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 发表时间:2016-05-27T15:15:17.7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2期作者:金雷[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南京路小学要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同时要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 山东省平度市南京路小学266700 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课程资源要生活化,教学方式要生活化,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要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要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同时要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课程资源生活化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如教学《全家福》一课: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爸爸妈妈及亲人关爱自己成长的一些感人故事,并从家中找来一张张温馨而又快乐的全家福照片制成课件。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一张张照片,请学生自己谈谈当时全家人在一起时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交流自己成长过程中“爱”的故事,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了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一家人在一起时的幸福快乐,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庭的爱和对亲人的感恩之情。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生动而又真切。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可以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实现。 1.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如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边进行实地勘察,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行人违反规则的次数,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到交通主管部门与交警面对面交流,更深层次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他为什么朋友多》,在“说说你的朋友”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你是谁的好朋友?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只有关爱他人、努力学习、帮助他人、宽容大度的同学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如教学《保护环境》时,我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环境的变化。学生在调查中发现学校西侧的现河污染较为严重:河上游有的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河水中常见烂菜叶、枯树枝;河水呈黑绿色,散发着腥臭味,让人避而远之。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不是纸上谈兵呢?于是,我们联系现河管委会,开展了“现河清清”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到上游水库这一段河面污染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了各种方案:有在小区里设置宣传窗的,有一起合作写了倡议书的……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只有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才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德育回归生活--对新课标的认识

对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认识教师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实现课程目标,,走进新课程、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我通过参加本次暑期2012年山东省初中教师全员研修学习,基本上明确了这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方面的新发展、新思路: 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从课程定位来看,它开设的学段是初中各年级。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从课程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 课程理念的新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思想品德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基础教育新课程与发展的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主,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它说明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情感与行为的发展。从纯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的三维呈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操作性基础。本课程标准体现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统一。

在内容上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建框架,给教学实施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课程内容标准部分的学习主题划分为“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等9个主题,它为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组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中心;课程有机的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科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过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本次培训中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变化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新的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这些评价中,“成长记录方式”是以往传统评价中所没有的。 总之,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我的理解还只是从最基本的表面进行有限的认识,要想全面理解并熟练使用还要记过更多的努力,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要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让我们全体思想品德老师共同努力,早日掌握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让教育回归生活 用生活进行教育

让教育回归生活用生活进行教育“生活教育”这一主张是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针对当时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弊端提出的,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如果说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强调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注重教育对生活的影响。那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则是从教育的角度看生活,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以及教育对人生活的作用。两种观点虽有不同,但殊途同归,从生活教育的理念出发,互为补充,相互印证,为教育工作者明晰方向,开拓观念。从现实意义上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更具有其社会的价值,不仅适应近代中国国情,而且与当前的教育息息相通。 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活教育似乎已经耳熟能详,教育教学内容取自孩子们生活,日常活动离不开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那么再提倡生活教育对于当今的幼儿园教育有何意义呢?笔者认为,很多幼教工作者认为的生活教育与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仍然有一定距离,表面的融合不是内在的根本改变,生活教育只停留在教学活动的表面上,与孩子们在园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仍有很大的距离,生活教育在幼儿园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仅是观念的改变,更是实践研究的拓展。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现状,笔者对先生“生活教育”在幼儿园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三点看法:一、以班级生活为原点,和孩子们共同生活 当孩子们走入幼儿园中,进入自己的班级,就来到自己学习、游戏的空间。我们更倾向于把班级称作孩子们“生活的场所”,是因为孩子们不仅仅要在班级内进行学习、游戏等各项活动,更要在琐碎的一日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往,感受在集体中自我的存在,在班级这个小社会群体中经历体验各种生活化的场景。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而班级生活包含了孩子们在幼儿园进行的所有活动,远远超出狭隘意义上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是幼儿园教育原点。 以班级生活为原点,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管理者,而是和孩子们共同生活的一个成员。只有当教师融入这种群体生活之中,和孩子们一起活动,一起感受时,才会发现孩子们真实的需要,才会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宜的教育策略。共

