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数学-三年级-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学而思-数学-三年级-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学而思-数学-三年级-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三春十五讲知识点总结

第一讲巧填算符

1.注意读题,分清数字之间和适当位置的区别。

2.方法:倒推法(从后向前一步一步推)

凑数法(可合并数的问题先凑个和结果相近的数)

分组固定搭配(能够出1或0的重点考虑)

和差法(全加减法,假设全是+,再换成-)

3.括号位置影响结果,剧烈变化多考虑乘除,其次加减。

4.二十四点多利用固定搭配考虑,如3×8,4×6,2×12,18+6,16+8等。

第二讲有余数除法

1.重要特征,余数重要考察点:除数>余数

2.余数性质(除数相同时):和的余数=余数的和;差的余数=余数的差(除法算式除数相同可以相加减)

注意余数保证比除数小。

第三讲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理解高的含义。

2.面积计算:①平行四边形:底×高

②梯形:(上底+下底)×高÷2

梯形面积已知后倒推其他条件注意灵活运用。

第四讲小数的认识

1.注意数位含义:十分位(几个0.1),百分位(几个0.01),千分位(几个0.001)……

2.比较大小从左到右按照数位依次比较。

3.小数点的移动:×10,×100……向右移动,0有几个移动几个数位;

÷10,÷100……向左移动,0有几个移动几个数位。

4.加减法:和自然数相同,只需要注意小数点先对齐再算,小数部分缺位补0.

第五讲年龄问题

1.基本特征:你长我也长,年龄差永不变。

2.涉及到的类型:和差倍,变倍,当当型。借助画图,利用年龄差永不变来算。

第六讲简单统计

1.统计图优势:清晰明了,可根据图进行对比。

2.平均数:总和÷个数

3.中位数:大小排序后最中间的数

4.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5.注意此类问题开放问题多,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进行合理化分析。

第七讲标数法

1.注意适用题型:最短路线。

2.方法:每个点的方法数等于前一步所有点的方法数之和。

3.步骤:定起点,终点,确定最短路线的方向,从起点开始一步步每个点都标数。

4.注意:必过某点需要把整体分步完成。不过某点可以标0或打X。起点多个时都标1,终点多个时数相加。第八讲图形计数

1.注意分类枚举,结果不重不漏

2.多多借助基本图形的计算法:n+(n-1)+(n-2)+……+1,可以帮助快速正确解题。

第九讲页码问题

1.页码换数字个数:分类计算,一位数一个数字,两位数两个数字,三位数三个数字。

2.数字个数换页码:先确定页码范围,根据临界数字个数(9,189,2889),再分类计算。

3.某数字出现个数:分范围分数位枚举,可利用总结的,1~99的除0外某数字出现次数为20次。

第十讲行程问题

1.知二求一,三要素换算。

2.注意速度单位写法,如千米/小时。

3.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4.相遇研究路程和(两人合走),追及研究路程差(追人)第十一讲字母表示数

特殊注意:

1.字母和数同时出现乘号省略并且数放在字母前。

2.字母字母同时出现乘号省略。

3.相同字母相乘,需要简写成次方的形式。

4.相同字母相加可改写成乘法形式。

第十二讲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解方程步骤

①去括号,注意分配率以及符号

②移项,注意过等号变号

③合并同类项

④系数化为1,字母写左边

3.注意写法,“解”,等号对齐。

第十三讲方程解应用题

步骤

1.审题:找未知数与等量关系。

2.设:原则是设问题,设小的数,设一倍量。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答案

6.答题

第十四讲点线排布

1.点线特征:点无大小,线无粗细,直线无限延伸。

2.两线关系:平行或相交

3.多线关系:都平行,共点,两两相交

4.点线最值:①点定线,最多为1+2+3+……+(点-1)

②线定点,最多为1+2+3+……+(线-1)

第十五讲多笔画

1.找奇点

2.最少笔画数=奇点数÷2

3.多笔画变一笔画,消灭奇点。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被除数个位数学遮住,用乘法口诀推出6X8=48 最接近49,然后在后面添个0. 3、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3、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学而思三年级卷子及答案

