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肿瘤

合集下载

牙源性腺样瘤知识总结

牙源性腺样瘤知识总结

牙源性腺样瘤知识总结牙源性腺样瘤临床较少见。

Abrams等认为它主要是颌骨内的一种独立肿瘤,并命名为牙源性腺样瘤,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多发。

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但以上颌骨前部多见。

肿瘤生长缓慢,颌骨膨大,可引起面部变形、病变处牙齿移位或松动。

右上颌X线摄片示颌骨为单房和多房边界清晰的透明区,常伴有埋没牙,囊腔内有钙化点;肿物有完整包膜,直径多在3.0cm左右,剖面为囊性,且多为单囊,囊内有黄色胶胨样物或血性液体。

本病为良性肿瘤,术后不复发。

牙源性腺样瘤与含牙囊肿鉴别要点如下:①前者少见,多发生在上颌骨前部,X线颌片示囊腔内可见钙化灶;后者多见,多数发生在下颌骨后部,X线颌片示囊腔内无钙化灶。

②组织起源不同:前者起源于牙板或牙板残余;后者起源于成釉器缩余釉上皮,在釉质发育完成之后,釉上皮细胞继续异常发育所致,与牙冠关系密切。

③组织形态不同:前者呈膨胀性生长,囊壁有实性肿瘤组织,可有钙化灶,囊腔衬里为立方或柱状上皮;后者为非膨胀性生长,囊壁为胶原纤维组织,无实性肿瘤组织,囊腔衬里为复层非角化鳞状上皮。

通常误诊原因分析:(1)本病少见,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2)较大的牙源性腺样瘤与含牙囊肿在临床上均可引起颌骨膨隆,X 线影像均为单房阴影,界限清晰,但前者无囊壁边缘局部硬化现象,后者边缘有白色骨质反应线,而该病例X线影像示:边缘有白色骨质反应线,易误诊为含牙囊肿。

(3)牙源性腺样瘤有67 0%左右病变区有埋伏牙,而含牙囊肿所含牙齿则为牙冠朝向囊肿、囊壁连于牙颈部。

该病例X线影像示:整个牙齿均位于阴影中;术后明确该牙齿位于囊性肿物中,因此临床不易区别。

(4)牙源性腺样瘤的发病年龄多在10岁~19岁,女性比男性多见,好发于上颌尖牙及第一前磨牙,而含牙囊肿的发病年龄10岁~39岁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部位以下颌第三磨牙最多见,临床上会对此点有忽略。

(4)含牙囊肿囊液中常含有胆固醇结晶,肿物穿刺液未行实验室检查,使诊断缺少依据。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Tumors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Tumors

4. 周边性牙源性纤维瘤(peripheral odontogenic fibroma)
5. 牙源性龈上皮错构瘤(odontogenic gingival epithelial
hamartoma)
25
牙源性纤维瘤/病理
WHO型牙源性纤维瘤
26
牙源性纤维瘤/病理
WHO型牙源性纤维瘤
27
牙源性龈上皮错构瘤
9
牙源性腺样瘤/病理
10
牙源性腺样瘤
❖ 性质:发育异常,不属于真性肿瘤 ❖ 行为:摘除不复发
11
牙源性钙化囊肿/一般特点
❖ 牙源性钙化囊肿(calcifying odontogenic cyst)为具囊肿及肿瘤特点的特殊性肿瘤
❖ 10-20岁多见 ❖ 上颌多于下颌 ❖ 多为颌骨无痛性肿物,也见外周性 ❖ X线为单囊或多囊阴影,内见阻射团块
❖ 恶性成釉细胞瘤不包括普通成釉细胞瘤直接扩展累 及生命结构(如上颌肿瘤直接扩展至颅底)性部分
33
34
牙瘤(odontoma)/病理
❖ 混合性牙瘤(complex odontoma) ❖ 组合性牙瘤(compound odontoma)
1
牙瘤(odontoma)/病理
2
牙瘤(odontoma)/病理
3
牙源性腺样瘤/一般特点
❖ 概念:牙源性腺样瘤(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为有导管样结构的牙源 性上皮性肿瘤,结缔组织中有不同程度诱导 性变化,肿瘤可部分呈囊性
28
牙源性粘液瘤(odontogenic myxoma)
29
30
31
恶性成釉细胞瘤(malignant ameloblastoma)