加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使语文回归生活(马建萍)

加强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使语文回归生活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七小学马建萍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会到语文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但绝不是唯一资源。另一方面,语文教材的内容本身都源于生活,为语文教学内容向生活的开放拓展奠定了基础。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通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语文教学理应打破教学的壁垒,便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使学生练习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语文。 一、教学内容向学校生活开放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舞台。就学校语文学习而言,教材和课堂内的语文学习内容,仅仅是语言学习的其中一个部分,学校为环境和学校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比如:以识字教学为例学校教育的第一课,老师们往往要引导学生参观校园,介绍自己。校园美丽的环境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识字乐园;学校、班级、功能是的标志和名称,宣传标语,校风、校训、画廊、板报等等,这下在过去他们只是作为一种装饰,老师适当的点拨,孩子们在美丽的环境中快乐地识字。不仅如此,校园文化中的那些汉字还为学生提供了导向,更有其内在的文化底蕴,散发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再看,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生活都在学校,又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老师如果能够做有心人,精心打造班级环境,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就可以为孩子们学习成长服务,让班集体成为识字乐园。在班级中开辟“读书角、模型展”,在相应的书上,模型上标清汉字,让孩子们认一认、念一念。同样,让同学们自由谈个人名字的由来,搜集生活中的包装袋,相互交流上面的生字。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扩大识字量。让孩子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教学内容向家庭生活开放 家庭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场所。家庭中的人、事、物都是学生最熟悉的,教师应把学生家庭生活中有意义的内容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加以很好地利用。例如:观察家庭成员的个人特征或职业特点、把这个特点写下来;阅读家庭藏书,同学之间相互介绍书的内容,为家长或亲友所经营的产品试写说明书,设计广告词等。这

教育源于生活 教育回归于生活 (1)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回归于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先生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发生作用。陶先生主张把教育和生活完全熔于一炉。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谨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我们应该明白“教育是源于生活,教育又回归于生活”。我们要抓住生活中的素材,把握生活中教育的契机,让教育和生活真正的成为一体,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 一、“生活”的教育需要一双慧眼 在生活中你也许也看到、听到过这样的事:一个蹒跚走路的小孩一不小心摔倒了,年轻的妈妈、或银丝飘飘的奶奶、或健壮的爸爸……飞快地跑过去抱起孩子,一边哄孩子“囡囡乖,……”一边用手拍、用脚跺,一边说:“地不乖,害得囡囡摔跤,妈妈打他,嗯嗯……”可怜的地没招谁也没惹谁,平白无辜地挨了通骂,找了顿打。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他犯了错,出了问题,他首先想到的是:“是XXXX不好……XXXX也是这样的……”。这不是你我的初衷,也不是你我所期望的。如果我们——开启孩子心智的长者、教师,在给孩子创设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或在传授有关生活、生存的一些知识时,能时刻地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能及时发现生活中可以作为教育素材的点滴事例,及时地引导孩子明白“生活”、学习“做人”。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孩子做人,让孩子学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而教孩子做人,孩子学做人最好的舞台就是生活。生活是最真实的,生活是最有说服力,生活更是教育最广阔的练兵场。就拿我们的课堂教学、学校教育来说,教师必须把高深的或枯燥的理论与一些生活事例结合起来孩子才能理解、才能心服口服的接受;还要把学习所悟在生活中实践孩子才能真正明白真伪,明白自己在生活中该怎样来生存,我们的教育教学才算达成目标。因此当孩子的生活中有鲜活的事例时,如果我们能及