学而思综合能力测评小学三年级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而思的小朋友很勤奋;每年需要上47节数学课.如果一节数学课的长度是3小时;那么;学而思的小朋友每年需要上_________个小时的数学课. 2.如图;∠1=∠2=60 度;那么;∠AOD 的大小是_________度. 3.如果2个苹果的重量等于3个香梨的重量;1个苹果与1个香梨的重量之和等于5个桔子的重量;那么; 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_________个桔子的重量. 4.已知: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2() =++;其中S代表长方体表面积;a代表长;b代表宽; S ab ah bh h=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S b=厘米;高1 a=厘米;宽2 h代表高.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3 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 5.老师买了80个苹果;平均分发给幼儿园十几个小朋友;结果最后还剩下3个苹果.那么;幼儿园共有_________个小朋友. 6.如下图;用5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果小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那么;大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厘米.

7.下面的图形中;共有_________个正方形. 8.甲、乙两人各有一些积分卡;原来乙的张数是甲的4倍.如果乙丢了10张积分卡;乙还比甲多20张.那么;甲、乙两人原来共有_________张积分卡. 三、填空题(每题7分;共28分) 9.甲、乙、丙三人都喜欢去图书馆看书.有一天;有人听到了他们3 人的如下谈话:甲:“咱们真是习惯不一样啊!有人喜欢星期一、三、五去;有人喜欢星期四、五、日去;有人喜欢星期五、六、日去.” 乙:“是啊!我最近特别勤劳;昨天和前天都去了.” 丙:“我明天再去;今天就不去了.” 那么;今天是星期_________.(如果是星期日则写7) 10.何何有一些棋子.她把这些棋子摆成了一个三层空心方阵;还多出50枚棋子.于是她继续在三层空心方阵外面又摆了一层;变成一个四层空心方阵;此时还多出2枚棋子.那么;何何一共有_________枚棋子. 11.有这样一些五位数;它们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2016年学而思三年级数学

2014年全国实验班三年级测试卷 1、 (2014-104×1)+(2014-104×3)+(2014-104×5)+……+(2014-104×19)=__________。 2、 一群猴子分桃,桃子共有56个,每只猴子可以分到同样多的桃子。但在它们正要分桃时,又来了4只猴子,于是重新分配这些桃子,结果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数量相同,那么最后每只猴子分到__________个桃子。 3、将数码1~7逐一填入下图的方格内,使得水平方向的3个方格内的数码和与每个竖直方向的3个方格内的数码和都相等。数码1与2已被填入图示的格子内,那么x可以有__________个不同的值。 4、(2003年希望杯试题)用直线把左图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在右图中画虚线给出了分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个。 5、太极拳有一招式叫“玉女穿梭”,它的动作依序是先顺时针方向转180°;然后逆时针方向转90°;再顺时针方向转270°;最后再逆时针方向转90°。如果要求只要一步就转到与最终位置相同的位置,则转动的方法为下列选项中的。 A、0° B、逆时针90° C、顺时针90° D、顺时针180° E、顺时针135°

6、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被分成了若干个同样的小等边三角形。有些小三角形已被涂黑,那么最少再涂黑个小三角形可以构成有对称轴的图形。 7、盒子里放有三只乒乓球。一位魔术师第一次从盒子里拿出一只球,将它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二次从盒子里拿出2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10次从盒子里拿出10只球,将每只球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这时盒子里共有__________只乒乓球。 8、如图,方格纸上放了20枚棋子,以棋子为顶点的正方形有__________个。 9、小珊有6根互不等长的木棒,用这6根木棒她可以组成每边都有两根木棒的正三角形。已知其中5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25、29、33、37及41厘米。那么第6根木棒有种可能的长度。 10、甲、乙、丙3人共做100道数学题,每道题都有人做对,每人都做出了其中的60道,将其中只有1人做出的题叫难题,3人都做出的题叫做容易题,则难题比容易题多__________道题。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30分=半时 9、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注意: 加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③写得数减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③写得数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中间的0既要向前一位借,又要借给下一位,所以借回来的“10”只剩下“9”了。如1000-234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公式: 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被减数-差=减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6、加法的验算:可以交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也可以用和-加数=另一个加数验算。 7、减法的验算:可以是减数+差=被减数验算,也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验算。 8、估算:(1)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记忆:看保留位数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2)估算的应用: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准备多少钱才够的可以估算,但因为是交钱买东西,要估大。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半时=30分一刻=15分 3时=(180 )分 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 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 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 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