第十八章 牙源性肿瘤

第十八章  牙源性肿瘤

组织病理学,单囊型成釉细胞瘤有三个亚型。 第一型,部分衬里上皮表现为非肿瘤性上皮,但部分 上皮表现为早期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其具体改 变是:①囊腔衬只上皮基底层细胞核染色质增加,着 色深;②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核远离基底膜,即 极性倒置;③基底细胞的胞浆出现空泡变。
(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2.牙源性肉瘤

(1)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肉瘤
第一节


良性牙源性肿瘤
成釉细胞瘤
是良性牙源性上皮性多形性肿瘤,但有局部侵袭性。 它是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占牙源性肿瘤的 59 . 3 %。 三种类型,—即一般型、单囊型和周边型成釉 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牙源性真性和非其性肿瘤

(—)良性

2 、牙源性上皮和外间充质性肿瘤,伴有或不伴有牙硬组织 的形成

(1)成釉细胞纤维 (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 (3) 成釉细胞纤维—牙瘤 (4)牙成釉细胞瘤 (5)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6) 牙瘤 (7)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
牙源性真性和非其性肿瘤
成釉细胞瘤/病理/组织学表现
基本类型(主要类型)的变异


玻璃样变
基底细胞型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角化型
(2)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成釉细胞瘤的间质一般为疏松结缔组织,有时 肿瘤内结缔组织显著增生,胶原丰富,排列成 扭曲的束状,可见玻璃样变,肿瘤性上皮岛或 条索位于纤维束之间,称为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成釉细胞瘤。

滤泡型(follicular pattern) 丛状型(plexiform pattern)

牙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牙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牙源性肿瘤
下 颌 骨 囊 实 性 肿 物
左侧下颌骨囊实性肿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颌骨造釉细胞瘤
造釉细胞瘤为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占63.2%,起源于牙板和造釉器的残余上皮和 牙周组织的残余上皮。 20-40岁多见,生长缓慢,属于良性肿瘤,可以局部恶变 影像 表现 分实质型和囊肿型。实质型少见。由于囊肿型造釉细胞瘤常由实质型退 变而来,因此囊内常含有实质性成分, 增强扫描可强化, 其为造釉细胞瘤较特征性表 现。囊性部分MRI水样信号。
团块,无成形牙齿。 2、组合性牙瘤,由大小、形状不定,数目不等的牙齿聚集而成,牙齿数目
可有数个至数百个,周围环以包膜。 3、囊性牙瘤,类似含牙囊肿,不同数目的小齿或牙质小碎片包含在囊腔内。
成牙骨质细胞瘤,又称牙骨质细胞瘤或真性牙骨质瘤,是一种牙源 性间叶肿瘤,其特征为形成牙骨质样组织,并与一颗牙的牙根相连
女,15岁,左下颌后牙区疼痛伴肿胀3月,逐渐加重。 左下颌骨成牙骨质细胞瘤
谢谢
混合性牙瘤
CT
男,14岁,右侧上颌的骨性肿物?
平片、曲面断层、CT
男,9岁,混合性牙瘤
曲面断层、CT 男,10岁。右侧上颌部肿物2年。组合性牙瘤
牙瘤(齿瘤、牙体瘤)
来源: 牙胚上皮和间叶细胞,由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
由于这些组织排列不同,病理上分3型: 1、混合性牙瘤,为排列紊乱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形成的硬性