让德育回归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 【摘要】生活是德育的源头。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基于学校德育的现状,我校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德育内容“实”起来;校园生活“动”起来;校园环境“美”起来。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融入德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 【关键词】生活德育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校园环境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绝大多数的职校生毕业后将进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这几年,职业学校的发展非常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要更注重德育,要把德育问题放在首位。从我校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尽管近几年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的变革,但事实上学校德育实效性较差,把道德与生活分离,重说教、重外塑。 怎样才是有效的德育方式呢?这值得我们深思,或许陶行知老先生早就给出了答案: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由此可见,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活是德育的源头。也就是说,德育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生的德育是通过现实生活来得以展现的。因此,要大力提倡生活中实施德育教育,促进德育生活化,让德育回归生活。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基于我校德育的现状,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 一、德育内容“实”起来 以往的德育内容受理性主义与工具主义的影响,与学生实际生活及身心发展相脱离,强调道德认知,内容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为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反感,导致学生不愿内化材料的内容,更谈不上践行了。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在德育内容材料的选择上,要发掘生活中鲜活真实的素材,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基本问题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近我校举办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设计比赛,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成长档案袋。正如成长档案袋的宣传词一样:“人生需要精心的设计,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关键。”在设计成长档案袋的过程中,不仅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更给了学生思考自己未来、设计未来的空间。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当然也能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但这正是促使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良好契机。 每年的4月我校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爱心义卖”活动,让学生们把家里闲

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教育学基础》教案 课程类型(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教学内容: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五节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教学目标 1.回顾本章中“生活世界”和“学生生活”的概念,从理论和现实角度探讨学校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2.引导学生思考,力图为学校教育回归生活提出一些建议和转向措施,促进学校教育良性健康发展。 3.以学生自身学校生活经验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交流感悟和学生及老师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阅读几本不同人生经历的著作,并访谈一些中小学生,了解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闲暇生活状况。 2.如何创设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板书: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五节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一、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 教育回归生活的可能性 二、学校该如何做 重建教育观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学校重心的转移

教学 手段 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安排 讲授 反思提问讨论 案例分析一.导入新课(5分钟) 生活世界——首先是哲学范畴的概念,由胡塞尔提出。生活 世界不是原始的自然世界,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不是主客体分 离的科学世界,而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世界;不是文本化了的符 号世界,而是生动鲜活的意义世界。所以,生活世界一定是人生 活于其中的关系世界,是对人发生意义的世界。人在生活世界中 是能动的,不依附于他人和社会的独立的个体存在。 学生生活——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基于以上对“生活世 界”的认识,学生生活除了强调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与周围世界 的关系,还应当那个包括学生主体对人生的理解和解释的意义世 界;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世界。也就是说,学生生活不仅包括学生 的生活环境,也包含了学生身在其中的交往与理解。 二.讲授新课(90分钟) (一)反思学校教育现状,分析学校教育脱离生活世界的原因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交流感悟,讨论参与) 师:同学们,基于以上观点的认同,不难发现,学生是人, 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育是生命的需要,生命理应是教育的“原 点”,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之本”。学校教育作为学生生命 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以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作为其根本 的目的。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生活的内涵,这里有活生生的教师和 学生,这里时时刻刻发生着人与人、人与物的各种关系,这里包 含每一个身在其中的独立个体对生活的交往与理解。 然而,反观我们现当代的学校教育,结合你们自身在学校教 育中的生活体验,你们有哪些想法和感悟和大家交流呢? (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二)通过案例、材料分析加深理解,剖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例1 歌词改编: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 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 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乌鸦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 炸药包。我去炸学校,同学都说好,点燃后,快快跑,轰隆一声 学校不见了。 《水调歌头·假日》“假日几时有,无奈问青天。不知假期当 中,作业有几篇,我欲一题不做,又恐校规太严,假期不胜烦。 捧书坐桌前,好似在钻研?做数学,念英语,夜难眠。不应有偏, 为何总是感到难?人有七情六欲,学有高低深浅,此事古难全。 但愿假日多,作业能锐减。” 温故而知新 通过现状反应问 题,通过案例加 深理解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品德教育源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充满探究与乐趣的童年生活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提高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的应对能力。将生活化的理念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需要。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主要通过生活和学习来了解,小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一个单纯状态,生活与教育给他提供怎样的环境和画笔,他就会逐渐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教学中一定要扎实的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感知生活,贴近生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策略和知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书本学习转向对社会生活的学习,通过学生对自然、社会、事件、人物等的真实感受,在与现实社会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爱,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拓宽教材内容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设计时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比如,在《家乡的名片》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学生进一步感受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如视频、图片、动画等将全国各地的特产展示在学生面前,之后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特产有哪些,在学生们回答“牛肉”“长山药”……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事物,通过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使学生的亲切感增强。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使之对知识展开主动理解与表达,同时也可充分体现教学联系生活情境的主动性,有效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强化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不只是纯粹的理论,而是一个人思想的倾向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让生活体验升华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情境,并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在“责任”中长大》这一框题时:我把班级一名家庭困难但自立自强的学生的事迹讲给同学们听:有位同学每天就在我们身边,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她的母亲在三年前得了重病,瘫痪在床。但就是这位同学坚强地“扛”起了这个家。她每天早早起床,先做饭给妈妈吃,然后喂妈