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如:35+34=69,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60+9=69 易错点:个位加个位满十时不向十位进一。 知识点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方法2: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个差相加。 要点:方法2只适合用于个位够减时,个位不够减时不适用。 易错点: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忘记加进位数或退位数。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最新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最新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方向盘”,即在一张纸上,画上“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好 (西-+-东); 2、面朝南时,转动方向盘,将南对准前面,即:东-+-西,面朝东时,方向盘定为:北-+-南。 (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三)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再依次类推,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和除数相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要将前一步计算后的余数写出来和下一步的数合起来再除。 3、每次计算后的余数都要同除数进行比较,不要忘

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4、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1位。 5、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 6、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A)没有余数的除法:商times;除数=被除数 (B)有余数的除法:商times;除数+余数=被除数 速算绝招: (A)60 / 3=『』,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除以3得2,所以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即20. (B)240 / 4=『』,可以把240看成是由200和40组成的,百位上不够商1,就把240看成24个十,因为24除以4得6,所以24个十除以4得6个十,即60. 第三单元:统计 (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在画条形图时要先利用格尺找准数量,做好标记后再画。 (二)求平均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 times; 总份数 总份数 = 总数量 / 平均数 第四单元: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一、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汇集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 、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1、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3、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1、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角),十分位(角)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①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②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5、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轴对称图形: ①如果一个图形沿着直线对折之后,左右两边能重合。 ②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 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2、左右对称图形距离对称轴近的另一边也近,距离远的另一边也远。 3、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 ①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②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 ③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4、镜子中的数学:左右对称图形左右正好相反,上下对称图形,上下正好相反。发现镜子中的人和照镜子的人左右方向正好相反。 5、平移与旋转 ①平移现象:飞机飞行、升国旗、坐缆车、开汽车。平移是指整个物体沿某个方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位置与方向 1. 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按顺时针方向 转:东T南T西T北。 2. 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 4.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 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 .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 1 )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 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注意:①71弋,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385为,把385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问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试卷中一般在填空题中会有一道估算题,一定注意审题)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 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 .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 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 ,商写0。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 >除数=被除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P3【1】)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P4【2】) 【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P5【3】、7【3】)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P8【4】)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P10【5】)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1【1】、12【2】 (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如:60÷3=,用被除数60中0前面数是6除以一位数3, 即:6÷3=2,算出结果后,被除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2后添1个0.所以:60÷ 3=20. (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如:60÷3=,想:3×()=60,由于3×(20)=60,所以:60÷3=20. 【2】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2【3】 ①.把被除数写成:几十与几的和或:几十与几的差;②.用“几十”与“几”分别除以一位数,③.把所得的商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就是最后的结果. 如:66÷3=,66=60+6,60÷3=20,6÷3=2,20+2=22,所以:66÷3=22. 如:72÷4=,72=80-8,80÷4=20,8÷4=2,20-2=18,所以:72÷4=18.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P15【1】、16【2】

新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考试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

学而思三年级奥数第十三讲巧算乘法

学而思三年级奥数 、乘 11,101,1001 的速算法 大 1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a × 11=a × (10+ 1)=10a + a , a ×101=a ×(101+1)=100a +a , a × 1001=a × (1000+1)=1000a + a 。 例如: 38×101=38×100+38=3838。 、乘 9,99,999 的速算法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a × 9=a × (10-1)=10a-a , a × 99=a × (100-1)=100a- a , a × 999=a × (1000-1)=1000a-a 。 例如: 18×99=18×100-18=1782。 上面讲的两类速算法, 实际就是乘法的凑整速算。 凑整速算是当乘数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时,将乘数表示成上述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较 小的自然数的和或差的形式,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速算的方法。 例1 计算: (1) 356×1001 =356×(1000+1) =356×1000+356 =356000+356 = 356356; (2) 526× 99 =526×(100-1) = 526× 100-526 = 52600-526 =52074; 第十三讲 巧算乘法 一个数乘以 11,101,1001 时,因为 11,101,1001 分别比 10,100,1000 一个数乘以 9,99,999 时,因为 9 99,999分别比 10,100,1000小 1, 练习: 38×102 1234×9998