第18章 牙源性肿瘤

第18章 牙源性肿瘤
第三种结构为条索状结构,也是有立方状 或高柱状细胞构成。
第四种结构为由多边形、嗜酸性鳞状细胞 构成的小结节,结节中可见淀粉样物质沉 着和球状钙化。
牙源性腺样瘤样瘤是一种具有完整包膜的良性 肿瘤,且易于从颌骨摘除,一般不复发。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
滤泡型 follicular pattern 最常见 上皮巢(岛) 中央细胞多角形 疏松(星
网状层)
易囊性变(上皮内囊性变) 周边围绕单层柱状细胞 核反极性 上皮巢周围常玻变
滤泡型
上皮岛中心为星网状细胞,周边为柱状细胞,类似于成釉细胞
上皮岛中央可发生囊性变, 形成小囊腔,周边柱状上皮 可被压成扁平状
间质部位发生而非牙源性上皮。
注 如CT为主要成分,则应鉴别成釉细胞纤维瘤
丛状型
细胞变异 棘皮瘤型 acanthomatous type 上皮巢中出现广泛鳞化 可有角化珠 易误诊鳞癌
颗粒细胞型 granular cell type 上皮细胞广泛颗粒样变性 大 嗜酸性 电镜 颗粒为溶酶体(原文书 线粒体)
细胞核栅栏状排列 且远离基底膜, 极向倒置
滤泡型伴玻变
丛状型 plexiform pattern 肿瘤由排列呈条索、并相交成网状的牙源性上皮
构成。 上皮岛周边围以一层立方状或柱状的成釉细胞样
细胞, 中央的上皮细胞排列较疏松。 上皮条索周围的肿瘤间质排列疏松。 此型囊性变相对少见,如果出现囊性变则在肿瘤
预后良好
外周性成釉细胞瘤
临床:
无痛性、不活动的或带蒂的肿块,直径一 般不超过1.5cm
中年人多见
此型成釉细胞瘤无侵袭性,易于被早期发 现,保守性切除复发率很低。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源性肿瘤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源性肿瘤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源性肿瘤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源性肿瘤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源性肿瘤,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牙源性肿瘤 Odontogenic Tumor概念牙源性肿瘤是由成牙组织:①牙源性上皮;②牙源性间充质;③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包括真性肿瘤和发育异常。

分类一、良性1.牙源性上皮来源的肿瘤(1)成釉细胞瘤(2)牙源性钙化上皮瘤(3)牙源性鳞状细胞瘤(4)牙源性透明细胞瘤2.牙源性间充质组织来源的肿瘤(1)牙源性纤维瘤(2)牙源性粘液瘤(3)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3. 牙源性上皮及牙源性间充质组织共同发生的肿瘤(1)牙源性腺样瘤(2)牙源性钙化囊肿(3)成釉细胞纤维瘤(4)组合性牙瘤(5)混合性牙瘤(6)成釉细胞纤维牙瘤(7)牙成釉细胞瘤二、恶性1.牙源性癌2.牙源性肉瘤3.牙源性癌肉瘤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良性牙源性上皮多行性肿瘤,有局部侵袭性分类:1.实性或多囊性成釉细胞瘤(骨内)2.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囊肿生成性)3.周边型成釉细胞瘤(骨外)一、实性或多囊性成釉细胞瘤生物学特点:1.生长缓慢,局部侵袭性:沿松质骨的骨小梁间浸润生长;2.摘除术后复发率高(50-90%);3.发生的部位影响预后:特别是在下颌升支和上颌磨牙区,可直接扩展到眼眶、上颌窦或颅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年龄:30-49岁部位:下颌多见,多在下颌磨牙区或下颌升支部位症状: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X线:单囊或多囊的溶骨性破坏病理肉眼:大小不一的实性或囊性镜下:1.主要类型: 滤泡型丛状型2.变异型: 棘皮瘤型颗粒细胞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基底细胞型角化型1、滤泡型 follicular pattern孤立性上皮岛中心: 多角形细胞,彼此连接疏松,似星网状层周围:一层立方状或柱状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极性倒置,似内釉上皮星网状区常发生囊性变,囊腔增大时周边细胞可被压为扁平滤泡之间的肿瘤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2、丛状型plexiform pattern肿瘤上皮增殖呈网状上皮条索周边为立方或柱状细胞,中心细胞类似于星网状层,但含量较少间质囊性变3、棘皮瘤型acanthomatous type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有角化珠形成常出现于滤泡型中4、颗粒细胞型granular cell type上皮细胞发生颗粒样变性,颗粒细胞可部分或全部取代肿瘤的星网状细胞颗粒细胞大,呈立方状、柱状或圆形;胞浆丰富,充满嗜酸性颗粒5、促结缔组织增生型desmoplastic type结缔组织显著增生,胶原丰富,排列成扭曲的束状,可见玻璃样变肿瘤性上皮岛或条索位于纤维束之间,其周边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6、基底细胞型 basal cell type肿瘤上皮密集成团或呈树枝状,细胞小而一致,缺乏星网状细胞分化,较少见需与基底细胞癌和颌骨内腺样囊性癌相鉴别7、角化成釉细胞瘤 keratoameloblastoma罕见;肿瘤内出现广泛角化肿瘤由多个充满角化物的微小囊肿构成,衬里上皮不全角化为主,并伴有乳头状增生,--乳头状角化成釉细胞瘤papilliferous keratoameloblastoma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临床和X线表现单囊性颌骨改变,类似于含牙囊肿组织学:其囊腔衬里上皮可表现成釉细胞瘤样改变,增生的瘤结节可突入囊腔内和或浸润纤维组织囊壁组织学分型:三型Ⅰ型(单纯囊性型): 囊壁仅见上皮衬里,表现成釉细胞瘤的典型形态特点----V-G标准Ⅱ型(丛状型) :囊腔内瘤结节增生,多呈丛状Ⅲ型(壁成釉细胞瘤) :肿瘤的`纤维囊壁内有肿瘤浸润岛,可伴或不伴囊腔内瘤结节增殖生物学特点:良性肿瘤,摘除术治疗者复发率比一般型成釉细胞瘤低,约10%。

