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单元试卷(附答案)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单元试卷(附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1)材料一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材料三中公约组织的名称是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哪一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杜鲁门主义。

(2)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是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根据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北大西洋公约》,该条约是由欧洲和北美国家共同签订;在军事上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导致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杜鲁门主义。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北大西洋公约》。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认识冷战政策。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关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3)材料三中,此时的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怎样的经济地位?材料三表明日本、欧共体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原因: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目的:提高国际地位。影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2)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原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原有的

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际地位。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根据材料二的“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统计图”可以概括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70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有: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依据材料三的“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依据材料三的“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可知材料三表明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结合材料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洲实现联合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由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可知,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

——川教版《世界历史》材料二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杜鲁门主义出台了。

——1947年杜鲁门提交国会咨文材料三在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大国崛起》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话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总统提出“杜鲁门主义”的理由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找出大国调整国际关系的原因有哪些?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人类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请问,美国当年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请你简要说说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

【答案】(1)丘吉尔

(2)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3)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为了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4)中国应加强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实质的综合国力;主张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坚持我国的外交政策;各国要谋发展、促合作、要和平;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出自丘吉尔。1946年3月,英国前任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

(2)格局材料二“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杜鲁门主义出台了。”可知,美国总统提出“杜鲁门主义”的理由是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3)根据材料三“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可知,大国调整国际关系的原因有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4)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国应加强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实质的综合国力;主张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坚持我国的外交政策;各国要谋发展、促合作、要和平;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

5.读图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美国经济分别表现出了什么特点?

【答案】阶段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点: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西部南部地区繁荣阶段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特点: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阶段三:20世纪90年代后;特点:美国经济稳定增长,进入新经济时代

【解析】

【详解】

依据图表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体来看,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年均增长率起伏变化大、经济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调整的状态。把美国经济发展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西部南部地区繁荣,原因是美国占据了广阔的

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力的发展环境;加大了对教育和科研研究的经费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涌现出了许多高新科技成果等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原因是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美国债务增加,成为最大的负债国。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稳定增长,进入新经济时代,原因是美国对社会经济进行了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一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等。

6.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出现1990年经济状况的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B.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未见成效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0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导致改革效果不佳,因此出现了1990年的经济负增长状况,选项C符合题意;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不符合史实,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赫鲁晓夫改革,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比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关系的改变更能说明欧洲经济实力削弱的了:1914年美国是一个债务国,欠欧洲投资者几十亿美元的债务,但是到了1919年,美国成了一个大债权国。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殖民地人们经常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看作欧洲国家之家的内部战争,是一场所谓高级社会的人贬低、屠杀其他社会的血腥行为,白人统治者看起来是不再能统治殖民地的人民了。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却如西坠的斜阳,再没有了往日的辉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使西欧元气大伤。尽管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英、法、西德等国的经济得

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就单个的力量而言,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强大的美国相抗衡。再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实际上陷入了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冷战对抗之中。当时的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利益出发,也要求西欧各国联合起来,并以此作为它对西欧战后重建进行接助的前提条件。

——范金芬《阿登纳西欧一体化政策成因分析》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严重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降低了欧洲人的海外威望。

(2)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实力下降,难以与美苏抗衡:美苏冷战,威胁西欧安全美国为对抗苏联支持要求西欧走向联合。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对美了经济霸主地位形成强烈冲击。

(3)认识:国家间应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合作共赢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有比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关系的改变更能说明欧洲经济实力削弱的了:1914年美国是一个债务国,欠欧洲投资者几十亿美元的债务,但是到了1919年,美国成了一个大债权国。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殖民地人们经常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看作欧洲国家之家的内部战争,是一场所谓高级社会的人贬低、屠杀其他社会的血腥行为,白人统治者看起来是不再能统治殖民地的人民了。”,可知一战对欧洲的影响是严重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降低了欧洲人的海外威望。

(2)根据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却如西坠的斜阳,再没有了往日的辉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使西欧元气大伤。尽管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英、法、西德等国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就单个的力量而言,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强大的美国相抗衡。再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实际上陷入了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冷战对抗之中。当时的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利益出发,也要求西欧各国联合起来,并以此作为它对西欧战后重建进行接助的前提条件。”,可知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实力下降,难以与美苏抗衡:美苏冷战,威胁西欧安全美国为对抗苏联支持要求西欧走向联合。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对美了经济霸主地位形成强烈冲击。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间应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合作共赢等。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

8.兴华学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

涨,请你加入到他们的探究队伍中去,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印度甘地纪念馆:位于老德里的亚穆纳河畔。用黑色大理石筑成的一个四方形平台,标志着圣雄甘地1948年被刺杀后火化的地点。黑色平台正中是一长明火炬,象征甘地精神永存。几乎每一位重要外国来宾都要到此献花圈或种植一棵常青树。

图二:2018年7月9日,正在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的韩国总统文在寅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一道访问甘地纪念馆。

(1)从材料一中,你能够得到什么信息?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回答甘地的贡献。

(2)材料二发生在哪一运动中?结果怎样?

(3)材料三中的人物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他做一简单介绍。

(4)请你为以上探究,概括出一个主题。

【答案】(1)信息:人们对甘地无比尊敬贡献: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2)埃及华夫脱运动。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3)卡德纳斯。1934年,当选墨西哥总统。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他推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内容分析可知,从中能够得到的信息是人们对甘地无比尊敬。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

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2)依据材料二信息“埃及人民举行抗议英国的示威游行”分析可知,材料二发生在埃及华夫脱运动中。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扎格鲁尔等华夫脱党,点燃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各大城市出现和平示威浪潮。经过埃及人民的反复抗争,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3)依据材料三信息“南美的创新改革”分析可知,材料三中的人物是卡德纳斯。1934年,当选墨西哥总统。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他推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依据以上材料内容的探究可知,学习主题是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9.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答案】题目:世界需要和平发展;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取得重多具体成果。美苏冷战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严重成胁世界和平:“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析】

【详解】

本题是一个小论文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论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题目:世界需要和平发展;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取得重多具体成果。美苏冷战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严重成胁世界和平:“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和争论不休的课题,并引起国际社会的美注……

作为冷战一方的苏联,一直坚持认为是美国在战后推行的反共反苏政策导致了冷战。美国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苏联的扩张主义造成了冷战,美国采取的行动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基本的反击。

——刘金质《关于冷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

——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基本的反击”的真实目的。并简要分析两级对峙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50年代后期开始的近半个世纪的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局面”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结束的主要原因(3分)【答案】(l)真实目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分)

原因: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伞球战略;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市,存在着严重的不信任。(3分)(答出2点即可给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2)影响:世界被分割成两部分;严重破坏世界和平;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状态。(2分)原因;苏联解体。(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冷战政策的相关内容。材料一中“美国采取的行动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基本的反击”的真实目的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伞球战略;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市,存在着严重的不信任。

(2)本题考查的是美苏争霸的影响和冷战结束的标志。50年代后期开始的近半个世纪的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局面”是指美苏争霸,其带来的影响是世界被分割成两部分;严重破坏世界和平;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状态。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结束,两极格局的瓦解。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两极下的竞争·冷战和热战·冷战政策;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两极下的竞争·冷战和热战·两极格局的形成;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和平与发展·告别雅尔塔·苏联解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