小学品德教学论文《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小学品德教学论文《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 活动型综合课程。时下的一些思品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 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 地沟通起来。思品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 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生活》教学必 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地生活, 积极地生活。 本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 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 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 一、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再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外书和书本 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 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 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 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 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 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 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美丽的生命》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 课前先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走出校园到田野,郊外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美丽的大自然。 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散文《草》的录音,那优美的词句,那动人的意境使孩子的内心漾起了向往 的感情,陶醉在那诱惑中,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在田野里你发现了什么吗?怎么发现的? 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 生1说:星期天,爸爸陪我去田野里玩。我看见路边的小花开了,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可美 了。 生2说:星期六,我和哥哥去田野。我们逮到很多蚂蚱,可好玩了。 生3说:我发现树上知了都在不停的叫。 …… 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交流,使他们体验到任何生物都有生命,大自然就 是由这些美丽的生命组成的。从而使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学生在心灵 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知识分享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5)08-0049-02 一、不为德育而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务实 如同鸟儿不能离开天空,鱼儿不能离开水一样,德育也有自己特有的生存根基和土壤。道德来源于生活,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道德,并非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生活才是道德根深的沃土。道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个体道德的提升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通过环境的、经验的和体验的方式自主完成。失去生活的依托,德育必会流于形式和无效。而丰富生动的生活往往是最直接、最强大、最有效的德育课堂。 1.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进行德育 学生的生活世界五彩缤纷、丰富多彩,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善于发现并恰当地使用这些材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耳闻目睹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个捷报传来,神州大地花团锦簇,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此时一种爱国爱党的激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德育也许叫的并不响

