动。分离罗拉贯通全机,表面有斜的细齿沟槽,有利于均匀拔取纤维。分离皮辊与罗拉形成压力拑口,其表面的平直度和涂料,应能保证均匀拔取纤维并防止

绕花。

⑥排杂机构中有毛刷和尘笼等。毛刷用富有弹性、耐磨的棕丝制成,棕丝插入锡林梳针2~

4毫米,毛刷转速比锡林高得多。尘笼表面有细小网眼,并配有内胆,便于吸取落棉。

⑦牵伸机构通常采用二上二下单区牵伸或三上四下曲线牵伸

⑧圈条机构有传统型式和行星式两种

直型毛精梳机

为单眼直型式,可将20根(只)左右筒装毛条或毛球直接喂入

羊毛纤维比棉纤维长而弹性好,因此,有些机构与棉精梳机不尽相同。

结构及功能

①喂给机构由给进盒和给进梳组成。给进盒前后穿通,盒面和盒底的横向有几条长槽孔。给进梳有几排梳针与盒面长槽孔相对应,两者结成整体作前后运动。向前给进时,给进梳下降插入纤维层内;向后时给进梳升起,脱离纤维层,使已喂给的毛条不倒退,实现间歇给进要求。这种喂给机构的握持力比棉精梳机用罗拉喂给缓和,使拔取作用发生在给进梳和拔取罗拉之间,

而不致拉断纤维条。

②钳板机构属固定钳板式,上下钳板仅作升降运动,上钳板还作启闭动作。

③分梳机构包括锡林和顶梳。锡林针板排列所占的圆心角比棉用精梳机大,一般将针板分成两组,前面一组不经常调换,后面一组随所纺品种不同而选配,共18~19片。

因羊毛分梳负荷重,梳针都比棉用的粗而长,植针角度前大后小,可缓冲分梳作用。锡林

的非匀速回转,是由三个偏心齿轮传动的,使锡林针排在分梳时表面速度快,拔取纤维时表面

速度慢,既保证锡林的分梳作用,又满足拔取纤维所需要的充分时间。

顶梳随喂给机构作前后运动,在梳理过程中还作上下运动。铲板在钳板下方作前后往复运

动,起托扶和挺直纤维丛的作用。

④拔取机构包括拔取车、拔取罗拉、拔取皮板和上下打断刀等。

在锡林分梳结束后,上下打断刀作开口动作,使拔取车随同拔取罗拉、拔取皮板向钳板靠

拢。拔取罗拉和拔取皮板先倒转,直至拔取拑口与下钳板间达到预定距离时开始顺转,逐步拔

取纤维与前一循环已经形成的平行纤维薄层尾部叠合,输出连续的毛网。

上下打断刀能把平行纤维薄层尾端与未被拔取的纤维层扯断分开。

⑤落毛排除机构与棉精梳机类似,但因落毛纤维比较长,需用道夫代替尘笼起凝聚的作用。附设的剥毛斩刀将落毛从道夫表面剥下,连同毛刷高速回转中所抛出的杂质一并纳入落毛箱内。圆型精梳机

又称连续作用精梳机,或诺布尔精梳机。

这种精梳机适用于加工含油较多的粗长羊毛纤维。

全机由给进、分梳、拔取、排杂和出条机构组成。

分梳机构是核心部分,由水平大小圆梳(针环)组成。

大圆梳和小圆梳

大圆梳直径超过1米,沿圆周植有直立梳针7~11圈,植针幅宽约50毫米。

小圆梳通常是两个,直径同为350毫米左右,小圆梳沿圆周也植有直立梳针4~8圈,植针幅宽约20毫米。大小圆梳上的梳针圈数、细度和密度随所纺羊毛性质、种类而不同。

大圆梳的针环间距从外到里逐渐缩小,梳针密度则逐圈变密,小圆梳的针环间距和梳针密度配置与大圆梳相反。大小圆梳均以固定机架为基础,各以自身的中心作定轴转动,两者转向和表面速度均相同。 [1]

