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瞧法以及

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瞧法以及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波普艺术就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她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就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就是R、汉密尔顿。1956年,她在首届“这就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

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她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与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就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就是:J、约翰斯与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就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与雕塑家G、西格尔。

集合艺术与偶发艺术一般也认为就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

在波普艺术中,最有影响与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就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7—1986)。她就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发起人与主要倡导者。1962年她因展出汤罐与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她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她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坎贝尔汤罐、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蒙娜丽莎像以及玛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她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她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对于她的作品,哈罗德·罗森伯格曾经戏谑地说:“麻木重复着的坎贝尔汤罐组成的柱子,就像一个说了一遍又一遍的毫不幽默的笑话。”她偏爱重复与复制。“我二十年都吃相同的早餐,”她解释说:“我想这也就是反复做同一件事吧。”对于她来说,没有“原作”可言,她的作品全就是复制品,她就就是要用无数的复制品来取代原作的地位。她有意地在画中消除个性与感情的色彩,不动声色地把再平凡不过的形象罗列出来。她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想成为

一台机器”,恰与杰克逊·波洛克所宣称的她“想成为自然”形成鲜明对比。她的画,几乎不可解释,“因而它能引起无限的好奇心——就是一种略微有点可怕的真空,需要用闲聊与空谈来填满它。”实际上,安迪·沃霍尔画中特有的那种单调、无聊与重复,所传达的就是某种冷漠、空虚、疏离的感觉,表现了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内在的感情。

玛丽莲·梦露的头像,就是沃霍尔作品中一个最令人关注母题。在1967年所作的《玛丽莲·梦露》一画中,画家以那位不幸的好莱坞性感影星的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复排立。那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一个个梦露头像,反映出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戴尔顿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就是青年),浮滑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与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同时也就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沿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就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与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

讨美国的大众文化。

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

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就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

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劳申伯于1985年1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后,曾深深影响了一些艺术家的创作,这也导致她们开始采用波普的方式进行创作。不过席卷画坛的波普画风却形成于九十年代以后,并以王广义为标志。但与美国波普不同,中国的波普艺术家更强调对各种具有历史与政治含义符号的借用,从而揶揄历史与政治的神话。波普艺术的大气候在中国如今已成为过去,但波普式的文化态度与思惟方式却延伸到了许多艺术家那里。这一点,只要人们瞧瞧许多当代油画家——包括张晓刚、尚扬以及西南片的第五代艺术家的作品,就会明显体会得到。

中国波普艺术代表作品:

1《大批判——可口可乐》王广义: 她把文化大革命时期有着浓厚政治色彩的工农兵大批判图像,直接与现实生活中最具商业流行意味的可口可乐符号相并置,从而向人们直陈出我们这个消费时代的真实存在。在具体的表现上,王广义尽可能剔除了所谓的“绘画性”,也就就是说,通过工业用磁性油漆在画布上大面积的平涂处理,使作品具有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而用橡皮图章盖上的数字符号则很好强调了时代特征。由于对我们这个时代变化的极端敏感,也由于王广义运用波普艺术的观念成功处理了红色经验,所以使《大批判》系列当之无愧地站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

2《红墙——家门与顺》魏光庆:千年以来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对中国人的性格心理产生了意义深远的重要影响,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心理结构,在当代商品经济的大潮汹涌袭来时却显示出了它的无所适从性。魏光庆目光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因此在《红墙——家门与顺》中,她机智地将取自《朱子治家格言》图像与具有禁锢隔阂意义的红墙并置,结果使作品传达出一种反思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不同于艺术家王广义所创作的“政治波普”,魏光庆以其独特的文化针对性而被称为“文化波普”。

3《毛主席与韶山农民谈话》余友涵:画面用波普的方式处理了六十年代的经典照片,目的就是要让人们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式瞧待那些已经神话了的历史性效果。在具体的表现上,她一边将来自民间的画法与西方的硬边画法相结合,一边在画中安排了不少花朵,这不但使画面通俗易懂,也极有中国意味。批评家沃夫格•波尔曼认为她的艺术就是中国式的波普艺术。

当代艺术,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来研究,一个就是战后到1960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主要就是美国的;第二个就是1960年代的“波普”运动以来的各种探索,美国与整个西方国家,也包括现在好多亚洲、大洋州、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艺术探索,波普运动之后,西方艺术就有很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