亮,形式并不是轰轰烈烈,但学生的心中能够升起一种真情感、真体验,从而不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并在此激励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树立为祖国建立功勋的远大志向。我想它的效果绝对会胜过空洞的说教、枯燥的要求以及机械的记忆。 德育的家园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绝不可以仅仅局限于40分钟的小课堂。当然更不可以把德育与上好品德课错误地等同起来,德育的范围很宽泛,凡是学生生活的时空都应是我们德育的范围,我们必须树立“时时德育,事事德育”的观念,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校德育的实施者。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美好的品质、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的追求。 2.生活才是学生品德的大考场 走进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传统观念的影子仍不绝于此,台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要求,遇到所谓的“重点知识”还要让学生标注,看似只有让学生标下来,背下来,答出来,我们的品德教育的目的才是彻底实现。先不说,学生会不会口是心非,再看一下,我们考查学生的试题更是不敢苟同。笔者曾见到过这样一道考查题为:谁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乍看题目,我茫然不知所云。众所周知,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党员:把自己的财产无私地奉献给集体的沂蒙名人王廷江,战斗在抗击非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生活材料引进课堂教学,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在生活中实践。使学生在生活的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中学习道德知识,熏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 一、课前,调查生活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的源泉。品德课前的生活调查,让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面对面的接触,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将能为品德课的教学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拉近了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为此,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基础,让学生通过生活调查积累生活材料,借助已有的道德经验,为直奔主体教材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实现该课的道德认知教学目标起到铺垫作用。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时,在上课前教师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调查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交通现状、交通事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警醒。进而懂得遵守交通法规要靠自觉,懂得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二、导入,再现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教学导入时,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场景再现于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真正的生活气息,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时上课伊始,以真实的交通事件和交通事故的录像开课,这样能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目前交通安全的现状,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视频不仅带给学生发自内心的害怕,更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他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啊!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遵守交通法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从而导入新课。 三、课中,体验生活 育情悟理是品德课达成教学目标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情”是通向“理”的桥梁,“情”和“理”又是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纽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77587144.html,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 作者:俞建桥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6期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是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教学中学会生活的一种教学过程。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体现生活化,在课外活动要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高认识能力,并能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的一大任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应服务于生活,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体验生活的快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就是要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通过学生生活素材和生活实际,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一、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兴趣,巧妙导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导入,要从了解、分析学生的学情,然后利用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加以包装、整合、引导,结合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栏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挖掘素材时首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会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之通过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和学生多沟通,多看、多听,洞察学生熟悉但感悟不透或学生视角盲区的素材,然后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的需要寻找能引起学生共鸣,能有利学生理解、感悟政治学科知识的基点,使教学设计内容具有丰富、新鲜的情境性、生活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在《国家权力机关》该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本县电视台播出的关于县人大会议的新闻报道和本县人大代表调研大田县土堡文化建设等视频、图片引入新课,抓住学生热爱家乡的激情,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通过展示有关该课的核心知识问题: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与义务?要求学生从上述视频、图片等素材思考、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正是这种活生生的、近距离、真实的、熟悉的生活素材,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内在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巧妙导入。 二、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体现生活化 学生是生活的主人,是未来生活的创造者,也是学习真正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只有真正融入学生,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这样教学才能贴近学生生活,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是生命,德育是灵魂。这是因为教育不仅承载着促进学生认知的自由发展,而且也承载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发展的双重任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劳动体验。 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所施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父母对孩子重在知识与才艺方面的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却较为忽视对孩子劳动观念、勤劳节俭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大多学生平常都带有5—10元零花钱,花钱大手大脚,只要有消费动机,几乎从来不去想钱花得应该不应该。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围绕“一元钱的价值”的系列体验活动:要求学生在三天内每人独立赚取一元钱,讲述自己这一元钱赚取的来历,并对自己赚取的这一元钱如何消费作出计划安排,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的发言和由此写出的感受作文使师生彼此都很受启发。看来,只有学生自己有了切身的体验,才会将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内化为深刻的自我教育,才会自觉地节约用钱,有意义地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为进一步把教育引向深入,我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通过家务劳动方式来挣取家长付给他们零花钱的活动,人人每周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家争相劳动,拖地、洗碗、做饭、收破旧、卖废品,有的还去食堂“打工”洗菜,采卖金银花……不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挣到自己的零花钱,还学会不少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锻炼加强,乐得家长直夸孩子懂事多了,能干多了。 二、社会实践。 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中学生的道德形成也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他们虽然年龄小,但也是独立的社会的人。从小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是多年来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为了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我在组织学生充分领会教材德育内涵的同时,多次带领学生去调查县城周边河流近年来的径流变化和植被保护情况,讨论保护林木与涵养水源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我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也增进了他们植树栽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后,我组织学生去公园拾捡“白色垃圾”,让学生寻找哪些是自己在生活中经常丢弃的垃圾,和环卫工人一起动手清理池中垃圾,上网查找有关“白色垃圾”对地球环境污染的破坏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通过几次这样的公益社会实践活动,我班学生的环境道德和环保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在家庭成员外出或集体郊游时,经常出现孩子提醒、要求家长带回垃圾、不要乱抛的诸多事例,孩子们也逐渐养成了不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的良好卫生习惯。当他们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身边成年人的夸奖赞誉时,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做有环境素质公民的自豪。时间长了,学生们良好的环境道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人家长的环境行为,出现“小手拉大手”的喜人现象,这无疑也为社会形成健康文明之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调查研究。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在“做中学”。结合教学,我大胆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围绕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很好地发挥了语文在与生活密切联系中的工具性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我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父母工作情况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走近高考采访报道”、“我县旅游资源知多少”等专题调查。在调查报告中,学生用儿童特有的观察眼力和细腻感受,表达了他们对我县环境状况的忧虑不安、对阅读优秀课外书籍的渴望、对父母工作劳动的重新认识、对高考激烈竞争的感悟、对我县旅游资源的自豪。批阅他们幼稚而真切的调查报告,我更加认识到语文学习和德育教育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中的重要意义,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思想认识得到升华,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才干,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内化了思想品德,效果