新型精梳机使用的工艺技术

新型精梳机使用的工艺技术 生产优质精梳纱是纺纱精加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提高浙江省精梳纱线在市场上竞争力的主要措施,近几年来浙江省不少棉纺厂围绕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精梳纱的产品档次,加快了技改步伐,先后从国外引进瑞士立达公司生产的E7/5型与E7/6型新型精梳机50多台,近二年随着国产的PX-2型与FA266型等高效能精梳机相继批量生产,目前已有不少厂家选购了这二种新型精梳设备来生产精梳纱线,由于国内外生产的新型高效能精梳机的投入运行,不仅促进了精梳产品质量档次的提高,也使浙江省棉纺行业精梳纱的生产比重快速上升。据初步统计,按精梳装备来分析,可生产精梳纱的纱锭已占45%左右,按精梳纱生产比重来统计,2002年已占浙江省棉纱总产量的35%左右。在扩大精梳纱生产中不少企业十分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得到用户的好评。如平湖金瓶生产精梳纱供国内著名三枪针织品用纱,海盐广大生产的精梳纱供宁波维科集团高档大提花织物用纱,均得到用户肯定。但从总体分析,浙江省生产的精梳纱质量尚处于国内中等水平,与安庆棉纺厂,无锡一棉、无锡二棉,新疆天山等先进企业生产精梳纱比尚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纱条均匀度欠佳、棉结、毛羽多,光泽感不足,个别品种尚有异纤夹人,影响后加工产品质量。由于精梳纱实物质量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的提高。2000年11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浙江省召开精梳机工艺技术交流会,就高效能精梳机及其配套工艺技术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共识,也对我们正确认识与掌握高效能精梳机特性,优化工艺设计,提高精梳产品质量有一定指导意义。根据几年来对国内外生产的新型精梳机的初步认识,就如何使用高效能精梳机的有关工艺技术问题,提高精梳产品质量作如下分析探索。 1高效能精梳机的性能特点 目前浙扛省棉纺厂使用的瑞士立达E7/5型与E7/6型精梳机及国内生产的PX-2(CJ40型)与FA266型、FA26l型精梳机均是新型精梳机,也可称是高效能精梳机。它与传统的A201系列精梳机相比具有三个优点,已被多家实际使用厂所证实。 一是运转速度提高。

精梳机现状以及发展道路

精梳机的现状及发展道路 摘要:为了解我国精梳机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与国外精梳机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比较,找出我国现代精梳机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应用计算机、数字化、网络技术研制成功新一代具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精梳机。 关键词:精梳机;类型;自动化;一体化。 The comber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of road Chengzhichao (Textiles and Apparel)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omber,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foreign comber were compared to identify the deficiencies of China's modern combing machine each other, innovative Take the innovative path of development.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digital, network technology,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new generation of highly automated, intelligent, digital combing machine. Keywords: comber; type; automation; integration. 一、什么是精梳机? 所谓精梳机就是:纺纱过程中实现精梳工艺所用的机械。精梳机的主要作用是:排除较短纤维,清除纤维中的扭结粒(棉结、毛粒、草屑、茧皮等),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最终制成粗细比较均匀的精梳条。由于精梳机在工作中排除短纤维数量较多,与原料的耗用和生产成本有较大关系。 二、精梳机的类型 精梳机一般分为:直型精梳机和圆型精梳机。直型精梳机中又分为直型毛精梳机和直型棉精梳机。精梳机都有喂给、对纤维两端分梳、拔取(分离)、输出和圈条等组成部分。在直型精梳机的工作过程中,喂给部分输入一定长度纤维层,由钳板握持纤维层后端,接受锡林对前端纤维的分梳,然后由拔取拑口握持已被分梳纤维的前端,运用顶梳实现对纤维须层尾端的分梳。圆型精梳机则采用直立针环大小圆梳相互握持和分扯纤维层,对纤维层一端进行分梳,再从大小圆梳外沿拔取纤维,实现对纤维另一端的分梳。两者输出的都是纤维条。 三、精梳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1958年上海国棉二厂参照国外精梳机,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精梳机,

精梳机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精梳机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精梳机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项目 工作标准 一、危险(害)因素 1、纤维、飞花或灰尘(尤其是与高温运转轴承接触后的棉花)受到光照、金属性尘粒集聚产生的火花和电火花可能产生车间火灾。 2、锋利的针布和运转的机件可能造成人体伤害。 3、精梳机生产过程中,会无组织排放粉尘,工作时应佩戴口罩。 4、配电箱内有电压,应保持关闭。电器维护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电工进行维护。否则可能电击造成伤亡。 二、操作规范 1、只有当您接受过从事精梳操作培训后,方可在机器上操作。 2、不允许留没有保护的长发,穿宽松的衣服和装饰物件(包括