、乘 5, 25,125 的速算法 一个数乘以 5,25,125 时,因为 5×2=10,25×4=100,125×8= 1000, 所以可以利用“ 乘一个数再除以同一个数,数值不变”及乘法结 合律 ,得到 例如, 76×25=7600÷4=1900。 上面的方法也是一种“凑整” ,只不过不是用加减法“凑整” ,而是利用乘法 “凑整”。当一个乘数乘以一个较小的自然数就能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 (1) 186×5 =186×(5×2)÷2 =1860÷2 =930; 有时题目不是上面讲的“标准形式” ,比如乘数不是 25 而是 75,此时就需 要灵活运用上面的方法及乘法运算律进行速算了 例3 计算: (1) 84×75 练习: 56×625 =(21×4)×(25×3) =(21×3)×(4×25) =63×100=6300; (3) 33×125 39× 75 =32×125+1×125 =4000+125 =4125; 四、个位是 5 的两个相同的两位数相乘的速算法 个位是 5 的两个相同的两位数相乘,积的末尾两位是 25,25 前面的数是这 个两位数的首位数与首位数加 1 之积。例如: 数时,将乘数先乘上这个较小的自然数, 法结合律就可达到速算的目的。 再除以这个较小的自然数, 然后利用乘 练习: 96×125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

2016学而思杯数学解析(3年级)

启用前★绝密 2016年第十届北京市小学生综合能力测评(学而思杯) 数学试卷(三年级)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填空题 考生须知:请将第一部分所有的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 上 一、填空题Ⅰ(每题5分,共20分) 1. 学而思杯试卷宽为28.5厘米,那么,28.5厘米=_________毫米. 【考点】单位换算 【难度】☆ 【答案】285 【分析】1厘米=10毫米,所以28.5厘米=285毫米. 2. 如图所示,一根吸管竖直插在水杯中,此时,吸管的斜置部分与水平线的夹角是30度,那么竖直部分与斜置部分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的角)是_________度. 【考点】角度计算 【难度】☆ 【答案】120 【分析】吸管的斜置部分与水平线的夹角是30度,水平线与竖直的线夹角是90 度,所以竖直部分与斜置部分之间的夹角是3090120+=度. 3. 薇儿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到全程的一半多20米时,碰到艾迪,于是和艾迪结伴而行.两人结伴走310米后,碰到大宽,三人又结伴走了170 米,刚好走

到学校.那么,薇儿家距离学校_________米. 【考点】倒推与还原 【难度】☆☆ 【答案】1000 【分析】全程的后一半路程一共是20310170500++=米,所以薇儿家距离学校 1000米. 4.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那么,下图周长是_________厘米. 【考点】巧求周长 【难度】☆☆ 【答案】44 【分析】周长由44条小正方形边长组成,所以周长为44144?=厘米. 二、填空题Ⅱ(每题6分,共24分) 5. 下图是2016年4月份的日历,根据这个日历提供的信息,可以算出2015年4月4日是星期_________.(请在答题卡上填涂1~7,星期日请填涂7) 【考点】周期问题 【难度】☆☆ 一 二 三 四 五六日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25 26 27 28 29 30

学而思三年级数学典型题1资料

三年级秋季: 一、 23×4×25= 125×13×8=12×25=48×125= 125×(80+4)= (100-8)×25= 36×19+64×10= 32×25+68×25= 268×75-68×75= 35×20+70+35×78= 99×22+33×34= 21×20+14×40+8×35= 155×83-55×83= 80×195-390+195×22= 你知道2010×20112011和2011×20102010哪个数大吗?

二、 6480÷80= 111000÷125= 3232÷202= 2400÷15÷4= 88000÷125÷11= 400÷16÷5= 7000÷2÷125÷4= (189+27)÷9= 25÷7+24÷7= (110+77+88)÷11= 东东参加智力竞猜,有道计算题他算不出来,求助于你,你能算出来吗?1÷(2÷3)÷(3÷4)÷(4÷5)÷(5÷6)= (4×5×6×9×11×17)÷(36×66×85)=

1、10只兔子可以换3只鹅(重量相等),6只鹅可以换1只羊(重量相等),1只兔子重1千克,1只羊重多少千克? 2、1只猴子的体重等于3只猫的体重,3只狗的体重等于9只猫的体重,如果1只猴子重3千克,问1只狗重多少千克? 3、如果20只兔子可换2只羊,9只羊可换3头猪,8头猪可换2头牛,那用1头牛可换多少只兔子? 4、已知13个李子的总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5、甲、乙两人共储蓄32元,乙、丙两人共储蓄30元,甲、丙两人共储蓄22元,三人各储蓄多少元?