关于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我进行了“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况与期望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问卷40份。调查对象涉及小学四年级学生。调查发现,近年来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数小学生能够认同当前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他们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的基本素质、对父母的家庭教育基本认同。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对考试及成绩排名等心情矛盾、对父母和教师有更高要求等。因此,提高教师和父母素质是我们成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调查、教师素质、信任、考试 一、问题的提出: 现实生活中制约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经常听到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时间陪自己学习或游戏,独自去外面玩,反而给他们买很多的考卷做,感觉极不平衡。在家享受不到乐趣,在学校还是一样,整天被作业包围,经常考试,

考不好还得接受批评,孩子觉得压力很大。今年来,不时有报道,有些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三、研究结果的思考与分析: 1、多数小学生认同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 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大量重复课本内容;83%的小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大部分是灵活多样的;90%小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大部分内容既能传授知识,又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可见,现在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还是比较关注的。我认为:教师应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将精神落实到实处。在教学中,贯穿新的教学理念,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新课改的今天,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启发与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进行学习,勤奋的思考,不断的对所学习的各种知识信息进行加工转换、消化吸收,获得新知识。 2、大部分小学生的作业时间超标,普遍希望缩短作业时间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多年,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小学生在写作业时

德育:让生活告诉你

德育:让生活告诉你 一所初中学校曾搞了这样一次活动:让三十几个学生人手一张IC电话卡,然后到所在县城的公用电话亭上去打一个电话。结果学生们怀着新鲜好奇的心情走出校门,回来时却是每人一肚子的感慨。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看法: “许多电话根本不能用,有的连电话线都扯断了,太缺德!” “简直丢人,要是外地人来咱这儿,打电话碰到这种情况,那对我们这地方和这里的人会是什么印象?” “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就要首先从这些小事做起要有公德意识,要讲公德。”注意环境建设,每个人都“让生活告诉你”。“用学生自身的能源‘照亮’学生自己。” 这是一个典型的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接受道德教育的例子。道德学家进一步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性,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引导学生自觉加强道德培养。即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更要在生活中、实践中亲身体验道德意识。 道德的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它不同于某个表象的知识,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孩子立即实现,它更需要通过具体的过程来言传身教,需要通过种种自觉不自觉的言行来慢慢领会。 因此,道德教育是一种亲历性的教育,只有让孩子亲身参与到实

践中,才可能将道德认识内化为精神品质,从而指导个体的道德行为。 因而,学校德育的正确方向应当走向生活化,学校必须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去体验。这所学校通过让学生出去打电话的活动,使孩子们意识到损害公物带给人们的不便,对城市面貌的损害,从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对他们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公共财物,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传统的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实际效果不大,而这个学校组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接受道德教育。教育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使德育富有实效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展孩子的日常生活空间。我们可以在宏观上把道德分为意识形态化的道德和日常生活道德。日常生活道德是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大多和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生活习惯等结合在一起,这部分道德虽然具有不系统、经验化、日常化、无意识的特点,但它却是理解整个社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适应于市场经济的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所以,我们要尽力拓展孩子的日常生活空间,进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 回归生活的德育,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使德育的目标和内容都能与学生个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在德育活动中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个体既有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