指环). 3、启动机器前应清理机器表面和机器内部任何工具或其他不属于机器的物品。 4、启动机器前应检查各加压部位及清洁绒板是否放妥。 5、启动机器时,或者在机器运转时,所有的安全保护门必须关闭,而且它们的安全限位开关必须处于功能状态、安全防护装置要保持良好状态。 6、启动机器时应确保机器的作用区域内不得有任何人在机器上操作。机器运转时,操作者须离开机器的运转部位。 7、正常停机,钳板应停在前面位置,使钳口放松。上钳板被抬起时绝对禁止转动机台,否则打坏钳板。 8、下列工作必须在机器完全停妥,将主开关关闭后进行: ⑴、对梳理和分离部分的清洁工作时;⑵、剥取缠绕在分离罗拉和皮辊上的纤维时;⑶、清洁顶梳嵌塞的飞花和杂物时;⑷、清理圈条压辊堵花。 9、勤巡回、防止脱卷轧伤锡林和落棉卷过大,压断落棉棍芯子,

分析普梳和精梳技术发展与创新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75375606.html,)分析普梳和精梳技术发展与创新 所谓“两梳”,狭义讲是指棉纺的普梳和精梳,广义讲也包括开清棉,开清棉作用实际上应该算作梳前的准备,犹如起到精梳准备工艺的地位,也相当于前纺与后纺的类似性质。 梳棉机属梳理机范畴,其重要作用往往有很多形容颂词:“纺纱工程的心脏”、“梳得好纺得好”等,看来并不过分,充其量不过是带有自我对专业的热爱语句。 精梳是后起之秀,发展迅速。由于“两梳”本身特殊性和发展的迅速,直接推动着纺纱工艺技术的进步,早已引起纺织界的普遍重视。“两梳”的梳理部件、梳理布局调整和工艺配置,是梳理方面重要内容,它既是硬件又是软件,确切地讲,是硬件中的软件,应该是梳理技术的核心,其他硬件高新技术的发展都只是从属的。梳理部件的变革推动着梳理技术的进步,起着核心和灵魂作用。高效能精梳机、高产梳棉机和清梳联的开发应用,都是围绕“两梳”技术的开拓创新而逐步得到发展的,最终获得了高速(高产)高质的双赢。 梳理牵伸的特殊性 纺纱基本工艺中的“牵伸”指的是罗拉牵伸。其实牵伸含义比较丰富,具体分有:①气流牵伸;②梳理牵伸;③分离牵伸;④罗拉牵伸;⑤张力牵伸;⑥意外牵伸等。前4项属工艺性牵伸,后两项是输送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一般不属工艺性范围。 开清棉具备①②;梳棉具备②④;精梳具备②③④。梳理牵伸应用在梳棉有着特殊意义,牵伸有大有小(大到超过任何其他牵伸),有正有“负”(“负”是梳棉独有的)。举例如下。

精梳作用的特殊性 精梳机的作用是去除纤维中的短绒,提高纤维长度整齐度、提升档次改善质量,因此精梳对象局限于天然纤维,棉纺精梳主要针对棉纤维。 在去短过程中主要依靠锡林和顶梳,去短的同时兼负除杂和除棉结作用,最终达到高度洁净,单纤维化伸直平行、富丝光感的纤维条。为了去除短绒,间歇定量喂给(每钳次的给棉长度)是精梳一大特点,不同给棉长度对应不同质量要求,即时给棉不是当时输出,一个给棉长度往往也受到锡林几次逐次分梳的机会。锡林分梳长度,也就是钳板握持纤维接受锡林的分梳的长度(不包括死隙长度),是几次给棉长度的总和,一般超过15mm(随纤维主体长度而变化),而每次被分离罗拉分离的长度仅为一个给棉长度,通过分离接合、分离牵伸最终送出一个有效输出长度: 平均分离牵伸=有效输出长度/给棉长度在分离过程中,应用分离牵伸,纤维挺直纳入正在运动的顶梳针间(不能理解顶梳主动插入),起到拦梳(滤梳)的作用,因为主梳还是依靠锡林来负担的,所谓锡林负责对给棉长度前端的分梳,顶梳负责对后端分梳,又所谓后端仅用一片顶梳达到类同前端一只锡林的理解,与实际不完全符合,但无原则性误导。 另外因为精梳机固有的特点,表面看喂人与输出都是恒速的,但机中梳理部分是变速和往复摆动的,锡林分梳时,分离构件几乎静止不动,合离构件运动时锡林不分梳,两者交替进行,因此产量受到一定限制。精梳机中部运动配合比较复杂,除以锡林恒速运动为主体外,其他构件多属变速运动,锡林转一转,其他构件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即钳板前后、启闭一次、给棉一个长度、钳板握持须丛向后摆动接受锡林针齿一次分梳、分离罗拉按已设计的运动曲线规律倒顺停一个循环、顺转大于倒转,顺转量减倒转量为有效输出长度,在钳板向前摆动开启时,分离罗拉开始动作实现分离接合,顶梳参与拦梳作用,输出一个分离纤维丛长度。钳板约按3/5和2/5时间比例向前和向后摆动,充分满足各自动作的需要,相互作用互不干扰。