《牙源性肿瘤》课件

《牙源性肿瘤》课件
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口腔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复发的肿瘤。
05
牙源性肿瘤的最新研究 进展
科研动态
牙源性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
01
科学家们正在深入探索牙源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
期为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对于良性的牙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 时需要彻底切除肿瘤,并清理周围的正常组织,以防止复发 。
颌骨部分切除术
对于较大的、浸润深的牙源性肿瘤,可能需要切除部分颌骨 以彻底清除肿瘤。手术后可能会影响面部外观和咀嚼功能。
药物治疗
化疗
对于恶性牙源性肿瘤,化疗药物如顺铂、氟尿嘧啶等可以用于辅助手术治疗, 或者在无法手术时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牙源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
02
研究牙源性肿瘤的遗传学特征,有助于预测疾病风险和制定个
性化治疗方案。
牙源性肿瘤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03
研究牙源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助
于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
新药研发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牙源性肿瘤的特定分子靶点,研发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以 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发病机制
病因
牙源性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 等。
病理生理
牙源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 ,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异常 调节以及基因突变等。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牙源性肿瘤在口腔肿瘤中 占有一定比例,发病率相 对较低。
年龄与性别
牙源性肿瘤多见于成年人 ,男女发病比例相近。

医学教学课件:牙源性肿瘤

医学教学课件:牙源性肿瘤

牙胚的发生
原始口腔黏膜 Oral mucosa
原发性上皮带 Primary epithelial band
口腔黏膜上皮
外胚间充质
牙胚的分化、组织形成、萌出
牙胚(帽状期) Tooth germ (cap stage)
牙胚(钟状期) Tooth germ (bell stage)
牙胚(蕾状期) Tooth germ (bud stage)
牙胚:由局部增生的上皮和外胚间充质组成
牙 胚 的 形 态 结 构
牙源性上
2005 WHO 牙源性肿瘤分类
MALIGNANT TUMOURS Odontogenic carcinomas
Metastasizing (malignant) ameloblastoma Ameloblastic carcinoma - primary type Ameloblastic carcinoma - secondary type (dedifferentiated), intraosseous Ameloblastic carcinoma - secondary type (dedifferentiated), peripheral 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solid type 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erived from 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ur 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erived from odontogenic cysts Clear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 Ghost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 Odontogenic sarcomas Ameloblastoma fibrosarcoma Ameloblastic fibrodentino-and fibro-odontosarco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