2014学而思杯三年级数学试卷

2014 年第四届全国学而思综合能力测评(学而思杯) 数学试卷(三年级) 一.填空题(每题5 分,共20 分) 1. 学而思的小朋友很勤奋,每年需要上47 节数学课.如果一节数学课的长度是3 小时,那么,学而 思的小朋友每年需要上个小时的数学课. 2. 如图,∠1=∠2=60度,那么,∠AOD的大小是度. 3. 如果2 个苹果的重量等于3 个香梨的重量,1 个苹果与1 个香梨的重量之和等于5 个桔子的重量, 那么,1 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个桔子的重量. 4. 已知: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S = 2(ab + ah +bh) ,其中S 代表长方体表面积,a 代表长,b 代表宽,h 代表高.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a = 3 厘米,宽b = 2 厘米,高h =1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S 是平方厘米. 二.填空题(每题6 分,共24 分) 5. 老师买了80 个苹果,平均分发给幼儿园十.几.个.小朋友,结果最后还剩下3 个苹果.那么,幼儿园 共有个小朋友. 6. 如下图,用5 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果小长方形的周长是40 厘米,那么, 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7. 下面的图形中,共有个正方形. . 8. 甲、乙两人各有一些积分卡,原来乙的张数是甲的4 倍.如果乙丢了10 张积分卡,乙还比甲多20 张.那么,甲、乙两人原来共有张积分卡. 三.填空题(每题7 分,共28 分) 9. 甲、乙、丙三人都喜欢去图书馆看书.有一天,有人听到了他们3 人的如下谈话:甲:“咱们真是 习惯不一样啊!有人喜欢星期一、三、五去;有人喜欢星期四、五、日去;有人喜欢星期五、六、日去.” 乙:“是啊!我最近特别勤 劳,昨天和前天都去了.” 丙:“我明天再去,今天就不 去了.”那么,今天是星期.(如果是星期日则写7) . 10. 何何有一些棋子.她把这些棋子摆成了一个三层空心方阵,还多出50 枚棋子.于是她继续在三层 空心方阵外面又摆了一层,变成一个四层空心方阵,此时还多出2 枚棋子.那么,何何一共有枚棋子. 11. 有这样一些五位数,它们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①各位数字互不相同 ②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都大于2 ③数字2、0、1、4 在这个五位数当中都出现那 么,满足这样条件的五位数共有个.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第1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学而思三年级数学典型题1

学而思三年级数学典型题1

三年级秋季: 一、 23×4×25= 125×13×8=12×25=48×125= 125×(80+4)= (100-8)×25= 36×19+64×10= 32×25+68×25= 268×75-68×75= 35×20+70+35×78= 99×22+33×34= 21×20+14×40+8×35= 155×83-55×83= 80×195-390+195×22= 你知道2010×20112011和2011×20102010哪个数大吗?

二、 6480÷80= 111000÷125= 3232÷202= 2400÷15÷4= 88000÷125÷11= 400÷16÷5= 7000÷2÷125÷4= (189+27)÷9= 25÷7+24÷7= (110+77+88)÷11= 东东参加智力竞猜,有道计算题他算不出来,求助于你,你能算出来吗?1÷(2÷3)÷(3÷4)÷(4÷5)÷(5÷6)= (4×5×6×9×11×17)÷(36×66×85)=

1、10只兔子可以换3只鹅(重量相等),6只鹅可以换1只羊(重量相等),1只兔子重1千克,1只羊重多少千克? 2、1只猴子的体重等于3只猫的体重,3只狗的体重等于9只猫的体重,如果1只猴子重3千克,问1只狗重多少千克? 3、如果20只兔子可换2只羊,9只羊可换3头猪,8头猪可换2头牛,那用1头牛可换多少只兔子? 4、已知13个李子的总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5、甲、乙两人共储蓄32元,乙、丙两人共储蓄30元,甲、丙两人共储蓄22元,三人各储蓄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