高产梳棉机生条定量问题的探讨

高产梳棉机生条定量问题的探讨 孙鹏子辽东学院 生条定量与梳棉产量有直接关系,是梳棉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由于其对梳理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故探讨确定高产梳棉机生条定量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1 高产梳棉机生条定量的变化情况 30年来国内外梳棉机产量、生条定量和出条速度(道夫转速)等的变化情况见表1-表6。

表7为1970年~2000年高产梳棉机平均生条定量和出条速度的变化情况。 从表7看出,从1970年至今,世界高产梳棉机生条定量平均增加了1.29倍,而出条速度则平均增加2.9倍。 根据表1~表6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知名梳棉机制造厂提高产量的方式主要是提高锡林速度和输出速度,限于讨论范围,我们只就后者情况进行分析。 (1)德国特吕茨勒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的DK型梳棉机到现在DK903型梳棉机,其产量增加了4倍,而定量的变化则极为缓慢,只增加1.6倍。输出速度却增加3.3倍。 (2)瑞士立达公司:从C1/2型梳棉机到C51型梳棉机,其产量增加了3倍,输出速度增加2.5倍,而定量仅增加1.36倍。 (3)日本丰和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的MAX型梳棉机到CMH型梳棉机,其产量提高了4倍,而生条定量却没有大的变化,从CMK-3型梳棉机,再到CM80型梳棉机、CMH型梳棉机,生条定量无一点变化,而输出速度却提高了3倍-4倍左右。 (4)中国青岛纺机厂:从A186型梳棉机到FA232A型梳棉机,其产量增加4倍左右,定量增加l 3倍,输出速度增加3倍以上。其他公司如国内郑纺机、波兰的Lubuska、德国的Textima、英国的Crosrol(其单双联定量均相同)等都是采用提高输出速度的方式来提高产量,而生条定量只是略有增加,没有大的变化。 (5)意大利马佐里公司:马佐里(东台)C501型梳棉机样本标明定量范围为3.3 g/m~6 g /m,8 g/m~16g/m(用于长毛绒),在另一机器样本中CX300型梳棉机定量范围为3.933 g /m~5.3s/m,而CX400型梳棉机用户手册上公布生条定量为3.37 g/m~5.83 g/m,可见,马佐里机型提高产量的方式也主要表现在输出速度的提高上。 现以德国特吕茨勒公司DK系列梳棉机和瑞士立达公司梳棉机实际生产情况为例做简要分析。 (1)德国特吕茨勒尔公司DK系列梳棉机:DK2型梳棉机纺C 17.15 tex定量采用5.6 g /m,而DK760型梳棉机纺CJl4tex纱定量采用5.46g/m,纺转杯纱92.5 tex、100.5 tex 定量采用5.175g/m,DK803型梳棉机纺CJ 14.58 tex采用3.976g/m定量,纺CJ 29.15 tex采用4.858 g/m定量,DK803型梳棉机纺转杯纱29.15 tex采用5.83 g/m定量,DK903型梳棉机纺超细纤维采用5 g/m定量,DK903型梳棉机纺棉采用5.55 g/m定量。 (2)瑞士立达公司梳棉机:C1/3型梳棉机纺T/C13tex定量采用4.72g/m,C4型梳棉机纺CJ14.58 tex定量采用4.5 g/m,纺C 60 tex~C 30tex定量采用5.6g/m,纺转杯纱83.3 tex定量采用5g/m,C4-A型梳棉机纺C 28 tex定量采用4.26g/m,纺CJl4.58tex

_新型棉精梳机工艺设计_

平衡精度,严防高速运转跳动;对各种角钉、梳针和锯齿要提高强度,防止产生弯钩和倒齿;防止各种帘子和传动皮带伸长和跑偏。对各落杂区的尘棒、除杂刀要优选材质,保持其刚度和表面光滑,防止变形和挂花。为保证梳棉机在高速高产条件下仍能保持生条质量,必须提高锡林、道夫圆整度和盖板条平整度的要求。改进喂棉箱内部结构并提高加工精度,使筵棉下排通畅,并消除挂花现象。提高密封件质量,消除漏风现象,提高整机的密封性能。特别现在推行整机包装出厂,制造厂更应提高装配精度。 4.2 重视高产梳棉机针布质量并做好配套工作 当前使用厂反映针布锐度批与批之间不稳定,耐磨性差,与国外名牌针布差距较大,这就要求制造厂在优选钢丝材质和热处理方面下功夫,解决针布耐磨问题。在纺中、细号纱时,应使针布寿命周期达到加工棉条550t~600t 以上,确保在梳棉机30kg 台 h 产量下针布使用2.5年~ 3.0年。特别是对于整机出厂的梳棉机,要特别注意针布包卷质量,保证锡林、道夫针布的平整度,要对盖板针布进行大排队,做到每台的盖板根丝尽可能小。除主机外,最好同时提供高精度辅机,提高机上磨盖板机的精度,积极推行机上磨盖板技术,这样可以显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并提高设备利用率。围绕提高成纱质量,研究改进针布型号,做好锡林、道夫、盖板和刺辊针布的配套。 4.3 提高电气元件质量和国产自调匀整器的稳 定性 对国内质量尚不过关的电气元件,建议目前 使用引进件,同时和协作厂联合攻关,提高元件质量,以保证全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和消灭故障。清梳工序电气元件型号要统一,便于用户管理和维修。目前我国已开发出开环、闭环和混合环自调匀整器,可供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制造厂应下大气力提高产品性能,优选电子元件,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消除生条定量飘移。4.4 不断完善工艺是永恒的课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清梳联设备的继续研究、改进、发展、提高,工艺设计和工艺优选工作也应不断深入、不断完善。本次会议提出如下问题供工艺技术人员研讨和实践:(1)根据最终产品质量要求与使用原棉情况,进行开清棉、梳棉工艺研究(包括单机性能、打手形式、流程匹配、工艺参数选择);(2)如何提高往复抓棉机与多仓混棉机的混和效果;(3)清梳联对多品种生产时工艺、质量的适应性;(4)摸索合理的各单机出口负压与单机工艺质量效果的关系;(5)总结开松、除杂、均匀混和、减少棉结与纤维损伤的技术措施。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技术改造专业委员会 (执笔 阎 磊) 新书介绍 新型棉精梳机工艺设计 在当前纺织行业改革的浪潮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而精梳机与精梳纱的发展,又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棉纺织行业 九五 技术改造的重点要求中指出精梳纱的比重将达到25%,将更多地采用先进的新型精梳机。用好新设备,发挥新设备的性能优势、工艺配置和生产技术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周金冠高工积几十年经验牵头编写的 新型棉精梳机工艺设计 一书已由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和 棉纺织技术 编辑部出版发行。 新型棉精梳机工艺设计 一书主要简述我国新型棉精梳机的工艺理论与工艺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新型棉精梳机各项工艺指标的相应关系,主要工艺指标的要求及其综合应用,工艺调整与实用工艺的辩证关系,在工艺计算与工艺示例中主要介绍FA251A 型精梳机、FA251B 型精梳机、FA261型精梳机、FA261A 型精梳机、FA266型精梳机。相信本书能为棉纺织企业用好精梳设备,加快精梳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8 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Vol.27 10 584

纺织与PLC自动化

近十多年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的机电一体化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在新型纺织机械上普遍采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的内容包含了先进的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即以计算机为核心,有PLC、工控机、单片机、人机界面、现场总线等组成的控制系统;先进的驱动技术,有变频调速,交流伺服,步进电机等;检测传感技术和执行机构;精密机械技术等。棉纺织设备较有代表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例如新型的粗纱机、分条整经机、浆纱机,这类机器均采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其特点是: (1)由计算机控制多台变频器,交流伺服驱动器,再分别控制多台电动机的同步传动系统。(粗纱机为二、三或四台电机的三种方案,分条整经机为五台电机,浆纱机为七台电机) (2)均采用传感技术,检测纱线张力,通过计算机实现张力控制。 (3)采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粗纱的卷绕成形功能和实现经轴、织轴的理想卷绕。 纺织机械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后机构简化,性能改善,质量提高,操作方便,提升了设备的档次和水平。 (1)粗纱机采用计算机控制多电机分部传动后的效果: ①简化了复杂的机械结构,取消了锥轮变速装置、三自动成形机构、计长装置等。 ②应用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十分方便。 ③计算机储存多品种的最佳工艺,更换品种十分方便。 ④产品质量好,粗纱条干水平达到乌斯特公报5%的水平。 ⑤主机速度和生产效率提高,断头减少。 (2)分条整经机采用计算机、变频器、交流伺服组成的控制系统后的效果: ①经轴卷绕张力从定性控制发展到定量控制,自动控制内外圈张力,实现理想的内紧外松,产品质量好。 ②对绞精度有明显的提高。 ③采用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简单方便。 ④主机价格是进口价格的三分之一,降低了纺织厂的投资。 (3)浆纱机采用计算机控制多电机分部传动后的效果: ①简化了复杂的机械结构,取消了长边轴传动和PIV机械无级变速器。 ②伸长率和织轴卷绕张力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产品质量。 ③回潮率检测后,通过计算机与全机速度调节相连,保证回潮率的良好控制,有利于后道工序的稳定生产。 ④采用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简单方便。 ⑤机器生产效率有较明显的提高。 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也是纺织行业中机电一体化水平高的产品,其特点将在后面进行专题介绍。 1 先进的通用自动化装置在纺织机械上应用的状况 上面举例的三种设备,主要是采用了先进的通用自动化装置应用于纺织机械上来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产生了好的效果。因此先进的通用自动化装置应用状况,也可从一方面反映出纺织设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 1.1 PLC的应用 PLC在纺织设备上应用已普及,清花、梳棉、并条、精梳、粗纱、络筒、并纱、捻线、整经、浆纱、无梭织机等均已采用。 纺织设备上用的PLC,其1/0点数范围:8~1024点,约85%以上为8~112点。 PLC的年需用量,2002年约24000台,比2000年增长33%。

精梳机

纺纱过程中实现精梳工艺所用的机械。精梳机的主要作用是:排除较短纤维,清除纤维中 的扭结粒(棉结、毛粒、草屑、茧皮等),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最终制成粗细比较均匀的精梳条。 1789年英国E.卡特赖特创造了第一台精梳机,称做“大笨钟”(bigben),后来逐渐演变成圆型精梳机。 1830年法国人J.海尔曼发明固定钳板式精梳机,运动速度很低,形成的平行纤维薄层均匀度较差,仅适宜纺制粗号纱线。 1900年纳斯密斯加以改进,创造摆动钳板式精梳机,能在拔取(分离)纤维过程中实现逐次握持和逐步分离牵伸的目的,当时简称N型精梳机。 20世纪初期,由于精梳纱线的需要量增加,精梳机又有发展,陆续制造了许多种型式。使用最广泛的是直型精梳机,能加工长度在25毫米以上的棉纤维和中等品质支数以上的羊毛和其他类似长度的各类纤维。 随后逐步形成棉纺直型精梳机和毛纺直型精梳机。毛纺也有用圆型精梳机的。绢纺和苎麻纺用的圆梳机和亚麻纺用的栉梳机也都属于精梳机性质(见制绵和栉梳),仅用途、机构和要求不同而已。 精梳机分类 编辑 直型棉精梳机 常用形式为每台4眼和8眼,即每台精梳机输出6或8组粗梳棉网,经牵伸后制成一根精梳条。 基本结构· 传动置于机器头部,分梳、拔取机构各眼并列设在机器中部,牵伸、圈条机构一般都在机器尾部。 由喂给、锡林、钳板、顶梳、拔取、排杂、牵伸、圈条等机构组成 结构详述及功能 ①棉卷罗拉和给棉罗拉是喂给部分的主要机件,表面分别有粗细沟槽。给棉罗拉安装在下 钳板上,钳板前后摆动一次,给出4~6.5毫米长度的棉层(习惯称给棉长度或喂入长度)。 ②锡林由光面弧形板(弓形板)和沟槽弧形板(又称针板座)组成,各占整个锡林弧面的一半。沟槽弧形板的槽口中嵌入14~17片针板(约占锡林整个弧面的四分之一)。针板植有梳针,梳针的粗细和植针密度随所纺品种不同。锡林轴贯通全机,轴端有分度盘,为全机各部动作 (定时定位)的基准。 ③钳板有上下两块,拑口呈小弧面相互吻合。钳板前后摆动受车头连杆机构控制,上钳板启闭受本身连杆机构的约束。上钳板设有加压装置,钳唇(闭合时)与锡林梳针间的距离随钳板摆动发生变化,其最紧处隔距为0.3~0.5毫米。

国内外新高产梳棉机主要措施的综合研究分析

国内外新高产梳棉机主要措施的综合研究分析 近年来,国际上推出了新一代的高产梳棉机C51、DK903、C501、C60、MK5D等,国内梳棉机制造厂一方面进一步改进了原有的梳棉机,同时也各推出了新的高产梳棉机。例如青纺机的FA232、FA203A,郑纺机的FA225、FA225A,江阴机械厂的FA218,胶南纺机FA206和西北机器厂的FA211C等。本文根据国内外这些新高产梳棉机采用的主要提高产质量的措施,作综合分析。 1 高速高产 随着梳棉机产量的提高,为保证足够的梳理度,在金属针布梳棉机上,锡林速度由过去的180r/min逐步提高到360r/min(刺辊速度相应提高),产量由5 kg/台时提高到25-35kg/台时,即速度提高1倍,产量增加5-6倍。近年来,国内外高产梳棉机进一步把速度提高到450~600 r/min,产量也随着提高到45~120kg/h,即速度提高2.5~3.3倍,产量提高9~24倍,从而促进高产梳棉机的迅速发展。可以说,没有金属针布的应用,就不会有今天的高产梳棉机。因此,金属针布及以它为条件的高速梳理是现代高产梳棉机的两大要素。高产梳棉机发展的历史 分成几个阶段,见表1。 表1数据仅是一个相对的统计,图1为梳棉机速度产量的统计关系图,目前国外新梳棉机C51、C60、DK803、DK903、C501的最高锡林速度均达600r/min,MK5D中锡林(g1060)为770r/min,相当于大锡

林(01290)606.5r/min,最高产量为100-120kg/h,国内新FA梳棉机(FA202、FA232、FA225、FA218等)最高锡林速度为500~600r/min,最高产量为80-100kg/h,但不论国外或国内梳棉机,其实际产量都低于最高理论产量。 2 新型针布 金属针布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梳棉机的产量,而且开创了高速梳理在梳棉机上应用的新前景,促进高产梳棉机的迅速发展,现代高产梳棉机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新型针布的发展。随着锡林转速的提高,离心力增加,梳针上纤维滑脱趋势增加,为改善握持、分梳的能力,针齿工作角必须随锡林速度增加而减小(见表2)。随着梳棉机产量的增加,针布负荷增加,梳理度下降,为此必须设法减轻针布负荷,增加梳理度,因而锡林针布的总高随产量增高而减矮,齿密随产量增加而加密。由此就形成锡林针布向“矮、浅、尖、薄、密、小(工作角和齿形小)”的发展特点,相配套的道夫、盖板针布也向相应的方向发展。 2.1 锡林针布 新型锡林针布(棉型)的特点为“矮、浅、尖、薄、密、小(工作角和齿形小)”,由它决定了新型针布具有优良的纺纱性能。近年来这些特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见表3)。由25系列向20、18、15系列发展(矮齿、浅齿、齿深0.5-0.3mm);采用密齿,其齿密由860齿/(25.4mm)2到900齿/(25.4mm)2和1080齿/(25.4mm)2;采用超薄齿,其齿厚为0.5-0.4mm;超小工作角(前角余角),由60°减小至50°(前角30度增大到40度);加大横纵向齿密比,由2.3-2.6提高到

国外几种新型高产梳棉机的特点和性能_中_

环球纺织 国外几种新型高产梳棉机的特点和性能(中) 3 MK5D型高产梳棉机 M K5D型高产梳棉机是克罗斯鲁尔(Crosrol)公司在MK4型、M K5型梳棉机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成的。 3.1 组合式防震机架 由四根方钢立柱和槽钢横梁组成一坚固的方框,作为基础的副机框。四根钢柱上立着4只万向钢球轴承,支持着侧机框,锡林曲轨底座则坐在每个侧框上面的三只钢球上,在底部轴座中为两个深槽钢球轴承,支撑着锡林的短轴。锡林与轴承座结合,在轴向将锡林侧架定位。刺辊和道夫墙板与锡林侧架用支轴连接,可方便准确地调整隔距。刺辊墙板上配装着可调节的除尘刀组合件。这组合式机架使机台上构件与地脱离直接关系。从而不受地面走动或沉降的影响,即锡林、道夫、刺辊间的隔距不会受一般外力所影响,可校紧隔距和锡林高速,在高产下具有高分梳能力。3.2 锡林 锡林是钢板结构,钢板外壳热套于铸铁辐架上,用销钉固定。锡林轴承座与半圆形曲轨为一整体,使曲轨弧面与锡林轴心保持绝对同心。3.3 盖板 正向回转盖板不用链条,采用滚珠轴承装置,能确保每一根盖板针布高度和运行的实际角度(踵趾面)各自调整到与其他盖板完全一样的程度,因而盖板针布不需预磨,保持了新针布锋利坚硬的针尖,不仅能紧隔距(0.125mm),而且针尖锋利耐磨。因每根盖板在曲轨上滚动运行,消除了盖板踵趾面的磨损和必要的研磨修理。轴承盖板的速度可提高,这就可减少总回转盖板根数,总根数为89根,工作盖板36根,从而可在前后罩板处加装气流吸杂罩。 3.4 固定盖板 加工棉纤维时,前后各四块固定盖板,并加装气流吸杂罩,固定盖板区包括一块控制盖板、一块控制板、排杂尘刀以及三块固定盖板,尘刀经二硫化钼处理,经久耐用,不损伤纤维。锡林前后各一套,每套用压缩空气及吸风清洁。后固定盖板的针布由粗至细,其作用是进行预分梳和排杂,以减轻回转盖板负担。前固定盖板在分梳过程中使纤维排列平行,并排除杂质和短绒。 加工化纤时,采用9块后固定盖板和3块前固定盖板。 3.5 剥棉装置 采用具有压碎辊的三罗拉剥棉,并装有棉网导棉装置。剥棉罗拉剥取下的棉网,经过一对高精度、可调节的压碎辊(即轧辊),将棉网中剩余的杂质颗粒粉碎,剥棉罗拉上方装有包针布的清洁辊和吸口。导棉装置采用两卧式输送带,把轧辊输出的棉网送向左边并进入一对压辊,以带条状输入自调匀整的检测罗拉,这种导棉装置能自行气流生头,并可向前摆动,方便检查棉网质量。纺化纤时可配装静电消除棒,输出速度可达350m/ min,另外采用封闭无噪声轴承可减少维修和保养。 3.6 自调匀整装置 (1)采用计算机长闭环自调匀整器。采用凹凸罗拉检测棉条粗细,并转换成电信号,由计算机计处理后的修正值传递给变频控制的电机,以改变给棉罗拉转速,达到匀整生条修正长片段重量不匀的目的。生条定量的改变或输出速度改变能迅速输入该系统,能自动进行配合调节。 (2)闭环中片段自调匀整器,是长片段匀整的补充。使控制重量不匀的片段长度缩短至1m。它是由刺辊力矩传感控制器检测喂入量的变化,以调整给棉罗拉的转速。 3.7 采用新型针布 MK5D型机分别采用了ECC和Graf公司的新型锡林、道夫、盖板针布和新型剌辊锯条,保证了机台在高速、高产情况下的强分梳能力。 3.8 圈条器 采用大圈条行星式圈条器,同步齿形带传动,并有吸尘口和超载保护,根据棉条粗细松密程度选用不同导条管,化纤配用特殊扯铃式导条器和导条管。自动换筒为直线移动式,换筒时自动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